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1315A - 牙刷 - Google Patents
牙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71315A CN1671315A CNA038183846A CN03818384A CN1671315A CN 1671315 A CN1671315 A CN 1671315A CN A038183846 A CNA038183846 A CN A038183846A CN 03818384 A CN03818384 A CN 03818384A CN 1671315 A CN1671315 A CN 16713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e
- planting
- toothbrush
- bristle
- pie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3/00—Brus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bristles are fixed or joined in or on the brush body or carrier
- A46B3/16—Brus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bristles are fixed or joined in or on the brush body or carrier by wires or other anchoring means, specially for U-shaped bristle tuf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4—Arranged like in or for toothbrush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10—For human or animal care
- A46B2200/1066—Toothbrush for cleaning the teeth or dentur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牙刷,其通过将最接近的植毛孔间的孔缘间隔、和植毛孔中所植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设定为最合适的值,而在口腔疾病易发部位的牙垢除去方面具有优良的功能,并且相对于口腔软组织的安全性较高,而且具有优良的外观差别性、实用性。该牙刷使用锚件(3)将束扎多根刷毛(2)而成的毛束(1)对折并植设于头部植毛面(5)的植毛孔(4)中,其中,对于至少一部分植毛孔(4),将最接近的任意的植毛孔(4)之间的孔缘间隔(L)设为1.0mm以下,而且该植毛孔(4)中所植的刷毛(2),在折回后的状态下每孔中的刷毛截面积总和为1.0mm2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件植毛式牙刷,其具有优良的牙间进入性、牙垢除去功能以及外观差别性,并且毛形也较好。
背景技术
锚件植毛式牙刷使用称为锚件的金属片或者塑料片将毛束对折地打入植毛孔中,由此来进行植毛。因此,形成于头部植毛面的植毛孔为直径1.5~2.2mm的圆形状,相邻的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为1.0mm以上,进而,所植的毛束一般使用的是下述较粗的毛束:每孔的刷毛根数为16~60根(按照折回根数则为32~120根),折回后的状态下每孔的刷毛截面积的总和为1.0mm2以上。
在如上所述使用较粗的毛束的情况下,由于实现了植毛孔数的减少和毛束硬度的提高,所以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但另一方面,在使用较粗的毛束的情况下,刷毛的毛尖难以到达口腔疾病的易发部位即牙颈部、牙间部、咬合面的小窝裂槽部等处,在口腔疾病的预防上存在问题,因而从口腔卫生上来说是不理想的。
即,在这样的牙刷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由较粗的毛束所得到的强力的清洁效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毛束较粗而使得刷牙压力由毛束之间承受,不能发挥构成毛束的刷毛单体本来所具有的柔软的动作,从而毛尖难以到达口腔疾病的易发部位即牙间部、牙间三角等较小的间隙部分。而且,在毛束较粗的情况下,除牙间进入性较差之外,由于毛束硬度容易变得较高,从而对口腔粘膜的刺激较大。进而,从与强度的关系出发而需要使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为1.0mm以上,所以在设计上也有诸多限制,从而缺乏新奇性,外观差别性较低。因此,以往,在头部或手柄的形状、颜色等上想办法来谋求产品间的差别化。
作为这种牙刷,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00-300346号公报中示出了下述牙刷:使植毛台的宽度为8mm以内,并且与手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4列以上的毛束,进而使位于外侧的毛束比位于内侧的毛束柔软。但是,这种牙刷主要是考虑用比斯(Bass)法刷牙时对口腔内粘膜的安全性而使外侧的刷毛比较柔软,其技术思想与本发明不同,对于植毛孔的孔缘间隔和所植的刷毛的截面积的关系,没有作任何研究。
另外,在日本国特开平11-318565号公报中,示出了在长圆形状的植毛孔中植上矩形状截面的丝状体而成的牙刷,但对于植毛孔的孔缘间隔和所植的刷毛的截面积的关系,没有作任何研究。
对于使植毛孔的孔缘间隔变小而薄壁化了的牙刷,示于例如日本国特开平11-113634号公报等中,但是在这种牙刷的情况下,打入有锚件的植毛孔的间隔只是在一定方向上得到了保证,进而,对于植毛孔的孔缘间隔和所植的刷毛的截面积的关系没有作任何研究。
而且,在日本国特开2002-10834号公报中示出了下述牙刷:对作为植毛孔的长孔的朝向进行选择组合,使得长轴的朝向不同,由此来将硬度方向不同的毛束混在配置在一起;进而,在日本国特开平10-327930号或特开平10-327931号公报中,分别示出了下述牙刷:使许多根刷毛从牙刷基台突出,许多刷毛至少包含多根截面椭圆形的毛,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未对植毛孔的孔缘间隔和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之间的关系作任何研究。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锚件植毛式牙刷中,从植毛的容易程度考虑而采用了大眼的植毛孔,相邻的植毛孔的间隔也设置得较大。因此,所使用的毛束也变粗,并且所植的毛束之间的间隔也容易变大。
作为牙刷的必要条件,不仅要具有优良的牙垢除去效果,还要相对于口腔内粘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对于以往的锚件植毛式牙刷,由于毛束较粗,尽管在除去牙面的污物方面功能比较优良,但是对牙龈等软组织的刺激较强,特别是牙周炎或牙周病的患者等必须细心注意。因此,对于牙周炎或牙周病的患者来说,一般使用用毛束硬度较小的刷毛制成的牙刷,但是由于毛束硬度较小又存在不能发挥足够的牙垢除去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牙刷,其通过将最接近的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和植毛孔中所植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设定为最合适的值,使得在口腔疾病易发部位的牙垢的除去方面具有优良的功能,并且对口腔内软组织的刺激也较小,而且具有优良的外观差别性、使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这样一种牙刷,其备有:头部,具有形成了植毛孔的植毛面;多束毛束,分别由多根刷毛构成,分别在对折后通过锚件植设于前述植毛面的植毛孔中;前述植毛孔的至少一部分配设成最接近的任意的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为1.0mm以下,并且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植毛孔中所植的各毛束,折回后的刷毛部分的截面积总和为每孔1.0mm2以下。
前述刷毛部分的截面积的总和优选地在每个植毛孔0.10~0.70mm2的范围内。另外,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植毛孔与最接近的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优选地在0.25~0.70mm的范围内。
以刷毛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为例,折回后的刷毛部分的截面积的总和为1.0mm2以下,相当于每孔有大约5~14根7mil(密耳)(直径0.178mm)的刷毛,即折回后的状态下的刷毛部分为10~28根。
该刷毛根数可以根据设计上的牙刷样式和刷毛径、截面形状等适宜设定。如果1个植毛孔中所植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超过1.0mm2,则毛束的强度变大,成为刚性较高的毛束,毛束的柔软性明显降低,因而是不理想的。
进而,植设有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为1.0mm2以下的毛束的植毛孔与最接近的任意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优选地为1.0mm以下,更优选地为0.25~0.70mm的范围内。如果孔缘间隔过于狭小,则毛束的间隔也变小,刷毛不能进入牙间,从而牙间进入性降低。另一方面,如果孔缘间隔变大,则外观差别性、使用感降低。如果植毛孔间隔超过1.0mm,则伴随着刷牙运动的毛束的反作用力变强,产生毛束的生硬感觉,不仅使用感降低,而且不能发挥毛束的连续运动,牙垢的除去效果也降低。
本发明的牙刷以最合适的间隔配置了较细的毛束,所以刷毛容易一根一根地到达牙齿和牙龈,改善了毛尖向口腔疾病易发部位的到达性。而且,通过植设由少量的刷毛根数构成的毛束,可以实现以往所不能的细毛束的连续动作,不会对牙颈部、牙间乳突部等的口腔粘膜作用过大的负荷,可以实现牙垢除去、牙龈按摩功能。这样,本发明的牙刷在口腔疾病易发部位的牙垢除去方面具有优良的功能,并且相对于口腔软组织的安全性较高,而且外观差别性、实用性优良。
满足上述条件的植毛孔可以形成在头部植毛面的任意位置上,但是优选地至少配置在前述头部的植毛面的最外侧的一部分上。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刷牙时,刷毛易于与牙面接触,可以更加提高牙间进入性。该情况下,从刷洗触感、外观、生产率等方面考虑,如果能在头部植毛面的中央附近配置较粗的毛束,就更加理想了。
上述植毛孔的孔截面形状可以是通常所使用的圆形或正方形等,但优选地,使用椭圆形或大致椭圆形、长圆形或大致长圆形、长方形或大致长方形等在孔截面上具有短轴方向(短径或者短边方向)和长轴方向(长径或者长边方向)的不同的孔形状。该情况下,作为该该植毛孔,希望使用具有下述形状的植毛孔:长轴方向的尺寸相对于短轴方向的尺寸的比例大于1.0。另外,通过组合配置多种植毛孔的朝向,可以设计出与想要达到的舒适度、刷洗触感相对应的样式。进而,通过在植毛孔的朝向上想办法,可以改变从侧面观察时毛束的样子,例如,如果在头部植毛面的外侧以短轴沿着侧缘的方式配列植毛孔,则与植设有同样根数的刷毛的圆形毛束相比,看起来更细,还可以提高外观差别性。而且,还可以将植毛孔配置成锯牙形,来避免相邻的植毛孔的锚件之间的干涉,同时使刷毛更密。
另外,如果在锚件相对于植毛孔的打入方向上想办法,则可以使所植的毛束和植毛孔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可以作成毛形优良的植毛部。即,如果沿植毛孔的长轴方向打入锚件,则刷毛沿锚件排列,提高了植毛强度。而且,在锚件的打入方向上靠近头部最外侧的毛束看起来较细,所以可以提高外观差别性。此时的植毛孔形状优选地作成大致长方形状以使缩小毛束和植毛孔之间的间隔。另外,在沿短轴方向打入锚件之际,通过使毛束截面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植毛孔的短轴方向一致,可以进一步减小植毛孔和毛束之间的空间,从而,可以作成毛形优良的植毛部。此时,在所使用的刷毛截面为圆形的情况下,如果将植毛孔的形状作成为大致椭圆形、大致长圆形、大致长方形,则更加理想。
牙刷头部的形状、大小、外观都没有任何限制。而且,牙刷所使用的锚件的材质除黄铜、不锈钢等金属之外,也可以使用硬质塑料或可生物降解塑料等。而且,通过仅对锚件的厚度进行调节,就可以可靠地固定植毛孔和毛束而使空隙较小。对所使用锚件的宽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进行任意的设定。
作为包括头部在内的牙刷的手柄材料,可以单独或者混和使用下述原材料:聚苯乙烯树脂(PS)、聚丙烯树脂(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饱和聚酯树脂(酸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亚环己基二亚甲基酯共聚物(PCTA)、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亚环己基二亚甲基酯共聚物(PCTG)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丙酸纤维素树脂(CP)、聚芳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C)、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聚甲醛树脂(PO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PBT)、聚萘二甲酸亚乙基酯树脂(PEN)等。而且,优选地,作成组合了热塑性弹性体的多色成形手柄。又,手柄材料不仅限于上述材料。
作为刷毛(丝状体)材料,可以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亚丁基酯、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等聚酯;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2等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1,1)二氟乙烯等聚卤乙烯等可熔纺的原材料,但从使用感、耐久性等考虑,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酯比较理想。另外,可以将这些刷毛成形为两层芯鞘状而作成外侧和内侧材质不同的刷毛,或作成表面状态不同的刷毛等,来根据不同的目的区分使用。
作为刷毛的粗度,为3~10密耳(0.076~0.254mm),优选地,为5~8密耳(0.127~0.203mm),从使用性、刷洗感、清洁效果、耐久性考虑,优选地,将这些组合起来利用。特别是,在配置有许多个植毛孔的牙刷样式中,从外侧的毛束开始越向中央,刷毛的硬度越高,如果使粗度、材质、长度、颜色、截面形状变化,则从外观差别化方面来说,更加理想。
作为刷毛的种类,可以利用通常的圆头毛(使毛尖为圆尖的刷毛)、锥形毛(前端细的刷毛)、钻石毛(截面为菱形的刷毛)、羽毛状毛(毛尖分割成羽毛状的刷毛)、不规则形状截面的毛(截面形状不是圆形的刷毛)、有细粒的毛(混入了研磨剂的刷毛)、螺旋收集器形毛(形成有螺旋状的槽的刷毛)、指示器状毛(具有外层着色了的两层芯鞘构造、由外层的磨耗判断更换时间的刷毛)等。刷毛的种类并不限于这些。
进而,关于上述刷毛,可以通过适宜地设定自由端的修整(或者边廓)形状,来将毛束的前端面作成单一平面状、锯牙状或凹凸形状。进而,也可以使植毛面的外侧和内侧、前端部和后端部等处的毛束构成不同。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牙刷的一实施方式中、使用锚件而对折地植于植毛孔中的毛束的示意立体图,图1B是其剖视图,图1C是最接近的2个植毛孔的略示俯视图。
图2A~图2E是表示对关于植毛孔的形状和刷毛的植毛状态的其他例分别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3A是略示实施例1的牙刷的头部的的放大俯视图,图3B是该实施例中最接近的植毛孔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4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5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6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9是实施例7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0是实施例8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9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2是实施例10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3是实施例11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4是实施例12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5是实施例13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6是实施例14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7是实施例15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8是实施例16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19是实施例17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0A是略示实施例18的牙刷的整体的放大俯视图,图20B是该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剖视图。
图21是实施例19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2是实施例20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3是实施例21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4是实施例22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5是实施例23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6A是略示实施例24的牙刷的放大俯视图,图26B是该实施例中的头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27是以往例(比较例1)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8是其他以往例(比较例2)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图29是另一其他以往例(比较例3)的牙刷的头部的略示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A~图1C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牙刷的一实施方式。
在图中,1是束扎多根刷毛2而构成的毛束,使用锚件3将该毛束1对折并打入牙刷头部的植毛面5的植毛孔4中,由此进行固定。在本发明中,在进行该毛束1的植毛之时,使最接近的植毛孔4和4之间的孔缘间隔L为1.0mm以下,而且,使植设这些植毛孔4、4...中的各毛束1的刷毛2在折回状态下每1个孔的刷毛截面积的总和、即折回后的刷毛部分的截面积的总和为1.0mm2以下。
若将最接近的植毛孔4、4的孔缘间隔L和所植毛束1的刷毛2的截面积的总和设定为上述值,则刷毛2易于一根一根地到达牙间及牙龈,从而改善了毛尖向口腔疾病易发部位的到达性。而且,由于毛束1由较少的刷毛2构成,所以可以出现较细的毛束的连续动作,而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从而可以不对牙颈部及牙间乳头部等口腔粘膜施加过大负荷,而发挥优良的牙垢除去、牙龈按摩功能。
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植毛孔4的孔形状作成为长圆形、将刷毛2的截面形状作成为圆形、将锚件3向与作成长圆形状的植毛孔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打入的情况,但是植毛孔4的孔形状和刷毛2的截面形状以及锚件3的打入方向并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也可以如图2A~图2E所示根据牙刷的样式而采用不同的种类。
图2A示出了将植毛孔4的孔形状作成为长圆形、将刷毛2的截面形状作成为圆形、将锚件3沿长圆形状的植毛孔4的长度方向打入的情况的例子,图2B示出了将植毛孔4的孔形状作成为长方形、将刷毛2的截面形状作成为圆形、将锚件3沿长方形状的植毛孔4的长度方向打入的情况的例子,图2C示出了将植毛孔4的孔形状作成为角部为圆角的长方形、将刷毛2的截面形状作成为菱形(所谓钻石形)、将锚件3沿角部为圆角的长方形状的植毛孔4的长度方向打入的情况的例子,图2D将植毛孔4的孔形状作成为圆形、将刷毛2的截面形状作成为圆形、将锚件3沿圆形状的植毛孔4的规定方向(例如头部的长度方向或者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打入的情况的例子,图2E示出了将植毛孔4的孔形状作成为圆形、将刷毛2的截面形状作成为长方形、通过将锚件3沿规定的方向(例如,头部的长度方向或者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打入而使截面长方形状的刷毛2与锚件3平行地排列的情况的例子。
实施例
图3A~图26B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牙刷的具体实施例。图27~图29中示出了作为比较例的以往样式的牙刷。在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对于实施例1~16(图3A~图18),其植毛样式示于表1中。对于实施例17~24(图19~图26B),包括各自的植毛样式在内的牙刷样式记载于表2中。对于比较例1~3(图27~图29),其植毛样式示于表3中。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只对植毛孔4、6进行图示,对于植设于植毛孔4、6中的毛束则省略图示。另外,在各图中,涂黑了的植毛孔6表示以往样式的植毛孔,未涂黑的空白植毛孔4表示满足本发明的条件的植毛孔。
在图3A~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1~3以及图17中所示的实施例15中,配备有1种形状、即长方形或大致长方形或者圆形的植毛孔4,但在图6~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4~6以及图18所示的实施例16中,植毛孔4组合配备有两种不同的孔形状即长方形和圆形的植毛孔、或者正方形和椭圆形的植毛孔。例如,在图3A及图3B所示的实施例1中,最接近的植毛孔4、4间的孔缘间隔设为0.5mm,由9根刷毛径为7mil(0.178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分别被对折地植入植毛孔4中,1个植毛孔的刷毛截面积(折回后的刷毛部分的截面积)的总和为0.44mm2。另外,在图6及图7所示的实施例4及5中,在任何形状的植毛孔4中都植设有对折的毛束,所述毛束由具有同一刷毛径的规定根数的刷毛构成。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6中,在椭圆形的植毛孔4中植设有对折的、由8根刷毛径为7mil(0.178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在长方形的植毛孔4中植设有对折的、由6根刷毛径为8mil(0.203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1个植毛孔中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分别为0.50mm2及0.39mm2。
在图9~图16所示的实施例7~14中,组合配备有满足本发明的条件的植毛孔4和以往样式的植毛孔6。在满足本发明的条件的植毛孔4中,植设有如表1所示那样由刷毛径为5mil(0.127mm)~8mil(0.203mm)的规定根数的刷毛构成的毛束,1个植毛孔中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为1.0mm2以下。另一方面,在以往样式的植毛孔6中,植设有刷毛径为5mil(0.127mm)~9mil(0.229mm)的规定根数的刷毛构成的毛束,1个植毛孔中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为1.5~2.46mm2。
在图22所示的实施例20中,植毛孔4配置成外侧的各1列和内侧的4列的朝向正交,但是锚件都是沿相对于牙刷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打入到各植毛孔4中。在图23所示的实施例21中,在小圆形和大圆形的植毛孔4中分别植设有由4根或7根刷毛径为8mil(0.203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在大致长方形的植毛孔4中植设有由19根刷毛径为6mil(0.152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在图24所示的实施例22中,在位于由虚线包围的头部的前端侧的植毛孔4中,植设有由5根刷毛径为9mil(0.229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而在其他的植毛孔4中植设有由7根刷毛径为7mil(0.178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在图25所示的实施例23中,在圆形和大致长方形的植毛孔4中分别对折地植设有由13根或者25根刷毛径为6mil(0.152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
在图26A所示的实施例24中,在图26B所示的位于虚线的外侧的最外侧的头部区域的植毛孔4中,分别植设有由8根刷毛径为6mil(0.152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在由虚线包围的内侧区域的植毛孔4中,植设有由6根刷毛径为8mil(0.203mm)的刷毛构成的毛束。
表1
牙刷的植毛样式
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mm2/每个孔】 | 刷毛径【mil】 | 最接近的植毛孔的间隔【mm】 | |
实施例1(图3) | 0.44 | 7(0.178mm) | 0.5 |
实施例2(图4) | 0.46 | 10(0.254mm) | 0.5 |
实施例3(图5) | 0.30 | 9(0.229mm) | 0.4 |
实施例4(图6) | 0.50 | 7(0.178mm) | 0.6 |
实施例5(图7) | 0.40 | 6(0.152mm) | 0.3 |
实施例6(图8) | 0.50(椭圆形孔)0.39(长方形孔) | 7(0.178mm)8(0.203mm) | 0.3 |
实施例7(图9) | 0.40(长方形孔) | 7(0.178mm) | 0.5 |
以往样式 | 4.7(圆形孔) | 8(0.203mm) | |
实施例8(图10)以往样式 | 0.51(椭圆形孔)0.26(长方形孔)1.5(菱形孔) | 6(0.152mm)6(0.152mm)8(0.203mm) | 0.4 |
实施例9(图11)以往样式 | 0.91(长方形孔)4.7(圆形孔)2.0(三角形孔) | 5(0.127mm)8(0.203mm)9(0.229mm) | 0.8 |
实施例10(图12)以往样式 | 0.74(正方形孔)0.55(长方形孔)2.0(圆形孔) | 7(0.178mm)7(0.178mm)7(0.178mm) | 0.5 |
实施例11(图13)以往方式 | 0.62(长方形孔)0.91(正方形孔)2.0(圆形孔) | 6(0.152mm)6(0.152mm)8(0.203mm) | 0.2 |
实施例12(图14)以往方式 | 0.80(大长方形孔)0.40(小长方形孔)2.0(小圆形孔)4.7(大圆形孔)4.7(梯形孔) | 7(0.178mm)7/8(0.178/0.203mm)5(0.127mm)5(0.127mm)5(0.127mm) | 0.4 |
实施例13(图15)以往方式 | 0.44(长方形孔)2.0(小圆形孔)4.7(大圆形孔) | 7(0.178mm)7(0.178mm)6(0.152mm) | 0.5 |
实施例14(图16)以往方式 | 0.46(小圆形孔)2.0(大圆形孔) | 8(0.203mm)6(0.152mm) | 0.5 |
实施例15(图17) | 0.15 | 8(0.203mm) | 0.5 |
实施例16(图18) | 0.06(圆形孔)0.46(长方形孔) | 7(0.178mm)7(0.178mm) | 0.4 |
表2
牙刷的样式
植毛样式 | 其他样式 | |||
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mm2/每个孔) | 刷毛径(mil) | 最接近的植毛孔的间隔(mm) | 1)手柄材料2)植毛孔(形状、尺寸、个数)3)刷毛4)锚件 | |
实施例17(图19) | 0.388 | 8(0.203mm) | 0.50 | 1)PP+SANtopRENE×12)大致长方形0.64×1.32mm×3.8mm71孔3)尼龙6根4)0.15×1.60×1.5mm黄铜 |
实施例18(图20) | 0.388 | 8(0.203mm) | 0.50 | 1)PCTA2)长圆形0.64×1.52mm×3.0mm79孔3)尼龙6根4)0.25×1.8×1.3mm黄铜 |
实施例19(图21) | 0.388 | 8(0.203mm) | 0.60 | 1)POM2)大致长方形0.64×1.32mm×3.8mm64孔3)PBT锥形毛6根4)0.15×1.50×1.5mm带槽不锈钢 |
实施例20(图22) | 0.388 | 8(0.203mm) | 0.49 | 1)POM2)长圆形 |
0.64×1.52mm×2.0mm74孔3)PTT锥形毛 6根4)0.25×1.80×1.5mm带凹凸的黄铜(外侧)0.25×1.80×1.5mm带凹凸的黄铜(内侧) | ||||
实施例21(图23) | (a)0.259(b)0.454(c)0.693 | (a)8(0.203mm)(b)8(0.203mm)(c)6(0.152mm) | 0.28 | 1)PCTA+PRINMALLOY×22)(a)圆形0.8mmΦ×3.5mm 2孔(b)圆形1.0mmΦ×3.5mm 24孔(c)大致长方形0.64×1.32mm×3.8mm 46孔3)(a)尼龙 4根(b)尼龙 7根(c)PTT 19根4)(a)0.15×1.2×1.5mm带槽黄铜(b)0.15×1.4×1.5mm带槽黄铜(c)0.15×0.80×1.5mm带槽黄铜 |
实施例22(图24) | (a)0.412(b)0.348 | (a)9(0.229mm)(b)7(0.178mm) | 0.50 | 1)PP+MILASTOMER×32)大致长方形0.65×1.30mm×3.2mm69孔3)(a)尼龙 螺旋收集器形毛5根(前端)(b)尼龙 螺旋收集器毛 |
7根(其他)4)0.15×1.5×1.5mm不锈钢 | ||||
实施例23(图25) | (a)0.472(b)0.901 | (a)6(0.152mm)(b)6(0.152mm) | 0.65 | 1)PET+镀敷处理2)(a)圆形1.0mmΦ2孔(b)大致长方形0.70Φ×2.0mm 39孔3)(a)尼龙 13根(b)尼龙 25根4)(a)0.12×1.3×1.3mm不锈钢(b)0.12×2.3×1.3mm不锈钢 |
实施例24(图26) | (a)0.298(b)0.388 | (a)6(0.152mm)(b)8(0.203mm) | 0.60 | 1)PP2)大致长方形0.6×1.3mm 60孔3)(a)尼龙 8根(最外侧)(b)尼龙 6根(其他)4)(a)0.25×1.8×1.3mm不锈钢(b)0.15×1.8×1.3mm黄铜 |
注)×1商标“SANTOPRENE”,是Advanced Elastomer Systems,L.P.制造出售的烯烃类弹性体。
×2商标“PRIMALLOY”,是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出售的聚酯类弹性体。
×3商标“MILASYOMER”,是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出售的烯烃类弹性体。
表3
比较例的植毛样式
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mm2/每个孔) | 刷毛径(mil) | 最接近的植毛孔的间隔(mm) | |
比较例1(图27) | 2.46 | 8(0.203mm) | 0.9 |
比较例2(图28) | 0.45 | 7(0.178mm) | 2.0 |
比较例3(图29) | 1.49 | 7(0.178mm) | 1.2 |
对于上述实施例1~24以及比较例1~3的各牙刷,进行使用模拟斑垢块进行的清洁力试验以及由专门小组进行的使用试验。将其结果示于表4中。从该试验结果可确认,本发明的牙刷与以往样式的牙刷相比,在牙颈部、小窝裂槽部的牙垢除去能力以及牙间进入性方面更加优良,而且与以往样式的牙刷相比,可以得到更加舒适的使用感。
表4中的牙垢除去效果、感观评价、综合评价的各判定分别采用下述基准。
(1)牙垢除去效果
◎:牙垢除去率80%以上
○:牙垢除去率50%以上,小于80%
△:牙垢除去率30%以上,小于50%
×:牙垢除去率小于30%
牙垢除去率通过下式计算。又,斑块占有面积通过图像解析而得到。
牙垢除去率(%)={1-(刷洗后的斑块占有面积/刷洗前的斑块占有面积)}×100
(2)感观评价
由专门小组20人分别评价,将票数最多的评价结果作为对该官能评价的判定结果。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差
(3)综合评价
◎:牙垢除去效果和官能评价加起来◎为3个以上
○:牙垢除去效果和官能评价加起来◎为1~2个或者○为3个以上
△:牙垢除去效果和官能评价加起来×为1~2个
×:牙垢除去效果和官能评价加起来×为3个以上
表4
试验结果
使用的牙刷 | 牙垢除去效果 | 感观评价 | 综合评价 | |||
牙颈部 | 小窝裂槽部 | 舒适度 | 牙间进入性 | 外观差别性 | ||
实施例1(图3)实施例2(图4)实施例3(图5)实施例4(图6)实施例5(图7)实施例6(图8)实施例7(图9)实施例8(图10)实施例9(图11)实施例10(图12)实施例11(图13)实施例12(图14)实施例13(图15)实施例14(图16)实施例15(图17)实施例16(图18)实施例17(图19)实施例18(图20)实施例19(图21)实施例20(图22)实施例21(图23)实施例22(图24) | ○◎◎○△○◎◎○◎○○△○◎◎◎◎◎◎○◎ | ○○◎◎◎○◎◎○○◎△◎○◎△○○○◎◎◎ | ◎△△◎◎◎◎◎○○◎○◎○◎○◎◎◎○○◎ | ◎◎◎◎△○○◎△○◎△△△○○◎◎◎○○○ | ◎◎◎○◎◎△○△○○◎◎△◎○◎◎○◎○◎ | ◎◎◎◎◎◎◎◎○○◎○◎○◎○◎◎◎◎○◎ |
实施例23(图25)实施例24(图26) | ○◎ | ○◎ | ○◎ | ◎○ | ○○ | ○◎ |
比较例1(图27)比较例2(图28)比较例3(图29) | △×△ | ×○× | △×△ | ×△× | ×○△ | ×△× |
Claims (5)
1.一种牙刷,备有:头部,具有形成了植毛孔的植毛面;多束毛束,分别由多根刷毛构成,分别在对折后通过锚件植设于前述植毛面的植毛孔中,其特征在于,
前述植毛孔的至少一部分配设成最接近的任意的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为1.0mm以下,
并且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植毛孔中所植的各毛束,折回后的刷毛部分的截面积总和为每孔1.0mm2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植毛孔,至少配置在前述头部的植毛面的最外侧的一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植毛孔形成为下述形状:长轴方向的尺寸相对于短轴方向的尺寸的比例大于1.0。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牙刷,前述刷毛部分的截面积的总和设定在每个植毛孔0.10~0.70mm2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植毛孔与最接近的植毛孔之间的孔缘间隔设定在0.25~0.70mm的范围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223213 | 2002-07-31 | ||
JP223213/2002 | 2002-07-31 | ||
JP2003185010A JP2004121823A (ja) | 2002-07-31 | 2003-06-27 | 歯ブラシ |
JP185010/2003 | 2003-06-27 | ||
PCT/JP2003/009636 WO2004010821A1 (ja) | 2002-07-31 | 2003-07-30 | 歯ブラ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1315A true CN1671315A (zh) | 2005-09-21 |
CN1671315B CN1671315B (zh) | 2012-06-27 |
Family
ID=31190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1838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671315B (zh) | 2002-07-31 | 2003-07-30 | 牙刷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4121823A (zh) |
KR (1) | KR101087955B1 (zh) |
CN (1) | CN1671315B (zh) |
AU (1) | AU2003252722A1 (zh) |
HK (1) | HK1081413A1 (zh) |
WO (1) | WO200401082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8276B (zh) * | 2006-12-28 | 2011-11-09 | 狮王株式会社 | 牙刷 |
CN102821648A (zh) * | 2010-03-24 | 2012-12-12 | 狮王株式会社 | 牙刷 |
US8402591B2 (en) | 2009-07-01 | 2013-03-26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Toothbrush having improved tuft retention and anchor wire |
CN103298369A (zh) * | 2011-01-12 | 2013-09-11 | 高露洁-棕榄公司 | 口腔护理用具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78959B2 (en) | 2002-09-05 | 2009-01-20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Oral care toothbrush |
KR101087381B1 (ko) | 2002-09-05 | 2011-11-25 | 콜게이트-파아므올리브캄파니 | 일회용 칫솔 |
US7331731B2 (en) * | 2002-09-05 | 2008-02-19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Oral care toothbrush |
JP2006174905A (ja) * | 2004-12-21 | 2006-07-06 | Lion Corp | 歯ブラシ |
JP4541874B2 (ja) * | 2004-12-27 | 2010-09-08 |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JP4689295B2 (ja) * | 2005-02-16 | 2011-05-25 |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US8459892B2 (en) | 2008-06-25 | 2013-06-11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Oral care implement |
US8282298B2 (en) | 2008-06-26 | 2012-10-09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Oral care implement |
WO2013014600A1 (en) | 2011-07-23 | 2013-01-31 | Braun Gmbh | Oral cleaning implement having a plastic staple comprising a cavity |
JP5451712B2 (ja) * | 2011-10-17 | 2014-03-26 | 鈴木 剛 | 歯ブラシ |
CN103073834A (zh) * | 2012-11-27 | 2013-05-01 | 常州大学 | 一种生物可降解合成材料牙刷 |
JP6446981B2 (ja) * | 2014-10-09 | 2019-01-09 | サンスター株式会社 | シングルタフトブラシ |
JP2021007554A (ja) * | 2019-06-28 | 2021-01-28 | サンスター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44926A1 (de) * | 1994-12-16 | 1996-06-27 | Coronet Werke Gmbh | Bürste für die Zahn- und Körperpflege |
US6314605B1 (en) * | 1996-08-02 | 2001-11-13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Toothbrush |
JP3311991B2 (ja) * | 1998-04-10 | 2002-08-05 | 花王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JP2000000119A (ja) * | 1998-06-16 | 2000-01-07 | Lion Corp | 歯ブラシ |
JP2000014451A (ja) * | 1998-06-30 | 2000-01-18 | Lion Corp | 歯ブラシ |
JP2000342334A (ja) * | 1999-06-07 | 2000-12-12 | Lion Corp | 歯ブラシ |
-
2003
- 2003-06-27 JP JP2003185010A patent/JP200412182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7-30 AU AU2003252722A patent/AU200325272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7-30 KR KR1020057001558A patent/KR10108795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7-30 WO PCT/JP2003/009636 patent/WO200401082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7-30 CN CN038183846A patent/CN167131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6
- 2006-02-15 HK HK06101956.4A patent/HK1081413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8276B (zh) * | 2006-12-28 | 2011-11-09 | 狮王株式会社 | 牙刷 |
US8402591B2 (en) | 2009-07-01 | 2013-03-26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Toothbrush having improved tuft retention and anchor wire |
US8726447B2 (en) | 2009-07-01 | 2014-05-20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Toothbrush having improved tuft retention and anchor wire |
CN102821648A (zh) * | 2010-03-24 | 2012-12-12 | 狮王株式会社 | 牙刷 |
CN102821648B (zh) * | 2010-03-24 | 2015-06-10 | 狮王株式会社 | 牙刷 |
CN103298369A (zh) * | 2011-01-12 | 2013-09-11 | 高露洁-棕榄公司 | 口腔护理用具 |
CN103298369B (zh) * | 2011-01-12 | 2016-06-01 | 高露洁-棕榄公司 | 口腔护理用具 |
US9445660B2 (en) | 2011-01-12 | 2016-09-20 |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 Oral care implemen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081413A1 (en) | 2006-05-19 |
AU2003252722A1 (en) | 2004-02-16 |
CN1671315B (zh) | 2012-06-27 |
WO2004010821A1 (ja) | 2004-02-05 |
KR20050026532A (ko) | 2005-03-15 |
JP2004121823A (ja) | 2004-04-22 |
KR101087955B1 (ko) | 2011-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71315A (zh) | 牙刷 | |
CN107072382B (zh) | 用于口腔护理工具的头部 | |
RU2462971C2 (ru) |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щетины | |
CN106998898B (zh) | 用于口腔护理工具的头部 | |
CN1131689C (zh) | 功效改良的牙刷 | |
EP1286608B1 (en) | Toothbrush having an efficacious bristle pattern | |
EP1524928B1 (en) | Toothbrushes | |
EP0768832B1 (en) | Multi-level bristle tuft toothbrush | |
CN1221201C (zh) | 同时具有锥形的软刷毛和硬刷毛的牙刷 | |
KR20170003693U (ko) | 칫솔 | |
US8234741B2 (en) | Oral care implement having tissue cleanser | |
EP1133247B1 (en) | Oral brush | |
CN1386456A (zh) | 带有单独嵌入式刷毛的牙刷 | |
JP5909192B2 (ja) | 歯ブラシ | |
TW201210530A (en) | Toothbrush | |
RU2009123801A (ru) |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полостью рта | |
KR20010075038A (ko) | 개선된 칫솔용 브러시헤드 | |
CN106998899B (zh) | 用于口腔护理工具的头部 | |
ZA200209276B (en) | Toothbrush having an efficacious bristle pattern. | |
US20110138559A1 (en) | Toothbrush With Multi-Tiered Bristles | |
JP2004129683A (ja) | 歯ブラシ | |
TW202002845A (zh) | 牙刷 | |
JP4094644B2 (ja) | 歯ブラシ | |
JP2005177377A (ja) | 歯ブラシ | |
JP6452220B2 (ja) | 歯ブラ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4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50921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4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