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9288A - 带摄像头的便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摄像头的便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9288A
CN1739288A CN 200480002462 CN200480002462A CN1739288A CN 1739288 A CN1739288 A CN 1739288A CN 200480002462 CN200480002462 CN 200480002462 CN 200480002462 A CN200480002462 A CN 200480002462A CN 1739288 A CN1739288 A CN 1739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portable unit
rotating shaft
display par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024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2571C (zh
Inventor
长谷川昭
大槻进
南木照男
山口胜正
津村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9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9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25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25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便携装置包括:拍摄部;显示所述拍摄部所拍摄图像的显示部;第一机壳,其第一表面上设有所述显示部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可置位于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之上的第二机壳;将第二机壳支承到第一机壳上,并可绕垂直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转轴转动的转轴部;以及操作所述拍摄部和所述显示部中至少一个的操作部。所述拍摄部有一光轴,并能拍摄与该光轴平行的图像拍摄方向上的对象的图像。所述转轴部容纳拍摄部,这样,所述光轴平行于所述转轴、且所述图像拍摄方向是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与所述转轴部转轴的所述图像拍摄方向相对的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即使所述拍摄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尺寸很长,所述便携装置可以容纳所述拍摄部。

Description

带摄像头的便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摄像头便携装置,诸如带摄像头的便携电话。
背景技术
带摄像头的便携装置,诸如配CCD摄像头或配CMOS摄像头的笔记本计算机或便携电话已有商用。
包含在所述带摄像头便携装置里的摄像头具有不过约几十万像素的分辨率,而数码照相机有几百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如图19所示的数码照相机中,显示部2210和操作部2217设置在机壳2020的表面2020A上,拍摄部2024设置在机壳2020上与显示部2210相对的表面2020B上。厚的机壳2020,可以容纳摄像机光轴方向上有一定长度的摄像机。既然需求是小巧轻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机壳都很薄,因而,该机壳不能容纳光轴方向上有一定长度的高分辨率摄像机。
日本的特开平2001-169166号公开了一种便携终端,它容纳拍摄部光轴方向上有一定长度的拍摄部。这种便携终端包括机体和开闭该机体的翻盖(flip),并且在该翻盖的转轴方向容纳着用于图像拍摄的镜头。此转轴平行于诸如液晶显示的显示屏,它一般设置在所述机体或所述翻盖的平坦部分上,于是,用户在看所述显示屏上的图像时候不能拍摄对象的图像。为了在看所述便携终端显示屏上的图像同时拍摄该对象的图像,所述翻盖可以在垂直于所述转轴方向上转动,并且所述翻盖必须在垂直于所述拍摄部的光轴方向上转动。
发明内容
便携装置包括:拍摄部;显示所述拍摄部所拍摄图像的显示部;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机壳,第一表面内有所述显示部;可以置于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之上的第二机壳;转轴部,将第二机壳支承到第一机壳上,第二机壳可绕垂直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转轴相对于第一机壳转;以及操作所述拍摄部和所述显示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部。所述拍摄部有一光轴,并能拍摄与该光轴平行的图像拍摄方向上对象的图像。所述转轴部容纳着所述拍摄部,所述光轴是平行于所述转轴,所述图像拍摄方向是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与所述转轴部转轴的所述图像拍摄方向相对的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
即使所述摄像机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尺寸很长,所述便携装置仍可以容纳所述拍摄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2A是表示按照实施例1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剖面图;
图2B是表示按照实施例1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表示按照实施例1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按照实施例1、使用中的带摄像头便携终端装置的外观图;
图5是表示按照实施例1、使用中的带摄像头便携终端装置的外观图;
图6是表在按照实施例1、使用中的带摄像头便携终端装置的外观图;
图7是表示按照本发明所述实施例2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按照本发明所述实施例3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9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11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13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14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15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16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外观图;
图17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框图;
图18是表示按照实施例3、使用中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传统数码照相机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作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带摄像头便携装置、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00的外观图。便携电话100包括机壳21,机壳21具有两者大致是矩形形状的第一机壳22和第二机壳23。图1中,机壳22和机壳23叠放在一起。显示部210,第一操作部217,和作为接收器的扬声器224设置在机壳22的表面22A上。在第一机壳22里,转轴229A垂直于表面22A,这样转轴部229允许第二机壳23绕转轴229A转动。拍摄部24被容纳在与显示部210相对的转轴部229的表面。拍摄部24的光轴24A平行于转轴229A,且所述拍摄部可以沿光轴24A在图像拍摄方向24B上拍摄对象133的图像。第一操作部217设置在与拍摄部24相对的转轴部229的表面。第一操作部217包括5个开关:4个按钮217A到217D,位于上、下、左和右位置,以及按钮217E在该4个按钮的中心。例如,位于上方和下方位置的按钮217B和217C,用于在拍摄部24拍摄所述对象后、在显示部210的屏幕上实现比例调节所述图像的缩放动作。位于左和右位置的按钮217A和217D,用于所述屏幕的亮度调节,位于中心的按钮217E用于拍摄部24进行图像拍摄时的快门按钮。类似于图19所示的常规数码照相机2001,便携电话100的用户,如图1所示把第一机壳22叠放在第二机壳23一起的同时,在显示部210上显示监控图像,并按下第一操作部217的快门按钮217E拍摄所述对象的图像。
第二机壳23在大致平行于转动方向100A的方向上的宽度22G,小于第一机壳22在该方向上的宽度22F(参见图5)。侧表面23A和与其相对的侧表面各自有凹口40。
图2A是所述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00的剖面图。第一机壳22容纳着扬声器224,显示部210,第一操作部217,图像处理器241,以及其上装有第一存储器251的第一印刷电路板151。窗口22B到22D分别设置在第一机壳22表面22A上,分别用于扬声器224,显示部210和第一操作部217。通过这些窗口,可以输出声频、显示监控图像和启动按钮。转轴部229从与第一机壳22的表面22A相对的表面22E开始垂直于表面22E伸出。滑动连接部150贴合转轴部229,且拍摄部24被容纳在滑动连接部150里。滑动连接部150和拍摄部24两者固定到第一印刷电路板151。
第二机壳23与转轴部229转动地啮合。其半径大于转轴部229半径的底座228,设置在转轴部229的底部。底座228防止第二机壳23在转轴229A方向上太靠近第一机壳22,从而在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之间提供一空隙21A。即使第一机壳22转动,空隙21A不仅防止第一机壳22接触第二机壳23,而且也防止它接触设置在与第一机壳面对的第二机壳23表面23A上的第二操作部17。
第二机壳23容纳着第二印刷电路板152。第二印刷电路板152设有:由例如是输入电话号码用的数字键盘所构成的第二操作部17,作为传输器的话筒221,无线部19,控制器18,第二存储器25和转动检测器26。第二印刷电路板152、在具有凸沿形状的滑动连接部150的接触部153上滑动。这种结构,即使第二机壳23相对第一机壳22转动,总是把第二印刷电路板152与第一印刷电路板151连接起来。
图2B是接触部153的放大图。在接触部153的上表面设有凹部153A,凹部153A容纳小球154,从而将小球154定位。弹簧250把小球154从第二机壳23推出,并在预定转角把小球154啮合在凹部153A。这样一来,第一机壳22和第二机壳23被定位,并固定在该预定角度。接触部153可以在弹簧250的压力下转动。
图3是实施例1的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00的框图。第一机壳22和第二机壳23由虚线表示。如上所描述,在第一机壳22上设置扬声器224,显示部210,第一操作部217,图像处理器241,第一存储器251和拍摄部24。
图像处理器241连向控制器18。第二机壳23里的控制器18控制便携电话100。第一机壳22上,由图像处理器241,拍摄部24,显示部210和第一存储器251形成摄像机模块。图像处理器241控制所述拍摄部的动作,因而,第一机壳22作为一个摄像机单元工作。图像处理器241与拍摄部24、第一存储器251和显示部210相连。第一操作部217连向控制器18。当便携电话100的用户通过第一操作部217输入信号,启动摄像机模式时,控制器18发出信号指示图像处理器241激活所述摄像机模式。图像处理器241通过电池(未图示)给拍摄部24供电,然后,处理拍摄部24所拍摄图像的数据,将该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当用户按下第一操作部217的快门按钮217E时,拍摄部24所拍摄的图像存入第一存储器251内。并且所述存储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当用户通过第一操作部217输入信号退出所述摄像机模式时,图像处理器241关闭拍摄部24,控制器18退出所述摄像机模式。
控制器18,无线部19,第二操作部17,第二存储器25,转动检测器26,声频处理器220设置在第二机壳23里。无线部19包括接收部191、传输部192和无线控制部190。第二机壳23,具有无线部19和控制器18,主要是用作无线单元。无线控制部190连接传输部192和接收部191。无线控制部190在控制器18控制下,利用传输部192、接收部191和天线193通过基站来实现与其他电话的无线通信。声频处理器220把所收到的声频信号、转换成要向扬声器224输出的音频。并把来自话筒221的声音转换成要传输的无线信号。
如图1所示,当第一机壳22叠在第二机壳23上时,带摄像头的便携电话100可以用作数码照相机。这就是说,用户用他(她)的右手拿着第一操作部217,左手拿着显示部210的左侧。在看显示部210的屏幕的同时,用户按动上方按钮217B和下方按钮217C实现所述屏幕的缩放动作,按动左方按钮217A和右方按钮217D调节所述屏幕的亮度,且按下居中的快门按钮217E拍摄所述对象的图像。
如图4所示,在把第二机壳23相对第一机壳22以方向100B转动90度后,当用户用他(她)的右手拿着第二机壳23,使得显示部210的屏幕成横向拍摄所述对象的图像同时,用户可以用他(她)的右手大拇指启动第一操作部217。在如图1所示的状态,用户必须用他(她)的双手拿着便携电话100。在如图4所示的状态里,用户可用他(她)的其中一只手拿着便携电话100,很容易地实现单手操作。还有,用户也可以操作第二机壳23中的第二操作部17,然而,在如图1所示的状态里,第二操作部17是隐藏在第一机壳22后面的。并且通过第二操作部17,可以设定所述图像拍摄的具体条件。还有,用户在观看显示部210屏幕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操作部17,输入包括所拍摄的图像标题的文本。
图5表示这一状态,其中,用户在与图4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100C上转动第一机壳22,他(她)的左手拿着第二机壳23,用他(她)的左手大拇指启动第一操作部217拍摄所述对象的图像,此时所述屏幕呈横向。这种设置允许只用左手启动所述装置。在如图5所示的状态中,第一机壳22与图4所示的方向反转。转动检测器26检测第一机壳22的转角,也就是第一机壳22和第二机壳23之间的相对位置。按照转动检测器26所检测的第一机壳22的转角,控制器18反转在显示部210上所显示的图标70的方向,并倒换分配给第一操作部217的四个按钮217A到217D的功能。这就是说,四个按钮217A到217D的所述功能并没有改变,例如上方按钮功能仍然是比例放大、下方控钮功能仍然是比例缩小。
图6表示这一状态,其中,用户转动第一机壳22把它立起来,他(她)的右手拿着第二机壳23,并用他(她)的右手大拇指操作第一操作部217,使屏幕成为垂直方向以拍摄所述对象图像。按照转动检测器26所检测的第一机壳22的转角,控制器18以180度改变图标70的方向以显示在显示部210上,并把分配给第一操作部217的四个按钮217A到217D的功能颠倒。这就是,按钮的所述功能没有改变,例如上方按钮功能仍然是比例放大、下方按钮功能仍然是比例缩小。
如上所描述,一旦第一机壳22转动,显示部210屏幕的方向可以容易地切换成横向和垂直方向。通过切换所述方向,使屏幕上图标的方向匹配于用户手持第二机壳23的方向。所以,即使第一机壳22转动,对于手拿着第二机壳23的用户而言,所显示图像的方向和操作部217和17的方向都不变化。
还有,如图6所示,将第一机壳22从第二机壳23打开的同时,用户可以把带摄像头便携装置100作为便携电话使用,通过操作部17输入电话号码并按下呼叫按钮。
(实施例2)
图7是作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2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如带摄像头便携电话200的剖面图。在如图2A所示的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00中,转轴部229设置在第一机壳22里。在如图7所示的带摄像头便携电话200中,转轴部229A设置在第二机壳23里。滑动连接部155贴合转轴部229,并容纳着拍摄部24。第一操作部217设置在转轴229的端部。类似于实施例1的便携装置100,滑动连接部155通过接触部153,连向在第一机壳22里的第一印刷电路板151,其中,接触部153具有在第一印刷电路板151上作滑动的凸沿。如图2A和2B所示,类似于实施例1,小球1定位于设在接触部153上的凹陷部,使得第一机壳22相对第二机壳23定位(图7中未图示)。
在实施例2的带摄像头便携电话200中,拍摄部24和第一操作部217成一体地设置在转轴部229里,即使包含显示部210的第一机壳22相对第二机壳23作转动,它们也不转动。所以,拍摄部24不动。进而,分配给第一操作部217的按钮217A到217D的功能可以不变。
实施例1和2的拍摄部24的结构没有详细描述,而转轴部229可以容纳象拍摄部24那样的具有缩放功能的摄像单元。
(实施例3)
图8是作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100的外观图。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100包括,具有大致是矩形形状的第一机壳1022和大致是矩形形状的第二机壳1023,以及把第一机壳1022连到第二机壳1023的绞链部1020。绞链部1020允许第一机壳1022相对于第二机壳1023、在绕转轴1100A的方向1100B上打开和关闭,且允许第一机壳1022相对于第二机壳1023、在绕转轴1100C的方向1100D上打开和关闭。具有圆柱状绞链部1020的圆柱部1220A的中心轴(转轴)1100C垂直于第一机壳1022的平坦部分。一对与中心轴1100C垂直的支承轴1021从圆柱部1220A向外延伸。第二机壳1023容纳支承轴1021。这种结构允许第二机壳1023以绞链部1020的圆柱部1220A中心轴1100D作为转轴进行转动,并且可以绕着支承轴1021相对于第一机壳1022打开和关闭。
第一机壳1022在宽度方向1100E的尺寸、小于第二机壳1023在宽度方向1100E的尺寸。这种结构允许便携电话1100的用户拿着第一机壳1022,同时打开第二机壳1023的情况,他(她)的手指容易靠放在第二机壳1023上。形成在第一机壳1022各侧面上的凹口1040、让用户更容易地把他(她)的手指靠放在第二机壳上。
图9是图8所示便携电话1100沿10-10线的剖面图。第一机壳1022容纳着印刷电路板1015。印刷电路板1015上装有控制器1018,无线部1019,存储器1025,话筒221,电铃222,和由数字键盘形成的第一操作部1017。圆柱状的绞链部1020被可旋转地支承到第一机壳1022表面1022A上,并可绕垂直于第一机壳1022表面1022A的方向转动。拍摄部1024内置于绞链部1020的圆柱部1020A,与绞链部1020成为一体,使得拍摄部1024的光轴1024A与绞链部1020的转轴1100C平行。当绞链部1020转动时,拍摄部1024因之转动。在与拍摄部1024延伸方向相对的绞链部1020之侧,设立了由诸如四向键和确认键的多个键形成的第二键操作部1217。
绞链部1020固定到覆盖它的第二机壳1023。第二机壳1023容纳着第二印刷电路板1151。第二印刷电路板1151上装有显示部1210,扬声器1224和作为是第二键操作部的一部分的显示选择开关1028。柔性板(未图示)连接印刷电路板1015,第二印刷电路板1151,拍摄部1024和第二键操作部1217。绞链部1020有一突出部分1020B,在第一机壳1022和第二机壳1023之间提供间隙1100F。间隙1100F,即使当第二机壳1023转动时,也能防止第一机壳1022与设置在第一机壳1022里的元件作磨擦。
按照实施例3,绞链部1020支承着第二机壳1023,使第二机壳1023可相对第一机壳1022转动。在绞链部1020中,容纳着拍摄部1024的部分1020C,可以与第一机壳1022形成一体,并且,绞链部1020的部分1020D内有支承轴1021,可以提供与第二机壳1023一起作转动的光轴。
图10是便携电话1100的外观图,其第二机壳1023沿箭头1100G所示方向打开。如图9所示,诸如输入电话号码之类输入信号的数字键盘的键操作部1017,作为传输器的话筒1221,以及用于响应来话呼叫而输出来话呼叫音的电铃1222,全部设置在第一机壳1022的表面1022B上。作为是第二键操作部1017一部分的摄像机图像拍摄开关1027,设置在第一机壳1022的侧表面1022C上。
第二机壳1023容纳着显示部1210、作为接收器的扬声器1224和显示选择开关1028;显示选择开关1028可以改变显示部1210的方向和改变分配给第二键操作部1217的功能。
第二机壳1023备有一制动器,当所述关闭的机壳从第一机壳1022以箭头1100G所示方向打开时,制动器能够防止第二机壳1023打开的角度大于约120度的预定角度。
图11是第二机壳1023垂直于第一机壳1022立起时的便携电话1100的剖面图。第二机壳1023的支承轴1021的外周有形成于其上的凹口1072。弹簧1080升起并把定位件1071推进凹口1072。凹口1072、弹簧1080和定位件1071一起作为制动器,防止第二机壳1023从第一机壳1022打开的角度大于所述预定角度。在第二机壳1023以所述预定角度,例如120度,相对第一机壳1022定位之后,当用户把他(她)一只耳朵放置在扬声器1224上开始交谈时,话筒1221被定位在靠近便携电话1100用户口部的位置,让用户易于说话。由于这种结构不会让第二机壳1023在该用户的书包或口袋里相对第一机壳1022转动,键操作部1017不会露出,可以防止便携电话1100误动作或损坏。
还有,如图11所示,在箭头1100G所示方向上的打开关闭的动作可以独立于方向1100D上的转动。因而,如图11所示,即使第二机壳1023垂直于第一机壳1022立着,第二机壳1023也可以在箭头1100G所示方向上转动。制动器(未详细图示)也可以用于防止第二机壳1023在绞链部1020的方向1100D上,以大于所述预定角度相对第一机壳1022(绞链部1020)打开。并且,这种制动器是由设置在绞链部1020外周的凹口和被弹簧推入凹口的定位件实现的,此定位件类似于被弹簧1080推入凹口1072的定位件1071。
图12是第二机壳1023以箭头1100H所示方向打开到大于所述预定角度时的便携电话1100的外观图。第二机壳1023相对第一机壳1022以约180度的角度打开。用户很方便地观看显示部210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键操作部1017输入诸如电子邮件消息的文本。相对第一机壳1022以180度角度打开的第二机壳1023,让用户很容易地使用该电话。
图13是第二机壳1023从如图12所示状态,以箭头1100I所示右方方向转动90度时、便携电话1100的外观图。当绞链部1020与第二机壳1023向右一起转动90度时,由于拍摄部1024内藏在绞链部1020里,拍摄部1024因之转动。如果所述对象维持同样姿势,由于拍摄部1024和显示部1210可以成一体转动,所以,即使有两者的转动,在显示部1210所显示的图像仍保持同一方向。在显示部1210所显示的图形对象:诸如表示缩放状态的图标1210A,表示电池残余量的图标和表示天线处的电场强度的图标1210B,它们的方向由一开/闭/转动检测器检测,该检测器类似于实施例1的图3所示的转动检测器26。按照所检测的状态,如图13所示,当第二机壳1023相对第一机壳1022横向转动时,所述图标的方向被改变为与第二机壳1023的状态相匹配,且分配给第二键操作部1217的键1217A的功能也被改变。然后,如图13所示,在显示部1210上看着横向显示的图像的同时,拍摄部1024可以拍摄所述对象的图像。
图14是第二机壳1023从如图13所示状态向右再转动90度时的便携电话1100的外观图。即使第二机壳1023与拍摄部1024一起同时转动,由于拍摄部1024和显示部1210成一体转动,于是,被显示图像的方向在该转动过程不改变。在图14,由于相对于显示部1210来方向拍摄部1024,且第二机壳1023置于第一机壳1022之上,所以,便携电话1100具有类似于普通数码照相机的小尺寸。通过用显示选择开关1028改变所述显示方向,以及通过改变分配给第二键操作部1217的键1217A的功能,便携电话1100可以作为数码照相机使用。
如图15所示,一旦如图14所示那样拿着便携电话1100时,用户可以操作设置在第一机壳1022上、且未被第二机壳1023覆盖的开关1291和1292。开关1291和1292可作为带闪光拍摄和自拍的按钮,从而,给便携电话1100提供更多的各种功能。开关1291作为通信开始按钮,可以让用户使用该按钮应答来电。
图16是第二机壳1023从如图14所示状态、在箭头1100K所示方向转动时便携电话1100的外观图。在图16,拍摄部1024与显示部1210的方向相同,这样一来,允许用户拿着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100在看着他(她)的颜面图像的同时来拍摄它,并且,允许用户使用该电话作为镜子,可以看见显示在显示部1210上他(她)的颜面。
图17是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100的框图。第一机壳1022和第二机壳1023由虚线表示。在第一机壳1022上设置拍摄部1024,图像处理器1241,控制器1018,开/闭/转动检测器1026,存储器1025,第一键操作部1017,无线部1019,声频处理器1220,话筒1221和电铃1222。无线部1019包括无线控制器1190,接收部1191,传输部1192。天线1193从第一机壳1022伸出。第二机壳1023容纳着显示部1210,第二键操作部1217和扬声器1224。
第二机壳1023的显示部1210可以显示一软件键。该软件键具有设立在显示部1210近旁的显示选择开关1028的功能。当包含显示部1210的第二机壳1023转动时,显示部1210上的该软件键可以防止用户困惑于应按下哪个按钮。
在实施例3的带摄像头便携装置1100里,拍摄部1024被安装成面向第一机壳1022的下表面1022D。图18是按照实施例3使用中的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100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按各种方式打开闭合的第二机壳1023,在各种角度将便携电话1100的拍摄部1024瞄准、拍摄所述对象的图像。用户1030,1031和1032各自拿着带摄像头便携电话1100,分别从高角度,正常角度和低角度拍摄对象1033的图像。用户1030打开第二机壳1023拍摄对象1033的图像。用户1031关闭第二机壳1023拍摄对象1033的图像。用户1032把第二机壳1023反转并拿着第二机壳1023拍摄对象1033的图像。置位于显示部1210近旁的显示选择开关1028,可以设成功能如同快门键的一软件键,用户在显示部1210上看着对象1033的同时,按下在显示部1210近旁的所述软件键,从低角度拍摄对象1033的图像。
工业应用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便携装置容纳在该光轴方向上(长度)长的高分辨率拍摄部,可以使拍摄部的光轴与机壳表面垂直。

Claims (24)

1.一种便携装置,包括:
拍摄部,具有一光轴,并能拍摄与所述光轴平行的图像拍摄方向上的对象的图像;
显示部,显示所述拍摄部所拍摄的图像;
第一机壳,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有置于其内的所述显示部;
第二机壳,可以置于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之上;
转轴部,将第二机壳支承到第一机壳上,第二机壳可绕垂直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转轴相对于第一机壳转动,所述转轴部容纳着所述拍摄部,所述光轴平行于所述转轴,所述图像拍摄方向是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的方向;以及
操作部,操作所述拍摄部和所述显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与所述转轴部转轴上的所述图像拍摄方向相对的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所述拍摄部固定在第一机壳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所述拍摄部固定在第二机壳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
位置检测器,检测第二机壳与第一机壳的相对位置;和
控制器,按照所检测的相对位置,改变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对所述拍摄部和所述显示部中至少一个进行操作的多个键,所述便携装置还包括:
位置检测器,检测第二机壳对第一机壳的相对位置;和
控制器,根据所检测的相对位置、对所述操作部的各键分配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制动器,可以使第二机壳在相对第一机壳预定角度位置停止转动制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制动器,可以使第二机壳在相对第一机壳多个预定角度位置停止转动制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第二机壳在大致平行于所述转轴转动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机壳在大致平行于所述转动方向上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第一机壳置位于大致平行于所述转轴转动方向的方向上,且第一机壳具有一个其内形成有一凹口的侧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一突出部分,其在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在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之间提供一间隙。
11.一种便携装置包括:
拍摄部,具有一光轴,并能拍摄与所述光轴平行的图像拍摄方向上对象的图像;
第一机壳,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二机壳,可以置于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之上;
绞链部,将第二机壳支承到第一机壳上,并可绕垂直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第一转轴转动,也可绕垂直于第一转轴的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绞链部容纳着所述拍摄部,所述光轴平行于第一转轴,所述图像拍摄方向是从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指向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的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操作部,操作所述拍摄部和所述显示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与所述转轴部的第一转轴的图像拍摄方向相对的第一机壳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一显示部,显示所述拍摄部所拍摄的图像,所述显示部设置在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其中一个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
位置检测器,检测第二机壳对第一机壳的相对位置;和
控制器,按照所检测的相对位置,改变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
显示选择开关;和
控制器,按照所述显示选择开关的状态、改变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图像的方向。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部设置在能够与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面对的第二机壳的表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二机壳上接近所述显示部的开关。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制动器,用于使第二机壳在相对第一机壳第二转轴的多个预定角度位置停止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制动器,用于使第二机壳在相对第一机壳第一转轴的多个预定角度位置停止转动。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一突出部分,其在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在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之间提供一间隙。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所述拍摄部固定在第二机壳上。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机壳的开关,当第二机壳置于第一机壳的第二表面之上时,所述开关启动。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第二机壳在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机壳在大致平行于所述转动方向上的宽度。
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装置,其中,第一机壳置在大致平行于第一转轴转动方向的方向上,且第一机壳具有一个其内形成有一凹口的侧表面。
CNB2004800024621A 2003-01-21 2004-01-19 带摄像头的便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5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2260/2003 2003-01-21
JP012259/2003 2003-01-21
JP2003012259 2003-0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9288A true CN1739288A (zh) 2006-02-22
CN100382571C CN100382571C (zh) 2008-04-16

Family

ID=3608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0246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571C (zh) 2003-01-21 2004-01-19 带摄像头的便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2571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893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0631B2 (ja) * 1995-05-26 2005-01-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携帯用無線通信装置
JP2002158758A (ja) * 2000-11-20 2002-05-31 Nec Corp 開閉型携帯情報端末
JP3751200B2 (ja) * 2000-12-28 2006-03-01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折り畳み式移動体電話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893A (zh) * 2009-11-10 2011-05-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2055893B (zh) * 2009-11-10 2014-01-15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82571C (zh)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76061B2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装置
CN209787206U (zh)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1306784C (zh) 便携式终端
CN1878032B (zh) 移动终端中改变操作模式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CN101049001A (zh) 移动电话装置
TWI331871B (en) Mobile phone
CN1324169A (zh) 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01459708A (zh) 手提式信息终端
KR20060102723A (ko) 다방향으로 촬영되는 카메라 렌즈 모듈을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
JP2004274304A (ja) 携帯可能な多機能電子機器
CN1809088A (zh) 移动终端的铰链装置
KR20080014541A (ko) 자기 거치 기능을 구비한 멀티미디어용 휴대 통신 단말기
CN1933501A (zh) 双屏移动通信终端
US20060172761A1 (en) Mobile phone having dual ou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JP4199576B2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機
CN1739288A (zh) 带摄像头的便携装置
KR20090077605A (ko) 휴대 단말기
CN101060547A (zh) 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
CN1713648A (zh) 在便携式终端中显示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KR100866944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팝업형 카메라장치
KR100575935B1 (ko) 이축 회전방식 휴대용 단말기
JP4239441B2 (ja) 電子機器
JP4269900B2 (ja) スライド式携帯電子機器
JP2003264619A (ja) カメラ付き通信端末装置
CN2842894Y (zh) 具有扭折屏的移动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