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1903A -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1903A
CN1731903A CN 200510035513 CN200510035513A CN1731903A CN 1731903 A CN1731903 A CN 1731903A CN 200510035513 CN200510035513 CN 200510035513 CN 200510035513 A CN200510035513 A CN 200510035513A CN 1731903 A CN1731903 A CN 1731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ayer
organic material
oxygen plasma
device life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355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87101C (zh
Inventor
周翔
周云飞
袁永波
连加荣
庞宏启
曹玲芳
张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5100355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7101C/zh
Publication of CN1731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1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71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71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氧等离子体处理导电高分子材料空穴注入层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表面,提高器件工作的稳定性和寿命。该器件由镀于玻璃上的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阳极(1)、导电高分子材料空穴注入层(2)、有机材料空穴传输层(3)、有机材料发光层(4)、有机材料电子传输层(5)、金属阴极(6)构成。本发明通过氧等离子体对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2)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并在其表面形成纳米量级的微结构,改善其与空穴传输层(3)的有效接触和界面特性,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简称OLEDs)作为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技术及平面二维光源照明技术,兼具主动发光、宽视角、全彩色、可弯曲、高效率、低功耗、低成本等许多优点,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对显示技术以及绿色照明技术的要求,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及近年来在材料和器件的突破性进展使之成为极有竞争力的平板显示技术与照明技术之一。
OLEDs技术的研究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进展包括:
(1)1987年美国柯达(Kodak)公司C.W.Tang和S.A.VanSlyke首次采用双层结构(包含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利用真空热蒸发镀膜的方法制备了高效率、高亮度、低电压的有机小分子OLEDs(C.W.Tang and S.A.VanSlyke,Appl.Phys.Lett.51,913(1987))。
(2)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H.Burroughes等人制备了高分子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简称Poly-LEDs,或PLEDs)(H.Burroughes et al.,Nature 347,539(1990))。
(3)1992年美国加州大学的G.Gustafsson等人使用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PANi)作为空穴注入阳极,制备了柔性高分子薄膜电致发光器件(G.Gustafsson et al.,Nature357,477(1992))。
(4)1997年美国IBM公司的J.C.Scott等人使用导电高分子材料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或聚苯胺(PANi)作为空穴注入层,制备了高分子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显著提高了器件的性能(J.C.Scott et al.,Synth.Met.85,1197(1997))。
十几年来,大量的研发工作为OLEDs/PLEDs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市场上已经陆续出现了相关的有机显示器和背照明产品。然而尽管OLEDs/PLEDs制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仍然是制约其走向大规模应用和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问题。
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1)有机材料的热衰变,由于有机材料的玻璃化温度较低、热稳定性较差,器件在工作时的发热(焦耳热)会引起材料本身及其特性的变化而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2)有机材料的光/电化学衰变,有机材料易在工作发光条件下发生光/电化学反应,引起材料本身及其特性的变化而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3)器件中两种材料形成的界面不稳定,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包含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阳极/有机层;有机层/有机层;有机层/金属三种界面,器件在工作时引起其中任何一个界面的特性变化及失效都会影响器件的寿命。(4)金属阴极的腐蚀,为了提高电子注入能力,阴极通常采用低功函数的金属。而低功函数金属常常具有较活泼的化学性质,易受空气中氧和水的腐蚀,从而导致器件的快速的老化。因此,OLEDs的寿命尚需进一步提高,提高OLEDs寿命的新方法有待进一步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器件具有较长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由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阳极(1)、导电高分子材料空穴注入层(2)、有机材料空穴传输层(3)、有机材料发光层(4)、有机材料电子传输层(5)、金属阴极(6)依次排列所构成。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空穴注入层(2)可以是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或聚苯胺(PANi)、或聚乙烯咔唑(PVK)、或聚硅烷(PMPS)等导电高分子材料。本发明方法的特征是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艺过程中,采用气体放电产生氧等离子体对导电高分子材料空穴注入层进行表面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的优化条件为:功率密度1-1000mW/cm2、反应气压0.1-10Pa、气流量1-100sccm,sccm为每分钟标准毫升,处理时间1秒-10分钟。
本发明可以改善现有OLEDs技术在有机材料界面相容性较差和接触不良而影响器件寿命等方面的问题,特别具有以下优点:
(1)氧等离子体处理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表面能有效改善空穴注入层表面特性以及与其上空穴传输层的界面,获得稳定、良好、可控的界面,从而提高器件寿命(本发明方法可使器件寿命提高为常规器件的八倍)。
(2)氧等离子体处理工艺与现有OLEDs制备工艺兼容(ITO导电电极通常需要氧等离子体处理提高功函数和去除有机玷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未处理的导电高分子材料(PEDOT∶PSS)薄膜表面扫描电镜显微形貌照片。
图3是经过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导电高分子材料(PEDOT∶PSS)薄膜表面扫描电镜显微形貌照片。
图1中,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由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阳极(1)、导电高分子材料空穴注入层(2)、有机材料空穴传输层(3)、有机材料发光层(4)、有机材料电子传输层(5)、金属阴极(6)依次排列构成。
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空穴注入层(2)可以是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或聚苯胺(PANi)、或聚乙烯咔唑(PVK)、或聚硅烷(PMPS)等导电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空穴注入层(2)可以是由可旋涂、浇铸、提拉、印刷等方法制备。
氧等离子体对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2)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可在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2)表面形成纳米量级的微结构,改善其与空穴传输层(3)的有效接触和界面特性,显著提高器件的工作寿命。
有机材料空穴传输层(3)、有机材料发光层(4)、有机材料电子传输层(5),可以是由相同有机材料构成,也可以是由不同有机材料构成。它们可以是由可真空蒸发镀膜的有机小分子薄膜材料构成,也可以是由可旋涂、浇铸、提拉、印刷的高分子薄膜材料构成。
有机材料空穴传输层(3)可以是由一种有机材料构成的单层,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三种有机材料构成的双层或三层;可以是由单一纯的有机材料构成的单一薄膜,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三种有机材料掺杂或互混构成的有机掺杂体系薄膜。
有机材料发光层(4)可以是由一种有机材料构成的单层,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三种有机材料构成的双层或三层发光层;它既可以是由单一纯的有机材料构成的单一薄膜,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三种有机材料掺杂或互混构成的有机掺杂体系薄膜发光层;它可以为(包含)有机荧光材料,也可以为(包含)有机磷光材料。
有机材料电子传输层(5),可以是由一种有机材料构成的单层,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三种有机材料构成的双层或三层;它即可以是由单一纯的有机材料构成的单一薄膜,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三种有机材料掺杂或互混构成的有机掺杂体系薄膜。
金属阴极(6),其特征在于可以是由单一纯的金属材料构成,包括金、银、铝、镁、铟、锡、镓、钙、铯、锂,钡,也可以是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购成,包括镁银、锂铝合金,还可以是双层结构,包括锂\铝、铯\铝、钙\铝、钡\铝、镁\铝、镁\银、钙\银、锂\银、铯\银、钡\银、氟化物\铝、碱金属化合物\铝、氧化物\铝,还可以是复合结构,包括氟化物和铝复合、碱金属化合物和铝复合。
实施例
首先在经过仔细清洗的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阳极(1)基底上用旋涂法形成厚度约为40nm的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2)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薄膜,随后放入反应离子刻蚀机的真空腔中,通过射频放电方法电离真空腔中的氧气产生氧等离子体对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表面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密度约为50mW/cm2,气压约为2.0Pa,气流量约为40sccm,处理时间分别为5分钟和8分钟,可在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2)表面形成可以改善其与空穴传输层(3)的有效接触和界面特性的纳米量级微结构(如图3所示),然后真空热蒸发镀膜的方法蒸镀上一层厚度约为40nm的芳香二胺类衍生物(TPD)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3),再蒸镀上一层厚度约为60nm的8羟基喹啉铝(Alq)薄膜作为发光层(4)和电子传输层(5),最后蒸镀一层厚度约为1nm的氟化锂(LiF)和厚度约为100nm的金属铝(Al)作为复合结构阴极(6)。相比同等条件下已有技术制备的常规器件(没有使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导电高分子空穴注入层),上述本发明的实例(最佳处理条件下)将器件寿命提高为常规器件的八倍(如表1所示,器件在氮气手套箱中(水汽含量小于30ppm),室温下连续工作,起始亮度约为1000cd/m2。器件寿命定义为亮度降至起始亮度的1/2,即500cd/m2时的持续工作时间)。
表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寿命
  经过氧等离子体处理8分钟的器件   13.8小时
  经过氧等离子体处理5分钟的器件   5.5小时
  已有技术器件   1.7小时

Claims (2)

1.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艺过程中,采用气体放电产生氧等离子体对导电高分子材料空穴注入层进行表面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的优化条件为:功率密度1-1000mW/cm2、反应气压0.1-100Pa、气流量1-100sccm,处理时间1秒-10分钟。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其特征是氧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密度为50mW/cm2,气压为2.0Pa,气流量为40sccm,处理时间为8分钟。
CNB2005100355137A 2005-07-01 2005-07-01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1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355137A CN100387101C (zh) 2005-07-01 2005-07-01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355137A CN100387101C (zh) 2005-07-01 2005-07-01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1903A true CN1731903A (zh) 2006-02-08
CN100387101C CN100387101C (zh) 2008-05-07

Family

ID=3596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3551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101C (zh) 2005-07-01 2005-07-01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7101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816B (zh) * 2008-10-21 2010-06-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1438627B (zh) * 2006-05-10 2010-09-08 Lg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有机电子器件
CN101587941B (zh) * 2009-06-25 2011-10-05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CN101611480B (zh) * 2007-02-22 2012-09-05 伊斯曼柯达公司 制造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现场外掺杂半导体传输层的方法
CN111081901A (zh) * 2018-11-26 2020-04-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印刷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2467056A (zh) * 2020-12-23 2021-03-09 上海大学 具有波导模式光耦合增强的绿光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0383A (zh) * 2020-12-23 2021-03-12 上海大学 具有光耦合增强及载流子传输平衡的一体式空穴注入层的红光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0164A (zh) * 2020-12-23 2021-03-16 上海大学 基于溶剂气相处理空穴注入层的蓝光oled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42903A (zh) * 2021-11-30 2022-03-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池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817B (zh) * 2008-10-21 2010-06-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8755A (ja) * 2000-03-21 2001-12-07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11241A (ja) * 2002-09-19 2004-04-08 Casio Comput Co Ltd El素子、el素子を用いた発光パネル及びel素子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8627B (zh) * 2006-05-10 2010-09-08 Lg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备的有机电子器件
CN101611480B (zh) * 2007-02-22 2012-09-05 伊斯曼柯达公司 制造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现场外掺杂半导体传输层的方法
CN101373816B (zh) * 2008-10-21 2010-06-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1587941B (zh) * 2009-06-25 2011-10-05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CN111081901A (zh) * 2018-11-26 2020-04-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印刷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2467056A (zh) * 2020-12-23 2021-03-09 上海大学 具有波导模式光耦合增强的绿光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0383A (zh) * 2020-12-23 2021-03-12 上海大学 具有光耦合增强及载流子传输平衡的一体式空穴注入层的红光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0164A (zh) * 2020-12-23 2021-03-16 上海大学 基于溶剂气相处理空穴注入层的蓝光oled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42903A (zh) * 2021-11-30 2022-03-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池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87101C (zh) 2008-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7101C (zh) 一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方法
CN100586243C (zh) 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072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596048A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阴极复合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59315A (zh) 一种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851955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Saikia et al.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a perylene interlayer between the electrode–organic interface
CN101373816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6340594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0020B (zh) 一种高效长寿命的蓝光器件
CN103000818B (zh)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22156A (zh) 一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1143A (zh) 一种具有np型复合空穴注入层的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89646B (zh) 一种柔性无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98C (zh)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1114700B (zh) 一种能发出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hen et al. Flexible white top-emit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a MoOx roughness improvement layer
Chuan-Nan et al. Enhanced Brightness and Efficiency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Using an LiF-Doped Electron-injecting Layer with Aluminium Cathode
CN104103768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103764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564641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964096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Ho Dramatically improved lifetime operation and luminous efficiency for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y oxygen plasma and nitrogen treatments
CN1505447A (zh) 有机电激发光元件
CN103594648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