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9148B - 信息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9148B
CN1739148B CN200480002305.0A CN200480002305A CN1739148B CN 1739148 B CN1739148 B CN 1739148B CN 200480002305 A CN200480002305 A CN 200480002305A CN 1739148 B CN1739148 B CN 1739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recording layer
record
condi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23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9148A (zh
Inventor
小川一平
大石卓生
松叶贵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811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7106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9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9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39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914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记录介质,具有由可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记录层部分,各记录层具有导向记录光的轨道,相对于各记录层,将有关不同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作为轨道上的信息信号记录。相对于记录对象的记录层,使用记录于该记录层上的记录条件在该记录层上进行试写,导出最优记录条件,且根据直接的记录条件进行直接记录。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特别是涉及分别具有导向记录光的轨道的多层结构的记录层,可对各记录层记录用户数据的光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记录型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有可记录型DVD即DVD+R或可重写型DVD即DVD+RW等。这些DVD是单面一层重放专用DVD和具有高的重放互换性的记录型DVD。对这种记录型盘介质正在进行用于高速化、大容量化的研究开发。
这样,在具有叠层的多个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中,相对于光入射面,通往深向配置的记录层的记录重放光经过靠前的记录层。因此,在通过改变记录光强度来改变记录层的光学特性的光记录介质中,记录光的波形条件、强度条件在每个记录层上不同。或者,在对多个记录层顺序进行记录时,在记录信息的记录中产生的热等使记录光的波形条件、强度条件从记录开始时变动。因此,需要和具有单层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不同的波形条件、强度条件。
由此,在例如特开2002-50053公报中提出,在数据层上,作为数据层固有的信息,在记录轨道延伸方向使低反射率区域和高反射率区域交替存在的条状下设置特定该数据层的信息或该数据层的记录条件。
但是,在特开2002-50053公报提出的方法中,以不进行跟踪伺服而读出数据层固有的信息为基本,作为光拾取器,在原来的动作中,不仅不读出数据层固有的信息,而且不能将数据层固有的信息区域,即条信息区域占有的部分在信息记录中灵活使用,因此,存在记录信息密度极端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概括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且有用的光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
本发明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光记录介质及在这样的光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中,可由原来的光拾取器动作来识别适于各记录层的记录条件,可提供良好的记录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的基础上,不受数据区域的记录信号影响而读出记录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的基础上,极力地消除光拾取器的多余的移动动作,读出记录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上述的基础上,消减记录于第二记录层以后的记录层的记录条件的信息。
本发明的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光记录介质,该光记录介质包括分别具有导向记录光的轨道的多层结构的记录层,可相对于各记录层进行用户数据的记录,将相对于各记录层不同的记录条件的有关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作为所述轨道上的信息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第一层光记录介质),通过将相对于各记录层不同的记录条件的有关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作为轨道(感应坑或导向凹槽)上的信息信号,可通过追随轨道的原来的光拾取器动作来识别适于记录层的记录条件等,可实现良好的记录动作。
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光记录介质中,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也可以作为轨道上的信息信号在轨道自身上预格式化。此时,作为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例如也可以通过凹槽或记录标记等记录,但通过在轨道自身上进行格式,作为轨道上的信息信号,不减少数据区域,可埋入需要的信息。
在上述第二方案的光记录介质中,多层结构的所述记录层也可以在奇数层和偶数层的交替设定凹轨和台轨作为其记录位置。此时,在多层结构的记录层上记录,作为轨道,通常对任何记录层,都可以采用仅在凹轨上记录、仅在台轨上记录、或在凹轨上及台轨上双方记录等的方式,在奇数层和偶数层,在该记录位置交替设定凹轨和台轨时没有任何障碍,可以使用。
在上述第二或第三方案的光记录介质中,也可以将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作为构成轨道的凹槽或凹轨进行预格式化。此时,通过将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形成于透明基板上,作为构成凹轨的凹槽或凹轨进行预格式化,可以用低成本容易地制作介质。
在上述第二~第四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也可以将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作为轨道上的信息信号,在轨道自身上进行相位调制,进行预格式化。此时,作为用于在轨道自身格式信息的方法也有频率调制、振幅调制等方法,但在由于记录介质的状态而使反射光的强度变动增大,且假设同步信号为100kHz这样的高频率的DVD+R/RW型时,最好进行相位调制。
在上述第一~第五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也可以含有记录光的强度条件和其发光波形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此时,作为记录条件,作为记录条件例如有记录光的强度条件、波长、相位、波面、发光波形等,如使用记录光的强度条件和该发光波形条件的至少一个,则构成可由单一的发光元件简便地进行调整的记录条件。
在上述第一~第六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也可以是直接规定该记录条件的信息。此时,仅读出有关该记录条件的信息,可实现简单且可靠地进行记录条件的设定。
在上述第一~第六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也可以是规定用于导出该记录条件的条件的间接的信息。此时,仅读出有关该记录条件的信息不能马上设定记录条件,但可根据用于导出的条件进行导出,与直接的记录条件的情况相比,可减少必要的信息量。
在上述第一~第八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记录层的层信息也可以设于数据区域外的所述轨道上。此时,轨道上的信号在记录层上记录信息之前和之后,信号的信号对噪声比(SNR)变化,作为在轨道上记录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等,最好避开数据区域,如为同心圆状或螺旋状的轨道时,则多在中间区域设置数据区域,因此,通常优选设于内周部或外周部的一方或两方。
在上述第一~第九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所述轨道在每个记录层上螺旋状地形成,在相对于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重放时,也可以将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在所述螺旋方向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时设在内周部,在从外侧朝向内周侧时设在外周部。此时,作为轨道,多螺旋状地形成,但在该轨道的螺旋方向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时,在内周部具有有关各记录条件等的信息,在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时,在外周部具有有关各记录条件等的信息,由此,在相对于该记录层开始进行记录动作时,光拾取器与最初存取的一侧一致,可不需要该光拾取器的多余的移动,而读出记录条件等条件,可按原来的记录动作移动。
在上述第一~第十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所述轨道在每个记录层上螺旋状地形成,在相对于该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重放时,也可以将用于决定记录条件的试写区域在所述螺旋方向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时设在内周部,在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时设在外周部。此时,为决定记录条件,通常在试写区域进行试写,将这样的试写区域设于各记录层上,且与螺旋方向吻合,设于内周部或外周部,由此,可不需要该光拾取器的多余的移动,而进行试写处理,可按原来的记录动作移动。
在上述第一~第十一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也可以分别设在每个记录层上。此时,由于将有关记录条件等的信息分别设于每个记录层上,从而可适当地进行各记录层的记录条件等的设定,可在每个记录层上设定记录条件等条件,由此,即使相对于记录层的增加等,也可以不改变记录条件的格式,而可以扩展使用,也可以容易得到和已普及的单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的情况的互换性。
在上述第一~第十二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在多个记录层中,也可以对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记录直接规定该记录条件的信息作为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对残留的第二记录层记录规定用于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记录条件导出该记录条件的间接的信息作为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此时,与在各记录层上个别记录记录条件的方法相比,可对第二记录层之后的记录层消减记录条件需要的信息量。
在上述第一~第十一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在多个记录层中,也可以对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记录有关全部记录层的记录条件的信息。此时,通过在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上记录有关全部记录层的记录条件的信息,有关第二记录层以后的记录层,可不必读出记录条件,而仅通过记录层的层信息的识别来完成。
在上述第一~第十四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也可以含有相对于温度或记录光波长改变记录条件的信息。在多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的情况,由于在个别记录各记录层的情况和在全部的记录层上连续记录的情况,记录装置内的发热蓄热量改变,故温度等环境条件产生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将半导体激光等发光元件作为光源利用时,温度造成的波长变动显著。这一点通过使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中具有相对于温度或记录光波长改变记录条件的信息,可设定对应温度或波长变动的合适的记录条件。
在上述第一~第十五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在多个记录层中,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也可以为从记录光的入射侧看位于最前侧的记录层。此时,通过将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从最不受其它记录层影响的记录光的入射侧看作为位于最前侧的记录层,可良好地进行记录条件等的读出。
在上述第一~第十五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在多个记录层中,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也可以为从记录光的入射侧看位于最深向的记录层。此时,通过使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从记录光的入射面侧看为位于最深向的记录层,在相对于之后的靠前侧的记录层记录时,由于可不受含有第一记录层的先行记录层影响而记录,故稳定地进行记录。
在上述第一~第十七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各记录层相对于记录光的波长透明,也可以叠层于形成有所述每个记录层的所述轨道的基板上。此时,可简便且廉价地提供所述第一~第十七方案的任一项的光记录介质。
在上述第一~第十八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也可以以DVD+R规格为基准,构成具有单面两层的记录层的结构。此时,以DVD+R规格为基准,可良好地适用于以具有单面两层记录层的可记录型光记录介质为对象的情况。
在上述第一~第十八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中,也可以以DVD+RW规格为基准,构成具有单面两层的记录层的结构。此时,以DVD+RW规格为基准,可良好地适用于以具有单面两层记录层的可重写式光记录介质为对象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它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其包括:在对装载于光信息记录装置的所述第一~第十七方案的任一项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之前,读出有关该光记录介质具有的作为轨道上的信息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的条件读出步骤;基于读出的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相对于成为记录对象的记录层设定记录条件的记录条件设定步骤;根据设定的记录条件,对成为记录对象的记录层进行记录动作的记录动作实施步骤。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的情况,也可以读出作为该轨道上的信息具有的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信息的层信息,设定相对于该记录层的记录条件,实施记录动作,由此,可以以适于各记录层的记录条件进行最优的记录。
本发明的其它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记录介质,它具有由可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记录层部分,各记录层具有导向记录光的轨道,对于各记录层,将有关不同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作为该轨道上的信息信号记录。根据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可以以追随轨道的原来的光拾取器动作来识别适于各记录层的记录条件等,可实现良好的记录动作。
本发明的其它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方法,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各记录层上具有导向记录光的轨道,该光记录介质具有由可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记录层部分,对于各记录层,将不同记录条件的有关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作为该轨道上的信息信号来记录,该记录方法在相对于该光记录介质的数据记录之前,从该光记录介质读出该信息信号,基于读出的该信息信号设定相对于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层的记录条件,根据设定的该记录条件对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层记录数据。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可以按适于各记录层的记录条件进行合适的记录。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它目的及特长可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来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导向凹槽上的第一信号格式的图;
图3是表示导向凹槽上的第二信号格式的图;
图4是表示导向凹槽上的第三信号格式的图;
图5是表示导向凹槽上的第四信号格式的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情况的导向凹槽上的信号格式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一实施例的概略流程图;
图8是表示采用不同的轨道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记录介质的凹轨上的抖动信号的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光记录介质的台轨上的抖动信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的各实施例。
[光记录介质的基本结构]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适用于相对于记录重放光的入射方向叠层多个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的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表示例如记录重放光仅从一个记录面侧入射的单面二层型光记录介质1。
光记录介质1具有顺序叠层透明基板2、第一记录层3、第二记录层4及透明基板5的结构。第一记录层3由形成于透明基板2上的记录膜6和反射膜7的叠层结构构成。第二记录层4由形成于透明基板5上的反射膜8和记录膜9的叠层结构构成。具有这种叠层结构的第一记录层3及第二记录层4通过粘接膜10一体化。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光记录介质1的各层。
首先,在记录膜6、9上优选使用通过记录光的入射产生的热的及光的影响而使物理形状或光学性质改变的材料。例如在以DVD+R规格为基准的可记录型用单面二层型光记录介质1的情况,作为有机色素材料可列举:偶氮类色素、菁类色素、酞花菁类色素、吡喃鎓类色素、蒽鎓类色素(azulenium dyes)、方形鎓类色素(squarylium dyes)、Ni,Cr等金属配合物、萘醌醇系、蒽醌类色素靛酚类色素、靛苯胺类色素、三苯甲烷类色素、三烯丙基甲烷类色素、胺鎓系、二亚氨鎓(diimmonium dyes)类色素及亚硝基化合物、甲臢系金属螯合物。其中,特别优选耐光型优良的偶氮类色素、二亚氨鎓类色素、甲臢系金属螯合物的有机色素材料。另外,在有机色素材料中根据需要可含有例如胶粘剂、稳定剂等。作为有机色素材料的形成方法有,使有机色素在溶剂中扩散,通过旋压覆盖法涂敷的方法或在真空中溅射成膜的方法等。记录膜6、9的膜厚优选更优选在使用旋压覆盖法时,为除去残留溶剂,在高温下进行退火。退火的温度通常优选80℃~110℃,特别优选100℃左右。退火时间优选15~30分钟。
除上述的有机材料之外,在改变原子排列,以可记录信息的DVD+RW规格为基准的可重写式单面二层光记录介质1的情况,也可以使用相改变材料。此时,记录膜6、9含有用于保持相改变材料的膜及相改变材料的热的断热保护膜。具体地说,记录膜6、9由以XA-XB-XC-Ge-Te为代表的合金构成。这里,XA表示Cu、Ag、Au、Sc、Y、Ti、Zr、V、Nb、Cr、Mo、Mn、Fe、Ru、Co、Rh、Ni、Pd、Hf、Ta、W、Ir、Pt、Hg、B、C、N、P、O、S、Se、镧族元素、锕族元素、碱土类金属元素、惰性气体元素等中的至少一个元素,XB表示Cl、I等卤族元素、及Na等碱金属类中的一个元素,XC表示Sb、SN、As、Pd、Bi、Zn、Cd、Si、Al、Ga、及In中至少一个元素。或者,用于光磁气材料的金属材料也可以使用例如上述金属元素的Tb、Fe、Co等作为记录膜6、9。记录膜6、9的保护膜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构成。作为各材料,使用SiO、SiO2、ZnO、SNO2、Al2O3、TiO2、In2O3、MgO、ZrO2等氧化物;Si3N4、AlN、TiN、BN、ZrN等氮化物;ZnS、In2S3、TaS4等硫化物;SiC、TaC、B4C、WC、TiC、ZrC等碳化物;或金刚石状碳、或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保护膜的成形方法,可使用溅射法、离子镀敷、真空蒸镀法、等离子CVD法等。
反射膜7、8例如由溅射法形成的银膜构成。在反射膜7、8上也可以使用铝、银、铜等金属材料或以它们为主成分的合金材料。在反射膜7、8上最好使用以金为主体的金属或合金。在以银为主体时,银的含有率优选80~100原子%,更优选90~100原子%。或者,在用于反射膜7、8的这些材料中,由于价廉且在光盘(CD)中使用有实效,故也可以使用铝。在使用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作为真空膜材料时,可利用溅射或真空蒸镀等真空成膜方法形成反射膜7、8。此时,也可以使用改变真空凹槽内的真空度(例如10- 5乇左右)进行溅射,形成密度或结晶化状态不同的膜,提高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技术。如本实施例,在相对于记录重放光的入射方向的至少深向具有一层以上记录层的反射膜7、8上为通过反射光,需要形成半透明反射膜。因此,反射膜7、8的厚度最好为
期望形成记录膜6、9的作为基台的透明基板3、5使用相对于记录重放光的波长透明的材料理想。例如列举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甲酯、聚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环氧乙烷树脂等塑料或玻璃作为这种材料,但不限于此。特别从成形的容易度、材料的价格、轻量差等方面考虑,使用聚碳酸酯或丙烯酸树脂较好。成为一对的记录膜6、反射膜7和记录膜9、反射膜8必须使记录膜6、9相对于记录重放光的入射方向靠前。因此,相对于透明基板2、5的记录膜和反射膜的叠层顺序在入射光经过透明基板到达记录层时,顺序叠层于透明基板2、记录膜6、反射膜7上,在入射光未经过该透明基板而到达记录层时,顺序叠层于透明基板5、反射膜8、记录膜9上较好。
作为在反射膜7、8上形成成为记录光导向用的轨道的导向凹槽(或感应坑=前凹槽)11、12的方法,从制造简便、价格方面考虑,最好使用在透明基板2、5上形成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并在其上形成反射膜7、8的方法。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在使用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的区域和其它区域的记录重放光的路径差产生的干涉进行判断时,深度在使透明基板2、5的折射率为n,记录光的波长为λ时,最好为λ/8n的深度。
记录光感应用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通常为使记录光在光记录介质1上的记录区域准确地扫描而感应,同时,具有用于使记录光以规定的线速扫描光记录介质1上的同步信号。此时,为产生同步信号,通常采用使导向凹槽11、12以一定周期蛇行(摆动)的方法。在此,如本实施例,为将记录条件等信息记录于记录光的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上,优选在从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产生的同步信号上进行周期调制、振幅调制、相位调制等。在光记录介质1的情况,由于该光记录介质1的状态而使反射光的强度变动增大,故最好先于振幅调制进行周期调制、相位调制。另外,如DVD+R/RW型介质,在同步信号为100kHz的高周期的情况,最好进行相位调制。
作为记录膜6、9的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优选在透明基板2、5上叠层记录膜6、9和反射膜7、8,并和透明基板2、5粘接的方法。作为此时使用的粘接膜10,优选粘附片、热固化型粘接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正离子系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另外,考虑平滑性、均匀性,特别期望将粘接片作为粘接膜10。
在具有多个以这样的条件制造的记录层3、4的多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1中,在各记录层3、4上由于入射的记录光的光学条件、热条件等环境条件不同,故不能以相同的记录条件进行高品质的记录。此时的光学条件是指,从记录光的入射面看经过在深向配置的记录层(第二记录层4)中靠前配置的记录层(第一记录层3)所产生的强度变化、经过多个透明基板2所产生的光路长度差和透明基板2的复折射的影响所产生的相位变动等。此外,热条件是指,记录膜6、9附近的反射膜7、8、透明基板2、5、粘接膜10等的排列顺序或厚度差造成的对记录层3、4的蓄热、放热条件。
通过选择考虑了这些环境条件差的各记录层3、4的最佳记录条件,对多个记录层3、4进行高品质的记录。作为此时的记录条件,有记录光的强度、波长、相位、波面、发光波形等,但最好使用可由单一的发光元件简便地调整的强度条件和发光波形条件。
记录条件的内容是,直接将记录光的强度或波形数值化的条件、或用于从相对于光记录介质1的试写或光记录介质1的反射率变动等间接地导出记录条件的设定条件。作为导出记录条件的方法可知有,作为记录光的强度条件的导出方法,已知由CD-R、DVD±R使用的β法,由CD-RW、DVD±RW使用的β法。此时,作为目标的β或γ,且用于条件导出的大致记录强度等包含于记录条件中。或者,也可以在改变波形条件的同时,进行试写导出优良的波形条件。或者,也可以是从反射率的变动推测记录膜厚度或透明基板的透过率等,导出适用的记录条件的方法。通过使用导出这些记录条件的方法,可对应光记录介质1的个体差,另外,作为记录条件,可减少记录于作为轨道的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上的信息量。
在具有多个记录层3、4的光记录介质1上,在进行试写,最优化记录条件时,最好在各记录层3、4上设置试写区域。或者,在记录开始时,通过对整个记录层3、4进行试写,最优化记录条件,消减记录但是试写时间,可进行连续记录。但是,通过记录中的温度等环境变动变动发光元件的波长、效率等光学条件,通过最优化记录条件时和实际的记录时变动记录条件。因此,由于在记录条件中含有变动对各记录膜6、9的波长、温度的灵敏度变动信息,从而在记录开始时最优化的记录条件上增加通过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动从记录膜6、9的灵敏度变动等算出的条件,由此,仅通过记录开始时的试写得到最优于各记录层3、4的记录条件。
由于作为轨道的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的信号在记录层3、4上记录信息的前和后改变信号的信噪比(SNR),故在光记录介质1上,作为在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上记录记录条件的位置,使用者最好使用避开记录任意信息的数据区域的方法。在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同心圆状或螺旋状配置时,由于多在中周区域设置数据区域,故最好在内周部、外周部的至少一方记录记录条件。
另外,导向凹槽(或感应坑)11、12螺旋状配置时,通过使光记录介质1在记录重放时旋转,可连续地扫描光记录介质1的整个面。此时,在记录开始时,为省去光拾取器的多余的移动,在进行记录开始的内周部或外周部、螺旋方向相对于光记录介质1的记录重放时的旋转方向朝向外周时,在内周部具有试写区域合适,在朝向内周时,在外周部具有试写条件合适。
此外,通过决定将记录条件试写在光记录介质1上,可以导出还附加了温度、湿度等的环境条件的合适的记录条件。这种情况下,为了在开始就获得良好的记录质量,在进行记录开始的内周部或外周部、螺旋方向对于光记录介质1的记录重放时的旋转方向面向外周的情况下,在内周部具有试写区,在面向内周的情况下,在外周部具有试写区较好。此时,通过在省去光识波的多余的移动的同时,缩短从试写到记录的时间,可抑止合适的记录条件的经时的变动。
作为对各记录层3、4的记录条件的记录方法,列举在各记录层3、4上记录同式样的记录条件。此时,由于可在每个记录层3、4上导出记录条件的设定及/或设定导出记录条件,故可不相对于之后的记录层数量的增加改变记录条件格式,而进行扩张。因此,如DVD±R/RW或CD-R/RW等,也可以容易地适用于作为已有的单一记录层的光记录介质普及的光记录介质。
或者,对各记录层3、4的记录条件的记录方法可列举如下方法,即在各记录层3、4中,对最初进行记录的记录层(即第一记录层3)记录记录条件,进一步设置与记录有识别该记录层3的信息的记录层3相对的反射膜7,对其它记录层4记录用于从第一记录层3的记录条件导出该记录层4用的记录条件的信息。在该方法中,与上述的记录方法相比,可对第二记录层4之后的记录层消减记录条件所需要的信息量。因此,如通过附加剩余信号,提高错误修订能力,则即使由于对第一记录层的记录使SNR降低,也可以维持充分的读出能力。
另外,作为向各记录层3、4的记录条件的记录方法,有在第一记录层3上记录全部的记录层3、4的记录条件的方法。此时,和单一记录层的互换性难于维持,但由于不需要进行第二记录层4之后的记录条件的读取,故第二记录层4之后仅读出该记录层4的识别信号的信号品质优良。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3为完全不受其它记录层4等的主要原因影响,而相对于读出的记录光入射面进行记录的最靠前的记录层较好。或者,相反,也可以将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3作为从记录光的入射侧看位于最深向侧的记录层。即,如将最初进行记录的第一记录层3作为从记录光的入射面看位于最深向的记录层,则在对其以后的靠前侧的第二记录层进行记录时,由于可不受含有第一记录层的先行记录层的影响而记录,故可进行稳定的记录。
另外,在具有多个记录层3、4的光记录介质1的情况,连续记录各记录层3、4的情况和将全部的记录层3、4连续的情况,由于记录装置内的发热的蓄积量变化,故温度等环境条件极大地不同。特别是在以半导体激光为光源时,温度造成的波长变动显著。因此,在光记录介质1上的记录条件中设置温度或波长造成的记录条件的变动的方法较好。由此,从光记录介质1的任意位置开始记录都可以进行合适的记录。
[信号格式]
图2~图5都说明适用于上述的各种结构的光记录介质1的具体信号格式。
图2~图5表示记录于光记录介质1的记录用导向凹槽(轨道)11、12上的第一~第四信号格式,图6表示具有单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即比较例的导向凹槽上的信号格式。图2~图5中,对应规格信息是光记录介质1的对应规格形式。盘(或介质)结构是光记录介质1的大小、导向凹槽11、12的轨道节距等的物理形状信息、记录膜材料、数据区域开始地址、结束地址信息、光记录介质1的使用目的等的信息。记录层序号是通过输入由于各记录层3、4而不同的值,用于记录层3、4的识别的层信息。弯曲信息是光记录介质1的弯曲信息(制造厂识别信息)。形式信息是光记录介质1的制造形式信息。“波长条件”是波长表示波长引起的记录膜的灵敏度变动的条件。另外,图6中对应图2~图5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
[第一信号格式]
图2所示的第一信号格式适用于第一记录层3、第二记录层4都具有从介质内周侧向外周侧的螺旋状导向凹槽11、12的顺光道轨迹(PTP)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此时,在第一记录层3、第二记录层4的各导向凹槽11、12上,在内周部预格式有关各记录条件的信息及层信息。
因此,相对于第一记录层3使用预格式于第一记录层3的导向凹槽11上的记录条件,在第一记录层3上进行试写,导出最优记录条件,且根据直接的记录条件进行直接记录。在第二记录层4上进行记录时,将光拾取器移动到光记录介质1的内周部,使用预格式于第二记录层4的导向凹槽11上的记录条件,在第二记录层4上进行试写,导出最优记录条件,且根据直接的记录条件进行直接记录。因此,通过使用这种光记录介质1,可在各记录层3、4上基于最优的记录条件进行记录。
[第二信号格式]
图3所示的第二信号格式适用于第一记录层3具有从介质内周侧朝向外周侧的螺旋状导向凹槽11,第二记录层4具有从介质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的螺旋状导向凹槽12的逆光道轨迹(OTP)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此时,在第一记录层3的导向凹槽11上,在内周部格式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层信息,在第二记录层4的导向凹槽12上,在外周格式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层信息。
因此,对第一记录层3使用与上述第一信号格式时相同的第一记录层3上的记录条件,在第一记录层3上进行试写,导出最优记录条件,且根据直接的记录条件进行直接记录。然后,在第二记录层4上记录时,在移动到外周部的光拾取器中使用第二记录层4上的记录条件,在第二记录层4的外周部进行试写,导出最佳记录条件,且根据直接的记录条件进行直接记录。
因此,通过使用这样的光记录介质1,使从第一记录层3向第三记录层4的光拾取器的移动最短,因此,可大致连续的记录,且在各记录层3、4中,可根据最优的记录条件进行记录。或者,记录于第一记录层3的导向凹槽11的信号格式和图6所示的具有单层记录层的比较例的情况大致相同,作为光记录介质1,向下(downward)互换性高。
[第三信号格式]
图4所示的第三信号格式适用于和上述第二信号格式的情况相同的逆光道路径(OTP)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但和上述第二信号格式的情况不同,在第二记录层4的导向凹槽12上,作为有关该第二记录层4的记录条件的信息,记录用于从第一记录层3的记录条件导出该第二记录层4用的记录条件的间接的记录条件的信息,记录条件需要的信息量比第二信号格式的情况少。
因此,对第一记录层3使用和上述第一及第二信号格式的情况相同的第一记录层3上的记录条件,在第一记录层3上进行试写,导出最优记录条件,且根据直接的记录条件进行直接记录。然后,在第二记录层4上记录时,在移动到外周部的光拾取器中使用第二记录层4上的记录条件,在第二记录层4的外周部进行试写,导出最优记录条件,且根据基于第一记录层3的记录条件的导出信息导出该第二记录层4用的记录条件,根据该条件进行记录。
因此,通过使用这样的光记录介质1,使从第一记录层3向第二记录层4的光拾取器的移动最短,因此,可大致连续的记录,且在各记录层3、4中,可根据最优的记录条件进行记录。或者,记录于第一记录层3的导向凹槽11的信号格式和图6所示的具有单层记录层的比较例的情况大致相同,作为光记录介质1,向下互换性高。另外,第二记录层4的记录条件由于仅使用从第一记录层3变更的条件,故可减少记录条件需要的信息量。
[第四信号格式]
图5所示的第四信号格式适用于和上述第二及第三信号格式的情况相同的逆光道路径(OTP)方式的光记录介质1,但和上述第二及第三信号格式的情况不同,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全部记录于第一记录层3的导向凹槽11上,仅将层信息分别记录于各记录层3、4上。
因此,对第一记录层3使用和第一~第三信号格式的情况相同的第一记录层3上的记录条件,在第一记录层3上进行试写,导出最优记录条件,且根据直接的记录条件进行直接记录。然后,在第二记录层4上记录时,在移动到外周部的光拾取器中仅识别第二记录层4上的层信息,有关记录条件使用由第一记录层3取得的第二记录层4用的记录条件,在第二记录层4的外周部进行试写,导出最佳记录条件,且根据条件进行记录。
因此,通过使用这样的光记录介质1,使从第一记录层3向第二记录层4的光拾取器的移动最短,因此,可大致连续的记录,且在各记录层3、4中,可根据最优的记录条件进行记录。或者,由于第二记录层4的记录条件记录于第一记录层3中,故可通过仅识别用于识别第二记录层4的层信息来完成。
[信息记录方法]
因此,作为将具有上述第一~第四信号格式的光记录介质1装填于光信息记录装置时的信息记录方法,概略地说实施图7所示的处理即可。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一实施例的概略流程图。
在图7中,首先,在步骤S1监视有无装填光记录介质1,装填光记录介质1,则步骤S1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先进行对该光记录介质1的记录动作,在步骤(条件读出步骤)S2,从该光记录介质1的导向凹槽11、12上读出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记录层3、4的层信息。然后,基于有关步骤(记录条件设定步骤)S3读出的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记录层3、4的层信息设定相对于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层3或4的记录条件。然后,在步骤(记录动作实施步骤)S4,根据设定的记录条件进行相对于作为记录对象的记录层3或4的用户数据等数据的记录动作。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具有多个记录层3、4的多层结构的光记录介质1的情况,也读出作为该导向凹槽11、12上的信息具有的有关记录条件的信息及识别各记录层的层信息,设定相对于该记录层3或4的记录条件,进行数据的记录动作,由此,可以以适合各记录层3、4的记录条件进行最优的记录。
[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在多层记录层3、4上记录时,作为轨道,通常即使对任何记录层3、4都适用仅在凹轨(导向凹槽11、12)上记录的方式(仅在台轨上记录、或在凹轨上及台轨上双方记录的方式都相同),但多层结构的记录层对在奇数序号和偶数序号作为该记录位置交替设定凹轨和台轨的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也可同样适用。例如,可这样使用的方式是第一记录层和其抖动目前配置于凹轨(导向凹槽)上,第二记录层和其抖动配置于台轨上这样新的方式。这是用于避免下述不良轨道方式,在主要使用有机色素类材料的两层记录介质的第二记录层上进行记录时,在第二记录层上需要形成某种程度在层方向深的标记,但在将该深度标记形成于第二记录层的凹轨上时,结构上进行记录时的热传递到台轨侧,产生记录品质的恶化。
该轨道方式,和图8同时说明。图8是表示采用该轨道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8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此外,记录重放光由点划线表示。
首先,在图8所示的第一记录层3上形成相对于反射层7在光照射方向具有凹槽结构的记录膜6,在第二记录层4上也形成相对于反射层8在光照射方向具有凹槽结构的记录膜9。该凹槽结构在光记录介质是盘介质时,从盘介质的中心方向朝向外周螺旋状地形成,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沿该凹槽进行信息的重放及记录。通常,将接近记录重放光照射面侧的凹槽成为凹轨11,将远的凹槽成为台轨13,在第一记录层3上,在凹轨11上形成记录膜6,在第二记录层4上,在台轨13上形成记录膜9。即,在第一记录层3和第二记录层4上,在不同形态的轨道上形成记录膜。
更详细地说,第一记录层3的凹槽结构是凹轨11通过记录膜6形成。如图9所示,在凹轨11中进行抖动,在该抖动信号中记录介质(盘)面内的位置信息、进行OCP时的记录功率及记录脉冲形状等。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记录介质的凹轨上的抖动信号。
在第一记录层3的深向夹着粘接层10及无机保护层14形成第二记录层4。第二记录层4和第一记录层3不同,在台轨13上形成记录膜9,如图10所示,抖动信号也记录于台轨13上。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记录介质的台轨上的抖动信号的图。在该抖动信号中记录第二记录层4的位置信息、或进行OPC时的记录功率及记录脉冲形状等。
即使在采用这种轨道方式的光记录介质时,也可以使用图2~图5说明的第一~第四信号格式,对各记录层3、4采用记录条件的记录方法。
另外,图9及图10中,图中下侧所示的TE作为参考表示对应轨道11、13的随纹误差信号的波形。
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不限于盘介质,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光记录介质,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及变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将信息记录在光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方法,所述光记录介质包括多个记录层,所述多个记录层至少具有被配置成多层结构的用于导向记录光的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所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适于记录用户数据;所述第一记录层具有用于在第一记录层上进行试写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所述第二记录层具有用于在所述第二记录层上进行试写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条件读出步骤,用于在读出作为在所述光记录介质中的所述第一记录层上的轨道信息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
记录条件设定步骤,基于用于根据在所述条件读出步骤中读出的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所述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中导出的所述第二记录层的所述记录条件对成为记录对象的第二记录层设定记录条件;以及
记录动作实施步骤,根据在所述记录条件设定步骤中设定的记录条件,对成为记录对象的第二记录层进行记录动作。
2.一种记录方法,用于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该光记录介质具有由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记录层部分,所述第一记录层具有用于在第一记录层上进行试写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所述第二记录层具有用于在第二记录层上进行试写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所述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分别具有导向记录光的轨道,并适于记录数据,所述记录放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所述光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记录层读出所述信息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来自第一记录层的被读出信息信号对成为记录对象的第二记录层设定记录条件,其中,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被读出信息信号中导出所述第二记录层的所述记录条件;以及
基于被设定的记录条件记录成为记录对象的所述第二记录层上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
该光记录介质具有盘形状,并且所述设定所述记录条件的步骤包括在该盘形状的内周部或外周部的区域进行试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
用于设置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的步骤包括使用在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上所述信息信号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信息在作为记录对象的第二记录层上进行试写,和基于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所述试写结果导出用于所述第二记录层的光记录条件。
CN200480002305.0A 2003-03-25 2004-03-15 信息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391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83619 2003-03-25
JP083619/2003 2003-03-25
JP381189/2003 2003-11-11
JP2003381189A JP3871060B2 (ja) 2003-03-25 2003-11-11 光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PCT/JP2004/003398 WO2004086384A1 (ja) 2003-03-25 2004-03-15 光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9148A CN1739148A (zh) 2006-02-22
CN1739148B true CN1739148B (zh) 2010-04-28

Family

ID=3608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230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39148B (zh) 2003-03-25 2004-03-15 信息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08876B2 (zh)
CN (1) CN1739148B (zh)
ES (1) ES2359914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7515B (zh) * 2019-10-12 2021-05-1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FeMoCrCBY相变薄膜、制备方法及3D模拟瞬态热分布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21A (zh) * 1991-06-04 1992-12-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多数据表面数据存贮系统和方法
WO2002029791A1 (fr) * 2000-10-05 2002-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su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et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 su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21A (zh) * 1991-06-04 1992-12-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多数据表面数据存贮系统和方法
WO2002029791A1 (fr) * 2000-10-05 2002-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su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et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 su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9148A (zh) 2006-02-22
ES2359914T3 (es) 2011-05-30
JP2008217981A (ja) 2008-09-18
JP4308876B2 (ja)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9427C (zh) 光盘及其制造方法和记录再生装置
CN103050136B (zh) 用于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层和光学信息记录媒体
JP3871060B2 (ja) 光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US7167431B2 (en)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er,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5935234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US6713148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01426658B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12647B (zh) 多层相变光学记录介质
CN1739148B (zh) 信息记录方法
CN101888933B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法和记录再生装置
EP1391885A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N100412971C (zh) 一次性写入光记录介质
US7163730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689888B1 (ko) 광기록매체
CN1909087B (zh) 光记录介质
US20070147223A1 (en)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TWI261833B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optical information
US20070196617A1 (en) High density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319054C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US20060134369A1 (en)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6269052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US20050074577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KR20080033528A (ko) 다층 광 기록 매체 및 광 기록 방법
JP4322719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KR100617136B1 (ko) 광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