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6113A -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 - Google Patents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6113A
CN1746113A CN 200510090446 CN200510090446A CN1746113A CN 1746113 A CN1746113 A CN 1746113A CN 200510090446 CN200510090446 CN 200510090446 CN 200510090446 A CN200510090446 A CN 200510090446A CN 1746113 A CN1746113 A CN 1746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nc oxide
temperature
burning
pipe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04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7196C (zh
Inventor
曹茂盛
赵玉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B2005100904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7196C/zh
Publication of CN1746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6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71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719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双层套管结构管式炉,运用燃烧—氧化方法合成氧化锌。其结构由外管、内管或石英舟、及水平管式炉构成的双层套管结构的反应器,工作原理是,利用双层套管结构,在向外拉动内管过程中产生空气流,能够补充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通过控制拉动内管的速度来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氧气量。该工艺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催化剂及添加剂,无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工艺,此外本发明工艺的优点是工艺简便,成本较低,可以得到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锌纳米结构。

Description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双层套管结构管式炉反应器,能满足了氧化锌的生长条件。该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锌纳米结构在常温下的禁带宽度是3.3eV,是典型的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和多功能性,使纳米结构氧化锌不仅力学、电学性能优异,还具有特殊的导电性和吸波等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纳米技术领域。因此,新颖结构的氧化锌的合成与生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目前为止,尽管用不同的方法生长氧化锌,例如,气相传输法,热蒸发方法,模板基生长法,化学汽相沉积法等。但这些方法对氧化锌的生长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易形成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通入Ar等惰性气体稀释反应器中的氧气,或者是在反应器中加入碳还原剂,满足特殊结构的氧化锌生长的必要条件。也可加入特殊的催化剂,如铟或者三氧化二铟来制备纳米钉。这些方法对必须通过载气、催化剂或添加剂才能实现不同结构氧化锌的生长,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了双层套管结构管式炉反应器,利用此反应器,通过燃烧—氧化的方法生长不同形貌的氧化锌。该发明对实验条件要求低,中间过程无需任何添加剂、催化剂或各种载气,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利用该反应器能得到各种结构的氧化锌,其中包括:四角氧化锌、长腿四角氧化锌、笼状四角氧化锌、多角氧化锌、纳米钉、氧化锌纳米棒等,大大节约了制备成本,便于在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的构成包括:由外管[1]、内管[2]、石英舟[8]及水平管式炉[3]构成的双层套管结构的反应器,见附图1和图2。其中,水平管式炉的长度只要能保证内管与外管之间有空气气流产生即可,其次,内管和外管之间有空隙,能自由拉动,使内管[2]和外管[1]之间会形成空气流[4],保证了氧化锌的生长条件。其三,因为在水平管式炉内,一端是开放性的,从密闭一端到炉口处出现从高到低的温差变化,所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将炉内划分为三个反应区域,高温区[5],中温区[6]和低温区[7],它们之间温度相差不大于400度。
本发明涉及的反应器工作原理是,利用双层套管结构,在向外拉动内管过程中产生空气流,能够补充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通过控制拉动内管的速度来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氧气量。首先,将外管放入管式炉,将炉子升温至700度以上,温度稳定后,快速将放有锌粉的内管置于高温区,由于高温区温度较高,内管内的氧气密度低,大量的锌粉受热蒸发为锌蒸气后,没有足够的氧气与锌蒸气反应,因此通过缓慢拉动内管到中温区,温度降低,并产生的空气流会补充反应所需的氧气,使氧化锌产生燃烧反应,得以继续生长;再将其拉入低温区使氧化锌生长完全。整个反应过程在1分钟以上,该发明通过控制拉动内管的速度可以控制内管和外管之间和内管内的空气流的流动速度,进而控制了内管中的氧气含量,因此,避免了催化剂、添加剂及载气的使用。同时内管可用石英舟代替,其工作原理相同。
不同形貌的氧化锌制备工艺如下:
首先将外管[1]放入管式炉[3],将炉子升温至700度以上,并保温0.5小时以上,温度稳定后,再将装有锌粉的内管(或石英舟)[2]放入外管[1]的反应区域[5]的位置,使锌粉蒸发为锌蒸气,此过程中,可以观测到有大量的黑烟形成。几分钟后,以一定的速度向外拉动内管[2]至反应区域[6],使外管[1]和内管[2]之间产生空气流[4]。在拉动过程中,反应区域[6]有明亮的红色火焰产生,继续拉动内管[2]至反应区域[7],能看到产生的氧化锌由黄色立刻转变为白色棉花状的产物,最后得到特殊形貌的氧化锌。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所述的双层套管结构管式炉反应器和特殊的控制措施,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成本,可控制性较好。通过改变控制条件,得到了不同结构的氧化锌,其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微电子器件、光学器件、生物医学、吸波材料。也为研究不同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材料提供了物理和化学的研究基础。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双层套管结构管式炉反应器的侧剖面结构说明图;其中,[1]为内管,[2]为外管,[3]管式炉,[4]是形成的空气流,[5]是第一反应区域,[6]式第二反应区域,[7]是第三反应区域。[8]是石英舟。
图3是利用此反应器得到的四角氧化锌;
图4是利用此反应器得到的笼状四角氧化锌;
图5是利用此反应器得到的长腿四角氧化锌;
图6是利用此反应器得到的多角氧化锌;
图7是利用此反应器得到的氧化锌纳米钉;
图8是利用此反应器得到的氧化锌纳米棒。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四角氧化锌的制备可分为以下步骤:
1)将外管[1]放入长度为120cm的水平管式炉[3]中,迅速升温至950度,持此温度不变。所需时间约为1小时。
2)将装有锌粉(99%)的内管[4]放入外管中的第一反应区域[5],加热约1分钟后,有黑色烟出现,即是锌粉发生了蒸发,产生了锌蒸气。此区域温度较高,由于高温下,空气密度较低,所以此区域的氧气量较少,锌粉未发生氧化,而是以蒸气存在。
3)产生大量烟后,以3cm/s速度拉动内管至第二反应区域[6],此区域的温度与第一反应区域[5]相比,略有下降。由于拉动过程中,两管之间会产生空气对流[4],使得锌蒸气遇到了氧气,发生了燃烧,有红色火焰出现。
4)通过控制空气流速,此区域的氧气量是有限的,当锌蒸气发生燃烧后,仍有大量的锌蒸气未发生反应。生成的氧化锌沉积在内管[2]壁上。
5)继续拉动内管至第三反应区域[7],此时又可以在空气对流中获得氧气[9],在4)中生成的氧化锌可作为此时反应的核,在核上继续生成氧化锌。
6)将内管[2]拉出至外管[1]管口处,此时可看到生成的产物由黄色立即变成白色。既是四角状氧化锌。
实例2:长腿四角氧化锌的制备
1)外管[1]放入管式炉[3],将炉温迅速升到800度,并保持此温度一小时。
2)将装有锌粉(99.999%)的石英舟[8]放入外管[1]内。
3)重复四角氧化锌的制备步骤4)-5)。
4)两分钟后,继续拉动石英舟[8],会看到红色火焰。
5)继续拉动石英舟[8]至管式炉[3]开口处,会看到石英舟内产物的颜色立即由黄色转变为白色,最后得到长腿四角氧化锌。该结构的氧化锌是从来没有人制备出来的一种新化合物。
实例3:笼状四角氧化锌的制备
与长腿四角氧化锌的制备步骤相同,但锌粉的纯度为99%。在步骤4)中,将两分钟的时间延长至三分钟。最后得到笼状四角氧化锌。该结构的氧化锌是从来没有人制备出来的一种新化合物。
实例4:多角氧化锌的制备
重复长腿四角氧化锌的制备,锌粉纯度为99.9%。在步骤4)中将时间延长至四分钟。最后得到多角氧化锌。
实例5:氧化锌纳米钉
重复多角氧化锌的制备过程,但初始温度升到850度,在步骤4)中将时间缩短为2.5分钟。收集石英舟内的产物。得到氧化锌纳米钉。该结构的氧化锌是从来没有人制备出来的一种新化合物。
实例6:氧化锌纳米棒
重复多角氧化锌的制备过程,但初始温度升到900度,在步骤4)中将时间改为5分钟。最后得到氧化锌纳米棒。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做出的任何添加或改动,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其特征在于,它运用了双层套管结构管式炉反应器,通过燃烧—氧化的方法生长不同结构的氧化锌,其中通过对速度和温度的控制产生不同结构的氧化锌。
2、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的构成包括:外管、内管或石英舟、水平管式炉等;其中水平管式炉的长度只要能保证内管与外管之间有空气气流产生即可,其次,内管和外管之间有空隙,能自由拉动;其三,温度的变化,将炉内划分为三个反应区域,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它们之间温度相差不大于40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工作原理为:利用双层套管结构,在向外拉动内管过程中产生空气流,能够补充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通过控制拉动内管的速度来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氧气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外管放入管式炉,将炉子升温至700度以上,温度稳定后,快速将放有锌粉的内管置于高温区,由于高温区温度较高,内管内的氧气密度低,大量的锌粉受热蒸发为锌蒸汽后,没有足够的氧气与锌蒸气反应,因此通过拉动内管到中温区,温度降低,并产生的空气流会补充反应所需的氧气,使氧化锌产生燃烧反应,得以继续生长;再将其拉入低温区使氧化锌生长完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过程的时间在1分钟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其特征在于其内管可以用石英舟代替。
CNB2005100904469A 2005-08-16 2005-08-16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719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04469A CN100427196C (zh) 2005-08-16 2005-08-16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04469A CN100427196C (zh) 2005-08-16 2005-08-16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6113A true CN1746113A (zh) 2006-03-15
CN100427196C CN100427196C (zh) 2008-10-22

Family

ID=3616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44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7196C (zh) 2005-08-16 2005-08-16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7196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8788A (zh) * 2010-08-18 2010-12-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活化辅助生长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2863012A (zh) * 2012-09-26 2013-01-09 深圳大学 氧化锌纳米钉的合成方法
RU2613488C1 (ru) * 2015-10-06 2017-03-1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енз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ГБОУ ВПО "Пенз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азового сенсора на основе термовольтаического эффекта в оксиде цинк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8695A (en) * 1976-07-01 1979-06-19 Hiroshi Ishizuka Electrothermal fluidized bed furnace
US4127389A (en) * 1977-04-04 1978-11-28 Pullman Incorporated Exchanger reactor
DE3021037C2 (de) * 1980-06-03 1982-06-16 Kernforschungsanlage Jülich GmbH, 5170 Jülic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laden eines Wirbelschichtofens für die Beschichtung von Hochtemperaturreaktor (HTR)-Brennstoffen
JPH05301701A (ja) * 1990-12-27 1993-11-16 Fuji Electric Co Ltd 燃料改質器
CN2503980Y (zh) * 2001-09-27 2002-08-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流态化焙烧和/或合成用的反应器
US20040037760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Abb Lummus Heat Transfer Steam reforming catalytic reaction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8788A (zh) * 2010-08-18 2010-12-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活化辅助生长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CN102863012A (zh) * 2012-09-26 2013-01-09 深圳大学 氧化锌纳米钉的合成方法
RU2613488C1 (ru) * 2015-10-06 2017-03-1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енз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ГБОУ ВПО "Пензе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газового сенсора на основе термовольтаического эффекта в оксиде цинк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27196C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ujol et al. Step-by-step investigation of degradation mechanisms induced by CMAS attack on YSZ materials for TBC applications
CN104277633B (zh) 一种纳米隔热涂料
CN1746113A (zh) 燃烧-氧化法生长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反应器技术
CN105755541B (zh) 一种利用微波诱发燃烧合成反应合成氧化锌晶须的方法
CN104628039A (zh) 一种α-二氧化锰纳米线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01972641B (zh) 大面积氧化钛纳米管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EP2158964A1 (de) Thermokatalytische Beschichtung
Zainul et al. Study of Internal Morphology on Preparation of Cu2OThin-Plate using Thermal Oxidation
CN107903729B (zh) 一种隔热耐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6119B (zh) 超导氧化物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05819851A (zh) 钛酸铝蜂窝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266307C (zh)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洋葱状富勒烯的方法
CN105603527B (zh) 一种氧化锌纳米单晶的制备方法
CN106276922A (zh) 一种交叉垂直SiO2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2694B (zh) Ti3O5/TiO2混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Liu et al. Preparation of ZnO nanorods and special lath-like crystals by aqueous chemical growth (ACG) method
CN105251473A (zh) 一种结构可控的TiO2介孔类单晶微球-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应用
CN106518046A (zh) 一种采用共离子络合的方法制备镁基六铝酸镧粉体的方法
Zhang et 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4, 4′-Dimethyl-2, 2′-Bipyridine) Tris (Benzoate) Europium (III): Non-isothermal kinetics
CN105948102A (zh) 一种氢氧化铟/氧化铟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Jodhani et al. Flame spray pyrolysis processing to produce metastable phases of metal oxides
CN1438176A (zh) 改性纳米氧化硼的制备方法
CN112250097A (zh) 调控钙基co2吸附剂的微观结构的方法、高性能钙基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5755B (zh) 一种氧化锌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0055B (zh) 一种膨胀型无机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