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7005A - 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 Google Patents

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7005A
CN1707005A CN 200510076556 CN200510076556A CN1707005A CN 1707005 A CN1707005 A CN 1707005A CN 200510076556 CN200510076556 CN 200510076556 CN 200510076556 A CN200510076556 A CN 200510076556A CN 1707005 A CN1707005 A CN 1707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in
water
zone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65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门胁涉
清水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07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7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必对应纬线的种类更换喷嘴主体及纬线导引用针、即使调整纬线导引用针的位置也可抑制在对加压水的整流性能上的离散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在纬线导引用针(18)的针外周面与喷嘴主体(14)的喷嘴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水路(22),且在纬线导引用针(18)的前端侧形成有喷射加压水的喷射口(28),多个整流子(32)朝向针外周面呈环状地配置,形成有从整流子(32)的下游侧向喷射口(28)逐渐缩径的锥形孔(26),并且在锥形孔(26)的内周面与针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节流流路(27),能够通过使纬线导引用针(18)进退而调节喷射口(28)的开口面积,并形成有使针外周面的直径一定的等径区域(21b)以使得针外周面与整流子(32)间的间隙一定。

Description

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特别是涉及可通过使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喷嘴主体进退而调节前述喷射口的开口面积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水织机,具有喷出加压水而使纬线进入经线之间的投纬喷嘴。
例如,图7所示的投纬喷嘴60备有插入喷嘴主体61内的纬线导引用针62,且具有在纬线导引用针62的针外周面63与喷嘴主体61的喷嘴内周面64之间形成的水路65。
而且,在纬线导引用针62的前端侧形成有喷射向水路65供给的加压水的喷射口66,并且面对水路65的针外周面63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缩径。
并且,除多个整流子67朝向针外周面63呈环状地配置在水路65上外,还形成有从前述整流子67的下游侧向前述喷射口66逐渐缩径的锥形孔68,并且在锥形孔68的内周面与针外周面63之间形成节流流路69。
供给到该水路65的加压水通过整流子67间,从纬线导引用针62的前端侧形成的喷射口66喷射出去,与从喷射口66喷出的加压水一起对导入到投纬线导引用针62中的纬线Y进行投纬。
另外,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缩径的针外周面63的投纬喷嘴60在其他地方也公开过(参照例如特许文献1、2)。
又,作为另外的现有技术,有可通过使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喷嘴主体进退而调节喷射口的开口面积的投纬喷嘴(参照例如特许文献3)。
特许文献1:特开2000-336549号公报(第3-6页,图1);
特许文献2:特开平08-296151号公报(第3-4页,图1);
特许文献3:实开昭51-43666号公报(第1页,图2)。
在现有的投纬喷嘴中,采用与特定的纬线对应的喷嘴主体及纬线导引用针,所以必须准备与纬线的种类对应的喷嘴主体及纬线导引用针。
例如,变更纬线的种类时,必须更换成与变更后的纬线对应的喷嘴主体及纬线导引用针。
因此,根据现有的投纬喷嘴,不可能不更换喷嘴主体及纬线导引用针地对应多种纬线。
另一方面,也可考虑通过调节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喷嘴主体的位置来调节喷射口的开口面积,从而对不同种类的纬线使用特定的纬线导引用针。
但是,现有的纬线导引用针的针外周面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缩径,当改变了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喷嘴主体的位置时,不能保证整流子与针外周面间的间隙一定,在对加压水的整流性能上会产生离散。
由于在对该加压水的整流性能上的离散,存在例如难以确保从喷射口喷射的加压水的稳定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必对应纬线的种类更换喷嘴主体及纬线导引用针,即使调整纬线导引用针的位置也可抑制对加压水的整流性能的离散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为了完成上述课题,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在喷嘴主体的内部插入有纬线导引用针,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针外周面与前述喷嘴主体的喷嘴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水路,并且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前端侧形成有喷射向前述水路供给的加压水的喷射口,在前述水路上朝向前述针外周面呈环状地配置有多个整流子,形成有从前述整流子的下游侧向前述喷射口逐渐缩径的锥形孔,并且在前述锥形孔的内周面与前述针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节流流路,通过加压水的喷射对导入到前述纬线导引用针中的纬线进行投纬,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使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前述喷嘴主体进退,调节前述喷射口的开口面积,在前述针外周面上形成有使前述针外周面的直径一定的等径区域,使得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进退范围内、前述针外周面与前述整流子之间的间隙一定。
如果采用方案1所述的发明,即使根据纬线的种类而使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喷嘴主体进退,由于在纬线导引用针的针外周面上形成有等径区域,所以针外周面与整流子的间隔也会保持一定。
通过使针外周面与整流子的间隔保持一定,与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喷嘴主体的位置无关,从整流子的上游侧向下游侧通过的加压水受到整流子的大致稳定的整流作用,整流子对加压水的整流性能的离散得到抑制。
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方案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中,在前述等径区域的下游侧形成有向前述喷射口逐渐缩径的下游侧缩径区域,能够根据下游侧缩径区域相对于前述锥形孔的进退而调节前述喷射口的开口面积。
如果采用方案2所述的发明,则与纬线的种类对应的喷射口的开口面积的调节通过针外周面的下游侧缩径区域相对于喷嘴主体的进退来调节。
下游侧缩径区域形成于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的下游侧,所以提高了下游侧缩径区域相对于纬线导引用针的轴芯方向的梯度设定的自由度。
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方案1或2所述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中,在前述等径区域的上游侧形成有从前述喷嘴内周面的直径向下游侧逐渐接近前述等径区域的直径的上游侧缩径区域。
如果采用方案3所述的发明,则加压水供给到由喷嘴主体的内周面与针外周面形成的水路,由于在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的上游侧形成有从喷嘴内周面直径逐渐接近等径区域直径的上游侧缩径区域,所以加压水会沿着上游侧缩径区域顺利导入水路中。
因此,减少了水路上的加压水的淤积,抑制了加压水的淤积引起的喷射时的扩散等、在对加压水的整流性能上的离散。
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方案2或3所述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中,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进退范围内,前述等径区域的一部分始终位于前述锥形孔的内部,在前述等径区域与前述锥形孔之间形成有流路扩大部。
如果采用方案4所述的发明,则在前述等径区域与前述锥形孔之间形成有流路扩大部,所以加压水经由流路扩大部被导入锥形孔与下游侧缩径区域之间。
因此,与没有形成流路扩大部的现有结构相比,可减小节流流路内的流体阻力。
如果采用该发明,则不必对应纬线的种类更换喷嘴主体及纬线导引用针,即使调整纬线导引用针的位置,也可抑制在对加压水的整流性能上的离散。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的侧剖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整流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的侧剖视图。
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的侧剖视图。
图7是现有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以下,仅称为“投纬喷嘴”)。
如图1所示,投纬喷嘴10主要由喷嘴保持器11、喷嘴主体14、纬线导引用针18、盖体17、19、整流体30构成。
喷嘴保持器11用于保持喷嘴主体14,呈有底筒状的形式。
该喷嘴保持器11内成为流水通路12,在喷嘴保持器11的底侧附近形成有贯通喷嘴保持器11的支承孔13。
在该支承孔13中嵌插有筒状的喷嘴主体14,从喷嘴主体14的外周面的前方端部侧(图1中的右侧)旋入的盖体17螺纹安装在喷嘴主体14上。
在喷嘴主体14的后端(图1中的左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凸缘部15,通过该凸缘部15与螺纹安装的盖体17的夹入,喷嘴主体14被固定在喷嘴保持器11上。
而且,在喷嘴主体1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喷嘴保持器11的流水通路12连通的环状凹部16。
在喷嘴主体14的筒内嵌插有具有纬线Y的导入孔18a的纬线导引用针18。
在纬线导引用针18的后端的外周上固定有另外的盖体19,盖体19的外周面螺纹安装在凸缘部15后端的内周面上。
在此,盖体19构成纬线导引用针18的一部分。
而且,纬线导引用针18具有与喷嘴主体14的内周面(以后,仅称为“喷嘴内周面”)的直径大致一致的大径部20,大径部20处的针外周面嵌合在喷嘴内周面上。
在大径部20的前方,一体地备有与大径部20轴芯一致的小径部21,由小径部21处的针外周面和喷嘴内周面形成环状的水路22。
该水路22以围绕小径部21上处的针外周面的方式形成,经由形成于环状凹部16的前部的流入口23而与流水通路12连通。
该流入口23相对于小径部21的周向以规定间隔配置在小径部21的后端侧。
而且,在喷嘴主体14的前端部的筒内固定着喷射口形成体24。
从喷射口形成体24内的前部到大致中间部形成有直径一定的等径孔25,在等径孔25的后方形成有由锥形的内周面构成的锥形孔26。
该锥形孔26从上游侧的喷射口形成体24的后端面向下游侧的等径孔25缩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小径部21处的针外周面形成3个区域,从靠近大径部20的一侧起,为上游侧缩径区域21a、等径区域21b、下游侧缩径区域21c。
上游侧缩径区域21a是在流入口23附近形成的区域,为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从喷嘴内周面的直径逐渐接近等径区域21b的直径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缩径区域21a大致呈截面大致圆弧形。
该上游侧缩径区域21a将加压水顺利地从流入口23导入水路22,除减少加压水在水路22内的淤积外也有利于抑制由于加压水的流入而引起的小径部21a的横摆。
下面说明等径区域21b,等径区域21b是形成为针外周面的直径一定的区域,形成为使得与图2所示的后述的整流体30的整流子32之间的间隙d保持一定。
下游侧缩径区域21c,是从等径区域21b的下游侧向喷射口28缩径的区域。
而且,利用作为该针外周面的一部分的下游侧缩径区域21c和喷射口形成体24的锥形孔26形成节流流路27,节流流路27的前端成为喷射口2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相对于喷嘴主体14调节纬线导引用针18的位置,可通过纬线导引用针18的进退调节喷射口28的开口面积。
例如,当使纬线导引用针18后退时开口面积增大,从而可对应直径粗的纬线Y的投纬;反之当使纬线导引用针18前进时开口面积减小,从而可进行适合于直径细的纬线Y的投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纬线导引用针18设为可在距离L的范围向前后移动。
在利用小径部21处的针外周面和喷嘴内周面形成为环状的水路22上,配置有用于对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的加压水进行整流的整流体30。
整流体30,如图3及图4所示,具有嵌合固定在喷嘴内周面的环状部31,遍及环状部31的内周面地、呈环状地配置有多个从该环状部31的内周面向中心突设的整流子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整流子32是薄片状,以整流子32的面与加压水的流动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环状部31的内周面上。
整流子32的中心侧的缘部位于面对小径部21处的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21b的位置上。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盖体19旋转,可在一定范围L内调节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位置。
因此,通过使纬线导引用针18进退而改变小径部21相对于整流体30的位置,但这里等径区域21b设定成,即使纬线导引用针18位于最后方或最前方时,等径区域21b与整流体30的中心侧的缘部也始终对置。又,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纬线导引用针18的进退范围中,等径区域21b的一部分始终位于喷射口形成体24的锥形孔26的内部,在等径区域21b与锥形孔26之间形成流路扩大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纬线导引用针18的进退范围设为约3mm。
下面,说明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10对纬线Y的投纬。
为了预先为设定适合待投纬的纬线Y的种类的喷射口的开口面积,转动盖体19来调节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进退位置。
然后将纬线Y导入纬线导引用针18内的导入孔18a。
接下来,当利用图未示的泵将加压水供给到流水通路12时,加压水从环状凹部16通过流入口23流入水路22。
流入到水路22中的加压水沿着上游侧缩径区域21a流向下游侧,在抑制了在水路22中的淤积的状态下在水路22内流动。
水路22内的加压水通过整流体30及节流流路27从喷射口28喷射。
此时,穿过了纬线导引用针18的导入孔18a的纬线Y与来自喷射口28的加压水的喷射一起抛送而向经线间投纬。
另外,加压水通过整流子时,受到整流子的整流作用而消除紊流状态,从而可提高从喷射口喷射的加压水的集束性。
下面,说明改变纬线Y的种类的情况。
例如在变更为直径不同的纬线Y(为了方便,标记通用)时,为了预先设为适合变更后的纬线Y的喷射口28的开口面积,转动盖体19以调节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位置。
在变更后的纬线Y的直径比变更前的纬线Y的直径粗时,使纬线导引用针18后退从而增大喷射口28的开口面积。
反之在变更后的纬线Y的直径变细时,使纬线导引用针18前进从而减小喷射口28的开口面积。
这样,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位置设定在一定范围内,以与变更后的纬线Y对应。
此时,在纬线导引用针18进退的范围内,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21b始终处于面对整流体30上的整流子32的状态,整流子32与针外周面之间的间隙d也一定。
因此,保持整流体30与针外周面之间一定的间隔d,所以,在纬线Y变更前和变更后,整流体30对加压水的整流的整流作用大致稳定。
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10则具有以下效果。
(1)通过保持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21b与整流子32之间的间隔d一定,与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位置无关,从整流子32的上游侧向下游侧通过的加压水受到整流子32大致稳定的整流作用,从而可抑制整流子32对加压水的整流性能的离散。
(2)对应于纬线Y的种类的喷射28的开口面积的调节是利用针外周面的下游侧缩径区域21c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进退而进行的,由于下游侧缩径区域21c在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21b的下游侧形成,所以下游侧缩径区域21c的相对于小径部21的轴芯方向的梯度设定的自由度提高。
(3)加压水供给到水路22,而在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21b的上游侧形成有从喷嘴内周面的直径逐渐接近等径区域21b的直径的上游侧缩径区域21a,所以加压水沿着上游侧缩径区域21a顺利导入水路。因此,减少了水路22上的加压水的淤积,加压水的淤积引起的喷射水的扩散等、相对于加压水的整流性能的离散受到抑制。
(4)只要至少对应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进退的范围设置等径区域21b,就可使整流子32与针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一定,所以,也可缩短纬线导引用针18的小径部21的长度,进而可使投纬喷嘴10小型化。
(5)利用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进退,可对应各种纬线Y的投纬,不必每次变更纬线Y都更换纬线导引用针18。
(6)在纬线导引用针的进退范围内,等径区域21b的一部分始终位于喷射口形成体24的锥形孔26的内部,在等径区域21b与锥形孔26之间形成了流路扩大部。因此,例如即使在喷射口28的开口面积设定得小,锥形孔26与下游侧缩径区域21c的间隔窄时,也可减小作为节流流路27整体的流体阻力,确保加压水顺利流通所必要的流路。
(第2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5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40。
该第2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40如图5所示,除整流体41以外,喷嘴主体14、纬线导引用针18、上游侧缩径区域21a、等径区域21b、下游侧缩径区域21c、水路22、节流流路27、喷射口28等主要构成与前面的第1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10一样。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说明,一部分通用前面说明过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标记,通用的构成省略说明,援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整流体41,与前面的实施方式一样在环状部42上设置有整流子43,但整流子43的中心侧的缘部的大半为相对于针外周面倾斜的倾斜缘43a。
该倾斜缘43a设定成,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增高整流子43的高度。
这样,减小了通过整流体41时加压水受到的阻力。
在第2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40中,对应纬线Y的种类,在一定范围内设定纬线导引用针18相对于喷嘴主体14的进退位置。
此时,在纬线导引用针18进退的范围内,针外周面的等径区域21b始终处于面对整流体41上的整流子43的状态,整流子43与针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也一定。
即,针外周面相对于倾斜缘43a始终保持一定的间隙。
因此,由于保持整流子43与针外周面之间一定的间隙,所以,在纬线Y变更前和变更后,整流体41对加压水的整流的整流作用大致稳定。
如果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40,则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同等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根据图6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
该第3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50,如图6所示,除纬线导引用针51上的小径部53以外,喷嘴主体14、水路22、节流流路27、喷射28等大半主要构成与前面的第1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10一样,并且整流体41的形状与第2实施方式一样。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说明,一部分通用前面说明过的第1、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标记,通用的构成省略说明,援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纬线导引用针51具有大径部52及小径部53,大径部52与第1、第2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小径部53上形成有构成针外周面的上游侧缩径区域53a、等径区域53b、下游侧缩径区域53c。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缩径区域53a成为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接近等径区域53b直径的区域,换言之成为具有相对于小径部53的轴线方向的平缓梯度的区域。
因此,对应于上游侧缩径区域53a的小径部53为大致圆锥形,与大径部52连接的部位的直径设定得比较大。
另外,等径区域53b与第1实施方式的等径区域21b一样形成,但由于上游侧缩径区域53a设定得较长,所以等径区域53b在针外周面上所占的比例下降。
并且,下游侧缩径区域53c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
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50,则导入水路22的加压水从流入口23沿着上游侧缩径区域53a流向下游侧,抑制了水路上加压水淤积的产生。
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投纬喷嘴50,则除具有与第1、第2实施方式同等的作用效果以外,由于是具有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的平缓梯度的上游侧缩径区域53a,所以,可进一步强化对小径部53横摆的抑制。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第1、第2实施方式而可在发明的宗旨范围内作各种的变更,例如,也可如下地变更。
○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将整流体的整流子设为板状,但不限于板状,只要是至少对通过水路的加压水赋予整流作用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采用棒状、网状或蜂窝状等适当形状的整流子。又,整流子的数量也可自由设定为最适合加压水的喷射状态。
○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下游侧缩径区域作成为从截面观察时呈直线状,但不必限于实施方式中的例子,只要是至少可维持实现投纬的加压水的喷射的形状即可,例如可设为缓圆弧状或多条直线的组合、曲线与直线的组合等。
○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上游侧缩径区域作成为从截面观察时呈大致圆弧状或缓梯度的直线状,但也可是多条直线的组合或曲率不同的多条曲线的组合等,只要是可抑制水路上的加压水的淤积的形状即可。

Claims (4)

1、一种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在喷嘴主体的内部插入有纬线导引用针,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针外周面与前述喷嘴主体的喷嘴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水路,并且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前端侧形成有喷射向前述水路供给的加压水的喷射口,在前述水路上朝向前述针外周面呈环状地配置有多个整流子,形成有从前述整流子的下游侧向前述喷射口逐渐缩径的锥形孔,并且在前述锥形孔的内周面与前述针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节流流路,通过加压水的喷射对导入到前述纬线导引用针中的纬线进行投纬,其特征在于:
能够通过使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相对于前述喷嘴主体进退,调节前述喷射口的开口面积,
在前述针外周面上形成有使前述针外周面的直径一定的等径区域,使得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进退范围内、前述针外周面与前述整流子之间的间隙一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等径区域的下游侧形成有向前述喷射口逐渐缩径的下游侧缩径区域,能够根据下游侧缩径区域相对于前述锥形孔的进退而调节前述喷射口的开口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等径区域的上游侧形成有从前述喷嘴内周面的直径向下游侧逐渐接近前述等径区域的直径的上游侧缩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纬线导引用针的进退范围内,前述等径区域的一部分始终位于前述锥形孔的内部,在前述等径区域与前述锥形孔之间形成有流路扩大部。
CN 200510076556 2004-06-11 2005-06-10 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Pending CN17070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3304/04 2004-06-11
JP2004173304A JP2005350809A (ja) 2004-06-11 2004-06-11 ウォータジェットルームの緯入れノズ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7005A true CN1707005A (zh) 2005-12-14

Family

ID=3558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76556 Pending CN1707005A (zh) 2004-06-11 2005-06-10 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350809A (zh)
CN (1) CN170700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974A (zh) * 2012-07-06 2012-10-10 常熟市方园纺织器材厂 用于织布机的喷水喷针
CN103147214A (zh) * 2013-03-27 2013-06-12 吴江市金平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喷水织机
CN103147213A (zh) * 2013-03-27 2013-06-12 吴江市金平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投纬结构
CN108660591A (zh) * 2018-06-29 2018-10-16 德清县春艺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的喷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7249B1 (ko) 2011-11-23 2012-12-31 동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표면실장부품을 위한 리워크 스테이션
CN103696102A (zh) * 2013-12-29 2014-04-02 镇江东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纬纱喷射装置
CN104711749B (zh) * 2015-04-07 2016-04-13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变径式喷头
CN107570331B (zh) * 2016-06-30 2020-11-03 山保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散布喷嘴
CN106012247A (zh) * 2016-07-28 2016-10-12 吴江金叶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的喷嘴
CN109487417A (zh) * 2019-01-17 2019-03-19 王安俭 喷水织机用喷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9974A (zh) * 2012-07-06 2012-10-10 常熟市方园纺织器材厂 用于织布机的喷水喷针
CN103147214A (zh) * 2013-03-27 2013-06-12 吴江市金平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宽幅喷水织机
CN103147213A (zh) * 2013-03-27 2013-06-12 吴江市金平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投纬结构
CN108660591A (zh) * 2018-06-29 2018-10-16 德清县春艺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的喷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50809A (ja) 2005-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7005A (zh) 喷水织机的投纬喷嘴
CN1193861C (zh) 机床的主轴装置
CN1212218C (zh) 加工机械的主轴装置
CN1242201C (zh) 预混合喷嘴、燃烧器及燃气轮机
CN1058423C (zh) 流体喷嘴
CN1084842C (zh) 用于内燃机的喷油阀
CN1299879C (zh) 用于除去外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46297A (zh) 燃气轮机的燃烧器和燃气轮机的燃烧控制方法
US9623489B2 (en) Rotary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rotary tool
CN1932263A (zh) 逆流薄膜冷却壁
CN1429304A (zh) 起泡沫喷水口
CN106660059A (zh) 紧凑型分瓣式剪切清洗器喷嘴
CN1786458A (zh) 一种集成式供油单元
EP2650083A1 (en) Abrasive water jet nozzle and abrasive water jet machine
CN101837567A (zh) 水射流装置
JP2005207729A (ja) 燃料噴射装置の供給アームに燃料供給路を形成する方法
US20090136305A1 (en) Boring tool and method of boring pilot hole
CN105636913A (zh) 曝气装置
CN205074913U (zh) 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
CN101076626A (zh) 用于纱线喷气交缠的高效装置及相应方法
CN1678827A (zh) 流体混合文氏管
CN1548596A (zh) 空气喷射式织机的投纬喷嘴及其用管子
CA2669946C (en) Hydraulic reaction turbin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ressure fluctuations
CN114367211B (zh) 用于芯片封装的气动式反应液搅拌装置
CN1445402A (zh) 喷气织机用异形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