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1830A - 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1830A
CN1341830A CN 00124313 CN00124313A CN1341830A CN 1341830 A CN1341830 A CN 1341830A CN 00124313 CN00124313 CN 00124313 CN 00124313 A CN00124313 A CN 00124313A CN 1341830 A CN1341830 A CN 1341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ipe row
fan motor
setting value
temperat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243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82C (zh
Inventor
翁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FE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01243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82C/zh
Publication of CN1341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1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冷气供应时,室内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空调区间的环境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而室外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室外侧热交换器管排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暖气供应时,室内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室内侧热交换器管排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而室外侧风扇马达的转速是与室外侧热交换器的管排温度值成反比例关系运转,系统的运转效率自动调节至最佳状态,达到节能减废的目标。

Description

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目前,现有空调机1如第一图所示,主要于室外侧配置有一压缩机11、一室外侧热交换器12(为一冷凝器)、一风扇马达13、一干燥过滤器14,及一冷媒流量控制器15等元件,而在室内侧则配置有一室内侧热交换器16(是为蒸发器)及一风扇马达17,利用以上元件的组合,对空调区间(A0)进行冷气供应,惟此种空调机在使用上则有以下的缺失:
1.现有的空调机采用定能量运转,即配置于室内、外侧热交换的风扇马达,其运转方式为一种固定的转速,不能随着室内外侧环境温度值(或管排温度值)调节其运转能力,(由于热交换能力与风速成正比例关系,而风速是与马达转速成正比,故而热交换能力是与风扇转速成正比例),因此,现有风扇马达固定转速的运转方法,其热交换能力不易与需求相符合,导致运转效率低落,造成能源不必要浪费。
2.由于在冷冻空调系统中其冷凝器排热能力需大于蒸发器其吸热能力的特性下,现有空调机如欲同时兼具有冷、暖供应,在结构上因不易克服此一特性,即使勉强使用其运转效率亦低,故而迄今仍无法获得一良好的解决之道。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借以无论在何种运转条件下,均能使系统维持趋近于平衡的最佳运转效率,而达到节能减废目标。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主要根据室内、外侧热交换管排温度值,控制其风扇马达的转速变化,借以使室内、外侧热交换能力与实际需求相符合,使系统于运转中自动趋近于平衡的最佳运转状态,有效解决现有空调机运转控制的缺失。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中:
(1)于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环境温度值大于设定值,但小于设定值加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该环境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
(2)于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但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转速与室外侧管排温度成正比例关系运转;
(3)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内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内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但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转速与室内侧管排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
(4)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但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转速与室外侧管排温度值成反比例关系运转。
其中在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环境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加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为全速运转。
其中在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环境温度值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其中于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为全速运转。
其中于冷气供应模态,侦侧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侧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内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内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以全速运转。
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内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全速运转。
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第二差值时,除霜旁路电磁止阀打开进行除霜循环,直至该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加设定第二差值时,除霜旁路电磁止阀关闭停止除霜循环。
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装置,主要于室外侧设有一压缩机、一室外侧热交换器、一风扇马达、一干燥过滤器及一冷媒流量控制器,而在室内侧则设有一室内侧热交换器及一风扇马达等元件所构成的冷媒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是由一中央微处理器、一切换阀、一除霜旁路电磁止阀、侦测元件及一操作面板等元件所构成的控制系统,来调控制系统的运转能力及空调区间的冷气或暖气的供应,
一中央微处理器,是根据各侦测元件所测得的各项侦测值与各设定值进行比对时,按预设控制流程,分别对压缩机的开、停机控制、切换阀的冷暖气选择切换、风扇马达的转速变化及除霜旁路电磁止阀开、关作动等的控制;
一切换阀,是受冷、暖气使用模态的选择控制,而切换为对应冷媒循环的流向;
各侦测元件,是分别装设于室外侧热交换器、室内侧热交换器及空调房等受测目标的适当位置上,用以侦测该等受测目标的各项侦测值,并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
一操作面板,是为室内温度值设定与功能选择的操作控制面板;
一除霜旁路电磁止阀,除霜循环时冷媒旁路的控制阀,是受中央微处理器的控制指令驱动。
其中此空调机其装置是于室外侧设有一压缩机、一室外侧热交换器、一风扇马达、一干燥过滤器及至少一个以上的冷媒流量控制器…所形成的分支管路,令每一分支管路所对应之,室内侧的每一空调区间…分别配置有一室内侧热交换器…一室内侧风扇马达…等元件所构成的循环系统,并受一与中央微处理器连线的控制器所控制。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室内、室外侧热交换能力自动调节使系统趋于平衡,以使系统的运转维持于最佳状态,并可达节能又减废的目标。
以下兹配合图示说明,详细介绍本发明其控制方法及各实施例如后:
【图示说明】
图1.是现有空调机的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其实施例一的系统图(一)。
图3.是本发明其实施例一的系统图(二)。
图4.是本发明其实施例二的系统图(一)。
图5.是本发明其实施例二的系统图(二)。
图6.是本发明其控制流程图(一)。
图7.是本发明其控制流程图(二)。
图8.是本发明其控制流程图(三)。
图9.是本发明其控制流程图(四)。
图10.是本发明其控制流程图(五)。
图11.是本发明其室内侧风扇马达转速与温度值的变化曲线特性图(一)。
图12.是本发明其室外侧风扇马达转速与温度值的变化曲线特性图(一)。
图13.是本发明其室内侧风扇马达转速与温度值的变化曲线特性图(二)。
图14.是本发明其室外侧风扇马达转速与温度置的变化曲线特性图(二)。
图15.是本发明其压缩机作动示意图(一)。
图16.是本发明其压缩机作动示意图(二)。
图17.是本发明其压缩机作动示意图(三)。
图18.是本发明其压缩机作动示意图(四)。
图19.是本发明其压缩机作动示意图(五)。
图20.是本发明其压缩机作动示意图(六)。
首先请参阅图2、3所示,是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图,此空调机2为一对一运转型态的冷、暖气供应的配置,其中于室外侧设有一压缩机21、一室外侧热交换器23、一室外侧风扇马达24、一干燥过滤器25及一冷媒流量控制器26,而在室内侧则设有一室内侧热交换器27及一室内侧风扇马达28等元件所构成的冷媒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是由一中央微处理器20(即CPU)、一切换阀22、一除霜旁路电磁阀(SV-a)、侦测元件(B1)、(C1)、(D1)及一操作面板(F1)等元件所构成的控制系统,来调控此系统的运转能力及对空调区间(A1)的冷气或暖气的供应,其中:
一中央微处理器20(CPU),是根据各侦测元伴(B1)、(C1)、(D1)所测得的各项侦测值(Tie)、(Tic)、(Toe)、(Toc)、(Ta)与各设定值(Ties)、(Tics)、(Toes)、(Tocs)、(Tas)进行比对后,按预设控制流程,分别对压缩机21的开、停机控制、切换阀22的冷暖气选择切换、风扇马达24、28的转速变化及除霜旁路电磁阀(SV-a)开、关作动等的控制;
一切换阀22,是受冷、暖气使用模态的选择控制,而切换为对应冷媒循环的流向;
侦测元件(B1)、(C1)、(D1),是分别装设于室外侧热交换器23、室内侧热交换器27及空调区间(A1)等受测目标的适当位置上,用以侦测该等受测目标的各项侦测值(Tie)、(Tic)、(Toe)、(Toc)、(Ta),并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20(CPU);
一操作面板(F1),是为室内温度设定(Tas)与功能选择的操作控制面板;
一除霜旁路电磁阀(SV1),除霜循环时冷媒旁路的控制阀,是受CPU 20的控制指令所驱动;
一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1),除霜循环时冷媒旁路的控制阀,是受中央微处理器20(即CPU)的控制指令所驱动;
其中,侦测元件(B1)是用以侦测室外侧热交换器23的管排温度值(即侦测值Toe、Toc,其中Toe为暖气循环时的蒸发温度值,Toc为冷气循环时的冷凝温度值);侦测元件(C1)是用以侦测室内侧热交换器27的管排温度值(即侦测值Tie、Tic,其中Tie为冷气循环时的蒸发温度值,Tic为暖气循环时的冷凝温度值);侦测元件(D1)是用以侦测空调区间(A1)的环境温度值(即侦测值Ta);而各侦测元件(B1)、(C1)、(D1)其侦测值(Toe、Toc、Tie、Tic、Ta)及设定值(Toes、Tocs、Ties、Tics、Tas)间的此对关系为:
(1)冷气循环时:
Ta对Tas,Tie对Ties,Toc对Tocs;
(2)暖气循环时:
Ta对Tas,Tic对Tics,Toc对Tocs。
图4、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延伸,由一对一的配置,延伸为一对多的运转型态,此空调机3其装置是于室外侧设有一压缩机31、一室外侧热交换器33、一室外侧风扇马达34、一干燥过滤器35及至少一个以上的冷媒流量控制器362、363…所形成的分支管路,令每一支分支管路所对应之,室内侧每一空调区间(A2)、(A3)…分别配置有一室内侧热交换器372、373…、一室内侧风扇马达382、383…等元件构成的循环系统,同第一实施例一般,是受CPU30、切换阅32及侦测元件(B2)、(C2)、(C3)、(D2)(D3)…的控制;惟所不同者,空调区间A由一空调区间延伸为多空调区间即为A2、A3、…An,其中每一空调区间A2、A3…An的各冷媒循环管路上,分别设有一冷媒流量控制阀362、363…及一电磁止阀(SV2)、(SV3)…,且对应于每一单一空调区间(A2)、(A3)…则分别设有一控制器(M2)、(M3)…,该各控制器(M2)、(M3)…是与一中央微处理器20(即CPU),连线为控制各单一空调区间(A2)、(A3)…其侦测元件(C2)、(D2)、(C3)、(D3)…的侦测与各电磁止阀(SV2)、(SV3)…的开关及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383…的运转;另中央微处理器20(CPU)除与各控制器(M2)、(M3)…做连线控制外,压缩机31、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b)亦受其控制作动,而各空调区间(A2)、(A3)…中各配置有一操作面板(F2)、(F3)…对各空调区间(A2)、(A3)…进行温度设定与功能选择的操作,各电磁止阀(SV2)、(SV3)…是在控制冷媒进入各空调区间的开关,而各空调区间、控制器与电磁止阀间的对应关系分别为:
控制器M2、电磁止阀SV2配置于A2;
控制器M3、电磁止阀SV3配置于A3;
         ·
         ·
         ·
控制器Mn、电磁止阀SVn配置于An。
其中各空调区间(A2、…An)其环境温度值(Ta)即侦测值依序分别为Ta2、Ta3、…、Tan,而其侦测值是为Tas(即Tas2、Tas3…、Tasn);而各空调区间其室内侧的管排温度(Tie、Tic),于冷气供应循环时,依序为Tie2、Tie3、…、Tien,其设定值为Ties;于暖气循环时依序为Tic2、Tic3、…、Ticn,其设定值为Tics;而室外侧的管排温度(Toe、Toc),其设定值为(Toes、Tocs),其中各空调区间其侦测值及设定值间的比对关系,分别为:
A: Ta对TaS,            Tie对Ties
    Tic对Tis;
A2:Ta2对Tas,Tie2对Ties
    Tic2对Tics;
A3:Ta3对Tas,Tie3对Ties
    Tic3对Tics;
        ·
        ·
        ·
An:Tan对Tas,Tien对Ties,
    Ticn对Tics;
Toe对Toes;
Toc对Tocs。
以上第一、二实施例其控制方法的流程依序如图6~10所示,其流程如下:
一、各侦测元件(B1、B2、B3、…、C1、C2、C3…、D1、D2、D3…),将所侦侧到的各项侦测值(Ta、Tie、Tic、Toe、Toc…)输入CPU20或30…分别与各设定值(Tas)、(Tics)、(Toes)、(Tocs)…进行比对;
二、选择冷气或暖气供应模态:
1、选择冷气供应模态一切换阀22、32切换为冷气供应模态,运转型态分别有一对一运转型态及一对多运转型态,其中:
(1)一对一运转型态(如图2、7所示):
(A)当空调区间(A1)的环境温度值即侦测值(Ta),为Ta>Tas时,且室内侧热交换器27,(此时为一蒸发器的功能),其管排温度值(即侦测值Tie)大于设定值(Ties)加上设定差值(X),即Tie>Ties+X,且室外侧热交换器23.(此时为一冷凝器的功能),其管排温度值(即侦测值Toc)小于设定值(Tocs)减设定差值(X),即Toc<Tocs-X时:
a、室内侧风扇马达28运转,当Ta>Tas+X时,室内侧风扇马达28全速运转;当Tas<Ta<Tas+X时,室内侧风扇马达28其转速与Ta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如图11中的L1~L2段所示);Ta<TaS时,室内侧风扇(28)以最低转速运转;
b、室外侧风扇马达24运转,当Toc>Toc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24全速运转;当Tocs-X<Toc<Toc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24转速与Toc值成正比关系运转(如图12中的L3~L4段所示);当Toc<Tocs-X时,室外侧风扇马达24以最低转速运转(最低转速可为零);
(B)室内、外侧风扇马达28、24运转时,压缩机21开机运转(ON)如图15~17所示。
(C)Ta<Tas-X,或者是Tie<Ties-X,或者是Toc>Tocs+X时,室内侧风扇马达28以最低转速运转(转速可为零),室外侧风扇马达24及压缩机21停机运转(OFF)。
(2)一对多运转型态(如图4、8所示):
(A)各空调区间(A2、A3、…An)中有一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Ta即侦测值Ta2(或Ta3、…、Tan)中,有一为Ta>Tas(即Ta2>Tas2或Ta3>Tas3…,或Tan>Tasn时),而其对应的室内侧管排温度值(Tie)即侦测值(Tie2或Tie3、…、Tien),为Tie>Ties+X,且Toc<Tocs-X时:
a、该空调区间A2(或A3、…、An)所对应(即指符合前述条件)的空调区间其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运转作动;当Ta>Tas+X时,对应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全速运转;当Tas<Ta<Tas+X时,对应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转速与Ta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如图11中的L1~L2段所示);Ta<Tas时,对应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以最低转速运转;
b、室外侧风扇马达34运转,当Toc>Toc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34全速运转;当Tocs-X<Toc<Toc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34转速与Toc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如图12中的L3~L4段所示);当Toc<Tocs-X时,室外侧风扇马达34以最低转速运转(转速可为零);
(B)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中有一运转,且室外侧风扇马达34也运转时,压缩机31开机运转(ON)如图15~17所示;
(C)Ta<Tas-X,或者是Tie<Ties-X,对应的室内侧电磁止阀(SV2或SV3…)关闭;
(D)Toc>Tocs+X,或者是所有室内侧电磁止阀(SV2、SV3…)全部关闭时,室外侧风扇马达34、压缩机31停止运转(OFF)。
2、选择暖气供应模态一切换阀22、32切换为冷气供应模态,其运转型态分别有一对一运转型态及一对多运转型态,其中:
(1)一对一运转型态(如图3、9所示):
(A)空调区间(A1)的环境温度值即侦测值(Ta)小于设定值(Tas),即Ta<Tas时,且室内侧热交换器27(此时为一冷凝器的功能),管排温度值(即侦测值Tic)小于设定值(Tics)减去设定差值(X),即Tic<Tics-X时,而室外侧热交换器23(此时为一蒸发器的功能),其管排温度值(即侦测值Toe)大于设定值(Toes)加设定第一差值(X1)时,即Toe大于Toes+X1时:
a、室内侧风扇马达28运转作动,当Tic<Tics-X时,室内侧风扇马达28以最低转速运转(最低转速可为零);在Tics-X<Tic<Tics时,室内侧风扇马达28转速与Tic值成正比关系运转(如图13中的L5~L6段所示)在Tic>Tics时,室内侧风扇马达28全速运转;
b、室外侧风扇马达24运转作动,当Toe大于Toe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24以最低速运转;当Toes-X<Toe<Toe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24转速与Toe值成反比例关系运转(如图14中的L7~L8段所示);当Toe<Toes-X时,室外侧风扇马达24全速运转;
(B)室内、外侧风扇马达24、28皆运转,压缩机21开机运转如图18~20所示,而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a)为关闭状态;
(C)Toe<Toes-X2时(X2代表设定第二差值),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a打开(ON)进行除霜循环(如图20中的X2-X2段虚线的示意);
(D)Toe大于Toes+X2时,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a)关闭(OFF);
(E)Ta大于Tas+X,或者是Tic大于Tics+X,或者是Toe小于Toes-X1时,室内侧风扇马达28以最低转速运转(转速可为零),室外风扇马达24、压缩机21则停止运转(OFF)。
(2)一对多运转型态(如图5、10所示):
(A)各空调区间(A2、A3、…、An)中有一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Ta即侦测值Ta2(或Ta3、…、Tan),为Ta<Tas,室内侧管排温度值(Tic)即侦测值(Tic2、Tic3、…、Ticn),为Tic<Tics-X,且Toe大于Toes+X1时:
a、所对应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运转作动,当Tic<Tics-X时,对应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以最低转速运转(转速可为零);当Tics-X<Tic<Tics时,所对应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转速与Tic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如图13中的L5~L6段所示);当Tic大于Tics时,所对应的室内侧风扇马达382或383…全速运转;
b、室外侧风扇马达34运转作动,当Toe大于Toe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34以最低转速运转;Toes-X<Toe<Toes时,室外侧风扇马达34转速与Toe值成反比例关系运转(如图14中的L7~L8段所示);当Toe<Toes-X时,室外倒风扇马达34全速运转;
(B)室内、外侧风扇马达382、383…中有一运转,以及室外侧风扇马达34运转,压缩机31开机运转如图18~20所示,而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b)为关闭状态;
(C)Toe<Toes-X2时(X2代表设定第二差值),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b)打开(ON)进行除霜循环(如图20中的X2-X2段虚线的示意);
(D)Toe>Toes+X2时,除霜旁路电磁止阀(SV-b)关闭(OFF);
(E)Ta>Tas+X,或者是Tic>Tics+X时,对应的电磁止阀(SV2或SV3…)关闭;
(F)Toe<Toes-X1,或者是所有室内侧电磁止阀(SV2、SV3…)全部关闭,室外侧风扇马达34、压缩机31停止运转(OFF)。
如上所述,本发明最大优点,乃在于可根据室内、外侧热交换器管排温度值的变化,使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于冷气供应模态下,室内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空调区间的环境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而室外侧风扇马达的转速是与室外侧热交换器管排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于暖气供应模态下,室内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室内侧交换器管排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而室外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室外侧热交换器的管排温度值成反比例关系运转,并借以自动调节室内、外侧的热交换能力,使无论在何种运转条件下,冷凝器排热能力恒大于蒸发器吸热能力,使系统的运转皆自动能趋近于最佳平衡状态,使系统的运转效率,自动稳定于最佳状态,进而达到节能减废的目标。

Claims (12)

1、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
(1)于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环境温度值大于设定值,但小于设定值加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的转速与该环境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
(2)于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但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转速与室外侧管排温度成正比例关系运转;
(3)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内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内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但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转速与室内侧管排温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运转;
(4)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但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转速与室外侧管排温度值成反比例关系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在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环境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加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为全速运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在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空调区间其环境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环境温度值小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于冷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为全速运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于冷气供应模态,侦侧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侧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内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内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以全速运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内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内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差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全速运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则控制该室外侧风扇马达以最低转速运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其中于暖气供应模态,侦测元件将所测得的室外侧管排温度值,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对,当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小于设定值减设定第二差值时,除霜旁路电磁止阀打开进行除霜循环,直至该室外侧管排温度值大于设定值加设定第二差值时,除霜旁路电磁止阀关闭停止除霜循环。
11、一种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装置,主要于室外侧设有一压缩机、一室外侧热交换器、一风扇马达、一干燥过滤器及一冷媒流量控制器,而在室内侧则设有一室内侧热交换器及一风扇马达等元件所构成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是:该循环系统是由一中央微处理器、一切换阀、一除霜旁路电磁止阀、侦测元件及一操作面板等元件所构成的控制系统,来调控制系统的运转能力及空调区间的冷气或暖气的供应,
一中央微处理器,是根据各侦测元件所测得的各项侦测值与各设定值进行比对时,按预设控制流程,分别对压缩机的开、停机控制、切换阀的冷暖气选择切换、风扇马达的转速变化及除霜旁路电磁止阀开、关作动的控制;
一切换阀,是受冷、暖气使用模态的选择控制,而切换为对应冷媒循环的流向;
各侦测元件,是分别装设于室外侧热交换器、室内侧热交换器及空调房等受测目标的适当位置上,用以侦测该等受测目标的各项侦测值,并传输至中央微处理器;
一操作面板,是为室内温度值设定与功能选择的操作控制面板;
一除霜旁路电磁止阀,除霜循环时冷媒旁路的控制阀,是受中央微处理器的控制指令驱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由管排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此空调机其装置是于室外侧设有一压缩机、一室外侧热交换器、一风扇马达、一干燥过滤器及至少一个以上的冷媒流量控制器所形成的分支管路,令每一分支管路所对应之,室内侧的每一空调区间分别配置有一室内侧热交换器、一室内侧风扇马达所构成的循环系统,并受一与中央微处理器连线的控制器所控制。
CN 00124313 2000-09-04 2000-09-04 可由盘管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58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24313 CN1121582C (zh) 2000-09-04 2000-09-04 可由盘管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24313 CN1121582C (zh) 2000-09-04 2000-09-04 可由盘管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1830A true CN1341830A (zh) 2002-03-27
CN1121582C CN1121582C (zh) 2003-09-17

Family

ID=459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2431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1582C (zh) 2000-09-04 2000-09-04 可由盘管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82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9255C (zh) * 2003-04-30 2008-01-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室外机的运行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062487A (zh) * 2014-09-26 2016-10-26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07101323A (zh) * 2017-04-13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冷媒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152819A (zh) * 2017-06-06 2017-09-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68018A (zh) * 2017-11-14 2018-06-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
CN110108006A (zh) * 2019-05-08 2019-08-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0506A (zh) * 2020-07-06 2020-10-09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风机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9255C (zh) * 2003-04-30 2008-01-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室外机的运行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062487A (zh) * 2014-09-26 2016-10-26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07101323A (zh) * 2017-04-13 2017-08-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冷媒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152819A (zh) * 2017-06-06 2017-09-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223927A1 (zh) * 2017-06-06 2018-12-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68018A (zh) * 2017-11-14 2018-06-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
CN108168018B (zh) * 2017-11-14 2019-12-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
CN110108006A (zh) * 2019-05-08 2019-08-0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08006B (zh) * 2019-05-08 2021-04-0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0506A (zh) * 2020-07-06 2020-10-09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风机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82C (zh) 2003-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334C (zh) 空调机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092779C (zh) 使用六通转向阀的制冷循环系统
CN1229603C (zh) 换热器组件
CN1265142C (zh) 多体空调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10664C (zh) 冷冻装置
CN102563824B (zh)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CN1116292A (zh) 空调器
CN1743775A (zh) 风冷变频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673638A (zh) 车辆空调器
CN1746419A (zh) 热泵装置及烘干机
CN1737456A (zh) 具有干燥器的发电和空调系统
CN1892131A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366597A (zh) 空调机
CN1121582C (zh) 可由盘管温度控制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16818A1 (zh) 移动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357C (zh) 空调装置
CN1135336C (zh) 空调机
CN1704705A (zh) 冰箱蒸发器的除霜装置
CN1517628A (zh) 空调装置和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WO2024016815A1 (zh) 移动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669C (zh) 可利用储能自动调节空调机能量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573250A (zh) 空调机
CN1178034C (zh) 利用空调机制造热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782620A (zh) 制冷/制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060166A (ja) 冷却塔及び熱源機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UANFENG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FENG SCIEN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11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127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of Taiw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uanfeng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57, Lane 33, Yongfeng Road, Taiping County, Taichung County, Taiwan

Patentee before: Yu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