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5702A -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以及包括两者的连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以及包括两者的连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5702A
CN1685702A CNA2003801001586A CN200380100158A CN1685702A CN 1685702 A CN1685702 A CN 1685702A CN A2003801001586 A CNA2003801001586 A CN A2003801001586A CN 200380100158 A CN200380100158 A CN 200380100158A CN 1685702 A CN1685702 A CN 1685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connection fittings
described electronic
digital camera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01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7561C (zh
Inventor
片贝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5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75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75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3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 H04N1/0024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device as a local input to a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9/00Coupling parts for selective co-operation with a counterpart in different way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ircuits, e.g. for voltage selection, for series-parallel selection, programm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3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using an imag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facsimile reader or printer, as a local input to or local output from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496Changing the task performed, e.g. reading and transmitting, receiving and reproducing, cop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5Control of im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e.g. signalling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8Docking-station, cradl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连接系统包括底座(1)和通过连接器(5,15)连接到底座(1)上的数码相机(10)。底座(1)保持数码相机(10)以使拍摄镜头(12)和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底座(1)对数码相机(10)被保持以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还是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进行电检测。当数码相机(10)以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开始操作。当数码相机(10)以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时,在PC照相机模式中开始操作。能简单地通过改变数码相机(10)的安装状态,在数码相机中设置所需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以及包括两者的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连接配件(connecting mounting)的连接系统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包括电子装置的连接系统、连接配件、便携式电子装置和用于通过连接配件与便携式电子装置交换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进一步涉及数据处理装置和操作模式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连同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笔记本、数码相机等等,使用所谓底座(cradle)的连接配件来给其内置可充电电池充电和/或与外部个人计算机(PC)交换数据。传统的底座具有用于保持电子装置的保持本体以及进一步在其保持本体上具有连接器以便与电子装置的连接器连接。充电电子装置的可充电电池被充电同时由底座保持电子装置。用于在电子装置和外部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间交换数据的底座在其保持本体上除具有上述连接器外,还具有USB或RS-232C连接器,以便通过连接电缆与个人计算机连接。
在包括底座和电子装置的众所周知的连接系统中,当通过与安装在底座上的连接器开启具有用于与个人计算机交换数据的多个操作模式的数码相机时,先前设置的通信模式自动启动以开始该操作。例如,在日本公开的专利申请No.2002-218300中公开了这种连接系统(页8,图9)。
然而,在如上所述包括底座和电子装置的连接系统中,当用户希望将数据从数码相机传送到个人计算机时,要求他或她先前将数码相机设置成他/她所需的通信模式。另外,由于传统的数码相机具有将由用户设置的各种参数和设置项,在已经设置通信模式后,要求用户执行麻烦的操作来从包括在通信模式中的多个通信模式中选择他/她所需的模式。
因此,即使用户能通过开启安装在底座上的数码相机的电源,简单地启动通信模式,仍然要求用户在他/她使用他/她的期望通信功能时,执行复杂的准备操作。
做出了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连接系统、电子装置和用于提高当将电子装置安装在连接配件上时,在使用某一功能中的可操作性的模式设置方法,以及连接系统、电子装置、连接配件、数据处理装置和用于提高在使用由电子装置产生的数据中的可操作性的操作模式设置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包括:电子装置;电连接到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保持单元,能保持该电子装置以使该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一方向以及还能保持该电子装置以使该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另一方向,包括在电子装置中的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保持单元、由保持单元保持的电子装置的该部分面对的方向,以及包括在电子装置中的模式设置单元,使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判断单元判断的该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有当电子装置在一装置本体面向各种方向的各种状态中被安装在连接配件上时,对应于连接配件的连接端以及连接到连接配件的连接端;确认单元,当电子装置安装在连接配件上时,确认该装置本体面向的方向;以及设置单元,将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确认单元确认的装置本体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确认单元,确认可移动保持部件面向的方向,可移动保持部件可移动地安装在连接配件上以便面向各种方向并由电子装置保持;以及模式设置单元,使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确认单元确认的可移动保持部件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可移动地安装在装置本体上的可移动单元;确认单元,确认装置本体安装在连接配件上时可移动单元面向的方向;以及模式设置单元,使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确认单元确认的可移动单元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配件,用于保持电子装置并电连接到电子装置上,连接配件包括配件本体,能保持该电子装置使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一方向并还保持该电子装置使该电子装置的该部分面向另一方向;在配件本体中设置的一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当电子装置安装在配件本体上时,连接器的每一个交替移向连接位置和非连接位置,当电子装置安装在配件本体上时,连接器在该连接位置连接到在电子装置中设置的装置连接器,当将该电子装置安装在配件本体上使该电子装置的该部分面向一个方向时,使第一连接器引向连接位置以及另外,使第二连接器引向非连接位置,当该电子装置安装在配件本体上使该电子装置的该部分面向另一个方向时,使第一连接器引向非连接位置以及另外,使第二连接器引向连接位置;以及确认单元,确认电子装置的装置连接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哪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操作模式设置方法,用于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确认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使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所确认的电子装置的该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其安装在一电子装置中,该电子装置安装在一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该连接配件,该程序包括使计算机充当判断单元以便判断相对于配件装置,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使计算机充当设置单元以便使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判断单元判断的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系统,具有一连接配件、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被电连接至该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和用于通过该连接配件,与电子装置交换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该连接系统包括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保持单元,能在各种状态中,保持该电子装置使该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不同方向;包括在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保持单元,安装在保持单元上的电子装置的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包括在数据处理装置中的模式设置单元,使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判断单元判断的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在该模式中,在电子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间交换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通过连接配件与电子装置交换数据,电子装置电连接到连接配件,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连接配件,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模式设置单元,使数据处理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判断单元判断的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在该模式中,在数据处理装置和电子装置间交换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在用于通过连接配件,与电子装置交换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操作模式设置方法,电子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且当安装在连接配件上时,电连接到连接配件上,该方法包括判断相对于连接配件,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使数据处理单元设置在对应于由判断单元判断的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在该模式中,在数据处理装置和电子装置间交换数据。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将在下述说明书中阐述,以及部分将从说明书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了解到。
通过在下文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包含在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例说明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以及结合上述给出的概述以及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部透视图;
图2是示例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和底座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当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底座上时,由数码相机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部透视图;
图5是表示底座的电路的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部透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当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底座上时,由数码相机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由个人计算机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部透视图;
图12A是示例说明在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底座上前,底座和数码相机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2B是示例说明在已经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底座上后,底座和数码相机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底座的电路结构的视图;
图14A是示例说明在第五实施例的改进中,在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底座上前,底座和数码相机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4B是示例说明在第五实施例的改进中,在已经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底座上后,底座和数码相机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在第五实施例的改进中,底座的电路结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部透视图的视图。连接系统包括连接配件或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数码相机10。当安装在底座1上或由底座1支持时,数码相机10通过底座1电连接到个人计算机(PC)上以与其交换数据。
底座1具有基座2和安装在基座2上的保持单元3。底座1的保持单元3具有用于稍微向后倾斜数码相机10以便将其保持在其中。底座1的基座2在其后侧具有第一连接器4以及在其顶表面具有从顶表面突出并由保持单元3环绕的第二连接器5。在其一端(未示出)与个人计算机相连的电缆50连接到底座1的第一连接器4上。第一连接器4的端子分别连接到基座2中第二连接器5的那些端子上。
数码相机10具有本体11,该本体11具有在其前面的拍摄镜头12、在其读取面上的液晶显示器13以及在其顶面上的快门按钮14。数码相机10的本体12具有在其底面上的连接器15,当将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时,其将与底座1的第二连接器5相连。在下文的描述中,第二连接器5和连接器15均分别称为“底座连接器”和“照相机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连接器5是插入连接器以及照相机连接器15是内孔连接器。当将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时,底座连接器5和照相机连接器15彼此电连接。底座连接器5和照相机连接器15被构造成将数码相机10保持在底座1中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第一状态)时,如图1所示,两个连接器能彼此连接,以及即使当将数码相机10保持在底座1中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第一状态)时,两个连接器也能彼此连接。
更具体地说,底座连接器5位于保持单元3的中心中以及照相机连接器15位于照相机本体11的底部的中心中。另外,底座连接器5由分别平行位于基座2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端子阵列5a、5b组成,每个阵列包括一组排列成直线的多个连接端子。在两组的一个中的多个连接端子按从另一组的相反顺序排列以及两组多个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器4的相应的连接端子上。同时,照相机连接器15具有与底座连接器5的端子阵列5a、5b的任何一个的那些端子相连的多个连接端子(未示出)。
如上所述,底座连接器5和照相机连接器15能彼此电连接,不管数码相机10处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中。另外,底座连接器5和照相机连接器51分别包括检测端子,每个检测端子用于电检测照相机连接器15与底座连接器5的哪个端子阵列5a、5b连接。
图2是示例说明数码相机10和底座1的电路结构的框图。数码相机10具有固态图像拾取元件或CCD以及CPU22。CPU22将由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未示出)产生的目标的光学图象转换成对应于该目标的光学图象的模拟图象拾取信号。CPU22具有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包括使用JPEG格式的图象数据压缩和扩展,以及用来控制数码相机10的整体操作。
CPU22与用于驱动CCD21的定时信号发生器(TG)23连接。TG23与单元电路24相连,从CCD21向该单元电路24提供图象拾取信号。单元电路24包括用于从CCD21提供的图象拾取信号进行相关双重取样的CDS电路、用于放大所取样的图象拾取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AGC)以及用于将模拟图象拾取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AD)。如上所述,由CCD21生成的图象拾取信号在单元电路24中被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及进一步将该数字信号发送到CPU22。
另外,CPU22与显示设备25、键输入单元26、ROM27、DRAM28、内置图象存储器29和输入/输出接口30相连。DRAM28用作用于临时存储通过单元电路24,从CCD21提供的数字图象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并用作用于CPU22的工作存储器。压缩临时存储在DRAM28中的图象数据并最后存储器在内置图象存储器29中。显示设备25包括液晶显示器13和驱动电路,以及在拍摄准备模式中显示由CCD21生成的目标图象的整图以及在再现模式中显示存储在内置图象存储器29中的图象数据。键输入单元26包括快门按钮14、多个操作键,诸如电源键和模式选择键(未示出),以及将对应于用户键操作的键输入信号输出到CPU22。
输入/输出接口30连接到照相机连接器15,以及通过接口30(USB接口或RS-232C接口),在CPU22控制下,在数码相机10和通过底座1连接到数码相机10的个人计算机间交换数据。
在ROM27中存储由CPU22执行以便控制数码相机10的整体操作的控制程序以及用于操作CPU22所需的各种数据。CPU22执行控制程序以便起到确认单元和设置单元的作用。
图3是表示在数码相机10中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开启其电源并将其安装在通过通信电缆50,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的底座1上。
当将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时,CPU22判断照相机连接器15连接底座连接器5的哪个端子阵列5a、5b并在步骤SA1确认数码相机10在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中被安装在底座1上。
当在步骤SA2确认数码相机10在第一状态中被安装在底座1上,或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如图1所示,在步骤SA3,CPU22将操作模式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以及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开始其操作。在步骤SA4,CPU22以预定顺序从内置图象存储器29读出图象数据(图象文件)以及将所读出的图象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CPU22继续读出和向个人计算机传送图象数据直到已经将所有图象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为止,以及当将所有图象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时,结束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的操作(步骤SA5:是)。
同时,当确认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使拍摄镜头面向前面或设置成第二状态时(步骤SA2:否),在步骤SA6,CPU22将操作设置成PC照相机模式以及在PC照相机模式中开始其操作。在步骤SA7,使用CCD21拍摄目标的图象,以及在步骤SA8,将所生成的图象数据接连地发送到个人计算机。CPU22继续执行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直到由用户在数码相机或个人计算机上执行键操作以停止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以及当执行这种键操作时,CPU22结束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步骤SA9:是)。
如上所述,当用户使用安装在底座1上的数码相机10和个人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功能时,用户能通过有选择地将底座1中的数码相机设置成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简单地设置他/她期望的数码相机10的操作模式(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换句话说,用户能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设置操作模式以便使用数据通信功能。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保持单元3被构造成使数码相机10保持在稍微向后倾斜状态,以及在底座1中保持数码相机10的状态与数码相机10的操作模式具有某种关系。即,当将数码相机10安放到底座上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将数码相机10的操作模式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以及当将数码相机10安放到底座上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时,将数码相机10的操作模式设置成PC照相机模式。
当如上所述配置底座1时,用户能容易监视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在液晶显示器13上显示的图象,以及由于数码相机10被保持使拍摄镜头向后倾斜,用户能在PC照相机模式中固定适当的拍摄条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将已经接通电源的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时,数码相机10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中自动地工作,但可以将数码相机设计成在将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以及将照相机连接器15连接到底座连接器5上时,自动开启电源。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数码相机10中,根据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上的状态,将数码相机10的操作模式有选择地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但也可以将数码相机10设计成设置成除诸如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和PC照相机模式的操作模式外的一操作模式。例如,可以将数码相机10设计成在任何一种操作模式或无论何种操作诸如充电模式和图象数据传送模式、充电模式和将数码相机设置成用户所需模式的设置模式(个性化模式)、自定时器模式和图象数据传送模式、音乐再现模式和音乐数据和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工作。
第二实施例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部透视图的视图。连接系统包括连接配件或底座10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数码相机10。当数码相机10由底座1保持或安装在底座1上时,数码相机10通过底座101电连接到个人计算机(PC)以便与其交换数据。
底座101具有在其顶部中形成圆形开口102a的基座102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圆形开口102a内的旋转圆台106。可旋转圆台106是本发明的连接系统的移动部件,以及在可旋转圆台106的顶表面上设置一保持单元103。允许可旋转台106在平行于基座102的水平面中旋转大于180度,以及在其外表面上具有突起106a。
在基座102的后面中设置第一连接器104,以及第二连接器105安装在保持单元103内的可旋转圆台106上。第一连接器104的连接端子连接到基座102中的第二连接器105的相应连接端子上。同时,第二连接器105除具有用于数据通信的连接端子外,还具有检测端子105a,如图5所示。检测端子105a检测可旋转圆台106的旋转位置。通断开关107整体设置到连接连接器104并用来接通或断开检测端子105a和预定数据通信端子105b间的电路。通断开关107是通过安装在可旋转圆台106上的突起106a操作的微型开关。当可旋转圆台106被旋转预定角度,如图4中虚线所示时,通过突起106a按下微型开关以便接通电路。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10的外部视图和电路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开启其电源的数码相机10设置成通过通信电缆50连接到个人计算机(PC)的底座101时,数码相机10按如下所述工作。
在数码相机10中,CPU22检测在通过通信电缆50,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的底座101的第二连接器105处的输出,以判断接通还是断开通断开关107以及确定是由底座101的基座102保持的安装在保持单元103上的数码相机10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还是面向后面。
当接通或开通通断开关107时,以及当在底座101上保持数码相机10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如图4所示,将数码相机10自动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以及将存储在内置存储器29中的所有图象数据(图象文件)以与在图3的步骤SA3至SA5执行的过程中类似的方式传送到个人计算机。同时,当断开或切断通断开关107时,以及当在底座101上保持数码相机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后面时,将数码相机自动设置成PC照相机模式以及将通过CCD21生成的图象数据接连地发送到个人计算机直到操作一键以停止执行在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
如上所述,当用户使用保持在底座101上的数码相机10和个人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功能时,用户能通过旋转在其上安装数码相机10的可旋转圆台106,相对于底座101的基座102,有选择地改变数码相机10的方向,将数码相机10设置成他/她期望的操作模式(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因此,当使用数据通信功能时,用户能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设置操作模式。另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底座101,通过安装在底座101上的数码相机,能设置操作模式。能很方便地使用底座101,因为不需要用户在每次改变操作模式时将数码相机10安放在底座101上。
另外,能如下改变底座101。即,在基座102上,在多个位置提供多个检测开关以便检测允许保持在可旋转台106上的数码相机面对多个方面的可旋转圆台106的突起106a的旋转位置。使用底座101的该结构,通过有选择地旋转可旋转台106。可以为数码相机设置多个操作模式。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开启的电源的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01上时,数码相机10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中自动工作,但可以将数码相机配置成在将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01上时以及当将照相机连接器15连接到底座连接器105上时,自动开启电源。
另外,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码相机10中,根据在其上安装数码相机10的旋转台106的旋转位置,可以将数码相机10的操作模式有选择地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但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可以将数码相机10配置成设置为除通信模式以外的一操作模式。
第三实施例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透视图的视图。连接系统包括连接配件或底座201以及安装在底座201上的数码相机210。当数码相机210由底座201保持或安装在底座201上时,通过底座201使数码相机210电连接到个人计算机(PC)以便与其交换数据。
第三实施例中的底座201的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在保持单元3内设置的第二连接器205仅具有一组数据通信端子。
第三实施例中的数码相机210不同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数码相机210在照相机本体11的一侧壁上具有可移动部分211。更具体地说,可移动部分211绕轴“0”可旋转地安装在侧壁上,轴“O”从侧壁穿过照相机本体11到另一侧壁,如图6的破折线所示。可移动部分211绕轴可旋转超过180度(例如270度),以及具有拍摄镜头12和CCD21。连接器215设置在照相机本体11的底面中并对应于在底座21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器205。当照相机本体11安装在底座201的保持单元3上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底座201的前面时,连接器215电连接到第二连接器225,如图6所示。在下述描述中,仅为简化目的,底座201的第二连接器205称为底座连接器以及数码相机210的连接器215称为照相机连接器。
数码相机210具有用于检测拍摄方向的方向检测单元212,如图7所示。方向检测单元211检测拍摄镜头12的方向,以及包括当保持可移动部分211以使拍摄镜头12面向底座210的前面或面向与照相机本体11的液晶显示器13相同的方向时,被关闭的检测开关(未示出),以及向CPU22发送表示保持可移动部分211以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时的拍摄方向的检测信号的电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系统除上述外,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在第三实施例中,当将开启电源的数码相机210放在通过通信电缆50,连接到个人计算机(PC)的底座201上时,数码相机210根据图8所示的流程图工作。
当将照相机连接器215连接到底座连接器205上时,数码相机210在步骤SB1根据来自方向检测单元212的检测信号输出,检测拍摄镜头12面向的方向。当方向检测单元212的检测开关关闭以及拍摄镜头12面向照相机本体11的前面以及底座201的后面时(步骤SB2:是),在步骤SB3中,CPU22将操作模式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以及开始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的操作。在步骤SB4,CPU22按预定顺序从内置图象存储器29读出图象数据(图象文件)以及将所读出的图象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CPU22继续读出和向个人计算机传送图象数据直到已经将所有图象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为止,以及当已经将所有图象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时,结束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的操作(步骤SB5:是)。
同时,当确认可移动部分211被保持以使拍摄镜头12面向照相机本体11的后面以及底座201的前面时,如图6所示(步骤SB2:否),在步骤SB6,CPU22将操作设置成PC照相机模式以及开始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在步骤SB7,使用CCD21拍摄目标的图象,以及在步骤SB8,颠倒倒转所生成的图象数据,然后,在步骤SB9,接连地发送到个人计算机。CPU22继续执行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直到用户在数码相机210或个人计算机上执行键操作以便停止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为止,以及当执行这一键操作时,CPU22结束PC照相机模式中的操作(步骤SB10:是)。
如上所述,当用户使用安装在底座201上的数码相机210和个人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功能时,用户通过有选择地旋转数码相机210的可移动部分211(拍摄镜头12),能简单地设置他/她期望的数码相机210的操作模式(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换句话说,用户能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设置操作模式以便使用数据通信功能。与第二实施例类似,数码相机210的优点在于能通过安装在底座201中的数码相机210,改变操作模式。
如果数码相机210具有能检测可移动部分211(拍摄镜头12)的多个方向的检测开关,以及数码相机210能检测相对于底座201的可移动部分211的多个方向。具有上述检测开关的数码相机210根据拍摄镜头12的方向,能设置成多于三个操作模式。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开启电源的数码相机210安装在底座201上时,数码相机210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中自动工作,但可以将数码相机配置成在将数码相机210安装在底座201上时,以及当照相机连接器215连接到底座连接器205上时,能自动开启电源。
另外,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码相机210中,根据数码相机210的可移动部分211的方向,将数码相机210的操作模式有选择地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但可以将数码相机10设计成设置成除数据通信模式外的操作模式,如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个人计算机(PC),具用作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1,与数码相机10交换数据。
图9是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301的电路配置的框图。个人计算机301具有CPU302、RAM303、存储器304、输入输出接口305、输入设备306,诸如键盘和鼠标、显示设备307,诸如LCD和CRT以及调制解调器308,用于通过电话线连接到Internet。
使输入输出接口305连接到与通信电缆50(如图1所示)相连的连接器309。输入/输出接口305连接到数码相机10,以及通过该接口305(USB接口或RS-232掊),在CPU22的控制下,在数码相机10和通过底座1连接到数码相机10的个人计算机间交换数据。存储器是具有相当大的存储容量的硬盘驱动器。
将操作系统和多个应用程序存储在存储器304中。在第四实施例中,与底座1一起提供的底座程序、用于接收图象数据的图象数据接收程序以及图象数据加载程序存储在存储器304中。图象数据加载程序用来接连地将图象加载到Internet上的网站上,诸如用户主页,这些图象均通过用作个人计算机照相机(Web照相机)的数码相机10接收。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CPU302在底座程序下起到确认单元和设置单元的作用。
现在,将参考图10所示的流程图,描述个人计算机301的操作。假定个人计算机301连接到具有所安装的数码相机10的底座1并通过其余底座程序被启动,以及已经将启动程序设置成底座程序,如稍后所述。
当将个人计算机301安装在底座1中时,CPU302电子判断照相机连接器15的连接端子与底座连接器5的哪个端子阵列5a、5b相连,以及在步骤SC1确定安装在底座1中的数码相机10以使液晶显示器面向前面(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还是拍摄镜头面向前面(第二方向)。
当在步骤SC2中确定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中以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第一方向)时(是),在步骤SC3中,CPU302使图象数据接收程序启动并开始将从数码相机10传送的图象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04的预定区中。此后,在步骤SC4,CPU302继续将从数码相机10传送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04中。当CPU302从数码相机10接收表示已经传送所有图象数据的信号时(步骤SC5:是),在数据程序下的程序结束。
同时,当在步骤SC2中确定数码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中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第二方向)时(否),在步骤SC6,CPU302使图象数据加载程序启动。另外,CPU302接收接连从数码相机10传送的图象数据。另一方面,在步骤SC7,CPU302准备通过调制解调器308到达Internet并通过调制解调器308将所拾取的图象数据加载到Internet上。在用户停止操作时,图象数据加载程序下的操作结束(步骤SC8:是)。
在第四实施例中,不需要用户麻烦操作,个人计算机301根据数码相机10被安装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还是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自动执行图象数据接收操作或Internet加载操作。第四实施例允许用户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在个人计算机301和数码相机10间交换图象数据。
在第四实施例中,个人计算机301有选择地执行图象数据接收操作或Internet加载操作。但也可以将除上述应用程序外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304中以及使个人计算机301执行不同于上述的数据通信操作。例如,使个人计算机将存储在存储器304中的数据或图象数据传送到数码相机10以及使数码相机10将数据或图象数据存储在内置存储器29中是有用的。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了连接到第一实施例的底座1的个人计算机,但连接到第二实施例的底座101或第三实施例的底座201的个人计算机也将显示出类似的优点。
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数码相机10具有判断照相机10本身被安装在底座1中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还是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设置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个人照相机模式的功能,以及个人计算机301判断照相机10安装在底座1中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还是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选择应用程序。但也可以存储不同于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底座程序的底座程序并使个人计算机301执行下述操作。
例如,在步骤SC3或SC6,图象数据接收程序或图象数据加载程序启动前或后,当数码相机10被安装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通过底座1发送将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设置到数码相机10的请求信号,以及当数码相机10被安装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时,通过底座1发送用于将数码相机10设置成PC照相机模式的请求信号。即,CPU302和输入输出接口30可以配置以起到本发明的操作请求单元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将控制CPU22以响应如上所述的请求信号,设置操作模式的程序存储在数码相机10的ROM27中,以及将获得第四实施例同样优点。
第五实施例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连接系统的外透视图的视图。连接系统包括连接配件或底座401以及安装在底座401上的数码相机410。当安装在底座401上时,数码相机410通过底座401与个人计算机(PC)电连接以与其交换数据。
底座401具有基础外壳402和安装在基础外壳402的顶部上的保持单元403。安装在基础外壳402上的保持单元403接收和保持数码相机410使其稍微向后倾斜。基础外壳402在其后侧具有连接通信电缆50的第一连接器404。通信电缆50还在另一端连接个人计算机(未示出)。
在底座401的基础外壳402的顶面中,在与基础外壳402的前缘平行的虚线上以及由保持单元403环绕的区域内形成一对矩形孔402a和402b。
如图12A和12B的截面图中所示,在基础外壳402内,垂直于该矩形孔402a、402b间的虚线,穿过提供保持轴406。在保持轴406上可旋转支持有可移动拉长部件407。可移动拉长部件407在其两端部分上具有第二连接器405a、405b,这两个连接器405a、405b连接到基础外壳402的后侧中的第一连接器404上。可移动拉长部件407是其两端被稍微向下弯曲的形状。当在反时针方向中,绕保持轴406旋转可移动部件407时,在可移动部件407的一端上的连接器405b穿过在基础外壳402的顶面中形成的、出现在保持部件403内的矩形孔402b,以及在可移动部件407上的另一端上的连接器405a从矩形孔402a退回,如图12A所示。相反,当在顺时针方向中,绕保持轴406旋转可移动部件407时,可移动部件407的一端上的连接器405a穿过在基础外壳402的顶面中形成的、出现在支持部件403内的矩形孔402a,以及可移动部件407的另一端上的连接器405b从矩形孔402b退回,如图12B所示。简单地说,每次当在顺时针方向或在逆时针方向中,绕保持轴406旋转可移动部件407时,连接器405a和405b交替从基础外壳402的矩形孔402a和402b出现。
图13是表示底座401的电路结构的视图。连接器405a和405b分别具有多个端子“1”、“2”至“n”,以及这些端子彼此连接,除第n端子外,均连接到电路板501,以及通过电路板501,进一步连接到第一连接器404,如图13所示。通过第二连接器405a和405b的任何一个,将AC接受器(AC adopter)连接到电路板,用于向数码相机410提供电力。第二连接器405a、405b的每一个的第n端子连接到另一连接器405a或405b的另一编号的端子(数据通信端)。第二连接器405a、405b的端子按彼此相反的顺序,连接到可移动部件407上。
与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类似,第五实施例中的数码相机410在照相机本体11的前面上具有拍摄镜头12、在其后表面上具有液晶显示器13、在顶部具有快门按钮14和在底部具有内孔连接器415。
在本实施例中,应注意到当将数码相机410安装在保持单元403时,数码相机410在对应于基础外壳402的矩形孔402a和402b的任何一个的底部的部分中具有内孔连接器415。更具体地说,当通过底座410保持数码相机410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如图11所示,数码相机410的内孔连接器415面向矩形孔402b,以及当通过底座410,保持数码相机410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时,如图12A和12B所示,数码相机410的内孔连接器415面向矩形孔402a。
数码相机410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的电路结构,但数码相机410的内孔连接器415包括连接到照相机410单元的电源单元(未示出)的电源端子。
在本实施例的连接系统中,当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10上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如图11所示(第一方向),可移动部件407的第二连接器405a通过照相机本体11退回到基础外壳402中,以及另一第二连接器405b推入数码相机410的内孔连接器415以与其电连接。相反,当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上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时,如图12A和12B所示(第二方面),可移动部件407的第二连接器405b通过照相机本体11退回到基础外壳402中以及另一第二连接器405a推入数码相机410的内孔连接器415以便与其电连接。简单地说,不管数码相机410被保持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还是使拍摄镜头12面向前面,数码相机410通过第二连接器405a和405b的任何一个与底座401电连接。
当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开启电源的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上时,执行下述操作。
对检测端(第n端)连接到的那个编号的数据通信端进行电检测以便确定内孔连接器(照相机连接器)415与哪个第二连接器(底座连接器)405a还是405b连接。当确定数码相机410被安装在底座401上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时,如图11所示,用与参考图3中所示的步骤SA3至SA5所述类似的方式,将数码相机410自动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中,将存储在内置存储器19中的所有图象数据(图象文件)传送到个人计算机。同时,当将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上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后面时,如图12A和12B所示,用与参考图3所示的步骤SA6至SA9所述的类似的方式,将数码相机410自动设置成PC照相机模式。在PC照相机模式中,接连地将所有所生成的图象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直到执行停止操作为止。
如上所述,用户能简单地将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中使液晶显示器13面向前面或是后面时,有选择地设置他/她所期望的操作模式(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
第五实施例提供易于使用的底座。即,简单地通过将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上,用户能将底座401的第二连接器405a、405b的任何一个引入第二连接器连接到数码相机410的内孔连接器415的连接位置,同时将另一第二连接器引入基础外壳402中的抽离位置。可以将底座构造成可将第二连接器405a和405b独立地移动到连接位置或抽离位置,以及通过用户手动操作,第二连接器有选择地连接到数码相机410的内孔连接器。上述改进将保持数码相机和底座的特征和改进的可用性。
在本第五实施例中,当将开启电源的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上时,数码相机10在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中自动工作,但可以将数码相机构造成当将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上时以及当照相机连接器415与第二连接器405a、405b的任何一个连接时,自动开启电源。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数码相机410中,根据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中的状态,有选择地将数码相机410的操作模式设置成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或PC照相机模式,但可以将数码相机410构造成设置成除诸如记录图象数据传送模式和PC照相机模式的操作模式外的操作模式。
在第五实施例中,包括在第二连接器405a、405b中的每一个中的检测端子(第n端子)连接到另一第二连接器的不同编号的端子(数据通信端)上,以及当将数码相机410安装在底座401中时,通过对检测端(第n端)与哪个编号的端子连接进行电确认,确认数码相机401的连接器415连接到哪个第二连接器405a或405b。但可以改进底座401的结构,如下所述。
如图14A和14B所示,提供位于可移动部件407的两端之下、底座401的基础外壳402中的两个检测开关(常开微型开关)511a、511b。检测开关511a、511b是常开微型开关,用于检测哪个第二连接器405a或405b缩回到基础外壳402中。检测开关分别位于当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可移动部件407的任何一端时,由该端按压任一开关以便接通电路的位置。如图15的电路图中所示,第二连接器405a、405b的检测端(第n端)分别通过检测开关511a、511b连接电路板501。当关闭开关405a、405b时,从电路板501向检测端施加不同电压电平的功率。
在改进中,当将数码相机401安装在底座401时,根据施加到第二连接器405a或405b上的电压电平,判断数码相机410的连接器415连接到哪个第二连接器405a或405b,以及确认数码相机410被安装使液晶显示器面向前面或是后面。
在每个实施例中,已经描述过通过底座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的数码相机,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移动电子设备诸如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电话等等,以及具有上述电子设备和电连接到这些设备的底座的连接系统。已经描述过包括个人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包括电连接到上述电子设备和与上述电子设备交换数据的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配件的系统。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数码相机和彩色打印机的连接系统。例如,通过在某一方向中,将数码相机安装在底座上,可以使彩色打印机打印发送到该彩色打印机的图象数据或图象清单。
在不背离在下述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主题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另外的改进和改变。包括在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些改进和改变打算视为如所述的本发明的一部分。

Claims (19)

1.一种连接系统,包括:
电子装置;
电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
保持单元,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能保持所述电子装置使所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一方向以及还能保持所述电子装置使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部分面向另一方向;
包括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所述保持单元、由所述保持单元保持的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部分的方向;以及
包括在所述电子装置中的模式设置单元,将所述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图象拾取装置,所述图像拾取装置具有镜头、图像拾取元件、存储器、图象存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将在所述电子装置中设置的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多个操作模式,包括图象数据传送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将在所述电子装置中设置的操作模式包括多个操作模式,包括拍摄模式。
5.一种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包括:
连接端,当所述电子装置在装置本体面向不同方向的各种状态中被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时,对应于所述连接配件的连接端以及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的所述连接端;
确认单元,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时,确认所述装置本体面向的方向;以及
设置单元,使所述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确认单元确认的所述装置本体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将在所述电子装置中设置的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多个操作模式,包括图象数据传送模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将在所述电子装置中设置的操作模式包括多个操作模式,包括拍摄模式。
8.一种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上的电子装置,包括:
确认单元,确认一可移动保持部件面向的方向,所述可移动保持部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以面向各种方向并由所述电子装置保持;以及
模式设置单元,使所述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确认单元确认的所述可移动保持部件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9.一种安装在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上的电子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
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装置本体上的可移动单元;
确认单元,确认所述装置本体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时所述可移动单元面向的方向;以及
模式设置单元,使所述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确认单元确认的所述可移动单元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10.一种连接配件,用于保持电子装置并电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上,包括:
配件本体,能保持所述电子装置使所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一方向以及还保持所述电子装置使所述部分面向另一方向;
在所述配件本体中设置的一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配件本体上时,所述连接器的每一个交替移至一连接位置和一非连接位置,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配件本体上时,所述连接器在所述连接位置连接到在所述电子装置中设置的装置连接器,当将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配件本体上使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部分面向一方向时,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引向所述连接位置以及另外,使所述第二连接器引向所述非连接位置,当将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配件本体上使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部分面向相反方向时,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引向所述非连接位置以及另外,使所述第二连接器引向所述连接位置,以及
确认单元,确认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装置连接器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哪一个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配件,进一步包括:
可移动机构,配置成由当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配件本体上时产生的力操作,使所述该对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中的一个引向所述非连接位置,使所述该对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中的另一个引向所述连接位置。
12.一种操作模式设置方法,用于安装在一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包括:
确认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的所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
使所述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所确认的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一操作模式中。
13.一种用于控制计算机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安装在电子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一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包括:
使所述计算机起到判断单元的作用以判断相对于所述连接配件,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的所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
使所述计算机起到设置单元的作用以使所述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
14.一种连接系统,具有连接配件、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并电连接至所述连接配件的电子装置和用于通过所述连接配件,与所述电子装置交换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的保持单元,能在所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不同方向的不同状态下保持所述电子装置;
包括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所述保持单元,安装在所述保持单元上的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
包括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中的模式设置单元,使所述电子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在那个模式中,在所述电子装置和所述数据处理装置间交换数据。
15.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通过一连接配件与一电子装置交换数据,所述电子装置电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包括:
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所述连接配件,安装在连接配件上的所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
模式设置单元,使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在那个模式中,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和所述电子装置间交换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将设置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模式包括多个操作模式,所述多个操作模式包括图象数据传送模式,其中,将存储在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存储器中的图象数据传送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将设置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模式包括多个操作模式,所述多个操作模式包括拍摄模式,在那个模式中,通过所述成像装置的成像元件生成模式图象数据并将其传送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操作请求单元,请求所述电子装置执行对应于基于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的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部分的方向,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中设置的数据传送模式的操作。
19.在用于通过一连接配件,与电子装置交换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并且当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时,电连接到所述连接配件上,操作模式设置方法包括:
判断相对于所述连接配件,安装在所述连接配件上的所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面向的方向;以及
使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设置在对应于由所述判断单元判断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操作模式中,在那个模式中,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和所述电子装置间交换模式数据。
CNB2003801001586A 2002-11-27 2003-11-27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以及包括两者的连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75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3191 2002-11-27
JP343191/2002 2002-11-27
JP339355/2003 2003-09-30
JP2003339355A JP3876871B2 (ja) 2002-11-27 2003-09-30 接続システム、接続台、接続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と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5702A true CN1685702A (zh) 2005-10-19
CN100377561C CN100377561C (zh) 2008-03-26

Family

ID=32396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015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7561C (zh) 2002-11-27 2003-11-27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以及包括两者的连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542093B2 (zh)
EP (1) EP1457035B1 (zh)
JP (1) JP3876871B2 (zh)
KR (1) KR100862688B1 (zh)
CN (1) CN100377561C (zh)
AT (1) ATE498972T1 (zh)
AU (1) AU2003283840A1 (zh)
DE (1) DE60336045D1 (zh)
TW (1) TWI239771B (zh)
WO (1) WO20040496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3472A (zh) * 2011-02-25 2014-01-01 菲力尔系统公司 模块化的红外摄像机系统及方法
US10425595B2 (en) 2007-11-28 2019-09-24 Flir Systems, Inc. Modular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7067B2 (en) * 2004-05-11 2008-10-14 Olympus Corporation St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and its accessory apparatus
US7280854B2 (en) 2004-06-15 2007-10-09 Olympus Corporation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cradle apparatus
JP4039398B2 (ja) * 2004-06-25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クレードル装置、並びに携帯型機器
US7411608B1 (en) * 2004-08-20 2008-08-12 Raymond Wayne Moskaluk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hotographic prints
JP4759322B2 (ja) * 2005-06-08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レードル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0767947B1 (ko) 2005-08-04 2007-10-17 가시오 히타치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즈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이동통신단말 및 컴퓨터-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CA2623394A1 (en) * 2005-09-19 2007-03-29 Industrial Color, Inc. Digital file management
JP4936504B2 (ja) * 2005-09-26 2012-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レードル装置と操作端末との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KR101156687B1 (ko) * 2005-10-20 2012-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기기용 베이어넷 타입 크래들 및 이를 구비한디지털 기기 세트
US7684090B2 (en) * 2005-12-20 2010-03-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Digital printer for use with docked display device
US7623182B2 (en) * 2006-04-10 2009-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mera interface module
TWI348623B (en) * 2006-08-11 2011-09-1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JP2008102897A (ja) * 2006-09-20 2008-05-01 Olympus Corp 取扱手順説明装置及び取扱手順説明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
FR2909234B1 (fr) * 2006-11-27 2009-02-06 Trixell Sas Soc Par Actions Si Dispositif de rechargement d'une batterie d'un capteur de rayonnements ionisants portable.
JP4665936B2 (ja) * 2007-05-08 2011-04-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携帯端末用置台
KR101416606B1 (ko) * 2007-09-21 2014-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용 어댑터
JP2009157569A (ja) * 2007-12-26 2009-07-16 Toshiba Corp 支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GB2512265A (en) * 2012-09-26 2014-10-01 X2 Computing Ltd Mobile-computer support apparatus
US20140085491A1 (en) * 2012-09-27 2014-03-27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and cradle
KR20170134638A (ko) 2015-04-03 2017-12-06 레드.컴, 엘엘씨 모듈식 모션 카메라
US10194071B2 (en) 2015-04-03 2019-01-29 Red.Com, Llc Modular motion camera
JP6555120B2 (ja) * 2015-12-28 2019-08-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7172736B2 (ja) * 2019-02-28 2022-11-1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USD971832S1 (en) 2020-10-09 2022-12-06 ACCO Brands Corporation Combined electronic device charger and st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6053A (en) 1984-05-21 1986-12-02 Banner Engineering Corp. Sensing devices with modular interconnection and programming
US20020071035A1 (en) * 2000-12-07 2002-06-13 Sobol Robert E. Digital camera docking station
JP4434501B2 (ja) 2001-01-16 2010-03-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クレードル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2374447A (ja) * 2001-04-12 2002-1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情報機器用クレードル、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クレードル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4378072B2 (ja) * 2001-09-07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撮像装置、携帯通信機器、映像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812971B2 (en) * 2001-09-11 2004-11-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stan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stand system
JP4560252B2 (ja) 2001-09-11 2010-10-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システム
JP3535495B2 (ja) * 2001-12-26 2004-06-07 株式会社東芝 クレードル設置型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クレードル設置型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5595B2 (en) 2007-11-28 2019-09-24 Flir Systems, Inc. Modular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493472A (zh) * 2011-02-25 2014-01-01 菲力尔系统公司 模块化的红外摄像机系统及方法
CN103493472B (zh) * 2011-02-25 2017-07-04 菲力尔系统公司 模块化的红外摄像机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42093B2 (en) 2009-06-02
TW200423729A (en) 2004-11-01
TWI239771B (en) 2005-09-11
ATE498972T1 (de) 2011-03-15
KR20040077881A (ko) 2004-09-07
WO2004049693A1 (en) 2004-06-10
EP1457035B1 (en) 2011-02-16
AU2003283840A1 (en) 2004-06-18
DE60336045D1 (de) 2011-03-31
CN100377561C (zh) 2008-03-26
JP3876871B2 (ja) 2007-02-07
KR100862688B1 (ko) 2008-10-10
EP1457035A1 (en) 2004-09-15
US20050225666A1 (en) 2005-10-13
JP2004194289A (ja) 200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5702A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电子装置的连接配件以及包括两者的连接系统
CN1214306C (zh) 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TWI279584B (en) Document camera and document camera system
CN1178455C (zh) 拍摄状态提供装置、拍摄状态设置系统以及拍摄状态提供方法
CN1275457C (zh) 摄像系统、照相机、外部设备、以及摄像方法
CN1750595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306647C (zh) 电池组和充电器
CN1992802A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方法
CN101030960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655002A (zh) 允许近距离拍摄的图像处理器
CN1809122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CN1617550A (zh) 摄像装置以及照相组件
CN139791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91729A (zh) 图像数据通信系统、图像服务器、便携式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303813C (zh) 数据记录装置及数据记录方法
CN1262108C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照相机
CN1224238C (zh) 数字照相机
JP4274172B2 (ja)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941068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0345435C (zh) 用于打印系统的数码照相机
CN1798258A (zh) 图像拾取终端
JP2001169159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708090A (zh) 面照明单元以及透光原稿读取装置
CN1294815A (zh) 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
CN1585032A (zh) 便携式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