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1091A - 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31091A CN1631091A CN 200510002750 CN200510002750A CN1631091A CN 1631091 A CN1631091 A CN 1631091A CN 200510002750 CN200510002750 CN 200510002750 CN 200510002750 A CN200510002750 A CN 200510002750A CN 1631091 A CN1631091 A CN 16310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ct
- orchard
- natural enemy
- district
- control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包括有天敌昆虫与生物农药的生态技术组合集成技术,控制果园的植物害虫危害,创造了植物保护应用技术的新理念、新方法。本发明具有省工、省力、方法简便和农民易掌握等特点,并且效果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果园中的自然天敌,减轻了对果园生态环境污染,保证了水果农残量达到了无公害标准,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生防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果园的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果树生长周期长,种植单一,并且清耕果园的栽培管理方式,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保护天敌昆虫,造成果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差,昆虫种类及数量变化多端,给害虫的防治和益虫天敌的利用带来很大困难。果园生态保护过程中,对害虫的处置方法大多采用喷洒化学农药、其它生物制剂,虽然能起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导致水果中农药的残留,同时果园中的有益昆虫数量也大量减少,而害虫的抗药性却逐步得到提高,形成了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利用天敌昆虫与生物农药的组合技术,能有效控制果园害虫的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包括有
首先在果园树木间进行留草、种草,为昆虫提供繁育和栖息生态条件;
根据不同果园的害虫种类,选择出对应的优势天敌昆虫进行释放;
在害虫的成虫期,采用诱杀措施,减少成虫存活数量和产卵量,并进行害虫发生的短期预测预报;
在害虫卵期,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害虫卵并降低幼虫孵化数量;
在害虫幼虫期,调查果园内遗留害虫数量,若仍达防治指标,喷洒生物农药进行补充防治。
该方法还包括在释放天敌昆虫时,利用天敌昆虫携带和传播害虫的致病菌,造成害虫疾病流行而控制其危害。
该方法中的对应的天敌昆虫为多品种组合而成。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增加了果园中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有利于害虫天敌的栖息繁殖条件,降低了害虫对果树的危害程度;果树生长全程均采用生物技术控制害虫,保护了自然有益生物并维持果园生态平衡;防治害虫效果稳定,可持续控制作用显著;具有省工、省力、方法简便和农民易掌握等特点,并且不环境污染,保证了水果农残量达到了无公害标准,能获得非常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在果园的果树之间人工种草、自然生草,合理利用果园自然天敌资源控制害虫,综合应用包括人工释放天敌昆虫等多种生物技术措施控制害虫:应用昆虫性信息素、性诱剂、杀虫灯、糖醋液对果树主要害虫成虫诱集防治,同时进行发生期预测预报;对红蜘蛛、蚜虫、椿象、卷蛾类应用以生物防治为主技术措施进行控制,即在果园中补充释放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草蛉、瓢虫等天敌;其中可利用天敌昆虫携带和传播害虫的致病菌,造成害虫疾病流行;如果果园内遗留害虫数量仍达防治指标,则选择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及杀虫抗生素等进行喷洒;对高龄害虫可选择高效无公害杀虫剂,如鱼藤酮、苦楝素、烟碱等;或者使用生物杀虫剂,如阿维菌素、蛔蒿素、灭幼脲、卡死克、抑太保等保证防治效果。
实施例一:
对保留自然生草、除草裸地和常规化学防治三种不同管理方式的桃园进行了害虫-天敌种群动态系统调查研究,在北京平谷县山东庄选取三个不同管理方式的调查桃园,调查时间在2003年6月13日至2003年9月12日。详见下表:
类型 化学防治 其他防治(次/年) 措施 | 下剪次数 锄草次数 灌溉 施肥种类(次/年) (次/年) (次/年) |
留草区 4 释放天敌裸地区 4 释放天敌化控区 8 无 | 3 2 2 有机肥3 多次 2 化肥、有机肥无 多次 0 化肥、有机肥 |
注:各处理区土壤、海拔、树龄、桃树密度、气候等基本一致;周边植物多以桃树和梨树为主。除自然生草区自然留草(以禾本科为主)外,其它两区内均为无草裸地。
农药使用:
化控区:6月12日:安通星;6月28日:苹小卷叶蛾灵、敌敌畏、百威特、甲托;7月20日:安民乐、敌敌畏;8月15日:乐斯本。
裸地区和生草区:7月3日:百虫净、硫悬浮、纯甲托、捕螨快、农抗;7月29日:安民乐、敌敌畏、纯甲托。
桃园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调查:不同处理区的桃园,均为每隔7天同时调查一次。采取棋盘式5点取样,每点一株。先迅速观察统计一分钟内地面,再观察可见飞行的昆虫等种类与数量。然后按株调查,每株分上、中、下取3层,每层又从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取2-3个叶片或枝条,分别记载昆虫等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龄期。
不同类型桃园昆虫群落组成比较
处理区 | 总数(种) | 增加% | 害虫(种) | 增加% | 天敌(种) | 增加% | 中性(种) | 增加% |
留草区 | 47 | 95.8 | 10 | 25 | 14 | 100 | 23 | 155.5 |
裸地区 | 27 | 12.5 | 7 | -12.5 | 9 | 28.6 | 11 | 33.3 |
化控区 | 24 | 8 | 7 | 9 |
可见,留草区昆虫种类多于裸地区和化控区20种以上,其中害虫增加3种,天敌增加5种,中性昆虫增加最多,达12种以上。后两区桃园之间差别不大,与裸地区相比,留草区害虫种类也有增加,但天敌增加的幅度却更大。
不同桃园优势昆虫(螨)种群及优势度
处理裸地区留草区化控区 | 月份678967896789 | 优势种 植食 捕食 寄生 其它 优势度 总个体山楂叶螨 1859 60 1 66 0.304268 1654山楂叶螨 2960 52 15 31 0.51582 2804苹小卷叶蛾 59 34 10 194 0.008646 47苹小卷叶蛾 45 12 4 34 0.005703 31山楂叶螨 4850 267 2 209 0.525812 4451山楂叶螨 2092 129 12 228 0.204253 1729山楂叶螨 127 69 34 259 0.009214 78苹小卷叶蛾 47 31 18 91 0.002835 24扁平蚧 208 48 0 22 0.149554 134苹小卷叶蛾 134 36 5 23 0.097098 87苹小卷叶蛾 209 38 33 32 0.217634 195苹小卷叶蛾 77 14 7 10 0.065848 59 |
裸地区和生草区6、7月份都以山楂叶螨为优势种,裸地区8、9月份以苹小卷叶蛾为优势种,生草区8月份以山楂叶螨为优势种,9月份以苹小卷叶蛾为优势种,化控区6月份以扁平蚧为优势种,7、8、9月份以苹小卷叶蛾为优势种。捕食性天敌数量高于寄生性天敌。
山楂叶螨和苹小卷叶蛾是桃园的主要害虫(螨),在桃树整个生长期中,均为其有害生物的优势种。
a.山楂叶螨在8月1日以前发生严重,生草区山楂叶螨数量比较均衡,其中6月27日3141只山楂叶螨中幼虫占2156只。裸地区山楂叶螨数量波动较大。化控区山楂叶螨点片发生。
b.苹小卷叶蛾以6、7月份较重。生草区和裸地区苹小卷叶蛾发生量相似,8月以后发生量呈下降趋势。化控区苹小卷叶蛾前期升降幅度较大,可能是化学防治的结果,8月份后与其它两区差异明显,一直处于较高发生量,表现平稳,无明显峰值。
生草区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7月以前较高,7月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与其它区相似。主要7月后破坏了园内杂草,又喷洒农药,失去了生物多样性优势和作用。害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从总体上来看化控区高于裸地区、生草区,主要是害虫对常规农药产生抗性,天敌大量减少,害虫没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以致于后期害虫猖獗。7月下旬裸地区和生草区害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出现较小峰值,略高于化控区,是由于7月下旬用药,杀伤了一定数量的天敌造成的。留草区昆虫丰富度高于其它两区,裸地区和化控区相似。可见园内自然留草,提供天敌栖息和生存的环境,保护利用天敌,对桃园主要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实施例二:
苹果小卷叶蛾是果树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吐丝缀连叶片,取食叶肉、花蕾,并啃食果皮、果肉,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与质量。在幼虫期喷施化学农药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容易污染环境,造成果品的农药残留,又杀伤果园的天敌,造成其他害虫的猖獗危害。
在果园内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防治苹果小卷叶蛾,于害虫产卵初期第一次放蜂,每代放蜂4次,间隔期3-4天。第一代放蜂量每株为1000头,第二、三代隔株放蜂,每株放600-800头。防治结果表明,两种赤眼蜂对苹果小卷叶蛾具有较高的寄生能力,卵块及卵粒寄生率均在90%以上,同时保护了其他田敌,如甲腹茧蜂等。有效地控制了苹果小卷叶蛾的危害。
实施例三:
荔枝果园的防治,根据荔蝽发生的预测预报,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关键所在是确定放蜂的时期。在广州地区地区,2月下旬起定期解剖越冬荔蝽成虫,观察成虫体内卵发育进度,结合气象因素预测其产卵日期。同时控制平腹小蜂发育,以便及时释放。根据经验,广东玉林地区,荔蝽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产卵,3月25日左右为释放适期。
放蜂量:根据园内有无杂树、荔枝树冠大小及荔蝽数量而定。根据历年经验,荔枝树中等大小,平均荔蝽成虫在200头/株以下,无杂树间种,每棵树放蜂量为600-700头雌蜂,分2-3批放出。分3批的,比例为2∶2∶1;分2批的,比例为1∶1,间隔期为8-10天。
释放方法:按一定卵量将已寄生的卵卡(卵内的蜂已发育到后蛹期)固定在荔枝树冠下层的叶片上即可。
效果调查:采用对角线法五点取样,在每点取植株3-5棵,采摘一定数量的卵块,每次调查荔蝽卵50块以上。寄生率调查,可在第一次放蜂一个月进行,以后每隔10天调查一次,共3次。方法是在调查植株上仔细检查叶片上的卵块,将下列4种卵块摘下:已寄生变成灰褐色的;将孵出幼虫,卵壳变红色的;被寄生后已羽化出蜂的卵壳;未被寄生而荔蝽若虫已孵化的卵壳。除上述4种卵块外,其余卵块还有被寄生的可能,均不能采摘。
与传统防治方法比较,放蜂的方法操作简单、省工省力,可操作性强,果园中害虫的自然天敌增多,特别是跳小蜂,放蜂后期其寄生率从7%迅速上升到15%,可以说明,由于放蜂防治荔枝蝽象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和用药次数,果园的生态平衡逐步恢复正常,其他天敌对控制果园中的有害生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开花授粉期,需蜜蜂传粉,这一阶段不能喷施农药,放蜂区内,荔蝽若虫基本得到控制,不能造成危害,而药剂防治果园内则危害较大。
实施例四:
采用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草蛉的组合,控制保护桃树蚜虫和红蜘蛛。三种天敌昆虫的卵、幼虫、成虫同时释放,可有效控制以上两种靶标害虫的危害。
Claims (3)
1、一种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
首先在果园树木间进行留草、种草,为昆虫提供繁育和栖息生态条件;
根据不同果园的害虫种类,选择出对应的优势天敌昆虫进行释放;
在害虫的成虫期,采用诱杀措施,减少成虫存活数量和产卵量,并进行害虫发生的短期预测预报;
在害虫卵期,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害虫卵并降低幼虫孵化数量;
在害虫幼虫期,调查果园内遗留害虫数量,若仍达防治指标,喷洒生物农药进行补充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释放天敌昆虫时,利用天敌昆虫携带和传播害虫的致病菌,造成害虫疾病流行而控制其危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对应的天敌昆虫为多品种组合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027503A CN1321562C (zh) | 2005-01-26 | 2005-01-26 | 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027503A CN1321562C (zh) | 2005-01-26 | 2005-01-26 | 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31091A true CN1631091A (zh) | 2005-06-29 |
CN1321562C CN1321562C (zh) | 2007-06-20 |
Family
ID=34852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0275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1562C (zh) | 2005-01-26 | 2005-01-26 | 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21562C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3545A (zh) * | 2010-04-14 | 2010-08-18 | 徐州月亮湾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 农林生态园区病虫草无害综合防治方法 |
CN103478171A (zh) * | 2013-08-23 | 2014-01-01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诱捕果蝇的液体物配方 |
CN103766324A (zh) * | 2014-02-21 | 2014-05-07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
CN104115709A (zh) * | 2014-06-30 | 2014-10-29 | 泰山医学院 | 一种利用蚂蚁传播蜡蚧轮枝菌防治树干柏长喙大蚜的方法 |
CN104126457A (zh) * | 2014-06-30 | 2014-11-05 | 泰山医学院 | 利用蚂蚁传播球孢白僵菌防治树干隐匿柏长喙大蚜的方法 |
CN104718451A (zh) * | 2012-08-24 | 2015-06-17 | 雷克豪斯股份公司 | 用于支持维护昆虫种群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104029A (zh) * | 2015-08-10 | 2015-12-0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利用天敌高效防治叶菜害虫、害螨的方法 |
CN105123402A (zh) * | 2015-08-28 | 2015-12-09 | 龙胜泓文生态农林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治青钱柳虫害的方法 |
CN106561359A (zh) * | 2016-11-19 | 2017-04-19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信息素复合物与瓢虫联合防治蚜虫类害虫的方法 |
CN106665203A (zh) * | 2015-11-06 | 2017-05-17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一种利用异色瓢虫防治蔬菜蚜虫的方法 |
CN108934677A (zh) * | 2018-06-08 | 2018-12-07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 |
CN111587720A (zh) * | 2020-03-19 | 2020-08-28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设施内蔬菜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2946A (zh) * | 1999-08-11 | 2000-02-02 | 西北农业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 一种金龟甲类害虫诱杀剂及其制法 |
CN1202723C (zh) * | 1999-10-12 | 2005-05-25 | 李君印 | 应用杜仲防治植物虫害及其增强功效方法 |
CN1281644A (zh) * | 2000-06-09 | 2001-01-31 | 溧阳市化工厂 | 杀虫单、吡虫啉在果树上的应用 |
-
2005
- 2005-01-26 CN CNB2005100027503A patent/CN132156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3545A (zh) * | 2010-04-14 | 2010-08-18 | 徐州月亮湾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 农林生态园区病虫草无害综合防治方法 |
CN104718451B (zh) * | 2012-08-24 | 2017-03-01 | 雷克豪斯股份公司 | 用于支持维护昆虫种群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718451A (zh) * | 2012-08-24 | 2015-06-17 | 雷克豪斯股份公司 | 用于支持维护昆虫种群的方法和设备 |
CN103478171A (zh) * | 2013-08-23 | 2014-01-01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一种诱捕果蝇的液体物配方 |
CN103766324B (zh) * | 2014-02-21 | 2016-08-17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
CN103766324A (zh) * | 2014-02-21 | 2014-05-07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
CN104126457A (zh) * | 2014-06-30 | 2014-11-05 | 泰山医学院 | 利用蚂蚁传播球孢白僵菌防治树干隐匿柏长喙大蚜的方法 |
CN104115709A (zh) * | 2014-06-30 | 2014-10-29 | 泰山医学院 | 一种利用蚂蚁传播蜡蚧轮枝菌防治树干柏长喙大蚜的方法 |
CN105104029A (zh) * | 2015-08-10 | 2015-12-0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利用天敌高效防治叶菜害虫、害螨的方法 |
CN105123402A (zh) * | 2015-08-28 | 2015-12-09 | 龙胜泓文生态农林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治青钱柳虫害的方法 |
CN106665203A (zh) * | 2015-11-06 | 2017-05-17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一种利用异色瓢虫防治蔬菜蚜虫的方法 |
CN106665203B (zh) * | 2015-11-06 | 2020-12-25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一种利用异色瓢虫防治蔬菜蚜虫的方法 |
CN106561359A (zh) * | 2016-11-19 | 2017-04-19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信息素复合物与瓢虫联合防治蚜虫类害虫的方法 |
CN106561359B (zh) * | 2016-11-19 | 2019-11-19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信息素复合物与瓢虫联合防治蚜虫类害虫的方法 |
CN108934677A (zh) * | 2018-06-08 | 2018-12-07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苹果园混合生草吸引繁育天敌防治苹果害虫的方法 |
CN111587720A (zh) * | 2020-03-19 | 2020-08-28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设施内蔬菜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21562C (zh) | 2007-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21562C (zh) | 果园生态生防控制方法 | |
Bargali et al. | Oaks and the biodiversity they sustain | |
Tehri | A review on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in two spotted spider mite,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1836 (Acari: Tetranychidae) | |
Di Marco et al. | Applications of Trichoderma to prevent Phaeomoniella chlamydospora infections in organic nurseries | |
Mahmood et al. |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achievements in biological management of cotton mealy bug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in Pakistan | |
CN102669086A (zh) |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新方法 | |
Michereff‐Filho et al. | Effect of some biorational insecticides on Spodoptera eridania in organic cabbage | |
Sharma | Lac insects and host plants | |
CN103766324A (zh) |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 |
Siregar | Potential use of natural pesticide to control of Orseolia oryzae and Leptocorisa oratorius in saline paddy ecosystem in Percut Northern Sumatera | |
Jones et al. | Predator-and scavenger-mediated ecosystem services determined by distance to field–forest interface in the maine lowbush blueberry agroecosystem | |
Bayu et al. | Response of soybean genotypes against armyworm, Spodoptera litura based on no-choice test | |
Cheramgoi et al. | Efficacy and mode of application of local Beauveria bassiana isolates in the control of the tea weevil | |
Ben Husin | Biological control of tomato leaf miner Tuta absoluta using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 | |
Sahayaraj | Indian insect predators in biological control | |
Baranets et al. | Biological efficacy of insecticides in the control of japanese grape cicada (Arboridia kakogowana Mats.)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south of Ukraine | |
Rahmawati et al. | Major pests and diseases of maize and availability of control technology | |
Graham | Alternative Controls for Stephanitis pyrioid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 |
Токарєва et al. | Pest management in forests of Eastern Europe | |
Biswas | Alfalfa trap cropping increases abundance of key arachnids in an organic strawberry agroecosystem | |
Siguna | Cultural and botanical method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rips on french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 |
Del Pozo-Valdivia | Describing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Control of Two Defoliators (Orthosia hibisci Guenée and Gluphisia septentrionis Walker) in Pacific Northwest Hybrid Poplars | |
Kabaale | Field efficacy and economic viability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al products for managing the tomato leafminer (tuta absoluta) in Uganda | |
Zhu | Effects of host plant architecture on the functional response of 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 |
Rai et al. |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dry land horticultural crop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