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9138A -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9138A
CN1719138A CN 200410019920 CN200410019920A CN1719138A CN 1719138 A CN1719138 A CN 1719138A CN 200410019920 CN200410019920 CN 200410019920 CN 200410019920 A CN200410019920 A CN 200410019920A CN 1719138 A CN1719138 A CN 1719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stage
air quantity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199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暻桓
廉宽镐
金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199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19138A/zh
Publication of CN1719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9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包括首先检查设定模式是否是空气纯净模式的阶段;依检查结果,若设定为空气纯净模式,强制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以对应所述空气纯净模式的风量的阶段。还提供一种包括检查含空气纯净模式、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控制模式及CO2浓度控制模式的设定模式的阶段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本发明效果是该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是与现在的室内温度、外部温度、设定温度及CO2浓度无关的控制换气系统,维持和管理室内空气纯净度。可对应预测的室内污染度调节风扇的风量,应对室内空气纯净度的急剧变化,提供高效率换气。室内人通过风扇的风量任意调节室内空气纯净度,可减少不适性或不必要的电耗。

Description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换气系统的发明,特别是有关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的发明。
背景技术
一般封闭空间的空气由于生命体的呼吸,随着时间增加,CO2气体的含量也在增多,有碍生命体的呼吸。
因此,办公室或车辆等多数人停留在狭小空间时,需要换气系统,用来将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置换为室外新鲜空气。
上述的换气系统驱动供气扇引入室外空气,将引入的空气通过传热交换器冷却至与室内空气温度相近的温度后,通过供气部引入到室内。又,驱动排气扇将室内空气引入到排气部,通过作为将引入的空气排至室外的系统的上述传热交换器,而抑制突然的冷气及热气的流入。
图1是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换气系统由控制整个系统检出CO2浓度,并以此作为基准,控制供气扇及排气扇的驱动,进行室内空气换气的控制部2;检出室外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22;检出室内温度的室温传感器23;为调节风量检出风挡位置的风挡位置检出传感器26;检出室内CO2浓度的多个CO2气体传感器27;根据传感器的检出结果及根据此结果的控制部21的控制,将室外空气提供至室内的,驱动供气扇的排气扇驱动回路29;根据控制部21的控制确定风量时,根据风挡位置检出传感器26的检出结果驱动风挡的风挡驱动回路30等部分组成。
还包括使用者为控制换气系统的动作输入选择信息的遥控装置24和空调器室内机。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图2是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换气系统的换气控制方法采用控制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的方法和用CO2传感器检出CO2浓度,根据CO2浓度的量而控制的方法。
如图2所示,在提供电源的情况下,由室内机的信号判断是否是制冷模式S301,以是否是制冷模式来控制风量。
首先,说明制冷模式下的换气。
室外温度及设定温度TS低于室温时,一般换气为提高制冷效率采用直接引入外部冷的气体,并以最大风量HH进行换气。(S302、S303、S308)
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TS时,也同样以最大风量HH进行换气。(S302、S304、S308)
一方面,设定温度TS>室温>室外温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用排气加温供气的外气,再供至室内。(S302、S303、S309)
在室外气温度高于室温及设定温度TS时,也同样进行热交换换气。(S302、S304、S309)
另一方面,若在非制冷状态下,即加热或调温模式下的换气过程说明如下。
若室外气温及设定温度TS高于室温时,一般直接引入暖和的外气,为提高加热效率以最大风量HH进行换气。(S305、S306、S308)
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TS时,同样以最大风量HH进行普通换气。(S305、S307、S308)
室外温>室温>设定温度TS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用排气冷却供气的外气,再引入室内。(S305、S306、S309)
外气温低于室温及设定温度TS时,也同样进行热交换换气。(S305、S307、S309)
上述换气过程中的热交换换气的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判断CO2气体的浓度水平S301,根据CO2气体的浓度情况,将供气扇和排气扇以最大风量HH、大风量H、中风量M及低风量L运转,CO2气体浓度明显低时,停止驱动供气扇、排气扇,结束换气。
上述现有技术的换气控制方法,是检出室温及室外温度,并将其与设定温度TS进行比较,分普通换气和热交换换气进行控制的方法。
若不需普通换气而需热交换换气时,检出CO2浓度,并根据浓度水平,分5个阶段进行换气。
以上说明的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存在以下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设定为根据现在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进行的控制和根据检出的CO2浓度进行控制,在使用者不考虑现实的温度及浓度,为提前维持室内空气纯净度而任意调整时,存在无法有效对应的问题。
即,预测一定时间后可能发生的室内吸烟或室内人员的增加或减少,为提高或降低室内的空气纯净度,调节供气扇的风量及排气扇的风量时,没有可设定对应的控制方法。
因此,目前在室内空气超过设定温度或CO2浓度高于基准后,换气系统才开始启动,使室内的人不时地感到不舒服,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将空气纯净度调整到适宜状态,在有效地使室内人感到舒适而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在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就能设定温度及CO2浓度无关,控制换气系统,维持、管理室内空气纯净度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对应预测的室内污染度,调节风扇的风量,提供换气效率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室内人通过风扇的风量任意调节室内空气纯净度,可减少不适性或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首先检查设定模式是否是空气纯净模式的阶段;
依检查结果,若设定为空气纯净模式,强制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以对应所述空气纯净模式的风量的阶段。
所述运转阶段包括:
判断所述空气纯净模式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还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的阶段;
依判断结果,若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特强,若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弱的阶段。
还提供一种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检查包括空气纯净模式、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控制模式及CO2浓度控制模式的设定模式的阶段;
依检查结果,若设定为空气纯净模式,则判断所述空气纯净模式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还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的阶段;
依判断结果,若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特强,若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弱的阶段;
所述设定模式设定为特级及低级空气纯净模式的期间时,继续维持上述运转的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的阶段。
所述设定模式在空气纯净模式、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控制模式、CO2浓度控制模式中至少为一中以上。
该方法中包括依检查结果设定模式设定为温度控制模式及CO2浓度控制模式时,根据室内机的信号判断当前是否是制冷模式的阶段;
依判断结果,若是制冷模式,则比较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的第一比较阶段;
上述第一比较结果,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时及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TS时,以最大风量进行普通换气的阶段;
上述第一比较结果,设定温度TS>室温>室外温度时及室外温度>室温及设定温度TS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以排气加热供气的外气的阶段;
上述判断结果,若是加热或温度控制模式,则比较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的第二比较阶段;上述第二比较结果,室温度<室外温度及设定温度TS时及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TS时,以最大风量进行普通换气的阶段;
上述第二比较结果,室外温度>室温度>设定温度TS时及室外温度<室温度及设定温度TS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以排气冷却供给气的外气,再引入室内。
所述热交换换气的阶段包括有判断CO2气体的浓度水平的阶段;
根据上述判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水平,以最大风量HH、大风量H、中风量M及低风量L运转供气扇及排气扇的阶段;
上述CO2气体浓度低于基准值时,停止供气扇、排气扇驱动的阶段。
本发明效果是该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是与现在的室内温度、外部温度、设定温度及CO2浓度无关的控制换气系统,维持和管理室内空气纯净度。可对应预测的室内污染度调节风扇的风量,应对室内空气纯净度的急剧变化,提供高效率换气。室内人通过风扇的风量任意调节室内空气纯净度,可减少不适性或不必要的电耗。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结构图;
图2:现有技术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本发明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中:
21:控制部                     22:室外温度传感器
23:室温传感器                 24:遥控装置
25:室内机                     26:风挡位置检出传感器
27:CO2气体传感器            28:供气扇驱动回路
29:排气扇驱动回路             30:风挡驱动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图3是本发明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提供电源的情况下,通过室内机运转制冷或加热模式时,使用者判断,是不用考虑现在的温度室内/外温度,设定温度及CO2浓度,只为提前维持室内空气的纯净度而任意变更,而是根据室内空气的纯净度运转温度控制模式及浓度控制模式。
即,即使现在的室内空气纯净度良好,在一定时间后,由于吸烟或室内人员的急剧增多或减少,有提高或降低室内空气纯净度的情况。
此时,使用者将换气系统设定为空气纯净模式,若无需提前维持室内空气的纯净度时,设定为温度控制模式及浓度控制模式。
根据以上判断结果,若换气系统设定为空气纯净模式时,判断其空气纯净模式是特级控制模式还是低级控制模式。S402
若上述判断结果,设定为特级空气纯净模式,则以特强运转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风量,对应预测的室内污染度的增加。S403
若设定为低级空气纯净模式,则以弱运转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风量,对应预测的室内污染度的减少。S404
此时,换气系统的模式设定为特级及低级空气纯净模式时,继续维持上述运转的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风量。
换气系统的模式由空气纯净模式设定变更为温度控制模式及浓度控制模式时,以现有技术的温度控制及浓度控制的运算法则运转。
即,根据室内机的信号判断当前是否是制冷模式S301。然后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分制冷模式和非制冷模式控制风扇的风量。
首先,说明制冷模式下换气系统的动作。
室外温度及设定温度TS低于室温时,将凉的外气直接引入,进行普通换气,为提高制冷效率,以最大风量HH进行换气。(S302、S303、S308)
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TS时,也同样以最大风量HH进行换气。(S302、S304、S308)
一方面,设定温度TS>室温>室外温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以排气加热供气的外气,再引入室内。(S302、S303、S309)
室外气温高于室温及设定温度TS时,也同样进行热交换换气。(S302、S304、S309)
另一方面,在非制冷模式下,即在加热或温度控制模式下的换气过程,说明如下:
室外温及设定温度TS高于室温时,直接引入暖和的外气,进行普通换气,为提高加热效率以最大风量HH进行换气。S305、S306、S308
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TS时,也同样以最大风量HH进行普通换气。(S305、S307、S308)
室外温>室温>设定温度TS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以排气冷却供气的外气,再引入室内。
室外气温低于室温及设定温度TS时,也同样进行热交换换气。(S305、S307、S309)
上述换气过程中热交换换气的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判断CO2气体的浓度水平,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水平以最大风量HH、大风量H、中风量M及低风量L运转供气扇及排气扇,若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明显低的情况下,停止供气扇、排气扇的驱动,结束换气。
如上,在进行温度控制及浓度控制的运算法则之前,加空气纯净模式,使特级及低级空气纯净模式的运算法则与室内外温度及污染情况无关,达到控制换气系统的风量的目的。
通过上述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样的变更及修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局限在实施例所记载的内容,应根据权利要求范围而定。

Claims (6)

1、一种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
首先检查设定模式是否是空气纯净模式的阶段;
依检查结果,若设定为空气纯净模式,强制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以对应所述空气纯净模式的风量的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运转阶段包括:
判断所述空气纯净模式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还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的阶段;
依判断结果,若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特强,若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弱的阶段。
3、一种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检查包括空气纯净模式、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控制模式及CO2浓度控制模式的设定模式的阶段;
依检查结果,若设定为空气纯净模式,则判断所述空气纯净模式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还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的阶段;
依判断结果,若是特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特强,若是低级空气纯净模式,则运转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为弱的阶段;
所述设定模式设定为特级及低级空气纯净模式的期间时,继续维持上述运转的供气扇风量和排气扇风量的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设定模式在空气纯净模式、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控制模式、CO2浓度控制模式中至少为一中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依检查结果设定模式设定为温度控制模式及CO2浓度控制模式时,根据室内机的信号判断当前是否是制冷模式的阶段;
依判断结果,若是制冷模式,则比较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的第一比较阶段;
上述第一比较结果,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时及室温<室外温<设定温度TS时,以最大风量进行普通换气的阶段;
上述第一比较结果,设定温度TS>室温>室外温度时及室外温度>室温及设定温度TS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以排气加热供气的外气的阶段;
上述判断结果,若是加热或温度控制模式,则比较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的第二比较阶段;上述第二比较结果,室温度<室外温度及设定温度TS时及室温度>室外温度>设定温度TS时,以最大风量进行普通换气的阶段;
上述第二比较结果,室外温度>室温度>设定温度TS时及室外温度<室温度及设定温度TS时,进行热交换换气,即以排气冷却供给气的外气,再引入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换气的阶段包括有判断CO2气体的浓度水平的阶段;
根据上述判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水平,以最大风量HH、大风量H、中风量M及低风量L运转供气扇及排气扇的阶段;
上述CO2气体浓度低于基准值时,停止供气扇、排气扇驱动的阶段。
CN 200410019920 2004-07-08 2004-07-08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Pending CN1719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19920 CN1719138A (zh) 2004-07-08 2004-07-08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19920 CN1719138A (zh) 2004-07-08 2004-07-08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9138A true CN1719138A (zh) 2006-01-11

Family

ID=35931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19920 Pending CN1719138A (zh) 2004-07-08 2004-07-08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1913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641A (zh) * 2007-10-31 2010-09-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4930673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昆山科技大学 结合换气风扇的节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81314A (zh) * 2018-12-24 2019-05-21 清华大学 复合功能材料、压力传感装置以及智能温控系统
CN113899194A (zh) * 2020-07-06 2022-01-07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电极极板干燥方法及干燥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2641A (zh) * 2007-10-31 2010-09-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4930673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昆山科技大学 结合换气风扇的节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81314A (zh) * 2018-12-24 2019-05-21 清华大学 复合功能材料、压力传感装置以及智能温控系统
CN113899194A (zh) * 2020-07-06 2022-01-07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电极极板干燥方法及干燥系统
CN113899194B (zh) * 2020-07-06 2023-10-03 Sk新能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电极极板干燥方法及干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81B (zh) 空调机的风向偏转装置
CN1119582C (zh) 空调机
CN1734196A (zh) 中央空调的驱动控制方法
CN100346111C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12839A (zh) 一种节能型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727783A (zh) 利用通风系统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CN107906666B (zh)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566816A (zh) 冷暖空调机的制冷除湿运行方法
CN1719138A (zh) 换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CN1108493C (zh) 空气调节机
CN1135335C (zh) 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CN1719137A (zh) 换气系统风量的控制方法
CN1109858C (zh) 空调机
CN1113198C (zh) 空调器节能工作的控制方法
CN112611047A (zh) 冬季夜间的新风换气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CN1991263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573250A (zh) 空调机
CN1119581C (zh) 用于控制空调冷风气流的方法
CN1270133C (zh) 空调机
CN1804490A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719136A (zh) 换气系统风量控制方法
CN1291192C (zh) 空调机
CN1341830A (zh) 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540257A (zh) 一种空调房间空气温度调节及空气质量提高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151A (zh) 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