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1548A -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1548A
CN1621548A CN 200310116697 CN200310116697A CN1621548A CN 1621548 A CN1621548 A CN 1621548A CN 200310116697 CN200310116697 CN 200310116697 CN 200310116697 A CN200310116697 A CN 200310116697A CN 1621548 A CN1621548 A CN 1621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monoxide
powder
gold copper
particle size
imitation g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66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晖
李庆奎
钟海云
李荐
岳忠
杨建文
戴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3101166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21548A/zh
Publication of CN1621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1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领域,尤其是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钛氧指数范围大于0.8,小于1.2的一氧化钛为基,在Fe-Cr合金中添加0.1~20%Mo、Si、Ni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与24K黄金色度差0.005~0.010,大大气中稳定不变色,于K金腐蚀液中,在25℃+2℃条件下不变色,时间>40天,抗弯强度440~800MPa,断裂韧性5.2~10.0MNm-3/2。制得的金属陶瓷块体仿金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颜色优于仿金铜、氮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具有极强的抗变色能力,力学性能可满足仿金材料使用要求,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领域,尤其是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得到应用或正在研究的仿金合金材料有:铜基合金仿金材料、低K度金仿金材料、TaC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TiN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
铜基合金仿金材料已得到大量使用,但其在汗液、大气中耐蚀性和抗变色性能较差的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硬度较低,易被划伤;
低K度金仿金材料,一般为含金低于9%的Cu-Au系合金,价格相对仍较昂贵,而且其色泽、抗变色性能已远不如纯金;
TaC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TaC本身价格昂贵,比重大(14.3g/cm3);
TiN本身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但相成分单一、色泽纯正的高质量TiN粉末的制取难度很大、成本极高,且高温烧地过程中TiN容易分解,加入大量Ni做金属粘结相,又降低TiN固有的抗变能力,因此尚未得到大量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金材料,代替稀贵的黄金用于装饰,以节约大量黄金,满足人们美化生活和环境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以氧指数范围大于0.8,小于1.2的一氧化钛为基,在Fe-Cr合金中添加0.1~20%Mo、Si、Ni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金属陶瓷仿金材料。
所采用的一氧化钛、粘结相原料粉末粒度0.1μm~20μm;粘结相重量百分数为1.0%~20%。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1)原始粉末混合→压制→烧结:压制密度2.4g·cm-3~3.6g·cm-3,烧结温度1450℃~1500℃,烧结时间30min~180min,真空或惰性气氛;
(2)粘结相间接向一氧化钛基体中熔渗:一氧化钛基体密度2.8g·cm-3~4.0g·cm-3,熔渗温度1450℃~1600℃,保温时间10min~120min。
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以Fe-Cr合金中添加Mo、Si、Ni等元素改善“塑性合金相/一氧化钛”相间润湿、界面结合强度,调整热膨胀系数为粘结相制备金属陶瓷块体仿金材料;又由于一氧化钛是自然界中颜色最接近黄金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抗变色能力,所以Fe-Cr合金添加Mo、Si、Ni等元素后,不仅与一氧化钛陶瓷相润湿性好、界面结合强度大、膨胀系数匹配,而且本身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优良,因此制得的金属陶瓷块体仿金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颜色优于仿金铜、氮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具有极强的抗变色能力,力学性能满足仿金材料使用要求。
2.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与24K黄金色度差0.005~0.010,大气中稳定不变色,于K金腐蚀液中,在25℃±2℃条件下不变色,时间>40天,抗弯强度440~800MPa,断裂韧性5.2~10.0MNm-3/2
3.采用Ti(TiH)粉与TiO2粉固-固反应,成功地合成了相纯度高的黄金色的一氧化钛粉末,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仿金材料颜色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1中序号含义:光1,单色光2,支架3,反光镜4,调节旋钮5,显示6,仿金材料7。
图2:抗弯强度加载方式与试样尺寸示意图。
本发明仿金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条件,结合附图说明:
1)与24K黄金间色度差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721型分光光度计和图1所示的固体表面颜色测定装置上测得24K黄金与本发明仿金材料对各波长单色长的反射率ρ(λ)。根据式(1)求得各材料的光谱三刺激值,进而根据式(3)求得各材料的CIE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再根据式(4)求得本发明仿金材料与24K黄金间的色度差。
Figure A20031011669700061
S(λ)-光源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x(λ)、 y(λ)、 z(λ)-1~4°视场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查表)。
Δ(λ)-测量时所选定的波长间隔。
ρ(λ)-物体的光谱反射率。
K-调整因子。
k = 100 Σ λ S ( λ ) y ‾ ( λ ) Δλ - - - - ( 2 )
Figure A20031011669700072
色度差=[(Δx)2+(Δy)2]1/2        (4)
Δx、Δy分别为本发明仿金材料与24K黄金间的颜色在色度图中x、y标准差值。
2)抗变色、耐腐蚀性能
(1)自然环境中
仿金材料表面抛光后置于室外、住室或埋于室外泥土中,定期观察其表面状况和颜色。
(2)K金腐蚀剂中
将仿金材料表面抛光至镜面光洁度,将抛光面浸泡在K金腐蚀剂中恒温(25℃),观察其抛光面保持不变色的时间。K金腐蚀剂成分为0.987%氯化钠,0.0257%硫化钠,0.173%尿素,0.022%葡萄糖,0.107%乳酸。
3)抗弯强度
参照国标GB6569-86,加载方式与试样尺寸如图2所示:Lr×b×h=36×4×3,L=30±0.5mm,R=2.0~3.0mm,
4)断裂韧性
采用单刃缺口梁三点弯曲法。
试样尺寸:宽度×厚度×长度=5mm×2.5mm×50mm
跨度:40mm
缺口:2×2mm
本发明仿金材料用此方法测试的结果见表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2%,成分为Fe-25%Cr-10%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2: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4%,成分为Fe-25%Cr-8%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3: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8%,成分为Fe-25%Cr-6%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4: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10%,成分为Fe-25%Cr-6%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5: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12%,成分为Fe-25%Cr-4%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6: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14%,成分为Fe-25%Cr-4%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7: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Ni粉平均粒度为2.5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6%,成分为Fe-25%Cr-8%Ni-2%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8:
(1)采用的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1.10,平均粒度为1.5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1.8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6%,成分为Fe-25%Cr-7%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1.5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9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9:
(1)采用的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1.10,平均粒度为1.5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1.8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8%,成分为Fe-25%Cr-6%Ni-4%Mo;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1.5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9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10:
(1)采用的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1.10,平均粒度为1.5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1.8μm;Ni粉平均粒度为2.5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10%,成分为Fe-25%Cr-4%Mo-6%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1.5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90min,真空压力<0.02Pa。
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
                              表1实施例仿金材料性能测试结果
编号  一氧化钛氧指数   粘结相含量(%)   与24K金色度差  自然环境中 人工汗液中不变色时间 K金腐蚀剂中不变色时间 抗弯强度(MPa)   断裂韧性(MNm-3/2)
实施例1     0.95     2   0.0051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444     5.2
实施例2     0.95     4   0.0059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516     7.2
实施例3     0.95     8   0.0065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618     9.3
实施例4     0.95     10   0.0082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682     9.8
实施例5     0.95     12   0.0081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675     9.7
实施例6     0.95     14   0.010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746     9.8
实施例7     0.95     6   0.0065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613     9.3
实施例8     1.10     6   0.0063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662     9.4
实施例9     1.10     8   0.0058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540     7.8
实施例10     1.10     10   0.0066 不变色 >2个月 >20天   670     9.6

Claims (6)

1.一种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氧化钛氧指数范围大于0.8,小于1.2的一氧化钛为基,在Fe-Cr合金中添加0.1~20%Mo、Si、Ni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的一氧化钛、粘结相原料粉末粒度0.1μm~20μm;粘结相重量百分数为1.0%~20%。
3.一种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始粉末混合→压制→烧结:压制密度2.4g·cm-3~3.6g·cm-3,烧结温度1450℃~1500℃,烧结时间30min~180min,真空或惰性气氛;
(2)粘结相间接向一氧化钛基体中熔渗:一氧化钛基体密度2.8g·cm-3~4.0g·cm-3,熔渗温度1450℃~1600℃,保温时间10min~1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10%,成分为Fe-25%Cr-6%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0.95,平均粒度为2.8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3.2μm;Ni粉平均粒度为2.5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6%,成分为Fe-25%Cr-8%Ni-2%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2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120min,真空压力<0.02Pa。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采用的原始粉末及其配比:一氧化钛氧指数为1.10,平均粒度为1.5μm,Fe、Cr、Si粉的粒度分别为3.0μm、4.5μm和1.8μm;Ni粉平均粒度为2.5μm。粘结相元素总含量10%,成分为Fe-25%Cr-4%Mo-6%Si;
(2)制坯方法:将以上原始粉末按比例要求混合均匀,钢模压制成型,压力为1.5吨/cm2
(3)烧结工艺:温度1500℃,保温时间90min,真空压力<0.02Pa。
CN 200310116697 2003-11-27 2003-11-27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621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6697 CN1621548A (zh) 2003-11-27 2003-11-27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6697 CN1621548A (zh) 2003-11-27 2003-11-27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1548A true CN1621548A (zh) 2005-06-01

Family

ID=3476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6697 Pending CN1621548A (zh) 2003-11-27 2003-11-27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215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929A (zh) * 2011-09-06 2014-05-07 H.C.施塔克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陶瓷粉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1929A (zh) * 2011-09-06 2014-05-07 H.C.施塔克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陶瓷粉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7612B (zh) 一种石墨烯增强钛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EP2610232B1 (en) Zirconia sintered bodies with high total light transmission
CN1076053C (zh) 烧结硬质合金
CN102219536B (zh) 一种B4C/SiC晶须/SiC复相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1594B (zh) 一种SiC晶须强化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4902A (zh) 添加硼元素的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6538A (zh) 一种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063187A (zh) 一种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72074A (zh) 大型陶瓷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72329B (zh) 一种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34390A (zh) 一种高熵合金结合的立方氮化硼聚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6692839B2 (en) Titanium based composites and coatings and methods of production
CN1686922A (zh) 矾土基β-Sialon结合刚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90195A (zh) 一种稀土钨合金坩埚及其制造方法
EP0313382B1 (en) Process for making silicon nitride articles
CN105016776A (zh) 一种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621548A (zh) 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88530A (zh) 低密度耐热铁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8064B (zh) 一种原位反应热压合成TaC-TaSi2陶瓷复合材料
CN102863218A (zh) 含氧化锆颗粒与氮化硅晶须的碳化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209318C (zh) 一种氮化物/氧化铝基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1955357B (zh) 可加工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硬化热处理方法
CN108165865A (zh) 一种新型TiAl基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002841A (zh) 六方氮化硼-镱硅氧氮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原位制备方法
CN1657486A (zh) 一种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