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5668B - 远程通信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网关节点以及移动节点 - Google Patents

远程通信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网关节点以及移动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5668B
CN1685668B CN03822786XA CN03822786A CN1685668B CN 1685668 B CN1685668 B CN 1685668B CN 03822786X A CN03822786X A CN 03822786XA CN 03822786 A CN03822786 A CN 03822786A CN 1685668 B CN1685668 B CN 1685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node
data protocol
mobile node
protocol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227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5668A (zh
Inventor
陈晓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ange SA
Original Assignee
Orang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02221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393608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Orange SA filed Critical Orange SA
Publication of CN168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85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66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1Routing in networks with a plurality of addressing schemes, e.g. with both IPv4 and 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84Providing for device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7Adaptation for transition between two IP versions, e.g. between IPv4 and 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9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5Mobility data transfer involving hierarchical organized mobility servers, e.g. hierarchical mobile IP [HM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第一信道的装置和方法,该第一信道用于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网关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部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

Description

远程通信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网关节点以及移动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得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第一信道的装置和方法,该第一信道用于将数据分组传送到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service)的对端节点(correspondent node)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所述网关节点被设置成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部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同时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
更具体地,但非专门地,本发明涉及使得2G或3G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网络的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网关支持节点(GGSN)能够选择用于传送数据分组的合适的分组数据协议(PDP)环境(context)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数据分组由外部IP网络中的移动节点(MN)发送到GPRS网络中的对端节点(CN),其中使用移动因特网协议来支持MN的宏移动性(macro-mobility),该MN远离其本地网络(HN),并且所述数据分组使用MN的转交地址(CoA,CoCoA)作为其源地址。
背景技术
尽管传统的2G移动网络(例如符合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标准的2G移动网络)已经为用户移动站(MS)提供了电路交换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但是在移动电信产业仍然存在着使用分组交换移动网络的巨大动力。分组交换移动网络在网络和无线电资源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并且还能够提供更加先进的用户业务。随着固定和移动电信网络的趋同,泛布在固定网络中的因特网协议(IP)自然被选择为用于移动分组网络的分组择路机制。当前的IP版本4(IPv4)在固定网络领域内得到广泛使用。然而,期望逐步地转移到IP版本6(IPv6),IPv6提供了比IPv4的更可识别到的益处,在大量增加地址空间、更加有效的择路、较大的可扩展性、改进的安全性、业务质量(QoS)的集成、对多播的支持以及其它特性方面更为显著。
当前正在使用的移动分组交换业务的具体示例包括在2G GSM网络和3G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下文中称为GPRS网络)中实施的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还期望诸如无线局域网(wLAN)的非GPRS无线接入技术对GPRS提供灵活且低成本的补充(complement),以用于某些区域(例如热点地区(会议中心、机场、展览中心等))中的本地宽带业务接入。因此,移动网络运营商希望支持移动站在GPRS与非GPRS网络或者子网之间进行漫游。
尽管从开始就被作为移动网络进行设计的GPRS网络内置(built-in)有移动性管理(针对GPRS网络中的MS)和漫游功能(针对在GPRS网络之间漫游的MS),但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中,也已开始通常用于支持IP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的研究工作。为此,IETF已经开发出了移动IP(MIP)协议。MIP被设计用来支持移动站(或MIP术语中的移动节点(MN))在具有不同子网前缀的IP网络之间移动时的移动性(宏移动性)。例如,MIP可以用来支持GPRS网络与诸如wLAN网络的非GPRS网络之间的移动性。并不期望将移动IP用于网络或者子网内的移动性管理(微移动性(micro-mobility)),该网络或者子网通常由第2接入技术指定层机制(例如WCDMA软切换(softer/soft handover))来进行管理。
存在两种版本的MIP,以与两个版本的IP相对应。MIP版本4(MIPv4)被设计用来为IP版本4(IPv4)地址提供IP地址移动性,而较新的MIP版本6(MIPv6)被设计用来为IP版本6(IPv6)地址提供IP地址移动性。在IETF网站http://www.ietf.org/rfc/rfc2002.txt?number=2002可以获得的IETF请求注解(RFC)2002中描述了MIPv4。在IETF网站http://search.ietf.org/internet-drafts/draft-ietf-mobileip-ipv6-18.txt可以获得的IETF互联网草案“IPv6中的移动性支持”中描述了互联网草案MIPv6,并且将其注明为draft-ietf-mobileip-ipv6-18.txt。
图1示出了MIPv4移动性管理。MN 40分配有其本地网络(HN)42中的本地IP地址(HAddr)。HN中的择路过程确保了无论MN在HN中的何处,从对端节点(CN)46发送的IP分组都将到达该MN。然而,当该MN漫游到外部网络(FN)44时,必须将定址到其HAddr的IP分组择路到其在FN中的新位置。在MIPv4中,使用被称为本地代理(HA)的HN中的路由器48来在MN离开本地时代表该MN来进行分组转发业务。在MIPv4的第一工作模式(称为FA-CoA模式)下,当MN到达FN中时,通过该FN中被称为外部代理(FA)的路由器50为该MN分配转交地址(CoA)。由于认识到IPv4的地址空间的限制,所以设想多于一个的MN可以共享同一个CoA。在分配CoA之后,FA 50将绑定更新(bindingupdate)发送到HA,以登记该CoA。此后,当CN将分组发送到MN在其HN中的HAddr时(情况1),通过HA来截获该分组,并根据该CoA通过隧道(runnel)52将该分组隧道传送到FA。
隧道化包括:将第一数据分组(具有头部和有效负载)封装为具有新头部的第二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载,该新头部表示作为该数据分组的源和目标地址的隧道的起始点和结束点;以及将该第二数据分组作为正常分组传送到隧道端点,在隧道端点处进行解封装以获得第一分组。在解封装之后,隧道端点(该FA)使用FN中的择路过程将原始分组择路到MN。在MIP中,隧道化涉及在使用IETF请求注解(RFC)2003进行IP封装时的IP。因此,在MIPv4中,通过将IPv4分组封装到另一IPv4分组中来对该IPv4分组进行隧道化。
作为MIPv4中的可选过程,MN随后可以将绑定更新发送给CN,以登记其CoA。此后,CN可以按MN的当前CoA将分组直接定址到该MN,而不用间接地通过其HAddr(情况2),并且这些分组由FN中的FA来接收,并通过使用FN中的择路过程被择路到MN。由于其潜在地避免了经由HA的低效的三角形择路,所以这被称为路由优化,该三角形择路通常不是CN和FA之间的有效择路路径。
在MIPv4的第二可选工作模式(称为CoCoA模式)下,不存在由远离其本地网络的多个MN共享CoA的情况,而且没有使用FA。使用标准动态IP地址分配过程(例如使用动态主机控制协议(DHCP))为MN分配唯一的CoA(称为主机代管(co-located)CoA(CoCoA))。在这种工作模式下,MN必须亲自将绑定更新发送给其HA,以登记其新分配的CoCoA。此后,将CN所发送的并按MN的Haddr定址到该MN的分组从HA直接隧道传送到MN。当使用FA-CoA模式作为CoCoA模式中的可选过程时,MN也可以将绑定更新发送到CN,以登记其CoCoA。此后,可以通过CN按MN的CoCoA将分组直接发送给该MN。
图2示出了MIPv6移动性管理。MIPv6与MIPv4的两个显著差异如下。首先,由于IPv6中的大大增加的地址空间,使得再也不需要共享分配给FN中的MN的CoA(即它们与MIPv4中的可选CoCoA相对应)。其次,作为结果,不需要在FN中使用FA。参照图2,使用MIPv6,当MN 40从其HN 42移动到FN 44时,向该MN 40分配唯一的CoA,并且该MN 40将绑定更新发送到其HN中的HA 48,以登记该CoA。来自CN46的定址到HAddr的分组由HA 48截获(情况1),并且通过隧道54被隧道传送到CoA。可以利用IEFT RFC 2473中描述的IPv6普通分组隧道化机制来实现这种隧道化。然而,在MIPv6中,路由优化不是一个任选项,而是该协议的基本部分,通常,MN应该将绑定更新发送到CN,以使CN可以按MN的CoA将分组直接定址到该MN(情况2)。当MN通过该MN的HA接收从CN隧道传送的分组时,可以认为这表示CN没有针对MN的绑定,并初始化CN绑定更新。注意,在MIPv6中,CN绑定更新必须使用MN的新CoA作为IPv6头部中的源地址(参见MIPv6IETF互联网草案的条款11.6.2)。
负责GPRS标准的第3代伙伴项目(3GPP)已经意识到可能需要在GPRS网络中支持MIP。技术规范23.060中的条款5.7陈述道“为了在分组域中有效地支持可选的移动IP业务(参见3G TS 23.121),需要在GGSN中提供外部代理(FA)功能。假定GGSN与FA之间的接口(包括转交IP地址与PLMN中的GTP隧道之间的映射)没有标准化为GGSN,并且将FA认为是一个集成节点(integrated node)”。此外,3G TS 23.121(可以从3GPP网站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2-06/R1999/23series/处获得)中陈述道“……重要的是,也向UMTS和GPRS用户提供移动IP,以使他们能够漫游到其它接入技术或者从其它接入技术漫游,同时保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例如TCP或者UDP”,并且陈述道“由于IPv4中的IP地址不足,所以不得不假定优选地将与外部代理(FA)转交地址一起来使用移动IPv4。与使用主机代管(co-located)转交地址相比,FA转交地址不仅保存IP地址,而且对于无线电接口同样更加有效”。
然而,可能存在上述假定错误的情况。首先,GPRS网络运营商可能希望使用MIPv4中的CoCoA来代替FA CoA。例如,IPv4地址在特定的GPRS网络中可能并不缺乏,而CoCoA对于提高可扩展性和择路效率可能是优选的。其次,可能存在GPRS网络运营商不希望将FA功能集成到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中的情况,该GGSN是将GPRS网络连接到外部分组交换网络的网关。例如,GGSN可能负载过重,而将GGSN和FA功能分离将会改善负载平衡。此外,为了改进可扩展性,被认为有益的是,将FA设置在更接近GPRS网络边缘的节点(例如接入节点)处。第三,3GPP最近已亲自批准了IPv6通常必须在UMTS R5IP多媒体系统(IMS)和IP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得到支持。因此,很明显,GPRS网络在未来需要支持MIPv6以及MIPv4,如上所述,MIPv6不具有FA,而是使用CoA,该CoA对于MN来说是唯一的(即始终“主机代管”)。
本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在根据以上列出的三种情况中的每一个中的现有业务规范(1999版本)实现的GPRS网络中会出现问题。GPRS网络(其符合GPRS业务规范的1999版本)的一个特定特征是支持被称为分组数据协议(PDP)环境。规定将不同的PDP环境对于各种原因是有用的。特别地,PDP环境使得能够区分QoS等级以及用于规定进出MS的单个PDP地址的业务量(traffic)的其它参数。这使得能够有效地传送各种数据业务,如非实时业务(例如,间歇和突发数据传送、大量数据的偶尔传送)和实时业务(例如语音,视频)。例如,GPRS网络中的具有PDP地址(例如IPv4或者IPv6地址)的MS可以使用具有相互区别的QoS参数的不同PDP环境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络中的多个其它电信设备进行通信。通常,MS的任务是根据要求来创建并修改PDP环境。
在GPRS网络中通过GGSN来接收来自外部网络且用于下行至MS的传入数据分组。如果该MS的PDP地址具有已建立的多个PDP环境,则GGSN能够为各个分组确定合适的PDP环境是必要的,以使得可以将其适当地传送给MS。这可以通过使用与PDP环境相关联的业务流模板(TFT)来实现。该TFT可以包括由GGSN使用来确定下行数据分组的适当PDP环境的分组滤选信息。根据当前的3GPP标准,在分组滤选中使用的一个规定信息项是传入数据分组的源地址,例如在IP分组头部中规定的源节点的IP地址。当传入数据分组到达GGSN时,比照与MS的PDP地址相关联的现有TFT来检查其源地址。如果发现匹配,则根据该适当的PDP环境按MS的PDP地址将该分组传送到MS。然而,如果发现不匹配,则可以通过GGSN丢弃该分组。这里就出现了问题。
让我们假定与MS通信的电信设备本身是一个移动设备,而且被提供了使用MIPv4或者MIPv6的宏移动性。再让我们假定该电信设备刚好移动到一个新的FN,而且已经被分配了一个在该FN中使用的新CoA(或者可能是CoCoA)。为了前后一致,现在让我们将GPRS网络中的MS称为CN,而将外部网络中的电信设备称为MN。CN可能已具有为与MN进行通信会话而建立的PDP环境,该通信会话使用MN的HAddr作为在TFT分组滤选信息中的源地址。但是,在移动至新的FN之后,目前从MN发送到CN的任何数据分组都将在IPv4或者IPv6的头部中含有作为其源地址的新CoA(或者CoCoA)。因此,GGSN利用TFT不会识别到达GPRS网络中的GGSN的传入分组数据,因此可能丢弃该传入分组数据,该TFT用于标识作为源地址的MN的HAddr。
该问题不仅关系到通过MN发送到CN的用户数据分组,而且也关系到信令数据分组,如MN的HA可以发送到CN(MIPv4)或者MN应该发送到CN(MIPv6)的对端绑定更新分组。该NM对端绑定更新也将使用新CoA/CoCoA作为源地址(参见MIPv6 IETF因特网草案的条款11.6.2),而且这不会通过GGSN来识别。这样,由于GPRS网络中的CN尚未接收到MN的新CoA/CoCoA,所以CN不能从MN接收对端绑定更新,从而在循环陷阱(circular trap)中被捕获。但该CN也不能接收MN的新CoA/CoCoA,这是因为该CN尚未接收到对端绑定更新“Catch2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使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第一信道以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所述网关节点被设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部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该方法包括:
a)移动节点将在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中使用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b)网关节点通过使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相匹配来选择第一信道,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网关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相关联,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与第一信道相关联。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方面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布置的移动节点和网关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使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第一信道以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所述网关节点被设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部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其中,移动节点在网络或子网之间的移动性通过使用移动因特网协议(MIP)标准而得到支持,该移动节点具有第三网络中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HAddr),该移动节点正移动至第二网络,并且已经具有第二网络中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CoA,CoCoA),该方法包括:
a)移动节点发送定址到对端节点的MIP对端绑定更新分组,该MIP对端绑定更新分组具有该移动节点与其相关联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b)网关节点接收对端绑定更新分组并且利用不具有关联数据分组滤选器的第二信道将该对端绑定更新分组传送到对端节点;
c)对端节点将与对端绑定更新分组相关联的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同移动节点进行的通信会话相匹配;以及
d)响应于该匹配,对端节点将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设置为包括在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方面包括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来设置的对端节点。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方面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中进行了阐述。
下面将仅借助于示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MIPv4中所提供的移动性管理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MIPv6中所提供的移动性管理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经由外部分组交换网络群(network cloud)连接的GPRS网络和wLAN网络的网络结构图;以及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由MN发送的IPv6数据分组的修改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由GPRS网络的GGSN进行的修改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一个消息流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第三和第五实施例的GPRS网络中的PDP环境修改过程,该PDP环境修改过程使得GGSN能够对来自远离本地的MN且用于下行传送至CN的分组与PDP环境的合适隧道(tunnel)进行匹配;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第三和第五实施例由GPRS网络的GGSN进行的修改过程的流程图;
图8A、8B和8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由MN发送的IPv6数据分组的修改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由GPRS网络的GGSN进行的修改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一种网络结构,其中GPRS网络10和wLAN网络20都与外部分组网络群30中的一个或者更多个外部分组网络相连接。
GPRS网络10经由一个或者更多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尽管这里仅例示了一个GGSN 12)连接到外部分组网络,该GGSN经由内部的基于IP的分组交换主干网与一个或者多个提供业务(serving)的GPRS支持节点(SGSN)(尽管这里仅例示了一个SGSN 14)进行通信。SGSN 14跟踪接入GPRS业务的各移动站(MS)的位置,并且执行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SGSN 14本身连接到一个或者更多个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6(要么是2G GSM网络中的基站子系统(BSS),要么是3G UMTS网络中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RNS控制通过空中与一个或者更多个MS18进行通信。
为了简明起见,略去GPRS网络10的其他主要组件,如存储GSM和UMTS预约数据的本地寄存器(HLR)和处理电路交换业务同时也跟踪各移动站(MS)位置的移动交换中心/访问者位置寄存器(MSC/VLR)。读者可以参考“GPRS Service Description(release 1999)TechnicalSpecification”(GPRS业务说明(版本1999)技术规范),其被称为3G TS23.060v3.12.0(2002-06),并且可以从3GPP网站http://www.3gpp.org/ftp/specs/2002-06/R1999/23_series/获得,该网站提供了对2G(GPRS/GSM)和3G(GPRS/UMTS)移动分组网络的详细业务说明。尽管下面将详细地描述其他的方面,但是GPRS网络的功能通常也是公知的。
WLAN网络20经由控制一个或者更多个接入点24的接入控制器(AC)22连接到外部分组网络,该一个或者更多个接入点24通过空中与一个或者更多个MS 26进行通信。WLAN网络的功能通常是公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为了接入GPRS分组交换业务,MS首先与SGSN执行GPRS加入(attach)过程(要么是2G GSM GPRS加入,要么是3G UMTS GPRS加入)。执行验证和位置更新过程,并且如果成功的话,则该GPRS加入过程使MS可以通过SGSN接受寻呼和传入分组数据的通知。然而,为了实际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MS必须具有一个已分配的分组数据协议(PDP)地址(例如IP地址),而且必须激活至少一个与该PDP地址一起使用的PDP环境。用于MS的各个PDP地址可以具有一个或者更多个与其相关联的PDP环境,并且限定该PDP环境的数据被存储在MS、SGSN和GGSN中。PDP环境激活的处理使得MS不仅知道SGSN,而且也知道对应的GGSN,并且可以开始与外部数据网络的交互工作。
PDP环境用于保持GPRS网络节点中的诸如择路信息和业务质量(QoS)需求的状态。特别是,多个PDP环境使得可以为MS的一个PDP地址指定一个或者更多个QoS等级,以允许有效地传送各种数据业务,如非实时业务(间歇和突发数据传送、偶然的大量数据传送)和实时业务(例如语音、视频)。因此,具有一个PDP地址的MS上运行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使用一个或者更多个PDP环境来使用一个或者更多个QoS等级。PDP环境可以处于两种状态(激活(active)或禁止(inactive))之一。当禁止时,PDP环境不包括用于处理与PDP地址相关的分组的择路或者映射信息。不可以传输数据。当激活时,针对PDP地址的PDP环境在MS、SGSN和GGSN中被激活。PDP环境包括用于在MS与GGSN之间传送针对特定PDP地址的PDP分组的映射和择路信息。
利用隧道化来在外部网络与MS之间传送用户数据。在SGSN与MS之间,使用对于2G GSM和3G UMTS网络不同的隧道化过程。然而,在GGSN与SGSN之间,使用根据GPRS隧道化协议(GTP)的公共封装过程对分组进行隧道化。分组域PLMN主干网络对数据分组封装了GTP头部,并且将该GTP分组插入到UDP分组中,该UDP分组又被插入到IP分组中。IP和GTP分组头部包括唯一地定址PDP环境所必需的GSN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符。在对于MS的一个PDP地址存在多个PDP环境的情况下,对于分组数据传送,必须在GGSN与SGSN之间建立对应数量的GTP隧道。注意,不要将GPRS网络中使用的GTP隧道与MIP隧道相混淆。
当对于一个PDP地址存在多个PDP环境时,GGSN基于分配给PDP环境的业务流模板(TFT)将下行链路分组择路到不同的GTP隧道。各个PDP环境可以关联有TFT。然而,作为一种严格的规则,在任何时候可以存在至多一个与同一PDP地址相关联的PDP环境,而未向其分配TFT。因此,就n个PDP环境来说,始终存在n个TFT或者(n-1)个TFT,每个TFT对应于该n个PDP环境中的一个。在TFT与对应于各个PDP环境的GTP隧道之间存在一对一映射的情况下,直接基于TFT选择GTP隧道。在存在(n-1)对n映射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进行选择,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对TFT的匹配,则可能涉及一个简单的排除处理。
同样使用评估优先指标(evaluation precedence indices)来区分TFT的优先顺序。一旦接收到数据分组,GGSN就为匹配来首先在具有最小评估优先指标的所有TFT中评估分组滤选器,如果没有发现匹配,则按评估优先指标的增加顺序继续进行分组滤选器的评估。执行该过程直到发现匹配为止,在发现了匹配的情况下,将数据分组经由与对应于匹配的TFT分组滤选器的PDP环境相关联的GTP隧道来隧道传送到SGSN。根据3G TS 23.060的条款9.3,如果没有发现匹配,则经由未分配有PDP环境隧道传送数据分组,但是如果所有的PDP环境都分配有TFT,则GGSN就必须悄悄地丢弃该数据分组。
TFT包括与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头部相关的属性,这些属性被用来滤选数据分组从而将它们择路或者映射到针对正确PDP环境的GTP隧道。这些属性被限定在IP头部域中。根据3G TS 23.060的条款15.3.2,在IPv4和IPv6头部域中都规定了包括在TFT中的数据分组头部属性。每个TFT由1到8个分组滤选器组成,每个分组滤选器都由唯一的分组滤选器标识符来标识。分组滤选器还具有评估优先指标,该评估优先指标在所有与共享同一PDP地址的PDP环境相关联的TFT中是唯一的。根据3G TS23.060的条款15.3.2,每个有效的分组滤选器都包括给定TFT中的唯一标识符、在针对一个PDP地址的所有TFT中唯一的评估优先指标、以及下面的IPv4或者IPv6分组头部属性中的至少一个:
-源地址和子网掩码。
-协议号(IPv4)或者下一个头部(IPv6)。
-目标端口范围。
-源端口范围。
-IPSec安全参数指标(SPI)。
-业务类型(TOS)(IPv4)或者业务等级(IPv6)和掩码。
-流标签(IPv6)。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属性都可以结合使用而不出现矛盾。实际上,源地址和子网掩码几乎都是共同使用的,因为在共用情况下,MS将针对各个不同的对端节点PDP地址为其PDP地址(或者其中一个)建立不同的PDP环境。注意,该属性列表不包括目标地址属性,仅包括目标端口范围。这是因为TFT分组滤选器未用于将分组映射到多个目标地址之一,而是将分组映射到与在一个MS处为一个目标地址建立的多个PDP环境之一对应的GTP隧道。
然而,如上所述,在特定环境下源地址属性可能不足以使GGSN对用于下行至MS的传入分组进行映射。根据本发明,在MS处于与支持MIPv4或者MIPv6的MN(我们现在应将GPRS MS称为CN)进行通信会话的情况下,修改了由MN、GGSN和在某些实施例中由CN进行的过程。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MN支持IPv6的情况下,将MN修改为,每当它远离本地时,对于它发送给CN的所有数据分组都在IPv6分组的逐跳选项扩展头部中包括其HAddr。这适用于对端绑定更新和用户数据分组。图4A示出了数据分组的结构。首先到来的是基本IPv6头部100。根据标准IPv6(RFC 2460),通过在基本IPv6头部100的IPv6下一头部域中放置一个零,指示出存在IPv6逐跳选项扩展头部102。于是该逐跳选项扩展头部102紧跟在基本IPv6头部100之后。最后,有效载荷104,即诸如TCP或者UDP的上层头部以及数据,跟在逐跳选项扩展头部102之后。图6B示出了逐跳选项扩展头部102的结构。为了简明起见,略去对逐跳选项扩展头部102的下一头部和HdrExt Len域的描述。MN的HAddr包括在逐跳选项扩展头部102中的类型长度值(TLV)编码选项中。因此,合适的选项类型号(8比特)106被用于标识选项的类型(即MN的用于发送到GPRS CN的分组的HAddr的规范),选项类型号106之后是选项数据长度108(其取决于HAddr的长度),再后面是选项数据本身,即Haddr110。
在该实施例中,GGSN支持IPv6,并且对任何接收到的具有这种头部的IPv6分组的逐跳扩展头部进行检查。注意,GGSN是中转节点(intermediate),根据IPv6规范(RFC 2460),GGSN必须检查逐跳扩展头部。相反地,注意,根据IPv6规范(RFC 2460),由于GGSN是中转节点,所以其不必分析任何其他的IPv6扩展头部。因此,MIPv6过程对解决所识别的问题没有帮助,因为该问题对于GGSN是不可见的,其中通过所述MIPv6过程,MN可以在发送对端绑定更新时在IPv6本地地址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发送其HAddr。
此外,GGSN被修改成,试图将在已接收的IPv6数据分组的逐跳扩展头部中标识的MN的HAddr映射到TFT分组滤选器(该分组滤选器是针对与GPRS网络中的CN的IP地址相关联的PDP环境而存储的)并且,如果发现匹配,则相应地传送数据分组。图5中示出了由GGSN执行的处理。该处理从步骤120开始。在步骤122,GGSN接收用于下行传送至GPRS网络中的CN的特定IP地址的数据分组。在步骤124,GGSN分析已接收分组的逐跳选项扩展头部。在步骤126,GGSN比照与CN的IP地址相关联的PDP环境的TFT的源地址域,检查在逐跳选项扩展头部中规定的MN的HAddr。如果在步骤128中确定存在匹配,则该处理继续至步骤130,在步骤130,通过使用包含匹配TFT的PDP环境将分组传送到CN。然后,该处理继续至步骤132并且结束。然而,如果在步骤128中确定不存在匹配,则该处理继续至步骤132并且结束。
GGSN还试图根据标准GGSN功能对已接收数据分组的源地址同与CN相关联的PDP环境的TFT的源地址域进行匹配。因此,例如通过使用该标准和修改过程的组合,具有匹配源地址属性的源地址,或者具有在匹配源IP地址属性的逐跳选项头部中规定的IP地址(MN的HAddr)的数据分组将至少匹配TFT分组滤选器的这些属性,而且将被择路到对应于合适PDP环境的GTP隧道。
当数据分组到达CN时,尽管作为其源地址具有MN的CoA,但还是要由CN来对该数据分组进行识别,因为该数据分组具有规定HAddr的IPv6逐跳选项扩展头部。该数据分组还可能具有规定HAddr的本地地址目标选项扩展头部,该本地地址目标选项扩展头部对于CN也是可见的。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二实施例(其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型),MN在它发送给CN以进行对端绑定更新的信令IPv6分组的逐跳选项扩展头部中,仅包括其HAddr。因此,如上所述,对端绑定更新将能够到达CN。一旦接收到对端绑定更新,CN就知道了MN的CoA并且接着能够创建或者修改PDP环境,以使GGSN可以按MN的CoA对随后的从MN发送来的数据分组进行择路,而不需要使用逐跳选项扩展头部。这就出现了如下的情况:
CN可以使用在3G TS 23.06的条款9.2.3中所描述的并通过引用并入于此的MS启动的PDP环境修改过程,来修改被激活的PDP环境(用于与MN的通信会话),以便在与PDP环境相关联的TFT中包括MN的CoA,即IPv4或者IPv6地址。图6示出了PDP环境修改过程。在步骤60,MN(未示出)使用如上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逐跳选项扩展头部执行与CN18的MIP对端绑定更新过程。假定上述执行成功,则在步骤62,CN将修改PDP环境请求发送到其SGSN14。该修改PDP环境请求消息包括一个用于增加或者修改与PDP环境相关联的TFT以包括MN的CoA的指令。注意,CN也可以选择性地发送指令以修改所述修改PDP环境请求消息中的QoS特征项(profile)。在步骤64,SGSN 14将包括该指令的更新PDP环境请求消息发送到GGSN 12,以便增加或者修改上述的TFT。GGSN 12检查该指令(例如查看TFT的分组滤选器中的属性是否形成有效组合),并且如果可接受,则相应地存储并修改用于PDP环境的TFT。然后,在步骤66,GGSN 12向SGSN 14发送更新PDP环境响应消息以指示成功。在步骤68,可以执行无线电接入载体修改(例如,在Iu模式中的3G GPRS网络中,其中改变了PDP环境的QoS特征项)。在步骤70,SGSN 14向CN发送修改PDP环境接受消息,以确认PDP环境(即TFT)的修改成功。
在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另选版本中,使用已修改的TFT分组滤选器,其中,对可以包括在分组滤选器中的可能IPv4或者IPv6分组头部属性的列表扩充如下:
-源地址和子网掩码。
-转交地址。
-协议号(IPv4)或者下一头部(IPv6)。
-目标端口范围。
-源端口范围。
-IPSec安全参数指标(SPI)。
-业务类型(TOS)(IPv4)或者业务等级(IPv6)和掩码。
-流标签(IPv6)。
其中,转交地址是MN在其FN中的IPv4或者IPv6地址。
因此,对于PDP环境,在CN和GGSN处存储的TFT分组滤选器可以在特殊标识域中包括MN的CoA。就与其他属性相组合的有效性来说,转交地址属性的行为与源地址属性的行为相同(参见3G TS 23.060的条款15.3.2)。然而,TFT可以包括单独具有源地址属性和转交地址属性中的任一个或者具有相组合的源地址属性和转交地址属性的分组滤选器。对于在单个TFT分组滤选器中规定这两种属性的情况,将它们处理为选择对象(alternative),即利用逻辑运算符OR将它们组合起来。因此,具有匹配源地址属性的源地址或者具有匹配转交地址属性的源地址的数据分组将至少匹配TFT分组滤选器的这些属性。修改GGSN的功能,以使用经修改的TFT分组滤选器用于下行传送至MS的传入数据分组执行匹配。应当注意,通过在TFT中包括两个分组滤选器实现了相同的效果,一个分组滤选器具有所定义的源地址属性,而另一个具有所定义的转交地址属性。
图7的流程图中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版本由GGSN进行的修改过程。该过程从步骤80开始。在步骤82,GGSN接收用于下行传送至特定CN的数据分组,该特定CN具有GPRS网络中的IP地址。在步骤84,GGSN比照与CN的IP地址相关联的PDP环境的TFT的源地址域来检查数据分组的源地址。如果在步骤86中确定存在匹配,则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88,在步骤88,使用包括匹配TFT的PDP环境将分组传送到CN。然后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96并且结束。这对应于GGSN的常规操作。然而,如果在步骤86中确定不存在匹配,则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90,在步骤90,GGSN比照与CN的IP地址相关联的PDP环境的TFT的扩充转交地址域来检查数据分组的源地址。如果在步骤92中确定存在匹配,则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94,在步骤94,使用包含匹配TFT的PDP环境将分组传送到CN。然后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96并且结束。然而,如果在步骤92中确定不存在匹配,则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96并且结束。注意,数据分组的源地址与TFT的匹配失败可能会导致数据分组被丢弃,另选地,如果存在匹配,则利用与TFT不相关联的PDP环境将数据分组传送到CN。
另选地,在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版本中,使用标准TFT分组滤选器属性,并且使用上面参照图4所描述的MS启动PDP环境修改过程来增加一个新的、或者修改一个现存的TFT,以便增加一个在标准源地址属性中包括MN转交地址的新分组滤选器。这个新分组滤选器是除任何现存的用于TFT的分组滤选器之外的滤选器。另选地,该分组滤选器可以替换或者修改现存的分组滤选器。
因此,可以修改为与MN进行通信会话而激活的PDP环境,以使关联的TFT具有:1)一个分组滤选器,其具有MN的HAddr和CoA(使用扩充的属性列表);或者另选地,2)两个分组滤选器,一个具有MN的HAddr,而另一个具有MN的CoA(使用扩充的或者标准的属性列表)。
同样清楚的是,使用在通过引用并入于此的3G Ts 23.060的条款9.2.2中所描述的MS启动PDP环境激活过程,可以结合包含MN的CoA的关联TFT分组滤选器来激活PDP环境。因此,可以为与MN的通信会话激活新的PDP环境,并且在激活过程中,TFT可以与PDP环境相关联,该PDP环境具有:1)一个分组滤选器,其具有MN的HAddr和CoA(使用扩充的属性列表);或者另选地,2)两个分组滤选器,一个具有MN的HAddr,而另一个具有MN的CoA(使用扩充的或者标准的属性列表)。
这样,在初始对端绑定更新之后,可以通过GGSN向CN的合适PDP环境滤选由远离本地的MN发送的分组,而不需要继续使用逐跳选项扩展头部,并且消除了这种继续使用所占的处理开销。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变型中,MN被修改为,在其(MN)离开本地时发送到CN的用户数据分组或者对端绑定更新分组的IPv6逐跳选项扩展头部中选择性地包括其HAddr。仅当MN检测到CN正在GPRS网络中被提供业务时,才执行这种包括(Inclusion)。因此,在不必要时才消除以下操作的处理开销:a)MN在隧道化数据分组中包括逐跳选项扩展头部,以及b)在向着GGSN的路由中的中间节点检查逐跳选项扩展头部。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MN在向CN发送对端绑定更新时必须始终优选地使用MIP本地地址目标选项(在MIPv6 IETF草案6.3条款中进行描述,通过引用并入于此)包括其HAddr。而且,始终使用PDP环境激活过程(在3G TS 23.060的条款9.2.2中进行描述,通过引用并入于此)在GPRS网络中建立没有关联TFT的PDP环境。当从MN接收到对端绑定更新数据分组时,GGSN将试图以常规方式对分组与那些具有关联TFT的PDP环境进行匹配,但是当匹配由于源地址是MN的新的CoA或者CoCoA而失败时,使用没有关联TFT的PDP环境将分组择路到CN。当CN接收到对端绑定更新时,CN分析本地地址目标选项头部,或者其他的头部,包括CN识别的MN的HAddr。然后,MN可以将该分组与现存的与MN的通信会话相关联。然后,CN可以修改现存的PDP环境,或者创建一个新的PDP环境,以便包含如上参照第二实施例所述的MN的CoA。
在第三实施例的变型中,MN被修改为,在当其(MN)离开本地时发送到CN的对端绑定更新分组的本地地址目标选项头部或者其他头部中选择性地包括其HAddr。仅当MN检测CN正在GPRS网络中被提供业务时才执行这种包括。
第四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中MN支持IPv6,MN被修改为,只要其离开本地,则对于它发送给CN的所有IPv6数据分组,都将其HAddr优选地包括在IPv6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这适合于对端绑定更新以及用户数据分组。然而,因为中间节点一般不能读取该信息,所以将GGSN在GPRS网络中的地址设为IPv6数据分组的目标地址而非CN本身的地址。下面将简短地描述在不知道(该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将GGSN的地址提供给MN。此外,CN的地址被包括在数据分组的IPv6择路头部类型0扩展头部中。该择路头部使得IPv6分组能够通过首先被投递到分组的目标地址(在此情况下为GGSN),进而依次转送到与包括在择路头部中的进一步的择路地址(在这种情况下是CN的IP地址)列表对应的各节点,从而择路经过各个地址处的多个节点。
图8A示出了由MN发送的数据分组的结构。首先是基本的IPv6头部140。根据标准IPv6(RFC2460),在基本IPv6头部140的下一头部域中指出了IPv6目标选项扩展头部142的存在。应当注意,在基本IPv6头部140中的目标地址是GGSN的地址。紧接着基本IPv6头部140之后就是IPv6目标选项扩展头部142。根据标准IPv6(RFC2460),在IPv6目标选项扩展头部142的下一头部域中指出了IPv6择路头部(类型0)的存在。紧接着目标选项扩展头部142之后就是择路头部(类型0)144。最后,在择路头部(类型0)144之后是有效载荷146,即诸如TCP或者UDP这样的上层头部和数据。
图8B示出了IPv6目标选项扩展头部142本身的结构。在RFC2460中描述了这种扩展头部的格式。为了简明起见,将略去对目标选项扩展头部142的下一头部和Hdr Ext Len域的描述。MN的HAddr被包括在目标选项扩展头部142中的类型长度值(TLV)编码选项中。因此,选项类型号148被用于标识选项类型,选项类型号148之后是选项数据长度150(其取决于HAddr的地址的长度),其后是选项数据本身即Haddr 152。
图8C示出了择路头部(类型0)扩展头部144本身的结构。在RFC 2460中描述了这种扩展头部的格式。为了简明起见,将略去对择路头部(类型0)扩展头部144的下一头部和Hdr Ext Len域的描述。接下来出现的是择路类型域154(即在这种情况下是0),随后是段剩余域(segment leftfield),该域最初由MN设为1(当数据分组从GGSN传送到CN时,计数减到0)。随后是保留域(设置为0),然后是CN自身的IP地址。
在该实施例中,GGSN支持IPv6,并且分析具有这种头部的任何已接收的IPv6分组的目标选项头部。应当注意,通过将GGSN的地址提供为目标地址,对端绑定更新分组首先将被传送到将作为目标节点(而不是在先前实施例当中的中间节点)从而能够读取目标选项头部的GGSN。此外,GGSN被修改为试图将在目标选项头部中标识的MN的HAddr映射到针对与CN地址相关联的PDP环境而存储的TFT分组滤选器,该HAddr被包括在IPv6择路头部类型0选项中。如果发现匹配,则GGSN将数据分组相应地传送到与CN地址的合适PDP环境相关联的GTP隧道。
图9中示出了通过GGSN进行的过程。该过程从步骤170开始。在步骤172,GGSN接收一个具有IPv6择路头部类型0的数据分组,该择路头部类型0表明该分组用于下行传送到在GPRS网络中具有IP地址的一个特定CN。在步骤174,GGSN分析已接收分组的目标选项扩展头部。在步骤176,GGSN比照与CN的IP地址相关联的PDP环境的TFT的源地址域检查在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指定的MN的HAddr。如果在步骤178中确定存在匹配,则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180,在步骤180,通过使用包含匹配TFT的PDP环境将分组传送到CN。然后,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182并且结束。然而,如果在步骤178中确定不存在匹配,则该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182并且结束。
GGSN也将试图根据标准GGSN功能对已接收数据分组的源地址同与CN相关联的PDP环境的TFT的源地址域进行匹配。因此,具有匹配源地址属性的源地址、或者具有在匹配源IP地址属性的目标选项头部中指定的IP地址(作为MN的HAddr地址)的数据分组,将至少匹配TFT分组滤选器的这些属性,而且将被择路到对应于合适PDP环境的GTP隧道。
然而,如上所述,该过程要求MN知道或者具有GGSN在GPRS网络中的地址。这可以通过下面的内容来实现。优选地,一进行完与MN的通信会话(但可能稍迟),CN就可以发送一个消息,或者优选地,指示GGSN亲自将包含GGSN地址的消息发送给MN。CN可以指示其GGSN通过使用PDP配置选项(在3G TS 23.060条款9.2.2中进行了描述,通过引用并入于此)来发送这样的分组。PDP配置选项包括GGSN可以传送到MS的可选PDP参数。可以通过CN,在用于与MN建立通信会话的激活PDP环境请求消息中请求发送这些可选PDP参数。
第五实施例
根据第五个实施例(其是上述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变型),MN仅遵循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于对端绑定更新分组的修改过程。因此,MN优选地在IP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包括将数据分组定址到GGSN的HAddr,并且在仅用于对端绑定更新分组的择路头部类型0选项中包括CN地址。因此,如上所述,对端绑定更新能够到达CN。一旦接收到该对端绑定更新,CN就会知道MN的CoA,从而能够创建或者修改PDP环境,以使GGSN可以对随后的以其CoS从MN发送的数据分组进行择路,而不需要使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过程。这就会出现上述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
在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变型中,MN被修改为仅当MN检测CN正在GPRS网络中被提供业务时,才选择性地使用在这些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过程。
应当理解可以使用与数据分组而不是MN的HAddr相关联的数据来执行上述实施例。在MN被提供CoA或者CoCoA(例如从与MN的通信会话中可以得知)之前,任何能够针对CN或者GGSN唯一标识MN到并且为CN或者GGSN所知的数据都是可以的。此外,显而易见的是,更多的数据可以被包括在逐跳选项扩展头部或者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以及被包括在已修改或新创建的TFT中,以便进一步将MN指定给CN或者GGSN,并且提供对GGSN或者CN接收的数据分组的进一步滤选。
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适合于除了GPRS网络之外的网络。一般来说,本发明适合于任何网络中,在这些网络中,网关节点可能需要从多个用于向节点(用户或者网络侧节点)传送下行链路分组的信道(无论是PDP环境还是其它)中选择一个信道。
本发明也适合于网关节点需要执行一般分组滤选和/或防火墙功能以保护不受未经授权的业务/载体接入和/或业务攻击影响的情况。

Claims (46)

1.一种用于使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第一信道以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所述网关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部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该方法包括:
a)所述移动节点将在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中使用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b)所述网关节点通过将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进行匹配来选择第一信道,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相关联,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被与第一信道相关联;以及
c)通过第一信道来传送所述数据分组,并且响应于所述数据分组的接收,所述对端节点安排将第二网络中的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包括在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
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该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该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数据分组,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逐跳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节点将所述数据分组定址到所述网关节点的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并且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数据分组,并且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择路头部类型0选项头部中而与发送到所述网关节点的数据分组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之前创建所述第一分组滤选器,以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用于传送数据分组的第一信道,该数据分组是由所述移动节点发送的,同时被包括在通信会话中;并且在步骤c)中,修改所述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以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取代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添加到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该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还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组滤选器是在步骤c)中新创建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移动因特网协议标准来支持所述移动节点在网络或子网之间的移动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从所述移动节点发送到所述对端节点的移动因特网协议对端绑定更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网络符合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标准,并且所述多个信道对应于在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分组数据协议环境。
13.一种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该网关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以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部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其中:
所述网关节点通过将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进行匹配来选择第一信道,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相关联,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与第一信道相关联,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已由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所述移动节点使用,
并且,在将所述数据分组发送到所述对端节点之后,并且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对端节点的随后指令,所述网关节点在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包括第二网络中的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该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该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数据分组,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逐跳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组被定址到所述网关节点的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并且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数据分组,并且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择路头部类型0选项头部中而与发送到所述网关节点的数据分组相关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第一分组滤选器被创建,以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用于传送数据分组的第一信道,该数据分组是由所述移动节点发送的,同时被包括在所述通信会话中,并且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被修改为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取代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添加到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该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还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第一分组滤选器是新创建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使用移动因特网协议标准来支持所述移动节点在网络或子网之间的移动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从所述移动节点发送到所述对端节点的移动因特网协议对端绑定更新。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关节点,其中,第一网络符合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标准,并且所述多个信道对应于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分组数据协议环境。
25.一种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被配置为使得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第一信道,以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发送自所述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所述网关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所述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其中:
所述移动节点将其在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中使用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该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用于由所述网关节点在通过将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与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进行匹配来选择第一信道的过程中使用,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相关联,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被与第一信道相关联,
并且,响应于所述数据分组的接收,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所述对端节点设置为包括在所述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
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所述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数据分组,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逐跳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节点,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第一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节点,其中,所述移动节点将所述数据分组定址到所述网关节点的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并且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因特网协议版本6的数据分组,并且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数据分组的择路头部类型0选项头部中而与发送到所述网关节点的数据分组相关联。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节点,其中,使用移动因特网协议标准来支持所述移动节点在网络或子网之间的移动性。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移动节点,其中,所述数据分组是从所述移动节点发送到所述对端节点的移动因特网协议对端绑定更新。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节点,其中,第一网络符合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标准,并且所述多个信道对应于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分组数据协议环境。
33.一种用于使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第一信道以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所述网关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该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其中,所述移动节点在网络或子网之间的移动性是使用移动因特网协议标准来支持的,该移动节点具有第三网络中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该移动节点已移入第二网络,并且已经具有第二网络中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该方法包括:
a)所述移动节点发送定址到所述对端节点的移动因特网协议对端绑定更新分组,该移动因特网协议对端绑定更新分组具有与其相关联的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b)所述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对端绑定更新分组,并使用不具有关联数据分组滤选器的第二信道将其传送到所述对端节点;
c)所述对端节点将与所述对端绑定更新分组相关联的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同与所述移动节点进行的通信会话进行匹配;以及
d)响应于该匹配,所述对端节点安排将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包括在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
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所述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对端绑定更新数据分组的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对端绑定更新数据分组相关联。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之前创建所述第一分组滤选器,以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用于传送数据分组的第一信道,该数据分组是由所述移动节点发送的,同时被包括在所述通信会话中,并且在步骤d)中,修改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以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取代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添加到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该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还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组滤选器是在步骤d)中新创建的。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网络符合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标准,并且所述多个信道对应于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分组数据协议环境。
40.一种第一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对端节点,该对端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中选择第一信道,以向在第一网络中被提供业务的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该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用于向所述对端节点的目标分组数据协议地址传送数据分组,该数据分组发送自第一网络外部的第二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移动节点,该移动节点曾在不同于第二网络的第三分组交换数据网络中被提供业务,而同时处于与所述对端节点进行通信会话的状态中,其中,所述移动节点在网络或子网之间的移动性是使用移动因特网协议标准来支持的,该移动节点具有第三网络中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该移动节点已移入第二网络,并且在第二网络中已被设有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其中:
a)所述对端节点接收从所述网关节点通过不具有关联数据分组滤选器的第二信道传送的移动因特网协议对端绑定更新分组,该移动因特网协议对端绑定更新分组具有与其相关联的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b)所述对端节点将与所述对端绑定更新分组相关联的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同与所述移动节点的通信会话进行匹配;以及
c)响应于该匹配,所述对端节点安排将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包括在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
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所述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并且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是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对端节点,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通过被包括在所述对端绑定更新数据分组的目标选项扩展头部中而与所述对端绑定更新数据分组相关联。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对端节点,其中,第一分组滤选器被创建,以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能够选择用于传送数据分组的第一信道,该数据分组是由所述移动节点发送的,同时被包括在通信会话中,并且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被修改成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对端节点,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取代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对端节点,其中,所述当前分组数据协议地址被添加到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中,该第一数据分组滤选器还包括所述移动节点的本地分组数据协议地址。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对端节点,其中,第一分组滤选器是新创建的。
46.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对端节点,其中,第一网络符合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标准,并且所述多个信道对应于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分组数据协议环境。
CN03822786XA 2002-09-24 2003-09-24 远程通信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网关节点以及移动节点 Expired - Lifetime CN16856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222161A GB2393608A (en) 2002-09-24 2002-09-24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PDP context at a GPRS gateway support node for transferring a data packet from a mobile node to a correspondent node
GB0222161.2 2002-09-24
GBGB0230335.2A GB0230335D0 (en) 2002-09-24 2002-12-31 Telecommunications
GB0230335.2 2002-12-31
PCT/GB2003/004160 WO2004030271A2 (en) 2002-09-24 2003-09-24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5668A CN1685668A (zh) 2005-10-19
CN1685668B true CN1685668B (zh) 2011-09-21

Family

ID=3204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22786XA Expired - Lifetime CN1685668B (zh) 2002-09-24 2003-09-24 远程通信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网关节点以及移动节点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7496068B2 (zh)
EP (1) EP1543655B1 (zh)
JP (1) JP4444833B2 (zh)
CN (1) CN1685668B (zh)
AU (1) AU2003267643A1 (zh)
WO (1) WO200403027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0271A2 (en) * 2002-09-24 2004-04-08 Orange Sa Telecommunications
EP1543666B1 (en) 2002-09-24 2007-02-28 Orange SA A method for a gateway to select a channel for transferring data packets
US7535878B2 (en) 2003-03-28 2009-05-1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suring reliable access to a roaming mobile node
US7580396B2 (en) 2003-11-05 2009-08-2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and retaining a mobile node home address
US20050111380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Farid Adrangi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obile nodes to dynamically discover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US20050113109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Farid Adrangi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ext-based registrations based on intelligent location detection
US20050111454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Narjala Ranjit S.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ly and dynamically routing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packets
US20050136924A1 (en) * 2003-12-04 2005-06-23 Farid Adrangi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roaming mobile nodes to utilize private home IP addresses
US7385946B2 (en) 2004-06-03 2008-06-10 Nokia Corporation Service based bearer control and traffic flow template operation with mobile IP
US7512085B2 (en) * 2004-06-24 2009-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ulticast tunneling for mobile devices
US20060029014A1 (en) * 2004-08-04 2006-02-09 Jagadish Maturi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ynamic home agent addresses and home addresses using the mobile IPv6 protocol
JP4576950B2 (ja) * 2004-09-22 2010-1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通信装置
US7940730B1 (en) * 2004-11-04 2011-05-10 At&T Mobility Ii Llc Network-initi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IP with a wireless terminal
US8130718B2 (en) * 2004-12-09 2012-03-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of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060146781A1 (en) * 2004-12-30 2006-07-06 Intel Corporation Acess to cellular services from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CN100542171C (zh) * 2005-03-15 2009-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IPv6数据穿越状态防火墙的方法
EP1705858A1 (en) * 2005-03-24 2006-09-27 Orange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on of a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EP1705859A1 (en) * 2005-03-24 2006-09-27 Orange SA Packet radio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ctivation of a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US7826418B2 (en) * 2005-06-27 2010-1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ock-based assignment of quality of service precedence values
US7873998B1 (en) * 2005-07-19 2011-01-18 Trustwave Holdings, Inc. Rapidly propagating threat detection
CN100512300C (zh) * 2006-01-13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传输实时流时业务切换的方法
US20070258427A1 (en) * 2006-05-03 2007-11-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multiple service bearers via efficient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s
AU2007248861B2 (en) * 2006-05-03 2010-10-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multiple service bearers via efficient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activation procedures
US8018908B2 (en) * 2006-08-16 2011-09-13 Cisco Technology, Inc. Mobile network backward compatibility support
WO2008038950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to enable combination of network controlled mobility and ue controlled mo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ip versions
US7920522B2 (en) * 2006-09-29 2011-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I328373B (en) * 2006-11-08 2010-08-0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aranteeing qos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networks
US20080155052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Texas Instrument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ture, Display And Network Analysis For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EP2007078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Header size reduction of data packets
KR101394347B1 (ko) * 2007-06-20 2014-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망간의 패킷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EP2009866A1 (en) * 2007-06-26 2008-12-31 France Télécom Apparatuse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 request for a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to the visited serving gateway
EP2018001A1 (en) * 2007-07-20 2009-01-21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routing traffic across an IP-based transport network in a mobile network
US8199719B2 (en) 2008-03-13 2012-06-12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betwee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 and another type of radio access network
US8553554B2 (en) * 2008-05-16 2013-10-08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gestion control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20090296613A1 (en) * 2008-06-03 2009-12-03 Colin Kah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quality-of-service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8503432B2 (en) * 2008-09-30 2013-08-06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of a core networ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027255B2 (en) 2008-09-30 2011-09-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packets for use in managing packets in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8902805B2 (en) * 2008-10-24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US8831566B2 (en) 2008-11-21 2014-09-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emtocell local breakout management services
WO2010067569A1 (ja) * 2008-12-08 2010-06-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経路最適化方法、経路最適化システム、移動通信装置、移動管理装置及び相手先通信装置並びにホーム基地局
US8726007B2 (en) * 2009-03-31 2014-05-13 Novell, Inc. Techniques for packet processing with removal of IP layer routing dependencies
CN102088391B (zh) * 2009-12-07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v6报文的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802969B2 (en) * 2019-02-04 2020-10-13 Arm Limited Interconnec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of such an interconnect
US11706821B2 (en) * 2021-02-12 2023-07-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onnection to a data network in an interworking core networ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5171A1 (en) * 1999-07-12 2001-01-18 Nokia Corporation Access context management for macro-level mobility management registration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343430A (zh) * 1999-03-09 2002-04-03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接入网中的ip路由优化
CN1362819A (zh) * 2000-12-26 2002-08-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网际协议业务系统及其方法
WO2002073906A1 (fr) * 2001-03-14 2002-09-19 Nec Corporation Systeme de gestion de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mobile, agent et program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76271B1 (en) * 1997-06-20 2001-10-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Data packet radio service with enhanced mobility management
US6466985B1 (en) * 1998-04-10 2002-10-15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using the internet protocol
CA2287613A1 (en) * 1998-12-07 2000-06-07 Kenneth Carl Budka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117231A3 (en) * 2000-01-14 2004-03-2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20085534A1 (en) * 2000-12-28 2002-07-04 Williams Donald A. Device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172160A9 (en) * 2001-01-10 2003-09-11 Widegren Ina 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US20040151155A1 (en) * 2001-03-14 2004-08-05 Jarkko Jouppi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mobile st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packet filter
WO2002104046A1 (en) * 2001-06-15 2002-12-27 Nokia Corporation Mapping of packets to pdp contexts in multisession connection
US7330448B2 (en) * 2002-08-21 2008-02-12 Thomson Licensing Technique for managing quality of services levels when interworking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th a wireless telephony network
WO2004030271A2 (en) * 2002-09-24 2004-04-08 Orange Sa Tele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430A (zh) * 1999-03-09 2002-04-03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接入网中的ip路由优化
WO2001005171A1 (en) * 1999-07-12 2001-01-18 Nokia Corporation Access context management for macro-level mobility management registration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362819A (zh) * 2000-12-26 2002-08-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网际协议业务系统及其方法
WO2002073906A1 (fr) * 2001-03-14 2002-09-19 Nec Corporation Systeme de gestion de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mobile, agent et program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30271A3 (en) 2004-06-03
EP1543655B1 (en) 2016-03-09
AU2003267643A1 (en) 2004-04-19
US20050265363A1 (en) 2005-12-01
WO2004030271A2 (en) 2004-04-08
AU2003267643A8 (en) 2004-04-19
US8345606B2 (en) 2013-01-01
CN1685668A (zh) 2005-10-19
US9929952B2 (en) 2018-03-27
JP4444833B2 (ja) 2010-03-31
EP1543655A2 (en) 2005-06-22
US20150263951A1 (en) 2015-09-17
JP2006500845A (ja) 2006-01-05
US20090245174A1 (en) 2009-10-01
US20130163558A1 (en) 2013-06-27
US7496068B2 (en) 2009-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5668B (zh) 远程通信中的信道选择方法、网关节点以及移动节点
US86112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fer in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FI108983B (fi) Liikkuvuusagentin valinta accessverkossa
CN104335637A (zh) 接入点检测
CN101406022A (zh) 电信系统和方法
CN101406078B (zh) 用于在移动节点从归属网络漫游到拜访网络时支持互联网数据分组的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0525299C (zh) 在外地分组数据网络中针对移动节点执行绑定过程的装置和方法
US9641999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JP4834133B2 (ja) 電気通信
GB2393608A (en)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PDP context at a GPRS gateway support node for transferring a data packet from a mobile node to a correspondent n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