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6979A - 婴儿带 - Google Patents
婴儿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56979A CN1656979A CN2005100083626A CN200510008362A CN1656979A CN 1656979 A CN1656979 A CN 1656979A CN 2005100083626 A CN2005100083626 A CN 2005100083626A CN 200510008362 A CN200510008362 A CN 200510008362A CN 1656979 A CN1656979 A CN 16569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by
- support
- pad portion
- harness
- shoulder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485 antago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18 babysit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lass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lass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481 brea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28923 Neonatal asphy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96 body we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2—Baby-carriers; Carry-co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8—Devices for use in guiding or supporting children, e.g. safety harnes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5/00—Accessories for children's furniture, e.g. safety belts or baby-bottle holders
- A47D15/005—Restraining devices, e.g. safety belts, contoured cushions or side bump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 Undergarments, Swaddling Clothes, Handkerchiefs Or Underwe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的婴儿带,由共同的肩带(3)悬吊支撑支撑物(2)的组成前端部(2a)和后端部(2b),在与支撑物(2)的前端部(2a)相连的肩带(3)的一端部上,该肩带分成两叉并形成一对连接部(13),连接部(13)分别在沿支撑物(2)宽度方向上离开位置上与支撑物(2)相连,而且,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由连接部(13)引起的支撑物(3)的支撑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横向地悬吊支撑婴儿的婴儿带。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婴儿带,在使婴儿在支撑物上大致平躺状态下由使用者肩部用带悬挂支撑该支撑物(例如JP-A-2002-282097号公报)。
上述现有的婴儿带具有下述问题。
(1)现有的婴儿带大致平躺地支撑婴儿而构成,没有考虑在喂奶时支撑婴儿。如果根据申请人的调查,针对产后的婴儿(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婴儿的概念内),平均一天喂奶8.7次,每次喂奶时间平均需要19分钟,在喂奶时,需要由喂奶者自己的手或腕连续支撑婴儿的头部,在喂奶时,需要消耗很大体力。
(2)在现有的婴儿带的支撑物中,设置用于使婴儿就寝的垫部,同时为了将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可靠地保持在所述垫部上,在垫部的两缘设置侧方支撑部,此外,还设置用于相互连接所述侧方保持部的孔带。而且,将保持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设置在侧方保持部之间,通过上述孔带经过所述腹部保持部,实现对婴儿的固定。但是由于腹部保持部设置得其基部与垫部的后端接合,其前端部经过在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胯裆而到达婴儿的腹部,从基部至孔带穿过的位置为止的有效长度一旦与婴儿的体格不符,腹部保持部过于松弛,婴儿的保持不稳定,反之,腹部保持部过紧,压迫腹部和胯裆,产生不舒服感。
(3)在现有的婴儿带中,在支撑物的内部设置由聚丙烯等树脂构成的芯材,以便保持支撑物的形状。在横抱婴儿状态下而悬吊支撑时,一般将从背面侧支撑婴儿的垫部设置在所述支撑物上,为了提高婴儿的舒适感,最好将作为上述芯材的背板内藏在所述垫部内,但是在横抱式婴儿带中,一旦将背板形成得过大,所述背板的边缘与使用者的腹部等接触,使使用者感觉到痛感。
(4)在上述婴儿带中,在垫部上设置支撑从婴儿的头部至臀部为止的主体部,同时,用于支撑婴儿脚部的脚支撑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自由弯折地设置在所述垫部上。但是由于脚支撑部几乎是平板状结构,婴儿的脚很容易从侧方落下,特别是,由肩带悬吊时,脚支撑部以它和主体部的交界(弯折点)为支点倾斜升起,婴儿的脚更容易落下。
(5)在由肩带悬吊所述垫部时,上述脚支撑部以它和主体部的交界为支点倾斜升起,在使婴儿仰卧就寝时,由于所述婴儿采用使脚部稍微举起的姿态,由脚支撑部的倾斜,可以获得合适的抱婴儿的姿态。但是,当婴儿的体形小时,由于婴儿体重轻,脚支撑部升高到所需高度之上,婴儿的脚部不自然地升起,损害了舒适感。
(6)现有的婴儿带大多是采用横抱和竖抱的兼用样式,难以充分照顾在使婴儿就寝状态下支撑时的使用方便和婴儿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下文对本发明的目的以及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本发明各种方式相互对应地进行介绍。而且,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标记了图中的附图标记,但是这些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喂奶者负担的婴儿带。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在本发明第1方式中,一种具有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且由共同的肩带3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的婴儿带,在与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前端部相连的上述肩带的一端部上,该肩带分成两叉并形成一对连接部13,上述连接部分别在沿上述支撑物宽度方向上离开位置上与上述支撑物相连,而且,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由上述连接部引起的上述支撑物的支撑高度。
如果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婴儿带,通过将一对连接部中与使用者远的一个连接部所引起的支撑高度调整得比由另一个连接部引起的支撑高度高,能够将婴儿朝向佩戴了所述婴儿带的喂奶者一侧的斜度给予所述支撑物的前端部,由此,能够采用婴儿的嘴抵达喂奶者的乳头的姿态支撑婴儿。作为实现这种支撑的结果,能够显著地减轻喂奶者的负担,不言而喻,如果将由一对连接部引起的支撑高度设定的大致相等,能够与现有婴儿带一样以大致水平横抱姿态支撑婴儿。
在第1方式的婴儿带中,最好与上述支撑物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支撑有关的上述肩带的长度能够被调整。通过能够调整肩带的长度,不受使用者或婴儿的体格或使用感的不同的限制,可以获得适合的支撑姿态。
在第1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上述肩带的上述连接部上也可以分别设置用于实现上述支撑高度调整的带长度调整具15以及从上述支撑物的内侧看覆盖上述带长度调整具的罩16。通过由所述罩覆盖该带长度调整具,可以消除在支撑物上躺下的婴儿头部接近上述带长度调整具的担忧。
在第1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上述肩带的上述连接部上分别设置用于悬吊支撑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前端部的调整带14、以及调整与上述支撑物的前端部支撑有关的上述调整带长度的带长度调整具15,也可以在从上述调整带的上述带长度调整具引出的剩余长度部分14a的前端上设置环部14b。通过手指挂在所述环部上,能够轻易和迅速地从上述带长度调整具中将剩余长度部分引出而使调整带的长度变化。
在第1方式的婴儿带中,也可以在上述支撑物上设置用于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以及包围在该垫部上就寝的婴儿头部的头部防护物5,在与上述头部防护物周方向有关的两端上设置喂奶用的开口部8,上述肩带的上述连接部也可以与上述头部防护物相连。在此情况下,能够一边由上述头部防护物阻挡朝向喂奶者倾斜的婴儿头部,一边通过所述开口部将婴儿的嘴引导到喂奶者的乳头上。
而且,也可以在上述垫部的侧缘部上设置从侧方支撑上述婴儿的侧方支撑部6,上述喂奶用开口部也可以设置在上述头部防护物和上述侧方支撑部之间。一旦这样做,能够由头部防护物和侧方支撑部阻挡朝向喂奶者倾斜的婴儿,能够使喂奶中婴儿的姿态更稳定。
而且当在上述头部防护物的两端上设置喂奶用的开口部时,最好上述肩带能够在针对上述使用者从左肩或右肩悬吊状态下安装。由此,即使支撑物左右颠倒,仅悬吊肩带,可以在右侧或左侧进行喂奶。
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婴儿体格大小都能在适合位置使用腹部保持部的婴儿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本发明第2方式中,在一种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的肩带3的婴儿带中,在上述支撑物上设置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设置在上述垫部两侧上且从侧方支撑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腹部周围的左右一对侧方支撑部6、设置得从与上述垫部接合的基部7a经过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胯裆且前端部7b到达上述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7、通过经上述腹部保持部且与上述一对侧方支撑部相连而将这些侧方支撑部和腹部保持部朝向上述婴儿地连接的孔带25。在上述腹部保持部上设置使上述孔带通过位置沿连接上述基部和上述前端部的长度方向上变化的带位置调整装置(30,31)。
如果采用第2实施方式,通过使上述孔带通过的位置沿腹部保持部的长度方向上变化,能够使从孔带通过位置至所述基部为止的腹部保持部的长度增减,因而在支撑体格小的婴儿时,使孔带通过位置向基部侧变化,在支撑体格大的婴儿时,使孔带通过位置向前端部侧变化,无论婴儿的体格大小,都能在适合位置上使用腹部保持部。
在第2方式的婴儿带中,作为上述带位置调整装置,也可以将多个带袢孔(30,31)在上述支撑物前后方向改变位置地设置在上述腹部保持部上,此时,通过选择使孔带通过的带袢孔,能够使带通过位置改变。
第1带袢(32)缝纫在上述腹部保持部的主体7c上,在第1带袢和上述主体之间形成第1带孔30,在上述第1带袢上向上述基部侧偏移位置地缝纫第2带袢33,在上述第1带袢和第2带袢之间形成第2带袢孔31。通过这种一边使带袢偏移,一边重合地缝纫,能够简单地形成位置不同的多个带袢孔,而且由于第2带袢孔形成在上述第1带袢和第2带袢之间,与将第2带袢从第1带袢孔完全分开,在第2带袢和主体之间形成第2带袢孔相比,能够缓和与腹部保持部长度方向有关的第1带孔和第2带孔的位置关系的约束,能够分别将两个带袢孔设置在更适合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第3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缓和背板与使用者接触时的感觉的婴儿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 一种婴儿带1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的肩带3,在上述支撑物上设置用于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在上述垫部内设置了作为对抗婴儿支撑负荷且保持垫部形状的芯材的背板18,在上述背板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了比该背板的中心侧板厚厚度增大的扩大部分18c。
如果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通过设置扩大部分,与背板的外周板厚和中心侧板厚原封不动相比,能够遏制背板接触时的咬入,从而能够缓和使用者与背板接触时的感觉。
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上述扩大部分也可以设置在上述背板的侧缘上。在平躺状态下抱婴儿时,背板的侧缘最接近使用者的腹部,因而,通过在所述背板的侧缘上设置所述扩大部分,能够有效地获取所述扩大部分的效果
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只要所述扩大部分是使外周的厚度比背板中心侧的板厚增加并减轻边缘的锋利或使边缘不锋利的部分,则不限制其形状和制造方法。在最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扩大部分,也可以设置断面圆弧形的滚边部。由于从这种滚边部的表面消除了锐边,使接触时感觉缓和的效果高。
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上述背板的侧缘上设置向该背板内侧后退的挖掉部18d。即使婴儿的一部分(例如腕部)向垫部外伸出,如果设置了挖掉部,不会在使用者和背板之间紧紧夹持婴儿,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
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与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前端部相连的上述肩带的一端部上,该肩带分成两叉并形成一对连接部13,上述连接部分别在沿上述支撑物宽度方向上离开的位置上与上述支撑物相连,而且,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由上述连接部引起的上述支撑物的支撑高度。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将一对连接部中与使用者(此时相当于喂奶者)远的一个连接部所引起的支撑高度调整得比由另一个连接部引起的支撑高度高,能够将婴儿朝向佩戴了所述婴儿带的喂奶者一侧的斜度给予所述支撑物的前端部,由此,能够采用婴儿的嘴抵达喂奶者的乳房的姿态支撑婴儿,因而,当这样将婴儿引导到使用者时,由于背板也引导到喂奶者侧,容易接触,存在由设置本发明的滚边部等扩大部分所引起的效果最有效地发挥,喂奶者没有感觉到任何痛苦,能够长时间保持喂奶姿势等优点。
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希望最好能够调整与上述支撑物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支撑有关的上述肩带的长度。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上述肩带的各个连接部上也可以分别设置用于实现上述支撑高度调整的带长度调整具15以及从上述支撑物的内侧看覆盖上述带长度调整具的罩16。在上述肩带的上述连接部上分别设置用于悬吊支撑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前端部的调整带14、以及调整与上述支撑物的上述前端部支撑有关的上述调整带长度的带长度调整具15,也可以在从上述调整带的上述带长度调整具引出的剩余长度部分14a的前端上设置环部14b。通过手指挂在所述环部上,能够轻易和迅速地从上述带长度调整具中将剩余长度部分引出而使调整带的长度变化。在上述支撑物上设置用于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以及包围在垫部4上就寝的婴儿头部的头部防护物5,在与上述头部防护物周方向有关的两端上设置喂奶用的开口部8,上述肩带的上述连接部也可以与上述头部防护物相连。而且,也可以在上述垫部的侧缘部上设置从侧方支撑上述婴儿的侧方支撑部6,上述喂奶用开口部也可以设置在上述头部防护物和上述侧方支撑部之间。
本发明的第4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防止婴儿脚部脱落效果的婴儿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一种婴儿带1,具有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和用于悬吊支撑所述垫部的肩带3,在上述垫部上设置支撑从婴儿头部至臀部为止的主体部4A以及支撑婴儿脚部的脚支撑部4B,上述主体部两侧相对上述脚支撑部的交界位置上,竖立防护壁35。
如果采用第4实施方式,在主体部的两侧而且相对脚支撑部的交界位置上设置的防护壁限制向婴儿的大腿附近分开。由此,将婴儿的脚部保持在脚支撑部上。
在第4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上述主体部的侧缘上设置用于从侧方支撑上述婴儿腹部的侧方支撑部6,此时上述防护壁也可以设置在上述侧方支撑部和上述脚支撑部之间。
在第4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通过对上述防护壁的表面材料36和上述脚支撑部的表面材料37进行立体缝纫,可以将上述防护壁保持在竖立状态下。在上述防护壁的表面材料和上述脚支撑部的表面材料之间设置越向外周越扩大的切缝38,通过由一定的缝边39而对上述切缝进行缝合,也可以实现上述立体缝纫。如果采用这种立体缝纫,在上述防护壁和脚支撑部之间产生举起应力,能够在竖立状态下保持所述防护壁。
本发明的第5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论婴儿体格大小都能够适合地设定脚支撑部斜度的婴儿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在一种具有使婴儿110就寝的垫部4和用于悬吊支撑所述垫部的肩带3的婴儿带中,在上述垫部的前后上分别设置支撑从婴儿头部至臀部为止的主体部4A、相对该主体部弯折自由地连接且支撑婴儿脚部的脚支撑部4B,上述肩带的一端接合在上述脚支撑部上。而且,婴儿带还包括使由上述肩带的上述一端引起的上述垫部悬吊支撑位置沿相对于上述主体部接近或离开的方向变化的悬吊位置调整装置(40,41)。
如果采用第5实施方式,一旦考虑将肩带的长度固定在适应使用者的一定长度上,脚支撑部侧的悬吊支撑位置设定得越远离主体部,其悬吊支撑位置变得越引向主体部,脚支撑部的斜度变强。因而,当支撑体格小的婴儿时,通过将悬吊支撑位置靠近主体部,可以防止脚支撑部过度倾斜。另一方面,当支撑体格大的婴儿时,使悬吊支撑位置离开主体部,即使悬吊支撑位置离开主体部,由于婴儿体重大,不担心脚支撑部过度倾斜。
在第5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上述悬吊位置调整装置也可以包括从上述脚支撑部和上述肩带接合位置朝向上述主体部侧偏地设置在上述脚支撑部上的第1接合装置40、设置在上述肩带上并相对于第1接合装置能够连接和解除连接的第2接合装置41。通过连接这种接合装置,在接合装置的连接位置上,肩带由脚支撑部限制,肩带的悬吊支撑位置向主体侧变化。
在第5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作为上述第1接合装置和上述第2接合装置之一设置夹具40,作为另一个接合装置,设置通过所述夹具并能挂止在里侧的挂止部41。如果采用这种实施方式,如果使所述夹具通过所述挂住部并挂在里侧,则将肩带和脚支撑部连接在一起。挂止部也可以是纽扣孔或环那样的装置,能够用非常简单的结构实现悬吊位置的调整装置。
在第5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覆盖就寝在上述垫部上的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7的基部7a接合在上述脚支撑部上,在上述基部的接合部分上也可以设置作为第1接合装置的上述夹具。如果采用这种结构,从婴儿侧看,能够将所述夹具隐藏在腹部保持部的基部的里侧。因而,在不使用夹具时,存在该夹具不变得累赘的优点。
在第5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上述肩带上也可以设置能够覆盖设置了上述第2接合装置的区域的罩43。利用这种罩,在垫部上就寝的婴儿脚部能够不与第2接合装置或与第2接合装置相连的第1接合装置直接接触。
在第5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使上述肩带宽度减少的狭小部42也可以相对上述接合装置而毗邻所述肩带长度方向中心侧地设置。一旦使悬吊支撑位置向主体侧移动,由于肩带由婴儿的胯裆接近,一旦使用宽度宽的肩带,存在压迫婴儿大腿之间的担忧。但是,如果邻近接合装置地设置狭小部,可以消除上述担忧。而且在此实施方式中,接合装置和狭小部不直接接触婴儿的胯裆,在上述肩带上,也可以设置能够覆盖设置了上述第2接合装置和狭小部的区域的罩43。
本发明的第6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支撑就寝状态下的婴儿时使用方便以及能够提高婴儿舒适感的婴儿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发明第6方式的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的肩带3。在上述支撑物中,设置了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设置在上述垫部两侧上且从侧方支撑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腹部周围的左右一对侧方支撑部6、设置得从与上述垫部接合的基部7a经过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大腿之间且前端部7b到达上述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7、通过经上述腹部保持部且与上述一对侧方支撑部相连而将这些侧方支撑部和腹部保持部朝向上述婴儿地连接的孔带25,因而,上述孔带的基部25a缝纫在任一个侧方支撑部上,上述孔带的前端侧能够穿过的带通过具28设置在另一个侧方支撑部上。
如果采用第6实施方式,由于将孔带缝纫在侧方支撑部上,通过使其前端部经由所述腹部保持部并通过另一个侧方支撑部的带通过具向上拉,将上述一对侧方保持部和腹部保持部连接为一体,能够将婴儿保持在垫部上。因而,能够技巧良好地进行由一对侧方保持部和腹部保持部引起的对婴儿的约束。
在第6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在上述孔带上能够相互啮合的一对阴阳扣(26A,26B)设置在该孔带长度方向上某个距离之处,上述孔带前端侧的扣26B能够通过所述带通过具,上述孔带的剩余长度部分25b从所述前端侧的扣折返地引出,当处于上述前端侧的扣和所述剩余长度部分通过所述带通过具的状态下,上述扣挂在上述带通过具上,上述前端侧的扣构成得不能将上述带通过具拔出。
此时,所述扣通过上述带通过具后,通过使孔带的前端侧折返并彼此连接所述扣,所述孔带在扣间形成环,通过从此状态下引出剩余长度部分,能够连接孔带,即使由于某种理由扣脱落,由于所述扣挂在所述带通过具上,不能通过所述带通过具,孔带不会由于意外而从另一侧方支撑部脱落,从而能够确保孔带操作的高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第6目的,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的肩带3,在上述支撑物上设置了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设置在上述垫部两侧上且从侧方支撑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腹部周围的左右一对侧方支撑部6、设置得从与上述垫部接合的基部7a经过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胯裆且前端部7b到达上述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7、通过经上述腹部保持部且与上述一对侧方支撑部相连而将这些侧方支撑部和腹部保持部朝向上述婴儿地连接的孔带25,上述侧方支撑部和上述腹部保持部设置得分别以各自的基部为支点而在上述垫部内外自由弯折。
如果采用第7实施方式的婴儿带,通过使垫部外侧的侧方支撑部和腹部保持部折返,能够将垫部展宽为其上面几乎无障碍的平坦状态。由此,更容易进行将婴儿放置在所述垫部上或从所述垫部上抱起婴儿,婴儿也能够在垫部上进行暂时就寝。
而且在第7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垫部上,也可以作为指示放置上述婴儿头部范围的标识而在上述垫部上设置接缝线19。相对于展宽为几乎平坦状的垫部,以所述接缝线作为目视标准,能够将婴儿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为了实现上述第6目的,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的肩带3。在上述支撑物上设置了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在该垫部内设置作为对抗婴儿的支撑负荷并保持垫部形状的芯材的背板18,在上述背板上设置了通气孔18a。
如果采用第8实施方式的婴儿带,由于利用所述背板保持所述垫部形状,能够防止在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脊柱扭曲,另一方面。由通气孔确保背板和婴儿之间的通气性,能够不使婴儿后背闷热地进行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第6目的,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的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110的支撑物2、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的肩带3,在上述支撑物上设置了使婴儿就寝的垫部4,在所述垫部的前缘设置了包围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头部的头部防护物5,在上述头部防护物的内装材上设置通气孔(20,22)。
在上述第9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由于通过所述通气孔进行头部防护物内外的换气,婴儿的头部很难闷热,提高了舒适性。而且设置了上述内装材的通气孔20的部分也可以由带网眼坯料制造的表面材料21覆盖。此时在不牺牲通气性的情况下,能够使其存在不引人注意。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婴儿带,通过调整由一对连接部引起的支撑高度,用于以横抱姿态而支撑婴儿的婴儿带也能够在喂奶时支撑婴儿,能够显著地减轻喂奶者的负担,扩大横抱式婴儿带的用途。
如果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婴儿带,由于能够使孔带通过位置沿腹部保持部的长度方向上变化,能够使从孔带通过位置至基部为止的腹部保持部的长度增减。无论婴儿体格大小,都能在适合位置上使用腹部保持部。
如果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通过至少在背板的一部分外周上设置扩大部分,能够遏制当使用者接触背板时背板的侵入,缓和接触时的感觉。由此,例如即使采用象喂奶那样支撑具与使用者密切接触姿态,使用者不会感觉到不舒适感,获得长时间采用该种姿态的作用效果。
如果采用第4实施方式的婴儿带,由于由垫部的防护壁限制向婴儿大腿附近的开度,能够提高防止婴儿脚部从脚支撑部脱落的效果。因而,能够可靠地将婴儿脚部保持在脚支撑部上,能够以舒适的横抱姿态支撑婴儿。
如果采用第5实施方式的婴儿带,当支撑体格小的婴儿时,通过使悬吊支撑位置接近所述主体部,能够防止脚支撑部过度倾斜。另一方面,当支撑体格大的婴儿时,使悬吊支撑位置离开所述主体部,即使由于婴儿体重大,脚支撑部也不会过度倾斜。因此,无论婴儿体格大小,都能适合地设置脚部支撑部的斜度。
如果采用第6实施方式的婴儿带,能够技巧良好地进行利用了孔带的一对侧方支撑部和腹部支撑部所引起的婴儿的约束。如果采用第7实施方式的婴儿带,能够轻易地进行婴儿的放置,而且能够使婴儿暂时在垫部上就寝。由此,能够提高采用横抱姿态支撑婴儿时的婴儿带的方便性。而且如果采用第8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一方面可以防止支撑在垫部上的婴儿的脊柱的扭曲,另一方面,能够不使婴儿后背闷热地进行支撑,能够舒适地支撑婴儿。如果采用第10实施方式的婴儿带,婴儿头部难以闷热,能够舒适地支撑婴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婴儿带的透视图。
图2是支撑物前端部的透视图。
图3(a)和(b)分别是表示从使用者正面和背面侧所看到的采用横抱姿态支撑婴儿的状态的视图。
图4(a)和(b)分别是表示从使用者正面和右面侧所看到的对婴儿喂奶时的支撑状态的视图。
图5是表示准备喂奶并将垫部的头部支撑侧倾斜后状态的视图。
图6是表示为了实现图5所示姿态而操纵调整带的状态的视图。
图7是从内装在垫部内的背板里面侧看到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从图7的VIII方向所看到的背板状态的视图。
图9是表示背板外周断面形状的视图,其中9(a)和(b)分别是表示沿图7的XIa-XIa线和XIb-XIb线所示位置的断面形状的视图。
图10是表示在背板上设置了挖掉部的示例的视图。
图11是表示头部防护物的通气结构的视图。
图12是表示头部防护物其它状态的视图。
图13是表示由支撑物约束婴儿状态的视图。
图14是表示孔带安装顺序的视图。
图15是表示将孔带的阳扣从雌扣中拔出时状态的视图,(a)是表示从垫部侧方所看到状态的视图,(b)是沿(a)的xvb-xvb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16是涉及垫部的主体部和脚支撑部之间连接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7(a)和(b)分别是表示图16所示连接部在缝合之前和缝合之后状态的视图。
图18是涉及肩带和支撑物后端部之间连接部的局部放大视图,(a)表示肩带悬吊支撑位置与垫部后缘一致的状态,(b)表示肩带悬吊支撑位置挪动到前方的状态。
图19是表示设置在肩带和支撑物后端部的连接部上的罩的视图,(a)表示将罩放下来状态,(b)表示将罩翻上状态。
图20是表示悬吊位置调整手段的其它方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婴儿带1。婴儿带1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2以及肩带3,肩带3悬吊支撑组成该支撑物2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2a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2b。支撑物2具有婴儿横卧的垫部4。在垫部4的前缘4a设置用于围绕婴儿头部的头部防护物5。而且,在垫部4的左右侧缘4c上分别设置大致三角形的侧垫(侧方支撑部)6。而且在左右侧垫6之间设置作为腹部保持部的腹接触垫7,其基部7a由缝纫等方式接合在从垫部4的后缘4b稍微向前方的位置上。在头部防护物5和侧垫6之间设置用于喂奶用的开口部8。垫部4、头部防护物5、侧垫6和腹接触垫7都由布制的表面材料覆盖适合的内装材而形成。内装材和表面材料可以根据婴儿带1的各个部分的用途和功能而进行适宜的变更。
肩带3由梯形锁(ladder lock)12连接前带10和后带11,构成为一个长度可调整的带子。前带10和后带11的材料可以使用布、树脂等各种带材料,但是在此使用布。
如图2所示,支撑所述支撑物2前端部2a的前带10的一端分成两叉地形成一对连接部13。在各个连接部13上设置用于悬吊所述支撑物2前端部2a的调整带14以及梯形锁15,所述梯形锁15作为调整与支撑物2前端部2a的支撑有关的调整带14的长度(下文称作有效长度)的调整器具。调整带14的一端由缝纫而接合在头部防护物5的上缘5a上,调整带14的另一端插入梯形锁15内并如图中空白箭头所示向一端侧折返。从调整带14相对头部防护物5的接合部分至梯形锁15为止的长度相当于各个调整带14的有效长度。在从梯形锁15引出的调整带14的剩余部分14a的前端上,通过将剩余部分14a折返规定长度缝合而形成环部14b。
如果采用上述肩带3,通过独立地调整左右调整带14从梯形锁15的引出长度(剩余部分14a的长度),使由肩带3各个连接部13引起的支撑物2的前端部2a的支撑高度左右独立地变化,由此能够在图3的横抱姿态和图4的喂奶姿态之间切换婴儿的支撑姿态。
也就是在实现横抱姿态时,如图2所示左右大致相等地设定调整带14的有效长度,在此状态下,如图3(a)和(b)所示,使用者(喂奶者)100在悬挂状态下将肩带3挂在肩上,使在垫部4入睡的婴儿110的头部111稍微比臀部112靠上地支撑婴儿带1。而且,婴儿110的整体支撑高度可以利用梯形锁12调整肩带3的后带11与婴儿带1的支撑有关的长度(有效长度)来实现。在这种使用状态下,如图2所示,支撑在婴儿带1上的婴儿110在婴儿带1的宽度方向(图2中箭头W所示方向)上大致水平地支撑。
另一方面,在实现适合的喂奶姿态时,从横抱姿态缩短肩带3。也就是利用梯形锁12变短设定所述后带11的有效长度,使婴儿带1的支撑位置整体升高,使婴儿向使用者的胸部接近,因而,如图5所示,在肩带3的调整带14中,将在远离使用者100一侧的调整带14的有效长度设定得比接近使用者100一侧的调整带14的有效长度短。由此,使在垫部4上入睡的婴儿110的头部111在远离使用者一侧升高,婴儿110的头部111朝向使用者100,朝向使用者地使婴儿的脸部倾斜。利用这种倾斜和喂奶用开口部8将婴儿的嘴部引导到使用者100的乳房,能够在此状态下继续地支撑婴儿110。由此,即使使用者100不用腕部和手支撑婴儿110的头部111,也能进行喂奶,可以减轻使用者100的负担。
而且在喂奶姿态下,由头部防护物5和侧垫6承受止住被倾斜的婴儿110,能够使婴儿110的姿势稳定。而且如图6示,在缩短调整带14的有效长度时,通过将拇指搭在调整带14的环部14b上,能够轻易迅速地拉出剩余部分14a。此外,由于肩带3是开口式,并在头部防护物5的两侧上设置了喂奶用开口部8,通过使支撑物2左右颠倒并吊直肩带3,在左右任一侧上,也可以进行喂奶。从支撑物2的内侧(垫部4侧)观察,在连接部13上设置了覆盖梯形锁15的罩16。罩16与肩带3的前带10采用相同的布料构成。其基部16a构成为覆盖用于固定梯形锁15的固定带17的袋状。通过设置这种罩16,不用担心在垫部4入睡的婴儿110的头部111与梯形锁15接触。特别是,由于在喂奶时婴儿110的头部111偏向使用者100侧而碰上连接部13的可能性高,这种罩16很有用。
下面对这种婴儿带1的各个部分的特征进行介绍。
首先介绍垫部4,如图1所示,垫部4包括主体部4A和脚支撑部4B。如图3(a)所示,主体部4A支撑从婴儿110的头部111至臀部112为止的部位。脚支撑部4B支撑婴儿110的脚部113,主体部4A和脚支撑部4B沿设置在它们交界处的接缝线4d(参考图1)相互可以折弯地连接。对于主体部4A和脚支撑部4B的上面侧的表面材料,考虑到通气性,最好使用带网眼布料。在主体部4A和脚支撑部4B内部,作为内装材配置氨酯等衬垫材料。
在主体部4A的内部,作为与衬垫材料不同的内装材,内装作为用于保持垫部4形状的芯材而发挥功能的如图7所示的背板18。背板18是使用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作为坯料的成形品。如图8所示,背板18以婴儿带1宽度方向中心部分作为底稍微弯曲成弓形。而且给予背板18能够针对支撑婴儿110时的负载而大致维持原有形状数量级的刚性。如图7所示,几乎在背板18的整个面上,设置用于改善垫部4通气性的适合数量的通气孔18a。此外在背板18的端部上设置一对延长部18b。延长部18b插入夹持在头部防护物5的内部,对抗由调整带14引起的头部防护物5的悬吊反力而遏制头部防护物5的形状改变。
如图9(a)和(b)所示,在背板18的整个外周上设置作为放大部的断面圆弧状的滚边部18c。通过设置滚边部18c,排除了在背板18的外周上出现相当于背板18的板厚或比其薄的锋利的刃口,使垫部4与使用者接触时的感觉柔和。当婴儿的手腕向垫部4的侧方延伸时,为了在使用者100和垫部4之间不过度夹持婴儿的手腕,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背板18的侧缘上设置从图中双点划线所示原来的轮廓形状(也就是沿前后弯曲描绘自然线时的轮廓形状)向内侧后退的挖掉部18d。而且也可以在图10所示挖掉部18d上设置滚边部18c。放大部并不局限于断面圆弧形的滚边部18c。如果使背板18的外周上为使锋利的刃口不存在的形状,可以适合地变更为椭圆形、滴形。例如也可以使背板18的外周被剪切而形成放大部。
而且,背板18只设置在主体部4A内。在脚支撑部4B的内部,除了氨酯等垫子材料之外,作为形状保持用品的芯材而发挥功能的背板18之外的其它板状树脂成形品(例如聚丙烯成形品)可以作为内装材设置。
如图1所示,垫部4内设置作为表示放置婴儿110的头部111范围的标识的接缝线19。而且,作为内装材将氨酯等垫子材料设置在头部防护物5内,但是为了确保头部111附近的通气性,在这种垫子材料上设置如图11所示的通气孔20。而且,在覆盖所述头部防护物5的通气孔20附近部分的表面材料中,使用带网眼布料21。而且代替图11所示结构,也可以设置图12所示的贯通头部防护物5的通气孔22。
下面对使用了侧垫6和腹接触垫7的婴儿110的固定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侧垫6从垫部4的侧缘4c向上方延伸,在相对垫部4的接合部6a上在垫部4内外自由折返。从支撑物2前端部2a侧观看,孔带25的基部25a通过缝合而固定左侧的侧垫6上。孔带25具有能够在左右侧垫6之间往复的长度。
如图14(a)所示,在孔带25的中间部分安装阴扣26A。能够相对于该阴扣26A而连接和分离的阳扣26B设置在孔带25的前端侧上。阴扣26A的安装位置不变。与调整带14和梯形锁15的关系相同,通过孔带25的前端插入阳扣26B并折返而形成剩余长度部分25b。通过调整所述剩余长度部分25b的长度,可以调整孔带25上的阳扣26B的位置。通过调整阳扣26B的位置,能够使与婴儿110的约束有关的孔带25的长度(有效长度)改变。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从支撑物2的前端部2a观看,将固定带27缝合在右侧侧垫6上。在固定带27的前端安装带通过用具28。带通过用具28是象写字母D那样形成的环状部件,被通称为D箍。带通过用具28具有安装在孔带25上的阳扣26B能够通过的尺寸。但是该尺寸也可以在阳扣26B能够通过的范围内限制得尽可能地小。
图1所示的腹接触垫7设置成从接合在垫部4的脚支撑部4B的基部7a经过躺在垫部4上的婴儿的大腿之间且前端部7b到达婴儿的腹部,同时,以基部7a为支点能够在垫部4内外折返。腹接触垫7的位置和尺寸设置得在垫部4侧折返时其前端部7b进入两个侧垫6彼此之间的空间。在腹接触垫7的前端部7b上,作为调整上述孔带25通过位置的带位置调整手段,设置第1带袢孔30、从第1带袢孔30向基部7a侧也就是向支撑物2的后端侧2b后退的第2带袢孔31。这些孔都具有用于使孔带25的阴扣26A和阳扣26B能够通过的足够大的尺寸。第1带袢孔30在腹接触垫7的表面上设置了布制的第1带袢32,通过将其两侧缘部32a之外的部分缝合在垫主体7c上而形成。而且,第2带袢孔31在第1带袢32的表面上设置布制的第2带袢33,通过将其两侧缘部33a之外的部分缝合在垫主体7c上或缝合在第1带袢32上而形成。不言而喻,也可以由上述方法之外的方法形成上述第1带袢孔30和第2带袢孔31。
图13表示由垫6和7将就寝在垫部4上的婴儿固定的状态。在婴儿110在垫部4上就寝时,或从垫部4上抱起婴儿时,如图13(a)所示,使各个垫6和7向垫部4的外侧折返,使垫部4扩展成其上面没有障碍物大致平坦状态。由此,容易放置和抱起婴儿。特别是,与构成袋状的婴儿带相比,具有显著差别。
如图13(a)所示那样使婴儿110在垫部4上就寝后,如图14(a)所示,使孔带25穿过带袢孔30或带袢孔31(分别在图13中选择第2带袢孔31,在图14中选择第1带袢孔30)。然后如图14(b)所示,让孔带25前端的阳扣26B通过带通过用具28,然后如图14(c)所示,让阳扣26B在上侧折返,从带袢孔30或31中将阴扣26A引出。从而如图14(d)所示,使阴扣26A和阳扣26B相连。使阴扣26A和阳扣26B返回带袢孔30或31。此时孔带25的剩余长度部分25b从带通过用具28中完全拉出。
通过经过上述操作,如图13(b)所示,两个侧垫6和腹接触垫7由孔带25连接在一起。但是在孔带25的有效长度充分长的状态下,侧垫6彼此离开并在侧垫6和腹接触垫7之间产生空隙,不能将婴儿110牢固地固定在垫部4上。从图13(b)所示状态,将孔带25的剩余长度部分25b从阳扣26B拉出,有效缩短孔带25的长度。由此,如图13(c)所示,侧垫6和腹接触垫7在婴儿110的腹部周围连续,能够可靠地将在垫部4上就寝的婴儿110固定在支撑物2内。此时,伴随着孔带25有效长度的缩短,即使阴扣26A、阳扣26B从带袢孔30或31中突出,所述阴扣26A、阳扣26B位于侧垫6上,不直接与婴儿110直接接触。
也可以根据婴儿110的体格来选择使孔带25通过的带袢孔30或31。也就是当婴儿110的体格大时,选择第1带袢孔30,当婴儿110的体格小时,选择第2带袢孔31。由此,无论婴儿110的体格大小,都可以使由孔带25引起的约束位置适合,使腹接触垫7吻合在婴儿110上。
而且,使阳扣26B和从其中拉出的孔带25剩余长度部分25b都完全通过带通过用具28。由于孔带25经过带通过用具28并几乎180°折返,在穿过阴扣26A的阳扣26B没有可靠连接状态下而向孔带25施加拉力时,如图15(a)和(b)所示,阳扣26B和孔带25剩余长度部分25b挂在带通过用具28。此时,使用者100强制地切换阳扣26B的方向,不能将阳扣26B从带通过用具28上拔出,能够维持孔带25和带通过用具28的连接。因而,能够确保与孔带25的操作有关的高安全性。
图16是表示对垫部4的主体部4A和脚支撑部4B的连接部进行局部放大的视图。如上所述,主体部4A和脚支撑部4B由接缝线4d区分。连接在接缝线4d上的接缝线4e从侧缘4c稍微离开内侧地设置在主体部4A上,图7所示的背板18设置得比接缝线4e更靠内侧。比接缝线4e更靠外侧的区域作为通过侧垫6的防护壁35可以向上竖立。所述防护壁35相同地设置在垫部4的左右两侧。
防护壁35和脚支撑部4B的连接部分立体缝纫得防护壁35保持在稍微竖立状态。也就是如图17(a)所示,在构成防护壁35的表面材料36和构成脚支撑部4B的连接材料37之间设置越向外周越扩大的切口38。如图17(b)所示,以一定宽度的切口38作为缝边39,使两个表面材料36、37缝合。由此,产生稍微向上举起脚支撑部4B和防护壁35的应力,防护壁35自然升起。通过设置这种防护壁35,支撑在脚支撑部4B上的婴儿110的脚部113难以滑落到侧方。
如图16所示,在脚支撑部4B上设置相对于腹接触垫7的基部7a而毗邻垫部4的后缘4b并作为夹具的肘节(toggle)40。一方面,如图18(a)所示,在肩带3的后带11上设置具有按钮孔41a的挂止部41。从垫部4的后缘4b至按钮孔41a的距离与从垫部4的后缘4b至肘节40的距离大致相等。在从按钮孔41a中拔出了肘节40的状态下,由肩带3引起的脚支撑部4B的悬吊支撑位置与后缘4b一致。与此种情况相对,如图18(b)所示,通过将肘节40通过按钮孔41a并挂在挂止部41的里侧上,使肩带3和肘节40相连,由此,由肩带3引起的脚支撑部4B的悬吊支撑位置(垫部4的悬吊负荷作用点)比图18(a)接近主体部4A。
通过上述那样使脚支撑部4B的悬吊支撑位置改变,能够适合地调整脚支撑部4B相对于主体部4A的倾角。例如,由于体格小的婴儿110的体重轻,在图18(a)所示原封不动状态下,由肩带3悬吊时,将脚支撑部4B举起到必要高度之上。在此场合下,将肘节40通过按钮孔41a,向前移动垫部4的悬吊支撑位置,由此,减轻脚支撑部4B的倾斜,能够实现自然的支撑姿势。当婴儿110长大,垫部4变瘦小时,可以将肘节40从肩带3上脱开,使悬吊支撑位置向后方移动。此时,由于体格大的婴儿体重大,脚支撑部4B的倾斜能够自然被限制。
由于肩带3的按钮孔41a附近通过婴儿的大腿之间,存在肩带3和婴儿110的脚部113接触的担忧,特别是存在大腿内侧压迫在宽度宽的肩带上的担忧,因而如图18(a)所示,在肩带3的后带11上,作为使带宽减少的狭小部分的缩颈部42设置得相对按钮孔41a而邻近肩带3长度方向中心侧。将后带11以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为底折成两部分,在所述折成的两部分上使后带11的两缘彼此缝合而形成所述缩颈部42。不言而喻,也可以由其他方法形成所述狭小部。而且,在肩带3的后带11上,设置能够覆盖设置有所述挂止部41和缩颈部42区域的筒状罩43。如图19(a)所示,罩43具有几乎抵达垫部4的后缘4b为止的长度。而且如图19(b)所示,罩43能够向上翻到露出缩颈部42的程度。由罩43可以相对于婴儿110直接覆盖隐藏所述肘节40和缩颈部42,避免由直接接触所引起的不舒适感觉。而且,如果缩小肩带的宽度,也可以省略所述狭小部。当省略所述狭小部时,罩43能够覆盖挂止部41就行,特别是如果没有障碍,也可以省略罩43。
本发明的婴儿带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各种方式下实施。下面介绍本发明各种方式中的其它可能的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例如,肩带3的连接部12也可以将梯形锁15固定在头部防护物5侧上,将调整带14固定在前带10侧上。可以对支撑物2的形状和结构进行适合的变更。例如头部防护物5、侧垫6或腹接触垫7不一定设置成第1实施方式婴儿带那样的形式。连接部13不局限于是利用调整带14和梯形锁15的物品。例如,也可以在连接部中采用与孔带25的连接结构相同的结构。将带通过具固定在头部防护物5或前带10上,面绒毛制造的带也可以针对该带通过具而能够通过并将折返部分固定在任意长度,虽然用于实现肩带长度调整的结构也可以不一定设置第1实施方式中那样的结构,但是在设置时,可以对其具体结构进行适合的变更。
在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例如,带位置调整装置如果是能够改变从腹接触垫7的基部7a至孔带25通过位置为止的距离的调整装置,则不局限于根据多个带袢孔的装置。例如,带位置调整装置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也就是在离开所述腹接触垫7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上安装能够相互接合的纽扣和字母扣等连接装置,通过切换这种连接和解除,使腹接触垫7的长度变化。支撑物2的形状和结构可以进行适合的变更。例如,头部防护物5不一定设置成第2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那样的形式。
在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例如肩带3的连接部也可以将梯形锁15固定在头部防护物5侧,将调整带14固定在前带10侧上。可以适合地改变支撑物2的形状和结构。例如,头部防护物5、侧垫6或腹接触垫7也可以不一定设置成本发明那样的形式。连接部12不局限于是利用调整带14和梯形锁15的物品。例如,也可以在连接部中采用与孔带25的连接结构相同的结构。将带通过具固定在头部防护物5或前带10上,面绒毛制造的带也可以针对该带通过具而能够通过并将折返部分固定在任意长度,虽然用于实现肩带长度调整的结构也可以不一定设置成第3实施方式那样的结构,但是在设置时,可以对其具体结构进行适合的变更。
在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婴儿带中,例如,头部防护物5、侧垫6和腹接触垫7也可以不一定设置成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形式。用于将防护壁保持在竖立状态下的措施并不局限于立体缝纫,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将背板那样的芯材内藏在防护壁内,强迫地使防护壁竖立。这种芯材也可以与背板一体成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中的第1接合装置是肘节等夹具,第2接合装置是挂止部,但是也可以将夹具作为第2接合装置,将挂止部作为第1接合装置。可以适合地改变支撑物2的形状和结构。例如在第5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一定设置头部防护物5、侧垫6或腹接触垫7。悬吊位置调整装置例如也可以如图20所示那样构成。在该示例中,梯形锁50通过肩带3的后带11,并将梯形锁50固定在适合位置上,同时将后带11的前端11a在比脚支撑部4B的后缘4b更远离主体部4A侧地接合,将其他调整带51安装在后缘4b上,使其前端侧穿过梯形锁50,使剩余长度部分51a折返。如果采用这种结构,拉伸调整带51的剩余长度部分51a,越缩短从垫部4的后缘4b至梯形锁50为止的距离,通过梯形锁50的后带11的前端侧向后方倾斜增大,因而由后带11引起的脚支撑部4B的悬吊支撑位置逐渐向后方移动。也可以适合地改变成除此之外的悬吊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
在本发明第6~9方式中,也可以对垫部4、头部防护物5、侧垫6或腹接触垫7的形状进行各种改变。也可以对肩带的结构进行适合的变更。本发明第6~9方式并不局限于在横抱姿态和喂奶姿态的切换,也可以适用于仅能实现上述任一个姿态的婴儿带。
Claims (34)
1.一种具有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且由共同的肩带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的婴儿带,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支撑物的所述前端部相连的所述肩带的一端部上,该肩带分成两叉并形成一对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在沿所述支撑物宽度方向上离开位置上与所述支撑物相连,而且,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由所述连接部引起的所述支撑物的支撑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带,其中,与所述支撑物前端部和后端部的支撑有关的所述肩带的长度能够被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肩带的所述连接部上分别设置用于实现所述支撑高度调整的带长度调整具以及从所述支撑物的内侧看覆盖所述带长度调整具的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肩带的所述连接部上分别设置用于悬吊支撑所述支撑物的所述前端部的调整带,以及调整与所述支撑物的所述前端部支撑有关的所述调整带长度的带长度调整具,在从所述调整带的所述带长度调整具引出的剩余长度部分的前端上设置环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支撑物上设置用于使婴儿就寝的垫部以及包围在该垫部上就寝的婴儿头部的头部防护物,在与所述头部防护物周方向有关的两端上设置喂奶用的开口部,所述肩带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部防护物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垫部的侧缘部上设置从侧方支撑所述婴儿的侧方支撑部,所述喂奶用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头部防护物和所述侧方支撑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婴儿带,其中,所述肩带能够针对所述使用者从左肩或右肩悬吊状态下安装。
8.一种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的肩带,在所述支撑物上设置使婴儿就寝的垫部、设置在所述垫部两侧上且从侧方支撑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腹部周围的左右一对侧方支撑部、设置得从与所述垫部接合的基部经过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胯裆且前端部到达所述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经由所述腹部保持部且与所述一对侧方支撑部相连而将这些侧方支撑部和腹部保持部朝向所述婴儿地连接的孔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腹部保持部上设置使所述孔带通过的位置沿连接所述基部和所述前端部的长度方向上变化的带位置调整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婴儿带,其中,作为所述带位置调整装置,在所述腹部保持部上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改变位置的多个带袢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婴儿带,其中,第1带袢缝纫在所述腹部保持部的主体上,在第1带袢和所述主体之间形成第1带孔,在所述第1带袢上向所述基部侧偏移位置地缝纫第2带袢,在所述第1带袢和第2带袢之间形成第2带袢孔。
11.一种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的肩带, 在所述支撑物上设置用于使婴儿就寝的垫部,在所述垫部内设置作为对抗婴儿支撑负荷且保持垫部形状的芯材的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了比该背板的中心侧板厚厚度增大的扩大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婴儿带,其中,所述扩大部分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侧缘上。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婴儿带,其中,作为所述扩大部分,设置断面圆弧形的滚边部。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背板的侧缘上设置向该背板内侧后退的挖掉部。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婴儿带,其中,与所述支撑物的所述端部相连的所述肩带的一端部上,该肩带分成两叉并形成一对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在沿所述支撑物宽度方向上离开的位置上与所述支撑物相连,而且,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由所述连接部引起的所述支撑物的支撑高度。
16.一种婴儿带,具有使婴儿就寝的垫部和用于悬吊支撑所述垫部的肩带,在所述垫部上设置支撑从婴儿头部至臀部为止的主体部以及支撑婴儿脚部的脚支撑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两侧相对所述脚支撑部的交界位置上,竖立防护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主体部的侧缘上设置用于从侧方支撑所述婴儿腹部的侧方支撑部,所述防护壁设置在所述侧方支撑部和所述脚支撑部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婴儿带,其中,通过对所述防护壁的表面材料和所述脚支撑部的表面材料进行立体缝纫,将所述防护壁保持在竖立状态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防护壁的表面材料和所述脚支撑部的表面材料之间设置越向外周越扩大的切缝,通过由一定的缝边而对所述切缝进行缝合,实现所述立体缝纫。
20.如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婴儿带,其中,可自由弯折地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脚支撑部。
21.一种婴儿带,具有使婴儿就寝的垫部和用于悬吊支撑所述垫部的肩带,在所述垫部的前后上分别设置支撑从婴儿头部至臀部为止的主体部、和相对该主体部弯折自由地连接且支撑婴儿脚部的脚支撑部,所述肩带的一端接合在所述脚支撑部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由所述肩带的所述一端引起的所述垫部悬吊支撑位置沿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接近或离开的方向变化的悬吊位置调整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婴儿带,其中,所述悬吊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从所述脚支撑部和所述肩带接合位置偏向所述主体部侧地设置在所述脚支撑部上的第1接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肩带上并相对于第1接合装置能够连接和解除连接的第2接合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婴儿带,其中,作为所述第1接合装置和所述第2接合装置的任一个接合装置设置夹具,作为另一个接合装置设置通过所述夹具并能挂止在里侧的挂止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婴儿带,其中,覆盖就寝在所述垫部上的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的基部接合在所述脚支撑部上,在所述基部的接合部分上设置作为第1接合装置的所述夹具。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肩带上设置能够覆盖设置了所述第2接合装置的区域的罩。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婴儿带,其中,使所述肩带宽度减少的狭小部相对所述接合装置而毗邻所述肩带长度方向中心侧地设置在所述肩带上。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婴儿带,其中,能够覆盖设置了所述第2接合装置和所述狭小部的罩设置在所述肩带上。
28.一种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的肩带,在所述支撑物上设置使婴儿就寝的垫部、设置在所述垫部两侧上且从侧方支撑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腹部周围的左右一对侧方支撑部、设置成从与所述垫部接合的基部经过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胯裆且前端部到达所述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通过经所述腹部保持部且与所述一对侧方支撑部相连而将这些侧方支撑部和腹部保持部朝向所述婴儿地连接的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带的基部缝纫在一个侧方支撑部上,所述孔带的基部能够穿过的带通过具设置在另一个侧方支撑部上。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孔带上能够相互啮合的一对阴阳扣设置在该孔带长度方向上某个距离之处,所述孔带前端侧的扣能够通过所述带通过具,所述孔带的剩余长度部分从所述前端侧的扣折返地引出,当处于所述前端侧的扣和所述剩余长度部分通过所述带通过具的状态下,所述扣挂在所述带通过具上,所述前端侧的扣构成为不能将所述带通过具拔出。
30.一种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的肩带,在所述支撑物上设置使婴儿就寝的垫部、设置在所述垫部两侧上且从侧方支撑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腹部周围的左右一对侧方支撑部、设置得从与所述垫部接合的基部经过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的胯裆且前端部到达所述婴儿腹部的腹部保持部、和通过经所述腹部保持部且与所述一对侧方支撑部相连而将这些侧方支撑部和腹部保持部朝向所述婴儿地连接的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支撑部和所述腹部保持部设置得分别以各自的基部为支点而在所述垫部内外自由弯折。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婴儿带,其中,在所述垫部上设置作为表示放置所述婴儿头部范围的标识的接缝线。
32.一种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的肩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物上设置了使婴儿就寝的垫部,在该垫部内设置作为对抗婴儿的支撑负荷并保持垫部形状的芯材的背板,在所述背板上设置了通气孔。
33.一种婴儿带,包括用于在就寝状态下支撑婴儿的支撑物以及悬吊支撑该支撑物的组成头部支撑侧的前端部和组成脚部支撑侧的后端部的肩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物上设置了使婴儿就寝的垫部,在所述垫部的前缘设置了包围在所述垫部上就寝的婴儿头部的头部防护物,在所述头部防护物的内装材上设置通气孔。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婴儿带,其中,设置了所述内装材的通气孔的部分由带网眼坯料制造的表面材料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40173 | 2004-02-17 | ||
JP2004040348 | 2004-02-17 | ||
JP2004040300A JP2005230107A (ja) | 2004-02-17 | 2004-02-17 | 子守帯 |
JP2004040337A JP2005230111A (ja) | 2004-02-17 | 2004-02-17 | 子守帯 |
JP2004040348A JP4473595B2 (ja) | 2004-02-17 | 2004-02-17 | 子守帯 |
JP2004040153 | 2004-02-17 | ||
JP2004040300 | 2004-02-17 | ||
JP2004040330 | 2004-02-17 | ||
JP2004040330A JP2005230110A (ja) | 2004-02-17 | 2004-02-17 | 子守帯 |
JP2004040337 | 2004-02-17 | ||
JP2004040173A JP2005230100A (ja) | 2004-02-17 | 2004-02-17 | 子守帯 |
JP2004040153A JP2005230097A (ja) | 2004-02-17 | 2004-02-17 | 子守帯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71770.1A Division CN101658371B (zh) | 2004-02-17 | 2005-02-17 | 婴儿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56979A true CN1656979A (zh) | 2005-08-24 |
CN100551305C CN100551305C (zh) | 2009-10-21 |
Family
ID=3500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083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1305C (zh) | 2004-02-17 | 2005-02-17 | 婴儿带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060041992A (zh) |
CN (1) | CN100551305C (zh) |
TW (1) | TW20053807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8453A (zh) * | 2009-08-13 | 2012-07-04 | 康贝株式会社 | 婴儿背带 |
CN103932538A (zh) * | 2014-05-04 | 2014-07-23 | 曹石鼓 |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以及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
CN105708235A (zh) * | 2016-04-22 | 2016-06-29 | 肖玉萍 | 哺乳枕 |
EP3053486A1 (en) * | 2015-02-03 | 2016-08-10 | Louise McCampbell | Retention container |
-
2005
- 2005-02-15 TW TW094104318A patent/TW200538076A/zh unknown
- 2005-02-16 KR KR1020050012735A patent/KR2006004199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02-17 CN CNB2005100083626A patent/CN10055130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8453A (zh) * | 2009-08-13 | 2012-07-04 | 康贝株式会社 | 婴儿背带 |
CN102548453B (zh) * | 2009-08-13 | 2015-04-15 | 康贝株式会社 | 婴儿背带 |
CN103932538A (zh) * | 2014-05-04 | 2014-07-23 | 曹石鼓 |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以及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
EP3053486A1 (en) * | 2015-02-03 | 2016-08-10 | Louise McCampbell | Retention container |
CN105708235A (zh) * | 2016-04-22 | 2016-06-29 | 肖玉萍 | 哺乳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538076A (en) | 2005-12-01 |
KR20060041992A (ko) | 2006-05-12 |
CN100551305C (zh) | 2009-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255363A1 (en) | Adjustable child carrier | |
KR102479617B1 (ko) | 다중 운반 배향을 갖는 조정 가능한 아동용 캐리어 | |
US11986104B2 (en) | Adjustable child carrier with enhanced freedom of movement | |
US7676871B1 (en) | Pillow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girth and elastic center panel | |
US9949575B2 (en) | Child carrier | |
US20180206653A1 (en) | Child carrier with base width adjustment rail | |
JP4758699B2 (ja) | ベビーラック用クッション | |
US9241582B2 (en) | Baby and toddler carrier | |
US11490742B2 (en) | Baby and toddler carrier with detachable and adjustable waist belt | |
WO2007073444A1 (en) | Walking training apparatus | |
US20100288803A1 (en) | Infant sleep sling | |
KR20180089702A (ko) | 높이 및 폭 조절이 가능한 유아용 캐리어 | |
CN1656979A (zh) | 婴儿带 | |
JP2007125935A (ja) |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用クッション | |
JP2021514696A (ja) | ベビーキャリア | |
KR20120032800A (ko) | 아기띠 | |
CN101658371B (zh) | 婴儿带 | |
RU119984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носки ребенка | |
CN206365674U (zh) | 婴幼儿背带 | |
JP2006325670A (ja) | 開口量規制具及びダイエット方法 | |
KR200447711Y1 (ko) | 양손이 편리한 유아용포대기 | |
JP2005230113A (ja) | 子守帯 | |
CN213282420U (zh) | 多功能护颈枕 | |
KR200352129Y1 (ko) | 유아 수유용 받침대 세트 | |
RU125441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носки ребенк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