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6762A -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6762A
CN1736762A CN 200510028279 CN200510028279A CN1736762A CN 1736762 A CN1736762 A CN 1736762A CN 200510028279 CN200510028279 CN 200510028279 CN 200510028279 A CN200510028279 A CN 200510028279A CN 1736762 A CN1736762 A CN 1736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oling
heat
magnetic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282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0337C (zh
Inventor
吴祥明
何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glev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glev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glev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B2005100282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0337C/zh
Publication of CN1736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6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03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033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一种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低温易蒸发的流体直接将悬浮磁铁线圈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悬浮磁铁外部的冷凝器,通过该冷凝器的热交换,凝聚的低温流体返流入线圈部位重新吸热蒸发,形成一个对悬浮磁铁的热源—线圈进行直接冷却的循环。本发明解决了为提高悬浮能力,在增加悬浮线圈的浮磁电流工况下,确实有效地冷却线圈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磁铁的冷却方法和装置,特别是关于应用于磁浮列车的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装置。
现有技术:
城轨磁浮列车依靠安装在转向架上的悬浮磁铁产生悬浮力,来满足载客需求。车辆由直线感应电机与铝感应板相互作用产生的磁推力驱动,达到100~200km/h运行速度。它以低运行噪声、无污染与节能、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运行速度高于现有城轨车辆的特点,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
德国Transrapid的TR04磁浮列车和US005152227A的HSST磁浮列车,其轨道梁的两侧为F形铁磁性轨道,固定在磁浮列车体上的悬浮(兼导向)电磁铁正好置于F形铁磁性轨道下方,且铁芯呈正U形,与F形铁磁性轨道相对。车载电网通电时,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电磁吸引力产生足够的车辆载客能力,同时安装在相邻电磁铁之间的间隙传感器连续探测电磁铁与轨道的间距。通过调节电磁铁的励磁电流调整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引力,以保持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间隙稳定在8.0mm左右,保证列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度。当列车偏离中心线时,U形电磁铁的铁芯与F形轨道错位,两者之间的引力倾斜,此时磁铁产生一个与偏离方向相反的横向分量,迫使列车返回中心线。也就是说,HSST磁浮列车的导向是自动的,不需要导向电磁铁的主动控制。
自1972年日本参考了德国TR04磁浮列车技术,开发研究了HSST中低速(100~250km/h)磁浮列车,由于当时还没有速度达400-500Km/h的TR08高速磁浮列车出现,所以称之为中低速磁浮技术。日本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论证,确认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具有商业应用的价值,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实用。但是该城轨磁浮车辆的悬浮能力却受到限制,不能满足高峰时较大客运需求。如要通过提高悬浮磁铁的悬浮能力,来提高列车的载客量,将面临一个因磁铁磁密饱和引起悬浮磁铁线圈过热的技术问题。悬浮磁铁线圈的结构决定了限定电流和匝数,从而限定了悬浮能力。如要求在线圈内通过较大电流以满足瞬间的悬浮能力提高,势必会带来线圈过热。如何有效的将悬浮线圈过热产生的热量传导散发到外界大气,成为城轨磁浮车辆的关键技术之一。
经过近30多年的研究,都未能解决悬浮磁铁过热问题。日本JP62-210807专利,提出了在悬浮磁铁的磁极上开设许多几何孔洞,利用列车运行的空气流动冷却悬浮磁铁线圈的技术方案。可是根据日本爱知世博会线的车辆技术资料来看,其现有的磁浮车辆HSST-100L还是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其悬浮能力达不到所预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解决为提高悬浮能力,在增加悬浮线圈的浮磁电流工况下,确实有效地冷却线圈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低温易蒸发的流体直接将悬浮磁铁线圈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悬浮磁铁外部的冷凝器,通过该冷凝器的热交换,凝聚的低温流体返流入线圈部位重新吸热蒸发,形成一个对悬浮磁铁的热源—线圈进行直接冷却的循环。
进一步,上述的冷却方法还可以包含利用磁浮车辆运行时的气流对悬浮磁铁的铁芯进行直接冷却。
一种使用上述冷却方法的冷却装置是设置在线圈两侧与线圈密切贴合的铜质冷却套、设置在车辆转向架外侧的冷凝器、连接上述的冷却套和冷凝器的传输管构成的密封冷却系统,以及灌注在该密封冷却系统中的流体导热工质。
进一步,该冷却套内部设置有曲折盘绕的流通槽,该流通槽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传输管相连的管接头。
再进一步,该线圈为双线圈,在该双线圈中间设置有密切贴合的铜质冷却套。
更进一步,在铁芯内侧面设置有翅状的散热器。
又进一步,该散热器是铝质或铜质的。
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针对悬浮磁铁加大励磁电流后,线圈发热占主导地位的特点,直接对该发热源进行冷却,极大地提高了冷却效果。
2)由于现有悬浮磁铁线圈的设计与制造决定了在线圈的热量集中在其2/3的高度的范围内,很难将其散发。本发明则巧妙地将冷却套设置其间,直接将线圈所发热量及时输出至冷凝器。
3)对于铁芯因磁涡流产生的热量,采用另加与铁芯内侧面紧密贴合的翅状的散热器,与日本JP62-210807专利在磁板上开设许多孔洞以达风冷的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既不影响磁铁结构强度,又大大增加了风冷面积,提高冷却效果的优点。
4)可以极大地提高悬浮能力,提供满足客流高峰时,对悬浮车辆承载能力的要求。
5)本发明不改变现有城轨磁浮列车的原有结构,有利于对现有城轨磁浮列车的升级改造。
6)可采用纯净蒸溜水、酒精、煤油、氟利昴等多种流体作导热工质,具有来源广泛、方便易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冷却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在磁浮列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标记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冷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利用在主要由冷却套和冷凝器构成的一个封闭系统中流动的导热工质,通过与悬浮磁铁线圈紧密接触的冷却套将悬浮磁铁线圈因励磁电流产生的热量吸受汽化,使该线圈温度下降,而汽化后的导热工质流至冷凝器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其吸收的汽化潜热放出,又呈液态返流回冷却套重新吸热汽化,如此流体的导热工质不断地在上述封闭系统中进行吸热、放热的循环,将线圈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源源输出,使线圈保持低温,允许使用大的励磁电流,从电磁铁的电磁力公式:
F L = μ 0 ( NI ) 2 A ( 2 s ) 2 ( 1 - r 2 p ) - - - ( N )
可见电磁力FL与线圈匝数N和励磁电流I的平方成正比,而线圈匝数N受车辆整体结构的限制,变动范围有限;如果能有效地克服电磁铁线圈的温升,使励磁电流I加大一倍,在其它条件如磁路间隙S、磁极面积A、磁极宽度P、磁极中心偏差R等相同的情况下则电磁力可以提高3倍。而本发明除了上述线圈的冷却外,还辅以对悬浮磁铁铁芯的风冷冷却,采用附加扩大散热面积冷的却器,使其与铁芯密切结合,并用优良的导热材料如铜、铝质金属制造,这样就能将铁芯涡流引起的发热充分的散发到外围的大气中,如此就可进一步的许可悬浮磁铁使用更大的励磁电流I。本发明这种冷却的实际效果,可以使线圈中的励磁电流比无冷却的高2倍。其悬浮能力的增加是十分巨大的,足以克服现有城规磁浮车辆悬浮力不足的缺点,完全能满足客流高峰时,车辆对承载能力的要求。
图2、图3和图4显示了使用本发明冷却方法的冷却装置,它设置在车箱12底部的转向架托臂7上,该转向架托臂7则通过其顶部的空气弹簧10、横向移动装置11与车厢12两侧底部连接。两端设置有F形磁性轨道8的横向轨枕8-1架设在混凝土复合轨道梁8-2上,该两F形铁磁性轨道8顶部平面的铝感应板分别与处于两侧的转向架托臂7下端面上设置的直线感应电机相对。设置在该转向架托臂7内侧下部的悬浮磁铁5则与F形铁磁性轨道8的凸面相对。每个悬浮磁铁单元有四个悬浮磁铁5。该悬浮磁铁5由铁芯1和线圈2构成,铁芯1呈凵形。冷却装置的冷却套3固定在铁芯1上,它与线圈2的两个侧面紧密相贴。该冷却套3(请参阅图5)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铜质材料制造,其内部设置有曲折盘绕的流通槽3-1,该流通槽3-1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管接头3-3;并以其中部的安装孔3-2套设固定在铁芯1的磁厄部分上,然后再绕制线圈2。冷却装置的冷凝器6设置在转向架托臂7外侧,并用管道与冷却套3的两个管接头3-3密封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冷却系统,在该冷却系统中灌注有低温易蒸发的流体,如纯净蒸溜水、酒精、煤油、氟里昂等作导热工质。当线圈2因励磁电流而发热时,与线圈2侧面紧密相贴的冷却套3有效地吸收该热量,使其中的液态导热工质受热汽化,通过管道流至冷凝器6。由于冷凝器6具有巨大的冷却面积,足以迅速地将热量传输至外界大气,使导热工质放出汽化潜热而冷凝成液态,从管道返流至冷却套3,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冷却过程。此外,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的气流,加速了冷凝器6的冷却过程。
除了上述的主要由冷却套3和冷凝器6构成的封闭冷却系统外,本发明还在铁芯1的内侧设置有冷却散热器4。该冷却散热器4用具有优良导热性能的铜、铝质材料制造,它有与铁芯1内侧面良好贴合的基体,并在该基体上设置大量的翅片,以扩大散热面积。冷却散热器4能有效及时地将铁芯1中因涡流引起的热量散发至外界大气,加强了整个悬浮磁铁5的冷却效果。
为了更进一步深化本发明降低线圈2工作温度的特点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现有每个悬浮磁铁5上的单一线圈一分为二,改为两个并列的线圈,即所谓的双线圈,除了在该双线圈的两个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冷却套3外,在双线圈的中间再设置一个冷却套3,这样就可将原来单一线圈中心部位难以向外传导的热量也能迅速外传,更优化了本发明的冷却方法,冷却的效果更佳。

Claims (9)

1、一种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低温易蒸发的流体直接将悬浮磁铁线圈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悬浮磁铁外部的冷凝器,通过该冷凝器的热交换,凝聚的低温流体返流入线圈部位重新吸热蒸发,形成一个对悬浮磁铁的热源-线圈进行直接冷却的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冷却方法还可以包含利用磁浮车辆运行时的气流对悬浮磁铁的铁芯进行直接冷却。
3、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方法的城轨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设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却方法的冷却装置是设置在线圈两侧与线圈密切贴合的铜质冷却套、设置在车辆转向架外侧的冷凝器、连接上述的冷却套和冷凝器的传输管构成的密封冷却系统,以及灌注在该密封冷却系统中的流体导热工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套内部设置有曲折盘绕的流通槽,该流通槽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传输管相连的管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圈为双线圈,在该双线圈中间设置有密切贴合的铜质冷却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圈为双线圈,在该双线圈中间设置有密切贴合的铜质冷却套。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铁芯内侧面设置有翅状的散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是铝质或铜质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是铝质或铜质的。
CNB2005100282795A 2005-07-29 2005-07-29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Active CN10036033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82795A CN100360337C (zh) 2005-07-29 2005-07-29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82795A CN100360337C (zh) 2005-07-29 2005-07-29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6762A true CN1736762A (zh) 2006-02-22
CN100360337C CN100360337C (zh) 2008-01-09

Family

ID=3607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282795A Active CN100360337C (zh) 2005-07-29 2005-07-29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0337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3247A (zh) * 2011-03-04 2012-09-05 吴小平 调翼式永磁悬浮技术
CN102931770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浙江大学 混合励磁制动结构的冷却装置
CN104228604A (zh) * 2014-09-28 2014-12-24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
CN112238873A (zh) * 2019-07-16 2021-01-19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自然液冷导热管及具有其的自然液冷式分体真空管道结构
CN113758113A (zh) * 2021-09-23 2021-12-07 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 一种真空管道磁浮列车的电磁悬浮装置冷却系统、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03287A1 (de) * 1974-01-24 1975-08-07 Krauss Maffei Ag Elektromagnet
JP2560561B2 (ja) * 1991-04-26 1996-1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超電導コイル装置
JP3739474B2 (ja) * 1996-02-21 2006-01-25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磁気浮上搬送装置
JPH1154317A (ja) * 1997-08-06 1999-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磁気浮上列車用超電導磁石
CN1157542C (zh) * 1999-05-14 2004-07-14 李世堃 无轴封磁悬浮泵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3247A (zh) * 2011-03-04 2012-09-05 吴小平 调翼式永磁悬浮技术
CN102931770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浙江大学 混合励磁制动结构的冷却装置
CN104228604A (zh) * 2014-09-28 2014-12-24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
CN112238873A (zh) * 2019-07-16 2021-01-19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自然液冷导热管及具有其的自然液冷式分体真空管道结构
CN113758113A (zh) * 2021-09-23 2021-12-07 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 一种真空管道磁浮列车的电磁悬浮装置冷却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3758113B (zh) * 2021-09-23 2022-09-13 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 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电磁悬浮装置冷却系统、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0337C (zh)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0337C (zh) 磁浮车辆悬浮磁铁的冷却方法和其装置
CN110304089B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及列车
CN110304092B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及列车
KR101009465B1 (ko) 할바흐 배열을 이용한 자기 부상 시스템 및 자기 부상 방법
CN114834255B (zh) 一种涡流制动装置及其制动方法
CN106671822B (zh) 高温超导磁悬浮机构及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
CN109795332B (zh) 悬挂式磁浮交通轨道系统、悬浮架系统、磁浮车辆及磁浮系统
CN108394311A (zh) 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导向装置
CN106926743A (zh) 涡流阻尼器及磁悬浮车
EP3611046B1 (en) Hybrid electrodynamic levitation system
CN207098866U (zh) 一种直线电机冷却系统及直线电机
CN111873808A (zh) 一种超导电动-电磁混合磁悬浮列车
JP4727424B2 (ja) 常電導吸引型磁気浮上式車両
CN214984851U (zh) 一种兼容轮轨列车系统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
CN103552473A (zh) 一种含超导开关的直线Halbach永磁体排列的超导涡流制动装置
CN113914156A (zh) 一种磁浮系统与一种悬浮列车
CN109795333B (zh) 一种悬挂式磁浮交通轨道系统、悬浮架系统、磁浮车辆及磁浮系统
CN110304093B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及列车
CN108657012A (zh) 新型高速磁悬浮列车及悬浮机构
CN110979019A (zh) 一种多源组合式电磁制动装置及其应用
RU2647784C1 (ru) Система магнитной левитации и боковой 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магнитолевитацион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02178659U (zh) 一种直线电机冷却装置
CN116198334A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41742B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及列车
CN214689056U (zh) 一种主动与被动混合式阻尼控制系统及高速飞行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NGJI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MAGNETIC SUSPENSI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

Effective date: 20131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1204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TO: 200092 YANGPU,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129

Address after: 200092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Siping Road No. 1239

Patentee after: Tongji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01204 No. 2520, Pudong, Shanghai, Longyang Roa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agnetic Suspensi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