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5571A - 具有载荷均布胎边的增加运动性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载荷均布胎边的增加运动性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5571A
CN1705571A CNA200380101411XA CN200380101411A CN1705571A CN 1705571 A CN1705571 A CN 1705571A CN A200380101411X A CNA200380101411X A CN A200380101411XA CN 200380101411 A CN200380101411 A CN 200380101411A CN 1705571 A CN1705571 A CN 1705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re bead
tyre
bead
tir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14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2322C (zh
Inventor
B·盖里农
D·雅尔丹
J·R·安德森
J-J·德里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Original Assignee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SAS filed Critical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Switzerland
Publication of CN1705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5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23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23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009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 B60C15/0018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features of the carcass terminal portion not folded around the bead core, e.g. floating or down 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2Seating or securing beads on ri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2Seating or securing beads on rims
    • B60C15/024Bead contour, e.g. lips, grooves, or ribs
    • B60C15/0247Bead contour, e.g. lips, grooves, or ribs with reverse bead seat inclination, i.e. the axially inner diameter of the bead seat is bigger than the axially outer diameter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2015/0614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chafer or clinch portion, i.e. the part of the bead contacting the ri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819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bead portion of the ti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819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bead portion of the tire
    • Y10T152/10828Chafer or sealing stri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819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bead portion of the tire
    • Y10T152/10846Bead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elastome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轮胎。本发明的轮胎具有两个侧壁,具有胎边基座和与适合的轮辋相接触的外缘的胎边,以及加强结构(3),此外,至少一个胎边具有被分成两个区域的大致环形的线缆结构,其一(30)在胎边加强结构下面,另一区域(30)邻近加强结构一部分(21)设置,并且至少两个缆线束分布在加强结构的两边。粘接混合物设置在加强结构和环形缆线之间。此外,固定区域使得在正常的压力下,从加强结构传递的应力沿着接触趋于均匀分布。

Description

具有载荷均布胎边的增加运动性的轮胎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轮的轮胎,其中至少一个胎边具有一个胎边基座,该胎边基座的母线的轴向内端位于一个圆环上,该圆环的直径大于其轴向外端所在圆环的直径,这种结构的设计特别适用于受某些限制条件约束的新型轮胎,这些轮胎可以在低气压甚至零或接近零气压的条件下使用,而没有该轮胎从其所安装的轮辋上脱落的危险,这种设计通常用“增加运动性”这样的描述来形容。
长期以来,轮胎制造商一直在试图研制一种能在不正常的低气压下甚至是在完全失去气压的情况下避免任何损坏或者潜在危险的轮胎。所遇到的困难之一涉及失压或很低的压力,这是因为当常规轮胎以很低气压甚至零气压行使时,该胎边从该胎边所抵靠的、用于在压力下固定该胎边的轮辋的周边脱落的危险很高。
很多解决方案被尝试用于减轻这些缺陷,这些解决方案通常会进一步对轮胎在轮辋上的安装和拆卸造成困难。
此外,在轮辋上对轮胎的夹持是保证轮胎工作质量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例如该轮胎的安装或固定(有时称为“夹入”)、该轮胎的密封、在轮辋上的转动等。这些功能都是重要的,而且需要特定的设计和严格的产品制造,特别是如果为了追求高质量标准的话。然而,对于相同的型号而言,轮辋和轮胎的尺寸会有稍许不同,该不同主要源自于制造容差。这些尺寸变化使得要满足上述各种功能变得更为困难。
为了满足这些功能,有两种用于工业规模的广义类型的解决方案。首先,对于常规轮胎,胎边钢丝同时提供所有这些功能。
近来,在本申请人制造的若干类型的产品中,常规胎边钢丝用一个固定区域替代,该区域具体设有借助固定或粘接混合物而与胎体加强件结构相结合的环形缆线。在此,固定区域同样提供上述所有功能。
然而,在两种情况下,困难的是对某些参数的优化,经常是提高了一个就损失了另一个。在一方面优点和另一方面缺点之间的寻找折衷存在一些约束,这是由于通常对于某些方面而言,难以容忍其性能劣化。
文献EP 0 582 196公开了一种轮胎,具有延伸出两个侧壁的胎冠,两个胎边,和一个在两个胎边中与一个环形加强件固定的胎体。胎体具有相邻并环形排列的缆线,并与至少一个胎边固定区域中的很高弹性模量的粘接橡胶层接触,该区域具有一个环形加强件。在这个轮胎中,胎边固定区域的环形加强件具有一个有高弹性模量粘接橡胶的环形缆线束,插入胎体加强件和这些缆线束之间。这个实施方案用于常规轮胎,其中胎边由于轮胎充气压力而保持靠着该轮辋槽。在这种结构中,载荷主要是横向或轴向的,导致高压力从侧壁向胎边中央作用。这些力随充气压力增加,压力的增加使胎边径向向外地向突缘滑动,轮辋支座上产生的径向向内载荷随压力增加而降低,或者随胎体加强结构的拉力增加而降低。
此外,应当指出,缆线束在大致平行于抵抗胎边压力的轮辋突缘的轮廓方向排列。轮胎胎边轮廓较窄和长;固定分布在胎边的绝大部分高度和宽度上。胎体加强件在胎边中的路径通常接近胎边侧壁的中央。此外在相对窄的胎边承受轴向载荷的情况下,充气压力和胎体中产生拉力都不允许产生使胎边在其上转动或旋转的大的力矩或力偶。
用这种轮胎,如果压力下降并连续行驶,轮胎不再靠着轮辋,在多数情况下会从轮辋上脱落。
文献EP 0 673 324公开了一种转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有固定在每个胎边中的径向胎体加强件的轮胎,和一个特殊形状的轮辋。该轮辋具有一个第一轮辋支座,其母线使得从该母线的轴向外端到转轴的距离小于从其轴向内端到转轴的距离,并由轮辋突缘或突起轴向限定外边。轮胎具有适合安装在轮辋上的胎边基座。该文献中给出的轮胎/轮辋界面具有优于已知技术方案的许多优点,特别是简化安装/拆卸,同时允许在压力下降时行驶一定的距离。
文献EP 0 748 287公开了一种允许优化上述文献EP 0 673 324公开的基本技术。它涉及一种轮胎,其中至少一个胎边具有一种结构,该结构允许根据在胎体加强件上的拉力的改变而对胎边的夹持进行调整,并且当充气压力增加到正常数值时,该夹持被特别加强。该文献由此建议:通过胎体的上翻转绕胎边钢丝的基部翻转而固定该胎体端部来使用胎边。通过相对该胎边钢丝的径向和轴向内边。在邻近该胎边钢丝并在其轴向外边,该胎边还具有一个高弹性模量橡胶混合物制造的轮廓或楔形体,当该胎体加强件中产生拉力时,该胎边钢丝可以向该轮廓或楔形体施加压力。这个压力导致胎边的趾部在安装轮辋上自夹紧。胎体中的拉力由此导致胎边钢丝向外移动,使后者产生所述压力。在这种结构中,常规胎边钢丝和胎体在胎边钢丝下面的上翻转对于产生所述压力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限制了其它类型结构的可能。
另外,文献EP 0 922 592公开了两个通过胎体的轴向外边翻转来固定该胎体的实施方案。第一实施方案提议使胎体通过该胎体的端部径向向外翻转而在胎边中固定。该翻转的两边中的任意边由两个轴向并排设置并大致覆盖沿该胎边支座的整个轴向部分的金属缆线覆盖层所包围。该层设置得使其平行该胎边支座。这种类型的缆线和相应的尺寸是很精确的。第二实施方案提议使各胎边支座具有不同直径。对胎体的固定也是以与第一实施方案不同的方法实现。该胎体首先分成两个带有胎边的径向分离部分,每个部分邻接一个径向设置的缆线层,每一层径向向上靠着每个胎体部分设置。该径向外胎体部分和该径向内缆线层由一个在该胎边中的高硬度弹性插入件隔开。该插入件轴向位于该胎边中部,并径向向外和轴向向里伸长,超过该金属缆线所在的径向界限。
在文献EP 0 922 592中的两个实施方案都存在一些缺点。这样,该文献给出的胎体固定需要有胎体端部轴向向外的翻转。此外,缆线配合层径向靠近胎边基座设置,在靠近旋转轴线的径向部分处的长度比胎边所安装于其上的突缘顶部的大,除非使用可以较大延长的缆线。由于缆线的径向不利部分,轮胎的安装/拆卸很难实现。还应当指出,缆线束大致平行于支撑胎边的基座的轮廓排列。根据该第二解决方案,胎体分为两个部分,并且一个高硬度插入件需要一方面分隔该缆线层,另一方面需要分隔该两个胎体部分。然而胎体不固定在插入件中,插入件的形状受限制。
文献WO 01/39999公开了一种增加运动性的轮胎,其中每个胎边具有一个倒转支座、一个固定区域、一个支撑区域和一个传递区域。每个区域是孤立的,并且所有区域,形成一个能够承受相对移动的内部区域,例如相对另一区域,或相对压力CP的中心,或相对轮辋支座等等的角度或旋转移动。
优选,支撑区域是伸长的。例如它大致沿该胎边支座延伸,在底部区域转动中从轴向内部分向轴向外部分的载荷传递是可能的,该支撑的延长至少部分地靠着胎边基座,载荷传递保证胎边的趾部靠着轮辋自夹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轻上述各种解决方案的各种内在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轮胎,包括:
-两个在轴向彼此分开的侧壁,并且各侧壁的径向外部分由胎冠区域连接,在该胎冠区域的径向外部设有环形胎面;
-胎边,设置在每个侧壁的径向里面,每个胎边具有一个基座和一个外突缘,它们用于与一个适当的轮辋相接触;
-加强结构,从每个胎边开始,沿着侧壁向着胎冠区域,大致在径向延伸;
-至少一个所述胎边具有:
-胎边基座,具有一根母线,该母线的轴向内端在一个圆环上,该圆环的直径大于其轴向外端所在圆环的直径;
-固定区域,将加强结构固定在胎边当中,具有一组与加强结构的一部分大致相邻设置的环形缆线,并包括至少两个分布在加强结构两边的钢丝束,在环形缆线和加强结构之间设有粘结混合物;
-胎边支撑区域,大致沿胎边基座延伸,以及
-所述固定区域配置在所述胎边之中,致使在正常压力下,固定结构的应力,从所述结构的每一侧大致均匀地分配在所述固定区域上。
这样的结构允许在固定区域中,特别是在环形缆线组中,优化载荷的分布。例如,该结构可以防止缆线组中各个缆线所承受的应力在性质和程度方面出现实质差别,例如,一些缆线承受拉力载荷,而另一些缆线承受压力载荷。
这种更为均匀的应力分布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轮胎而言是尤为有利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侧壁高度较大的轮胎,例如SUV轮胎而言。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一个优选变化的实施方案,在对应接近于零压力和正常工作压力之间的各种压力值,沿支撑区域的压力分布基本不受这些压力值的影响。在轮胎充气时,沿支撑区域和轮网支座之间界面产生的载荷分布作用基本不影响所述压力分布。获得了能保证在轮辋上的更好夹持的动力稳定性,该动力稳定性不受条件的影响,也与公差无关。特别是在轮胎胎边中的内应力是动力稳定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耐用性。该动力稳定还防止在胎边中产生不希望的应力,例如有可能影响该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应力。此外,降低了轮辋/轮胎组件的公差变化的敏感度。
有利地,一个外侧区域设置在胎边的一个区域中,该区域设计位于轮辋或槽与固定区域之间。这个区域优选提供有很高的模量橡胶混合物,例如在10和40MPa之间。
有利地,外侧区域提供于胎边的轴向外部,并在与轮辋突缘相邻的部分和固定区域之间延伸。有利地,它与固定区域配合,从而优化所述固定区域与轮辋突缘相邻的胎边部分之间的机械作用。
这个区域能够增加夹持压力,特别是在轮辋突缘区域中的夹持压力。由于它的降低了的可变形能力,它降低了胎边径向向外滑动而脱出轮辋突缘的可能性。它还在一方面有助于防止产生任何翻转力矩的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动力稳定,例如在转弯时或是在承受高侧向应力时。
有利地,在加强结构的两侧,所述在加强结构上的载荷产生大致对称的或者仅有轻微不对称的胎边夹持压力。
这样的结构使得沿着胎边支座获得大致均匀的夹持应力成为可能,上述质量/性能被进一步优化,在没有大的不平衡时,获得良好的安装稳定性和增强的耐用性。
在固定区域中的环形缆线组优选在加强结构的两边对称地分布。
固定区域邻近胎边的惯性中心是有利的。这减小了胎边绕其旋转的趋势;由此,限制了应力不平衡的一个主要来源。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该惯性中心位于固定区域中,优选邻近加强结构(甚至与其同心)。
固定区域不包括胎边钢丝,特别是常规类型的胎边钢丝,例如胎体线网层绕其翻转的多纤维丝胎边钢丝,使线网层翻转部分和胎边钢丝之间的配合区域提供保持胎体线网层的保持力。
侧壁和胎冠的加强结构优选胎体线网层类型的,其机械性能类似于已知的胎体线网层。此外,加强结构优选在胎边内没有任何轴向分离,这样,所有环形组的缆线占有相同的轴向位置。
支撑区域优选大致邻近轮辋支座。
优选,支撑区域大致由高弹性模量橡胶构成。
对于突缘而言在径向内部的高模量橡胶区域提供良好的保持力,并防止胎边轴向向外滑动。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制造方法,轮胎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中央型芯上直接定位,该中央型芯的形状赋予轮胎以类似最终产品形状的形状,翻转(存在于常规结构中)的取消简化了制造。
根据本发明能够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线束的基部(即径向最靠近轮胎的旋转轴线的缆线)设置得比突缘的端部(突缘上在轴向和径向上最靠近外边的部分)在径向上更加远离外边,线束的基部优选设置在为轮胎设计的轮辋的突缘的径向外边,从而有利于安装/拆卸操作。
有利地,胎体类型的加强结构从一个胎边沿着侧壁径向延伸到胎冠区域。该结构由此可以是单一的结构,并从一个胎边延伸到另一个胎边,或者可以分成各沿一个侧壁延伸的两个半结构。
每个线束的线束数量和卷绕圈的数量优选根据轮胎所需特性而确定,例如其工作压力。例如,较大数量的线束可以增加胎边区域的硬度。
胎体型加强结构优选具有一个缆线圈,形成在两个胎边之间的圆形轨迹,在每一胎边中构成线圈。此外,缆线圈优选由一个单独的缆线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变形,设置在车轮的里边的内胎边和安装在车轮外边的外胎边不对称地设置。从而,线束数量或每个线束的绕圈数量可以不同,从而使得例如在外胎边的缆线线束数量与在内胎边的缆线线束数量不同。
根据另一方面,对称性涉及固定和支撑区域的布置。每个胎边可以具有不同结构,其中例如一个或多个区域的形状、布置和尺寸可以变化。还可以改变组件材料和机械特性,例如区域的硬度以及数量。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优点通过给出的非限定实施方案和附图1至3来说明,附图中:
图1以剖面图形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轮胎;
图2以放大剖面图形式示出了本发明轮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一个胎边;及
图3以放大剖面图形式示出了本发明轮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一个胎边。
目前,轮胎的支撑或加强件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一般被称为“胎体线网层”、“胎冠线网层”等的线网层束。这些表示支撑的方式源自于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制造一系列线网层形式的半成品,它通常提供有纵向缆线加强件,并且随后组装或叠加,以构成轮胎预制件。线网层被制成具有大尺寸的平面形状,并随后根据给定产品的尺寸而加以切割。线网层还在第一步骤中被平整地组装。预制件被成型使其适合轮胎的复曲形状。然后对预制件进行所谓“完成”半成品,以获得准备硫化的产品。
这样的“常规”方法特别涉及轮胎预制件的制造阶段,以及用于在胎边区域中固定和保持胎体加强件的固定部件(通常是一个胎边钢丝)的使用。由此,对于这种方法,构成胎体线网层的所有(或只是部分)线网层的一部分绕设置在该轮胎胎边中的胎边钢丝翻转,这相当于在胎边中固定胎体加强件。
无论制造该线网层和盖组件的方法的多种变形,这种类型常规方法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导致本专业人员使用来自于工艺的词汇,因此已被普遍接收的术语,尤其是术语“线网层”、“胎体”、“胎边钢丝”、“形状”等,用于标示从平的外形到复曲外形的转变。
然而,目前有的轮胎确切地讲不存在上述的“线网层”或“胎边钢丝”。例如,文献EP 0582196公开了一种轮胎,没有作为辅助的线网层形式的半成品。例如,各种加强结构的缆线直接邻近橡胶混合物层使用,整个组件以连续层的形式提供给复曲型芯,其形状直接构成类似于所制造轮胎的最终形状的形状。这样,在该情况下,不再有“半成品”产品、“线网层”或“胎边钢丝”。该基础产品,例如橡胶混合物和缆线或线网层形式的加强件,直接提供给型芯。该型芯是复曲形的,不必再形成预制件以从平的形状变成复曲形状。
然而,该文献公开的轮胎不具有环形“常规”胎体线网层绕胎边钢丝的翻转,这种类型的固定由邻近侧壁加强结构设置的环形单丝结构替代,整个组件嵌在橡胶固定或粘接混合物中。
还有在复曲型芯上装配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使用特别适合于快速、有效和简单地铺设在一个中央型芯上的半成品。最后,还可以使用混合形方法,其中有一些用于产生某些结构特征(例如线网层、胎边钢丝等)的半成品,而其它部件通过直接施加混合物和/或单丝形式的加强件来制造。
在本发明中,考虑到在制造领域和产品设计方面的技术发展,常规术语,例如“线网层”、“胎边钢丝”等,优选用中性术语或不依赖所用方法的术语替代。这样,术语“胎体类型加强件”或“侧壁加强件”有效地表示常规方法中胎体线网层的加强钢丝以及相应的缆线,它大体上平行用没有半成品方法制造的轮胎的侧壁。当组件通过在复曲型芯上进行施加的方法,由环形单丝、橡胶混合物和底部区域的邻近侧壁加强部分构成时,术语“固定区域”可以指围绕常规工艺中的胎边钢丝的“常规”胎体线网层翻转。
在本发明中,术语“缆线”通常整体表示单丝、多丝或钢丝组件,例如缆索、加捻纱线或任何等同的组件,无论这些缆线的材料和加工如何。例如,为了有利于与橡胶粘接,这些缆线可以经过表面处理、包覆或埋孔处理。术语“单体缆线”指的是由单独部件构成的缆线,不经组叠。作为对比,术语“多丝缆线”指的是具有至少两个单丝部件构成的缆索、加捻纱线等的组件。
另一方面,术语“径向结构”可以理解为指的是在90度上的布置,但根据使用还可以指接近90°的角度。
已经知道,通常一个或多个胎体线网层绕胎边钢丝翻转。胎边钢丝由此起到固定胎体的作用。从而,具体地说,它承受在胎体缆线上产生的拉力,例如由于充气的作用所产生的拉力。在本文中所述的布置起到类似的固定作用。还已知常规胎边钢丝还起到在轮辋上夹持胎边的作用。在本文中的布置也起到类似的夹持作用。
在本发明中,术语“粘接”混合物或橡胶可以理解为指的是与加强钢丝选择性地接触的橡胶混合物,它粘贴后者并能够填充缆线之间的缝隙。
用于表示在缆线和粘接橡胶层之间的“接触”指的是缆线外周边的至少部分与构成粘接橡胶的混合物紧密接触。
术语“侧壁”指的是在轮胎的胎冠与胎边之间的低弯曲硬度的部分,术语“侧壁混合物”指的是在相对胎体加强结构缆线的轴向外边设置的橡胶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通常具有低弹性模量。
术语“胎边”指的是轮胎上与侧壁的径向内部相邻的部分。
术语橡胶混合物的“弹性模量”可以理解为指的是在室温下约10%的单轴延长变形获得的正切延长模量。
图1以剖面图的形式绘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1,该轮胎具有邻近第一胎边3的侧壁5,该胎边优选对应内侧胎边。同样,轮胎相对的部分具有邻近第二胎边4的侧壁6,具有胎面8的胎冠7将侧壁连接在一起。胎冠优选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带。
该轮胎具有胎体形加强结构2,优选具有接近径向布置形状的加强件。该结构可以设置得其使从一个胎边经过侧壁和胎冠延续到另一个胎边,或者可以具有两个或多个部分,沿着侧壁设置,而不覆盖胎冠。
加强结构2的端部21位于各胎边中。
加强结构2可以通过卷绕单一缆线构成两个胎边之间圆形行程而制成,形成在每个胎边中的线圈,这些包裹在橡胶混合物之中的线圈有助于在加强结构2与胎边、特别是线束13之间的机械连接。从“向外”行程和“返回”行程的缆线之间存在的线圈,可以看出加强件是单丝形式的。当然,对于胎体,它可以不是由单一缆线连续制造的,并且其中没有线圈,而代之以切割端部。
胎边还具有接近环形的固定区域30,它具有一组设置得基本邻近加强结构一部分的环形缆线,并具有至少两个分布在加强结构两边的线束,一个粘接(或固定)混合物设置在环形缆线和加强结构之间。
在固定区域中,各线束13之一中的至少一个缆线12优选设置在加强结构12的部分21的附近。线束还可以设置得使部分21插入各线束13之间。
在固定区域中,缆线12和加强结构2之间的空间由橡胶混合物14所占据。还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特性、确定多个区域的多个橡胶混合物,该混合物的结合及所得到的设置几乎没有限制。根据一个优选变换,一个具有高模量的橡胶混合物提供于缆线组11和加强结构2之间的交汇区域。做为一个非限定实例,这样的橡胶的弹性模量可以达到10到20MPa,并且甚至可以超过40MPa。
缆线组11可以以不同方式布置和制造。例如,缆线束13优选具有缠绕成螺旋形(接近零度)的单一缆线12,优选从最小直径到最大直径缠绕。缆线束还可以具有一个设在另一个中的多个同心缆线。
图2和3绘出了胎边的实施方案,其中固定区域30设置在胎边中,以在正常压力下,在加强结构上的载荷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固定区域中的该结构两边。
在轮胎充气时,在零压力和正常压力(例如,在私家车的情况下在1.5和3bar之间,更具体地在1.8和2.5bar之间)之间,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稳定性,沿着支撑区域的压力分布保持相似。
这种动力稳定性优选可以通过固定区域对称布置而获得,具体是在这两个实施方案中的环形缆线对称分布在加强结构的两边。这样,在图2中,环形缆线的布置为倒置的“T”形,而图3中该结构更像是一个截锥。
固定区域优选提供于紧邻该胎边惯性中心CP。
载荷可以以渐进方式(线形或非线性)沿支撑区域分布,优选在加强结构两边接近对称分布。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胎边还具有一个大致在固定区域和胎边基座之间、并与这些区域接近轴向对齐的支撑区域50,该区域适合于在轮胎安装在适合的轮辋上时被压缩,对该区域的压缩有助于通过夹持区域产生的夹持力而构成对轮胎的夹持。所选择的该区域的橡胶混合物具有良好的防蠕变特性,从而保证夹持性能的持久性。
外侧区域17提供于胎边的区域中,它被设置在轮辋突缘或槽60与固定区域之间。该区域优选提供有很高模量的橡胶混合物,该模量例如10到40MPa之间。
该区域可以增加夹持力,特别是在轮辋突缘区域。由于它的减小的变形能力,降低了胎边向径向外边滑出轮辋突缘的趋势。在一方面,它有利于防止产生任何翻转运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动力稳定性,例如在转弯或承受高侧向应力时。
优选,外侧区域17提供于胎边的轴向外部,并在轮辋突缘和固定区域的相邻部分之间延伸。它与固定区域有利地配合,由此优化了固定区域和邻近轮辋突缘的胎边部分之间的机械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特别适合用于文献EP 0 673 324所述的轮辋上,这样的轮辋具有一个基座,并优选在径向和轴向外边具有竖柱或突缘。
如图3所示,缆线束的基部(即径向最靠近轮胎转动轴线的缆线)优选比突缘端部(突缘上在轴向和径向上最靠近外边的部分)离外边更远。缆线束的基部优选设置在装配轮胎的轮辋60的突缘(或轮辋槽)的径向外边,由此便于安装/拆卸工作。由此图2显示了rf(第一缆线的半径)大于rj(轮辋突缘或轮辋槽的半径),这个半径对应到转轴的距离。
所述/或图示的各种实施方案可以优选用文献EP 0 580 055中描述的装置制造。
由此,例如利用内空腔的形状,在中心型芯上制造轮胎。优选根据最终的构造的顺序,所有用于构成轮胎的构件被设置在型芯上,这些构件按照最终的大致轮廓而直接被设置在它们的最终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轮胎可以如文献US 4 895 692所述被模制和硫化。

Claims (7)

1.一种车轮轮胎,包括:
-两个在轴向彼此分开的侧壁,并且各侧壁的径向外部分由胎冠区域连接,在该胎冠区域的径向外部设有环形胎面;
-胎边,设置在每个侧壁的径向里面,每个胎边具有一个基座和一个外突缘,它们用于与一个适当的轮辋相接触;
-加强结构,从每个胎边开始,沿着侧壁向着胎冠区域,大致在径向延伸;
-至少一个所述胎边具有:
-胎边基座,具有一根母线,该母线的轴向内端在一个圆环上,该圆环的直径大于其轴向外端所在圆环的直径;
-固定区域,将加强结构固定在胎边当中,具有一组与加强结构的一部分大致相邻设置的环形缆线,并包括至少两个分布在加强结构两边的钢丝束,在环形缆线和加强结构之间设有粘结混合物;
-胎边支撑区域,大致沿胎边基座延伸,以及
-所述固定区域配置在所述胎边之中,致使在正常压力下,固定结构的应力,从所述结构的每一侧大致均匀地分配在所述固定区域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轮胎,其中固定区域环形缆线的排列,相对于加强结构彼此对称地分布。
3.如前面各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轮胎,其中固定区域在靠近胎边惯性中心处。
4.如前面各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轮胎,该轮胎还包括一个位于配置在轮辋凸缘和固定区域之间的胎边中的外侧区域,所述区域被大致高模量的橡胶混合物充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轮胎,其中该外侧区域设置在胎边轴向外部分当中,并且在轮辋凸缘的相邻部分和固定区域之间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或4中之一所述的车轮轮胎,其中外侧区域与固定区域协同动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轮胎,其中在大致相当于0压力值和正常操作压力之间,压力沿着支撑区域的分布大致与所述压力值无关。
CNB200380101411XA 2002-10-14 2003-10-13 具有载荷均布胎边的增加运动性的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3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212754 2002-10-14
FR02/12754 2002-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5571A true CN1705571A (zh) 2005-12-07
CN100402322C CN100402322C (zh) 2008-07-16

Family

ID=3210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141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2322C (zh) 2002-10-14 2003-10-13 具有载荷均布胎边的增加运动性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296605B2 (zh)
EP (1) EP1554133B1 (zh)
JP (1) JP2006502906A (zh)
KR (1) KR20050054977A (zh)
CN (1) CN100402322C (zh)
AT (1) ATE396068T1 (zh)
AU (1) AU2003273991A1 (zh)
DE (1) DE60321204D1 (zh)
WO (1) WO20040353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846A (zh) * 2011-06-14 2012-04-11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轮胎垂向载荷分配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84443C1 (ru) * 2009-06-30 2013-06-10 Компани Женераль Дез Этаблиссман Мишлен Коррекция с целью однородности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удаления в различных участках дорожки вдоль борта шины
CN105934249A (zh) 2013-11-21 2016-09-07 布里格姆及妇女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肺高压的组合物和方法
AU2015296037B2 (en) 2014-08-01 2021-04-29 Th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relating to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KR101775321B1 (ko) * 2016-03-17 2017-09-06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비드부 강성을 강화한 공기압 타이어
CN110283364A (zh) * 2019-07-03 2019-09-27 大冢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全轮胎胎侧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46661A (zh) * 2019-10-28 2020-02-04 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支撑胶用胶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缺气保用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307614T2 (de) 1992-07-21 1997-06-12 Sedepr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ordnen eines einfädigen Verstärkungsdrahtes auf einen Kern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Reifenkarkassen
FR2694521A1 (fr) 1992-08-05 1994-02-11 Sedepro Ancrage de la carcasse d'un pneumatique.
FR2699121B1 (fr) 1992-12-11 1995-03-17 Michelin & Cie Ensemble formé d'un pneumatique, d'une jante et d'un anneau de soutien.
FR2716645B1 (fr) 1994-02-28 1996-04-19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avec des bourrelets de structure améliorée et ensemble d'un tel pneumatique avec une jante adaptée.
FR2736006A1 (fr) * 1995-06-29 1997-01-03 Sedepro Pneumatique comportant des cables circonferentiels pour ancrer la carcasse,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tels cables
BR9809487A (pt) * 1997-05-27 2000-06-20 Michelin & Cie Pneumático
EP1084027B1 (en) * 1998-06-05 2003-01-29 Pirelli Pneumatici Societa' Per Azioni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tyre which can be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and vehicle wheel comprising said tyre
US6357502B1 (en) 1998-06-05 2002-03-19 Pirelli Pneumatici S.P.A. Tire wheel and its components
DE69914630T2 (de) * 1998-12-07 2004-12-23 Pirelli Pneumatici S.P.A. Reifen für fahrzeugräder mit verbesserter wulststruktur
WO2001040000A1 (fr) * 1999-12-03 2001-06-07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Bourrelet pour pneumatique a mobilite etendue
JP2004501013A (ja) 1999-12-03 2004-01-15 ソシエテ ド テクノロジー ミシュラン 延長走行可能性を有するタイヤのビー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846A (zh) * 2011-06-14 2012-04-11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轮胎垂向载荷分配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02322C (zh) 2008-07-16
JP2006502906A (ja) 2006-01-26
DE60321204D1 (de) 2008-07-03
US7296605B2 (en) 2007-11-20
KR20050054977A (ko) 2005-06-10
EP1554133B1 (fr) 2008-05-21
ATE396068T1 (de) 2008-06-15
AU2003273991A1 (en) 2004-05-04
US20050230022A1 (en) 2005-10-20
WO2004035327A1 (fr) 2004-04-29
EP1554133A1 (fr) 2005-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4143B2 (ja) 非対称自立型サイドウォールを備えたタイヤ
CN1129532C (zh) 带有周向加强元件的轮胎胎圈
CN1326866A (zh) 充气轮胎
CN1207158C (zh) 具有改进胎边的飞机轮胎
CN100366449C (zh) 设有改进的胎体加强件固定结构的轮胎
CN1319766C (zh) 具有间断加强件的轮胎胎边加强部件
CN1176816C (zh) 具有增大灵活性的轮胎的胎圈
CN1583433A (zh) 摩托车用轮胎
US7296605B2 (en) Extended-mobility tire with bead having symmetrical load distribution
CN1319764C (zh) 具有双锚式固定胎体帘布层的轮胎
CN1207159C (zh) 具有改进的胎体加强件固定结构的轮胎
CN1273315C (zh) 带有不对称加强侧壁的轮胎
CN1211221C (zh) 具有改进的胎体加强件固定结构的轮胎
CN1714003A (zh) 带有波状侧壁的扩展移动性轮胎
CN1152792C (zh) 带有改进的胎缘结构的车轮轮胎
CN1173434A (zh) 不带轮胎边线的气胎
CN1098777C (zh) 具有改进的骨架加固物的充气轮胎
CN1681671A (zh) 具有加强结构非线性固定的轮胎
CN100351106C (zh) 便于安装的轮胎胎边
CN1729110A (zh) 带有可变刚性侧壁的漏气保用轮胎
CN1756672A (zh) 具有加强侧壁的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720152A (zh) 带有稳定固定区域的增强机动性轮胎
JP4616261B2 (ja) 非対称に配置されたビード付きの延長移動性タイヤ
US20090223617A1 (en) Extended-mobility tire having separated carcass portions in summit
CN100343082C (zh) 具有较低模量固定区域的增大机动性的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16

Termination date: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