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92C - 含两组槽的立体角反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两组槽的立体角反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92C
CN1040692C CN94193749A CN94193749A CN1040692C CN 1040692 C CN1040692 C CN 1040692C CN 94193749 A CN94193749 A CN 94193749A CN 94193749 A CN94193749 A CN 94193749A CN 1040692 C CN1040692 C CN 10406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ube corner
array
group
corner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3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90A (zh
Inventor
肯尼斯·L·史密斯
格兰德·M·本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Co filed Critical 3M Co
Publication of CN1133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22Reflex reflectors cube corner, trihedral or triple reflector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21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with component conforming to contour of nonplanar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57Parallel ribs and/or groo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反光的立体角制品,它是一直接机加工出的基片的复制件,在其中仅采用两组平行槽(205,217)在基片上加工出多个包括诸立体角单元的几何结构。至少一组槽中的至少两个槽的槽深不同。

Description

含两组槽的立体角反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诸棱柱形反光单元的立体角反光器制品。
发明背景
已知有许多种类的反光器,包括一个或多个通常为立体角的几何结构的棱柱形外形设计。采用立体角式反光单元的反光片是众所周知的。立体角反光单元都是具有三个在同一角部汇合的大致互相垂直的侧面的三面体结构。或是由于内部的全反射或是由于反射涂层的作用,光线一般在组成立体角的几个面上被反射。
反光立体角单元阵列的制造是用由不同的工艺,包括那些如集销捆(pin bunding)的加工和直接机加工已知工艺制成的模具来完成的。利用集销捆加工工艺制造的模具是由安装在一起的单独的销制成的,各个销有一个具有立体角反光单元的诸形状特征的端部。集销捆加工的例子包括美国专利第3,926,402号(专利权人是Heenan等人),和英国专利第423,464和441,319号(专利权人都是Leray)。
直接机加工工艺,通常也被称为是用尺划线工艺,包括在一个基片的切割诸多部分以形成相交的以构成立体角单元的槽的图案。美国专利第3,712,706号(专利权人是Stamm)中讨论了用于形成诸槽的用尺划线、成形和磨削工艺。开了槽的基片被看成是一个母模,由其可形成一系列的型腔,即复制品。在一些情况下,母模用作一个反光制品,然而更通常将复制品包括多代复制品用作反光制品。直接机加工工艺是一种极好的制造具有诸微小立方阵列的母模的方法。微小立方阵列对于生产薄的复制阵列、例如为加工片层的目的而连续滚动物品时适应性有所改善,故是特别有益的。微小立方阵列也有助于连续的加工处理制造。采用直接机加工方法制造较大阵列也比其它方法容易。美国专利第4,588,258号(专利权人是Hoo pman)和美国专利第3,712,706号(专利权人是Stamm)中示出了直接加工工艺的例子,揭示了一种机械工具的一个或多个,该工具具有两个相对切削表面以切削槽从而使在一基片形成立体角光学面。直接机加工出的槽最好加工成包括分开且平行的诸槽的槽组,对这点已有认识。仅包括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例子示出在美国专利第4,349,598号(专利权人是hite)和美国专利第4,895,428号及第4,938,563号(专利权人都是Nelson等人)中,后两者将在下文中作较详细描述。
传统的反光立体角单元阵列是从单一形式的配偶对派生出的,即几何对应地将立体角反光单元转动180°。这些单元一般在同一个参照平面上方的高度相同,并以具有相同槽深的槽为界,且单元长度都相同。在传统的三个槽阵列中的最高点即立方体顶点。这此与传统立方阵列有关的基本的配偶对原理示出在美国专利第3,712,706号(专利权人为Stamm),美国专利第4,588,258号(专利权人为Hoopman),美国专利第1,591,572号(专利权人为Stimson),和美国专利第2,310,790号(专利权人为Jungerson)中。美国专利第5,122,902号(专利权人为enson)揭示了另一种具有一致底边的立体角反光单元的配偶对例子,当然这些单元也可沿一分开的表面互相相邻和相对地设置。
上述例子的立体角单元反光阵列上述例子一般包括诸立方体,其中各个立方体对称轴线的方位可相对一基面来控制。对称轴线是一中心线或光学轴线,它是由每个单元的诸面所限定的内角或二面角的三等分线。在一些具体的应用中,较有利的是将立体角反光单元的配偶对的对称轴线倾斜至一个不与基面垂直的方位上,这样倾斜的立体角阵列可以在一个较宽的入射角范围内反光。入射角通常即射入一阵列的正面的光线和垂直于该正面的矢量之间的夹角。立体角单元对称轴线的倾斜在如美国专利第4,588,258号(专利权人为Hoopman)中说明。
立体角单元的对称轴线可朝前或向后倾斜。Hoopman专利揭示了折射率为1.5而倾斜至13°的结构。Hoopman同时也揭示了一种倾斜9.736°的立方体。这种几何形状是在传统阵列中在开槽工具损坏到立方体之光学表面之前的最大前倾位置。这种损坏通常发生在当工具切去相邻单元的边缘部分时第三个槽的成形过程中。美国专利第2,310,790号(专利权人为Junge rsen)揭示了一种朝与Hoopman专利中示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结构。
对于这些传统阵列来说,光学性能是由确实反射光线那部分表面所占的百分比、即一个有效的小区或有效孔径所简单决定的。这种有效孔径率(percent active aperature)随倾斜量、折射率和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在非零入射角时,传统的三槽阵列显示出至多两多大致类似尺寸的两个不同的孔径形状。这种情况是针对单一型的几何结构上相互适应地配对的传统立体角单元的。倾斜的传统立体角阵列有类似的倾向,尽管孔径的形状受到倾斜程度的影响。
一些传统的立体角阵列制造时有另外的可能是由于斜切或其它的设计特征造成的光学限制以提供某些环境下所需的非常特殊的性能。这种阵列的一个列子揭示在美国专利第4,349,598号(专利权人为hite)中。这种阵列示出在分别示意为俯视、正视剖视和侧视图的图1,2和3中。阵列10是一种传统立方体设计的根据一个几何限值的极端的后削角情况的实例。在这种设计中,阵列10包括多个相同的由一对具有图2所示的非平行对称轴线19和图3所示的平行二等分线22的一立体角单元15,16派生出的立体角单元几何结构13。诸二等分线22组成一个线单元,其中每根二等分线将平分立体角单元的两个光学侧面40,41之间的夹角,并且在这个例子中垂直相交于一基面23。立体角单元15,16各自都在靠后的部位被削角削到无基部三角形形成的这一点上,而形成了两个垂直的光学面24,25。这发生在当立方体顶点29,30直接在基边32,33上方时,并且沿俯视方向看两边的基部三角形已消失而形成了一个矩形。采用具有相对切削面的工具,仅需要两组槽就可在一个基片上形成这种立方体结构。一组槽有90°的V形缺口36,其它组槽有如槽道37的矩形缺口,后一种缺口形成垂直的光学面。所有槽的两条边构成阵列10中的立体角单元光学表面。矩形槽道37的运用形成了一阵列10,其中的整个阵列表面未被诸立体角单元所覆盖。
图2和3示出了背衬层38的运用,它沿长的起作用的立方体边39的整个长度E配合和封住阵列10。这种背衬层材料的接触是沿诸立体角单元的光学棱产生的。为所有相同的立方体结构13共有的棱39限定了立体角单元阵列10的最高点。由于损坏了该棱或光线不在立方体背衬层界面上的反光,沿该棱的与背衬层38的接触含显著地减弱光学性能。通过运用以下结合附图8-45所述的新颖结构可缓解这一问题。
在White的设计中,立体角反射单元对都是作特殊排列的以提供在两个方向上的较大入射角时的高有效孔径。所有的立体角单元都处于同一高度和间隔,并且槽都加工到一恒定的深度。这就产生了具有相同立体角单元结构的一个阵列,并且包括诸平行的二等分线和不平行的对称轴线。美国专利第4,938,563号(专利权人为Nelson等人)还揭示了一种具有包括诸立体角单元的多个相同的几何结构。Nelson等人的单元与揭示在图1-3所示的hite设计的立体角单元类似,但对稍微不相垂直的光学表面作了介绍。这种表面的引入是用作一种控制立体角单元结构的发散轮廓的装置。
对传统立体角阵列和图1的设计的另一种变化揭示在美国专利第4,895,428号(专利权人为Nelson等人)中,它分别以平面、侧面和另一端面示出在图4,5,6和7中。如图4所示,包括诸立体角单元结构54的阵列50是通过减小hite设计的立方体结构13的长度和消除立方体的垂直光学面24或25中的一个面而形成的。和hite的设计一样,Nelson等人设计的结构的制造也仅要求两组槽52,53。槽53的两条边和槽52的一条边形成阵列50中的诸立体角单元光学表面。这个阵列也必须有至少一个由槽52形成的垂直反光面。这是通过将切削hite设计的矩形的槽道用的工具换成一偏刀而实现的。通过运用工具自动抬起表面Nelson等人的工具可成形一非反光的三角面58,运用垂直侧壁可成形一垂直的反光表面60。阵列50的整个表面由定向一致的诸立体角单元覆盖,从而提供在一个方向上较大入射角时的高有效孔径。
图5和6也表示运用了背衬层62,它沿包括立方体棱63诸立方体非三角面的相交线的整个长度y配合和封住阵列50。所有相同立方体结构54的长的起作用的立方体棱63形成了立体角单元阵列50的最高点。由于损坏了该棱或光线不在立方体背衬层界面上反光,沿该棱的与背衬层62的接触会显著减弱光学性能。
图4-6揭示了Nelson设计的包括平行对称轴线19和平行二等分线22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图7揭示了显示两个反光立体角单元64,65的阵列51的另一个实施例。单元64包括由与基面76垂直的二等分线73平分的横向面69,70。单元65包括由不与基面76垂直的二等分线82平分的横向面78,79。单元65的倾斜改善了在一水平方向上的倾角度。保持单元64,65的高度H-1恒定,并与槽的恒定深度1相等,即可完成这种倾斜。图7所示阵列51的实施例与美国专利第4,938,563号和美国专利第4,895,428号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如图1-7所示,hite和Nelson设计的所有内容都讲授了具有恒定长度和高度、恒定槽深和至少一个由两组槽形成的垂直面的立体角单元结构。
如美国专利第5,171,624号(专利权人为alter)中所讨论的,来自差不多为正交的传统立体角阵列中的有效孔径的绕射将产生反光光的能量图案或发散轮廓的不合乎需要的变化。这是由于传统阵列中所有有效孔径的尺寸大致相同,因此在反光的过程中的绕射程度大致相同。对于并非以一非常小的方式要影响到发散轮廓来说,在一两槽组形式的阵列中引入稍微不垂直的表面比在由三组槽构成的阵列中引入更为困难。这是因为大于90°的角可引起复制过程中的材料的物理互锁。因此,为了控制在双槽组阵列设计中的发散轮廓,采用具有有效孔径大小可变这一新颖特征的立体角单元是极其有用的。这用来控制绕射和因此引起的发散轮廓形状。最好是,孔径形状在x和y两个方向上加以控制,如图11、17、21、28、32、和42所示。
制造由诸反光立体角单元组成的直接加工的阵列时效率低并受局限。这些局限对发散轮廓、设计的灵活性和光学性能都有不利影响,并且相对于以下所述的新制品和制造方法来说,现有技术的总制造成本和其与性能的比值常是较高的。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光立体角制品片,包括:
一有一基面和一结构面的基片,所述结构面有一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一组槽和一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二组槽,所述第二组槽与所述第一组槽正交以构成一个含诸立体角单元的阵列,其中,所述结构包括:从所述第一组槽和第二组槽中选定的第一个槽,其加工深度为D1;以及从所述第一组槽和第二组槽选定的第二个槽,其加工深度为D2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在至少一组槽中的多条槽包括一位于一大致垂直于所述基面的平面中第一侧面。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在一组槽中的相邻的诸平行槽间都是不等距的。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所述阵列中的各个立体角单元的对称轴线是基本平行的。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所述阵列包括一在一参照平面上方的延伸高度为H1的第一立体角单元,和一在所述参照平面上方的延伸高度为不同于H1的H2的第二立体角单元。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至少一组槽在重复的图案中包括至少两个互不相同的槽侧角。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至少一个立体角单元表面的显著部分是弧形的。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还包括一邻近所述结构面而设置的密封介质。所述反光片的一部分是由镜面反光材料所覆盖。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具有多个分隔表面,所述分隔表面是光学透射的。
本发明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还包括第二立体角单元阵列,所述第二阵列设置在所述结构面上,并使其定向于与所述第一阵列的不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一立体角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可加工的基片;在所述基片上机加工出一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一组槽;在所述基片上机加工出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二组槽,所述第二组槽与所述第一组槽正交以形成一含诸立体角单元的阵列,其中,所述基片包括:从第一组和第二组槽中选定的第一个槽,其加工成深度为D1;以及从第一组槽和第二组槽中选定的第二个槽,其加工成与D1不同的深度D2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是基本平行的。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槽正交所述第二槽。
本发明中一组槽中的相邻的诸平行槽之间都是不等距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制成的制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品,它是上述制品的复制件。
本发明的反光器克服了传统立体角反光单元外形设计上的许多结构的和光学的缺陷。由本发明所提供的新的立体角阵列可有各种立体角造型,并可通过改变槽的深度和间隔、诸立体角单元的长度和改变结构的不同高度从而控制各列中的多种结构的形状的手段制造具有高适应性的光学性能的立体角阵列。
附图的简要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线“2-2”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3是沿图1中线“3-3”的阵列端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另一个含两个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平面图;
图5是沿图4中线“5-5”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6是沿图4中线“6-6”的阵列的端视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与图4中所示阵列类似的具有一倾斜的立体角单元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的槽间间隔的、含两组槽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9是沿图8中线“9-9”的截面图;
图10是沿图8中线“10-10”的截面图;
图11是图8-10中所示阵列在60°入射角时的一些有效孔径的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有不同的槽间间隔和可变长度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阵列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的槽间间隔和一些倾斜单元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5是图14所示阵列的侧视图,包括了各个立方体的对称轴线;
图16是图14所示阵列的侧视图,包括了各个立方体的对称和二等分线;
图17是图14-16所示阵列在60°入射角时的有效孔径;
图18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槽深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9是沿图18中的线“19-19”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20是沿图18中的线“20-20”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21是图18-20所示阵列在60°入射角时的有效孔径的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槽深和不同的槽间间隔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的部分的平面图;
图23是沿图22中的线“23-23”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24是沿图22中的线“24-24”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的槽深、不同的槽间间隔和不同立方体高度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阵列的侧视图;
图27是沿图25中线“27-27”的阵列的截面图;
图28是图25-27所示阵列在60°入射角时有效孔径的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的槽深、不同的槽间间隔和不同立方体高度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30是沿图29线“30-30”的阵列的截面图,并且在阵列上加有一种密封介质;
图31是图29所示阵列的侧视图;
图32是图29-31所示阵列在60°入射角时的有效孔径的视图;
图33是本发明又一种具有不同槽深和不同槽间间隔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34是图33所示阵列的侧视图,包括了各个立方体对称轴线;
图35是图33所示阵列的侧视图,包括了各个立方体二等分线;
图36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槽间间隔和不同的立方体高度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37是图36所示阵列的侧视图,包括了各个立方体对称轴线;
图38是图36所示阵列的侧视图,包括了各个立方体二等分线;
图39是本发明又一种具有不同槽间间隔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40是图39所示阵列经放大后的侧视图;
图41是本发明的由多个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组成的复合阵列的平面图,其中各个子阵列具有不同的槽间间隔和深度;
图42是图41所示复合阵列在60°入射角时的有效孔径的视图;
图43是本发明的具有不同的槽深和诸分隔表面的、含两组槽的直接机加工的阵列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44是沿图43中线“44-44”的阵列的截面图;以及
图45是沿图43中的线“45-45”的阵列的截面图。
这些理想化且失比例的视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没有限制作用。
本发明诸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8-10揭示了直接加工的阵列100,它具有多个几何结构,包括各自有不同的高度和宽度的不同的立体角单元103、105。图9示出了其中一个单元103,其宽度1比其中一个单元105的宽度2宽。这也是沿y轴方向加工的槽在沿x轴方向的可变槽间间隔的一个例子。类似地,单元103从一参照基准107到在顶点110的单元的最高边所测得的高度H1比各自具有一上边112的诸单元105中的一个的高度H2高。不同的立方体高度这一新特征减少了对较低结构的立方体棱,例如棱112的损坏。对包括立方体的最高结构的损坏可能发生在薄片加工过程中或由于在密封过程中与背衬层的接触。对于具有恒定高度的立方体的传统阵列来说,在加工或密封过程中所有的边缘都会被损坏且削弱光学性能。
图11示出了入射角为60°、折射率为1.59的阵列100的有效孔径率的截面。在阵列中的单元的可变间隔和高度产生多个孔径尺寸,如所示的孔径115、116。
图12和13揭示了具有多个立体角单元的阵列120的视图,其中置于x轴方向的槽的沿y轴方向的槽间间隔可变。这使立方体单元123,125具有不同的单元长度L1和L2,这样也使沿着立方体棱128,130的边长不同。
图14-16示出了阵列135,它揭示了包括立体角单元137、138、139、140的阵列的多个局部斜切的结构设计。这种设计包括在x和y方向可变的槽间间隔。这使立体角单元137,138各个都具有一致的长度L1,与单元139、140的长度L2不同。然而,单元137、139各自具有相同宽度1而不同于单元138、140中任一个的宽度2。这种阵列设计使沿各个立方体边缘142、143、144、145产生不同的立方体边缘长度。
阵列135加工得使单元138、140倾斜。以这种倾斜加上以上特征形成的阵列中的单元的对称轴线19不平行(如图15所示),二等分线22也不平行(如图16所示)。
图17揭示了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对应于阵列135的多立体角单元结构的有效孔径。阵列的可变间隔、高度、和宽度和倾斜产生如孔径148、149、150、和151所示的四种不同的有效孔径尺寸和形状。有效孔径的多种尺寸和形状大大地增强了这种阵列的设计灵活性以获得光学性能的改善,包括在不同的入射角时发散轮廓一致性的改善,还增强了这些可修整的阵列的市场竞争力。
图18-20示出了阵列160,它包括有许多关于可变槽深和多种有效孔径尺寸和形状的确定但不依赖非正交构造的新颖的设计特征。阵列160包括多个加工在具有各自包括多条平行槽的两组槽的基片165上的立体角单元163、164。第一组槽包括沿y方向布置的槽167。第二组槽包括沿x方向布置的槽169、171,但切口1、 2的深度不同。这可产生两种不同长度的立方体棱174、176。立体角单元163、164共用同一个光学表面178(如图19所示)。
图21揭示了对应于阵列160的多立体角单元结构的多种有效孔径尺寸。可变槽深,和立体角单元三角面的可变尺寸和立方体边缘的长度可产生两种如孔径180、183所示的不同的有效孔径尺寸。
图22-24示出了阵列190,它包括在一个槽组中的可变的槽间间隔和可变的槽深的新颖特征。阵列190包括多个由加工在基片194中的两组平行槽形成的立体角单元191、192,其中各个立体角单元具有一垂直的光学面。如其它图中所示,间隔和深度的多种形式都是可能的。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对于x方向的槽是以相同的槽间距离加工第一组槽。不同槽深1、2可用于任何槽组中的槽以形成所有的几何结构的侧面或横向表面,它们可组成立体角单元的光学或非光学表面。在这里,“光学部分”指的是以某个入射角实际反光的表面。第二组槽加工成在y方向的槽之间的槽的距离变化。这表现为宽度12之间的差值。
图25-27示出了阵列200,它包括由直接加工的各自包括在基片203中的多条平行槽的两组槽所生成的多个立体角单元。在这个实施例中,都定向在y方向的槽205加工成相同的深度但间隔可变。都定向在x方向的槽217加工成产生不同的切口深度,如图27所示的深度1、23。这可形成具有宽度1和高度H1的立体角单元207、208、209和210,以及具有不同的宽度2和不同的高度H2的立体角单元211、212、213、214。槽217也加工成在槽之间的间隔可变,而形成如单元长度L1和L2所示的不同长度的立方体单元。阵列200中的所有立方体的对称轴线19和二等分线22是平行的。
所有这些新颖的设计特征可产生多种方案的有效孔径尺寸,对于获得所需的发散轮廓来说这是相当有用的。多种有效孔径如图28中的孔径220、221、222、223、224、225、226和227。这些孔径对应于立体角单元207、208、209、210、211、212、213、214。由这些多种结构工艺和原理所产生的增强的光学性能和设计的灵活性直接关系到产品性能的改善、价格效应和市场销售。
反光片的总的反光是有效孔径率与反射的光线的强度的乘积。即使有效孔径率较高,立方体的几何结构、入射角和折射率的一些组合,以及光线强度的显著减弱可使总的光反射变得较弱。一个例子是以反射光线的全内反射为基础的反光立体角单元阵列。如果在一个立方体面上全内反射临界角超过了,则光线强度就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在阵列的一部分上涂以金属的或其它反光涂层。比如,当立方体表面具有一反光层时,具有接触密封介质的立方体表面的阵列的一特定部分常具较好的反光性能。另外,一部分可组成一整个阵列。
图29-32示出了另一个阵列230,它包括具有如不同的立体角单元233、234、235、236和237所示的不同高度H1、H2,长度L1、L2,宽度1、2、3,槽深1、2、3和有效孔径尺寸的多个单元。
如上所示,直接加机工的反光立体角制品经常在反光制品上放置一密封膜以将一低折射率材料例如空气保持在紧挨反光单元处,从而改善性能。在传统的阵列中,这种介质经常与立体角单元直接接触,所以减弱了总的光反射。然而,用本发明的这种新颖构造,将密封介质243放在阵列的最高表面上而不接触较低的反光立体角单元,故不会削弱它们的光学特性。最高表面最好是属于立体角单元的,虽然它也可为非反光的棱锥体、截头锥体、支柱或其它结构的。图30包括一种其它图中未示出的光学密封介质243,它位于基片250上方的最高立方体棱245、247上。这是本发明制造方法的优点的一个例子,它可提供多个几何结构,其中包括了在同一个参照平面上方的高度不同的诸反光立体角单元,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槽深。虽然高度稍许的变化可起因于槽的位置的略微不均匀或由于加工误差或非正交性的故意诱导而所包括的立体角单元的角度不同,但是这些变化与揭示和讲授在本发明中的变化并非是类似的。如一阵列使用密封介质薄片的话,支撑表面可用来将介质保持在诸立体角单元的上方并增加阵列的透光性。薄片的透光性可通过用一透明的或局部透明的密封介质而提高。
图33-35示出了另一个直接机加工的阵列254,它包括以多种槽深1、2、3t和多种长度L1、L2、L3加工的多个立体角单元257、258、259、260、261和262。阵列254中的所有立方体的对称轴线19和二等分线22是平行的。各种各样的立体角单元,例如257、258,以及258和261共用同一个光学表面。
图36-40揭示了直接加工的双槽组阵列的另一种设计,采用新的槽间间隔和高度,并包括多个与揭示在美国专利第4,895,428号(授予Nelson等人)和美国专利第4,349,598号(授予hite)中的类似的单元。然而,如这些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至少两个单元,即273、275(图36)或295、297(图39)的两非反光的三角面278、280(图36)或298、299(图39)相对。这可使单元的非反光面共用沿着一条槽的同一条棱,诸如图36中的边缘282和槽285,或由图39中的一个中间结构使这两非反光面保持分离开。这种设计可使立体角单元具有平行的二等分线22和非平行的对称轴线19,它盖住阵列的整个表面,并且沿两个方向上在较大的入射角时具有一个非常高的有效孔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与上述类似的有选择地分开的不同定向的诸立体角单元的多种组合,还包括一些成型为槽道的矩形切口。制造这些阵列的方法包括直接机加工两组槽,每组至少在一基片中的两个槽以形成多个包括诸立体角单元的几何结构,并且将至少两个单元排成两非反光的三角面彼此相对。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相对关系的单元都是几何形状相同的。这些单元也可包括一部分复合阵列层,就如下文所讨论的。
图39是一个直接机加工的双槽组阵列290的平面图,图40是其侧视图,它包括多个取x方向的可变的隔开的平行槽和取y方向的多个平行槽,在此例中所示的这些平行槽的间隔是恒定的。这可使阵列具有其长度为L1的立体角单元293而立体角单元295和297的长度为L2。阵列290的新颖设计可提供非常好的在两个方向上的入射角度性能,而整个阵列由诸立体角单元盖住。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包括一个制品的产生,或制品的复制,它还可改变反光的光的图案的形状。这些实施例包括在至少一组槽中的至少一个槽侧角,诸角不同于与由槽侧边所限定的诸单元的其它诸面正交所必须的角度。类似地,至少一组槽可包括至少两个互不相同的槽侧角的重复图案。切槽工具的形状,或其它工艺可形成诸立体角单元,其中至少一些立方体上至少一个立体角单元光学面的至少一个显著部分是弧形的。这种弧形面可以是向里凹的或向外凸的。这种起初由一个槽组中的一个槽形成的拱形面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槽的方向上是平的。这种弧形面可是圆柱体形的,其圆柱体轴线平行于所述槽,或者是一条在垂直于所述槽的方向上有不同的曲率半径的曲线。
混合倾斜是用于将具有不同取向的立体角单元的诸小区组合的工艺。这是传统阵列所用的,诸如揭示在美国专利第4,202,600号(授予urke等人)和4,243,618(授予Van Arna m)中,以使薄片具有一个处于与取向无关的高入射角的均匀的外观。采用混合倾斜可利用各有一对称的入射角的诸阵列提供与入射角的变化有关的对称的光学性能,以及改变包括以非三角形立体角棱柱为基片的阵列的光学性能。
参见图41,复合阵列300包括几个小区303、305、307、309和311,各区由诸立体角单元阵列组成。复合阵列可包括几个不同设计的阵列的小区,每个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小区,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小区包括诸不同的几何结构,该结构包括由两组平行槽形成的诸立体角单元,诸单元具有诸平行的二等分线。在一些阵列中,有多种新特征。小区311是一种双槽组阵列的例子,其中:诸立体角单元在同一个参照平面上方的高度不同;在至少一个槽组中的至少两个槽的深度不同;诸立体角单元有诸平行的对称轴线,第一槽和相邻的第二槽之间的间隔,不同于第二槽和相邻的第三槽之间的间隔;诸立体角单元有平行的二等分线和第一槽和相邻的第二槽之间的间隔,不同于第二槽和相邻的三个槽之间的间隔;在至少一个槽组中的槽间间隔是变化的,这样至少两个立体角单元的长度不同;以及,非零入射角时有效孔径尺寸是变化的。图42揭示了阵列300的有效孔径,其中孔径318、320、322和324对应于小区303、305、307和309的诸立体角单元。有效孔径326、327、和328对应于小区311的诸立体角单元的多种孔径。
相邻几个小区的立体角单元复合阵列含有不同的尺寸和立体角单元定向。各小区的尺寸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来选定。例如,交通控制场合用的要求小区足够小,以致于它们在最小的预期视距处不能用肉眼看出。这可提供一具有均匀的外观的复合阵列。另外,在如铺路标志或路障的/路径标志或方向指示反光应用场合,要求足够大的诸小区,以致于在所需的最大视线距离处用肉眼就可容易地看见。另外,在这些应用中,当在高入射角时需要最大的全反射需要在高入射角时复合阵列片会是有效的。传统阵列片不能获得例如在一种交通障碍物侧的使用场合下采用的、如本发明的复合阵列片那么多方向的全反射。
图43-45示出了阵列334,它具有包括由多个分隔表面342所隔开的诸立体角单元337、338的多种几何结构。单元337、338的横向面345、346、347、348构成各个分隔表面的边界350、351。诸横向面可包括诸立体角光学表面以及在立体角或其它几何结构上的诸非光学表面。一个分隔表面342从截面看可有平的或弧形部分。
采用多种结构的反光立体角单元阵列,可有利地用诸分隔表面来提高薄片,包括软片的透光性或透明度。例如,这在如标志牌或自动信号光反光器的内部照明的反光制品中尤其有效,们一般都注塑而成。在图4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示的诸分隔表面与诸立方体棱相结合,它们又被切成有各种深度的槽以形成诸附加的立体角单元。如果需要的话,这一工艺也可被用来截去立方体棱未端或其它结构表面。一分隔表面342可用一具有一平的或弧形的刀尖的加工工具制成,或通过从多个结构立体角单元阵列靠模的复制品上进一步除去材料而成。可以理解,诸结构特征的不同组合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是可能的,并且这些组合不受诸附图示出的那些具体说明的实施例限制。
用于本发明反光制品或复合片的较佳的材料是透明材料,要求它们的尺寸稳定、耐用性好、经得起气候变化,并且易于复制成所需的形状。适合的材料如包括:玻璃;折射率大约为1.5的丙烯酸树脂,诸如由Rohm and Haas公司制造的PLEXIGLAS牌树脂;折射率大约为1.59的聚碳酸酯;如美国专利第4,576,850号和4,668,558号中所述的反应物质;诸如市售的E.I.upont de Nemoursand Co.,Inc.制造的SURLYN牌的含离子键聚乙烯;聚酯,聚氨酯;和醋酸-丁酸纤维素。由于聚碳酸酯的刚度和折射率较高,它们通常可改善在一个较宽的入射角范围中的反光性能,所以是尤其适用的。这些材料也可包括染料、着色剂、颜料、UV稳定剂,或其它添加剂。材料的透明度可保证分隔面或截去立方体棱边后形成的表面将通过制品或复合片的那些部分透光。
截棱面和/或分隔面的共用不会消除制品的反光性,反而会提供整个制品的局部透光度。在一些需要局部透光材料的用途中,制品的低折射率将改善透过制品的光的范围。在这些使用中,需要增加丙烯酸树酯(折射率大约为1.5)的透光范围。
在充分反光的制品中,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是较佳的。在这些应用中,诸如折射率大约为1.59的聚碳酸酯材料用来加大材料和空气折射率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反光的性能。聚碳酸酯的温度稳定性和冲击强度较佳,因而尤为可取。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多种变化和改变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7)

1.一种反光立体角制品,包括:
一有一基面和一结构面的基片(165,194),所述结构面有一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一组槽和一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二组槽,所述第二组槽与所述第一组槽正交以构成一个含诸立体角单元的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面包括:
从所述第一组槽和第二组槽中选定的第一个槽,其加工深度为D1;以及
从所述第一组槽和第二组槽选定的第二个槽,其加工深度为与D1不同的D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组槽中的多条槽包括一位于一大致垂直于所述基面的平面中第一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一组槽中的相邻的诸平行槽间都是不等距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中的各个立体角单元的对称轴线是基本平行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包括一在一参照平面上方的延伸高度为H1的第一立体角单元,和一在所述参照平面上方的延伸高度为不同于H1的H2的第二立体角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槽在重复的图案中包括至少两个互不相同的槽侧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立体角单元表面的显著部分是弧形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邻近所述结构面而设置的密封介质(24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的一部分是由镜面反光材料所覆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分隔表面,所述分隔表面是光学透射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立体角单元阵列,所述第二阵列设置在所述结构面上,并使其定向于与所述第一阵列的不同。
12.一种制造一立体角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可加工的基片;
在所述基片上机加工出一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一组槽;
在所述基片上机加工出包括至少两条槽的第二组槽,所述第二组槽与所述第一组槽正交以形成一含诸立体角单元的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包括:
从第一组和第二组槽中选定的第一个槽,其加工成深度D1;以及
从第一组槽和第二组槽中选定的第二个槽,其加工成与D1不同的深度D2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是基本平行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正交所述第二槽。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组槽中的相邻的诸平行槽之间都是不等距的。
16.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的制品。
17.一种制品,它是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品的复制件。
CN94193749A 1993-10-20 1994-10-20 含两组槽的立体角反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406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139,447 1993-10-20
US08/139,447 US5585164A (en) 1993-10-20 1993-10-20 Dual groove set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90A CN1133090A (zh) 1996-10-09
CN1040692C true CN1040692C (zh) 1998-11-11

Family

ID=2248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374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40692C (zh) 1993-10-20 1994-10-20 含两组槽的立体角反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585164A (zh)
EP (1) EP0724732B1 (zh)
JP (1) JP3590063B2 (zh)
CN (1) CN1040692C (zh)
CA (1) CA2171636A1 (zh)
DE (1) DE69427919T2 (zh)
WO (1) WO199501146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0235A (en) * 1993-10-20 1995-09-1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exible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5919551A (en) * 1996-04-12 1999-07-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Variable pitch structured optical film
US5948488A (en) * 1996-04-30 1999-09-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Glittering cube-corner article
US6015214A (en) 1996-05-30 2000-01-18 Stimsonite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having microcubes, and tool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microcubes
US6021559A (en) * 1996-11-01 2000-02-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a cube corner article master mold
US5734501A (en) * 1996-11-01 1998-03-3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ly canted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article
US6461003B1 (en) 1997-06-12 2002-10-08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Corner cube array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US5889615A (en) * 1997-06-27 1999-03-3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Dual axis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US5898523A (en) * 1997-07-02 1999-04-27 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 Tiled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composed of highly canted cube corner elements
AU5356898A (en) 1997-07-02 1999-01-2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sheeting, molds therefor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same
US6253442B1 (en) * 1997-07-02 2001-07-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sheeting mold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IL133857A0 (en) 1997-07-02 2001-04-30 Minnesota Mining & Mfg Cube corner sheeting mold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5981032A (en) 1997-07-02 1999-11-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sheeting mold and sheeting formed therefrom
DE19731142B4 (de) * 1997-07-18 2004-05-13 Kaul, Sabine Lichtverteilstruktur
KR100373209B1 (ko) * 1999-09-11 2003-02-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재귀 반사체
US6626544B2 (en) * 2001-03-28 2003-09-30 Reflexite Corporation Prismatic retroreflector having a multi-plane facet
AU2002316268A1 (en) * 2002-06-11 2003-12-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a master and replicas thereof
WO2009028162A1 (ja) * 2007-08-24 2009-03-05 Nippon Carbide Industries Co., Inc キューブコーナー型再帰反射物品
CN101420829B (zh) * 2007-10-25 2011-09-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JP5879973B2 (ja) 2011-11-30 2016-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反射部材、光ビーム伸長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装置
CN104838293A (zh) * 2012-12-28 2015-08-12 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变形结构立方角的反光片
US20170146705A1 (en) * 2014-06-27 2017-05-25 Asukanet Company, Ltd. Retroreflective body, and volumetr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volumetric image display method using the same
CA3145020A1 (en) 2014-11-20 2016-05-26 Steven R. Chapman Tiled retroreflector with multi-stage dicing
WO2017156448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Mirraviz, Inc. Customized reflection profiles for retro-reflective display system optimization
TWI756466B (zh) * 2017-08-29 2022-03-01 美商艾維利 丹尼森公司 用於基於投影機的顯示系統的回射片
JP2020003655A (ja) * 2018-06-28 2020-01-09 株式会社アスカネット 再帰性反射体
CN115835943A (zh) 2020-08-27 2023-03-21 奥拉光学系统有限合伙公司 微棱镜逆反射模具、片材和制品以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3184A (en) * 1973-02-16 1975-03-25 Amerace Esna Corp Reflector with interspersed angled reflex elements
EP0356005A1 (en) * 1988-07-26 1990-02-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CN1060721A (zh) * 1990-10-16 1992-04-29 国营湖北华中精密仪器厂 棱镜的复制法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10790A (en) * 1943-02-09 Optical reflecting material
US1591572A (en) * 1925-02-05 1926-07-06 Jonathan C Stims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central triple reflectors
GB423464A (en) * 1932-12-31 1935-02-01 Gustave Leray Improvements in light reflectors
GB441319A (en) * 1933-12-21 1936-01-16 Gustave Lera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ight reflectors
US2407680A (en) * 1945-03-02 1946-09-17 Minnesota Mining & Mfg Reflex light reflector
US3190178A (en) * 1961-06-29 1965-06-22 Minnesota Mining & Mfg Reflex-reflecting sheeting
US3924929A (en) * 1966-11-14 1975-12-09 Minnesota Mining & Mfg Retro-reflective sheet material
US3417959A (en) * 1966-11-14 1968-12-24 Minnesota Mining & Mfg Die for forming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US4208090A (en) * 1967-03-24 1980-06-17 Amerace Corporation Reflector structure
US3922065A (en) * 1968-05-31 1975-11-25 Minnesota Mining & Mfg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US3689346A (en) * 1970-09-29 1972-09-05 Rowland Dev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US3810804A (en) * 1970-09-29 1974-05-14 Rowland Dev Corp Method of making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US3684348A (en) * 1970-09-29 1972-08-15 Rowland Dev Corp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US3712706A (en) * 1971-01-04 1973-01-23 American Cyanamid Co Retroreflective surface
US3811983A (en) * 1972-06-23 1974-05-21 Rowland Dev Corp Method for producing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3926402A (en) * 1973-04-24 1975-12-16 Amerace Corp Pin having nonaligned cube axis and pin axis and bundle of such pins
US4025159A (en) * 1976-02-17 1977-05-2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ellula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4349598A (en) * 1976-12-01 1982-09-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incidence angle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US4202600A (en) * 1978-04-24 1980-05-13 Aver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iced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4582885A (en) * 1978-07-20 1986-04-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aped plastic articles having replicated microstructure surfaces
US4668558A (en) * 1978-07-20 1987-05-2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aped plastic articles having replicated microstructure surfaces
US4576850A (en) * 1978-07-20 1986-03-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aped plastic articles having replicated microstructure surfaces
US4243618A (en) * 1978-10-23 1981-01-06 Aver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orming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4498733A (en) * 1982-07-02 1985-02-12 Amerace Corporation Reflector structure
US4588258A (en) * 1983-09-12 1986-05-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having wide angularity in multiple viewing planes
US4618518A (en) * 1984-08-10 1986-10-21 Amerace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US4726706A (en) * 1986-06-02 1988-02-23 Attar Adil H Reflective pavement marker
US4938563A (en) * 1986-11-21 1990-07-0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cube corner retroflective material
US4801193A (en) * 1988-03-04 1989-01-31 Reflexite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sheet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122902A (en) * 1989-03-31 1992-06-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having light-transmissive surfaces
US5171624A (en) * 1990-06-01 1992-12-15 Reflexite Corporation Retroreflective microprismatic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DE4236799C2 (de) * 1992-10-30 1994-09-08 Gubela Sen Hans Eric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bformwerkzeuges mit einer würfelstrukturförmigen Oberfläche zum Herstellen von Hochleistungs-Tripel-Reflektoren
DE9217179U1 (zh) * 1992-12-16 1993-04-22 Gubela Sen., Hans-Erich, 7592 Renchen, D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3184A (en) * 1973-02-16 1975-03-25 Amerace Esna Corp Reflector with interspersed angled reflex elements
EP0356005A1 (en) * 1988-07-26 1990-02-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CN1060721A (zh) * 1990-10-16 1992-04-29 国营湖北华中精密仪器厂 棱镜的复制法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24732A1 (en) 1996-08-07
DE69427919D1 (de) 2001-09-13
CA2171636A1 (en) 1995-04-27
US5585164A (en) 1996-12-17
DE69427919T2 (de) 2002-01-17
JP3590063B2 (ja) 2004-11-17
EP0724732B1 (en) 2001-08-08
CN1133090A (zh) 1996-10-09
JPH09504623A (ja) 1997-05-06
WO1995011467A2 (en) 1995-04-27
WO1995011467A3 (en) 1995-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92C (zh) 含两组槽的立体角反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2023C (zh) 由高度倾斜的立体角元件构成的倾斜反光片和制造它的模子及方法
CN1040691C (zh) 直接机加工凸出结构后向反射立方隅角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695C (zh) 反光立体角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918C (zh) 非对称型立体角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959C (zh) 定向反光制品和提高能见度的方法
CN1086981C (zh) 反光立体角片材所用模具及该模具的制造方法
CN1239926C (zh) 具有多平面镶面的棱镜逆反射器
EP0724733B1 (en) Multiple structure cube corn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40693C (zh) 具有凸起区域的反光立体角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268921A (zh) 立方角片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US8414135B2 (en) Reflector for vehicle
US8256907B2 (en) Vehicle reflector and reflex pin
CN104603648B (zh) 可操纵的多方向棱镜群反向反射片材
CN1745318A (zh) 回归反射功能部件及回归反射单元
WO1995011470A1 (en) Novel machining techniques for retroreflective cube corn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