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4537A - 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4537A
CN1684537A CNA2004100912795A CN200410091279A CN1684537A CN 1684537 A CN1684537 A CN 1684537A CN A2004100912795 A CNA2004100912795 A CN A2004100912795A CN 200410091279 A CN200410091279 A CN 200410091279A CN 1684537 A CN1684537 A CN 1684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service
control part
output
ut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12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6133C (zh
Inventor
金贤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LG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4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4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61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61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mechanical strain gau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08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of brid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管理和运用包括便携式终端即时通信服务的通信服务和E-mail服务所需要的各个ID,其由以下部分组成:控制部,管理多数ID,而且为了特定附加服务的运用输出相关ID格式;ID部,记录存储和输出利用在特定附加服务的相关ID格式;存储器部,记录存储和输出为了附加服务的运用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部,输入/输出多媒体信号,输入拨号信号和控制命令;无线部,与移动通信基站无线连接,发送/接收通信数据;本发明运用不同特性的附加服务时,可以容易迅速地检索不同格式的ID,使之适用,从而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便携式终端的ID管理,特别是管理包括即时通信服务的通信服务和E-mail服务所需要的各个ID的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便携式终端(UE:USER EQUIPMENT)在所加入的系统的相应基站(RAN:RADIO ACCESS NETWORK)所形成的服务区(SERVICE AREA)内自由移动,并通过由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监视、控制及交换(SWITCHING)所形成的通信网络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及时的无线连接通信,而且是个人可随身携带并随处移动的尖端无线通信装备。
上述便携式终端用于实际通信的时间短,而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待机状态,所以利用率不高,为了提高低的利用率、使用便利性,开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附加服务。
上述附加服务分为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开发推出的服务和由便携式终端生产商开发的功能。例如,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开发提供的服务有无线互联网(WIRELESS INTERNET)连接、文字消息发送、多媒体消息发送、无线在线游戏(ONLINE GAME)等,便携式终端生产商开发提供的附加功能(以下称附加服务)有电话号码薄(PHONE-BOOK)管理、制定记录、制定消息、管理计划表、游戏、照相机、电子计算器、时钟、来电铃声设定等,而且,上述附加服务继续开发新的服务功能。
上述附加服务中还有,跟对方便携式终端(UE)实时(REALTIME)连接,以文字消息通信聊天(CHATTING)即,一对一聊天及群组聊天的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服务和确认对方便携式终端的现有状态,即电源开/关(POWER ON/OFF)状态和现有位置信息的存在服务(PRESENCE SERVICE)。
如上所述附加服务称为即时通信服务(IMPS:INSTANT MESSAGE & PRESENCESERVICE),通过开放移动联盟(OMA:OPEN MOBILE ALLIANCE)规格的无线社区(WV:WIRELESS VILLAGE)服务劝告内,输入用户名(USER NAME)ID后登录(LOGIN),能利用服务,因此有必要改善便携式终端只能记录存储一个ID格式的问题,运用多种格式的ID,提高服务效率。
另外,发送包括移动通信的短消息服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和多媒体消息服务(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或利用电话薄,存在(PRESENCE)服务时,需要输入电话号码(MSISDN:MOBILE STATIONINTEGRATED SYSTEM DIGITAL NETWORK)ID,利用发送E-mail的附加服务时,需要输入E-mail的ID。
但是,便携式终端只能输入存储如上述所说的多种ID中的任何一个,利用除了输入上述ID所利用的服务之外的新服务时,需要输入相关新的ID,需要上述新的ID时跟服务器相连接检索相关ID。
因此,需要开发出新的技术。此新技术在利用除了现在利用中的服务或附加服务以外别的服务或附加服务时,不需要繁琐地连接服务器检索相关ID,而容易迅速地利用必要的服务。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对现有技术便携式终端的多重附加服务利用方式。
说明现有技术图1为普通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构成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附加服务利用方法顺序图。
参照上述图1对普通移动通讯系统说明如下:便携式终端(UE)10跟对方便携式终端通信时,在基站(RAN)20的服务领域内输出呼叫连接请求信号,上述基站20发送从便携式终端无线接收的呼叫连接请求信号到移动交换中心30,上述移动交换中心30分析所接收的呼叫连接请求信号。
上述呼叫连接请求信号包括:区分发送方的发信方固定电话号码(MSISDN)、区分接收方的接收方固定电话号码(MSISDN)及多种运用信息。
上述移动交换中心30分析上述呼叫连接请求信号,检索区分接收方的电话号码ID,根据相关交换处理设置通信路径进行通信,如果上述对方加入于本地移动通信网时设置根据本地通信网的通信路径,加入于别的有无线通信网时连接经空中网40的相关通信网,进行通信。
上述便携式终端加入登录服务提供商利用特定附加服务时的ID格式是不同的。例如,利用即时通信服务(IMPS)时,在ASCII CHARACTER或MSISDN中选择一个并登录。
如果上述便携式终端10利用即时通信(IMPS)附加服务时,需要以ID格式(ID FORMAT)输入用户名(USER NAME),但是上述便携式终端10只记录存储电话号码(MSISDN)ID格式(ID FORMAT),因此需要变换为用户名(USERNAME)。
上述便携式终端10根据相关呼叫连接的请求连接服务器50,检索上述连接的服务器50数据库来寻找用户名并下载的过程(TRANSACTION),上述被下载的用户名记录存储在存储器分配形成的管理表中,并进行管理。
因此,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在利用根据特定ID格式的附加服务时,存在执行不同ID格式的别的附加服务时,带动不顺畅的问题。
另外,管理形成存储多数ID的管理表,因此便携式终端的构成变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其目的在于:在便携式终端中记录存储多数ID格式,并进行管理,因此迅速顺畅地运用不同ID格式的附加服务。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其特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控制部,管理区分便携式终端的多数ID,而且为了特定附加服务的运用输出相关ID格式;ID部,根据上述控制部的控制,记录存储和输出利用在特定附加服务的相关ID格式;存储器部,与上述控制部连接,记录存储和输出为了附加服务的运用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部,与上述控制部连接,输入/输出多媒体信号,输入拨号信号和控制命令;无线部,根据上述控制部的控制,与移动通信基站无线连接,发送/接收通信数据;
另外,本发明还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其特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即时通信过程,读取并确认记录存储在便携式终端ID部的ID格式,运用即时通信服务时输出用户名ID格式,使之适用;通信过程,上述过程的便携式终端运用通信和消息服务时,输出电话号码ID格式,使之适用;E-mail过程,上述过程的便携式终端运用E-mail服务时,输出E-mail地址ID格式,使之适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为了运用输入各个不同ID格式的附加服务,把相对应的用户名ID记录存储在ID部130,必要时立即检索输出,以此来迅速顺畅地运用附加服务。
上述本发明的结构,把多重ID记录存储在ID部中,为了运用不同特性的附加服务容易迅速地检索不同格式的ID,使之适用,因此具有产业化利用效果。而且,检索不同的ID时不需要连接服务器,因此具有可以迅速地运用相关附加服务、提高可靠性的使用上便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构成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附加服务利用方法顺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功能构成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顺序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0:便携式终端    110:无线部         120:控制部
130:ID部          140:输入/输出部    150:存储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进行说明。
说明本发明的图3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功能构成图,图4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顺序图。
结合上述图3,对本发明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进行说明。其特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控制部120:管理区分移动通信便携式终端(UE)100的多数ID,而且为了特定附加服务的运用输出相关ID格式,即控制和监视运用即时通信附加服务时ID部130输出的用户名USER NAMEID格式、利用通信和消息服务时ID部130输出的电话号码(MSISDN)ID格式、利用E-mail服务时ID部130输出的E-mail地址(E-MAIL ADDRESS)ID格式,同时控制和监视存储器部150输出的相关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
ID部130:根据上述控制部120的控制,记录存储和输出利用在特定附加服务的相关ID格式,即记录存储和输出多数固定ID格式,此ID格式用于区分电话号码和特定附加服务的利用;
输入/输出部140:与上述控制部120连接,输入/输出多媒体(MULTIMEDIA)信号,输入拨号(DIALING)信号和控制命令;
存储器部150:与上述控制部120连接,记录存储和输出为了附加服务运用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即记录存储为了运用多数附加服务运用的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输出根据上述控制部120的相关控制信号;
无线部110:根据上述控制部120的控制,与移动通信基站(RAN)无线连接,发送/接收通信数据。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移动通信便携式终端100运用包括通信(CALL)的文字消息服务和多媒体消息服务时,为了区分自己、区分对方而使用电话号码(MSISDN)ID格式;运用以文字消息聊天或确认对方便携式终端的位置信息等的附加服务时,为了区分自己和对方而使用用户名(USER NAME)ID格式;运用发送E-mail等的附加服务时,为了区分自己和对方而使用E-mail地址(E-MAIL)ID格式。
如上所述,运用于便携式终端100的附加服务中,为了区分自己和对方的多重ID格式记录存储在ID部130,相关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记录在存储器部150,根据控制部120的控制输出从上述输入/输出部输出的控制命令,上述控制部120是为了呼叫根据相关附加服务运用的对方而使用。
即,在上述便携式终端100从输入/输出部140发送到控制部120的控制命令利用即时通信服务(IMPS)时,上述控制部120从存储器部150中读取相关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而且从上述ID部130中读取用户名(USER NAME)ID格式并通过相关处理输出到无线部110,因此用于即时通信服务(IMPS)的数据信号无线发送到基站(RAN)。
上述存储器部150如下存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适用的文件类型定义(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XML包含关于标记特定类型文件的单元形态,属性,相互关系,参照等的规定。
<!ELEMENT USER ID(USER NAME,MSISDN,EMAILADDRESS)>
<!ELEMENT USER NAME(#PCDATA)>
<!ELEMENT MSISDN(#PCDATA)>
<!ELEMENT EMAILADDRESS(#PCDATA)>
如上所述,多重用户名ID中,仅使用提供商指定的ID连接系统,上述#PCDATA相当于单元,以字符串(STRING)组成。
从上述输入/输出部140发送到控制部120的控制命令属于单纯的通信(CALL)或文字消息服务(SMS)或多媒体消息服务(MMS)时,上述控制部120从存储器部150中读取相关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而且从上述ID部130中读取用户名(USER NAME)ID格式并通过相关处理输出到无线部110,因此用于通信/文字/多媒体消息服务的数据信号无线发送到基站(RAN),而且为了系统特性方面的即时通信服务也有时需要电话号码(MSISDN)。
上述输入/输出部140发送的控制命令是E-mail服务时,从上述存储器部150中读取相关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并相关处理,而且从上述ID部130中读取E-mail地址ID格式并相关处理。
因此,从输入/输出部140选择输出运用特定附加服务时,检索记录存储在ID部130多重ID,因而确保了立即适用的灵活性。上述特定附加服务需要输入运用特性各不相同的不同ID。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4对本发明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进行说明,其特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即时通信过程:读取并确认记录存储在便携式终端100ID部130的ID格式,运用即时通信服务时输出用户名(USER NAME)ID格式,使之适用,具体由以下几个步骤:确认过程S100,便携式终端100输入动作电源时,读取并确认根据控制部记录存储在ID部130的所有ID格式;判断过程S110,上述过程S100的控制部120判断是否运用即时通信(IMPS)服务;适用过程S120,上述过程S110的控制部120判断为运用即时通信(IMPS)服务时,输出ID部130中的用户名(USER NAME)ID格式,使之适用;
通信过程:上述过程的便携式终端100运用通信和消息服务时,输出电话号码ID格式,使之适用,具体由以下几个步骤:判断过程S130,判断是否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控制部120运用通信(CALL)或文字(SMS)和多媒体消息服务(MMS);适用过程S140,上述过程S130的控制部120判断为运用通信或消息服务(CALL/SMS/MMS)时,输出电话号码(MSISDN)ID格式,使之适用;
E-mail过程:上述过程的便携式终端100运用E-mail服务时,输出E-mail地址ID格式,使之适用,具体由以下几个步骤:判断过程S150,便携式终端100的控制部120判断是否运用E-mail服务;适用过程S160,上述过程S150的控制部120判断为运用E-mail服务时,输出E-mail地址(ADDRESS)ID格式,使之适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移动通信便携式终端100输入动作电源时,检索确认并读取根据相关控制部120记录存储在ID部130的所有ID格式S100,从输入/输出部140输入运用即时通信(IMPS)服务的控制命令S110时,上述ID部130输出用户名ID格式,使之适用,因此运用即时通信服务S120。
而且,上述控制部120分析从输入/输出部发送的控制命令,判断为利用通信(CALL)服务或文字消息服务(SMS)或多媒体消息服务(MMS)等的附加服务S130时,上述ID部130输出电话号码ID格式,使之适用,因此运用通信(CALL)服务或文字消息服务(SMS)或多媒体消息服务(MMS)等的附加服务S140。
进一步,上述控制部120分析从输入/输出部发送的控制命令,判断为利用E-mail服务S150时,上述ID部130输出E-mail地址ID格式,使之适用,因此运用E-mail服务S160,此E-mail服务发送给对方用E-mail完成的文件。
因此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为了运用输入各个不同ID格式的附加服务,把相对应的用户名ID记录存储在ID部130,必要时立即检索输出,以此来迅速顺畅地运用附加服务。
上述本发明的结构,把多重ID记录存储在ID部中,为了运用不同特性的附加服务容易迅速地检索不同格式的ID,使之适用,因此具有产业化利用效果。而且,检索不同的ID时不需要连接服务器,因此具有可以迅速地运用相关附加服务、提高可靠性的使用上便利的效果。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其特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控制部,管理区分便携式终端的多数ID,而且为了特定附加服务的运用输出相关ID格式;
ID部,根据所述的控制部的控制,记录存储和输出利用在特定附加服务的相关ID格式;
存储器部,跟所述的控制部连接,记录存储和输出为了附加服务的运用的应用程序和数据;
输入/输出部,跟所述的控制部连接,输入/输出多媒体信号,输入拨号信号和控制命令;
无线部,根据所述的控制部的控制,与移动通信基站无线连接,发送/接收通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部,控制和监视运用即时通信附加服务时所述的ID部输出的用户名ID格式、利用通信和消息服务时所述的ID部输出的电话号码ID格式、利用E-mail服务时所述的ID部输出的E-mail地址ID格式,同时控制和监视所述的存储器部输出的相关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ID部,记录存储和输出多数固定ID格式,此ID格式用于区分电话号码和特定附加服务的利用;所述的存储器部,记录存储为了运用多数附加服务运用的应用程序和运用数据,输出根据所述的控制部的相关控制信号。
4.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其特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即时通信过程,读取并确认记录存储在便携式终端ID部的ID格式,运用即时通信服务时输出用户名ID格式,使之适用;
通信过程,所述的过程的便携式终端运用通信和消息服务时,输出电话号码ID格式,使之适用;
E-mail过程,所述的过程的便携式终端运用E-mail服务时,输出E-mail地址ID格式,使之适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即时通信过程包括:确认过程,便携式终端输入动作电源时,读取并确认根据控制部记录存储在ID部的所有ID格式;判断过程,所述的过程的控制部判断是否运用即时通信服务;适用过程,所述的过程的控制部判断为运用即时通信服务时,输出ID部中的用户名ID格式,使之适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信过程包括:判断过程,判断是否根据便携式终端的控制部运用通信或消息服务;适用过程,所述的过程的控制部判断为运用通信或消息服务时,输出电话号码ID格式,使之适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E-mail过程包括:判断过程,便携式终端的控制部判断是否运用E-mail服务;适用过程,所述的过程的控制部判断为运用E-mail服务时,输出E-mail地址ID格式,使之适用。
CN200410091279A 2004-04-13 2004-12-01 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61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25521 2004-04-13
KR1020040025521A KR100631697B1 (ko) 2004-04-13 2004-04-13 휴대단말기 및 휴대단말기의 아이디 운용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4537A true CN1684537A (zh) 2005-10-19
CN100586133C CN100586133C (zh) 2010-01-27

Family

ID=35263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912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6133C (zh) 2004-04-13 2004-12-01 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31697B1 (zh)
CN (1) CN100586133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31697B1 (ko) 2006-10-09
CN100586133C (zh) 2010-01-27
KR20050100293A (ko) 2005-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5582C (zh) 信息插入服务提供系统、信息插入方法和通信网络
CN100342736C (zh) 语音邮件短消息业务方法及装置和用户终端
CN1276681C (zh) 协商移动业务的一种方法
Zerfos et al. A study of the short message service of a nationwide cellular network
CN101076135B (zh) 多媒体录制、回放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2036181A (zh) 与联系人的群组通讯方法及装置
US20090181705A1 (en) Mai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push mail server
CN102111454A (zh) 一种分享网页或多媒体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819607A (zh) 一种实现集团通讯录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747507A (zh) 家庭网络短信远程监控的方法
CN101155331A (zh) 一种短消息群发方法及系统
CN1788474A (zh) 消息处理
CN1917483A (zh) 信息发送方法
CN101227490B (zh) 网络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930863A (zh) 用于提供用户信息到电信客户的方法和布置
CN101325746A (zh) 一种发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EP2391147A1 (en) A service system for storing short messages and a method for stor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thereof
CA25530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etrieving electronic mail
CN101090516B (zh) 计算机上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短消息聊天的方法
CN1852322A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933508A (zh) 便携终端的来电限制装置及方法
CN1264375C (zh) 双模卡和接入终端及不同网络短信的通读方法
CN101022574B (zh) 一种彩信转语音的方法
CN1684537A (zh) 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多重id运用装置及方法
CN1633206A (zh) 基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进行智能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ANGCHAO LEJIN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 (CHIN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R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02 CHAOYANG, BEIJING TO: 264006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09

Address after: 264006 No. 228 Changjiang Road, Yant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angchao Lejin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wo Beijing 100102 Chaoyang District city in Wangjing Lize Park No. 203 Petrova building block B

Patentee before: LG Electronic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