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7900A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77900A CN1677900A CNA2005100669986A CN200510066998A CN1677900A CN 1677900 A CN1677900 A CN 1677900A CN A2005100669986 A CNA2005100669986 A CN A2005100669986A CN 200510066998 A CN200510066998 A CN 200510066998A CN 1677900 A CN1677900 A CN 1677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ts
- buffering area
- base station
- priority
- pl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0—Media network packet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提供多媒体业务和分组数据业务的调度方法。该调度是采用MQC(多路质量控制)协议结构的循环调度。基站中的发射器通过调度使用优先级队列在一个PLP中传输或重新传输来自不同流的TU。
Description
本专利申请是下列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02801945.8
申请日:2002年5月4日
发明名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根据一种协议结构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媒体业务并保证高数据速率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相关技术
一般,移动通信系统既提供语音业务,又提供数据业务。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IS-2000、HDR(High Data Rate,高数据速率)和1EXTREME。HDR和1EXTREME已采用3GPP的1XEV技术提出。然而,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不适合于多媒体业务。具体地说,它们不能优化分组数据业务的吞吐量。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相同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质量)要求的数据在同一物理信道上传输。这意味着移动通信系统对于向多媒体业务中媒体间和媒体内的流提供不同QoS具有限制。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来为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不同的QoS。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有效调度装置和方法,它们采用MQC(Multiple Quality Control,多路质量控制)结构,并且根据TU(Transport Unit,传输单元)传输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媒体业务提供系统中的基于循环调度的调度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基站中根据数据速率和数据业务类型组合TU以在多个信道上进行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中组合多个信道上的TU并且对它们进行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支持多媒体业务以及数据业务的协议结构进行有效调度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以及数据传输的高吞吐量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通过提供一种传输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给MS的装置和方法来实现。
基站中的发射器确定在根据从MS接收的DRC(Data Rate Control,数据速率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速率下可用的最大数据大小,并且通过根据不同类型业务数据的基于延迟敏感度的优先等级来组合不同类型业务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数据,以最大可用数据大小构造传输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从基站的发射器传输到一个或多个移动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在预定数据速率下可用的数据大小;以及通过根据不同类型业务数据的优先等级组合不同类型业务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数据,以可用数据大小构造传输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用于将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传输到一个或多个移动台,包括:发射器,用于确定在预定数据速率下可用的数据大小,并且通过根据不同类型业务数据的优先等级组合不同类型业务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业务数据,以可用数据大小构造传输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在初始传输中出错的业务数据从基站的发射器重新传输到一个或多个移动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在预定数据速率下可用的数据大小;确定在初始传输中出错的业务数据大小是否等于可用数据大小;以及如果在初始传输中出错的业务数据大小等于可用数据大小,则以预定数据速率重新传输在初始传输中出错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用于将在初始传输中出错的业务数据重新传输到移动台,包括:发射器,用于确定在根据从移动台接收的数据速率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速率下可用的最大数据大小,并且如果所述在初始传输中出错的业务数据大小等于最大可用数据大小,则以该数据速率重新传输所述在初始传输中出错的业务数据。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性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向小区内的MS提供业务的基站发射器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多个信道上传输和接收PLP(Physical Layer Packet,物理层分组)中的多个TU的基站主功能决以及MS;
图3A到3D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采用多信道结构的三个信道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将来自优先级缓冲区的TU组合在一个PLP中的实施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来确定对TU进行组合以构造PLP的数据速率的基站中的数据速率确定操作的流程图;
图5A到5G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以2.4576Mbps进行初始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图6A到6K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以1.2288Mbps进行初始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MS中接收PLP的接收器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在MS中对使用多个信道组合的TU进行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基站中的用于初始数据传输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当PLP的一个TU或多个TU在初始传输均失败时在基站中以2.4576Mbps进行数据重新传输的流程图;以及
图11A到11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当PLP包括三种TU并且三种TU中有一种或两种TU在初始传输失败时在基站中以2.4576Mbps进行数据重新传输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在下面描述中,公知的功能或结构不作详细描述,因为它们将使本发明变得冗长而难以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向小区内的MS提供业务的基站发射器的方框图。参照图1,标号101表示在基站中接收的应用业务数据,用于传输到移动台。当接收到应用业务数据时,基站确定应用业务数据的优先等级,并且根据优先等级将应用业务数据分配到缓冲区中。在此假定同时向每个MS提供三种应用业务。如果应用业务数据到达基站,则为对应MS分配一个缓冲区。每个MS的三种应用业务数据可以具有相同QoS或不同QoS。基站可以根据应用业务数据的不同QoS要求为它们分配预设缓冲区,以适当处理应用业务数据。
标号105表示处理分配给每个MS的三个缓冲区中的三种应用业务数据。每个优先级缓冲区用作一个MQC信道,因此可以认为将三个MQC信道分配给每个MS。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描述假定基站向每个MS提供三种应用业务,因此将三个缓冲区分配给MS。每个优先级缓冲区的应用业务数据在传输到相应MS之前映射到不同QM(Quality Matching,质量匹配)值。根据给定数据速率,一个或多个TU映射到一个PLP(物理层分组)。如果小区内存在20个MS,则基站至少分配20个缓冲区给这些MS。如果每个MS接收三种应用业务数据,则为它分配三个缓冲区。每种应用业务数据以带首标和尾部的384比特TU存储在各自优先级缓冲区中。根据基站与相应MS之间的信道条件以及给定数据速率,确定从每个优先级缓冲区中读出的比特数目。
服务器110通过循环调度从每个优先级缓冲区读出384比特TU。虽然MS在整体上是通过循环调度来调度的,但是如果向特定MS提供两种或更多应用业务,则根据应用业务数据的应用业务优先等级,将它们映射到PLP。虽然从每个优先级缓冲区中读出的TU数目根据数据速率而不同,但是可以在一个PLP中传输一个、两个、四个或八个TU。对数据速率的TU映射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标号115表示根据从MS接收的DRQ(Data Rate reQuest,数据速率请求)而确定的数据速率来以TU构造PLP,并且将PLP映射到物理信道的时隙。PLP是在时隙中传输的,其中,时隙数目根据业务信道的容量和数据速率而变化。PLP可以根据数据速率映射到一个、两个、四个或八个时隙。换句话说,TU根据PLP大小和数据速率映射到1.25毫秒时隙。时隙映射也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标号120表示时隙的传输。传输信道可以建模为AWGN(Additive WhiteGaussian Noise,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或衰落信道。由于信道特性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此不对信道作详细描述。
标号125表示从基站接收应用业务数据的MS。虽然在实际实现中可以根据小区内的MS数目以及应用业务数目以不同的方式传输应用业务数据,但是该区别相对于传输装置的总体操作可以忽略不计。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多个信道上将TU从基站传输到特定MS。参照图2,标号201表示三种应用业务数据到达基站。应用业务数据201分段为384比特TU 205。分段单元可以设为不同的长度。
复用器(MUX,multiplexer)及QoS层201根据TU的优先等级将TU分配到缓冲区。因为将三种应用业务数据提供给MS,所以分配三个缓冲区215来存储应用业务数据。除三个初始传输缓冲区之外,另外还分配三个重新传输缓冲区给MS,从而将检测到错误的TU重新传输到MS。在直到重新传输缓冲区为空的传输期间,重新传输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初始传输数据。将数目等于初始传输缓冲区数的重新传输缓冲区分配给每个MS。例如,如果在MS1的重新传输缓冲区中有一个存在TU,则基站不将服务器27切换到MS2的一个缓冲区,直到它将重新传输TU传输到MS1。
虽然未在图2中示出,但是基站使传输数据经过信道编码,以最小化错误。信道编码可以是卷积编码或turbo编码。虽然为描述简洁起见假定应用业务数据以384比特TU存储在缓冲区中,但是在实际实现中TU是要加上CRC比特和尾部比特的有效荷载,因此它们的长度为(384比特-CRC比特-尾部比特)。如果在307.2Kbps下3072比特数据块是可传输的,则它的有效荷载,包括CRC比特和尾部比特在内,为3072比特。换句话说,通过将CRC比特和尾部比特加到有效荷载,形成传输TU。TU在传输到MS之前经过信道编码。假定该三个缓冲区根据存储在缓冲区中的应用业务数据的优先等级(即高、中和低)为H优先级缓冲区(或H优先级缓冲区)、M优先级缓冲区(或M优先级缓冲区)和L优先级缓冲区(或L优先级缓冲区),并且来自三个缓冲区的一个TU/多个TU分别为TU0、TU1和TU2。然后,如果3072比特编码器分组(EP)包括组合在一起的TU0(1536比特)、TU1(768比特)和TU2(768比特),则实际有效荷载数据为1536+768+768-(CRC+尾部)×3。CRC比特在QM之前加到每个TU。对TU进行编码,然后根据其QoS进行质量匹配。在此,在本发明描述中要注意的一件事情是,除非特别指明,来自每个优先级缓冲区的一个TU单元或多个TU单元以一种形式统称为TU。例如,如果PLP包括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的TU和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的TU,则它们可以分别称作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的TU和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的TU,或者TU0和TU1,或者H优先级TU和M优先级TU。换句话说,所要传输的TU可以包括一个TU单元或多个TU单元。
然后,服务器217选择一个MS,然后根据给定数据速率和存储在缓冲区中的TU的优先等级,选择分配给MS的H、M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其中之一。
标号220表示每个TU的质量匹配。在将QM值分配给每个TU之后,将TU无线传输到MS。
MS的错误检测器225检测接收PLP中的错误。在初始传输PLP的情况下,错误检测器225检查PLP中的TU的CRC。在重新传输PLP的情况下,错误检测器225通过物理层所支持的HARQ合并重新传输PLP和前面接收的初始传输PLP之后检查重新传输PLP中的TU的CRC。HARQ合并操作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此不作描述。
反馈帧发射器230对于初始传输TU和合并之后的重新传输TU,逐TU地发射ACK/NACK信号。因此,反馈帧包括其和与PLP中的TU数相等的ACK信号和NACK信号。NACK信号表示接收相应TU失败,并且ACK信号表示成功接收到相应TU。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在采用多信道结构的三个信道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可以从缓冲区产生的TU组合的例子。
下面表1结合图3列出根据数据速率的可传输总TU大小和可用时隙数目。
(表1)
数据速率[Kbps] | 总TU大小(=3072比特) | 总TU大小(=1536比特) | 总TU大小(=768比特) | 总TU大小(=384比特) |
每PLP的时隙数 | 每PLP的时隙数 | 每PLP的时隙数 | 每PLP的时隙数 | |
38.4 | ADR | ADR | ADR | 8 |
76.8 | ADR | ADR | 8 | 4 |
153.6 | ADR | 8 | 4 | 2 |
307.2 | 8 | 4 | 2 | 1 |
614.4 | 4 | 2 | 1 | DRD |
1228.8 | 2 | 1 | DRD | DRD |
2457.6 | 1 | DRD | DRD | DRD |
*ADR表示主动(aggressive)数据速率,并且DRD表示数据速率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前向可用数据速率的范围从38.4Kbps到2457.6Kbps,并且每PLP的时隙数根据可用总TU大小(EP大小)映射到每个数据速率。如果基站的缓冲区为384比特,并且可用数据速率为38.4Kbps,则基站在8个时隙中将384比特数据传输到MS。表1的总TU大小表示384比特TU单元之和。如果总TU大小为3072比特,则它意味着传输8个TU单元。
如果基站具有3072比特EP并且可用数据速率根据接收信号的载干比(C/I)给定为38.4Kbps,可以考虑用两种方法来传输该EP。第一,可以形成384比特PLP,并且以38.4Kbps在八个时隙中对其进行传输,对上述过程重复八次。或者,可以形成3072比特PLP,并且以307.2Kbps在八个时隙中对其进行传输。采用比可用数据速率更高的数据速率进行传输称作ADR。在初始传输时,不发生ADR,并且在重新传输时,采用对于重新传输保持在初始传输时使用的数据速率的循环调度,发生ADR。然而,如果采用不同的调度方法,则可以在重新传输时发生ADR。
在本发明的调度方法中,当至少存在两个TU要进行重新传输但以当前数据速率不能将该至少两个TU组合在一起进行重新传输时,在当前调度中首先重新传输较高优先级TU,而将较低优先级TU延迟到下一调度。然而,如果采用全ADR,则以增大的数据速率将TU组合在一起进行传输而不考虑它们的优先等级。另一方面,如果在调度时考虑优先等级,则部分应用ADR。这称作半ADR。
关于DRD操作,例如,307.2Kbps的可用总TU大小为3072比特(8时隙)、1536比特(4时隙)、768比特(2时隙)和384比特(1时隙)。总TU大小根据存储在缓冲区中的384比特TU单元数目来确定。如果可用数据速率为1228.8Kbps,并且在缓冲区中存储一个、两个或三个TU单元,则根据总TU大小改变数据速率。(1)一个单元TU(384比特):307.2Kbps/1时隙(DRD);(2)两个单元TU(768比特):614.4Kbps/1时隙(DRD);以及(3)三个单元TU(1152比特):614.4Kbps/1时隙(DRD)。在这种情况下,在当前调度中传输两个单元TU,并且对另一个单元TU进行缓冲以在下一调度中进行传输。
现在,将参照表1和图3A到3D对根据本发明的采用多信道结构的TU组合和传输进行描述。虽然下面描述是在向MS提供三种应用业务数据的情况下给出的,但是它只是一个示例性应用。可以不考虑提供给MS的应用业务数而应用该传输装置和方法。
初始传输
MQC操作是指在一个PLP中同时传输来自两个或更多业务源的业务数据。来自不同业务源的Turbo编码TU在传输之前经过质量匹配。如果存在三个MQC信道,则可以如图3A到3D所示根据给定数据速率将来自缓冲区的TU组合到一个适当大小。在图3A到3D中,如前所述,分别从H、M和L业务源生成TU0、TU1和TU2。如果在给定数据速率下不能采用所要传输的TU大小,则以通过DRD、ADR或半ADR改变的数据速率传输TU。
参照图3A,在情况I下,采用38.4Kbps只能传输一个TU的384比特。由于不可能同时传输两个TU,因此根据它们的优先等级逐一地对它们进行传输。
参照图3B,在情况II下,可以传输一个TU的384或768比特,并且当总TU大小为768比特时,可以采用(384+384)的组合类型传输两个TU。因此,在情况II下,可以采用情况I的TU组合类型,并且在一个PLP中可以传输组合在一起的最大两个TU。
参照图3C,在情况III下,采用153.6Kbps可以传输一个TU的384、768或1536比特,并且当总TU大小为768或1536比特时,可以采用(384+384)或(768+768)的组合类型传输两个TU。只有总TU大小为1536比特,才可以采用(384+384+768,不考虑次序)的组合类型传输三个TU。因此,在情况III下,可以采用情况I和II的TU组合类型。
参照图3D,情况IV分为四种子情况。
情况IV-1(307.2Kbps):可以传输一个TU的384、768、1536或3072比特。当总TU大小为768、1536或3072比特时,可以采用(384+384)、(768+768)或(1536+1536)的组合类型传输两个TU。如果总TU大小为1536或3072比特,则可以采用(384+384+768,不考虑次序)或(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的组合类型传输三个TU。也就是,在情况IV-1下,可以采用情况I、情况II和情况III的TU组合类型。
情况IV-2(614.4Kbps):可以传输一个TU的384、768、1536或3072比特。当总TU大小为768、1536或3072比特时,可以采用(384+384)、(768+768)或(1536+1536)的组合类型传输两个TU。如果总TU大小为1536或3072比特,则可以采用(384+384+768,不考虑次序)或(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的组合类型传输三个TU。也就是,在情况IV-1下,可以采用情况I、情况II和情况III的TU组合类型。
情况IV-3(1228.8Kbps):可以传输一个TU的1536或3072比特。当总TU大小为1536或3072比特时,可以采用(768+768)或(1536+1536)的组合类型传输两个TU。在总TU大小为1 536或3072比特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384+384+768,不考虑次序)或(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的组合类型传输三个TU。
情况IV-4(2457.6Kbps):可用总TU大小仅为3072比特。因此,在不与其他TU进行组合的情况下只能传输一个TU的3072比特,可以采用(1536+1536)的组合类型传输两个TU,并且可以采用(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的组合类型传输三个TU。
在MQC操作中,一旦确定数据速率,则确定最大可用总TU大小。通过前述调度,从三个缓冲区读出TU直到最大总TU大小。
假设1: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384比特TU单元的大小大于或等于在确定数据速率下可用的最大总TU大小,则参照表1,将最大总TU大小的H优先级TU单元映射到该数据速率,并且确定传输单元TU的时隙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存储在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一种业务源数据在PLP中进行传输。
假设2: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384比特TU单元小于最大总TU大小,则如图3所示,将H优先级单元TU映射到该数据速率,并且将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TU顺序映射到在该数据速率下可用的TU组合中。以与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的TU填充相同的方式,执行来自M优先级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TU填充。如果来自三个缓冲区的TU之和小于最大总TU大小,则再次执行读出操作,以满足同一数据速率下的次最大可用总TU大小。
例如,在表1中,307.2Kbps下所允许的最大总TU大小为3072比特。如果从三个缓冲区读出的TU之和小于3072比特,则再次从三个缓冲区执行读出操作,如图3所示组合所读出的TU,以满足次最大总TU大小,即1536比特。在总TU大小为1536比特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或更多TU组合在一一个PLP中进行传输。要组合至少两个TU,则每个数据速率下的最大可用总TU大小应为768、1536或3072比特。如图3B、3C和3D所示,根据最大可用TU大小组合TU。
假设3: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以类似于假设1的方式根据数据速率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TU单元。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也为空,则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TU单元。
假设4:如果三个缓冲区全为空,则不执行任何调度。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基站中确定数据速率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4,在步骤400,基站确定所要使用的调度算法。调度算法可以是循环调度、最大C/I调度或者两者的结合,即使用加权值的混合型调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循环调度作为示例。
在步骤405,基站根据从MS接收的信息如DRC(Data Rate Control,数据速率控制)信息,确定一个数据速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用前向数据速率为2.4576Mbps、1.2288Mbps、614.4Kbps、307.2Kbps、153.6Kbps、76.8Kbps以及38.4Kbps。如上所述,所要传输的有效荷载长度和时隙数根据数据速率而变化。
在步骤410a到410g,选择在本发明的系统中提供的数据速率之一。如果不能根据反向信息确定数据速率,则执行调度,重置数据速率。以在步骤410a到410g确定的数据速率,对数据进行传输。
图5A到5G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以2.4576Mbps进行初始数据传输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5A,步骤500是从步骤410a分支的例程A的第一步骤。在步骤500、508或516,根据缓冲区的优先等级顺序从缓冲区读出数据。根据应用业务的特性和接收顺序,确定缓冲区的优先等级。具有高优先等级的业务数据以接收时间次序存储在H优先级缓冲区中,具有中优先等级的业务数据以接收时间次序存储在M优先级缓冲区中,并且具有低优先等级的业务数据以接收时间次序存储在L优先级缓冲区中。如果将两种应用业务提供给MS,则使用两个缓冲区和两个信道执行数据传输。
如果在步骤500,H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508,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也为空,则在步骤516,基站检查L优先级缓冲区。如果甚至L优先级缓冲区也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534,为下一MS服务。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500,H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502,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3072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在H优先级缓冲区中存在3072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24读出3072比特,并且在步骤530以3072比特数据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532,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同时,如果在步骤502,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3072比特,则在步骤504,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26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执行例程A-1。如果在步骤504,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在步骤506,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的数据为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28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执行例程A-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506,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768比特,则执行步骤508到524。以与从H优先级缓冲区进行读出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508到524的读出操作,以根据数据速率和TU的优先等级组合TU。在步骤508到524,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预定数量的数据。类似地,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以相同的方式在步骤516到524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数据。
然而,如果三个缓冲区中至少有一个不为空,但存储在缓冲区中的数据不满足2.4576Mbps下的可用总TU大小,即3072比特,则在步骤544基站执行DRD。也就是,2.4576Mbps数据速率降至1.2288Mbps,并且采用1.2288Mbps以存储在缓冲区中的数据形成PLP。在DRD操作之后,执行例程B。
参照图5B,在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之后,执行例程A-1。要以2.4576Mbps传输3072比特,必须将其他所需比特从M优先级缓冲区或L优先级缓冲区或两者填充到PLP中。在步骤533,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536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也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和L优先级缓冲区均为空,则基站在步骤544执行DRD操作,并且进入例程B。
如果在步骤533,M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538,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48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550以从H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的3072比特形成PLP。在步骤552,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在这种情况下,PLP包括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和M优先级缓冲区的TU。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538,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在步骤540,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在M优先级缓冲区中存在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46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执行例程A-1-1。如果在步骤533,M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536,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也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542,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中存在1536或更多比特,则基站执行步骤548到552。如果在步骤542,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544。由于总TU大小在2.4576Mbps下必须为3072比特,已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M优先级TU不可用,因此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是否小于1536比特,从而以2.4576Mbps在PLP中传输来自H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两个TU。如果在步骤542,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544,而无需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的数据是否至少为768比特。
参照图5C,执行例程A-1-1。在步骤554,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556,基站执行DRD操作。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558,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560,否则它在步骤556执行DRD操作。检查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原因是基站已经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为了在2.4576Mbps下生成3072比特,应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取另外768比特。基站在步骤560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562以从三个缓冲区读出的TU形成PLP。在此,不对TU执行质量匹配。在步骤564,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现在将描述例程A-2。参照图5D,由于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因此必须从其他两个缓冲区读出TU,以形成PLP。在步骤566,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568,基站执行DRD操作。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570,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的数据。由于已经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因此必须从M优先级缓冲区或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从而以三个TU形成3072比特PLP。如果在步骤570,M优先级缓冲区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74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然后执行例程A-2-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570,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在步骤572,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768比特。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768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76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然后执行例程A-2-2。同时,如果在步骤572,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768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68执行DRD操作,并且执行例程B。
参照图5E,由于已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因此必须在例程A-2-1中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来形成3072比特PLP。在步骤578,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在步骤580执行DRD操作,并且执行例程B。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578不为空,则在步骤582,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84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586以从H、M和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的三个TU形成PLP。在步骤590,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在分别从H优先级缓冲区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的情况下,执行A-2-2。要以2.4576Mbps传输3072比特PLP,则L优先级缓冲区中应至少存在1536比特。参照图5F,在步骤592,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在步骤594执行DRD操作,并且进入例程B。另一方面,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596,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如果在L优先级缓冲区中存在1536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598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600以从三个缓冲区读出的TU形成PLP。在步骤602,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当从H优先级缓冲区没有读出任何数据并且M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时,执行例程A-3。只有L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时,才可以在2.4576Mbps下以从M和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的TU形成3072比特PLP。参照图5G,基站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606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1536比特。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610,否则它在步骤608执行DRD操作,然后执行例程B。在步骤610,基站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然后,在步骤612,基站以从M和L优先级缓冲区读取的TU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614,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将它传输到MS。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如果存储在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不足以满足数据速率,则根据数据速率从M和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数据。另一方面,如果算法执行方式是传输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而不考虑数据量,则不需要例程A-3。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执行DRD操作。
图6A到6K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以1.2288Mbps进行初始数据传输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6A,例程B是从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分支出来的。在步骤1602,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1604。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1610,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3072或更多比特。执行步骤1610的原因是当总TU大小为1536或3072比特时,在1.2288Mbps下可以在PLP中传输一个TU,并且最好以最大可用总TU大小即3072比特形成PLP。如果在H优先级缓冲区中存在3072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640读出3072比特,并且在步骤1642以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的TU单元形成PLP。在步骤1644,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同时,如果在步骤1610,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3072比特,则在步骤1616,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1536比特。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638,否则它进入步骤1622。基站在步骤1638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执行例程B-1。在步骤1622,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768比特。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的数据为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636,否则它进入步骤1628。基站在步骤1636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执行例程B-2。
另一方面,在步骤1628,基站确定H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384或更多比特。如果在H优先级缓冲区中至少存在384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634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384比特,并且执行例程B-3。如果H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384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604。
在步骤1604,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1606,否则它进入步骤1612。只有当没有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任何数据时,才检查M优先级缓冲区。因此,必须以来自M或L优先级缓冲区或两者的TU形成PLP。在步骤1612,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3072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3072比特,则基站执行步骤1640到1644,否则它进入步骤1618。
在步骤1618,基站确定存储在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是否为1536或更多比特。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则基站执行例程B-4,否则它进入步骤1606。
当没有从H优先级缓冲区或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任何数据时,来自L优先级缓冲区的数据必须以1.2288Mbps传输。因此,在步骤1606,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基站在步骤1608执行DRD操作,否则它进入步骤1614。在步骤1614,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3072或更多比特的数据,以检查是否以最大总TU大小的L优先级TU形成PLP。如果在L优先级缓冲区中至少存在3072比特,则基站执行步骤1640到1644。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3072比特,则在步骤1620,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1536比特。如果在L优先级缓冲区中至少存在1536比特,则基站执行例程B-5。
在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的情况下,执行例程B-1。参照图6B,在步骤1652,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1654,否则,它进入步骤1658。由于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因此应从M优先级缓冲区或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或者应分别从M和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从而以1.2288Mbps传输3072比特PLP。因此,在步骤1658,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1536比特。如果在M优先级缓冲区中至少存在1536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666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1668以从H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的TU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1670,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将它传输到MS。
如果在步骤1658,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在步骤1662,基站确定存储在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是否至少为768比特。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768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664,否则它进入步骤1654。在步骤1664,基站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然后执行例程B-1-1。另一方面,如果存储在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768比特,则在步骤1654,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1656,基站执行DRD操作。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1660,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的数据,从而由于没有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任何数据而采用(1536+1536)的组合类型以来自H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TU形成3072比特PLP。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则基站执行步骤1666到1670。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在步骤1656,基站执行DRD操作。
在分别从H优先级缓冲区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和768比特之后,必须在例程B-1-1中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从而以三个TU形成3072比特PLP。参照图6C,在步骤1672,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1674,否则,在步骤1676,它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如果在L优先级缓冲区中存在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678,否则,它进入步骤1674。
在步骤1678,基站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基站在步骤1680采用(1536+768+768)的组合类型以来自H、M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TU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并且在步骤1682,对它进行调制,并且将它传输到移动台。
如果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则为1.2288Mbps形成1536比特PLP或3072比特PLP。参照图6D,在步骤1684,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1686,否则,它进入步骤1690。在步骤1690,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698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然后执行例程B-2-1。如果在步骤1690,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694。
在分别从H优先级缓冲区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和1536比特的情况下,执行例程B-2-1。参照图6E,在步骤1704,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1710,否则它进入步骤1708。在步骤1708,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720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1722以从缓冲区读出的三个TU形成3072比特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1724,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另一方面,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或者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768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710分别从H优先级缓冲区和M优先级缓冲区重新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1716以均具有768比特的两个TU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1718,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将它传输到移动台。
回到图6D,如果在步骤1690,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在步骤1694,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696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执行例程B-2-2。另一方面,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比特数小于768,则基站进入步骤1686。
现在,将参照图6F描述分别从H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区域的情况下的例程B-2-2。在步骤1726,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进入步骤1732,否则,它进入步骤1730。在步骤1730,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执行步骤1730的原因是,通过分别从两个缓冲区读出384比特,并且从另一个缓冲区读出768比特,或者分别从两个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从另一个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可以由三个TU形成PLP。在此,由于已分别从H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因此,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则可以由三个TU形成3072比特PLP。因此,如果在步骤1730,L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736,否则,它进入步骤1732。
基站在步骤1736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1738以从三个缓冲区读出的TU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1740,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如果基站从步骤1726或1730移到步骤1732,则这意味着不能以三个TU形成3072比特PLP。因此,基站从三个缓冲区总共读取1536比特,并且对它们进行传输,或者从两个缓冲区总共读出3072比特,并且对它们进行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数据传输效率考虑,最好传输3072比特PLP,这将要进行描述。由于较早读出的TU具有较高优先级,因此本发明的TU传输可以认为是基于优先级的TU传输方案。
因此,在步骤1732,基站以从H和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的TU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1734,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在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取768比特并且没有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取任何数据的情况下,为了以1.2288Mbps传输数据,除了通过另外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以总共具有1536比特的TU形成PLP之外,别无选择。回到图6D,在步骤1686,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1688,基站执行DRD操作。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1692,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768比特。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768比特,则在步骤1700,基站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以从H和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的TU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在步骤1702,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将它传输到MS。
在基站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384比特的情况下,它执行例程B-3。为了以1.2288Mbps传输具有三个TU的PLP,则PLP形成为具有1536比特,即分别来自两个缓冲区的384比特和来自另一个缓冲区的768比特。
参照图6G,在步骤1742,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1744,基站执行DRD操作。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1746,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M优先级缓冲区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752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然后执行例程B-3-1,以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384比特。
将参照图6H对例程B-3-1进行描述。在图6H中,在步骤1754,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1756,基站执行DRD操作。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1758,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384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具有384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760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384比特,并且在步骤1762以三个TU形成PLP。在步骤1764,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回到图6G,当在步骤1746,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768比特时,则在步骤1748,基站确定M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384或更多比特。如果在M优先级缓冲区中存在384或更多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750,否则,在步骤1744,它执行DRD操作。基站在步骤1750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384比特,然后执行例程B-3-2,以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取768比特。
参照图6I,在例程B-3-2的步骤1766,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在步骤1768,基站执行DRD操作。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1770,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的数据。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比特数小于768,则在步骤1768,基站执行DRD操作。另一方面,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772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1774以三个TU形成PLP。在步骤1776,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在物理信道上将它传输到MS。
在没有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任何数据并且M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具有至少1536比特且小于3072比特的情况下,执行例程B-4。参照图6J,在步骤1780,基站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在步骤1782,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为空,则基站在步骤1786仅以M优先级TU形成PLP,并且进入步骤1792。
另一方面,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1784,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是否具有1536或更多比特。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则因为没有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任何数据,并且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所以在步骤1794,基站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在1.2288Mbps下以来自M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TU形成PLP存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分别从两个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而另一种是分别从两个缓冲区读出768比特。这就是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至少具有1536比特的原因。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至少具有1536比特,则基站进入步骤1788,否则,它进入步骤1794。
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中的数据小于1536比特,则在步骤1784,基站确定L优先级缓冲区是否具有768或更多比特。由于没有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任何数据,则确定是否可以使用来自M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TU形成1536比特PLP。如果L优先级缓冲区具有768或更多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796从M优先级缓冲区读取768比特,然后在步骤1798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取768比特。因此,仅使用来自M和L优先级缓冲区的数据,形成1536比特PLP。
在没有从H优先级缓冲区或M优先级缓冲区读出任何数据的情况下,也就是,在H优先级缓冲区和M优先级缓冲区都没有数据或者它们没有足够的数据以1.2288Mbps进行传输的情况下,执行例程B-5。在这种情况下,在L优先级缓冲区中至少存在1536比特。
参照图6K,基站在步骤1800从L优先级缓冲区读取1536比特,在步骤1802以L优先级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804对PLP进行调制和传输。
用于在图4的步骤410C到410G确定的数据速率的例程可以采用与例程A和B相同的方式执行。
图7是本发明的用于接收并处理PLP的接收器的方框图。在下面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接收器处于MS中。
参照图7,当在步骤700从基站接收到PLP时,接收器在步骤702确定所接收的PLP为初始传输还是重新传输。初始传输PLP和重新传输PLP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区分标识。包括PLP中的TU的EP的ID可以加到PLP的前置,或者与PLP保持同步在另一信道上进行传输。在初始传输PLP的情况下,在步骤704,对PLP进行CRC校验。在重新传输PLP的情况下,在将重新传输PLP与其初始传输的PLP进行合并之后,在步骤704执行CRC校验。
根据初始传输或重新传输,采用不同的方式对PLP执行错误检测和合并。在初始传输,MS分析接收PLP的ID,并且使PLP经过信道解码而不进行合并。在此,信道解码之前的接收PLP存储在不同的缓冲区中。如果PLP包括一个TU,则分配一个缓冲区。如果PLP包括两个或更多TU,则分配数目与TU数相同的缓冲区。在解码之后,对每个TU进行CRC校验。重置对应于无错TU的缓冲区,而保持对应于出错TU的缓冲区。在重新传输,根据TU将存储在缓冲区中的初始传输PLP与重新传输PLP进行合并。合并之后的TU存储在它们各自的缓冲区中,然后经过解码。类似地,重置对应于无错TU的缓冲区,而保持对应于具有传输错误的TU的缓冲区。
在步骤706,MS生成反馈帧,其中包括对应于出错TU的NACK以及对应于无错TU的ACK,并且将反馈帧传输到基站。MS对无错TU执行反质量匹配(de-QM)。由于假定在基站中对来自至少两个缓冲区且组合在一起的每个TU施加一对一QM,因此在步骤708,MS在de-QM操作中不执行额外的特定操作。在步骤710,MS根据TU的优先等级将它们提供给MUX及QoS子层中的缓冲区。在步骤712,TU反映射到它们在RLP层中的对应优先级缓冲区,然后提供给更高层。
图8是示出在MS中对在多个信道上组合的TU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当在步骤800接收到PLP时,在步骤802,MS通过在接收PLP的前置中或在另一信道上检查接收PLP的顺序号或ID,确定它是否为初始传输或重新传输。如果接收PLP为重新传输PLP,则在步骤804,MS将接收PLP与前面在MS中接收的初始传输PLP进行合并。
在步骤806,MS例如通过CRC校验,检查接收PLP或合并PLP是否含有错误。如果PLP含有错误,则在步骤812,MS确定PLP是否只含有一个出错TU。如果一个TU含有错误,则MS在步骤816为出错TU生成NACK信号,并且在步骤822将它传输到基站。如果在步骤812有两个或更多TU含有错误,则MS在步骤818和820为出错TU生成NACK信号,并且在步骤822将它们传输到基站。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PLP最大可以包括三个TU,因此反馈帧最大包括分别对应于这些TU的三个NACK信号。如果在PLP中包括四个或更多TU,则反馈帧包括数目与TU类型数相同的ACK/NACK信号。
如果在步骤806,PLP不含有错误并且包括一个TU,则在步骤824,MS将对应于该TU的一个ACK信号反馈给基站。如果在PLP中存在两个或更多TU,则在步骤826或828,MS将两个或更多ACK信号反馈给基站。也就是,MS传输数目与PLP中的TU数相同的反馈信号。如果在PLP中接收三个TU,并且其中两个含有错误,则MS将两个NACK信号和一个ACK信号反馈给基站,其中,NACK和ACK信号映射到它们对应TU的ID。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在基站中进行初始数据传输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参照图9,在步骤900,基站根据从MS接收的DRC信息,从表1所列出的范围从38.4Kbps到2.4576Mbps的数据速率中选择前向数据速率。根据所确定的数据速率,基站在步骤902确定所要传输的可用最大总TU大小和时隙数。最大总TU大小与时隙数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例如,最大总TU大小为3072比特并且分配两个时隙,从而以1.2288Mbps进行传输。换句话说,以1.2288Mbps在两个时隙中将3072比特传输到MS,其中每个时隙为1536比特。在步骤904,基站检查分配给MS的传输(Tx)缓冲区。如前所述,在本发明中,来自三种应用业务源的数据存储在对应于每个MS的三个缓冲区中。因此,基站确定这三个缓冲区是否全为空。如果三个缓冲区全为空,这意味着没有数据要进行传输,因此,在步骤906,基站准备服务下一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904至少有一个缓冲区不为空,则在步骤908,基站确定具有数据的缓冲区数目以及缓冲区的优先等级,然后根据优先等级确定从缓冲区读出数据的顺序。在步骤910,基站从缓冲区读出数据,直到最大总TU大小。在步骤912,基站将最大总TU大小与所读出数据之和进行比较。如果最大总TU大小小于所读出数据之和,则基站进入步骤914,否则,它进入步骤920。
在步骤914,基站对从缓冲区读出的每个TU执行质量匹配。基站在步骤916以经过质量匹配的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918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将它传输到MS。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912最大总TU大小大于所读出数据之和,则在步骤920,基站检查在该数据速率下是否可以采用另一总TU大小。例如,如果对于1.2288Mbps不能从缓冲区读出3072比特的TU,则重新组合TU,以形成1536比特EP。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设置PLP的数据大小。
如果在步骤920即使通过改变总TU大小也不可能提供该数据速率,则基站在步骤922执行DRD操作,并且返回到步骤902。如果在920存在可用总TU大小,则在步骤924根据数据速率重新设置EP大小,并且返回到步骤908。
表2示出在步骤910以1.2288Mbps从三个缓冲区的读出。
(表2)
数据速率:1.2288Mbps | 缓冲区类型 |
EP大小 | 读出组合索引 | H优先级缓冲区 | M优先级缓冲区 | L优先级缓冲区 |
3072比特(2时隙时间) | 1 | 3072 | X | X |
2 | X | 3072 | X | |
3 | X | X | 3072 | |
4 | 1536 | 1536 | X | |
5 | 1536 | X | 1536 | |
6 | X | 1536 | 1536 | |
7 | 768 | 768 | 1536 | |
8 | 768 | 1536 | 768 | |
9 | 1536 | 768 | 768 | |
1536比特(1时隙时间) | 1 | 1536 | X | X |
2 | X | 1536 | X | |
3 | X | X | 1536 | |
4 | 768 | 768 | X | |
5 | 768 | X | 768 | |
6 | X | 768 | 768 | |
7 | 384 | 384 | 768 | |
8 | 384 | 768 | 384 | |
9 | 768 | 384 | 384 |
在步骤910以1.2288Mbps在3072比特的最大总TU大小下存在九种读出情况。如果不能采用九种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则确定是否存在次最大总TU大小下的九种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在步骤920所读出数据块不能满足所改变的总TU大小的情况下,执行DRD操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用有效支持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协议结构进行调度,有利地提供高速率数据传输以及数据传输的高吞吐量。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在接收到初始传输TU的反馈信息之后在基站中的TU重新传输。将在对于初始传输和重新传输具有相同数据速率的AWGN信道中的读出调度的情况下对TU重新传输进行描述。
重新传输
数据重新传输通过循环调度来调度。如果重新传输缓冲区具有数据,则停止初始传输,并且通过循环调度执行重新传输,直到重新传输缓冲区为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定C/I没有变化,也就是,在AWGN信道上的初始传输和重新传输,使用相同的数据速率。虽然对于初始传输和重新传输保证相同的数据速率,但是在重新传输可以采用不同的总TU大小。
情况I(38.4Kbps):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情况II(76.8Kbps)
(1)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一个TU(384比特或768比特),则以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2)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两个TU(384比特+384比特),则以两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两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则以76.8Kbps在四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与初始传输相比,以相同数据速率重新传输具有不同大小的PLP。
情况III(153.6Kbps)
(1)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一个TU(384、768或1536比特),则以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2)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两个TU(384+384或768+768),则以两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两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则以153.6Kbps在两个或四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
(3)如果初始传输三个TU(384+384+768,不考虑次序),则以三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三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b.如果三个TU中有一个含有错误,则以153.6Kbps在两个或四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以及
c.如果三个TU中有两个含有错误,则当出错TU之和为768比特时,采用图3C的(4)、(5)或(6)所示的组合类型重新传输出错TU。当出错TU之和为1152比特(768+384)时,因为1152比特不是在153.6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首先重新传输具有较高优先等级的其中一个出错TU。如果较高优先级TU为768比特,则以153.6Kbps在四个时隙中重新传输768比特TU。如果较高优先级TU为384比特,则首先以153.6Kbps在两个时隙中重新传输384比特TU。剩余TU在下一调度中首先进行重新传输。也就是,在下一调度中以153.6Kbps在两个或四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剩余TU。
情况IV-1(307.2Kbps)
(1)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一个TU(384、768、1536、3072比特),则以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2)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两个TU(384+384、768+768或1536+1536),则以两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两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则以307.2Kbps在一个、两个或四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
(3)如果初始传输三个TU(384+384+768或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则以三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三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b.如果三个TU中有一个含有错误,则以307.2Kbps在一个、两个或四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以及
c.如果三个TU中有两个含有错误,则当出错TU采用(384+384)或(768+768)的组合类型时,采用图3D的(4)、(5)或(6)所示的组合类型重新传输出错TU。当出错TU采用(384+768或768+1536)的组合类型时,由于出错TU之和1152或2304比特不为在307.2Kbps下支持的总TU大小,因此首先重新传输具有较高优先等级的其中一个出错TU(384、768或1536比特)。剩余TU在下一调度中首先进行重新传输。
情况IV-2(614.4Kbps)
(1)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一个TU(768、1536、3072比特),则以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2)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两个TU(384+384、768+768或1536+1536),则以两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两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则除384比特TU之外以614.4Kbps在一个或两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由于384比特不是在614.4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重新传输384比特TU。
(3)如果初始传输三个TU(384+384+768或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则以三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三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b.如果三个TU中有一个含有错误,则除384比特TU之外以614.4Kbps在一个或两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由于384比特不是在614.4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重新传输384比特TU;以及
c.如果三个TU中有两个含有错误,则当出错TU采用(384+384)或(768+768)的组合类型时,采用图3D的(4)、(5)或(6)所示的组合类型重新传输出错TU。当出错TU采用(384+768)或(768+1536)的组合类型时,以614.4Kbps在一个或两个时隙中重新传输较高优先级768比特或1536比特TU。如果较高优先级TU为384比特,则由于384比特不是在614.4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对它进行重新传输。剩余TU在下一调度中首先进行重新传输。
情况IV-3(1228.8Kbps)
(1)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一个TU(1536或3072比特),则以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2)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两个TU(768+768或1536+1536),则以两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两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且出错TU为1536比特,则以1228.8Kbps在一个时隙中对它进行重新传输。如果出错TU为768比特,则由于768比特不是在1228.8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对它进行重新传输。
(3)如果初始传输三个TU(384+384+768或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则以三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三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且出错TU为1536比特,则以1228.8Kbps在一个时隙中对它进行重新传输。如果出错TU为384或768比特,则由于384和768比特不是在1228.8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对它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c.如果三个TU中有两个含有错误,则当出错TU采用(768+768)的组合类型时,采用图3D的(4)、(5)或(6)所示的组合类型在一个时隙中重新传输出错TU。然而,当出错TU采用(384+384)的组合类型时,由于768比特不是在1228.8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对它们进行重新传输。如果出错TU采用(384+768)或(768+1536)的组合类型,则以1228.8Kbps在一个时隙中重新传输较高优先级1536比特TU。如果较高优先级TU为384或768比特,则通过DRD对它进行重新传输。剩余TU在下一调度中首先进行重新传输。
情况IV-4(2457.6Kbps)
(1)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一个TU(3072比特),则以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2)如果在PLP中初始传输两个TU(1536+1536),则以两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两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对它们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则由于1536比特不是在2457.6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对出错1536比特TU进行重新传输。
(3)如果初始传输三个TU(768+768+1536,不考虑次序),则以三种方式考虑重新传输:
a.如果三个TU都含有错误,则以与初始传输相同的方式执行重新传输;
b.如果其中一个TU含有错误,则由于768比特和1536比特不是在2457.6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对出错768比特或1536比特TU进行重新传输;以及
c.如果三个TU中有两个含有错误,则由于768比特和1536比特不是在2457.6K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通过DRD重新传输出错TU。剩余TU在下一调度中首先进行重新传输。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包括在初始传输PLP中的一个TU或多个TU都发生接收失败时通过循环调度在AWGN信道上以2.4576Mbps进行数据重新传输的流程图。
参照图10,在步骤1000,基站从移动台接收初始传输PLP的反馈帧。在步骤1002,基站确定反馈帧对于初始传输PLP中的TU是否只包括ACK信号。如果反馈帧对于PLP中的TU都包括ACK,则在步骤1004,基站确定传输成功完成而不存在错误。
如果反馈帧包括至少一个NACK信号,则在步骤1006,基站确定反馈帧中的NACK数是否至少为2,也就是,初始传输PLP帧是否只包括一个TU。如果PLP只包括一个TU,则在步骤1008,基站确定出错TU是否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如果出错TU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则基站在步骤1024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3072比特,在步骤1028以3072比特H优先级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022对它进行重新传输。如果在步骤1008出错TU不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则在步骤1010,基站确定它是否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如果出错TU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则基站在步骤1026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3072比特,在步骤1028以3072比特M优先级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022对它进行重新传输。如果在步骤1010出错TU不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则基站在步骤1012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3072比特,在步骤1028以3072比特L优先级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022对它进行重新传输。
同时,如果在步骤1006,NACK之和至少为2,则在步骤1014,基站确定反馈帧是否包括两个NACK。在PLP中存在两个NACK即两个TU的情况下,基站进入步骤1016,并且在PLP中存在更多NACK即更多TU的情况下,它进入步骤1036。
如果在步骤1016基站确定两个出错TU中有一个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则它在步骤1030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进入步骤1018。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1016,没有一个出错TU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则在步骤1018,基站确定出错TU中是否有一个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如果出错TU中有一个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则基站在步骤1032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在步骤1034使用来自H和M重新传输缓冲区的两个1532比特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022将PLP传输到MS。如果没有一个出错TU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则基站在步骤1020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然后执行步骤1034和1022。在步骤1016到1034,分别从三个缓冲区中的两个读出1536比特。也就是,读出H优先级1536比特和M优先级1536比特、H优先级1536比特和L优先级1536比特、或M优先级1536比特和L优先级1536比特,然后使用所读出的两个1536比特TU形成PLP。
如果在步骤1014,反馈帧包括大于两个NACK,则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定PLP最大可以包括三个TU,因此这意味着PLP包括三个TU。如果在步骤1036确定初始传输PLP包括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的1536比特,则在步骤1040,基站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然后,基站在步骤1042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1044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基站在步骤1048以三个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022将PLP传输到MS。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1036确定在初始传输PLP中H优先级TU不为1536比特,则在步骤1038,基站确定PLP是否包括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的1536比特。如果M优先级TU为1536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050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在步骤1052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1054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基站在步骤1048以三个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022将PLP重新传输到MS。
如果在步骤1038,M优先级TU不为1536比特,这意味着1536比特来自L优先级缓冲区。因此,基站在步骤1056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在步骤1058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1060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基站在步骤1048以三个TU形成PLP,并且在步骤1022将PLP重新传输到MS。
图11A到11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初始传输PLP中的三个TU有一个或两个发生接收失败时以2.4576Mbps进行数据重新传输的流程图。
参照图11A,在步骤1102,基站确定PLP中的三个TU是否有一个包含错误。在步骤1104,基站确定出错TU是否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如果出错TU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则在步骤1106,基站确定PLP中的H优先级TU是否为1536比特。如果H优先级TU为1536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108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1126以1536比特H优先级TU形成PLP。然而,由于1536比特不是在2.4576M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基站在步骤1128执行DRD操作,然后在步骤1134将所得到的PLP重新传输到MS。由于1.2288Mbps是可以传输1536比特数据的最大数据速率,因此,在步骤1128,2.4576Mbps降至1.2288Mbps。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1106,H优先级TU不为1536比特,这意味着它为768比特。因此,基站在步骤1114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然后在步骤1130以768比特H优先级TU形成PLP。然而,由于768比特不是在2.4576M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在步骤1132,基站通过将2.4576Mbps降至传输768比特所允许的最大数据速率即614.4Kbps,执行DRD操作。
如果在步骤1104确定出错TU不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则在步骤1110,基站确定出错TU是否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如果出错TU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则在步骤1116,基站确定M优先级TU是否为1536比特。如果M优先级TU为1536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120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在步骤1126以1536比特M优先级TU形成PLP。然而,由于1536比特不是在2.4576M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基站在步骤1128通过将2.4576Mbps降至1.2288Mbps来执行DRD操作,然后在步骤1134将所得到的PLP重新传输到MS。如果在步骤1116,M优先级TU不为1536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122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然后在步骤1130以768比特M优先级TU形成PLP。然而,由于768比特不是在2.4576M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在步骤1132,基站通过将2.4576Mbps降至614.4Kbps,执行DRD操作。
如果在步骤1110确定出错TU不来自M优先级缓冲区,这意味着出错TU来自L优先级缓冲区。以与H优先级或M优先级TU重新传输相同的方式,如果L优先级TU为768比特在步骤1124到1134,并且如果L优先级TU为1536比特在步骤1126、1128和1134,对L优先级TU进行重新传输。
参照图11B,在步骤1150,基站确定PLP中的三个TU是否有两个存在错误。在步骤1152,基站确定出错TU中是否有一个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如果出错TU中有一个来自H优先级缓冲区,则基站进入步骤1154,否则,它执行例程D。在步骤1154,基站确定H优先级TU是否为768比特。如果H优先级TU为768比特,则它进入步骤1156,否则,它进入步骤1178。在步骤1156,基站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在步骤1178,基站从H优先级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
如前所述,在2.4576Mbps下PLP大小限定为3072比特。因此,要从三个缓冲区读出3072比特,则应分别从两个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从另一个缓冲区读出1532比特。H、M和L优先级TU单元分别为768或1532比特。如果在步骤1154,出错H优先级TU不为768比特,这意味着H优先级TU为1536比特。因此,在步骤1178,基站从H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2比特。
然后,由于在图11B、11C和11D所示的情况下在PLP中有两个TU出错,因此基站应从另一个缓冲区读出一个TU。然后,在步骤1160确定是否存在M优先级错误。如果存在M优先级错误,则基站进入步骤1162,否则它执行例程A。在步骤1162,基站确定M优先级TU是否为768比特。如果是,则在步骤1164,基站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另一方面,如果M优先级错误不为768比特,则在步骤1171,基站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2比特。
在步骤1164或1171之后,基站在步骤1166以所读出的数据形成PLP,而不进行质量匹配。如果所读出TU之和为2034比特,则以较高优先级768比特或1532比特TU形成PLP。如果TU之和为1532比特,则以768比特TU形成PLP。由于2304和1536比特不是在2.4576Mbps下可用的总TU大小,因此基站通过将2.4576Mbps降至1.2288Mbps或614.4Kbps来执行DRD操作。在步骤1170,基站对PLP进行调制,并且将它传输到移动台。
在存在H优先级错误而不存在M优先级错误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存在L优先级错误,执行例程A。参照图11C,在步骤1172,基站确定L优先级TU是否为768比特。如果是,在步骤1174,基站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如果M优先级TU不为768比特,则在步骤1176,基站读出1536比特。在步骤1174或1176之后,基站返回到步骤1166。
当在步骤1152不存在H优先级错误时,执行例程D。在这种情况下,存在M优先级错误和L优先级错误。在步骤1180,基站确定M优先级TU是否为768比特。如果是,则基站在步骤1182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并且在步骤1184确定L优先级TU是否为768比特。如果L优先级TU为768比特,则在步骤1186,基站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768比特。另一方面,如果M优先级TU不为768比特,则基站在步骤1188从M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并且进入步骤1186,这是因为如果总共包括3072比特的三个TU中有一个为1536比特,则另外两个TU分别为768比特。
同时,如果在步骤1184,L优先级TU不为768比特,则在步骤1190,基站从L重新传输缓冲区读出1536比特。在步骤1186或1190之后,基站返回到步骤1166。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通过采用支持多媒体业务以及数据业务的协议结构进行调度为高速率数据传输以及数据传输提供高吞吐量。
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其特定优选实施例来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修改。
Claims (4)
1.一种在移动台中接收从基站传输的不同类型业务数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接收业务数据是初始传输还是重新传输业务数据;
从接收业务数据中检测错误,并且如果接收业务数据是初始传输的,则生成表示接收业务数据的错误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以及
根据业务数据的QoS,单独存储业务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反馈信息表示业务数据是否包含错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业务数据是重新传输的,则将接收业务数据与初始传输业务数据进行合并,并且对合并业务数据进行错误检查。
4.一种移动台中的接收器,用于从基站接收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包括:
确定器,用于确定接收业务数据是初始传输还是重新传输业务数据;
错误检测器,用于从接收业务数据中检测错误;
反馈信息生成器,用于如果接收业务数据是初始传输的,则生成表示接收业务数据的错误检测结果的反馈信息;以及
质量解复用器和存储器,用于根据业务数据的QoS,单独存储业务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010024467 | 2001-05-04 | ||
KR2001-0024467 | 2001-05-04 | ||
KR20010024470 | 2001-05-04 | ||
KR2001-0024470 | 2001-05-04 | ||
KR20010024470 | 2001-05-04 | ||
KR20010024467 | 2001-05-04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19458A Division CN1220344C (zh) | 2001-05-04 | 2002-05-04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7900A true CN1677900A (zh) | 2005-10-05 |
CN100423475C CN100423475C (zh) | 2008-10-01 |
Family
ID=266390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19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344C (zh) | 2001-05-04 | 2002-05-04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
CNB20051006699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475C (zh) | 2001-05-04 | 2002-05-04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19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344C (zh) | 2001-05-04 | 2002-05-04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37864B2 (zh) |
EP (1) | EP1327317B1 (zh) |
JP (1) | JP4610853B2 (zh) |
KR (1) | KR100493084B1 (zh) |
CN (2) | CN1220344C (zh) |
AU (1) | AU2002306101B2 (zh) |
CA (2) | CA2414300C (zh) |
RU (1) | RU2242090C2 (zh) |
WO (1) | WO20020916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30004978A (ko) | 2001-07-07 | 2003-01-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초기전송 및 재전송 방법 |
JP4168633B2 (ja) * | 2002-01-17 | 2008-10-2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パケット転送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プログラム |
US7239880B2 (en) | 2002-06-12 | 2007-07-03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multimedia multicast services o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KR100524737B1 (ko) | 2002-11-22 | 2005-10-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계층 레이어 상의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US7489691B2 (en) | 2002-12-23 | 2009-02-10 | Nokia Corporation | Scheduling retransmission in access networks |
US7570590B2 (en) * | 2003-10-28 | 2009-08-04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Decision tree logic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value for QoS uplink and downlink maximum bitrate attributes |
US7613153B2 (en) | 2003-11-06 | 2009-11-03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ccess points with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rate and scheduling control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
US7443823B2 (en) | 2003-11-06 | 2008-10-2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ccess points with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rate and scheduling control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
US7656899B2 (en) * | 2003-11-06 | 2010-02-0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ccess points with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rate and scheduling control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
US20050254508A1 (en) * | 2004-05-13 | 2005-11-17 | Nokia Corporation | Cooperation between packetized data bit-rate adaptation and data packet re-transmission |
DE102004044965A1 (de) * | 2004-09-16 | 2006-03-30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Mobilfunkeinrichtung, Mobilfunknetzwerk-Kontroll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Auslesen von Daten aus einer Mehrzahl von Datensicherungsschicht-Protokoll-Pufferspeichern |
US9215602B2 (en) * | 2004-11-12 | 2015-12-15 | Telecom Italia S.P.A. | Simulating a mobile network with shared access channels |
FR2878106A1 (fr) * | 2004-11-15 | 2006-05-19 | France Telecom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ordonnancement de paquets pour leur routage dans un reseau avec determination implicite des paquets a traiter en priorite |
EP1833228A4 (en) * | 2004-12-28 | 2011-06-01 | Fujitsu Ltd | RETRANSMISSION REGULATOR |
CN100384298C (zh) * | 2005-01-13 | 2008-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优先级调度实现方法 |
WO2006112359A1 (ja) * | 2005-04-15 | 2006-10-26 | Ntt Docomo, Inc. | パケット送信制御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
JP4742669B2 (ja) * | 2005-05-13 | 2011-08-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送受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ATE453304T1 (de) * | 2005-05-25 | 2010-01-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Paketeinteilung in einem funkzugangssystem |
US7647516B2 (en) * | 2005-09-22 | 2010-01-1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among compute nodes |
US7581125B2 (en) * | 2005-09-22 | 2009-08-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gent for managing power among electronic systems |
CN100499844C (zh) * | 2005-12-12 | 2009-06-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类型媒体发送权中优先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
GB2439367A (en) | 2006-06-20 | 2007-12-27 | Nec Corp | Separate ACK/NACK channel from a control channel |
EP2119085B1 (en) * | 2007-01-24 | 2010-10-20 | ViaSat, Inc. | Enhanced error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8611921B2 (en) * | 2007-04-06 | 2013-1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lay and backhaul-efficient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A2723859C (en) * | 2008-05-15 | 2016-03-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ncreasing reliability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
US20110126072A1 (en) * | 2008-07-09 | 2011-05-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p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WO2010016669A2 (en) * | 2008-08-04 | 2010-02-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69086B2 (en) * | 2008-10-09 | 2019-04-23 | Nagra France Sa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sharing of recorded copies of a multicast audiovisual program using scrambling and watermarking techniques |
EP2393029A1 (en) * | 2010-06-04 | 2011-12-07 | Nagravision S.A. | Method for activating at least a function on a chipset and chipse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
US20120243622A1 (en) * | 2011-03-23 | 2012-09-2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error rate of a serial/de-serial backplane connection |
WO2015072905A1 (en) * | 2013-11-12 | 2015-05-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blind (re)transmissions in a network |
CN104954283B (zh) * | 2014-03-31 | 2018-10-1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栈差异化调度方法和装置 |
CN105763889B (zh) * | 2014-12-19 | 2018-05-04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支持多媒体内容分级传输的方法 |
CN106330845A (zh) * | 2015-07-02 | 2017-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流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337650B1 (ko) * | 2017-07-29 | 2021-12-10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비트 블록 스트림 처리, 레이트 매칭 및 교환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KR102711783B1 (ko) * | 2021-07-27 | 2024-09-30 | 주식회사 세미파이브 | 시스템 온 칩에서 기능 블록 간의 데이터 송수신을 위한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시스템 온 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38412A (en) * | 1994-06-15 | 1997-06-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and rate negoti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H08256149A (ja) * | 1995-03-16 | 1996-10-01 | Canon Inc | 無線lanシステム |
US6335922B1 (en) * | 1997-02-11 | 2002-01-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link rate scheduling |
GB9705719D0 (en) * | 1997-03-20 | 1997-05-07 | Two Way Tv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
US5914950A (en) * | 1997-04-08 | 1999-06-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rate scheduling |
US6363058B1 (en) * | 1997-09-24 | 2002-03-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ulti-service handling by a single mobile station |
US6574211B2 (en) * | 1997-11-03 | 2003-06-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
JP2981203B2 (ja) * | 1998-04-23 | 1999-11-22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セルスケジューラ |
US6307867B1 (en) * | 1998-05-14 | 2001-10-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communications link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es |
FI107686B (fi) * | 1998-06-16 | 2001-09-14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ja tietoliikennelaite kantajien hallintaa varten kolmannen sukupolv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
KR100383607B1 (ko) * | 1998-09-14 | 2003-07-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다양한전송율을지원하는공통채널통신장치및방법 |
MY125299A (en) * | 1999-09-15 | 2006-07-31 | Ericsson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pecifying a quality of servic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station and a packe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sed upon an application that is executing on the mobile station. |
US6885868B1 (en) * | 1999-09-30 | 2005-04-26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Fair packet scheduler and scheduling method for packet data radio |
SG109450A1 (en) * | 2000-04-06 | 2005-03-30 | Ntt Docomo Inc | Multicast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
EP1533945A1 (en) * | 2000-04-06 | 2005-05-25 | NTT DoCoMo, Inc. | Multicasting method with changing transmission method dependent on receiving state at the base station |
JP2001308914A (ja) * | 2000-04-19 | 2001-11-0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用基地局装置 |
KR100364782B1 (ko) * | 2000-06-02 | 2002-12-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
US7068627B2 (en) * | 2000-10-19 | 2006-06-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with different qualiti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735383B1 (ko) * | 2001-02-09 | 2007-07-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
US7065051B2 (en) * | 2001-03-27 | 2006-06-20 | Intel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of data that is wirelessly transmitted between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subscriber units |
US6760576B2 (en) * | 2001-03-27 | 2004-07-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rate determination in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6807426B2 (en) * | 2001-04-12 | 2004-10-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88687B2 (en) * | 2001-10-30 | 2004-09-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2
- 2002-05-03 KR KR10-2002-0024557A patent/KR10049308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5-04 EP EP02733513.2A patent/EP132731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5-04 CA CA 2414300 patent/CA2414300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04 CN CNB028019458A patent/CN122034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04 CA CA 2680290 patent/CA2680290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04 CN CNB2005100669986A patent/CN10042347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04 JP JP2002587978A patent/JP461085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5-04 RU RU2002135671A patent/RU224209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5-04 AU AU2002306101A patent/AU2002306101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2-05-04 WO PCT/KR2002/000830 patent/WO2002091633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5-06 US US10/139,736 patent/US693786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327317B1 (en) | 2018-10-10 |
CA2680290A1 (en) | 2002-11-14 |
CN100423475C (zh) | 2008-10-01 |
CN1463509A (zh) | 2003-12-24 |
US6937864B2 (en) | 2005-08-30 |
CA2414300C (en) | 2014-02-18 |
CA2680290C (en) | 2014-07-08 |
WO2002091633A1 (en) | 2002-11-14 |
JP2004520762A (ja) | 2004-07-08 |
US20020193106A1 (en) | 2002-12-19 |
AU2002306101B2 (en) | 2004-11-25 |
JP4610853B2 (ja) | 2011-01-12 |
EP1327317A4 (en) | 2009-11-25 |
RU2242090C2 (ru) | 2004-12-10 |
EP1327317A1 (en) | 2003-07-16 |
KR20020084836A (ko) | 2002-11-11 |
CA2414300A1 (en) | 2002-11-14 |
KR100493084B1 (ko) | 2005-06-03 |
CN1220344C (zh) | 2005-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0344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业务传输装置和方法 | |
CN1173492C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设备和方法 | |
CN1173528C (zh) | 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接受控制方法和接受控制装置 | |
CN1173500C (zh) | 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系统对不同服务质量业务的支持方法 | |
CN1165122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依据无线链接协议重发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CN1310529C (zh) | 发送/接收服务高速共享控制信道组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 |
CN1235354C (zh) | 无线控制装置、基站、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636341A (zh) | 将数据流按比例多路复用成一个数据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061675A (zh) | 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 |
CN1620768A (zh) | 对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系统使用定时器避免拖延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79363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协议语境传送 | |
CN1223059A (zh) | 前向链路速率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913719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053272A (zh) | 在软移交期间的有效热噪声增量控制 | |
CN1791249A (zh) | 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 |
CN101077010A (zh) | 用于通过无线网络的数字视频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
CN1386337A (zh) | 基站装置及通信方法 | |
CN1791271A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 |
CN101047733A (zh) | 短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1040557A (zh) | 通信控制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站 | |
CN1436014A (zh) | 基站、控制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
CN1829121A (zh) |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 |
CN1643825A (zh) | 基站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 | |
CN1701537A (zh) | 通信终端装置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 |
CN1523825A (zh) | 为移动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确定传输网范围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