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3211A -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3211A
CN1633211A CN 200310117634 CN200310117634A CN1633211A CN 1633211 A CN1633211 A CN 1633211A CN 200310117634 CN200310117634 CN 200310117634 CN 200310117634 A CN200310117634 A CN 200310117634A CN 1633211 A CN1633211 A CN 1633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ho
echo pipe
pipe
loud speak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76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相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101176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33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633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回音管是传送扬声器操作时产生的音响回音的,回音管的结构包括:回音管的一端为前方放大部;回音管的另一端为后端放大部;以及,与回音管后端放大部的外周面设置为一体,具备连接孔的至少二个的延长部。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黏着剂或者螺丝等固定方式就可以将回音管固定在陶瓷制的扬声器内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依据本发明,安装具备回音管的扬声器系统时,可提高组装的便利性,另外,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震动而造成的扬声器内部部件的脱落。

Description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尤其是指关于有效改善了组合性能和稳定性的一种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2)背景技术
播放音响装置的扬声器是根据震动波的大小播放各个频率音域的。比如,震动波的大小为中等时,表现高音域或者低音域比较困难,但是能够有效的播放中音域的音频。扬声器在刚刚被使用的初期,主要使用通过一个部件(unit),同时播放高音域和低音域的,即主要使用全频部件(full range unit)的。
人类的可听区域为20Hz-20KHz范围的音域,至今还没有指出一种全频扬声器可以由一个扬声器完全播放出所有可听音域频率声音。因此,就分离为低音、中音、高音,按照其相应的频率由不同的扬声器进行播放,因而人类能够听到的所有频率的声音就如同用一个频率范围,所以现在正在使用的是多声道方式。
在上述多声道播放方式当中,播放低频率声音的扬声器叫作低音用扩音器(Woofer),播放中频率声音的扬声器叫做中音用扩音器(mid range),播放高频率声音的扬声器叫做高音用扩音器(Tweeter)。按照构成方法也可以叫做2声道(way),3声道(way)。
但是,低于100hz的超低频率(VLF:Very low frequency effect)的播放,如果只通过扬声器很难实现完美的低音播放,震动和音压很强,所以一般要单独设计扬声器机箱(Enclosure)来播放,叫做子低频用扩音器(Sub-Woofer)。
扬声器系统中尤其是低音用扩音器系统,从外部看有孔洞,这是在形成扬声器外观的机箱一边设置孔洞,在里面设置角形或者圆形的回音管(duct)。
回音管的功能是将扬声器操作时产生的音响回音通过回音管传达,同时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更强烈的低音效果。另外,如果设置了回音管,即使扬声器的整体大小比较小,也可以得到较强烈的低音效果。这种方式叫做低音反射(bass reflex),在书架(bookshelf)(如A4纸大小)当中使用最多。回音管不仅设置在扬声器的外前面,而且还设置在侧面或者后面,但是一般都是设置在扬声器的前面下侧。
没有回音管的扬声器叫做密闭型扬声器(Closed Type speaker),内部塞满消音材料,如果扬声器大小不增大的话,很难充分实现低音效果,所以大部分的低音扩音器都设置有回音管。
下面将参照图1对现有的低音扩音器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扬声器10的外部结构机箱15的内部为空间,设置有低音部件20。低音部件20得到设置在机箱15内部的隔音板30的支持,上述隔音板30的主要作用是阻止扬声器的低音部件20的前面发出的音波和后面发出的音波相互干扰。机箱15内部设置有回音管45,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开放部40。
机箱45和隔音板30通常是由木材或者金属制作的,回音管45是通过黏着剂或者螺丝等连接方式固定的。
但是,上述回音管内置型扬声器在设置回音管时,需要涂抹黏着剂或者固定螺丝,非常麻烦,成为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为了能够用螺丝固定回音管45需要在扬声器外部加工一个孔,然后还要附加一个安装螺丝的工程。
不仅如此,最近扬声器的外观构造机箱15的材料有时不是木材或者金属而是瓷器,这时就不可能使用黏着剂或者螺丝安装回音管。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要提供一种改善了的回音管安装结构,能够将低音用扩音器等装置中所需的回音管很容易的安装到扬声器内部的一种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黏着剂或者螺丝等固定方式就可以将回音管固定在扬声器内部的一种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要提供一种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由一传送扬声器操作时产生的音响回音的回音管组成,所述的回音管的一端为前方放大部;所述的回音管的另一端为后端放大部;以及,与所述的回音管的后端放大部的外周面设置为一体,并具备连接孔的至少二个的延长部。
所述的回音管构造还追加了与所述的连接孔相结合的固定支撑物。另外,所述的回音管构造还包括与所述的固定支撑物进行螺丝结合的结合部件。
另外,本发明要提供的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包括:
外壳,内部具有音响空间,一面还设置有向外部开放的开口部;
回音管,安装到所述的外壳内部,一端和所述的外壳的开口部相接合;
固定支撑物,一端和所述的回音管的另外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外壳内部一侧面相连接,并能够调节与所述的回音管之间的结合深度;
扬声器部件,安装在所述的外壳内部的一侧。
所述的回音管最好为圆筒型,与所述的外壳的内部一侧面相连接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延长部,该延长部上设置有连接孔。
另外,所述的回音管与所述的外壳的开口部相连接的一端和开口部结合的部位最好设置有缓冲部。
本发明的效果:
具有上述构成并进行如上所述操作的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可以在外壳制成后,简单的将回音管通过手拧螺丝等固定支撑物连接到外壳内部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组装的便利性。另外,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震动而造成的扬声器内部部件的脱落。
另外,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在应用到瓷制子低音用扩音器系统时,也可以不使用很难在瓷制外壳中应用的螺丝或者黏着剂,而将回音管牢固固定到外壳内部。
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可以应用到多种扬声器系统,但是最好应用到瓷制低音用扬声器系统,而且,尤其适合于包含子低音放大器的有源子低音用扩音器系统(Active sub-woofer system)。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扬声器回音管安装结构的实施例图;
图2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子低音扩音器系统的扬声器的结构图;
图3a为图2扬声器的背面图;
图3b为图2扬声器的正面图;
图4a为图2扬声器的部分放大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回音管结构的放大侧面图;
图4c为本发明的回音管结构的安装过程模式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10,外壳          130,开口部
140,扬声器部件    150,下部支持架
200,回音管        202,延长部
204,连接孔        210,固定支撑物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扬声器回音管安装结造的瓷制子低音扩音器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应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子低音扩音器系统的扬声器1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上述外壳110并非木质外壳而是瓷器烧铸而成。
瓷质外壳110的外观形状不仅能够与其它木质外壳有所不同实现多种新造型,而且也可以减少由于下面将要讲到的扬声器部件140发出的音响向外壳110传送的震动。因此,瓷制外壳110的另外一个优点就在于可以防止随着扬声器部件140音响的产生使固定在外壳110内部的部件震落到外壳110内部。
上述外壳110的内部为空的,一侧面110a凹入外壳110内部,凹入的空间120可以安装低音用扩音器的放大器(woofer AMP)(未图示)。图3a为外观示意图,可以看到中央设置有上述凹入部120.
低音用扩音器的放大器(woofer AMP)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10内部空间内,这样的话就不需要上述凹入部120了。
上述外壳110的另外一个侧面110b上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开口部130。上述开口部130的形状,如图3b所示,最好设置为圆形。开口部130内周最好与延长到外壳110内部的内部延长部130’设置为一体。
外壳110内部空间设置有回音管200。回音管200是传送扬声器操作时产生的音响回音的,回音管200固定于上述外壳110内部一侧面110a和上述开口部的内部延长部130’之间,下面还将对该回音管2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可以看到在上述外壳110内部的底面设置有扬声器部件140。因为扬声器部件140发出的低音没有方向性,因此可以认为扬声器部件140的安装位置不会对音质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扬声器部件140的位置可以设置在与图2所示不同的另外一个侧面。但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将扬声器部件140设置在外壳110底面的话,对扬声器部件140造成损坏的可能性更小,可以随意在室内摆放子低音扩音器系统,而且,从美观的角度考虑这样也是比较好的。
上述扬声器部件140通过延长设置在外壳110下部的下部支持架150与地面隔开一定距离。
下面,参照图4a,上述回音管200的结构如下:回音管200一端为前方放大部200b;回音管200的另一端为后端放大部200a;回音管200的后端放大部200a与上述开口部130的内部延长部130’相接触,回音管200的前方放大部200b连接到固定支撑物210,固定在上述外壳110的内部一侧面110a上。
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当中,回音管200包括回音管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一端的前方放大部,主体另一端的后端放大部以及一体设置到上述后端放大部的外周面并设置由连接孔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延长部。回音管200的形状如图4b所示,最好为从中央至两端直径越来越大的圆筒型。回音管200的后端放大部200a为了能够卡入上述内部延长部130’内最好能够设置为扩开的形状,回音管200的前方放大部200b最好能够在回音管200外周面的一部分上一体设置延长部202。
上述结构使得回音管200能够简单实现固定支撑物210和开口部130的内部延长部130’之间的连接接触。
上述回音管20的后端放大部200a,和前方放大部200b分别与开口部130和固定支撑物210相连接,从而固定到外壳110的内部。本发明当中,因为通过与固定支撑物210的连接使得回音管200固定到外壳110的内部一侧面,所以不再需要其它的黏着剂或者螺丝等连接方式。
上述固定支撑物210的构造最好可以在与回音管200相连接的同时,不需要连接方式就能够与外壳110内面相连接,尤其是要能够调节与回音管200的连接程度(结合深度)。如图4a所示,固定支撑物210最好能够与回音管200的前方放大部200b之间至少有两处以上的连接。
上述回音管200的前方放大部200b外周面上一体设置有具备连接孔204的延长部202。上述连接孔204用来连接固定支撑物210的螺丝部210b。固定支撑物210的头部210a为平面结构,能够与外壳110的一面完全接触。
为了实现上述固定支撑物210和回音管200的前方放大部200b的结合,还应包括与所述的固定支撑物210进行螺丝结合的结合部件,最好能够使用另外的螺丝帽205。固定支撑物210和回音管200相接合时,上述螺丝帽205与固定支撑物210的螺丝部210b拧在一起,就可以使得固定支撑物210与回音管200结合到一起了。本发明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当中如果另外设置了螺丝帽205,回音管200本身就不用再设置螺纹,所以在生产回音管200时就减少了作业难度。但是具体情况,也可以将上述螺丝205与回音管200设置为一体。
图4b为固定支撑物210与回音管200连接状态侧面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到上述延长部202是设置在回音管200的前方放大部200b的外周面的相互对称位置上的。延长部202的数量在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就足够了。
另外,上述固定支撑物210不仅从一侧支撑回音管,而且,还可以起到将回音管200和外壳110内部一侧面110a之间保持一定间隔的作用。子低音用扩音器系统当中,回音管200的作用在于要将扬声器部件140发出的低音以及其反射音(回音)传送到系统前面,所以回音管200和外壳110内部一侧面110a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本发明,通过调节上述固定支撑物210和回音管200之间的连接程度,即结合深度来保持回音管200和外壳110内部一侧面110a之间的间隔。
下面,将对回音管200安装到外壳110内部的过程进行简单说明。如图4b所示,固定支撑物210的螺丝部210b与螺丝帽205相接合,然后,将固定支撑物210的螺丝部210b相对较深的连接到回音管200的前方放大部200b上设置的延长部202的连接孔204上。上述固定支撑物210连接到回音管200上后,将回音管200的后端放大部200a连接到上述开口部130,从而可以将回音管200固定到外壳110内部。
上述状态如图4c所示,可以看到这里固定支撑物210的头部210a不是直接与外壳110内部一侧110a相连而是存在一定的间隔。然后生产者拿着螺丝帽205将上述固定支撑物210进行旋转,调节与回音管200之间的结合长度,直到将固定支撑物210的头部210a接触到外壳110内部一侧面110a并稳定固定。固定好以后,就完成了如图4a所示的回音管200的安装结构。这个过程在固定回音管200时,并没有复杂的程序,所以能够简单操作进行生产。
在固定支撑物210接触到外壳110内部一侧面110a的部分插入弹性物质,能够更加减少扬声器部件140发出声音引起的回音管的震动。
另外,在回音管200和开口部130相连接的部位填充弹性物质或者震动吸收材料,从而可以缓冲因为固定支撑物210加到回音管200的推力而产生的传达到回音管200和上述开口部130的内部延长部130’的接触面上的压力,从而可以防止机械性损坏。这样的震动吸收材料,如图4b所示,在回音管200的后端放大部200a的扩开部分设置挂钩212,上述挂钩212上设置缓冲部-震动吸收材料213。
上述瓷制子低音用扩音器系统还可以应用到其它多种扬声器系统。
所述的固定支撑物210是用来连接固定回音管200的另外一端,从而固定回音管200,最好是与回音管200结合后设置有能够调节结合间隔的手动螺丝(handscrew),但是,其它的能够起到同样作用的装置也可以使用。
所述的固定支撑物210一端和设置在所述的回音管200上的连接孔相接合,另外一端固定到上述外壳110内部一侧面上。因此,所述的固定支撑物210所支撑的回音管200可以与所述的外壳110内部一侧面保持一定间隔并被固定。
所述的扬声器部件140可以设置在所述的外壳内部的多个位置上,但是如果是低音用扩音器的话,最好设置在所述的外壳内部下侧面上。
所述的回音管200最好由树脂或者纸张制作而成,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使用木材,金属,瓷器等多种材料制作。
本发明的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可以应用到多种扬声器系统,但是最好应用到瓷制低音用扬声器系统,而且,尤其适合于包含子低音放大器的有源子低音用扩音器系统(Active sub-woofer system)。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发明,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由一传送扬声器操作时产生的音响回音的回音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音管包括:
所述的回音管一端为前方放大部;
所述的回音管另一端为后端放大部;以及
与所述的回音管的后端放大部的外周面设置为一体,并具备连接孔的至少二个的延长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音管构造还追加了与所述的连接孔相结合的固定支撑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回音管造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音管构造还包括与所述的固定支撑物进行螺丝结合的结合部件。
4、一种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内部具有音响空间,一面还设置有向外部开放的开口部;
回音管,安装到所述的外壳内部,一端和所述的外壳的开口部相接合;
固定支撑物,一端和所述的回音管的另外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外壳内部一侧面相连接,并能够调节与回音管之间的结合深度;
扬声器部件,安装在所述的外壳内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音管为圆筒型,与所述的外壳的内部一侧面相连接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延长部,所述的延长部上设置有连接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音管与所述的外壳的开口部相连接的一端和开口部结合的部位设置有缓冲部。
CN 200310117634 2003-12-24 2003-12-24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Pending CN1633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7634 CN1633211A (zh) 2003-12-24 2003-12-24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7634 CN1633211A (zh) 2003-12-24 2003-12-24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211A true CN1633211A (zh) 2005-06-29

Family

ID=3484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7634 Pending CN1633211A (zh) 2003-12-24 2003-12-24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332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6311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Burmester Audiosysteme Gmbh Bass reflex tube for a loudspeak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6311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Burmester Audiosysteme Gmbh Bass reflex tube for a loudspeaker
CN109196880A (zh) * 2016-04-29 2019-01-11 柏林之声音频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扬声器的低音反射管
US10681456B2 (en) 2016-04-29 2020-06-09 Burmester Audiosysteme Gmbh Bass reflex tube for a loudspeaker
CN109196880B (zh) * 2016-04-29 2021-09-10 柏林之声音频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扬声器的低音反射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143C (zh) 扬声器装置
US7899201B2 (en) Speaker with acoustic damped port
US9615164B2 (en) High output loudspeaker
US20110164774A1 (en) Low-Profile Loudspeaker Driver and Enclosure Assembly
CN1647579A (zh) 带有成形声场的扬声器
JPS60158799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2009543512A (ja) 高周波振動板とボイスコイルの集成体
JP2867899B2 (ja) インナーイヤー型ヘッドホン
CN1012316B (zh) 宽带扬声器
CN1163548A (zh) 扬声系统
CN201601824U (zh) 一种音箱系统
US20010031061A1 (en) Speaker apparatus with dual compartment enclosure and internal passive radiator
JP2010504655A5 (zh)
JP2007259024A (ja) 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このスピーカ装置を用いた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1633211A (zh) 扬声器的回音管构造及其安装结构
US9503806B2 (en) Loudspeaker system audio recovery imaging amplifier
CN103959822A (zh) 平板扬声器
CN205040003U (zh) 单一指向性扬声器系统
CN207802375U (zh) 一种远程扩音器
CN1630426A (zh) 扬声器的回音管安装结构
CN217486613U (zh) 一种兼具扩声功能、吸声功能、装饰功能于一体的音箱
CN104113800B (zh) 具有高音补偿的哑铃式倒相音箱
CN210274500U (zh) 一种远射程音箱
KR102172538B1 (ko) 다중회로 불연 피에조 압전 스피커 장치
CN208609186U (zh) 一种双中低音的动圈式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