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0147A -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0147A
CN1630147A CN 200310104017 CN200310104017A CN1630147A CN 1630147 A CN1630147 A CN 1630147A CN 200310104017 CN200310104017 CN 200310104017 CN 200310104017 A CN200310104017 A CN 200310104017A CN 1630147 A CN1630147 A CN 1630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irror
symmetry
axis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40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9338C (zh
Inventor
李育德
陈梅
刘静伦
郭俊平
匡一中
杨元杰
张力军
华长生
李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3101040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69338C/zh
Publication of CN1630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0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93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93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主要是由放电管折迭组合式配置和放电激励来获得大功率氦氖激光或二氧化碳激光或一氧化碳激光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一石英或玻璃放电管置于系统的轴上,多根石英或玻璃放电管相对此轴成对地对称分布,每对对称放置的放电管的光路折迭点为所有放电管中心线在激光输出镜反射面上的同一交点,激光输出由一个镜承担。装置中各放电管离光路折迭处较近的一端与一粗的石英或玻璃管真空密封性连接,粗的石英或玻璃管的另一端与输出镜真空密封性封接,各放电管离折迭处较远的一端均与全反射镜真空密封性封接。器件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大、光束集中并便于变换处理的优点。

Description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和光学工程领域,主要是由放电管折迭组合式配置和放电激励来获得大功率气体激光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所指大功率气体激光器为氦氖激光器或二氧化碳激光器或一氧化碳激光器。
大功率氦氖激光应用于光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特别是可应用于光生物与光医学及其它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领域,例如它可以满足光致生物遗传变异、激光治疗对大功率的要求,而在一些不特别要求高功率密度的光生物及医学应用中则给出高效率的显著优势。
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主要用于激光切割、打孔、焊接、热处理等加工工程,是激光加工中最重要的器件之一。此外它也是光化学的重要光源之一。
大功率一氧化碳激光器也主要用于激光加工,它比二氧化碳激光的波长短一半,可得到更小直径的会聚光束,且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有现有光纤可传输它,而使其更易用于各种复杂环境的加工。此外它还是光化学、激光分离同位素的重要光源之一。
背景技术    氦氖激光器是世界上最早问世的原子气体激光器,放电管为圆管,放电采用直流放电。这种圆管氦氖激光器成为最为通用的器件,一般情况下在0.6328μm波长处一米放电管的理想输出可达50mW,且每米长度输出功率与其管径基本无关,因为虽然激活区随管径的平方增大,但其增益系数和最佳总气压均反比于管径。为了提高其输出,人们采用了射频放电和微波放电激励,但其增益系数一般均未超过直流放电激励,或与直流放电的接近。因此为了提高输出,人们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放电管的长度,如果太长则采用折迭方式工作。由于这种折迭是通过每两段放电管间的反射镜完成的,我们可以称其为光学上串连式折迭。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当折迭次数多时对其调整和各反射镜的封贴都会提出很苛刻的要求。一旦一镜偏离正常位置,整个器件便不能正常工作。为了减小器件的长度,中国凌一鸣等发明了矩形放电管氦氖激光器,将原圆管每米50mW的输出水平提高为每米70-80mW输出,一般运转于高阶横模情况,其缺点是每米输出仍受长度限制。当然,为获得大功率输出,人们也可采用多个圆管或矩管独立器件的组合式结构,即采用反射镜或光纤耦合的方式将各独立激光器输出光聚集到一起的方法来获取大功率激光,但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装置过于庞大松散。
二氧化碳激光器是世界上最早问世的分子气体激光器,放电管也为圆管,但需采用冷却措施,一般采用方便的水冷却,放电采用直流放电。这种器件一米放电管可输出40W左右。人们采用增加放电管长度来提高输出功率。如果太长也采用折迭方式工作,同时也采用多个独立器件组合或多管平行组合公用一平行平面腔结构,前两种结构的缺点与类似的氦氖激光器的相似,后一种结构看似简单实际技术难度很高,人们也采用让气体在放电管内快速流动方式的轴流型结构,固然单位长度输出大幅提高,但气体循环系统庞大复杂,耗电,耗气量大。人们也采用射频或微波放电激励获得二氧化碳激光,但输出与相应结构的直流放电的相当。
一氧化碳激光器是继二氧化碳激光器之后又一十分重要的分子气体激光器件,它在水冷条件下工作与二氧化碳激光器的情况接近。一般在室温下获得的输出都比二氧化碳激光器低。在快速轴流工作时一般采用液氮冷却可获大功率输出,其结构很复杂,液氮和高纯气体消耗量很大。人们也采用射频,微波放电激励,但输出与相应结构直流放电的相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一氧化碳激光器之大功率器件的缺点而提出的,提供一种多根石英或玻璃放电管轴对称折迭组合型气体激光器。它给出一个合理的多放电管结构和一个合理的腔结构,是一种折迭次数少,长度短,增益区域大,结构紧凑、科学、输出集中且其光束便于光学变换与传输的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所述的措施实现的。多根放电管轴对称折迭组合型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是:系统的对称轴上置放一单一石英或玻璃放电管,其管心线位于系统对称轴线,每对对称折迭的放电管之管心线处于同一圆锥面上,按顶角由小到大可分为第一圆锥面,第二、第三圆锥面等,这些锥面以系统对称轴线为唯一的公共对称轴线并有唯一的公共顶点,因此可同时在有不同顶角大小的锥面上置放较多的放电管,一般情况下选择一个有合适顶角的圆锥面即可放置较多的放电管。对称轴上之单管一端贴全反射镜,在距另一端某一距离的圆锥面顶点处安装部分反射并部分透射的输出镜,它是整个组合式结构的唯一输出镜,也即各放电管的公用输出镜,此输出镜反射镜面之中心点为所有轴对称折迭管中心线之公共交点。在轴上单管贴全反射镜的同一端,对称折迭管的端口均贴全反射镜。在靠近输出镜的一端,轴上单管和所有折迭管管口均不贴镜片。用一个较粗的石英或玻璃管密封性地将它们连接起来,同时保持这些管的通光通气性能,此较粗管的另一端则恰好可贴输出镜。对称轴上单管端的全反射镜和输出镜构成该管的谐振腔,每对对称折迭管两端的全反射镜和光路折迭点的输出镜构成各对折迭管的折迭谐振腔。放电管分别采用方便的直流放电,或经管外电极进行射频或微波放电。在放电的激励下,放电管内的气体激光介质受到激励,在各谐振腔的作用下,大功率激光从公用输出镜输出。当管内气体为He、Ne混合气,各镜的反射或透射是针对0.6328μm波长的,则输出氦氖激光,当管内气体为CO2、N2、He混合气体,各镜反射或透射是针对10.6μm波长的,放电管经水冷,则输出二氧化碳激光,当管内气体为CO、N2、He混合气,各镜反射或透射是针对5.3μm波长的,放电管经水冷或液氮冷却,则输出一氧化碳激光。因为折迭的方式科学,成对的折迭管可以较多,每一折迭谐振腔内仅含一次折迭,光束的集中由公共交点确保,输出由一镜承担,故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其要点在于多根放电管的成对轴对称折迭,所有放电管的中心线与轴上放电管中心线交于一点,共用一个输出镜。本构建方法及装置可以由附图1和附图2加以说明。附图1说明多个放电管三维立体地位于一个圆锥面的轴对称折迭组合型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附图2则说明属于轴对称折迭组合型的二维轴对称折迭组合型的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附图1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及工作原理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中位于对称轴上的石英或玻璃放电管编号为0,位于对称轴旁的石英或玻璃放电管的编号为1、2、3、4、5、6、7、8,管1与管2、管3与管4、管5与管6、管7与管8分别为一对对称折迭管。图中管0、1、2、3、4、5、6、7、8的左端口分别贴封全反射镜,所贴全反射镜的编号依次为9、10、11、12、13、14、15、16、17。图中放电管0-8的阳极27、28、29、30、31、32、33、34、35分别离该管左端口右5cm处与管连接。管0-8的右端端口18、19、20、21、22、23、24、25、26与一粗石英或玻璃连接管37的左端带有和各放电管端口外缘一一对应小孔的圆底38密封性地连接,放电管右端口的外缘间距为1.2mm以上。管37的中部位置下部与石英或玻璃管40连接,管40可容纳较长、较大的总放电阴极36。粗管的另一端贴有激光输出镜39。41为一会聚镜,可根据需要选择焦距。42为支撑架,其中两个带孔的圆盘(a)、(b)控制各管对称分布及管0的位置。放电管0、1、2、3、4、5、6、7、8和管37、40内充有作为激光增益介质的高纯气体的混合物,放电采用直流放电,其优点是简单稳定,对混合气激励效果好,且无射频及微波放电可能形成的人身伤害。必要时也可通过管外电极采用射频或微波放电,对混合气进行激励。
在附图1中,由镜9、39构成轴上单管0的谐振腔,由镜10、39、11构成配对管1、2的折迭谐振腔。同理,镜12、39、13,14、39、15,16、39、17,分别构成管3、4,管5、6,管7、8的折迭谐振腔。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和镜间距离的选择,应使各谐振腔符合业内人员所知的稳定条件。
在放电激励下的气体混合物产生光辐射并沿着管1、3、5、7的纵向传播并被放大,此光辐射传到输出镜39上公共交点分别向管2、4、6、8反射,并向其纵向传播并被放大,分别传至端面贴镜11、13、15、17,又分别经它们反射沿原路返回继续放大,再分别经公共交点反射进入管1、3、5、7继续放大,接着分别传到端面贴镜10、12、14、16,又分别经它们反射后无限重复上述的传播、反射行为。当光的增加和在镜面等处的损耗相等时,便形成稳定情况。在部分反射镜的透射损失是作为输出引入的,故它是有用损耗。当稳定时,其输出也即稳定。当然,初始的光辐射可发生于编号为奇数的管内,也可发生于编号为偶数的管内,其输出均具有相同结果。位于对称轴上的放电管0内沿纵向的光辐射在全反镜9和输出镜39之间来回传播并被放大,当光信号的增加与在镜上等处的损耗相等时达到稳定,其输出也即稳定。
经过镜39输出的光束是以管0输出的光束束轴线为轴的,有公共出射点的且有一定发散角的光束,将焦距为f的短焦距会聚镜41置于离镜39之距离为f时,可获得光束直径甚小的平行光束。选择不同的焦距及距离可获得会聚或发散光束,以应用于不同的目的。
本发明所用放电管0-8和连接管37及其圆底38和连接管40均采用石英或玻璃材料,为的使真空、放电性能优异。石英或玻璃管绝缘性能好,表面光洁而极少吸附杂气,因而放电时不会因电场或热作用而散发有害于激光工作物质的杂气。设立总阴极可以使装置更紧凑,它的表面积应是各单管激光器所需阴极面积之和。连接管37的带孔圆底38的加工及与放电管的连接是按如下方法及程序进行的:第一个方法是选择石英圆底,根据石英放电管右端口18-26的中心位置及端口外径,在厚2.5mm的圆底38上用金刚砂及圆管钻磨制出相应的圆孔,圆孔的直径比相应端口外径大0.1-0.2mm,再将各小孔同时套住各对应端口,并让端口伸出0.5-1mm,再用小的氢氧焰将端口18-26的外缘分别与孔密封性连接,由于局部的小火烧接不易造成其它处的应力不均,加之石英材料对于温度变化的极强适应能力,故能很好实现这一连接,圆底片再与后面同等直径(外径)的石英连接管37的端口对齐,使用较小氢氧焰并加石英料于两者间的接缝处进行烧接密封,圆底38的直径比所有小孔占具的最大直径大20mm即可。第二个方法是采用厚为2mm的玻璃圆底,按方法一打孔,将各玻璃放电管右端截下20cm长的一段,再将圆底各小孔同时套住各段的对应端口,并让端口伸出0.5mm,用天然气加氧的火焰进行密封性连接,圆底再与后面同等直径(外径)的玻璃连接管37的端口对齐用同种火焰密封性连接,并在过程中注意保持各段管原有的空间取向,然后再以同种火焰将各段玻璃管与各相应玻璃放电管在原截口处一一密封性连接以恢复各放电管的原有长度,圆底玻璃片的直径比所有小孔占具的最大直径大20mm即可。第三个方法是,各玻璃放电管右端10cm长的一段为玻璃石英过度接头,过度接头的石英段处于最右端,然后再按方法一进行连接。
本发明采用一个输出镜,是为了获得集中的光束及装置的紧凑性,对于氦氖激光而言,500mw以上已算很大的功率,故一个输出镜完全可承受相应的功率密度,对二氧化碳激光,一氧化碳激光,现有锗平行平面镜及增反膜均可承受千瓦级输出。本发明每一折迭腔仅包含一次折迭,这使光路简化,调整方便,也便于获取稳定的输出。采用凹面反射镜则是为了减少衍射损耗和腔的稳定。本发明的所有连接处和封贴处均为密封性连接,为的是使激光器可获得较高真空度,以使其充入激光介质后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下实施例可进一步对本发明中多根放电管立体轴对称折迭组合型气体激光器构建方法及装置有更全面的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例1,取9根放电管,每根放电管长度为1m,参照附图1,管内径4mm,外径6mm,管0中心线即为对称轴线且位于水平面,管1、2中心线置于水平面内,两管对称地安排在轴线的两侧,管5、6中心线位于竖直平面内,两管对称地安排在轴线的两侧。管3、4中心线位于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过轴线的平面内,两管对称地安排在轴线的两侧。管7、8中心线所在面垂直于管3、4中心线所在平面,也过轴线,管7、8与轴线对称。9根管子之右端口中心处于垂直于对称轴线的一个面内。选择部分反射平行平面输出镜39内表面中心距管0右端口之距离为30cm,对称轴之外的8根管左端口中心与轴上单管左端口中心相距60mm,右端口中心与轴上单管右端口中心相距14mm,各放电管中心线在镜39内表面的中心点相交并称该点为公共交点。分别在9根管的左端贴全反射镜,各反射镜的光轴均选在相应管子的中心线上。镜39的光轴位于对称轴线。管1与管2构成成对折迭,光路折迭点位于镜39上的公共交点,管3与管4,管5与管6,管7与管8分别构成成对折迭,折迭点也在镜39上的公共交点。全反射镜9、10、11、12、13、14、15、16的曲率半径均为3m,镜39与各镜之间的距离为1.3m,在0.6328μm波长各全反射镜反射率取99.98%,镜39反射率为97%,透过率为3%,这五个独立的谐振腔均可稳定有效的工作。管内真空度达到133.3*10-6Pa后,按Ne∶He=1∶7-10,充混合气0.8-1*133.3Pa。采用直流放电激励该混合气,每管电流5-10mA,在五个独立的谐振腔帮助下,即可从镜39获得较大功率的波长为0.6328μm的氦氖激光输出。
例2,仍取9根放电管,参照附图1,放电管的长度及相应编号的成对放电管所在平面和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及安排均与例1相同,放电管的内径为8mm外径为10mm,8根放电管左端口中心与轴上单管左端口中心相距70mm,右端口中心与轴上单管右端中心相距16mm,所有放电管的中心线相交于镜39内表面的中心点,放电管0、1、2、3、4、5、6、7、8及石英或玻璃管37和40均以水冷却,管内在达真空133.3*10-3Pa后按CO2∶N2∶He=1∶1.2∶7.8及相近比例充均匀混合气10-20*133.3Pa。对波长10.6μm全反射镜反射率达98%以上,半反镜(输出镜)反射率为80%,透过率为20%。在每管电流10-20mA直流放电激励下,可从输出镜39获得较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输出。
例3,仍取9根放电管,放电管的长度、内外径及空间布置和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及安排均与例2相同,放电管和含阴极的石英或玻璃管均以水冷或以液氮冷却。管内在达真空133.3*10-3Pa后按CO∶N2∶He=1∶2∶17及相近比例充均匀混合气10-20*133.3Pa。对5.3μm波长全反射镜反射率达99%以上,输出镜反射率为90%,透过率为10%。在每管电流10-20mA直流放电激励下,可从输出镜39获得较大功率一氧化碳激光输出。
立体轴对称折迭组合型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装置包括石英或玻璃放电管0、1、2、3、4、5、6、7、8、全反射镜9、10、11、12、13、14、15、16、17、放电阳极27、28、29、30、31、32、33、34、35、阴极36、石英或玻璃连接管37、40、石英或玻璃圆底38、输出镜39、会聚镜41、支架42组成,放电管0、1、2、3、4、5、6、7、8之左端口分别与全反射镜9、10、11、12、13、14、15、16、17连接,管0-8之右端端口18、19、20、21、22、23、24、25、26的外缘与带有一一对应小孔的石英或玻璃圆底38连接,圆底38与管37的左端连接,管37的另一端与输出镜39连接。阳极27、28、29、30、31、32、33、34、35分别与放电管0、1、2、3、4、5、6、7、8于左端口右5cm处连接,管37中部下部与石英或玻璃管40连接,总阴极36与管40连接,会聚镜41位于输出镜39后,支架42通过两个带孔的圆盘a、b控制对称分布的放电管0-8的位置,根据本发明,放电管0的中心线置于放电管组合系统的对称轴线上,管1、管2的中心线位于过对称轴线的水平面内,两管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管5、管6的中心线位于过对称轴线的竖直平面内,两管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管3、管4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并过对称轴线,两管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管7、管8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于管3、管4中心线所在平面并过对称轴线,管7、管8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所有放电管右端口中心位于垂直于对称轴线的一个平面内,输出镜内表面中心点位于各放电管中心线之唯一交点,输出镜39为唯一输出镜。
本装置的优点是能将较多的放电管立体对称地组成一个紧凑的激光器系统,可从同一个输出镜输出激光,且激光束有一个公共的出射点。故可以从本发明装置获得大功率激光输出,同时,输出光束还具有易于经光学会聚镜进行变换处理的优点。
附图2说明    附图2是石英或玻璃放电管轴对称折迭组合型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一个特殊情况,它是二维轴对称安排。这里的二维轴对称,指所有放电管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的轴对称安排,而相应的装置是立体的。图中,放电管0位于对称轴,管心线即为对称轴线,管1和管2的中心线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安排,管3和管4的中心线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安排,管5和管6的中心线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安排,所有放电管右端端口中心位于垂直于对称轴线的一个平面内,所有放电管的管心线相交于对称轴线上的一点,这一点落在激光器的输出镜32的内反射面中心。全反射镜7、8、9、10、11、12、13分别与管0、1、2、3、4、5、6的左端口密封性封接。管0、1、2、3、4、5、6的右端口分别为14、15、16、17、18、19、20,它们彼此靠得较近,端口外缘分别与较粗的锥形石英或玻璃管29的左端底28上的小孔一一对应并密封性连接,输出镜32与管29的右端端口密封性连接,阳极21、22、23、24、25、26、27分别与管0、1、2、3、4、5、6于左端口右5cm处连接,石英或玻璃管30与管29下部连接,总阴极31与管30连接。会聚镜33位于输出镜32之后,将输出光束变换为直径很小的平行光束,也可将输出光束变换为会聚光束或发散光束。支撑架34和35起支撑定位作用。
管1与管2构成一对对称折迭,管3与管4构成一对对称折迭,管5与管6构成一对对称折迭。镜0与镜32构成谐振腔,镜1、镜32与镜2构成一折迭谐振腔,镜3、镜32与镜4构成一折迭谐振腔,镜5、镜32与镜6构成一折迭谐振腔。
管内的激光介质气体在放电激励下会发出光,这种光在管1、3、5内沿管心线行进并被放大,放大后的光在镜32中心点反射后分别进入管2、4、6内并沿管心线继续传播放大,分别传至镜9、11、13处经反射后继续分别沿中心线传播并被放大,在镜32处反射后又分别进入管1、3、5继续放大,分别传至镜8、10、12处,经反射后无限重复上述行为。在镜32处的部分透射形成激光的输出。位于对称轴上的放电管0内沿纵向的光辐射在全反射镜7和输出镜32之间来回传播并被放大,其输出与其它对称折迭管的输出光束均通过各管中心线在输出镜内表面的公共交点。输出光束经会聚镜33可变换为平行光束或会聚、发散光束。
通过以下实施例可进一步对本发明中二维轴对称折迭组合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有更全面的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例1、如附图2,取放电管7根,每根长度为1m,内径4mm,外径6mm,管0中心线为对称轴线,其余6根管的管心线与管0的管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管1管2对称地安排在轴线两侧,管3与管4,管5与管6分别对称地安排在轴线两侧,7根管的右端端口中心位于垂直于对称轴线的一个平面,每相邻两管的左端口中心相距5.2cm,相邻右端口中心相距12mm,所有的管心线相交于一公共点,公共点位于平行平面输出镜32内表面中心,该中心离管0右端口中心30cm。管0、1、2、3、4、5、6左端口分别封接全反射镜7、8、9、10、11、12、13,其曲率半径均为3m,各镜光轴位于相应管的中心线。在距管0-6左端口5cm处分别封接放电阳极21、22、23、24、25、26、27。放电管0-6的右端端口14、15、16、17、18、19、20的外缘与有一定锥度的大石英或玻璃管29的大端(左端)的圆底28上的7个小孔一一对应并密封性连接。管29的右端与输出镜密封性封接,管29的下部中间位置接一石英或玻璃管30,管30内封接一面积较大的总阴极31。会聚镜33则将输出光束变换为平行光束或会聚、发散光束。在0.6328μm波长各反射镜反射率取99.98%,输出镜32反射率为97%,透过率为3%。管内真空度达到133.3*10-6Pa后,按Ne∶He=1∶7-10,充混合气体0.8-1*133.3Pa。采用直流放电,每管电流5-10mA,则可从输出镜32输出较大功率的波长为0.6328μm的氦氖激光。
例2,取放电管7根,放电管的长度及位置、各反射和输出镜的曲率半径及安排、其余石英管的安排及连接均与例1相同,放电管内径为8mm,外径10mm,放电管外侧要水冷却,在10.6μm波长各全反射镜反射率取98%以上,输出镜反射率为80%,透过率20%,管内真空度达133.3*10-3Pa后按CO2∶N2∶He=1∶1.2∶7.8及相近比例充混合气10-20*133.3Pa,在每管电流10-20mA直流放电激励下可从输出镜32输出较大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
例3,取放电管7根,各放电管的内外管径、长度及位置、各反射和输出镜的曲率半径及安排、其余石英管的安排及连接均与例2相同,在5.3μm波长各全反射镜的反射率取98%以上,输出镜的反射率为90%,透过率10%,放电管除可水冷却外还可采用液痰冷却。管内真空度达133.3*10-5Pa后按CO∶N2∶He=1∶2∶17及相近比例充均匀混合气10-20*133.3Pa,在每管电流10-20mA直流放电激励下从镜32获得较大功率一氧化碳激光输出。
二维轴对称折迭组合型气体激光器的装置包括石英或玻璃放电管0、1、2、3、4、5、6,全反射镜7、8、9、10、11、12、13、输出镜32,放电阳极21、22、23、24、25、26、27,放电阴极31,锥形石英或玻璃连接管29、石英或玻璃连接管30、圆底片28,会聚镜33,支架34、35组成,放电管0、1、2、3、4、5、6的左端口分别与全反射镜7、8、9、10、11、12、13连接,管0-6的右端口14、15、16、17、18、19、20外缘与带有一一对应小孔的石英或玻璃圆底片28连接,圆底28与管29左大端连接,管29的右端与输出镜32连接,阳极21、22、23、24、25、26、27分别与管0、1、2、3、4、5、6于左端口右5cm处连接。管30与管29下部连接,阴极31与管30连接,透镜33位于输出镜32之后,支架34、35对激光器起支撑作用,根据本发明,所有放电管中心线位于一个平面内并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落在激光器输出镜32的内反射面中心,放电管0置于放电管组合系统的对称轴线上,管心线即为对称轴线,管1和管2的中心线相对于对称轴对称安排,管3和管4的中心线相对于对称轴对称安排,管5和管6的中心线相对于对称轴对称安排,所有放电管右端端口中心位于垂直于对称轴的一个平面内,输出镜32为唯一输出镜。
本装置的优点是能将较多的放电管对称地组成一个紧凑的激光器系统,可从同一个输出镜输出激光,且激光束也有一个公共的出射点,与立体轴对称折迭组合装置不同的是它在空间方面占具的高度很小,在一些使用环境有其特殊优势。

Claims (5)

1、一种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也即一种构建大功率氦氖激光器或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或大功率一氧化碳激光器的方法,是用石英或玻璃管作放电管,将多根放电管进行折迭组合,使用折迭腔和二镜腔,放电管内气体激光介质经放电激励后在各谐振腔的作用下,最后激光从输出镜输出,当放电管内为He、Ne气体混合物并各腔镜的反射和透射是针对0.6328μm波长的,则输出氦氖激光,当放电管内为CO2、N2、He气体混合物并各腔镜的反射和透射是针对10.6μm波长的,则输出二氧化碳激光,当放电管内为CO、N2、He气体混合物并各腔镜的反射和透射是针对5.3μm波长的,则输出一氧化碳激光,其特征在于多根石英或玻璃放电管构成三维或二维轴对称折迭组合,每对折迭管具有自身的折迭谐振腔,轴上置一单根石英或玻璃放电管并有自己的二镜谐振腔,所有谐振腔共用一个输出镜,所有放电管的中心线和所有放电管内的气体激光束的束轴线均于输出镜内表面中心交于一点,输出光束集中且由输出镜内表面中心点以轴对称形式射出,经光学会聚镜变换便获得平行光束或会聚光束或发散光束。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所说的三维轴对称折迭组合,其特征在于在组合系统对称轴上置放一单根石英或玻璃放电管,其管心线位于系统对称轴,每对折迭的放电管之管心线对称地处于同一圆锥面上,按顶角由小到大可分为第一圆锥面,第二、第三圆锥面等,这些圆锥面以系统对称轴为唯一对称轴并有唯一公共顶点,在这些圆锥面上可成对地放置较多的放电管。
3、按权利1的方法,所说的二维轴对称折迭组合,其特征在于在组合系统对称轴上置放一单根石英或玻璃放电管,其管心线位于系统对称轴,每对折迭的放电管之管心线对称地处于对称轴线的两侧,所有放电管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在对称轴线上交于一公共点。
4、按权利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折迭腔内仅包含成对折迭的两石英或两玻璃放电管,输出镜为该腔光路上的折迭镜,在所有折迭腔中光路上的折迭镜均为同一输出镜,而且所有腔内的光路的折迭点为同一输出镜内表面上的中心点,该点也位于对称轴上,以对称轴为腔轴的轴上单管谐振腔与所有折迭腔共用唯一的输出镜。
5、立体轴对称折迭组合型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装置包括石英或玻璃放电管(0)、(1)、(2)、(3)、(4)、(5)、(6)、(7)、(8)、全反射镜(9)、(10)、(11)、(12)、(13)、(14)、(15)、(16)、(17)、放电阳极(27)、(28)、(29)、(30)、(31)、(32)、(33)、(34)、(35)、阴极(36)、石英或玻璃连接管(37)、(40)、石英或玻璃圆底(38)、输出镜(39)、会聚镜(41)、支架(42)组成,放电管(0)、(1)、(2)、(3)、(4)、(5)、(6)、(7)、(8)之左端口分别与全反射镜(9)、(10)、(11)、(12)、(13)、(14)、(15)、(16)、(17)连接,管(0)-(8)之右端端口(18)、(19)、(20)、(21)、(22)、(23)、(24)、(25)、(26)的外缘与带有一一对应小孔的圆底(38)连接,圆底(38)与管(37)的左端连接,管(37)的右端与输出镜(39)连接。阳极(27)、(28)、(29)、(30)、(31)、(32)、(33)、(34)、(35)分别与放电管(0)、(1)、(2)、(3)、(4)、(5)、(6)、(7)、(8)于左端口右5cm处连接,管(37)中部的下部与管(40)连接,总阴极(36)与管(40)连接,会聚镜(41)位于输出镜(39)后,支架(42)通过两个带孔的圆盘(a)、(b)控制对称分布的放电管(0)一(8)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放电管(0)的中心线置于放电管组合系统的对称轴线上,管(1)、管(2)的中心线位于过对称轴线的水平面内,两管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管(5)、管(6)的中心线位于过对称轴线的竖直平面内,两管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管(3)、管(4)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并过对称轴线,两管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管(7)、管(8)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于管(3)、管(4)中心线所在平面并过对称轴线,管(7)、管(8)相对于对称轴线对称分布,所有放电管右端端口中心位于垂直于对称轴线的一个平面内,输出镜内表面中心点位于各放电管中心线之唯一交点,输出镜(39)为唯一输出镜。
二维轴对称折迭组合型气体激光器的装置包括石英或玻璃放电管(0)、(1)、(2)、(3)、(4)、(5)、(6),全反射镜(7)、(8)、(9)、(10)、(11)、(12)、(13)、输出镜(32),放电阳极(21)、(22)、(23)、(24)、(25)、(26)、(27),放电阴极(31),锥形石英或玻璃连接管(29)、石英或玻璃连接管(30)、圆底片(28),会聚镜(33)支架(34)、(35)组成,放电管(0)、(1)、(2)、(3)、(4)、(5)、(6)的左端口分别与全反射镜(7)、(8)、(9)、(10)、(11)、(12)、(13)连接,管(0)-(6)的右端口(14)、(15)、(16)、(17)、(18)、(19)、(20)外缘与带有一一对应小孔的圆底(28)连接,圆底(28)与锥形管(29)左端连接,管(29)的右端与输出镜(32)连接,阳极(21)、(22)、(23)、(24)、(25)、(26)、(27)分别与管(0)、(1)、(2)、(3)、(4)、(5)、(6)于左端口右5cm处连接。管(30)与管(29)下部连接,阴极(31)与管(30)连接,透镜(33)位于输出镜(32)之后,支架(34)、(35)对激光器起支撑作用,其特征在于,所有放电管中心线位于一个平面内并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落在激光器输出镜(32)的内反射面中心,放电管(0)置于放电管组合系统的对称轴线上,管心线即为对称轴线,管(1)和管(2)相对于对称轴对称安排,管(3)和管(4)相对于对称轴对称安排,管(5)和管(6)相对于对称轴对称安排,所有放电管右端端口中心位于垂直于对称轴的一个平面内,输出镜(32)为唯一输出镜。
CNB2003101040173A 2003-12-16 2003-12-16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33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40173A CN100369338C (zh) 2003-12-16 2003-12-16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40173A CN100369338C (zh) 2003-12-16 2003-12-16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0147A true CN1630147A (zh) 2005-06-22
CN100369338C CN100369338C (zh) 2008-02-13

Family

ID=3484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401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9338C (zh) 2003-12-16 2003-12-16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9338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690A (zh) * 2010-10-20 2011-04-06 四川大学 多重co2激光系统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1572378B (zh) * 2008-04-28 2011-07-13 四川大学 相位锁定轴对称折迭组合二氧化碳激光器
CN102231474A (zh) * 2011-05-19 2011-11-02 四川大学 轴对称四镜折迭组合co2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2545030A (zh) * 2011-12-12 2012-07-04 四川大学 轴对称共点组合氦氖激光器
CN105161956A (zh) * 2015-01-09 2015-12-16 西华大学 一种两镜腔高功率阵列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1942Y (zh) * 1992-11-17 1993-09-08 强春生 一种二氧化碳激光器
CN2190358Y (zh) * 1994-02-23 1995-02-22 李力钧 桁架式石英管折叠气体激光器
CN1123949C (zh) * 2000-06-22 2003-10-08 上海交通大学 二氧化碳激光器的v形平面交叉三折叠谐振腔
CN1206780C (zh) * 2002-06-28 2005-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射频激励共电极折叠双通道波导co2激光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378B (zh) * 2008-04-28 2011-07-13 四川大学 相位锁定轴对称折迭组合二氧化碳激光器
CN102005690A (zh) * 2010-10-20 2011-04-06 四川大学 多重co2激光系统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2231474A (zh) * 2011-05-19 2011-11-02 四川大学 轴对称四镜折迭组合co2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2231474B (zh) * 2011-05-19 2013-02-13 四川大学 轴对称四镜折迭组合co2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2545030A (zh) * 2011-12-12 2012-07-04 四川大学 轴对称共点组合氦氖激光器
CN102545030B (zh) * 2011-12-12 2014-08-13 四川大学 轴对称共点组合氦氖激光器
CN105161956A (zh) * 2015-01-09 2015-12-16 西华大学 一种两镜腔高功率阵列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9338C (zh) 200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378B (zh) 相位锁定轴对称折迭组合二氧化碳激光器
CN1741328B (zh) 二极管泵浦激光器
JPH0125236B2 (zh)
WO2002097935A1 (fr) Laser a fibre optique pompe en mode gaine
CN100369338C (zh) 大功率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8879303B (zh) 基于全反射和部分反射的双向光纤端帽的全光纤振荡器
CN102623884A (zh) 用于激光加工的高功率全固态轴对称偏振激光器
CN103326230B (zh) 一种实现全固态激光器高功率输出的并联合束方法
US6215807B1 (en) Coherent multiple beam laser system
CN102231474B (zh) 轴对称四镜折迭组合co2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1710669A (zh) 双输出端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
CN101630807B (zh) 一种锥形相位锁定二氧化碳激光器
CN201541050U (zh) 双输出端面泵浦全固态激光器
CN102005690B (zh) 多重co2激光系统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4009372A (zh) 一种相位锁定多通道板条放电阵列二氧化碳激光器
CN203617543U (zh) 一种实现全固态高功率输出的错位并联合束激光器
CN103545701A (zh) 相位锁定的圆筒形co2激光器
CN201667485U (zh) 一种气体激光器
CN202178493U (zh) 气体介质非连续的折叠式二氧化碳激光器
CN104184040A (zh) 一种行波腔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5161956A (zh) 一种两镜腔高功率阵列气体激光器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203387038U (zh) 一种芯管折叠的co2气体激光管
CN102545030B (zh) 轴对称共点组合氦氖激光器
CN103904537B (zh) 激光器
CN2141942Y (zh) 一种二氧化碳激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