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5638A - 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5638A
CN1685638A CNA038225093A CN03822509A CN1685638A CN 1685638 A CN1685638 A CN 1685638A CN A038225093 A CNA038225093 A CN A038225093A CN 03822509 A CN03822509 A CN 03822509A CN 1685638 A CN1685638 A CN 1685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d power
tpc
mobile radio
down link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225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4795C (zh
Inventor
西尾昭彦
马基斯·卡萨皮迪斯
平松胜彦
吉井勇
上原利幸
中胜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5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47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47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2Power control of broadcas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7Power control of multicas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4Signalisation aspects of the TPC commands, e.g. fram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中,为了控制MBMS(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用的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不使其过多,移动站(1)经上行流DPCH1将S-CCPCH用的TPC命令发送至基站,而移动站(2)经上行流DPCH2将S-CCPCH用的TPC命令发送至基站。当从移动站(1)发送的S-CCPCH用的TPC命令和从移动站(2)发送的S-CCPCH用的TPC命令中的任一个是指示“Up”的TPC命令时,基站增加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而当他们两者都是指示“Down”的TPC命令时,基站减少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

Description

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的领域中,最近,涉及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以下称作MBMS)的技术研究正在推进(例如,参见“3GPRS TS 22.146 V6.0.0(2002-06):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and System Aspects;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Stage 1(Release 6)2002年6月”)。在MBMS中进行的通信不是1对1(Point to Point:P-to-P)的通信,而是1对多(Point to Multi:P-to-M)的通信。即,在MBMS中,一基站对多个移动站同时发送相同的数据(例如,音乐数据和视频图像数据等)。
MBMS有广播模式和组播模式。广播模式是象现在的无线电广播那样、在其上对全部移动站发送信息的模式,而组播模式则是在其上仅对加入新闻组或其他业务的特定的移动站发送信息的模式。
执行MBMS的优点包括如下:即,当各移动站分别通过流动业务等、例如使用一个信道接收从基站发送的信息时,若请求信息的移动站的数量增加,则无线信道的负荷增大。然而,当使用MBMS时,即使移动站数量增加了,所有那些移动站也都使用相同信道来接收信息,故有可能不增大无线信道的负荷而增加可接收信息的移动站的数量。现在,作为使用MBMS的业务,可考虑一个站的交通信息的分配、音乐分配、新闻分配、体育活动的实况转播的分配等,并正在研究以8至256kbps左右的传送率来提供这些业务。
在MBMS中,作为对多个移动站同时发送相同数据的信道,在现在的W-CDMA移动通信方案中使用的S-CCPCH(二级共同控制物理信道)的使用正在被研究。S-CCPCH是下行链路方向的公用信道,并按现在的W-CDMA移动通信方案、作为寻呼信号和为了来自上层的数据发送而使用。进而,S-CCPCH不执行发送功率控制,并以可覆盖全体小区的比较大的恒定的发送功率来发送数据(例如,参见“3GPP TS 25.211 V5.1.0(2002-06):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Network;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onto physicalchannels(FDD)(Release5)2002年6月,5.3.3.4 Secondary Common ControlPhysical Channels(S-CCPCH)”)。该恒定的发送功率是从上层(控制站)指示给基站的。
这里,如图1所示,即使执行了MBMS,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也不仅存在着MBMS用的S-CCPCH,还正如常规情况那样存在着为了执行通常的声音通信和专用控制信息的发送的DPCH(专用物理信道)。DPCH是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双向的专用信道,而与S-CCPCH是小区内的全部移动站共同使用的信道相反、DPCH却是对各移动站专门分配的信道。
如上述,S-CCPCH的发送功率是不论存在于小区内的移动站的位置如何、都大而恒定以致到达小区边界的发送功率。为此,对于位于基站附近的移动站,接收质量变得超过正常,这就产生了浪费。而且,对其他小区的干扰也增大了,结果导致系统全体的用户容量(系统容量)的降低。进而,由于对于基站,全部信道的总发送功率的上限(在基站的最大发送功率)是预定的,故如图1所示若S-CCPCH的发送功率较大,则诸如DPCH的其他信道可使用的发送功率相对地减少了,而声音通信等的通信质量恶化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宜地控制MBMS用的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以避免发送功率过剩。
本发明者等人提出本发明是由于注意道这样的事实:即,虽然S-CCPCH仅存在下行链路方向、然而DPCH则存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双向,并发现有可能使用上行链路DPCH而将S-CCPCH用的TPC命令发送至基站。这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允许MBMS中的各移动站将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用的TPC命令和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用的TPC命令两者都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而发送至基站。这样一来,就可能适宜地控制在MBMS的数据发送中使用的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
附图说明
图1说明了常规的发送功率控制。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4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TPC命令的发送定时。
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TPC命令的发送定时。
图6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TPC命令的发送定时。
图7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发送功率控制。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移动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站的结配置框图。
图10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发送功率控制。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移动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1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发送功率控制。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移动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1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发送功率控制。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17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发送功率变化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下各实施例假设了执行MBMS的移动通信系统,并描述了这种情形作为一例:其中使用S-CCPCH作为下行链路公用信道、以将相同数据同时传送至多个移动站并使用DPCH作为对多个移动站分别分配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
(实施例1)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移动站的配置框图。该移动站是在其中执行MBMS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
图2所示的移动站包括天线10、接收RF部件15、S-CCPCH接收部件100、DPCH接收部件200、DPCH发送部件300和发送RF部件20。而S-CCPCH接收部件100包括解扩展部件110、解调部件120、解码部件130、SIR测量部件140和TPC命令创建部件150。DPCH接收部件200包括解扩展部件210、解调部件220、解码部件230、SIR测量部件240、TPC命令提取部件250和TPC命令创建部件260。DPCH发送部件300包括编码部件310、调制部件320和扩展部件330。
接收RF部件15对经天线10接收的信号施加下变频、AGC(自动增益控制)和A/D转换等。此后,接收的信号被输入到解扩展部件110和解扩展部件210。
S-CCPCH接收部件100中的解扩展部件110对接收信号用分配给下行链路S-CCPCH的扩展码施加解扩展处理。解调部件120对解扩展后诸如QPSK的信号进行解调。所解调的信号被输入到解码部件130和SIR测量部件140。解码部件130对所解调的S-CCPCH的接收信号执行前向纠错和CRC(循环冗余校验)并对S-CCPCH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通过这种方式,就得到了S-CCPCH的接收数据(位串)。SIR测量部件140测量S-CCPCH的接收SIR。所测量的SIR被输入到TPC命令创建部件150。TPC命令创建部件150比较S-CCPCH的接收SIR与S-CCPCH用的目标SIR,并基于该比较结果而创建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当所测量的SIR等于或大于目标SIR时,创建指示降低发送功率(Down)的TPC命令,而当所测量的SIR小于目标SIR时,建立指示增加发送功率(UP)的TPC命令。所创建的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被输入到编码部件310。
DPCH接收部件200中的解扩展部件210对接收信号用分配给自己站的下行链路DPCH的扩展码施加解扩展处理。解调部件220对解扩展后的诸如QPSK的信号进行解调。所解调的信号被输入解码部件230和SIR测量部件240。解码部件230对所解调的DPCH的接收信号执行前向纠错和CRC,并对DPCH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通过这种方式,就得到了DPCH的接收数据(位串)。DPCH的接收数据被输入到TPC命令提取部件250。TPC命令提取部件250提取在DPCH的接收数据的时隙处放置的上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所提取的上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被输入到发送RF部件20。SIR测量部件240测量DPCH的接收SIR。所测量的SIR被输入到TPC命令创建部件260。TPC命令创建部件260比较DPCH的接收SIR与DPCH用的目标SIR,并基于该比较结果而创建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当所测量的SIR等于或大于目标SIR时,建立指示“Down”的TPC命令,而当所测量的SIR小于目标SIR时,建立指示“UP”的TPC命令。所创建的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被输入到编码部件310。
DPCH发送部件300的编码部件310对DPCH的发送数据(位串)执行卷积编码和CRC编码、以对DPCH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构建由多个时隙构成的发送帧。此时编码部件310在时隙处安排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和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其安排方法将在后述。调制部件320对发送数据施加诸如QPSK的调制处理。扩展部件330对调制后的发送信号用分配给自己站的上行链路DPCH的扩展码施加扩展处理。扩展后的发送信号被输入发送RF部件20。
发送RF部件20对由扩展部件330扩展后的发送信号执行诸如D/A转换、发送功率控制和上变频等的处理,然后将发送信号从天线10经上行链路DPCH发送至基站。在此情况下,发送RF部件20根据从TPC命令提取部件250输入的上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来控制上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
其次,对基站的配置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该基站是在执行MBMS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
图3所示的移动站包括天线25、接收RF部件30、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TPC命令选择部件35、S-CCPCH发送部件500、DPCH发送部件600-1至600-K和发送RF部件40。还有K个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其中K是基站能与之通信的最大的移动站数,且各DPCH接收部件分别包括解扩展部件410、解调部件420、解码部件430、SIR测量部件440、TPC命令提取部件450和TPC命令创建部件460。DPCH接收部件400-1是用于移动站1的而DPCH接收部件400-K是用于移动站K的。S-CCPCH发送部件500包括编码部件510、调制部件520、扩展部件530和功率控制部件540。还有K个DPCH发送部件600-1至600-K,其中K是基站能与之通信的最大的移动站数,且各DPCH发送部件分别包括编码部件610、调制部件620、扩展部件630和功率控制部件640。DPCH发送部件600-1是用于移动站1的,而DPCH发送部件600-K是用于移动站K的。
接收RF部件30对经天线25接收的信号施加下变频、AGC和A/D转换等。此后,接收信号被输入各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各自的解扩展部件410。
由于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执行的操作是同样的,故以下仅说明DPCH接收部件400-1。DPCH接收部件400-1中的解扩展部件410对接收信号用分配给移动站1的上行链路DPCH的扩展码施加解扩展处理。解调部件420对解扩展后的诸如QPSK的信号进行解调。所解调的信号被输入解码部件430和SIR测量部件440。解码部件430对所解调的DPCH的接收信号执行前向纠错和CRC,并对DPCH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通过这种方式,就得到了DPCH的接收数据(位串)。DPCH的接收数据被输入TPC命令提取部件450。TPC命令提取部件450提取用于下行链路S-CCPCH的TPC命令和在DPCH的接收数据的时隙处放置的用于下行链路DPCH的TPC命令。所提取的用于下行链路S-CCPCH的TPC命令被输入TPC命令选择部件35。就是说,TPC命令选择部件35从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各自的TPC命令提取部件450接收到用于下行链路S-CCPCH的TPC命令。而且所提取的用于下行链路DPCH的TPC命令则被输入DPCH发送部件600-1的功率控制部件640。SIR测量部件440测量DPCH的接收SIR。所测量的SIR被输入TPC命令创建部件460。TPC命令创建部件460比较DPCH的接收SIR与用于DPCH的目标SIR,并基于该比较结果而创建用于上行链路DPCH的TPC命令。当所测量的SIR等于或大于目标SIR时,创建指示“Down”的TPC命令,而当所测量的SIR小于目标SIR时,创建指示“UP”的TPC命令。所建立的用于上行链路DPCH的TPC命令被输入到DPCH发送部件600-1的编码部件610。
TPC命令选择部件35比较从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分别输入的多个用于下行链路S-CCPCH的TPC命令。而且,若那些TPC命令内至少有一个指示“Up”的TPC命令,则从中选择指示“Up”的TPC命令并输入到功率控制部件540。相反,若那些TPC命令全都指示“Down”,则从中选择指示“Down”的TPC命令并输入到功率控制部件540。
S-CCPCH发送部件500中的编码部件510对S-CCPCH的发送数据(位串)执行卷积编码和CRC编码、对S-CCPCH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构建由多个时隙构成的发送帧。调制部件520对发送数据施加诸如QPSK的调制处理。扩展部件530对调制后的发送信号用分配给下行链路S-CCPCH的扩展码施加扩展处理。扩展后的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由功率控制部件540根据TPC命令选择部件35所选择的TPC命令来控制。从而,若从多个移动站1至K分别发送的多个K的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内至少有一个指示“Up”的TPC命令,则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上升,而若全部K个TPC命令都是指示“Down”的TPC命令,则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下降。就是说,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对全部移动站是相同的。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下行链路S-CCPCH的信号被输入到发送RF部件40。
由于DPCH发送部件600-1至600-K执行的操作是同样的,故以下仅说明DPCH发送部件600-1。DPCH发送部件600-1中的编码部件610对引导到移动站1的DPCH的发送数据(位串)执行卷积编码和CRC编码、对DPCH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构建由多个时隙而构成的发送帧。调制部件620对发送数据施加诸如QPSK的调制处理。扩展部件630对调制后的发送信号用分配给移动站1的下行链路DPCH的扩展码施加扩展处理。扩展后的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由功率控制部件640根据TPC命令提取部件450所提取的用于下行链路DPCH的TPC命令来控制。从而,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是对每一移动站分别控制的。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下行链路DPCH的信号被输入到发送RF部件40。
发送RF部件40对发送功率控制后的S-CCPCH发送信号和发送功率控制后的DPCH的发送信号执行诸如D/A转换和上变频等的处理,然后将各发送信号从天线25分别经下行链路S-CCPCH和下行链路DPCH发送至移动站1至K。
其次,对于移动站中TPC命令的安排方法、用图4至图6来说明。在图4至图6中为了说明方便起见,示出了1帧由8时隙(TS#1至TS#8)构成的一例,但实际上1帧是由15时隙构成的。
如图4所示,移动站以数时隙一次的比率来安排用于下行链路S-CCPCH的TPC命令、而不是用于下行链路DPCH的TPC命令。例如,移动站每安排2次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即安排一次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就是说,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间隔被规定长于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间隔。而且,在图4所示的例中,在1帧中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次数少于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次数。再者,在图4所示的例中,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被安排在与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相异的时隙中。
而且,例如图5所示,在一个时隙内,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与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平行安排。就是说,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和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两者在同一时隙发送。而且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和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两者都安排在所有的时隙中。从而,在此例中,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间隔和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间隔相同。而且,在1帧中,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次数和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次数相同。
而且,例如图6所示,在一个帧内提供了包括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和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两者的时隙、和仅包括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的时隙。在此例中,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间隔也长于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间隔。而且,在一个帧中,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次数少于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的发送次数。
移动站将象这样安排的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和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两者经上行链路DPCH发送至基站。
然后,用图7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图7中,DPCH1指示分配给移动站1的DPCH,而DPCH2指示分配给移动站2的DPCH。
现在,例如,移动站1将指示下行链路DPCH1的“Down”的DPCH1用的TPC命令和指示下行链路S-CCPCH的“Down”的S-CCPCH用的TPC命令经上行链路DPCH1发送至基站。而且,移动站2将指示下行链路DPCH2的“Up”的DPCH2用的TPC命令和指示下行链路S-CCPCH的“Up”的S-CCPCH用的TPC命令经上行链路DPCH2发送至基站。
基站从移动站1经上行链路DPCH1接收包括DPCH1用的TPC命令和S-CCPCH用的TPC命令两者的信号。而且,基站从移动站2经上行链路DPCH2接收包括DPCH2用的TPC命令和S-CCPCH用的TPC命令两者的信号。接着,基站根据从移动站1发送的DPCH1用的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DPCH1的发送功率。就是说,基站使下行链路DPCH1的发送功率下降。而且,基站根据从移动站2发送的DPCH2用的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DPCH2的发送功率。就是说,基站使下行链路DPCH2的发送功率上升。
另一方面,对于下行链路S-CCPCH,当从移动站1发送的S-CCPCH用的TPC命令和从移动站2发送的S-CCPCH用的TPC命令之中任一个是指示“Up”的TPC命令时,基站使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上升。而且,当从移动站1发送的S-CCPCH用的TPC命令和从移动站2发送的S-CCPCH用的TPC命令双方都是指示“Down”的TPC命令时,基站使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下降。因而,在图7所示的例中,基站使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上增。通过对S-CCPCH进行象这样的发送功率控制,以这样的方式控制S-CCPCH的发送功率,使得S-CCPCH的接收SIR保持在小区内离基站最远的移动站处的目标SIR。就是说,有可能将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在最小需要的发送功率,结果是使S-CCPCH的发送功率比常规的发送功率小。
通过并列地执行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和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有可能与先前技术(图1)相比、相对地增加诸如DPCH的其他信道可使用的发送功率,并可增加诸如DPCH的其他信道的容量。而且,有可能减小对其他小区的干扰,结果可防止系统容量的降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将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在等于根据TPC命令在发送功率控制下的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或控制在加上了偏移量的功率。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移动站的配置的框图。那些与实施例1(图2)相同的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8所示的移动站采用图2所示的移动站的S-CCPCH接收部件100省去SIR测量部件140和TPC命令创建部件150的配置。即,在图8所示的移动站中,不建立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而仅将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从DPCH接收部件200的TPC命令建立部件260输入到编码部件310。因而,将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发送至基站,但不将下行链路S-CCPCH用的TPC命令发送至基站。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图9所示的基站采用这样的配置:对实施例1(图3)省去了TPC命令选择部件35、并加上了发送功率选择部件45和偏移部件50。那些与实施例1(图3)相同的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9所示的基站的DPCH接收部件400-1中,TPC命令提取部件450提取在DPCH的接收数据的时隙处配置的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所提取的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被输入到DPCH发送部件600-1的功率控制部件640。被扩展部件630扩展后的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由功率控制部件640根据TPC命令提取部件450所提取的下行链路DPCH用的TPC命令来控制。从而,如实施例1的情况那样,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是对每一移动站分别控制的。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下行链路DPCH的信号被输入到发送RF部件40。功率控制部件640将发送功率控制后的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值输入到发送功率选择部件45。就是说,将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值从DPCH发送部件600-1~600-K各自的功率控制部件640输入到发送功率选择部件45。
发送功率选择部件45从多个输入的发送功率值中选择最大的发送功率值并将所选值输入到偏移部件50。偏移部件50将从发送功率选择部件45输入的发送功率值上加上偏移量输入到S-CCPCH发送部件500的功率控制部件540。功率控制部件540将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包括该偏移量的发送功率值。就是说,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值被控制在这样的值:即发送功率控制后的多个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值中最大的发送功率值再加上偏移量而得的值。
注意也可以从图9所示的配置省去偏移部件50,并将由发送功率选择部件45选择的发送功率值直接输入到S-CCPCH发送部件500的功率控制部件540。这样做的话,功率控制部件540就将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值控制在等于发送功率控制后的多个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值中最大的发送功率值。
然后,用图10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发送功率控制。现在,例如,移动站1将指示下行链路DPCH1的“Down”的DPCH1用的TPC命令经上行链路DPCH1发送至基站。而且,移动站2将指示下行链路DPCH2的“Up”的DPCH2用的TPC命令经DPCH2发送至基站。
基站从移动站1经上行链路DPCH1接包括有DPCH1用的TPC命令的信号。基站还从移动站2经上行链路DPCH2接收包括DPCH2用的TPC命令的信号。接着,根据从移动站1发送的DPCH1用的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DPCH1的发送功率。就是说,使下行链路DPCH1的发送功率下降。而且,根据从移动站2发送的DPCH2用的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DPCH2的发送功率。就是说,使下行链路DPCH2的发送功率上升。
现在,由于移动站2比移动站1位于离基站更远,故下行链路DPCH2比下行链路DPCH1的发送功率更大。因此,基站将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值控制在下行链路DPCH2的发送功率加上偏移量的值、或控制在等于下行链路DPCH2的发送功率的值。图10示出了加上了偏移量的情形。
这样,通过使S-CCPCH的发送功率等于至小区中离基站最远的移动站的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有可能将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小区内的所有移动站可接收的最小需要的功率,结果,S-CCPCH的发送功率比常规的情况减小。而且,通过加上了偏移量,可对S-CCPCH的发送功率提供余量。
于是如实施例1的情况那样,通过并列地执行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和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使得有可能与常规技术(图1)相比、相对地增加诸如DPCH的其他信道可使用的发送功率,并可增加诸如DPCH的其他信道的容量。而且,有可能减小对其他小区的干扰涉,结果可防止系统容量的降低。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根据实施例2控制偏移的量。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移动站的配置的框图。那些与实施例2(图8)相同的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11所示的移动站采用这样的配置:即在图8所示的移动站的S-CCPCH接收部件100中加上响应信号建立部件160。
S-CCPCH接收部件100的解码部件130将S-CCPCH的CRC结果即CRC=OK(无错误)或CRC=NG(发现有错误)输入到响应信号建立部件160。当输入CRC=OK时,响应信号建立部件160建立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回答)信号并将该ACK信号输入编码部件310。相反,当输入CRC=NG时,响应信号建立部件160建立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回答)信号并将该NACK信号输入到编码部件310。编码部件310在实施例2的处理外还要加上对ACK信号或NACK信号进行编码,然后将该信号置于预定的时隙。接着,对于下行链路S-CCPCH的ACK信号或NACK信号如图12所示经上行链路DPCH被发送至基站。当未设置上行链路DPCH时,移动站也可经上行链路PRACH(物理随机访问信道)以代替上行链路DPCH来发送对于下行链路S-CCPCH的ACK信号或NACK信号。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图13所示的基站采用这样的配置:即在实施例2(图9)所示的基站加上偏移控制部件55和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中的响应信号提取部件470。图13中那些与图9相同的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解码部件430将DPCH的接收数据输入到TPC命令提取部件450和响应信号提取部件470。响应信号提取部件470提取在DPCH的接收数据的预定的时隙处放置的ACK信号或NACK信号。所提取出的下行链路S-CCPCH的ACK信号或NACK信号被输入到偏移控制部件55。就是说,偏移控制部件55从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各自的响应信号提取部件470接收下行链路S-CCPCH的ACK信号或NACK信号。
当对移动站1至移动站K中任一个连续输入多次(N次)NACK信号时(即当基站对于任一个移动站一连多次收到NACK信号时),偏移控制部件55判定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不足、并使偏移部件50所加的偏移的量增加一个预定量(例如1dB)。另一方面,当对移动站1至移动站K中任一个连续输入多次(M次)ACK信号时(即当基站对于任一移动站一连多次收到ACK信号时),偏移控制部件55判断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过剩、并使偏移部件50所加的偏移的量减少一个预定量(例如0.5dB)。
于是,通过控制偏移量,而在实施例2的效果之外还有可能设置适宜的偏移量,并对下行链路S-CCPCH执行更适宜的发送功率控制。
本实施例也可适应这样的方式:当CRC=OK时不发送任何ACK信号、而仅当CRC=NG时发送NACK信号。在此情形下,基站在收到NACK信号时增加偏移量而在既未收到ACK信号也未收到NACK信号时减少偏移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将S-CCPCH的发送功率增加移动站所请求的量。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移动站的结构的框图。那些与实施例1(图2)相同的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14所示的移动站采用这样的配置:即从图2所示的移动站的S-CCPCH接收部件100省去TPC命令创建部件150并加上SIR比较部件170和请求信号建立部件180。
S-CCPCH接收部件100的SIR测量部件140测量S-CCPCH的接收SIR并将所测量的SIR输入SIR比较部件170。假设输入的SIR是预定的多个空隙(N个空隙)的平均(平均SIR)。SIR比较部件170将输入的平均SIR和目标SIR进行比较、并仅当平均SIR小于目标SIR时才将目标SIR和平均SIR的差输入到请求信号建立部件180。请求信号建立部件180将该差作为增加量,建立请求S-CCPCH的发送功率增加的请求信号(位串)并将其输入到编码部件310。编码部件310除实施例2的处理外还对请求信号进行编码、然后将请求信号置于预定的时隙。接着,对于下行链路S-CCPCH的请求信号如图15所示经上行链路DPCH被发送至基站。注意:当未设置上行链路DPCH时,移动站也可经上行链路PRACH而不是上行链路DPCH来发送对于下行链路S-CCPCH的请求信号。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图16所示的基站采用这样的配置:即与实施例1(图3)相比省去了TPC命令选择部件35、并对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加上了请求信号提取部件480。那些与实施例1(图3)相同的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解码部件430将DPCH的接收数据输入到TPC命令提取部件450和请求信号提取部件480。请求信号提取部件480提取在DPCH的接收数据的预定的时隙处放置的请求信号。所提取出的请求信号被输入到S-CCPCH发送部件500的功率控制部件540。就是说,功率控制部件540从DPCH接收部件400-1至400-K各自的请求信号提取部件480接收对于下行链路S-CCPCH的请求信号。
功率控制部件540如图17所示以一定的周期来变化S-CCPCH的发送功率。当在一个周期之间输入多个请求信号时(即,当从多个移动站发送请求信号或当从1个移动站发送多个请求信号时),使S-CCPCH的发送功率上增由这些请求信号示出的发送功率的增加量内最大的增加量。例如,如图17所示,当在周期1中从移动站1和移动站2分别发送请求信号时,在变化定时1处使S-CCPCH的发送功率上升所请求的最大的增加量XdB。另一方面,当在一个周期之间未输入任何请求信号时(即,当未从任何移动站发送请求信号时),使S-CCPCH的发送功率下降预定量YdB(例如,Y=0.1dB)。例如,如图17所示,当在周期2中移动站1和移动站2皆未发送请求信号时,在变化定时2处使S-CCPCH的发送功率下降YdB。这样,通过控制S-CCPCH的发送功率,有可能将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小区内的所有移动站接收的最小需要的功率,结果有可能使S-CCPCH的发送功率比常规情况减小。
通过并列地执行下行链路D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和下行链路S-CCPCH的发送功率控制,如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情况那样,有可能与常规情况(图1)相比、相对地增加诸如DPCH的其他信道可使用的发送功率,并可因此增加诸如DPCH的其他信道的容量。而且,有可能减小对其他小区的干扰,结果可防止系统容量的降低。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可以适宜地控制MBMS的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这样的方式而不使发送功率过剩
本申请是基于2002年9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2-273164。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最好应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通信基站设备等。

Claims (11)

1.一种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其对为了将相同数据同时传送至多个移动站而使用的下行链路公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与此并行地对分别分配给所述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所述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多个移动站各自将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用的第一TPC命令和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用的第二TPC命令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发送至一个基站;和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并基于所述第二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TPC命令的发送间隔长于所述第二TPC命令的发送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其中,在一个帧中,所述第一TPC命令的发送次数少于所述第二TPC命令的发送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TPC命令和所述第二TPC命令两者都是在同一时隙发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当从所述多个移动站发送的多个所述第一TPC命令的至少一个是指示发送功率上升的TPC命令时、使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上升,而当从所述多个移动站发送的多个所述第一TPC命令全部是指示发送功率下降的TPC命令时、使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下降。
6.一种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其对为了将相同数据同时传送至多个移动站而使用的下行链路公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与此并行地对分别分配给所述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所述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多部移动站各自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将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用的TPC命令发送至基站;和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并将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在与发送功率控制后的多个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中最大的发送功率相等的发送功率、或控制在所述最大的发送功率加上偏移量的发送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移动站各自将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用的ACK信号或NACK信号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或上行链路随机访问信道发送至基站,和
所述基站当多次连续收到ACK信号时使所述偏移量减少,而当多次连续收到NACK信号时使所述偏移量增加。
8.一种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其对为了将相同数据同时传送至多个移动站而使用的下行链路公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与此并行地对分别分配给所述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所述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多个移动站各自将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用的TPC命令和指示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增加量的信号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或上行链路随机访问信道发送至基站;和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并使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增加所述发送功率增加量。
9.一种基站设备,其对为了将相同数据同时传送至多个移动站而使用的下行链路公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与此并行地对分别分配给所述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其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而接收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用的第一TPC命令和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用的第二TPC命令两者;
第一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第一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和
第二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第二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
10.一种基站设备,其对为了将相同数据同时传送至多个移动站而使用的下行链路公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与此并行地对分别分配给所述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其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而接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用的TPC命令;
第一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和
第二控制装置,其将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在与发送功率控制后的多个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中最大的发送功率相等的发送功率、或控制在所述最大的发送功率加上偏移量的发送功率。
11.一种基站设备,其对为了将相同数据同时传送至多个移动站而使用的下行链路公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与此并行地对分别分配给所述多个移动站的下行链路专用信道执行发送功率控制,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其经上行链路专用信道而接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用的TPC命令和指示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增加量的信号;
第一控制装置,其基于所述TPC命令来控制下行链路专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和
第二控制装置,其使下行链路公用信道的发送功率增加所述发送功率增加量。
CNB038225093A 2002-09-19 2003-09-18 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7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73164A JP3574446B2 (ja) 2002-09-19 2002-09-19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273164/2002 2002-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5638A true CN1685638A (zh) 2005-10-19
CN100474795C CN100474795C (zh) 2009-04-01

Family

ID=3202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250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795C (zh) 2002-09-19 2003-09-18 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561894B2 (zh)
EP (1) EP1530307A4 (zh)
JP (1) JP3574446B2 (zh)
KR (1) KR100596169B1 (zh)
CN (1) CN100474795C (zh)
AU (1) AU2003264477B2 (zh)
BR (1) BR0309745A (zh)
CA (1) CA2498221C (zh)
WO (1) WO200402803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0229A1 (fr) * 2006-09-22 2008-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stinés à améliorer le rendement de consommation d'énergie d'un système à ondes porteuses multiples
CN102045824A (zh) * 2009-10-22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系统下行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基站及移动台
CN101154970B (zh) * 2006-09-3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依据服务质量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1567713B (zh) * 2008-04-25 2012-10-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行传输功率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1170B2 (en) * 2003-12-22 2007-02-20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roadcast transmission
US7702023B2 (en) * 2003-12-29 2010-04-2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ansmitter operation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KR100876813B1 (ko) * 2004-02-13 2009-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4237668B2 (ja) * 2004-04-27 2009-03-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7623565B2 (en) 2004-09-20 2009-11-2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viding packet fram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TE435543T1 (de) * 2004-09-27 2009-07-15 Panasonic Corp Anonymer aufwärtsrichtungsmessbericht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CN101032185B (zh) * 2004-09-30 2010-06-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媒体广播/多点播送服务的部分组合方法和装置
JP4625707B2 (ja) * 2005-03-11 2011-02-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2587846B1 (en) * 2005-05-31 2017-10-04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1889378B1 (en) * 2005-06-08 2010-08-04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ent to a plurality of users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513974B2 (ja) * 2005-06-27 2010-07-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優先度の高い情報を同報する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その変更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設計ツール
US7587219B2 (en) 2005-06-27 2009-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roadcast service
CN101366194B (zh) * 2005-12-01 2011-06-0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1455114B (zh) * 2006-05-24 2011-10-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用于它们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
WO2008054126A1 (en) * 2006-11-01 2008-05-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uts for creating common physical channel
KR100945859B1 (ko) * 2006-11-01 2010-03-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 링크에서 공통 채널의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JP2008205869A (ja) * 2007-02-21 2008-09-04 Nec Corp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ルラシステム
KR100908354B1 (ko) * 2007-03-12 2009-07-20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WO2009048404A1 (en) * 2007-10-09 2009-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n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 that supports both common and separate tpc commands
EP2214323A4 (en) * 2007-10-24 2013-01-02 Nec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ON-WAY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COMMON-WAY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KR20100073976A (ko) 2008-12-23 2010-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417279B2 (en) * 2009-03-13 2013-04-09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transmitter power level
US8843131B2 (en) * 2009-05-28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frequent handoff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31600B2 (en) 2009-10-02 2015-05-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s in the uplink
GB2488153B (en) * 2011-02-18 2013-07-17 Sca Ipla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power control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US9681397B2 (en) * 2012-03-27 2017-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mat dependent power control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KR20180095122A (ko) 2013-06-12 2018-08-24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근접성 서비스들을 위한 콘텍스트 및 전력 제어 정보 관리
JP6348583B2 (ja) 2013-06-21 2018-06-27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ンテキスト管理
KR101975365B1 (ko) 2013-07-10 2019-05-07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상황 인식 근접 서비스들
EP3186995A1 (en) * 2014-08-28 2017-07-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receiving radiation pattern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base stations
US9681448B2 (en) 2014-08-28 2017-06-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communicating radiation pattern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base stations
EP3001739B1 (en) 2014-09-25 2019-04-1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a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transmit power in order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GB2552783B (en) * 2016-08-01 2022-09-21 Dws Group Lt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WO2024046553A1 (en) * 2022-08-31 2024-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down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77A (en) * 1865-03-21 Improved seeding-machine
JP2911090B2 (ja) * 1993-09-29 1999-06-23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
KR100289568B1 (ko) * 1996-07-29 2001-05-02 다치카와 게이지 사이트 다이버시티를 이용한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다운링크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H10173594A (ja) * 1996-12-06 1998-06-26 Hitachi Ltd 符号分割多元接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6173162B1 (en) * 1997-06-16 2001-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code channel power contro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288375B1 (ko) * 1998-05-25 2001-06-01 윤종용 역방향링크와독립적인순방향링크의전력제어방법
US6064659A (en) * 1998-07-10 2000-05-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transmit power to subscriber uni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911861B2 (ja) * 1998-07-22 2007-05-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EP1058407A1 (de) * 1999-04-01 2000-12-06 Alcatel Sendeleistungskorrektur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US6434367B1 (en) * 1999-06-11 2002-08-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Using decoupled power control sub-channel to control reverse-link channel power
JP3343908B2 (ja) * 1999-06-22 2002-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同報通信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基地局装置と移動局
JP4387001B2 (ja) * 1999-08-27 2009-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1218253A (ja) * 2000-02-02 2001-08-10 Nec Saitama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R2805703B1 (fr) * 2000-02-29 2003-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Inf Tech Systeme de controle de la puissance d'emission d'une station de base avec laquelle plusieurs stations mobiles sont en communication
JP3657850B2 (ja) 2000-04-06 2005-06-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マルチキャスト伝送下り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
SG109450A1 (en) 2000-04-06 2005-03-30 Ntt Docomo Inc Multicast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A2383159C (en) * 2000-06-22 2005-09-27 Hyun-Seok Lee Apparatus for gated transmission of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and method thereof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15102B2 (ja) * 2000-06-27 2003-06-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通信の送信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KR100735402B1 (ko) * 2000-11-07 200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 공유 채널에 사용하는 송신 형식 결합 지시기의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0456660C (zh) * 2000-11-17 2009-0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自动重发请求系统中使用确认的盲型链路适配方法
US7027828B2 (en) 2000-11-18 2006-04-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TFCI field for DSCH in 3G standar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33893B1 (ko) * 2001-01-15 2004-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협대역 시분할 듀플렉싱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3426218B2 (ja) * 2001-01-19 2003-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符号化/変調方法
US6889056B2 (en) * 2001-04-30 2005-05-03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control scheme
DE60239751D1 (de) * 2001-10-19 2011-05-26 Ntt Docomo Inc Funksteuervorrichtung, basisstation, funksteuerverfahren, mobilpaketkommunikations system, mobilstation, funksteuerprogramm und computerlesbares aufzeichnungsmedium
JP200328928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固定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713435B1 (ko) * 2002-05-03 2007-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중 데이터 전송률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0229A1 (fr) * 2006-09-22 2008-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stinés à améliorer le rendement de consommation d'énergie d'un système à ondes porteuses multiples
CN101154970B (zh) * 2006-09-30 2011-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依据服务质量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1567713B (zh) * 2008-04-25 2012-10-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行传输功率的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45824A (zh) * 2009-10-22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系统下行信道功率控制的方法、基站及移动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0309745A (pt) 2005-08-23
WO2004028039A1 (ja) 2004-04-01
CA2498221A1 (en) 2004-04-01
AU2003264477B2 (en) 2007-09-13
JP2004112428A (ja) 2004-04-08
CN100474795C (zh) 2009-04-01
JP3574446B2 (ja) 2004-10-06
CA2498221C (en) 2009-12-08
US7561894B2 (en) 2009-07-14
EP1530307A4 (en) 2012-06-06
AU2003264477A1 (en) 2004-04-08
KR20050072418A (ko) 2005-07-11
EP1530307A1 (en) 2005-05-11
KR100596169B1 (ko) 2006-07-04
US20060166690A1 (en) 200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85638A (zh) 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基站设备
CN101193421B (zh) 小区前向接入信道状态下随机接入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A2718644C (en) Improved uplink scheduling in a cellular system
CN1265672C (zh) 预约多址联接
CN1236638C (zh) 在umts系统中控制hs-scch传输功率的方法
CN1805307A (zh)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431838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hs-scch功率的方法
CN1708923A (zh) 用于提供分布式架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与设备
CN1240235C (zh) 移动通信系统、信道设置方法以及无线基地台与移动台
CN1756432A (zh) 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业务的调度信号的软组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354572A (zh) 在自动重发请求系统中使用确认的盲型链路适配方法
CN1550074A (zh) 用于通信系统内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771677A (zh) 发送功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538634A (zh) 传输控制装置、无线基站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414726A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公共信息的方法
CN1669260A (zh) 检验通信链路可靠性的方法
CN1846366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辅助链路功率控制
CN103491640B (zh) 终端设备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852041A (zh) 一种自适应调整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功率的方法
CN1917393A (zh) 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237739C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518845A (zh) 通信系统内控制呼叫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691820A (zh) 对edch上行调度请求信令的控制方法
CN1774119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增强相关的控制信令传输方法
CN101309520B (zh) 一种承载公共控制信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