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5318A -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及回归反射单元 - Google Patents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及回归反射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5318A
CN1745318A CNA2003801096020A CN200380109602A CN1745318A CN 1745318 A CN1745318 A CN 1745318A CN A2003801096020 A CNA2003801096020 A CN A2003801096020A CN 200380109602 A CN200380109602 A CN 200380109602A CN 1745318 A CN1745318 A CN 1745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oreflecting
functional member
unit
radius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96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筒井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745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5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归反射功能部件,该回归反射功能部件与回归反射性能最优越的立体角型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相比,发挥更优越的回归反射性能。回归反射功能部件(1)由透明丙烯酸类树脂经注射成形而得到,其形状呈上面(2)、下面(3)及左右侧面(4)、(5)为平坦面的大致板状。并且,前面(6)为入射·出射面,后面(7)为了作为反射面而被实施了铝蒸镀,其外侧用树脂(8)保护。

Description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及回归反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朝向发光源反射入射光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以及层叠有该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回归反射单元;涉及例如高速道路护栏的视线诱导标志,路钉,海滩救助用标志等的要求来自远方的可见性以及近距离的可见性的物质。
背景技术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包括微小玻璃球型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和立体角型回归反射功能部件。
作为微小玻璃球型回归反射功能部件众所周知有:利用具有玻璃微珠(透镜)的回归反射,在道路的路标漆中掺入玻璃微珠的技术;或在基底布的一面设置涂料层,在该涂料层中半埋设有玻璃微珠的反射布,在埋设有玻璃微珠的透明树脂板的一面侧上设置有粘合层的反射片。(非专利文献1)
此外,众所周知:还有在所述非专利文献1所示的反射片的外侧面上,设置折射要素和防滑粒子的在先技术。(专利文献1)
此外,众所周知还有:通过使用越靠近中心部折射率变得越大的玻璃球来补正球面像差,以提高对回归反射的贡献率的在先技术。(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作为立体角型回归反射功能部件,众所周知还有:在构成微小空间的保护膜表面设置立体角型回归反射要素的在先技术。(专利文献3)
此外,作为立体角型的改良,众所周知还有:由以90度角互相交叉的3个面形成的三角锥形反射面回归反射入射光的在先技术。(专利文献4)
再者,众所周知还有:呈以下构造的在先技术,即固定于护栏部件,以万一车体接触后即倒下的方式,增大有效回归反射面的面积的构造。
(专利文献5)
[非专利文献1]玻璃词典(朝仓书店1985年9月20日发行)P168~P171
[专利文献1]特表平11-508653号公报,图4及其相关图
[专利文献2]特开2000-0751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8-234006号,〔0003〕~〔0005〕
[专利文献4]WO98-180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2-146729号公报
作为所述在先技术的按类别分的反射性能,密封透镜型(微珠树脂埋入型)反射片的反射亮度为100cd/1xm2左右,胶囊透镜型反射片的反射亮度为300cd/1xm2左右,立体角型(棱镜透镜型)反射片的反射亮度为900cd/1xm2左右,在现有产品中,棱镜透镜型反射片为最优的反射材料。
在所述在先技术中,为计算密封透镜型反射片的回归反射效率,将所述密封透镜型反射片的回归反射状态图,表示于图22。这里,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回归反射效率是指在入射的光线中,以与入射方向成小于或等于1.5°的偏差角返回的反射光线的比率。
如该图22所示,树脂层的折射率通常为1.5左右,所以在玻璃微珠作为透镜使用时,需要比该折射率更大的折射率。例如,即使使用折射率为2.2的高折射玻璃,由于2.2/1.5=1.467,因此与由在空气中的低折射玻璃形成的玻璃微珠相同。
非专利文献中所示的折射率为1.5的玻璃微珠的集光位置,通过在微珠半球(R)的1.38倍的地方设置反射面,从而可最有效地进行回归反射。并且,对于折射率为1.93的玻璃微珠的情况,将微珠表面作为反射面效率最好。
因此,对于密封透镜型反射片的情况,在微珠半球(R)的约1.38倍的地方,形成有反射面。然而,集光位置如图22所示,由于光线的入射高度角(相对玻璃微珠中心的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偏离。即入射高度角大约为0°~30°时,集光位置并无很大变化,但是,在超过30°时,集光位置移动至面前侧,反射光的出射方向与入射光的入射方向有大幅度的偏离,而无法进行回归反射。
这里如图22的回归反射状态图所示,设只有0°~30°的入射高度角的光线发生回归反射,进行计算玻璃微珠的回归反射率=相当于入射角30°的截面积/玻璃微珠的截面积
=πR2×sin302/πR2
=0.25
反射效率为25%左右。
其次,影响反射效率的是玻璃微珠的粒径的偏差。为得到适当的回归反射,需要将反射膜对准各微珠的粒径的焦点位置,因此微珠的粒径优选一定,即使使用在50~100μm范围内经过良好分级的微珠,与使用理想的相同粒径的微珠的情况相比,可认为因粒径的偏差导致反射效率降至22%左右。
其次,影响反射效率的是反射片每单位面积的玻璃微珠的面积。设焦距为1.38R,假定可以理想成形的方式填充玻璃微珠,可认为反射片的每单位面积的玻璃微珠的面积比率为,πR2/(2×1.38R)2=0.4,且效率降低40%左右。
归纳以上结果最终为,0.25×0.22×0.4=0.022,变为2.2%左右的极低的反射效率。
密封透镜型反射片的反射效率为2.2%左右的时候,从回归反射亮度的值看,可认为胶囊透镜型反射片为6.6%左右,棱镜透镜型反射片为20%左右。
立体角型反射片虽然其回归反射的入射角度极度地受到限制,但是在特定的范围内,具有入射光线的20%在±1.5°的范围内发生回归反射的优越的回归反射效率。
然而,设想用于高速道路护栏的视线诱导标志时,±1.5°的回归反射光不是全部射入到驾驶者的眼中,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射入到驾驶者的眼中。
图23为表示从回归反射体向汽车反射的光线的展开(広がり)图,图24为说明回归反射光中,以何种程度射入到驾驶者眼中的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从(b)的C方向看到的图。在这些图中,设从驾驶者的眼睛到回归反射体的距离为40m,前灯与眼睛位置的上下方向的距离为50cm,驾驶者的两眼间隔为6cm(3cm+3cm),驾驶者眼睛的位置、前灯及回归反射体在同一垂直面上,进行说明。
图23中,驾驶者的眼睛与反射体所成角度(观测角度)为0.716°。其次,朝向0.716°的观测角度方向的圆环状光线与驾驶者眼睛的关系,如图24(a)及(b)所示,在0.716°的圆环状的圈的上部,存在两眼的幅度6cm。由此求出反射体到朝向驾驶者眼睛方向的光线角度,为6/(2×3.14×50)×360°=6.8°=±3.4°将此用圆状反射体的部位表示的话,如图24(c)所示,在形成于上下的三角形中,上部的三角形为朝向驾驶者眼睛方向的光线被反射的部分。
当然,在从该部分反射的0°~15°的观测角度的光线中,观测角度0.716°的光线为最终进入在40m远的驾驶者眼睛的有效光线。求出三角形占此时圆状反射体的总面积的面积比率为,
6.8°/360°=0.0189仅为1.89%。
如此,在回归反射的光线中,被反射到驾驶者眼睛的位置所在方向的光线比率有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即可认为回归反射性能与回归反射效率乘以反射到驾驶者眼睛所在方向的光线比率所得的值成比例关系。并且,在图24中驾驶者的眼睛和反射体的距离设为40m,将该距离变为120m也为相同的值。从这个意义上讲,现状中,具有最优回归反射性能的立体角型反射片在回归反射性能上尚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另一方面,需要具有更加优越的回归反射性能的反射材料。具体来说,作为高速道路护栏的视线诱导标志,一般在护栏上部使用直径大于或等于70mm的反光灯,但为了提高夜间驾驶时护栏的可见性及景致性,需要在护栏中央部的凹部上设置视线诱导标志。
对于所述要求,利用立体角型反射部件的薄型视线诱导标志,各公司正在开发,但是,性能上还停留在400m远处[完全看不见]或者在100m~300m远处[勉强看见]的程度,而在用于高速道路时,其远距离的反射性能要求提高10倍或更多倍。
关于远距离的性能不足的最大原因,缘于反射部的面积过小,如果计算现在用于护栏上部的立体角型反光灯的反射部面积的话,直径在100mm时为π/4×10×10=78.5cm2,与此相对,欲在护栏凹部设置时,就其厚度方向而言,视线诱导标志不突出到道路侧的尺寸为20mm,而宽度方向也只能准许在100mm左右,因此准许的反射部面积为1.2×9.0=10.8cm2,相当于100型发光灯的1/7左右,其结果,回归反射亮度变得不充分,而不得不采用专利文献5中所示的构造。
根据以上现状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为便宜地提供一种优越的回归反射部件,该回归反射部件可设置于高速道路护栏等窄小空间,并且相对于以往产品中具有最高回归反射性能的立体角型反射片而言,在远距离(300~400m)处具有10倍或更多倍的性能提高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由用丙烯酸类树脂等作为材料的扁平板状的透明体构成,前面作为入射面·出射面,后面作为实施了铝蒸镀等的反射面,上下面作为平坦面,两侧面的至少一面作为平坦的反射面,所述前面在侧视时呈向前方突出的圆柱形状(将圆柱沿轴方向剖开的形状),同时,俯视时后面及两侧面中至少一面呈弓形形状或逆弓形形状。
通过形成所述构成,可以得到在远距离(300~400m)处具有以往产品的10倍或更多倍的回归反射性能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
说明所述构成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首先,关于上下方向的回归反射,如省略了中间部的侧面图的图1(a)所示,入射至透镜体的前面6的光折射后,在透镜体内直行,在透镜体的后面7的反射面上反射,从透镜体的前面6作为反射光射出。此时,在使反射面处于入射光的焦点位置附近,例如侧视的前面6的曲率半径为R1,侧视的后面7的曲率半径为R2,且在R2/R12.0时,反射光沿入射方向全部回归反射。通过改变R2/R1的值,使回归反射光的上下方向的光束收聚(较る)或展开。并且,光线入射的介质(透明体)的折射率随入射光线的波长而变化(一般的折射率采用中间值)。由于该折射率的不同,即使是以同一入射高度入射的光线,其蓝色成分的光线和红色成分的光线进入介质的角度不同,在后面的反射光也发生变化。考虑这些,计算了使用丙烯酸类树脂(n=1.49)时的上下方向的光束收聚角(较り角)如(表1)所示。
这里,前面6的曲率半径R1、后面7的曲率半径R2的关系为,1.5≤R2/R1≤2.5,优选为1.7≤R2/R1≤2.0。在R2/R1(H1)不到1.5时,反射光的垂直方向的光束展开变得过大,并且R2/R1在2.0左右时,反射光的垂直方向的光束被收聚得最小,相反,在超过2.5时,反射光的垂直方向的光束展开变得过大。
考虑这些时,如(表1)所示,为使上下方向的收聚角成为适于近距离用(25~50m)的1.5°,H1=1.71;为使上下方向的收聚角成为适于远距离用(300~400m)的0.3°,H1=1.95。如考虑特别超近距离、超远距离时,则1.5≤H1≤2.5。
[表1]
Figure A20038010960200101
并且,左右方向的回归反射,如图1(b)所示,射入透镜体的前面6的光线折射后,在透镜体中直行,在透镜体的后面7的反射面反射,并且在侧面4反射后,从透镜体的前面6作为反射光射出。此时,如果R3的尺寸取得大的话,透镜体的后面7和侧面4所成的角几乎变成90°,因此反射光沿入射方向全部回归反射。通过改变R3的值,回归反射的光的左右方向的光束被收聚或展开。
再者,在侧视的中心线上,通过将侧视的所述前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与所述后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相一致或位于后方,可以扩大可回归反射的入射光在主直面内的角度。
并且,俯视的所述后面的曲率半径R3的中心,优选存在于入射面的中心轴和反射侧面的延长线之间。采用此种构成,在后面的反射面上一定存在100%回归反射的点。
并且,侧视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厚度,优选使从水平方向来的入射光与通过所述前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θ1)小于或等于30°的厚度。如果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厚度比上述的厚时,反射光的垂直方向的光束的展开将变大,使浪费的部分变多。
并且,如图1(b)所示,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俯视的连接后面宽度方向的端部和后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的线,与通过后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的轴线所成的角(θ2)为0.01°≤θ2≤1.0°,优选为0.02°≤θ2≤0.5°。如果θ2的值比0.01°小,左右方向的光束过于收聚,造成不在400m以上的超远距离的话,反射光就返回不到驾驶者的眼睛,相反,如果θ2的值比1.0°大,左右方向的光束过于展开,而增加浪费。这里,为使左右方向的收聚角成为适合近距离用(20~50m)的1.5°,则θ2=1.5°×1/3=0.5°,为使左右方向的收聚角成为适合远距离用(300~400m)的0.06°,则θ2=0.06°×1/3=0.02°,特别是考虑到超近距离用、超远距离用时,则0.01°≤θ2≤1.0°。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单元,其构造包括,将所述多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前面及侧面对齐并层叠于上下方向的透镜单元。在进行了层叠时,则前面成为双凸透镜状(使沿轴方向切断圆柱而得的形状连续起来的形状)。
作为层叠的多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通过选定具有不同回归反射特性的部件,例如,通过增加远距离用的透镜体的使用个数,可以大幅提高夜间驾驶成问题的300~400m的远距离的可见性。
即使随汽车行进,回归反射功能部件与汽车的距离发生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都为最合适条件,因此提高单元整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说明该回归反射单元的回归反射状态的俯视图,(b)为说明该回归反射单元的回归反射状态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立体图。
图3(a)为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侧视图,(b)为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俯视图,(c)为其他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层叠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得到的回归反射单元的立体图。
图5(a)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透镜体的俯视图,(b)为(a)的b方向的向视图,(c)为与表示其他实施例的(b)相同的图。
图6(a)~(c)为组装有透镜体的回归反射单元的俯视图。
图7为与表示其他实施例的图5的相同的图。
图8为图5所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注射成形透镜体的模具的概略俯视图。
图9为表示回归反射单元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注射成形透镜体的模具的概略俯视图。
图11为将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单元作为路钉使用得道路的俯视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作为回归反射单元的一个形态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路钉的纵剖面图。
图14为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路钉的纵剖面图。
图16为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17为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18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纵剖面图。
图19为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路钉的正视图。
图21为图19所示的路钉的侧视图。
图22为说明以往微小玻璃球型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图。
图23为说明因汽车前灯与驾驶者的位置的偏离而产生的观测角的图。
图24(a)为表示来自回归反射体的反射光的展开和进入驾驶者眼睛的光线的关系的俯视图,(b)为同关系的侧视图,(c)为在驾驶者位置将来自回归反射体的反射光的展开垂直切断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立体图,图3(a)为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侧视图,(b)为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俯视图,(c)为其他实施例的俯视图。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1由透明丙烯酸类树脂经注射成形而形成,其形状是上面2、下面3及左右侧面4、5为平坦面的大致板状。并且,前面6为入射·出射面,后面7为了成为反射面而被实施了铝蒸镀,其外侧用树脂8保护。
并且,回归反射功能部件1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宽为10~20mm,厚为2.5~6mm,长为15~30mm左右。
所述前面6,侧视时呈向前方突出的圆柱形状,所述后面7,侧视及俯视时为向后方突出的凸状非球面(弓形形状),如图3(a)所示,前面6的侧视曲率半径为R1,后面7的侧视曲率半径为R2的时候,设计为R2/R1=H1时,1.7≤H1≤2.0。该理由如上述所示,是为了把反射光的垂直方向光束的展开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具体来讲,在作为高速道路的视线诱导标志时,就是为了使来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1的反射光,在25~400m的距离上不会过度不足,且可进入驾驶者的眼睛。
并且,如图3(b)所示,通过设计使连接俯视时的后面7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和后面的曲率半径R3的线,与通过后面7的曲率半径R3的中心的轴线所成的角(θ2)为0.02°≤θ2≤0.5°。该理由如上所述,是为了将反射光的水平方向光束的展开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具体来讲,在高速道路的视线诱导标志时,就是为了使来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1的反射光在25~400m的距离上不会过度不足,且可进入驾驶者的眼睛。
顺便,如果设计θ2为0.1°,那么反射的光线将以光轴为中心,被收聚到左右方向(水平方向)±0.3°的范围内。
所述后面7,俯视时形成向后方突出的弓形形状,如图3(c)所示,也可以为向前方凹陷的逆弓形形状。在该情况中,侧视为后面7向后方突出的形状。
再者,侧视时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厚度,优选为来自水平方向的入射光与通过所述前面的曲率半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θ1:参照图1)在30°或更小的厚度。如上所述,如果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厚度比所述的厚度厚的话,反射光的垂直方向光束的展开就会变大,浪费的部分就会增多。
图4为表示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在该实施例中,将多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1…,使前面和侧面对齐并沿上下方向层叠,形成透镜单元11。构成该透镜单元11的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1可以使用相同的部件,但也可以层叠不同的部件。并且,也可以将具有层叠多个回归反射部件功能部件1…形状的透镜单元11一体成形。
图5(a)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透镜体的俯视图,(b)为(a)的b方向的向视图,(c)为与表示其他实施例的(b)相同的图,在该实施例中,前面6的形状俯视呈直线状,侧视为向前方突出的圆柱形状,并且,使后面7的形状为俯视的宽度尺寸(15mm)的大概一半,俯视及侧视,为向后方突出的凸状非球面形状。这样使后面7的宽度尺寸成为前面6的宽度尺寸的一半,是因为如果有一半的宽度就可将来自前面6的入射光全部回归反射,而剩下的宽度则被浪费,因此为了实现视线诱导标志的薄型化,还是没有的最好。
并且,在侧面4,5中,有助于回归反射的侧面4为平坦面,但是,关于另一侧面5,在局部设置切口5a,以便容易地进行作为单元组装于外壳时的定位或其他部件的卡止。
再者,在(b)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前面6的曲率半径(R1)的中心和后面7的曲率半径(R2)的中心在侧视的中心线上保持一致,但是如(c)所示,在侧视的中心线上,使前面6的曲径半径(R1)的中心比起后面7的曲率半径(R2)的中心更加向后,即通过使其重叠,而可以扩大可进行回归反射的垂直方向的入射角度。
图6(a)~(c)是表示组装有所述形状的透镜体的回归反射单元的俯视图。图5所示的透镜体被设计为,相对前面6的垂直线,以35°的角度入射的光可最效率地进行回归反射。另外,效率最好的角度由透镜体的折射率及透镜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比率而定。
于是,在图6(a)所示的回归反射单元中,以相对于外壳31倾斜35°的状态安装透镜体1,以外壳31的长边方向为基准,而形成效率最好地反射0°的入射光线的构造。
另外,虽然在图6(a)中只表示了一个透镜体1,但也可以是多个透镜体1沿纸面垂直方向重叠的透镜单元。并且,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将支持板32推靠到透镜体1的侧面4上,但是关于支持板32可以省略。
关于图6(b)所示的回归反射单元,在外壳31上沿前后方向使透镜体1,1(或透镜单元)相互分开地对其进行安装。通过将前方的透镜体1相对于外壳31倾斜35°地进行安装,从而最有效地反射0°的入射光线,另外,使后方的透镜体1相对于外壳31倾斜15°地进行安装。其结果为,后方的透镜体1最有效地反射20°的入射光线。此种回归反射单元被良好地适用于道路的角落部。
关于图6(c)所示的回归反射单元,在外壳31内使多个透镜体1(或透镜单元)重叠保持于侧方。这样,通过重叠多个透镜体而增大绝对的回归反射光量。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透镜体1相对于外壳31的安装角度全部相等(35°),但也可以使每个透镜体各有不同。并且,也可以沿纸面垂直方向重叠透镜体。
作为具体的设计例,如(表2)所示,作为上下方向的收聚角为0.3°、0.6°、1.5°,左右方向的收聚角为0.065°、0.129°、0.258°、0.6°、1.5°的透镜体,制作A~C″类型的8种类型的透镜体,其R1、R2、R3及T的值如(表3)所示。
[表2]
[表3]
Figure A20038010960200162
再者,作为组合有所述透镜体的视线诱导标志的一例,将使用3个A类型、1个A′类型、2个B类型、2个B″类型、8个C类型、2个C″类型时的性能(角膜照度)与以往产品进行比较计算,如(表4)所示,使具有在100m的距离时为10.1倍、在200m的距离时为13.5倍、在300m的距离时为21.2倍、在400m的距离时为19.6倍的性能提高率的高性能薄型视线透视标志成为可能。
[表4]
Figure A20038010960200171
图7为与表示其他实施例的图5相同的图,在该实施例中使侧面4和后面7的形状与前述实施例不同。
即,后面7的形状,侧视为向后方突出的圆柱形状,而俯视为直线状,另一方面,侧面4为向侧方突出的曲面(R4=2500~24000mm)
图8为图5所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注射成形透镜体的模具的概略俯视图,注射成形装置构造由可动型模具21、22、固定型模具23及没有图示的上下的模具构成,通过封闭这些模具,划分出射出熔融树脂的成形用空穴。
关于该成形装置,通过使分型线通过透镜体1的前面6与侧面4的交点、前面6与侧面5的交点、及后面7与侧面5的交点,从而使分型线离开侧面4、后面7以及最影响回归反射功能的侧面4和后面7的交点。特别是一旦在侧面4和后面7的交点上形成分型线,则在每次射出时,侧面4和后面7所成的角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如该实施例所示,通过在模具21内预先形成侧面4和后面7的交点,可以得到尺寸精度高的透镜体。并且,在成形无助于回归反射的侧面5的固定模具23上,设置流道24。
图9为表示回归反射单元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为图9所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注射成形透镜体的模具的概略俯视图,就该回归反射单元而言,在外壳31内收容有上下层叠多个透镜体1而一体成形的透镜单元11,该透镜单元11的前方设置有透明保护板32。
并且,成形透镜单元11的注射成形装置由2个模具21、22构成,通过使这些模具的分型线通过透镜单元11的前面6和侧面4的交点、及后面7和侧面5的交点,从而使分型线离开前述的同样影响回归反射功能的地方。
图11为将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单元作为路钉使用的道路的俯视图,道路与道口交叉,在道口前设置隔断器40,在隔断器40前的停车线41附近、接近道路中央的地方,设置有路钉50。
图12为表示所述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路钉的纵剖面图,就路钉50而言,在铝压铸法制成的外壳51中设置埋设于道路的腿部52,并且,将外壳51的局部作为向前伸出的檐部53,在该檐部53的下面,间隔隔片54安装透明的透镜盒55。在透镜盒55内,间隔固定部件56配置多个(6个)透镜单元11。
各透镜单元11由4个透镜体1层叠而成,并且相邻的透镜单元11的前面的方向,以前后方向的轴线为基准,为相互不同的方向。具体来讲,6个透镜单元11中3个透镜单元11的前面与前后方向的轴线成+35°,其余的3个透镜单元11的前面与前后方向的轴线成-35°。
这样,通过使相邻的透镜单元11的方向不同,可以回归反射大范围的入射光。
图14为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图15为图14所示的路钉的纵剖面图,该实施例为例如设置于中央隔离带等地方的路钉,在前后两边安装收容有透镜单元11的透镜盒55。
图16及图17也为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关于图16的实施例,在外壳51的檐部的下方中央设置凸缘57,在将檐部的下方空间分成2个的同时,在各空间中安装收容有透镜单元11的透镜盒55。
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为图16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在前后两边安装收容有透镜单元11的透镜盒55。
图18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纵剖面图,在该实施例中,透镜单元11由2个透镜体1层叠构成。
图19为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路钉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图20为图19所示的路钉的正视图,图21为图19所示的路钉的侧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在铝压铸制成的圆锥台状的外壳51上安装收容有透镜单元11的透明的透镜盒55。透镜盒55为基本扇形,前面中的作为入出射面的部分55a为平面,以缩小折射率的影响。
另外,在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回归反射单元),具体举出安装于高速道路防护栏的视线诱导标志及路钉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可以广泛适用于海难救助用的标志等要求远方可见性的部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以往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中,相对于被认为回归反射效率最高的立体角型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在远距离(300~400m)时可以达到10倍或更多倍的反射性能。
因此,即使设置于护栏侧面的洼陷部等极为有限的地方,也能充分发挥回归反射功能。
并且,使用了本发明涉及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路钉,从远方的可见性高,与组装有以往回归反射体的路钉相比,回归反射率高,并且不需要太阳能电池等驱动源,因此成本方面很有利。

Claims (16)

1.一种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由扁平板状的透明体形成,其前面为入射·出射面,后面为反射面,并且,其两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为反射面,所述前面在侧视时呈向前方突出的圆柱形状,所述后面在侧视时呈向后方突出的圆柱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所述后面及两侧面的反射面中至少一面在俯视时呈弓形形状或逆弓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该回归反射部件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为反射面,后面为在俯视时呈向后方突出的弓形形状或向前方凹陷的逆弓形形状,并且,在侧视及俯视时的曲率半径不同的凸状非球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侧视时的所述前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在侧视的中心线上,与所述后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一致或位于其后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俯视时的所述后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存在于入射面的中心轴与反射侧面的延长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设侧视时的所述前面的曲率半径为R1,侧视时的所述后面的曲率半径为R2时,1.5≤R2/R1≤2.5。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侧视时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的厚度,为来自水平方向的入射光与通过所述前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的线所成角(θ1)小于或等于30°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对俯视时的所述后面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和后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进行连接的线,与通过后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的轴线所成的角(θ2)为0.01°≤θ2≤1.0°。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在俯视时所述后面的宽度尺寸为前面的大约一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其特征为:在对回归反射没有贡献的侧面上,形成有定位用或卡止用切口。
11.一种回归反射单元,其特征为:具有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经前面和侧面对齐并在上下方向层叠而成的透镜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归反射单元,其特征为:作为层叠的多个回归反射功能部件,选定具有不同回归反射特性的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归反射单元,其特征为:所述透镜单元被一体成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归反射单元,其特征为:该回归反射单元将多个透镜单元收纳在外壳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归反射单元,其特征为:使所述多个透镜单元中的相邻透镜单元的前面相对于入射光的角度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归反射单元,其特征为:该回归反射单元具有,埋设于道路的腿部和保护露出于地表的透镜单元的外壳本体。
CNA2003801096020A 2002-12-19 2003-12-19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及回归反射单元 Pending CN17453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67519 2002-12-19
JP367519/2002 2002-12-19
JP123463/2003 2003-04-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5318A true CN1745318A (zh) 2006-03-08

Family

ID=3614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96020A Pending CN1745318A (zh) 2002-12-19 2003-12-19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及回归反射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453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5030A (zh) * 2011-06-30 2013-0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指示部件、光学式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带输入功能的显示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5030A (zh) * 2011-06-30 2013-0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指示部件、光学式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带输入功能的显示系统
CN102855030B (zh) * 2011-06-30 2016-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指示部件、光学式位置检测装置以及带输入功能的显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59C (zh) 定向反光制品和提高能见度的方法
CN1040691C (zh) 直接机加工凸出结构后向反射立方隅角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280576C (zh) 车用前照灯及其光学单元
CN1040692C (zh) 含两组槽的立体角反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2023C (zh) 由高度倾斜的立体角元件构成的倾斜反光片和制造它的模子及方法
CN1147741C (zh) 具有改进的在单平面或多平面上入射角的立体角制品
US9676155B2 (en) Injection-molded thick lens
CN1092337C (zh) 逆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逆反射片成型的模具
CN1766408A (zh) 灯具
CN1470799A (zh) 车用灯具
CN101046280A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灯具单元
CN207008092U (zh) 具有连续非球面弯曲部分的多面透镜
CN1301977A (zh) 照明装置
CN1865766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303459C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948822A (zh) 照明系统
CN103712146A (zh) 车辆用灯具
CN102230980A (zh) 高光效的聚光太阳能菲涅尔透镜制作方法
CN1397023A (zh) 三角锥型立体角后向反射元件
US20110134636A1 (en) Led traffic signal device
CN1961257A (zh) 菲涅耳透镜片、背投型屏幕以及背投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756970A (zh) 光偏转元件及光源装置
CN1900581A (zh) 紧凑型机动车头灯
KR20050085849A (ko) 재귀반사기능부재 및 재귀반사유닛
CN1146733C (zh) 反射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