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4579A - 一种用于打印头的封闭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打印头的封闭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4579A
CN1624579A CN 200410096954 CN200410096954A CN1624579A CN 1624579 A CN1624579 A CN 1624579A CN 200410096954 CN200410096954 CN 200410096954 CN 200410096954 A CN200410096954 A CN 200410096954A CN 1624579 A CN1624579 A CN 1624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closure mechanism
shifted
closure member
cl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69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6714C (zh
Inventor
卡·西尔弗布鲁克
托比·艾伦·金
盖瑞·罗蒙德·杰克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mje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filed Critical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ority to CN200410096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6714C/zh
Publication of CN1624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4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67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67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该罩盖机构包括一个可与所述打印引擎的打印头对准而安装的罩盖构件。所述罩盖构件可移位至顶接或离开所述打印头,从而分别地罩盖或不罩盖所述打印头。一个扭杆装置作用在所述罩盖构件上以移动所述罩盖构件。一个机械移位件与所述扭杆装置配合,当所述机械移位件位于归位位置时,其与所述扭杆装置接合以使得所述罩盖装置被移位至与所述打印头邻接以罩盖所述打印头。当所述可移位体处于其归位位置之外时,所述扭杆装置迫压所述罩盖构件,使之离开所述打印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打印头的封闭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引擎,本发明特别可应用于具有即时打印功能的数码相机上。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此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
背景技术
数码像机的外形越紧凑越好,以方便于随身携带。缩小数码像机外形尺寸的方法之一是缩小电源的体积,人们都知道,数码像机的电源通常是一个电池组,通过减小电池组的体积(例如减少电池的数量)可以使像机的外形变小。
为达到这个目的,最好是将数码像机上耗电量大的部件去掉,确切地说,就是打印引擎。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该罩盖机构包括:
一个可以与打印机的打印头对准安装的罩盖装置,该罩盖装置可以与打印头顶接和分离,以分别实现罩盖打印头和不罩盖打印头;
一个作用于罩盖装置使罩盖装置变换位置的推动装置;
一个机械的可移动部件,该部件与推动装置配合工作,当该部件处于归位位置(parked position)时,与推动装置啮合而推动罩盖装置与打印头顶接,以罩盖打印头。当该部件处在归位位置之外时,推动装置推动罩盖装置使离开打印头。
打印头最好是选用页宽打印头,罩盖装置上有一个由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肋,当罩盖装置处于罩盖位置时,该肋与打印头相顶接。“页宽”打印头不在打印介质上横向滑动或扫描。
该肋可以设置在一个载架上,这个载架可以由推动装置来移动其位置。
推动装置上带有一个固定(be held captive)在载架上的细长件和一个偏置装置,偏置装置的作用是推动细长件,将罩盖装置推到开盖的位置。
此细长件可以为一个扭杆装置,每端各有一个臂。
这个机构的可移动部件是一个起切割作用的装置,例如一个刀轮,当打印机在打印介质上完成一个图像打印后,用它来切割打印介质。该切割装置可以在与打印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而且切割装置上可以带有一个接合装置,用来与扭杆装置的一个臂连接。当切割装置位于其归位位置时,推动该臂克服偏移装置的作用,以驱动罩盖机构进入其罩盖位置。
接合装置可以是一个安装在切割装置上的凸轮件。更确切地说,刀轮可以装在一个由蜗轮来驱动的安装架上,使用时横穿过打印头。该安装架上可以带有一个凸轮件,这样一来,当安装架被推入其归位位置时,凸轮件与扭杆装置的臂啮合,使扭杆装置产生移动,从而推动偏置装置,这样就可以推动罩盖机构,使其与打印头顶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例子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绘制的打印引擎的三维视图,包括其组件;
图2是打印引擎的三维分解图;
图3是使用可拆卸打印盒的打印引擎的三维视图,图中将打印引擎移去了;
图4是打印引擎的三维后视图,其中的打印盒以虚线表示;
图5是打印引擎的三维剖面图;
图6是打印引擎上打印头分组件的三维分解图;
图7是打印头分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打印头分组件的截面端视图,图中的盖顶机构位于盖顶位置;
图9显示的是打印头分组件,图中的盖顶机构位于开盖位置;
图10是显示罩盖机构的细节的打印头分组件的三维分解图;
图11是罩盖机构位于罩盖位置时的罩盖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12是罩盖机构位于罩盖位置时,打印头分组件的局部三维俯视图;
图13是罩盖机构位于开盖位置时,打印头分组件的局部三维俯视图;
图14是罩盖机构位于罩盖位置时,打印头分组件的局部三维仰视图;
图15是罩盖机构位于开盖位置时,打印头分组件的局部三维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纸中,附图标记500通常是指符合本发明的打印引擎,打印引擎500带有一个打印引擎组件502,其中装有一个可拆卸的打印盒504。
打印盒504中装有耗材,例如打印介质和各种墨水。在我们公告的名称为“打印盒(A Print Cartridge)”(文件号CA02)及“墨水盒(AnInk Cartridge)”(文件号CA04)的同类专利申请中详细描述了该打印盒504,上述两个专利是同时申请的,其国际专利申请号分别为PCT/AU00/00741和PCT/AU00/00742,这里专门结合其内容以做参考。
打印引擎组件502上带有一个第一分组件506和一个第二分组件508。
分组件506上有一个底盘510,底盘510有一个第一模塑件512,其上有供墨管514。打印盒504中的墨水经由供墨管514送入打印头分组件508上的打印头516(图5、6、7)。打印头516可以用四种颜色的墨水打印也可以用三种颜色的墨水再加上第四种只有在红外光谱下可见的墨水(以下称为红外墨水)来进行打印。相应地,就需要在模塑件512上预制出4个供墨管514及一个供气管518,空气由供气管518吹向打印头516,以防止外界的颗粒在打印头516的喷嘴护板上堆积。
底盘510上还有另一个盖状模塑件520,其上装有一个泵522。泵522是一个抽气泵,由该泵产生吸力,使空气通过进气孔细管524和进气孔526后,经由打印盒504中的空气过滤器。空气由出气孔528排出,提供给底盘510上的供气管518。
底盘510上还装有第一驱动电机,该电机是一个步进电机530,通过第一轮系532来驱动泵522。该步进电机530还通过第二轮系538来与打印盒504上的滚轮组件536中的主动滚轮534(图5)相连。轮系538与装在主动滚轮534的一端上的可啮合部件540(图2)啮合,因而使步进电机530可以控制向分组件508的打印头516中输送打印介质542的进给,从而实现当介质在打印头516下通过时,在上面打印图像。要注意,当在打印介质542上进行打印时,步进电机530只负责驱动打印介质542,而泵522只负责向打印头516吹气。
底盘510上的模塑件512上安装有多个供墨导管,即与供墨管514相通的细管544,供墨细管544贯穿于打印盒504上用弹性测量材料制成的凸缘组件546当中,用于从打印盒504的墨水腔或存储格548(图5)中抽取墨水以提供给打印头516。
底盘510的盖状模塑件520上通过夹552支撑有一个第二电机550,该电机550为直流电机。该电机550用来驱动切割装置——刀轮臂组件554,在完成图像在打印介质上的打印后,将其与剩余的打印介质切开。电机550的输出轴上带有一个斜齿轮556,斜齿轮556与刀轮组件554的蜗轮560上带有的斜齿轮558啮合。蜗轮560通过轴承562装在打印头分组件508的底盘底板564上,可以转动。
刀轮组件554带有一个刀轮566,该刀轮安装在安装架570的弹性软臂568上。蜗轮560从安装架570旁经过的过程为:当蜗轮560转动时,安装架570和刀轮566从底盘底板564处横向经过。安装架570与底板564的盖572贴在一起,以阻止安装架570相对于蜗轮560转动。而且,刀轮566紧贴着打印头分组件508的上壳或盖部件,以有效切割打印介质542。盖部件574是金属的,因而当刀轮566从盖状部件处经过时,形成一个类似于剪刀的动作,将已打上图像的打印介质同其余部分切开。
分组件506带有一个喷射机构576,喷射机构576装在底盘510上并且上面有一个带夹子580的凸缘578,通过这个凸缘578将喷射机构576夹在底盘510上,与其贴在一起。凸缘578处装有一个由弹性测量材料制成的插件582,插件上留出了多个开口584,将细管544上的进孔封闭,以阻止外面的颗粒进入到细管544中,并由此进入管514和打印头516中。此外插件582表面形成的面或平台586将进气细管524堵住,起到与上述相同的封闭作用。
底盘510和凸缘578之间装有一个螺旋弹簧588,在图3到图10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打印盒504从打印引擎500上拆下时,该螺旋弹簧588将凸缘578推到一个与底盘510隔开的位置。图4中所示的喷射机构处于收起的位置。
上面已经提到:打印头分组件508带有一个底板564,装在底板564上的盖顶机构590是可以移动的,可以移向或移离打印头516。盖顶机构590上带有一个细长的肋592,设置在载架593上,载架593装在位移机构594上,当打印头516不工作时,该位移机构移动肋592,用它来与打印头516对接。反过来,当打印头516工作时,该位移机构产生动作,使肋592回缩,从而与打印头516分开。
打印头分组件508上带有一个打印头支撑模塑件596,打印头516就安装在上面。该模塑件596与模塑件596上的肋599形成了一个通道598,当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时,打印介质由此处通过。模塑件596上有一个凹槽700,当盖顶机构590处于其盖顶位置时,盖顶机构590由槽700处伸出来。
进墨装置702安装在插件599上,位于盖部件574的下面。进墨装置702上带有一个脊面形部件704,并且在部件704上装有一个铸件706,脊形部件704和铸件706之间形成了一个墨水进给纵槽708,该纵槽与底盘510上的供墨管514相通,墨水经由这里(图7)送往打印头516。
打印头516旁边的脊形部分704上有一个供气管711(图8)。
电信号经由磁带自动连接膜片712传送到打印头516,磁带自动连接膜片712挂置于插件599和进墨装置702之间。
模塑件596上带有一个有角度的翼状部件714,一个柔性印刷电路板(PCB)716安装并固定在翼状部件714上。插件599上的肋718推动柔性印刷电路板716与磁带自动连接膜片712接触,使两者导通。柔性印刷电路板716上装有排线720,用来向打印头516和打印引擎500的其它带电部件供电。此外,柔性印刷电路板716上带有一个像机打印引擎控制芯片721和一个质量控制芯片(未画出),质量控制芯片可以识别打印盒504与打印引擎500的兼容性和适用性。为此,印刷电路板716上带有一个触头723,与打印盒504中的触头725相接合。
从图7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打印头本身带有一个喷嘴护板722,安装在硅晶片724上。墨水经由供墨构件726提供给打印头516的喷嘴阵(未画出)。需要供墨时,供墨构件726与进墨装置702的墨水通道710上的出口接通,将墨水送往打印头516的喷嘴阵。
现在来看图10,图10中详细描述了罩盖机构590的位移机构594。位移机构594的包括一个扭杆装置728,该扭杆装置由一个杆730和一对臂732构成,杆730的两端各伸出一个与杆730成直角的臂732。位移机构的一端有一个由片簧734构成的偏置装置,在图14和图15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片簧734由构件736上伸出并固定在其上面,构件736是模塑件596的一部分。同样,在图14和图15中可以极清晰的看到:扭杆装置的杆730用夹子738挂置在罩盖机构590的载架593上。也可以看出:载架593本身是用夹子742悬挂固定的,可以相对于模塑件596滑动。
扭杆装置728的臂732的自由端置于底板564上的开口740处,这样就将扭杆装置728定位在与金属底板564相应的位置上。
刀轮组件554的安装架570上装有一个带有斜面746的凸轮件或凸轮型面,当刀轮组件554的安装架570向其归位位置移动时,如图11所示,扭杆装置728上的一个臂732置于凸轮型面744处,抵着片簧748而被向上推起,这样就推动罩盖机构590的肋592与打印头516对接。
反过来,当需要打印头打印时,安装架570被移向箭头748的方向(图11),以使扭杆装置728的臂732移出凸轮型面744。接着片簧734作用于扭杆装置的杆730,推动罩盖机构590上的肋592使其脱离打印头516。这样就可以使打印介质542通过打印头下面的狭槽598以进行打印。
很明显,位移机构594的操作完全是机械性的,所以它并不消耗使用打印引擎500的像机上所携带的电源。
同样也可以看出:为了使打印引擎500的外形更紧凑,将打印引擎组件502的大部分部件都置于打印盒504一端的槽内,使其尺寸更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髓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给出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动和/或修改。因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应将当前给出的实施方式仅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定性的。

Claims (9)

1、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该罩盖机构包括:
一个用于所述打印引擎的打印头的封闭件,所述封闭件可在一罩盖所述打印头的罩盖位置与一未罩盖所述打印头的开盖位置之间移动;
一个弹性构件,其作用于所述封闭件以移动该封闭件;以及
一个与所述弹性构件配合的可移位体,当所述可移位体位于归位位置时,其与所述弹性构件接合并朝所述罩盖位置迫压所述封闭件,而当所述可移位体离开其归位位置时,所述弹性构件把所述封闭件迫压至所述开盖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打印头是一个页宽打印头,所述封闭件包括一个弹性的柔肋以在所述封闭件位于所述罩盖位置时顶接所述打印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柔肋位于一个载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作用于所述载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一个固定于所述载架的细长件和一个偏置装置,该偏置装置作用于所述细长件上以使所述弹力构件偏置,进而使所述封闭件偏置到开盖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细长件包括一个扭杆装置,该扭杆装置的每端各有一个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可移位体与所述扭杆装置的其中一臂接合,当所述可移位体位于所述归位位置时,以迫压所述臂克服所述偏置装置的作用而将所述封闭件移至所述罩盖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可移位体包括一个与所述臂接合的凸轮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罩盖机构,其中,所述可移位体包括打印介质分离器,当所述打印引擎在一片打印介质上打印图象后,该打印介质分离器从打印介质供应中把该片打印介质分离下来,所述可移位体可以在平行于所述打印头的方向上移位。
CN200410096954A 2000-06-30 2000-06-30 用于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671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96954A CN100586714C (zh) 2000-06-30 2000-06-30 用于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096954A CN100586714C (zh) 2000-06-30 2000-06-30 用于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97008A Division CN1191939C (zh) 2000-06-30 2000-06-30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顶盖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4579A true CN1624579A (zh) 2005-06-08
CN100586714C CN100586714C (zh) 2010-02-03

Family

ID=34766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969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6714C (zh) 2000-06-30 2000-06-30 用于打印引擎的罩盖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6714C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8701B1 (en) * 1986-12-10 1998-03-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ischarge recovery method
US5682186A (en) * 1994-03-10 1997-10-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otective capping apparatus for an ink-jet p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6714C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9307C (zh) 具有内部打印机和图像增强的数字相册
IL166283A (en) Closure mechanism for a printhead
IL166725A (en) A motor arrangement for a print engine
CN1191939C (zh)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顶盖机构
CN1624579A (zh) 一种用于打印头的封闭件机构
CN1235173C (zh) 具有内部打印机的数字相册
US6722758B2 (en) Integrated print engine and paper movement system
CN100349743C (zh)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泵组件
CN1191168C (zh)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喷射机构
CN1191172C (zh) 用于打印引擎的分离设备
CN100344449C (zh)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喷射器系统
US20030076377A1 (en) Closure mechanism for a printhead
CN1616230A (zh) 用于打印引擎的电机装置
CN1199800C (zh)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进墨装置
CN1676339A (zh) 一种用于打印引擎的供墨装置
CN1200635C (zh) 带有内部打印机的耳镜
KR20030024704A (ko) 프린트엔진용 캐핑기구
AU2004203191A1 (en) Pump assembly for a print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AMTEC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25

Address after: Dublin, Ireland

Patentee after: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Address before: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atentee before: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MAGT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ZAMTEC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ublin, Ireland

Patentee after: MEMJET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Dublin, Ireland

Patentee before: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