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7616A - 显示板及使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板及使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7616A
CN1717616A CN 200380104589 CN200380104589A CN1717616A CN 1717616 A CN1717616 A CN 1717616A CN 200380104589 CN200380104589 CN 200380104589 CN 200380104589 A CN200380104589 A CN 200380104589A CN 1717616 A CN1717616 A CN 1717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board
importation
importations
prefe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801045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米尔·本-沙隆
江上宪位
原善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ink Display Technologies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gink Display Technologies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ink Display Technologies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agink Display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7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多个单边连接显示板来减小显示板之间的接缝宽度(间隙)的多个平铺显示板,其中对于各个显示板:在前板上形成横向方向的互连线;在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对这些互连线的输入部分进行布线,并这些输入部分从该显示板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是通过密封材料与后板接合的前板上的显示板的非显示区域;并且在前板的底部进行了布线的输入部分从后板的底部向外延伸。该输入部分部分地形成在后板上,并且通过经由多个通孔对前板和后板进行接合来建立电连接。

Description

显示板及使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显示板以及采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尤其涉及减小显示板的矩阵结构中的接缝宽度。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由多个分别横向排列(平铺)的显示模块构成的液晶显示器(LCD),其中所述模块利用单边连接器来访问其中的X轴和Y轴可寻址部分。
背景技术
在制造大显示器(该大显示器是通过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多个显示单元来构造的)之初,就已经开发出一种以矩阵的形式排列多个单色CRT(阴极射线管)的技术,并将其投入实际使用。随后,开发出具有多个像素的显示单元,其极大地提高了分辨率。近年来,以开发出排列LED(发光二极管)的技术或者排列诸如LCD(液晶显示器)或PDP(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显示板的技术,来取代CRT。这将大显示器的实用性扩展到各种应用,例如高分辨率的户外应用、高亮度的室内应用,以及建筑物墙面的轻且薄的显示器的应用。
由于CRT的内部保持高度真空,或者是密封的而包含有低压气体,所以其具有较厚的密封部分,以保证对于大气压力的强度和气密性。另外,CRT在结构上很难减小其重量和厚度。因此,以矩阵的方式排列CRT会导致大显示器具有明显的接缝宽度。因此,以矩阵的形式排列CRT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具有减小接缝宽度的结构限制,以及由于单个显示单元的较大重量而导致整体上非常笨重的大显示器。
另一方面,排列LED的技术可以制造高分辨率的大显示器,因为LED近似于点源,所以可以在平板上高密度地排列LED。高密度地排列LED提高了分辨率(器件密度),但是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中长期存在解决上述问题的需求;例如以矩阵的形式排列包括大量像素的显示板(例如LCD或PDP)的技术。更具体地,这种需求本身表现为:这种显示板在重量上要比CRT轻,并且每像素的单位成本要比LED低。具体地,这种需求在大显示器的制造方面非常重要,其中以矩阵的形式排列显示板的技术更为有利。
下面,将说明通过以矩阵的形式排列显示板而构造的大显示器。诸如LCD或PDP的显示板都具有前板和后板,其上形成有电极和互连线,用于控制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各个像素。前板和后板之间的空间需要与外部环境隔离,为此,该前板和后板在它们的外周具有足够宽的密封部分。用于控制像素的互连线朝向密封部分的外部延伸,用于从外部提供信号等。
在通过显示板的矩阵排列来构造大显示器时,必须在显示板之间形成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然而,由于密封部分以及在前板和后板的外周的延伸互连部分的存在,使得难以形成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10-96911(pp.5-8,图9-34)公开了一种制造具有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的高密度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的方法。该制造方法例如采用用于透镜加工的蚀刻或激光技术作为切割和超精抛光技术,来提高切割平面的均匀性。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10-111517(pp.3-4,图1-4)示出了下述的结构示例,其中使用薄膜板替代玻璃板,从而提取电极部分可以在显示板的边缘处弯曲为直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小提取电极所需的空间。
在通过以矩阵的形式排列显示板来构造大显示器时,由于形成在前板和后板的外周的密封部分以及朝向该密封部分的外部延伸的互连部分的存在,使得相邻显示板之间的接缝明显。例如,当g1为密封部分的宽度,而g2为显示板之间的间隙时,接缝宽度G至少为2×g1+g2。显示板之间的间隙g2是从显示板向外延伸的互连部分的宽度以及避免互连线与相邻显示板接触所需的间隙之和。因此,间隙g2是密封一个显示板的边缘(互连线从该边缘向外延伸)和相邻显示板的边缘所必需的。
通常,行方向的互连线从显示板的右边缘向外延伸,而列方向的互连线从显示板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因此,对于显示板的横向或纵向密封,在显示板之间需要间隙g2,由此使得显示板之间的接缝明显。为了减小该间隙g2,必需减少互连线向外延伸的边缘的数量。然而,以上参考文献中公开的传统技术没有提及这一点。
此外,互连线从两个边缘向外延伸导致了可靠性的问题;例如,在组装大显示器时,相邻显示板可能会彼此接触,由此对互连线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长期需求,本发明尤其涉及显示板以及使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该即时设备在室内和户外广告以及信息媒体展示领域尤其有用,在这些领域中存在对廉价的电子驱动的大型动态图形显示器的长期需求;该即时设备由平铺的显示板、模板等构成。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板,该显示板可以容易地与电子模块互连,该电子模块对显示器的图形内容进行驱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矩阵的形式排列且其间的接缝宽度(具体地,间隙)减小的显示板,以及提供采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板,其包括多个像素,以及多条第一和第二互连线。这些像素以矩阵的形式沿第一和第二方向排列。该多条第一互连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这些像素相连。在该显示板的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对该多条第一互连线的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并且该多个第一输入部分从该显示板的边缘向外延伸,该多条第二互连线的多个第二输入部分也从该边缘向外延伸。该多条第二互连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这些像素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板可以减小相邻接合显示板之间的接缝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以矩阵的形式排列多个显示板来构造大显示器。这些显示板分别包括:沿第一和第二方向以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多个像素;与这些像素相连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互连线;以及与这些像素相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互连线。在该显示板的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对该多条第一互连线的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并且该多条第一输入部分从该显示板的边缘向外延伸,该多条第二互连线的多个第二输入部分也从该边缘向外延伸。
与传统的大显示器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大显示器在显示板之间具有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
通过结合附图来阅读本发明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了。
仅出于方便说明的目的在以下部分中指定了数字、文字符号,以及罗马符号,并且不应该认为它们是对任何方法步骤赋予特定的顺序。同样,下面将以特定的具体程度来说明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以下要求保护的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多种修改和替换。
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根据当前所接受的科学、工程或技术理论/模型来进行说明。这些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绝热变化和彻底变化。通常,这些变化会因下列情况而产生:由于更新了基本组成元素的表示,由于产生这些元素之间的新变换,或者由于出现了这些元素或它们变换的新的解释。因此,重要的是,注意到本发明涉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实现。因此,为了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或者本领域的技术团队如何在实际中基本实现这些实施例,在此给出依赖于理论和模型的与这些实施例相关的说明。这些实施例的另选或等价说明既不能否认也不能改变它们的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理解本发明并了解在实践中可以如何实施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来说明包括优选实施例在内的多个实施例。此外,通过结合附图参照以下说明,可以获得对本发明及其优点的更完全的理解,附图中:
图1是表示普通显示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后板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前板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后板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例的后板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前板的平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平铺的显示板中的接缝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六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优选示例的平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七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七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平面图;
图18-21分别是根据第八至第十一优选实施例的显示板的示意图;以及
图22-23分别是根据第十二和第十三优选实施例的显示板(用于大显示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优选实施例)
该优选实施例涉及用于大显示器的显示板的结构。该显示板的示例例如包括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板)以及EL(电致发光)板。这些显示板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图1表示普通显示板结构的示意图。沿横向方向(或行方向)延伸的互连线1形成在前板2上,每条互连线都具有用于接收信号的输入部分3。沿纵向方向(或列方向)延伸的互连线4形成在后板5上,每条互连线都具有用于接收信号的输入部分6。
在前板2和后板5之间夹有显示层7,并且使用密封材料对它们的周边进行密封。由此将显示层(或显示空间)7与外部环境隔离。互连线1和4为像素电极提供信号,以驱动显示层7。互连线1和4的输入部分3和6朝向密封部分的向外延伸,以从外部接收信号。接合前板2和后板5,以使得它们的形成有互连线1和4的相应表面处于彼此相对的关系。例如,在LCD的情况下,使用液晶来填充显示层7,而在PDP的情况下,其几乎是真空密封的。
因此,为了驱动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像素,每个显示板都需要与这些像素相连并沿两个方向(即行方向和列方向)延伸的互连线1和4。为此,如上所述,输入部分3和6始终从该显示板的两个或更多个边缘向外延伸。
另一方面,在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显示板结构中,输入部分3和6从该显示板的一个边缘向外延伸。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图2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前板2的平面图。横向互连线1形成在该前板2上。通常,互连线1由ITO(铟锡氧化物)形成。更具体地,例如通过溅射将ITO淀积在前板2上,然后通过平版印刷将其形成预定的互连图案,由此形成互连线1。另选地,可以使用通过印刷工艺直接形成互连图案的技术,来形成互连线1。传统上,互连线1的输入部分3从显示板的右边缘向外延伸(如图2所示,并且此后,在其它附图中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8(也将该区域称为密封区域8)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并且该输入部分3从该显示板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此处,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密封)区域8是通过密封材料与后板5接合的前板2上的显示板的非显示区域。
图3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后板5的平面图。纵向互连线4形成在该后板5上。通常,互连线4也由ITO形成。与传统技术相同,互连线4的输入部分6从后板5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另选地,可以简单地将该显示板构造为使得其输入部分3从底部边缘向外延伸的前板2与其输入部分6从该底部边缘向外延伸的后板5接合。然而,图2和3中所示的前板2和后板5的结构并不是这样。
图2所示的前板2的输入部分3被布线到底部,从后板5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因此,输入部分3部分地形成在图3所示的后板5上,并且通过接合前板2和后板5来建立电连接。在图2和3中,为了实现前板2和后板5上的输入部分3的电连接,在密封部分中与输入部分3相对应地形成通孔9。由于输入部分3部分地形成在后板5上,所以互连线4的输入部分6需要从底部边缘的一部分(而不是左部分)向外延伸。此处,由于前板2和后板5彼此接合,所以图3中的后板5的左侧与图2中的前板2的右侧相对。因此,在图3的示例中,输入部分6集中在底部边缘的中央部分并从那里向外延伸。
在上述显示板结构中,互连线1和4的输入部分3和6可以从显示板的相同底部边缘向外延伸。这可以减小其右侧的相邻显示板之间的间隙,传统上,互连线1的输入部分3从该右侧向外延伸。此外,由于用于对互连线进行布线的输入部分的区域8是传统结构中也必须的密封部分,所以无需提供用于对输入部分进行布线的新区域。因此,与传统的大显示器相比,以矩阵的形式排列该优选实施例的显示板可以实现具有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的大显示器。
至此,对横向互连线1形成在前板2上而纵向互连线4形成在后板5上的情况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纵向互连线4形成在前板2上而横向互连线1形成在后板5上的情况,或者横向互连线1和纵向互连线4都形成在后板5上的情况。此外,尽管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前板2的右侧将输入部分3布线到底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际上,可以在前板2的左侧将输入部分3布线到底侧,或者可以将输入部分3和6布线到顶部。此外,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密封区域8布线的输入部分3形成在前板2上。然而,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有效地使用现有的密封部分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因此,可以通过密封部分之间的空间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而不是在密封部分上进行布线。
(第二优选实施例)
图4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图4中所示的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基本相同。因此,下面仅对该结构的不同部分进行说明。通常在前板2上由ITO形成互连线1的输入部分3。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在ITO的输入部分3上淀积低阻膜10的结构。此处,采用Al(铝)、Cr(铬)或Al-Cr作为该低阻膜10的材料。低阻膜10是通过例如溅射来淀积该材料,然后利用光刻技术将其形成为预定的互连图案而形成的。
布线到前板2的底部(而不是如同传统技术那样从前板2的右边缘向外延伸)的输入部分3需要长距离的互连。这增大了输入部分3的互连电阻,并且可能导致为驱动像素而输入的驱动脉冲的波形扰动,由此影响显示质量。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小输入部分3的互连电阻,在输入部分3上淀积电阻比诸如ITO的材料低的布线材料(例如Al或Cr)。
因此,该优选实施例能够减小输入部分3的互连电阻,从而使得能够显示高质量的图像,而不会使输入驱动脉冲的波形扰动。此处应该注意,由于该优选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相同,所以该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的效果。
(第三优选实施例)
图5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图5中所示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基本相同。因此,下面仅对该结构的不同部分进行说明。通常在前板2上由ITO形成横向互连线1。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仅在前板2的右侧对互连线1的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另一方面,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前板2的右侧对偶数行的互连线1的输入部分3(以下称为“偶数输入部分3e”)进行布线,而在前板2的左侧对奇数行的互连线1的输入部分3(以下称为“奇数输入部分3o”)进行布线。另外,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密封区域8上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
另外,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被布线到前板2的底部的输入部分3从后板5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因此,输入部分3部分地形成在后板5上,并且通过接合前板2和后板5(未示出)来建立电连接。为了实现前板2和后板5上的输入部分3的电连接,在密封部分中与输入部分3相对应地形成通孔9。由于输入部分3部分地形成在后板5上,所以需要将互连线4的输入部分6集中在底部边缘的中央部分并从那里向外延伸(未示出)。
在上述显示板结构中,布线在前板2的右侧和左侧的输入部分3的数量减少为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大约一半。因此,可以将输入部分3的线宽增大为大约两倍。增大输入部分3的线宽可以减小输入部分3的互连电阻。因此,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显示图像,而不会使输入驱动脉冲的波形扰动。此处应该注意,由于该优选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相同,所以,该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的效果。在本示例中,由于减少了布线在每一侧上的输入部分3的数量,所以即使增大输入部分3的线宽,也可以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尺寸的密封区域8内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前板2的右侧对偶数输入部分3e进行布线,而在前板2的左侧对奇数输入部分3o进行布线。然而,本发明的重点在于,通过将输入部分3分为两组(在右侧进行布线的输入部分和在左侧进行布线的输入部分)来减少在每一侧上进行布线的输入部分3的数量。因此,不是总要把输入部分3分为偶数行和奇数行。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其它规则将输入部分3分为两部分,然后在每一侧上进行布线。在另一可选方式中,该优选实施例可以与在输入部分3上淀积了低阻膜10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进行组合。
该优选实施例的变型例提供了下述的显示板,在该显示板中,在前板2和后板5上对分为两部分的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而不是在前板2的左侧和右侧对其进行布线。图6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前板的平面图。在图6中,在前板2的密封区域8上对偶数输入部分3e进行布线。对于奇数行的互连线1,形成通孔11,以与后板5上的输入部分3进行电连接。
图7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后板的平面图。图7示出了布线在后板5上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或密封区域)12上的奇数输入部分3o。此处,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密封)区域12是利用密封材料与前板2接合的后板5上的显示板的非显示区域。由于前板2和后板5彼此接合,所以图7中的后板5的左侧与图6中的前板2的右侧相对。在图7的示例中,在后板5的左侧对奇数输入部分3o进行布线。
最终,奇数输入部分3o从后板5的底部边缘直接向外延伸,而偶数输入部分3e经由通孔9从后板5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另外,在上述显示板结构中,在前板2和后板5中的每一个上进行布线的输入部分3的数量都减少为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大约一半。因此,可以将输入部分3的线宽增大为大约两倍。增大输入部分3的线宽可以减小输入部分3的互连电阻。因此,该变型例可以获得高显示质量的图像,而不会使输入驱动脉冲的波形扰动。
(第四优选实施例)
图8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图8的结构与图2的基本相同。因此,以下仅对该结构的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与第三优选实施例相同,在前板2的右侧对偶数输入部分3e进行布线,而在前板2的左侧对奇数输入部分3o进行布线。然而,该优选实施例中,不仅在前板2的密封区域8上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而且在后板5的密封区域12上也对其进行布线。因此,在前板2和后板5上形成通孔11,用于实现输入部分3的电连接。
图9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后板的平面图。图9示出了布线在后板5的密封区域12上的输入部分3。由于前板2和后板5彼此接合,所以图9中的后板5的左侧与图8中的前板2的右侧相对。因此,在后板5上,在左侧对偶数输入部分3e进行布线,而在右侧对奇数输入部分3o进行布线。在图8和9中,前板2和后板5具有用于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的相同图案。然而,在本发明中,可以在前板2和后板5上以不同的图案对输入部分3进行布线。
图8所示的前板2的被布线到底部的输入部分3也从后板5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为此,在密封部分中与输入部分3相对应地形成通孔9,用于提供前板2和后板5上的输入部分3的电连接。此外,由于输入部分3从后板5向外延伸,所以将互连线4的输入部分6集中在后板5的底部边缘的中央位置,并从那里向外延伸。
在上述显示板结构中,各个输入部分3都具有两条布线,一条在前板2上,另一条在后板5上。这可以减小输入部分3的互连电阻。因此,可以获得高显示质量的图像,而不会使输入驱动脉冲的波形扰动。此处应该注意,由于该优选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图1的相同,所以该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的效果。
该优选实施例中,在前板2的右侧对偶数输入部分3e进行布线,而在前板2的左侧对奇数输入部分3o进行布线。然而,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则将输入部分3分为两部分,然后在每一侧上进行布线。在另一可选示例中,该优选实施例可以与在输入部分3上淀积了低阻膜10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进行组合。
(第五优选实施例)
图10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前板的平面图。图10的结构与图5的基本相同。因此,下面仅对该结构的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输入部分3的线宽根据布线距离而改变。即,布线了较长距离的输入部分3具有较大的线宽,而布线了较短距离的输入部分3具有较小的线宽。然而,因为在密封区域8内对输入部分3进行,所以输入部分3的总线宽受到密封区域8的限制。
在上述显示板结构中,可以消除各个输入部分3之间的互连电阻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布线距离的差异而导致的。因此,可以使互连电阻对于驱动脉冲波形的影响(其根据各个输入部分3而不同)一致。因此,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显示板可以获得高显示质量的图像。此处应该注意,由于该优选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相同,所以该优选实施例也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同的效果。
图11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前板的平面图。在图10中,即使增大输入部分3的线宽时,也可以使各个输入部分3的线宽从开始到结束保持不变。然而,各个输入部分3的线宽不需要从开始到结束都相同,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这使得能够有效地利用密封区域8的有限宽度,并能够减小输入部分3的互连电阻。在图11中,利用图10中的输入部分3的起始点的空间使输入部分3的线宽增大。
(第六优选实施例)
图12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平面图。在图12中,通过将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中所述的显示板以4列4行(即,总共16个显示板)的方式进行排列来构成大显示器。每个显示板20在其周边都具有密封部分。间隙22是纵向(或垂直)平铺的显示板20之间的接缝所需的。图13表示平铺的显示板20之间的接缝的示意图。各个显示板20都具有宽度为g1的密封部分21。在显示板20的输入部分3和6向外延伸的一侧上,为了进行延伸并且保护输入部分3和6必须要有间隙g2。因此,接缝宽度G为g1×2+g2。在传统的大显示器中,对于纵向和横向(水平)平铺的显示板,需要包括显示板之间的间隙g2在内的接缝宽度G。
然而,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要进行平铺的显示板20的输入部分3和6仅从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因此,对于横向平铺的显示板20之间的接缝来说,不需要间隙g2,因此,接缝宽度G为g1×2。因此,与传统的大显示器相比,可以减小横向平铺的显示板之间的接缝宽度G,由此可以实现具有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的大显示器。
图14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结构的示意图。每一个单元都包括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中所述的显示板、驱动电路、图像存储器、控制电路、电源等。以矩阵的形式排列这些单元,来构成大显示器。该大显示器与视频系统、计算机系统等相连。
图15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一个优选示例。图15中的大显示器是通过以1行4列的矩阵(总共4个显示板)的形式排列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中所述的显示板而构成的。由于显示板仅平铺在视觉上无法察觉接缝的部分中,所以该优选实施例可以提供高清晰的显示。
(第七优选实施例)
图16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剖视图。图16中的大显示器是通过以4行4列的矩阵(总共16个显示板)的形式排列第一至第五优选实施例中的任意一个中所述的显示板而构成的。与第六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通过平铺在正下方的显示板20来隐藏从底部边缘向外延伸的输入部分3和6。这实现了在纵向平铺的显示板之间具有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的大显示器,而并不会对输入部分3和6中的互连造成损伤。
图17表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大显示器的平面图。显然,与图12中的大显示器相比,图17中的大显示器在纵向平铺的显示板20之间具有视觉上无法察觉的接缝。使用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显示板20的平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即,所得到的大屏幕显示器具有如图16所示的不平坦显示表面。然而,如果观众23与该大显示器相距特定距离时,可以忽略这种不平坦显示表面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显示。
(第八优选实施例)
图18表示显示板180的示意图,其中至少一个有源照明元件181(例如,白炽、荧光或其它类型的微型电灯泡;发光二极管等)位于矩阵183的周边,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从该显示板的边缘向外延伸的相应互连线182。实质上,该实施例为该显示板提供了一些正面光—即使在许多情况下,以横向角度进行大部分的照明。此处的主要优点似乎是,利用该显示板来组装照明电路—从而可以同样地基于每个显示板根据需要来进行控制。
(第九优选实施例)
图19表示显示板190的示意图,其中至少一个有源照明元件191位于显示板的边缘附近,互连线192从该边缘向外延伸。实质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下述优点,即,当这些显示板用于大显示器时,该发光元件对于观众基本是隐藏的。
(第十优选实施例)
图20表示显示板200的示意图,其中至少一个光纤光学接口201位于矩阵205的周边,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接口中的每一个都用于从亮光源202(例如,激光、弧光灯等)接收光,并用于将所述光散射到显示板中。实质上,该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通过板(玻璃或类似玻璃的基板)进行横向照明的装置。此处的主要优点似乎是,可以使用单个高效光源。不过,也利用现有的光闸来控制各个显示板的照明级别。
(第十一优选实施例)
图21表示显示板210的示意图,其中至少一个光纤光学接口211位于显示板的边缘附近,互连线212从该边缘向外延伸。与第九优选实施例相同,当这些显示板用于大显示器时,这些光学照明或溢出(overflow)对于观众也基本上是隐藏的。
(第十二优选实施例)
图22表示显示板221、222、223、224(优选地用于通过平铺各个显示板而制成的大显示器中)的示意侧视图,使用至少一个锁226和支架225将它们分别固定在结构组件228上。优选地,该结构组件从以下列表中选择:梁、柱、板、栅格、网状物等。实质上,这提供了用于将大量显示板组合为大显示器的简单且易用的模块基础。
(第十三优选实施例)
图23表示显示板231、232、233、234(优选地用于通过平铺各个显示板而制成的大显示器中)的示意侧视图,其中各个显示板的向外延伸的互连线235、236、237、238分别与电子模块239、240、241、242相连。优选地,电子模块包括用于驱动各个显示板上的图形图案的软件驱动电路243、244、245、246。此外,优选地,该电子模块包括具有外部控制器的至少一个数据通信信道247。另外,尽管在特定环境下,集成的多个显示模块可选择地将各个接口用作整体附件,但是各个接口优选地是可拆卸的附件248、249、250、251。实质上,可以将这些特征与第十二优选实施例的特征进行组合,来提供既容易安装又容易维护的大显示器。
尽管参照包括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内的具体示例详细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存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所阐述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内的对于上述系统和技术的多种变化和置换。

Claims (20)

1、一种显示板,其包括:
以矩阵的形式沿第一和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
与所述多个像素相连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互连线;以及
与所述多个像素相连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互连线,其中
在所述显示板的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对所述多条第一互连线的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并该多个第一输入部分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向外延伸,所述多条第二互连线的多个第二输入部分也从该边缘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互连线形成在所述第一板上,而所述多条第二互连线形成在所述第二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在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上淀积有低阻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被分为两组,在形成有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区域的一侧对所述两个组之一中的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而在形成有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区域的相对侧对所述两个组中的另一个组中的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被分为两组,在所述第一板的形成有所述密封部分的区域对所述两个组之一中的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而在所述第二板的形成有所述密封部分的区域对所述两个组中的另一个组中的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沿两条路径对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中的每一个进行布线,其中一条路径位于所述第一板的形成有所述密封部分的区域,而另一条路径位于所述第二板的形成有所述密封部分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以较长距离进行了布线的所述多个第一输入部分具有较大的线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至少一个有源照明元件位于所述矩阵的周边,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向外延伸的相应互连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有源照明元件位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附近,所述互连线从该边缘向外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板,其中至少一个光纤光学接口位于所述矩阵的周边,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接口中的每一个都用于从亮光源接收光,并用于将所述光散射到所述显示板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光纤光学接口位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附近,所述互连线从该边缘向外延伸。
12、一种大显示器,其通过以矩阵的形式排列多个显示板而构成,所述多个显示板分别包括:以矩阵的形式沿第一和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与所述多个像素相连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互连线;以及与所述多个像素相连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二互连线,其中在所述显示板的形成有密封部分的区域对所述多条第一互连线的多个第一输入部分进行布线,并且该多个第一输入部分从所述显示板的边缘向外延伸,所述多条第二互连线的多个第二输入部分也从该边缘向外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将所述多个显示板设置为使得所述多个显示板的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输入部分向外延伸的边缘与所述多个显示板中的相邻显示板的边缘交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使用至少一个锁定支架将所述多个显示板分别固定在结构组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所述结构组件选自以下列表:梁、柱、板、栅格、网状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各个显示板的向外延伸的多条互连线分别与电子模块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所述各个接口都是整体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所述电子模块包括软件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各个显示板上的图形图案。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所述各个接口是可拆卸的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大显示器,其中所述电子模块包括具有外部控制器的至少一个数据通信信道。
CN 200380104589 2002-11-29 2003-11-26 显示板及使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 Pending CN17176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7294A JP2004177891A (ja) 2002-11-29 2002-11-29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大型表示装置
JP347294/2002 2002-11-29
IL158676 2003-10-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616A true CN1717616A (zh) 2006-01-04

Family

ID=32707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80104589 Pending CN1717616A (zh) 2002-11-29 2003-11-26 显示板及使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4177891A (zh)
CN (1) CN1717616A (zh)
TW (1) TW2004153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888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版图中两组垂直端口之间直角等宽度连接的布线方法
CN108897177A (zh) * 2018-08-02 2018-11-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墙液晶面板单元及拼接墙液晶面板
CN110462716A (zh) * 2017-04-07 2019-11-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影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8033A3 (en) * 2004-10-14 2008-04-23 LG Electronic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WO2018179215A1 (ja) * 2017-03-30 2018-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実装装置、コントローラ
CN113160742B (zh) * 2021-02-24 2022-10-0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888A (zh) * 2013-12-30 2015-07-01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版图中两组垂直端口之间直角等宽度连接的布线方法
CN110462716A (zh) * 2017-04-07 2019-11-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影像显示装置
CN110462716B (zh) * 2017-04-07 2021-08-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影像显示装置
CN108897177A (zh) * 2018-08-02 2018-11-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墙液晶面板单元及拼接墙液晶面板
CN108897177B (zh) * 2018-08-02 2020-12-2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墙液晶面板单元及拼接墙液晶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77891A (ja) 2004-06-24
TW200415390A (en) 2004-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0025B2 (en) Tiled OLED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0340137C (zh) El屏、显示装置及el屏的制造方法
US836872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236352C (zh) 液晶显示器面板和制造这种面板的方法
WO2012036081A1 (ja) 表示装置
CN1764288A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388505A (zh) 显示器中的扫描结构,驱动显示器的方法,及其制造方法
KR20190072108A (ko) 피라미드 서브 픽셀 배열 구조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CN1885125A (zh) 背光模组、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975510A (zh) 三维显示装置
CN1992329A (zh)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CN1800917A (zh) 阵列基板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US20150228214A1 (en) Display panel
JP2005509904A (ja) ディスプレイ
CN1776920A (zh) 平板显示器
CN1790462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
CN111179831A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450516A (zh) 显示面板的双重扫描方法
US20080266490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232940C (zh) 等离子显示屏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464994A (zh) 显示板以及具有该显示板的显示设备
CN1855347A (zh) 等离子管阵列
US755124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large display using such display panel
CN1717616A (zh) 显示板及使用这种显示板的大显示器
CN101075413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