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7213A - 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7213A
CN1677213A CN 200510071490 CN200510071490A CN1677213A CN 1677213 A CN1677213 A CN 1677213A CN 200510071490 CN200510071490 CN 200510071490 CN 200510071490 A CN200510071490 A CN 200510071490A CN 1677213 A CN1677213 A CN 1677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display panels
liquid crystal
horizont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14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子原
黄仁宏
吴柏昌
蔡淑云
吴勋隆
孙嘉星
吴俊杰
陈伯纶
刘埃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100714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77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677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7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层列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第一水平配向膜,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电极部,此些第二电极部是与此些第一电极部相互间隔排列。此些第一电极部及此些第二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基板的表面,各第一电极部及各第二电极部上的电场方向相反。第一水平配向膜覆盖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二基板包括一第二水平配向膜。第二水平配向膜的配向方向是与第一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层列液晶层密封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层列液晶层可依据相邻电极上相反的垂直电场方向而横向转动成多显示域(domains)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传统铁电性液晶(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FLC)显示器中,其层列液晶层(smectic liquid crystal layer)的配向,是使用磨擦配向法来进行,导致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在排列上容易产生锯齿状壁(Zig-Zag Wall)的排列缺陷。如此一来,FLC显示器将会因锯齿状壁的排列缺陷而产生漏光现象,造成FLC显示器的对比度降低。
此外,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所产生的排列缺陷并没有自行修复性,若FLC显示器受到机械性的变形而使得液晶分子的排列产生缺陷,则一般使用者是无法消除该缺陷,影响到使用者对于FLC显示器的接受度。
另外,传统的FLC显示器的层列液晶层厚度约为2毫米(mm),因此上下两基板的夹厚(cell gap)以及基板表面的凹凸设计较为严格,且制造工程较为艰难。
再者,传统的FLC显示器利用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光电双稳态特性做显示,其灰阶显示方式有三,分述如下。第一种方式为像素面积分割法,其缺点是分割子像素越多,生产的良率(yield)就越低。第二种方式为画面时间分割法,其缺点是需要高速的驱动电路,以切割灰阶。第三种方式为驱动电压分割法,其缺点是利用电压大小来驱动具有光电双稳态特性的显示器,电压波形及驱动电路都变得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在层列液晶层中设置网状聚合物的设计,可以调整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均匀排列及配向,避免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产生锯齿状壁的排列缺陷,且防止液晶显示器因锯齿状壁的排列缺陷而产生漏光现象,大大地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此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同一基板上之间隔排列的正负电极同时产生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正负电场,同时可以达到多显示域显以及横向转动的功效。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利用驱动交流方波的波高或波宽控制液晶显示器的穿透率的设计,可以配合液晶显示器的生产技术,而不需要传统的像素面积分割法、画面时间分割法及驱动电压分割法等灰阶显示方式,避免面临传统上应用像素面积分割法、画面时间分割法及驱动电压分割法等灰阶显示方式时所会产生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层列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衬底、一主动矩阵像素阵列、一薄膜晶体管、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第一水平配向膜,主动矩阵像素阵列设置于第一衬底上,并包括一像素。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间隔所界定而成。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置于像素内,薄膜晶体管与第一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及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电极部,此些第二电极部是与此些第一电极部间隔排列。此些第一电极部及此些第二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衬底的表面,各第一电极部及各第二电极部上的电场方向相反。第一水平配向膜设置于第一衬底之上,并覆盖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二基板包括一第二衬底及一第二水平配向膜,第二水平配向膜设置于第二衬底上,第二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是与第一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层列液晶层密封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第一水平配向膜及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层列液晶层及一网状聚合物。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衬底、一主动矩阵像素阵列、一薄膜晶体管、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第一水平配向膜,主动矩阵像素阵列设置于第一衬底上,并包括一像素。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间隔所界定而成。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置于像素内,薄膜晶体管与第一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及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电极部,此些第二电极部是与此些第一电极部间隔排列。此些第一电极部及此些第二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衬底的表面,各第一电极部及各第二电极部上的电场方向相反。第一水平配向膜设置于第一衬底之上,并覆盖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二基板包括一第二衬底及一第二水平配向膜,第二水平配向膜设置于第二衬底上,第二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是与第一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层列液晶层密封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第一水平配向膜及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其中,网状聚合物设置于层列液晶层中。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背光组件、一第一偏光板、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第二偏光板。第一偏光板设置于背光组件上,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层列液晶层及一网状聚合物。第一基板包括一第一衬底、一主动矩阵像素阵列、一薄膜晶体管、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第一水平配向膜,主动矩阵像素阵列设置于第一衬底上,并包括一像素。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间隔所界定而成。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是设置于像素内,薄膜晶体管与第一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及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电极部,此些第二电极部是与此些第一电极部间隔排列。此些第一电极部及此些第二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衬底的表面,各第一电极部及各第二电极部上的电场方向相反。第一水平配向膜设置于第一衬底之上,并覆盖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二基板包括一第二衬底及一第二水平配向膜,第二水平配向膜设置于第二衬底上,第二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是与第一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层列液晶层密封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第一水平配向膜及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网状聚合物是设置于层列液晶层中,第二偏光板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第二偏光板及第一偏光板的光穿透轴方向相互垂直。
此外,上述的层列液晶层包含铁电性液晶(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FLC)或反铁电性液晶(anti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AFLC)。另外,上述的网状聚合物是由混在层列液晶层中的数个感旋光性单体(monomer)经由紫外光线(ultra violet light,UV)照光后聚合而完成。此外,上述的第一基板还包括一第一电极连接部及一第二电极连接部,第一电极连接部及第二电极连接部是设置于像素内。第一电极连接部用以与此些第一电极部电性连接,第二电极连接部用以与此些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架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沿着图1的剖面线2-2’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分别被施加负电压及正电压时所形成的电场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液晶分子根据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所形成的垂直电场而横向转动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液晶分子横向转动后所形成的多显示域的示意图。
图6是混在层列液晶层中的感旋光性单体受紫外光线照光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器的部分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照图1~2,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架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沿着图1的剖面线2-2’所视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的放大图。在图1~2中,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第二基板12、一层列液晶层(smectic liquid crystal layer)13及一网状聚合物(polymer network)14。
第一基板11包括一第一衬底11a、一主动矩阵像素阵列(active matrixpixel array)15、至少一薄膜晶体管16、一第一电极17、一第二电极18及一第一水平配向膜19。主动矩阵像素阵列15设置于第一衬底11a之上,并包括数个像素,每一个像素是由设置于第一衬底11a上相邻的二扫描线(scanline,or gate line)以及相邻的二数据线(data line,or source line)间隔所界定而成。在本实施例中,主动矩阵像素阵列15是以一像素P1为例作说明,像素P1是由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S1和一第二扫描线S2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D1和一第二数据线D2间隔所界定而成。薄膜晶体管16是以位于第一衬底11a之上的方式设置于像素P1内,且薄膜晶体管16是与第一扫描线S1和第一数据线D1电性连接。
第一电极17是以位于第一衬底11a之上的方式设置于像素P1中,并与薄膜晶体管16电性连接。第一电极17具有一第一电极连接部17a及数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部17b,第一电极连接部17a与此些第一电极部17b电性连接。第二电极18是以位于第一衬底11a之上的方式设置于像素P1中,并具有一第二电极连接部18a及数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电极部18b,第二电极连接部18a与此些第二电极部18b电性连接。其中,此些第二电极部18b与此些第一电极部17b间隔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是俨然如同二个梳子面对面间隔排列。第一水平配向膜19设置于第一衬底11a之上,并覆盖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
第二基板12包括一第二衬底12a、一黑色矩阵20、一彩色滤光片21及一第二水平配向膜22。黑色矩阵20是以位于第二衬底12a上的方式对应主动矩阵像素阵列15,使像素P1的主要透光部分露出,即让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在像素P1中所分布的范围露出。彩色滤光片21是设置第二衬底12a之上,并与黑色矩阵20的边缘部分重迭,彩色滤光片21是对应于被黑色矩阵20露出的像素P1的主要透光部分。第二水平配向膜22是设置于第二衬底12a之上,并覆盖彩色滤光片21。其中,第二水平配向膜22的水平配向方向是与第一水平配向膜19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也就是说,对第一水平配向膜19及第二水平配向膜22施以单轴平行的水平配向处理,使得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配置成各水平配向方向且互相平行。
层列液晶层13密封于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之间,并位于第一水平配向膜19及第二水平配向膜22之间,层列液晶层13具有多个液晶分子13a。网状聚合物14设置于层列液晶层13中,用以调节此些液晶分子13a均匀排列且配向。
如图3所示,当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被施加电压时,如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分别被施加负电压及正电压,由于相邻的第一电极部17b及第二电极部18b相隔很近,使得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部18b所形成的电场方向皆垂直于第一衬底11a的表面。其中,各第一电极部17b及各第二电极部18b上的电场方向相反,即相邻的第一电极部17b及第二电极部18b上的电场方向相反。若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分别被施加负电压及正电压时,在第一电极部17b上的电场方向是由第二基板12朝向第一基板11,在第二电极部18a上的电场方向是由第一基板11朝向第二基板12。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清楚说明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部18b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衬底11a的表面,且各第一电极部17b及各第二电极部18b上的电场方向相反,故在图3中省略了液晶分子13a及网状聚合物14的结构及标号。另外,在第一电极17b及第二电极18b的结构之下方对应地标示″-″及″+″,表示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分别被施加负电压及正电压。当然,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b亦分别被施加正电压及负电压,在第一电极部17b上的电场方向是由第一基板11朝向第二基板12,在第二电极部18a上的电场方向是由第二基板12朝向第一基板11。
如图4~5所示,由于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部18b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衬底11a的表面,且各第一电极部17b及各第二电极部18b上的电场方向相反,使得层列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13a可以根据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部18b所形成的垂直电场而横向转动,以形成多个显示域(domains)。在本实施例中,层列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13a根据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18b所形成的垂直电场而横向转动,以形成显示域B1及B2。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清楚说明层列液晶层13的液晶分子13a根据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18b所形成的垂直电场而横向转动,以形成显示域B1及B2,故在图5中省略了网状聚合物14及第一水平配向膜19的结构及标号。
然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层列液晶层13包含铁电性液晶(ferroelectric liquidcrystal,FLC)或反铁电性液晶(anti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AFLC),且液晶分子13a具有低自发性极化值Ps(|Ps|<200nC/cm2)。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包含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铟锌氧化物(indiumzinc oxide,IZO)、镉锡氧化物(cadmium tin oxide,CTO)、氧化锡(stannumdioxide,SnO2)或氧化锌(zinc oxide,ZnO),第一衬底11a及第二衬底12a包含玻璃基板、绝缘基板或塑料基板。
虽然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部17b及第二电极部18b是以长条形电极结构表示,但在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可以保持电性隔离的前提下,第一电极部17b及第二电极部18b亦可以是其它形状的电极结构,如W字形或V字形电极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连接部18a可与第二电极部18b设置在第一衬底11a上的不同层的绝缘层上,如第二电极连接部18a是设置在第二电极部18b的下方。透过数个贯穿第二电极连接部18a及第二电极部18b之间的绝缘层的导电贯孔(via),即可电性连接不同层分布的第二电极连接部18a及第二电极部18b。
此外,如图6所示,网状聚合物14可由混在层列液晶层13中的数个感旋光性单体(monomer)14a经由紫外光线(ultra violet light,UV)照光后聚合而完成。感旋光性单体14a经紫外光线照射后将产生化学反应,以聚合成上述的网状聚合物14,并且在层列液晶层13中以支链连接第一水平配向膜19及第二水平配向膜22。如此一来,将可以维持液晶分子13a的排列规则。感旋光性单体14a在层列液晶层13中的含量为0.1wt%~20wt%,而感旋光性单体14a包含液晶原属苯及联苯类的烃化物及氟化物。并且,感旋光性单体的氟化物包含M个氟原子,M的值为0~8的整数。再者,感旋光性单体14a是以一线状脂肪烃链作为连结基,线状脂肪烃链的化学式为(CH2)n,n的值为0~22的整数。上述的感旋光性单体14a是可以是下列化学式[1]及[2]所示的单体结构:
另外,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可被施加一驱动电压的波形为正电压、零电压及负电压相互交替的交流方波,使得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部18b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衬底11a的表面,且各第一电极部17b及各第二电极部18b上的电场方向相反。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0的穿透率决定于此方波的波高,且此方波在一时间区间内平均值为零。上述选定的正方波与负方波的时间宽度均大于液晶分子13a对外加电压的反应上升时间(rising time,Tr),且零电压的时间宽度小于液晶分子13a对外加电压的反应下降时间(decay time,Td)。
再者,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可被施加一驱动电压的波形为正电压、零电压及负电压相互交替的交流方波,使得此些第一电极部17b及此些第二电极部18b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第一衬底11a的表面,且各第一电极部17b及各第二电极部18b上的电场方向相反。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0的穿透率决定于此方波的波宽,且此方波在一时间区间内平均值为零。上述选定的正方波与负方波的时间宽度均大于液晶分子13a对外加电压的反应上升时间(rising time,Tr),且零电压的时间宽度小于液晶分子13a对外加电压的反应下降时间(decay time,Td)。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层列液晶层中设置网状聚合物的设计,可以调整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均匀排列及配向,避免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产生锯齿状壁的排列缺陷,且防止液晶显示器因锯齿状壁的排列缺陷而产生漏光现象,大大地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此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同一基板上之间隔排列的正负电极同时产生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正负电场,同时可以达到多显示域显以及横向转动的功效。另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利用驱动交流方波的波高或波宽控制液晶显示器的穿透率的设计,可以配合液晶显示器的生产技术,而不需要传统的像素面积分割法、画面时间分割法及驱动电压分割法等灰阶显示方式,避免面临传统上应用像素面积分割法、画面时间分割法及驱动电压分割法等灰阶显示方式时所会产生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7,其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液晶显示器的部分剖面结构的示意图。在图7中,液晶显示器30包括一背光组件31、一第一偏光板32、一第二偏光板33及实施例一所揭露的一液晶显示面板10。第一偏光板32是设置于背光组件31上,液晶显示面板10是设置于第一偏光板32上,第二偏光板33是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上。其中,第一偏光板32及第二偏光板33的光穿透轴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偏光板32及第二偏光板33是分别邻近于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
当液晶显示器30显示一个画面的频率在60赫兹(Hz)至1仟赫兹(kHz)的时间区间时,第一电极17及第二电极18的驱动电压的波形可以为正电压、零电压及负电压相互交替的方波,且此方波在一时间区间内平均值为零。其中,上述选定的正方波与负方波的时间宽度均大于液晶分子13a对外加电压的反应上升时间(rising time,Tr),且零电压的时间宽度小于液晶分子13a对外加电压的反应下降时间(decay time,Td)。
然而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明了本实施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背光组件31包含一光源,此光源具有一红光、一绿光及一蓝光。此外,背光组件31的光源可以同时发射红光、绿光及蓝光,或者是依序发射红光、绿光及蓝光。另外,液晶显示器30可应用于电脑屏幕、平面电视、监控屏幕、移动电话、掌上型游戏装置、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DC)、数字摄录像机(digital video,DV)、数字播放装置、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notebook)或平板式电脑(Table PC)上。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液晶显示面板,其在层列液晶层中设置网状聚合物的设计,可以调整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均匀排列及配向,避免层列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产生锯齿状壁的排列缺陷,且防止液晶显示器因锯齿状壁的排列缺陷而产生漏光现象,大大地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此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同一基板上的间隔排列的正负电极同时产生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正负电场,同时可以达到多显示域显以及横向转动的功效。另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利用驱动交流方波的波高或波宽控制液晶显示器的穿透率的设计,可以配合液晶显示器的生产技术,而不需要传统的像素面积分割法、画面时间分割法及驱动电压分割法等灰阶显示方式,避免面临传统上应用像素面积分割法、画面时间分割法及驱动电压分割法等灰阶显示方式时所会产生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等效的改变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45)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第一衬底;
一主动矩阵像素阵列,其设置于该第一衬底上,包括一像素,且该像素是由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所界定而成;
一薄膜晶体管,其设置于该像素内,且该薄膜晶体管与该第一扫描线和该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
一第一电极,其设置于该像素内,并与该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具有复数个第一电极部;
一第二电极,其设置于该像素内,并具有复数个第二电极部,该些第二电极部是与该些第一电极部间隔排列,该些第一电极部及该些第二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该第一衬底的表面,各该第一电极部及各该第二电极部上的电场方向相反;及
一第一水平配向膜,其设置于该第一衬底之上,并覆盖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
一第二基板,包括:
一第二衬底;及
一第二水平配向膜,其设置于该第二衬底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是与该第一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以及
一层列液晶层,其密封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该第一水平配向膜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层列液晶层包含铁电性液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层列液晶层包含反铁电性液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网状聚合物,其设置于该层列液晶层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网状聚合物是由混在该层列液晶层中的复数个感旋光性单体经由紫外光线照光后聚合而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包含液晶原属苯及联苯类的烃化物及氟化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的氟化物包含M个氟原子,M的值为0~8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是以一线状脂肪烃链作为连结基,该线状脂肪烃链的化学式为(CH2)n,n的值为0~22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感旋光性单体在该层列液晶层中的含量为0.1wt%~20wt%。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可被施加驱动电压的波形为正电压、零电压及负电压相互交替的交流方波,且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决定于该方波的波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可被施加驱动电压的波形为正电压、零电压及负电压相互交替的交流方波,且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决定于该方波的波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一第一偏光板及一第二偏光板之间,该第一偏光板及该第二偏光板分别邻近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该第一偏光板及该第二偏光板的光穿透轴方向相互垂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光板设置于一背光组件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包含一光源,该光源具有一红光、一绿光及一蓝光。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包含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镉锡氧化物、氧化锡或氧化锌。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衬底及该第二衬底包含玻璃基板、绝缘基板或塑料基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还包括:
一第一电极连接部,其设置于该像素内,用以与该些第一电极部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电极连接部,其设置于该像素内,用以与该些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还包括:
一彩色滤光片,其设置于该第二衬底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
1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第一衬底;
一主动矩阵像素阵列,其设置于该第一衬底上,包括一像素,且该像素是由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所界定而成;
一薄膜晶体管,其设置于该像素内,且该薄膜晶体管与该第一扫描线和该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
一第一电极,其设置于该像素内,并与该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具有复数个第一电极部;
一第二电极,其设置于该像素内,并具有复数个第二电极部,该些第二电极部是与该些第一电极部间隔排列,该些第一电极部及该些第二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该第一衬底的表面,各该第一电极部及各该第二电极部上的电场方向相反;及
一第一水平配向膜,其设置于该第一衬底之上,并覆盖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
一第二基板,包括:
一第二衬底;及
一第二水平配向膜,其设置于该第二衬底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是与该第一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
一层列液晶层,其密封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该第一水平配向膜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以及
一网状聚合物,其设置于该层列液晶层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层列液晶层包含铁电性液晶。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层列液晶层包含反铁电性液晶。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网状聚合物是由混在该层列液晶层中的复数个感旋光性单体经由紫外光线照光后聚合而完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包含液晶原属苯及联苯类的烃化物及氟化物。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的氟化物包含M个氟原子,M的值为0~8的整数。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是以一线状脂肪烃链作为连结基,该线状脂肪烃链的化学式为(CH2)n,n的值为0~22的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感旋光性单体在该层列液晶层中的含量为0.1wt%~20wt%。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可被施加驱动电压的波形为正电压、零电压及负电压相互交替的交流方波,且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决定于该方波的波高。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可被施加驱动电压的波形为正电压、零电压及负电压相互交替的交流方波,且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决定于该方波的波宽。
2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一第一偏光板及一第二偏光板之间,该第一偏光板及该第二偏光板分别邻近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该第一偏光板及该第二偏光板的光穿透轴方向相互垂直。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光板设置于一背光组件上。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包含一光源,该光源具有一红光、一绿光及一蓝光。
3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包含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镉锡氧化物、氧化锡或氧化锌。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衬底及该第二衬底包含玻璃基板、绝缘基板或塑料基板。
3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还包括:
一第一电极连接部,其设置于该像素内,用以与该些第一电极部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电极连接部,其设置于该像素内,用以与该些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
3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基板还包括:
一彩色滤光片,其设置于该第二衬底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
36.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背光组件;
一第一偏光板,其设置于该背光组件上;
一液晶显示面板,其设置于该第一偏光板上,并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第一衬底;
一主动矩阵像素阵列,其设置于该第一衬底上,包括一像素,且该像素是由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相邻的一第一扫描线和一第二扫描线以及相邻的一第一数据线和一第二数据线间隔所界定而成;
一薄膜晶体管,其设置于该像素内,且该薄膜晶体管与该第一扫描线和该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
一第一电极,其设置于该像素内,并与该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极具有复数个第一电极部;
一第二电极,设置于该像素内,并具有复数个第二电极部,该些第二电极部是与该些第一电极部间隔排列,该些第一电极部及该些第二电极所形成的电场方向垂直于该第一衬底的表面,相邻的该第一电极部及该第二电极部上的电场方向相反;及
一第一水平配向膜,其设置于该第一衬底之上,并覆盖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
一第二基板,包括:
一第二衬底;
一彩色滤光片,其设置于该第二衬底上;及
一第二水平配向膜,其设置于该彩色滤光片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是与该第一水平配向膜的水平配向方向平行;
一层列液晶层,其密封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该第一水平配向膜及该第二水平配向膜之间;及
一网状聚合物,其设置于该层列液晶层中;以及
一第二偏光板,其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上,该第二偏光板及该第一偏光板的光穿透轴方向相互垂直。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层列液晶层包含铁电性液晶。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层列液晶层包含反铁电性液晶。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网状聚合物是由混在该层列液晶层中的复数个感旋光性单体经由紫外光线照光后聚合而完成。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包含液晶原属苯及联苯类的烃化物及氟化物。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的氟化物包含M个氟原子,M的值为0~8的整数。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各该感旋光性单体是以一线状脂肪烃链作为连结基,该线状脂肪烃链的化学式为(CH2)n,n的值为0~22的整数。
4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感旋光性单体在该层列液晶层中的含量为0.1wt%~20wt%。
44.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还包括:
一第一电极连接部,其设置于该像素内,用以与该些第一电极部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电极连接部,其设置于该像素内,用以与该些第二电极部电性连接。
45.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包含一光源,该光源具有一红光、一绿光及一蓝光。
CN 200510071490 2005-05-10 2005-05-10 液晶显示面板 Pending CN1677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71490 CN1677213A (zh) 2005-05-10 2005-05-10 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71490 CN1677213A (zh) 2005-05-10 2005-05-10 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7213A true CN1677213A (zh) 2005-10-05

Family

ID=35049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71490 Pending CN1677213A (zh) 2005-05-10 2005-05-10 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772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3209B2 (en) 2005-11-03 2009-11-24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3209B2 (en) 2005-11-03 2009-11-24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8289485B2 (en) 2005-11-03 2012-10-16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1676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5549278B (zh) Ips型tft‑lcd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ips型tft‑lcd阵列基板
CN107966835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US20140022465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7633588B2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LCD having smectic liquid crystal and utilizing alternate current squared wave driving voltage
CN103399440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551117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66543B (zh) 像素单元、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67971A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5514032A (zh) Ips型tft-lcd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ips型tft-lcd阵列基板
CN101650499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202563216U (zh) 一种彩膜基板、液晶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00507688C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1905565A (zh) 陣列基板與顯示面板
CN107632478A (zh) 曲面液晶显示面板
CN10958175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86424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677213A (zh) 液晶显示面板
US20230099046A1 (en) Pixel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rray substrate, and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616784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9917570B (zh)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202854462U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210405467A1 (en) Display device
CN208156377U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156378U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