CN1746524A - 用于耦合两个带有轴线错位的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耦合两个带有轴线错位的轴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6524A
CN1746524A CN 200510104018 CN200510104018A CN1746524A CN 1746524 A CN1746524 A CN 1746524A CN 200510104018 CN200510104018 CN 200510104018 CN 200510104018 A CN200510104018 A CN 200510104018A CN 1746524 A CN1746524 A CN 1746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surface
arc spring
configuration
bent axle
gyrating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040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菲利普·施韦德勒
约翰·耶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filed Critical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Publication of CN174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06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axial displac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6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66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comprising elastic elements arranged between substantially-radial walls of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elements being metallic, e.g. in the form of co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34Wound springs
    • F16F15/1343Wound spr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ring moun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34Wound springs
    • F16F15/13469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 F16F15/13476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resulting in a stag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e.g.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plates
    • F16F15/13484Combinations of dampers, e.g. with multiple plates, multiple spring sets, i.e. complex configurations resulting in a stag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e.g. with multiple intermediate plates acting on multiple sets of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16D2013/703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the pressure plate on the flywheel side is combined with a dam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耦合一个第一轴与一个第二轴的装置。这些轴具有轴线错位及彼此轴向平行地设置。设置了至少一个为第一轴配置的第一旋转质量及至少一个为第二轴配置的第二旋转质量。为了传递转矩该装置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轴耦合的第一止挡面及一个与第二轴耦合的第二止挡面。这些止挡面在传递转矩时相接触。第一止挡面相对第一轴径向上位置固定地设置。第二止挡面相对第二轴径向上位置固定地设置。

Description

用于耦合两个带有轴线错位的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耦合一个第一轴与一个第二轴的装置。这两个轴具有轴线错位及彼此轴向平行地设置。
背景技术
所述类型的装置已被公开。这种装置最好用于具有可变压缩比和/或可变活塞工作容积的发动机。在这种发动机上压缩比的调节可通过曲轴的偏心支承来实现,由此在曲轴与通常和发动机耦合的输出轴之间产生了错位偏移。这样的曲轴支承是公知的:其中曲轴的旋转轴线沿一个圆柱形包络面被移动及输出轴的旋转轴线与包络圆柱的中心轴线同轴心地延伸。因此与曲轴的调节无关地得到曲轴相对输出轴的一个恒定的错位量。但已表明,在该这些装置中,尤其在批量生产制造的大量该装置的情况下,这些轴的轴线错位量不总是100%的恒定。因此在两个轴线错位的轴耦合时必需能补偿一定的公差。基本上公差的补偿可通过系统中存在的弹性来实现,但在此情况下可能导致两个待耦合的轴上出现径向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用于耦合两个轴线错位的轴的装置,它允许尽可能大的轴线错位公差及在这些轴中导入尽可能小的径向力。
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耦合一个第一轴与一个第二轴的装置,其中这些轴具有轴线错位及彼此轴向平行地设置,其中设置了至少一个为第一轴配置的第一旋转质量及至少一个为第二轴配置的第二旋转质量,其中为了传递转矩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轴耦合的第一止挡面及一个与第二轴耦合的第二止挡面,这些止挡面在传递转矩时相接触,其中,第一止挡面相对第一轴径向上位置固定地设置及第二止挡面相对第二轴径向上位置固定地设置。
它的特点在于第一及第二止挡面。这些止挡面分别相对第一轴或相对第二轴位置固定地设置。为了传递转矩,例如从第一轴传递到第二轴,这些止挡面可以接触及由此传递由于转矩引起的杠杆力。由于止挡面径向位置固定地布置,在轴转一圈的过程中这些止挡面移动轴线错位量及再返回。这些止挡面则彼此相对地进行振荡的摩擦运动或滑动运动。通过这些止挡面可补偿在零与一个由止挡面的尺寸限定的最大值之间的任意轴线错位。因此在轴线错位的轴在所述范围中这样地耦合的情况下系统中的公差将不起作用。此外可看出,由于耦合形成的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力在优选情况下仅相应于在止挡面之间形成的相对小的摩擦力的值。因此借助该装置可使在上述界限中任意轴线错位的轴几乎与公差无关地彼此耦合,而无明显的径向力被导入轴中。即使可能由装置跨接轴线错位的漂移,也无显著的径向力作用在轴上。
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征是设有一个扭转振动减振器。该扭转振动减振器可有利地减小出现在两个轴之间扭转振动。
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扭转振动减振器被设计为一个弧形弹簧减振器。弧形弹簧减振器的特点是高的阻尼比率,尤其在高转数时,这通常伴随着硬的扭转振动出现。此外弧形弹簧减振器相对紧凑及具有相对小的重量。
此外优选一个实施例,它的特征在于,第一轴是相对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可调节的一个内燃机曲轴;及第二轴是一个输出轴,尤其是离合器轴。在该结构中输出轴或离合器轴可相对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位置固定地布置。一个通过曲轴调节而出现的轴线错位可有利地通过该装置来补偿。
另外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其中该装置被构成双质量飞轮。因此双重量飞轮及错位补偿的功能可有利地组合在一个装置中,由此得到一个特别紧凑的结构组件。
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弧形弹簧减振器的至少一个弧形弹簧具有弧形弹簧端部及第一止挡面及一个与第二轴及第二旋转质量耦合的法兰盘具有第二止挡面。最好法兰盘的至少一个法兰翼片具有第二止挡面。这提供了将轴线错位直接由弧形弹簧减振器补偿的可能性。为此该法兰盘相对弧形弹簧减振器的弧形弹簧的循环轨道偏心地设置。
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弧形弹簧的弧形弹簧端部具有第一止挡面。通常在弧形弹簧减振器中转矩通过止挡面传递及补偿转矩尖峰。在此装置中这些止挡面也可有利地用来补偿轴线错位。
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弧形弹簧端部具有一个带有第一止挡面的端帽。该端帽可有利地由耐磨损的材料制造。在此情况下,具有第一止挡面的端帽的材料可有利地与具有第二止挡面的法兰翼片的材料这样匹配,以致总地得到一个最小的磨损和/或最小的摩擦力。
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内弧形弹簧减振器及一个外弧形弹簧减振器。以此方式方法,例如一个弧形弹簧减振器可专门对于补偿轴线错位而优化及另一弧形弹簧减振器专门对于双质量飞轮的特性而优化。
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内弧形弹簧减振器具有第一止挡面及第三旋转质量。第三旋转质量通过该弧形弹簧减振器与第二旋转质量耦合及通过外弧形弹簧减振器与第一旋转质量耦合。因此第三旋转质量在弧形弹簧减振器的弹簧行程范围中可相对第一及第二旋转质量转动。
另一优选实施例在于,第三旋转质量相对第一旋转质量及相对第一轴同轴心地被支承。因此第三旋转质量可支承在第一旋转质量上。
另一优选实施例在于,法兰盘相对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同轴心及位置固定地被支承。因为第二旋转质量与法兰盘相耦合,可能有的支承力可直接导入发动机缸体。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在于,法兰盘的支承通过一个配置给发动机缸体的中间壳体及配置给中间壳体与法兰盘的球轴承来实现。为了施加支承力,中间壳体可被设计得相应地稳定。此外中间壳体还用于封闭有助于弧形弹簧减振器的润滑材料。
另一优选实施例在于,该法兰盘的支承通过一个偏心轮来实现,该偏心轮具有两个偏心球轴承,尤其是一个配置给法兰盘及与第二轴同轴心地布置的次级球轴承及一个尤其通过第一旋转质量配置给曲轴的及与曲轴同轴心地布置的初级轴承。在该结构中可有利地省掉中间壳体,因为支承力可通过偏心轮传递到曲轴上。因此可有利地得到小的装置重量。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于,该法兰盘的支承通过一个用于接收轴向力的摩擦环、尤其是一个配置给第三质量的摩擦环及为了接收径向力通过一个配置给法兰盘及第二轴的第一滚针轴承来实现。此外第二轴为了接收径向力附加地配置给一个偏心轮,该偏心轮具有一个与曲轴同轴心的及配置给曲轴的球轴承。最好对曲轴的配置通过第一质量来实现。与球轴承相比一个摩擦环可有利地简单构成及可在本构型中可施加用于减振所期望的摩擦力。
另一优选实施例在于,该法兰盘支承通过一个偏心轮来实现,该偏心轮具有两个偏心球轴承,即一个次级球轴承及一个初级球轴承。在此情况下该偏心轮是一个位置固定的部件,它仅在曲轴调节时一起被定位。球轴承总是与这些轴的一个同轴心及支承相应所属的旋转质量的旋转运动。该偏心轮还具有一个配置给第二轴的滚针轴承,尤其是一个双列滚针轴承。因此可有利地将力从第二轴传递到偏心轮。
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该法兰盘的支承为了接收轴向力通过一个配置给曲轴及法兰盘的止挡面的球滚子或止推盘来实现,及为了接收径向力通过一个配置给法兰盘及第二轴的球轴承来实现。球滚子及止推盘是有利的及可简单得到的标准部件。因此得到一个特别有利的装置。另一优选实施例在于,在双质量飞轮组装前将球滚子压入到曲轴中。因此在双质量飞轮组装前发动机可相应地准备,这使得以后双质量飞轮的组装变得容易。此外未组装双质量飞轮时曲轴易于被接近。
最后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压入球滚子后双质量飞轮可作为完整预组装的单元被装配。完整被预组装的单元可实现特别有效及成本合适的最终装配过程。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及细节可从以下的说明中得到,在该说明中将参照附图对不同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表示:
图1:具有包括三个弧形弹簧的一个弧形弹簧减振器及一个中间壳体的、用于耦合两个轴的装置的一个横截面图;
图2:图1中所示装置与一个用法兰连接的干式离合器的纵截面图;
图3:具有一个内弧形弹簧减振器及一个外弧形弹簧减振器及一个中间壳体的、用于耦合两个轴的装置的另一横截面图;
图4:图3中所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5:具有包括两个球轴承及一个滚针轴承的偏心轮,而无中间壳体的、用于耦合两个轴的装置的另一横截面图;
图6:图5中所示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7:图6中所示视图的一个部分图,但其中用双列滚针轴承来取代图6中所示的单列滚针轴承;
图8:根据图6的视图的另一细节图,但具有一个摩擦环;
图9:根据图6至8的装置的安装透孔及位于其后的通过安装透孔可触及的、曲轴法兰盘的螺钉连接的一个概示的部分视图;
图10:具有用于接收轴向支承力的球滚子的、用于连接两个轴的装置的另一横截面图;
图11:图10中所示装置的一个纵截面图;及
图12:图11中所示装置的一个细节图,但用止推盘来代替球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附图描述中相同的或功能相似的部分设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图1表示具有一个扭转振动减振器3的、用于耦合两个轴的装置1的一个横截面图,该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一个弧形弹簧减振器5。图2表示具有一个用法兰连接的干式离合器2的、图1中所示装置1的纵截面图。干式离合器是公知的及用于耦合或分离两个轴,因此,在本申请中仅在理解本发明所必要的范围上来描述它。以下将同时参照图1及2。
弧形弹簧减振器5具有三个设置在一个半径上的弧形弹簧单元7。每个弧形弹簧单元具有一个内弧形弹簧9及一个外弧形弹簧11。需要时也可各只设有一个弧形弹簧。为了接收在外弧形弹簧11上出现的离心力,扭转振动减振器3的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每个弧形弹簧单元7具有一个支承壳13,它构成了用于外弧形弹簧11的摩擦支承15。为了阻尼振动,系统中的动能可消耗在该摩擦支承上。弧形弹簧减振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公知的,由此在本申请中也仅在理解本发明所必要的范围上来描述它。
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每个弧形弹簧单元7具有两个端帽17。这些端帽17被压入外弧形弹簧11的弧形弹簧端部19内。
装置1具有第一旋转质量21及第二旋转质量23。第一旋转质量21由第一盘形部件25及一个环形部件27组成。在如图2所示的截面图中得到第一旋转质量21的一个不对称的U形构型,其中在该U形中配合着第二旋转质量23。第一旋转质量21的径向外部构成用于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弧形弹簧单元7的弹簧通道29。第一旋转质量21的弹簧通道29由部件25及27的弯拱部分31构成。总共有三个凹陷部分33-在图2中用虚线指示-构成这些弹簧通道29的端部,即用于弧形弹簧9及11的止挡。弧形弹簧9及11可在预加载下被安装在第一旋转质量21的部件25与27的弹簧通道29中的凹陷33之间;这可在部件25与27组装前进行。第一旋转质量21的部件25与27可用任意的方式方法彼此相连接。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这是通过焊接部分35来实现的。但也可以例如通过粘接、螺钉连接或类似连接来代替焊接。此外对装置1的第一旋转质量21配置了一个齿圈37,该齿圈例如可与这里未示出的一个起动机的小齿轮啮合。这里未示出的起动机可用于起动一个与第一旋转质量21连接的、在图2中仅部分地表示的内燃机38。
第一旋转质量21被配置给第一轴39。该第一轴39在本例中作为具有旋转轴线43的曲轴41来实施。曲轴41是仅局部表示出的内燃机38的组成部分。
内燃机38具有一个偏心的支承件45,该支承件可使曲轴绕其旋转轴线43旋转及附加地沿一个半径47偏转地支承该曲轴。半径47被表示在图1中。内燃机38的曲轴41的旋转轴线43可沿一个圆柱形的包络面偏转。为此使用了支承件45及另外的相应的、这里未示出的杠杆、齿轮、驱动装置或类似装置。第二旋转质量23被配置给第二轴49,它在本例中构成为具有旋转轴线53的干式离合器2的输出轴51。第二旋转质量23具有一个法兰盘55及一个离合器侧的旋转部件57。该旋转部件57及法兰盘55通过一个离合器法兰59彼此固定相连接。装置1的第一旋转质量21或法兰盘55借助一个球轴承63可绕第二旋转轴线53转动地支承在一个中间壳体61上-在图1中因简化未示出。中间壳体61与-这里仅局部地表示的内燃机38的-这里仅局部表示的发动机缸体65固定地连接。因此第二旋转质量23相对内燃机38地点固定地及可绕第二旋转轴线53转动地被支承。相对于它,曲轴41的第一旋转轴线43,尤其借助偏心支承件45可沿半径47偏转。也可考虑内燃机38的曲轴41的其它任意移动路径来代替沿半径47的偏转运动。
第二旋转质量23或法兰盘55与第一旋转质量21的U形内空间67形成配合。法兰盘55具有法兰翼片69,它们在这样的程度上伸入到第一旋转质量21的U形内空间67中,以致它们处于第一旋转质量21的部件25及27的、图2中虚线指示的凹陷部分33的转动区域中-在无转矩状态中在凹陷部分33之间。因此法兰翼片69伸入到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弹簧通道29的半径区域中及可止挡在外弧形弹簧11的端帽17上,以便将第一轴39的转矩传递到第二轴49上及相反地传递。法兰盘55总共具有三个法兰翼片69,每个法兰翼片具有两个与图1的图面垂直的第二止挡面73。弧形弹簧单元7的外弧形弹簧11的端帽17作为它的配合件各具有一个第一止挡面71,该止挡面也垂直于图1的图面。
为了在轴39与49之间传递转矩,至少一对止挡面71与73相接触,最好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每个弧形弹簧单元7有一对止挡面71与73相接触。通过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弧形弹簧单元7在第一旋转轴线43上旋转及第二旋转质量23、即法兰盘55在第二轴的旋转轴线53上旋转,第一止挡面71相对第一轴39的的旋转轴线43径向上位置固定地布置及第二止挡面73相对第二轴49的第二旋转轴线53径向上位置固定地布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止挡面71与73的接触面在一个最小值与一个最大值之间变化。因此在法兰翼片69与端帽17的止挡面71与73之间产生持续的运动。在此情况下外弧形弹簧11的端帽可用作磨损保护及与法兰盘55的法兰翼片69的材料相应地适配。在弧形弹簧减振器5具有三个弧形弹簧单元7的本构型中,由于轴向错位及由于弧形弹簧9及11的不同长度在装置1的工作中将有利地不产生任何不平衡,而仅产生一个位置固定的力,它的力方向与曲轴位置相关。该优点例如也可用5个弹簧单元来实现。此外可考虑,设置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任意数目的弧形弹簧单元7。
止挡面71及73的表面法向矢量最好仅是其符号不同及总是垂直于这些轴的旋转方向矢量。此外止挡面71及73最好位于所属旋转轴线的一个径向平面中。
与这些条件偏离的其它空间布置在轴39与49之间转矩方向交替改变时也可能导致具有交替改变符号的所需径向和/或轴向力。
此外可考虑,例如为了改善润滑或优化接触力,止挡面71及73被构成至少部分地轻微弯曲。尤其可采用止挡面71及73类似于齿轮啮合的一种设计。但有利的是,由错位引起的止挡面71与73之间的小角度差通过相应的弧形弹簧11补偿。
最好还可考虑,端帽17设有升高部分,以致止挡面71及73尽管持续运动仍得到恒定的接触面。为此法兰翼片必要时也可伸出超过端帽17。
对于接触面在一个最小值与一个最大值之间改变的情况,其值典型地设在189mm2与277mm2之间。原则上是,止挡面71与73的更大接触面引起相对更小的磨损。
第一旋转质量21或第一旋转质量21的第一盘形部件25借助一个曲轴法兰75与曲轴41固定连接,即可与曲轴同轴地在旋转轴线43上转动。
总地,在轴39与49之间的转矩流由内燃机38的曲轴41开始通过曲轴法兰75传递到第一旋转质量21上,及通过第一旋转质量21的部件25及27的、构成止挡的凹陷部分33传递到外弧形弹簧11的端帽17上及通过弧形弹簧9及11传递到相应的弧形弹簧单元7的分别位于对面的端帽17上,再通过位于对面的端帽17的第一止挡面71传递到法兰盘55的相应法兰翼片69的第二止挡面73上,及通过离合器法兰59传递到离合器旋转部件57上,以通过干式离合器2的离合器部件77最后传递到第二轴49或输出轴51上。在所述实现转矩流传递的部件中的扭转振动可有利地通过装置1的扭转振动减振器3的弧形弹簧减振器5来减小。同时通过止挡面71及73来实现旋转轴线43与53之间错位补偿。对于转矩流相反传递的情况,法兰盘55的法兰翼片69的相反侧的止挡面73将压在相应的端帽17或弧形弹簧端部19上。
图3表示用于耦合两个轴39及49的另一装置79的一个横截面图。图4表示具有干式离合器2的装置79的相应纵截面图。以下将参照图3及4来描述它与根据图1及2的装置1的区别。
装置79的扭转振动减振器3不同地具有一个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及一个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在该实施例中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不具有端帽17。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满足由双质量飞轮公知的功能。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可具有两个、三个或其它一个任意数目的弧形弹簧单元7。
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满足错位补偿功能及因此具有内弧形弹簧85。内弧形弹簧85因此相应地装有端帽17,端帽各具有第一止挡面71。第一旋转质量21的法兰盘55或其法兰翼片69类似于图1的视图构造有第二止挡面73。仅是装置79的法兰盘55的直径被选择得小些并适配于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的半径。装置79的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与装置79的法兰盘55一起满足所述的错位补偿功能。为此目的,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的内弧形弹簧85可被设计得强度相对大,因为原本的减振功能由装置79的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承担了。对于接触面在一个最小值与一个最大值之间变化的情况,其值典型地可设在108mm2与196mm2之间。
弹簧通道29及用于内弧形弹簧85的弧形弹簧端部19的弹簧止挡由第三旋转质量87构成。第三旋转质量87与第一旋转质量21类似地构成及相应地具有一个第一盘形旋转部件89及一个第二环形旋转部件91,这些旋转部件彼此相连接。此外装置79的第三旋转质量87还具有法兰翼片93,装置79的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的弧形弹簧单元7的弧形弹簧端部19可止挡在这些法兰翼片93上。通过法兰翼片93将以公知的方式方法在装置79的第一旋转质量21与第三旋转质量87之间无错位地产生转矩的耦合。第三旋转质量87借助一个摩擦支承套筒95及一个盘形弹簧97可相对第一旋转质量21转动及同轴地被支承。第三旋转质量87包括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及位于U形内空间67内,该内空间67由第一旋转质量21的两个旋转部件23及25构成。盘形弹簧97支撑在第三旋转质量上及支撑在第一旋转质量21的第二环形旋转部件27上及由此将第三旋转质量87压在摩擦支承套筒95上并使它压在第一旋转质量21的第一盘形旋转部件25上。总地得到了装置79的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与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的串联连接。原则上可考虑任意数目的弧形弹簧减振器的串联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弧形弹簧减振器补偿轴向错位。与图1及2中所述的装置1相比较,转矩流还附加地通过装置79的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的弧形弹簧单元7传递到装置79的第三旋转质量87的法兰翼片93上。除上述外,其它的转矩流及其它的耦合或法兰连接与图1及2中所述的装置1的相应。
图5以横截面表示用于耦合轴39与49的另一装置99。图6表示具有法兰连接的干式离合器2的装置99的相应纵截面。以下将参照图5及6来描述该装置99与以上所述的、根据图3及4的装置79及根据图1及2的装置1的区别。
与装置1及79不同地,装置99不具有中间壳体61。为了在输出轴51-在该实施例中它用作具有自己的支承的参考轴-及内燃机38之间传递相应的支承力,使用了一个在离合器法兰59及曲轴法兰75内安置的偏心轮101。该偏心轮101总共具有三个支承位置,即初级球轴承103,次级球轴承105及配置给离合器输出轴51的滚针轴承107。轴承103至107可为偏心轮101的整体组成部分或仅配置到该偏心轮上。该配置例如可通过压配合或在相应止挡上的简单靠触来实现。在本例中偏心轮101传递干式离合器2的分离力。力流由第二旋转质量23传递到次级球轴承5上,再从那里尤其通过偏心轮101的止挡108传递到偏心轮101上,及通过次级球轴承105、尤其通过一个凸缘中间件109的止挡110传递到第一旋转质量21的凸缘中间件109上及最后通过曲轴法兰75传递到曲轴41上。
在本实施例中,曲轴法兰75具有环形的凸缘中间件109。该凸缘中间件通过第一旋转质量21一起用法兰连接到内燃机38的曲轴41上。因此干式离合器2的分离力通过偏心轮101及相应的轴承103及105直接传递到内燃机38的曲轴41上。作为偏心轮101的其它功能,该偏心轮借助滚针轴承107-它位于偏心轮101的偏心孔111中-对准到离合器输出轴51的旋转轴线53上。由此装置99的偏心轮101不具有旋转自由度及由此是位置固定的。此外输出轴51与曲轴41的偏转位置无关地相对内燃机38位置固定地支承。装置99的偏心轮101的初级球轴承103与曲轴41的旋转轴线43对中地设置。装置99的偏心轮101的次级球轴承105与离合器输出轴51的旋转轴线53对中地布置。可以看出,偏心轮101构成了相对曲轴41的偏心支承件45的运动学的配合件。因此,支承件45的相对转动迫使装置99的偏心轮101相对内燃机38进行一个相应的位移。如上所述,无支承件45的这种位移偏心轮101是位置固定的。偏心轮101的轴承103至107平均以发动机转速转动。
与上述装置1及79不同地,第二旋转质量23的支承及在第一旋转质量21上的相应支撑是在装置99的凸缘59及75的螺钉圆内实现的。离合器法兰59外部的借助球轴承63及中间壳体61支撑不是必须的及因此在根据图5及6的装置99中可被去除。
图7表示图6中所示偏心轮101的横截面图的一个具有变更的细节图,该变更为使用一个两件式滚针轴承113来取代轴承107,以将偏心轮101支承在离合器输出轴51上。滚针轴承107的相对长的滚针在两件式滚针轴承中由双列相对短的滚针114代替。因此在滚针总长度相对短的情况下可实现相对大的支承距离。
图8表示图6中所示的装置99的截面的另一细节图及变型。在该实施例中输出轴51径向上支撑在一个偏心轮119的滚针轴承117上。对此偏心轮119具有初级球轴承103,该初级球轴承支撑在第一旋转质量21的凸缘中间件109上。此外设有另一滚针轴承121,它使输出轴51相对第二旋转质量23或相对第二旋转质量23的法兰盘55径向地支撑。在此情况下另一滚针轴承121具有与双质量飞轮的支承类似的功能。
在根据图8的装置99的实施例中,干式离合器的分离力必需用其它方式支撑,因为滚针轴承117及121仅传递径向力。因此在根据图8的装置99上设有一个摩擦环123。该摩擦环123一方面平地贴靠在装置99的第三旋转质量87上及另一方面贴靠在第二旋转质量23的法兰盘55上。
因此轴向力、例如由干式离合器2的分离力产生的轴向力通过离合器法兰59传递法兰盘55上,再通过摩擦环123传递到第三旋转质量87上。第三旋转质量87又在轴向通过装置99的摩擦套筒95相对凸缘中间件109或通过该凸缘中间件相对第一旋转质量21支撑。
因此得到用于装置99的干式离合器2的分离力的力流,它通过第二旋转质量23,通过摩擦环123,通过第三旋转质量87,通过摩擦套筒95,通过凸缘中间件109,通过第一旋转质量21,通过曲轴法兰75,最后传递到内燃机38的曲轴41。因此干式离合器2的分离力也支撑到内燃机38的曲轴41上。
图9表示装置99的螺钉孔心圆或曲轴法兰75的螺钉连接的一个概示的部分向视图。为了产生装置79的曲轴法兰75,即为了将装置99用螺钉与曲轴41相连接,第二旋转质量23或法兰盘55及离合器旋转部件57具有一些透孔115。这是有利的,因为由于这些透孔115装置99可作为预组装部件被供货。在终端组装的第二步骤中,通过透孔115可穿过第二旋转质量23使装置99产生曲轴法兰75。必需注意的仅在于,曲轴在交货状态中具有与交付的装置相同的轴线错位。
图10表示用于耦合轴39与49的另一装置125的一个横截面图。图11表示该装置125的相应纵截面。以下将参照图10及11来描述该装置与以上所述的装置1,79及99的区别。
与上述用于分离力的力流传递不同地,该力流传递通过配置给曲轴41的、具有一个球129的球滚子(Kugelrolle)127来实现,该球与装置125的第二旋转质量23的接触面131形成接触。球滚子127的球129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承及因此可在装置125的第二旋转质量23或法兰盘55的接触面131上自由滚动。因此干式离合器2的分离力通过接触面131及球滚子127的球129传递到内燃机38的曲轴41上。为了相对装置125的第二旋转质量23定位输出轴51,设有一个球轴承135,该球轴承支撑在法兰盘55上。球轴承135的轴承座通过法兰盘55的相应改型及通过离合器侧旋转部件57的突出部分构成。该轴承座可通过离合器法兰59的的螺钉连接产生及适于传递径向及轴向力。
可以考虑,将球滚子127设置在第一旋转质量21上来取代设置在曲轴41上,为此第一旋转质量可具有相应的接收部分。相应地得到分离力通过第一旋转质量21到曲轴41上的、改变的力流传递。
图12表示根据图11的截面的一个变型的部分视图。作为唯一的区别是使用一个止推盘133来代替球滚子127。这里装置125的止推盘(Anlaufscheibe)133以类似于球滚子127的方式方法与止挡面(Anlaufflche)131相互作用。因此干式离合器2的分离力通过止推盘133传递到内燃机38的曲轴41上。此外设有用于将止推盘133的力传递给曲轴41的中间件137。该中间件137类似于上述凸缘中间件109,通过曲轴法兰75与曲轴41无相对转动地连接。
装置125的球滚子127或止推盘133可有利地预组装在内燃机38的曲轴41上。在一个第二组装步骤中作为整个单元供货的装置125与内燃机38相连接。
也可考虑,该装置被实现得不设有双质量飞轮的功能,即仅设有轴向错位补偿的功能。在此情况下可通过刚性的耦合来取代弹性的耦合。
最后可考虑,将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特征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例如需要时仅设有一个弧形弹簧减振器。
                      参考标号
1   装置                       39  第一轴
2   干式离合器                 41  曲轴
3   扭转振动减振器             43  旋转轴线
5   弧形弹簧减振器             45  支承件
7   弧形弹簧单元               47  半径
9   内弧形弹簧                 49  第二轴
11  外弧形弹簧                 51  输出轴
13  支承壳                     53  旋转轴线
15  摩擦支承                   55  法兰盘
17  端帽                       57  旋转部件(离合器)
19  弧形弹簧端部               59  离合器法兰
21  第一旋转质量               61  中间壳体
23  第二旋转质量               63  球轴承
25  第一部件(盘)               65  发动机缸体
27  第二部件(环)               67  内腔
29  弹簧通道                   69  法兰翼片
31  弯拱部分                   71  第一止挡面
33  凹陷部分                   73  第二止挡面
35  焊接                       75  曲轴法兰
37  齿圈                       77  离合器部件
38  内燃机                     79  装置
81  内弧形弹簧减振器        111  孔,偏心
83  外弧形弹簧减振器        113  两件式滚针轴承
85  内弧形弹簧              114  列
87  第三旋转质量            115  透孔
89  第一旋转部件(盘)        117  滚针轴承
91  第二旋转部件(环)        119  偏心轮
93  法兰翼片                121  滚针轴承
95  摩擦支承套筒            123  摩擦环
97  盘形弹簧                125  装置
99  装置                    127  球滚子
101 偏心轮                  129  球
103 初级球轴承              131  止挡面
105 次级球轴承              133  止推盘
107 滚针轴承                135  球轴承
108 止挡                    137  中间件
109 法兰中间件

Claims (15)

1.用于耦合一个第一轴(39)与一个第二轴(49)的装置,其中这些轴(39,49)具有轴线错位及彼此轴向平行地设置,其中设置了至少一个为第一轴(39)配置的第一旋转质量(21)及至少一个为第二轴(49)配置的第二旋转质量(23),其中为了传递转矩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轴(39)耦合的第一止挡面(71)及一个与第二轴耦合的第二止挡面(73),这些止挡面在传递转矩时相接触,其特征在于:第一止挡面(71)相对第一轴(39)径向上位置固定地设置及第二止挡面(73)相对第二轴(49)径向上位置固定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扭转振动减振器(3)。
3.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扭转振动减振器(3)是一个弧形弹簧减振器(5)。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39)是相对内燃机(38)的发动机缸体(65)可调节的曲轴(41);及第二轴(49)是一个输出轴(51),尤其是干式离合器(2)的输出轴(51)。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作为双质量飞轮来实施。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弹簧减振器(5)的至少一个弧形弹簧(11)具有弧形弹簧端部(19)及第一止挡面(71);一个与第二轴(49)及第二旋转质量(23)耦合的法兰盘(55),尤其是法兰盘(55)的至少一个法兰翼片(69),具有第二止挡面(73)。
7.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弹簧(11)的弧形弹簧端部(19)具有第一止挡面(71)。
8.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弹簧端部(19)具有一个带有第一止挡面(71)的端帽(17)。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及一个外弧形弹簧减振器(83)。
10.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弧形弹簧减振器(81)具有第一止挡面(71)及第三旋转质量(87)。
11.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旋转质量(87)相对第一旋转质量(21)及相对第一轴(39)的旋转轴线(43)同轴心地被支承。
12.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法兰盘(55)与曲轴(41)的偏转轴线同轴心及相对内燃机(38)的发动机缸体(65)位置固定地被支承。
13.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法兰盘(55)的支承通过一个配置给发动机缸体(65)的中间壳体(61)及配置给中间壳体(61)与法兰盘(55)的球轴承(63)来实现;或该支承通过偏心轮(101)来实现,该偏心轮具有两个偏心球轴承(103,105),尤其是一个配置给法兰盘(55)及与第二轴(49)同轴心地布置的次级球轴承(105)及一个尤其通过第一旋转质量(21)配置给曲轴(41)的及与曲轴(41)同轴心地布置的初级球轴承(103);或该支承通过偏心轮(101)来实现,该偏心轮具有两个偏心球轴承(103,105),尤其是一个配置给法兰盘(55)及与第二轴(49)同轴心地布置的次级球轴承(105)及一个尤其通过第一旋转质量(21)配置给曲轴(41)的及与曲轴(41)同轴心地布置的初级球轴承(103),其中偏心轮(101)还具有一个配置给第二轴(49)的滚针轴承(107),尤其是一个双列的滚针轴承(113);或该支承通过一个用于接收轴向支承力的摩擦环(123)、尤其是一个配置给第三旋转质量(87)的摩擦环(123)及为了接收径向力通过一个配置给法兰盘(55)及第二轴(49)的第一滚针轴承(117)来实现,其中第二轴(49)为了接收径向力附加地配置给一个偏心轮(119),该偏心轮具有一个与曲轴(41)同轴心的及尤其通过第一旋转质量(21)配置给曲轴(41)的初级球轴承(103);或该支承为了接收轴向力通过一个配置给曲轴(41)及法兰盘(55)的止挡面(131)的球滚子(127)或止推盘(133)来实现,及为了接收径向力通过一个配置给法兰盘(55)及第二轴(49)的球轴承(135)来实现。
14.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1;79;99;125)或双质量飞轮第一次组装前将球滚子(127)压入到曲轴(41)中。
15.根据上一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入球滚子(127)后,装置(1;79;99;125)或双质量飞轮可作为完全预组装的单元被装配。
CN 200510104018 2004-09-10 2005-09-12 用于耦合两个带有轴线错位的轴的装置 Pending CN17465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44284.3 2004-09-10
DE102004044284 2004-09-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524A true CN1746524A (zh) 2006-03-15

Family

ID=3514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04018 Pending CN1746524A (zh) 2004-09-10 2005-09-12 用于耦合两个带有轴线错位的轴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1635080A3 (zh)
CN (1) CN174652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094A (zh) * 2011-01-28 2011-08-03 浙江大学 复合式离合器
CN101377224B (zh) * 2007-08-27 2012-08-0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2667229A (zh) * 2009-12-14 2012-09-1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衰减旋转振动的减振装置
CN104033538A (zh) * 2014-05-19 2014-09-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
CN109790877A (zh) * 2016-10-12 2019-05-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合器盘、摩擦离合器装置和传动系
CN109973586A (zh) * 2019-04-30 2019-07-05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带有扭转减振结构的压辊与偏心轮连接装置
CN112963493A (zh) * 2021-03-16 2021-06-15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阻尼拉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0420B (zh) * 2015-10-29 2018-03-27 周坤鹏 一种低刚度离合器及用于其中的从动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36925B (en) * 1978-11-10 1983-01-19 Voith Getriebe Kg Resilient couplings
JP2718413B2 (ja) * 1986-07-05 1998-02-25 ルーク・ラメレン・ウント・クツプルングスバウ・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ツ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振動緩衝装置
KR101173002B1 (ko) * 2002-11-14 2012-09-04 섀플러 테크놀로지스 아게 운트 코. 카게 2개의 축을 결합하기 위한 장치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224B (zh) * 2007-08-27 2012-08-0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2667229A (zh) * 2009-12-14 2012-09-1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衰减旋转振动的减振装置
CN102667229B (zh) * 2009-12-14 2014-11-2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衰减旋转振动的减振装置
CN102141094A (zh) * 2011-01-28 2011-08-03 浙江大学 复合式离合器
CN102141094B (zh) * 2011-01-28 2012-12-26 浙江大学 复合式离合器
CN104033538A (zh) * 2014-05-19 2014-09-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
CN104033538B (zh) * 2014-05-19 2015-12-0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
CN109790877A (zh) * 2016-10-12 2019-05-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合器盘、摩擦离合器装置和传动系
CN109790877B (zh) * 2016-10-12 2022-02-1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离合器盘、摩擦离合器装置和传动系
CN109973586A (zh) * 2019-04-30 2019-07-05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带有扭转减振结构的压辊与偏心轮连接装置
CN109973586B (zh) * 2019-04-30 2023-11-10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带有扭转减振结构的压辊与偏心轮连接装置
CN112963493A (zh) * 2021-03-16 2021-06-15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阻尼拉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35080A2 (de) 2006-03-15
EP1635080A3 (de) 200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6524A (zh) 用于耦合两个带有轴线错位的轴的装置
CN1279297C (zh) 扭振减振器
CN1712264A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083953C (zh) 双体飞轮摩擦阻尼装置
CN1711432A (zh) 用于耦合两个轴的装置
JP2006300339A (ja) ロータシャフトの支持・駆動装置
US20140033859A1 (en) High speed flywheel
CN1107944A (zh) 涡壳式压缩机
US20140217663A1 (en) Rotary damper
CN1821593A (zh) 伸缩轴
CN1818415A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2667228A (zh) 双质量飞轮以及离合器
CN1703344A (zh) 用于车辆转向的伸缩轴
CN1657801A (zh) 扭振减振器
CN103573911B (zh) 用于飞轮减振的设备
CN1734121A (zh) 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CN1166049C (zh) 振动型驱动装置
CN1375632A (zh) 压缩机和用于压缩机的滑轮
US9035510B2 (en) Motor with torsional isolation means
CN1601142A (zh) 传动皮带轮和皮带传动系统
CN207018433U (zh) Cvt车辆用缓冲飞轮
CN1755161A (zh) 用于内燃机的平衡轴
KR20220036979A (ko) 벨트 풀리 디커플러
CN212318657U (zh) 一种橡胶弹簧式曲轴减震器
CN1168914C (zh) 曲轴的防止振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