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7658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7658A
CN1617658A CNA2004100888349A CN200410088834A CN1617658A CN 1617658 A CN1617658 A CN 1617658A CN A2004100888349 A CNA2004100888349 A CN A2004100888349A CN 200410088834 A CN200410088834 A CN 200410088834A CN 1617658 A CN1617658 A CN 1617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threaded block
housing
back casing
connec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88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9286C (zh
Inventor
金贵铉
李京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7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7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92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928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设备,具有: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前壳体,其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前面;后壳体,其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后面并且与前壳体连接;和顶盖,以对前壳体成的预定角度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顶部,并且具有多个穿过其而定位的释放孔。如上所述,该显示设备具有:提高的热量释放效率,以迅速地释放从显示设备辐射的热量、和纤细外观。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本申请要求已于2003年11月5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2003-7805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利益,该申请全部公开于此,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这样一种显示设备,其能够提高热量释放效率,以迅速地释放从该显示设备辐射的热量,并且保持纤细外观。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设备总体上是指显示图像的设备,如电视机或计算机监视器。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和壳体,用于支撑该显示面板。
如图7和8所示,显示设备101包括:显示面板123,用于采用显示部件如液晶显示器(LCD)、或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来显示图像;以及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30,用于分别在其前部和后部支撑显示面板123。
前壳体110在其内部具有多个螺纹座180。后壳体130具有多个穿过其表面而形成的相应连接孔181,从而多个相应螺丝钉182能够穿过连接孔181,并且被连接到前壳体110的螺纹座180。后壳体130还具有多个释放孔134,以释放从显示设备101的内部辐射的热量。
以下,将描述装配如图7和图8所示的显示设备101的过程。
首先,定位显示面板123,从而显示面板123的显示表面面对前壳体110。定位后壳体130,从而形成于后壳体130上的连接孔181和定位于前面板110上的螺纹座180互相连通。换言之,定位后壳体130,从而连接孔181和螺纹座180被定位于同一轴线上。因此,当螺丝钉182从后部通过连接孔181连接到螺纹座180时,则该装配完成。
显示设备的近来趋势是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最大化,并且使显示设备的厚度最小化。在这样的趋势下,热量释放效率,即,释放从显示设备的内部辐射的热量的效率变得重要。因此,通过提供定位于显示面板的上边的前壳体的较大上面部分,从而更多释放孔能够形成于具有大表面区域的前壳体的上面部分,显示设备的热量释放效率能够通过迅速地释放从显示设备的内部辐射的热量而提高。
但是,制造在上面部分具有较大区域的前壳体以在前壳体的上边形成更多释放孔是不方便的。这种制造的不便降低了生产率。另外,因为随着由于在前壳体的上边的较大表面区域导致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距离增加,显示设备的厚度实质上增加,所以这样的显示设备不具有纤细外观。
如果前壳体的上边被设置为较大,则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的距离增加。因此,如图7和图8所示,以其中前壳体110的螺纹座180和后壳体130的连接孔181应该被同轴定位以互相连通的结构来连接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30变得困难。
因此,最好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有着通过迅速地释放从显示设备的内部辐射的热量而提高的热量释放效率的结构、和纤细外观的显示设备。另外,最好还解决由同轴地连接前壳体的螺纹座和后壳体的连接孔而导致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能够提高热量释放效率以迅速地释放从显示设备辐射的热量,并且具有纤细外观。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发明的实施而得知。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而实现,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前壳体,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前面;后壳体,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后面并与前壳体连接;和顶盖,以对前壳体成的预定角度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顶部,并且具有多个穿过其而定位的释放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并与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的连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显示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座,其定位于前壳体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和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座,其定位于与第一螺纹座的轴隔开的轴上,定位于后壳体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其中,连接构件设置在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之间,从而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连接到第一螺纹座,连接构件的第二部分连接到第二螺纹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件,其从连接构件的第一侧向外延伸并具有与第一螺纹座同轴定位的第一连接孔以与第一螺纹座连通;并且连接构件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件,其设置在连接构件的第二侧,定位于与第一连接孔的轴隔开的轴上,并且具有与第二螺纹座同轴定位的第二连接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显示设备还包括面板支撑构件,其与显示面板的周围区域连接,其中,多个连接构件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于面板支撑构件的上部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连接构件具有配置的支撑槽,从而连接构件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的上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顶盖包括每个具有穿过其表面而定位的插入孔的多个连接凸缘,该多个连接凸缘沿着接触后壳体的顶盖的周围区域而定位,并且后壳体包括相应的多个连接突出(protrusion),该多个连接突出插入并连接到各个插入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顶盖包括定位于接触前壳体的顶盖的表面上的连接挡边(rib),并且前壳体包括该连接挡边与其连接的挡边容纳(accomodating)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顶盖近似成形为三角形,并且后壳体的截面成V形,以与顶盖的形状相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前壳体包括:前支撑件,其具有将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暴露到外边的开口;和一对凸缘,其分别从前支撑件的相对端延伸,并且分别与后壳体的相对侧区域连接,其中,该对凸缘以相应于后壳体形状对前支撑件成的预定角度被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多个第一螺纹座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前支撑件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上,第一螺纹座以第一预定间隔互相隔开。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下面的描述,本发明以上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正观察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显示设备的后观察视图;
图3和图4是图1中的显示设备的分解观察视图;
图5A和图5B是图4所示的连接构件的观察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连接构件的安装区域的截断观察视图;
图7是传统显示设备的后观察视图;和
图8是图7中的显示设备的分解观察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例子显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总体上是指使用LCD、或PDP显示图像的设备,如电视机或计算机监视器。以下,采用使用LCD面板的显示设备作为例子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这理解为:其它类型的显示器,包括CRT和OLED能够与本发明一起使用。
如图1到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包括:LCD面板23,用于显示图像;前壳体10,其设置在LCD面板23的前面并具有通过其观看LCD面板23的显示表面的开口12。面板支撑构件20被连接到LCD面板23的周围区域。后壳体30被设置在LCD面板23的后面,并且与前壳体10连接。顶盖40被设置在前壳体10和后壳体30之间,并且被安装在LCD面板23的顶部上。
前壳体10包括:前支撑件11,其具有开口12以暴露LCD面板23的显示表面;和一对凸缘15,其分别从前支撑件11的相对端延伸。每个凸缘15连接到扬声器格栅(grill)60。但是,这理解为:其它配置也可行,并且扬声器格栅60能够被另外放置或不被使用。
前支撑件11的内部具有多个第一螺纹座13,其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前支撑件11的上面区域,并且以第一预定间隔互相隔开,用于对中开口12。另外,前支撑件11的顶部具有:挡边容纳部分18,顶盖40的连接挡边44能够连接到其;和多个前连接突出14,其沿着纵向方向定位于支撑件11的底部区域,同时以第二预定间隔互相隔开,用于对中开口12。
采用内螺纹形成每个第一螺纹座13的内部,以与插入定位于连接构件50的第一连接部分上的第一连接孔53的第一螺丝钉55(即,外螺纹)可连接。由于前连接突出14从前支撑件11的底部区域的内表面延伸,所以每个前连接突出14被连接到后壳体30的突出容纳螺纹座37上。然而按照螺丝钉描述,这理解为:其它紧固件能够被使用,并且外螺纹和内螺纹能够被放置于其它对接的零件(feature)上。
一对凸缘15分别连接到后壳体30的相对侧区域。每个凸缘15从前支撑件11的前表面凹入(recessed),并且以对前支撑件11的前表面成的预定角度而设置。
如所示,该对凸缘15以与后壳体30的形状相应的角度被设置,从而凸缘15能够与后壳体30的相对侧区域连接。但是,其它角度和形状也可行,并且这理解为:凸缘15不需要使用于本发明的所有方面。
每个凸缘15设置了多个沿着纵向方向定位,并且以第三预定间隔互相隔开的凸缘螺纹孔17。另外,凸缘螺纹座16从每个凸缘15的内表面向后壳体30延伸,以与每个凸缘螺纹座孔17相应。因此,当第三螺丝钉39穿过后壳体30的侧连接孔35连接到凸缘螺纹座16时,每个凸缘15能够被连接到后壳体30的每个侧区域。
面板支撑构件20连接在LCD面板23的周围区域上,并且安装在前壳体10的前支撑件11上。连接构件50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面板支撑构件20的上面区域,以将构件20和LCD面板23固定到前支撑件11上。
具有“V”形截面的后壳体30设置在LCD面板23的后面,并且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20上。在后壳体30的上面区域设置了多个第二螺纹座31、后连接突出33、和多个后热量释放孔34,同时在后壳体30的下面区域设置了多个后流入孔36、和多个突出容纳螺纹座37。在后壳体30的每个侧区域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了多个侧连接孔35。
多个第二螺纹座31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后壳体30的上面区域的内表面上,并且以第四预定间隔互相隔开。每个第二螺纹座31的内部空间与穿过后壳体30而形成于与每个第二螺纹座31相应的位置的螺纹座连接孔32连通。因此,第二螺丝钉38穿过螺纹座连接孔32而插入到各个第二螺纹座31的内部空间,以连接后壳体30和连接构件50的第二连接件52,从而第二螺丝钉38能够连接到第二连接件52的第二连接孔54。于此,因为后壳体30的第二螺纹座31形成于与前壳体10的第一螺纹座13的轴隔开的轴上,所以第二螺纹座31不与第一螺纹座13连通。但是,这理解为:第一螺纹座13和第二螺纹座31能够共线,以减少使用的紧固件的数目。还被理解为:外螺纹/内螺纹能够以与所示方式相反被定位。
多个后连接突出33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后壳体30的上面区域的内表面上,并且以第五预定间隔与多个第二螺纹座31隔开。当顶盖40连接到后壳体30的顶部区域时,每个后连接突出33插入到形成于顶盖40的连接凸缘42上的插入孔43中。
后热量释放孔34穿过后壳体30的顶部区域而形成,以释放从由前壳体10、后壳体30、和顶盖40形成的显示设备1的内部空间辐射的热量。因此,后热量释放孔34和顶盖40的释放孔41发挥释放通过形成于后壳体30的底部区域的后流入孔36而流入的空气的功能,并且被用于冷却其中放置LCD 23和其它电子器件的内部空间。
多个突出容纳螺纹座37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后壳体30的底部区域的内表面上,并且以第二预定间隔互相隔开。当后壳体30和前壳体10连接时,每个形成于前壳体10的前支撑件11的底部区域的前连接突出14插入并且连接到各个突出容纳螺纹座37。
多个侧连接孔35沿着纵向方向穿过后壳体30的侧区域的表面而形成。在每个侧区域上,连接孔35以第六预定间隔互相隔开。因此,当插入到侧连接孔35中的第三螺丝钉39连接到凸缘15的凸缘螺纹座16时,后壳体30的相对侧区域连接到前壳体10的一对凸缘15上。
成三角形的顶盖40以对前支撑件11的顶部表面成的预定角度设置在LCD面板23的顶部。顶盖40具有多个释放孔41,以迅速释放从显示设备1的内部辐射的热量。于此,为迅速释放从显示设备1的内部辐射的热量的目的,释放孔41定位于LCD面板23的顶部。尽管显示为成三角形,但是这理解为:其它形状,如曲线和直线形状也能够被使用。
由于顶盖40采用多个释放孔41而形成,所以从显示设备1的内部辐射的热量能够被迅速地释放。另外,如图6所示,由于顶盖40以对前支撑件11成的角度而被设置,所以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设备1的厚度能够被减少。但是,这理解为:顶盖40能够以其它角度被使用,或不需要使用角度。
接触前壳体10的顶盖40的周围区域具有连接到定位于前壳体10的前支撑件11上的挡边容纳部分18的连接挡边44。接触后壳体30的顶盖40的周围区域具有多个分别具有后壳体30的后连接突出33连接到其的插入孔43的连接凸缘42。尽管显示为单一连接挡边44,但是这理解为:多重挡边能够被使用以形成与挡边容纳部分18配合的导槽(channe1),并且其它类型的连接也能够被使用。此外,这理解为:连接挡边44不需要使用在所有的方面,并且顶盖40和前支撑件11之间的接合部位能够使用粘合剂而实现。
每个连接凸缘42从顶盖40的后表面向下延伸,并且插入孔43穿过各个连接凸缘42的表面而定位。因此,当后壳体30和顶盖40连接时,定位于后壳体30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的后连接突出33插入到插入孔43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还包括多个设置于顶盖40的底部并连接前壳体10和后壳体30的连接构件50。
如图5A和图5B所示,每个连接构件50包括从其第一侧延伸并与壳体1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51。第二连接件52从连接构件50的第二侧延伸并与后壳体30连接。支撑槽58设置在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之间。
第一连接件51从连接构件50向外延伸并连接到前壳体10的前支撑件11。另外,第一连接孔53定位于第一连接件51的表面上。
因为第一连接孔53与前支撑件11的第一螺纹座13同轴定位,所以第一连接孔53能够与前支撑件11的第一螺纹座13连通。因此,第一螺丝钉55插入到第一连接孔53中并连接到前支撑件11的第一螺纹座13。于此,虽然第一连接孔53和第一螺纹座13同轴定位,但是第一连接孔53和第一螺纹座13在与第二连接孔54和第二螺纹座31的轴隔开的轴上(参考图6)。
第二连接件52连接到后壳体30,并且采用从其表面压下(depressed)的第二连接孔54而形成。第二连接孔54定位于与第一连接孔53和第一螺纹座13的轴隔开的轴上,并且与第二螺纹座31同轴定位,从而第二连接孔54能够与后壳体30的第二螺纹座31连通。因此,第二螺丝钉38穿过第二螺纹座31而插入到第二连接孔54中,由此连接后壳体30的第二螺纹座31和连接构件50的第二连接件52(参考图6)。
支撑槽58分别形成于第一连接件51和第二连接件52之间,并且当它们被锁定在面板支撑构件20的顶部区域时,发挥支撑连接构件50的功能。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的装配过程。然而,装配过程可以采用与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装配顺序不同的装配顺序。
LCD面板23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20,从而LCD面板23的周围区域被面板支撑构件20支撑。连接到LCD面板23的面板支撑构件20安装在前壳体10的内表面上,从而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20的LCD面板23的显示表面通过前壳体10的开口12而暴露在外边。
另外,多个连接构件50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连接到LCD面板23的面板支撑构件20的顶端,并且以第一预定间隔互相隔开。于此,连接构件50通过将各个连接构件50的支撑槽58塞入面板支撑构件20的顶端区域来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20的顶端。但是,这理解为:在内部空间内支撑构件20能够以别的方式被连接。
其间,顶盖40和后壳体30通过将形成于后壳体30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上的后连接突出33插入到形成于顶盖40的连接凸缘42的插入孔43中而连接。
当连接前壳体10和后壳体30时,首先,使用第三螺丝钉39将前壳体10的每个凸缘15和后壳体30的各个侧区域连接。换言之,第三螺丝钉39穿过多个形成于后壳体30的各个侧区域上的侧连接孔35,并且连接到定位于前壳体10的每个凸缘15上的凸缘螺纹座16上。
第二,为了连接前壳体10的底部区域和后壳体30的底部区域,形成于前支撑件11的底部区域上的前连接突出14插入到并连接到形成于后壳体30的底部区域上的突出容纳螺纹座37。
如图6所示,LCD面板23的显示表面通过前壳体10的开口12而暴露外边。因此,前壳体10安装在前面,顶盖40安装在顶部,并且后壳体30安装在后面,将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20的LCD面板23对中。
如图6所示,在连接前壳体10的顶部区域和后壳体30的顶部区域的情况下,因为顶盖40以对前壳体10成的角度而安装,所以即使前壳体10的第一螺纹座13和后壳体30的第二螺纹座31没有互相连通并不同轴,前壳体10的顶部区域和后壳体30的顶部区域也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螺纹座13和第二螺纹座31之间的连接构件50而连接。
换言之,在面板支撑构件20的顶部区域连接到连接构件50的状态下,由于形成于连接构件50的第一连接件51的第一连接孔53与定位于前壳体10的前支撑件11的第一螺纹座13同轴定位,所以第一螺丝钉55穿过第一连接孔53并连接到第一螺纹座13上。尽管形成于第二连接件52上的第二连接孔54的轴和与第一连接孔53同轴安装的前支撑件11的第一螺纹座13的轴隔开,但是第二连接孔54与后壳体30的第二螺纹座31同轴定位。因此,第二螺丝钉38穿过第二螺纹座31而插入到第二连接孔54中,连接后壳体30和连接构件50。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中,释放孔41应该形成于安装在LCD面板23的顶部的顶盖40上,以迅速地释放从显示设备1的内部辐射的热量,即,提高热量释放效率。因此,顶盖40需要大的表面区域。因为顶盖40以对前壳体10成的角度被安装,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提高热量释放效率同时具有顶盖40上的大的表面区域和纤细外观的显示设备1。
另外,如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还包括连接构件50,则因为连接构件50能够用于连接,所以形成于前壳体10的第一螺纹座13和后壳体30的第二螺纹座31不需要同轴定位。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具有提高的热量释放效率以迅速地释放从显示设备辐射的热量和纤细外观的显示设备。
尽管按照顶盖描述,但是这理解为:盖子能够放置在前壳体10和后壳体30之间的显示设备的其它侧。
尽管显示和描述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和等同物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实施例中做出改变。

Claims (33)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前壳体,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前面;
后壳体,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后面并与前壳体连接;和
顶盖,以对前壳体成的预定角度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顶部,并且具有多个穿过其而定位的释放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并与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的连接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座,其具有第一轴并定位于前壳体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上;和
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座,其具有第二轴并定位于后壳体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上,第二轴与第一螺纹座的第一轴隔开分离,
其中,连接构件设置在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之间,从而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沿着第一轴连接到第一螺纹座,并且连接构件的第二部分沿着第二轴连接到第二螺纹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件,其从连接构件的第一侧向外延伸,并具有与第一螺纹座同轴定位的第一连接孔以与第一螺纹座连通;并且
连接构件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件,其设置在连接构件的第二侧,定位于与第一连接孔的轴隔开的轴上,并且具有与第二螺纹座同轴定位的第二连接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面板支撑构件,其与显示面板的周围区域连接,
其中,多个连接构件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于面板支撑构件的上部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连接构件具有配置的支撑槽,从而连接构件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的上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面板支撑构件,其与显示面板的周围区域连接,
其中,多个连接构件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于面板支撑构件的上部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连接构件具有配置的支撑槽,从而连接构件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的上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面板支撑构件,其与显示面板的周围区域连接,
其中,多个连接构件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于面板支撑构件的上部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连接构件具有配置的支撑槽,从而连接构件连接到面板支撑构件的上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顶盖包括每个具有穿过其表面而定位的插入孔的多个连接凸缘,该多个连接凸缘沿着接触后壳体的顶盖的周围区域而定位;并且
后壳体包括相应的多个连接突出,该多个连接突出插入并连接到各个插入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顶盖包括定位于接触前壳体的顶盖的表面的连接挡边;并且
前壳体包括该连接挡边与其连接的挡边容纳部分。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顶盖包括每个具有穿其表面而定位的插入孔的多个连接凸缘,该多个连接凸缘沿着接触后壳体的顶盖的周围区域而定位;并且
后壳体包括相应的多个连接突出,该多个连接突出插入并连接到各个插入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顶盖包括定位于接触前壳体的顶盖的表面的连接挡边;并且
前壳体包括该连接挡边与其连接的挡边容纳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顶盖近似成三角形;并且
后壳体的截面成V形,以与顶盖的形状相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前壳体包括:
前支撑件,其具有将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暴露到外面的开口;和
一对凸缘,其分别从前支撑件的相对端延伸,并且分别与后壳体的相对侧区域连接,
其中,该对凸缘以相应于后壳体的形状对前支撑件成的预定角度被安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多个第一螺纹座,其沿着纵向方面设置在前支撑件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上,该第一螺纹座以第一预定间隔互相隔开分离。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顶盖近似成三角形;并且
后壳体的截面成V形,以与顶盖的形状相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前壳体包括:
前支撑件,其具有将显示面板的显示表面暴露到外面的开口;和
一对凸缘,其分别从前支撑件的相对端延伸,并且分别与后壳体的相对侧区域连接,并且
该对凸缘以相应于后壳体的形状对前支撑件成的预定角度被安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多个第一螺纹座,其沿着纵向方面设置在前支撑件的上部区域的内表面,该第一螺纹座以第一预定间隔互相隔开分离。
2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置于第一和第二壳体之间;和
盖子,以对第一壳体成的第一预定角度放置于第一和第二壳体之间,并且具有多个释放孔,以从显示设备释放热量。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支撑件,其具有与显示面板连通的开口;和
一对凸缘,其从第一支撑件的相对侧突起(projecting),以与第二壳体的相应侧区域连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该显示设备还包括:
面板支撑构件,其与显示面板的周围区域连接并且与第一支撑件连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其与第一壳体连接;和第二连接件,其与第二壳体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第一支撑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座,其定位于第一支撑件并且向第二壳体突出,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突出,其定位于第一支撑件并且向第二壳体突出;并且
第二壳体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座,其向第一壳体突出,
至少一个突出容纳螺纹座,其与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突出相应并且向第一壳体突出;
该至少一个突出容纳螺纹座与该第一连接突出连接;
该至少一个第一螺纹座与该第一连接件连接;并且
该至少一个第二螺纹座与该第二连接件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凸缘螺纹座,其定位于凸缘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向第二壳体突出;并且
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个侧连接孔,连接件插入其并且与该至少一个凸缘螺纹座连接。
27、如权利要求25所示的显示设备,其中:
盖子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凸缘;并且
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个与该连接凸缘连接的第二连接突起(projection)。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盖子包括连接挡边;并且
第一支撑件包括与该连接挡边接合(engage)的挡边容纳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该至少一个连接构件具有支撑槽,其定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当该至少一个连接构件与第一和第二壳体连接时,将该至少一个连接构件支撑在面板支撑构件上。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盖子具有三角形形状。
3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第二壳体具有V形的截面;并且
该对凸缘以第二预定角度从第一支撑件延伸,以与第二壳体的形状相应。
3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二壳体的第一部分具有多个第一孔以从显示设备释放热量,并且第二壳体的第二部分具有多个通过其空气进入显示设备的第二孔。
33、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置于第一和第二壳体之间;
盖子,以相对于第一壳体的第一预定角度放置于第一和第二壳体之间,并且具有多个释放孔以从显示设备释放热量;和
连接构件,在其第一部分与第一壳体连接,并且在其第二部分与第二壳体连接。
CNB2004100888349A 2003-11-05 2004-11-05 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2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78053A KR100808880B1 (ko) 2003-11-05 2003-11-05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78053/2003 2003-11-05
KR78053/03 2003-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7658A true CN1617658A (zh) 2005-05-18
CN1309286C CN1309286C (zh) 2007-04-04

Family

ID=34567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83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9286C (zh) 2003-11-05 2004-11-05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05259A1 (zh)
KR (1) KR100808880B1 (zh)
CN (1) CN13092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2105B (zh) * 2003-08-04 201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KR100774005B1 (ko) * 2003-08-22 2007-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302431B (en) * 2004-06-25 2008-10-2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nitor protective function
US20060120034A1 (en) * 2004-12-03 2006-06-08 Ching-Hsien Huang LCD structure with excellent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CN1942914A (zh) * 2005-02-28 2007-04-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平板显示装置
KR101108386B1 (ko) * 2005-03-18 2012-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부품 체결부 및 이를 사용한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디스플레이부
US7298611B1 (en) * 2006-06-30 2007-11-20 Carnevali Jeffrey D Portable device docking station
ES2628752T3 (es) * 2008-05-07 2017-08-03 Civiq Smartscapes Sistema de visualización de video
KR101810998B1 (ko) 2011-06-29 2017-1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036338B2 (en) * 2012-04-16 2015-05-19 SmallHD, LLC Support frame for high definition field monitor
CN103969878A (zh) * 2014-05-21 2014-08-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KR102365738B1 (ko) 2015-03-10 2022-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TWI563894B (en) * 2015-12-11 2016-12-21 Au Optronics Corp Back plate of curvature display device and curvature display device utilized thereof
USD986308S1 (en) 2021-09-14 2023-05-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mera
USD991250S1 (en) * 2021-09-14 2023-07-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ference device
USD989047S1 (en) 2021-09-14 2023-06-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icrophone
USD997902S1 (en) 2021-09-14 2023-09-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pea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8429A (en) * 1988-09-13 1992-12-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slidable pawl for removably connecting a display housing to a base housing
US4980848A (en) * 1988-10-31 1990-12-25 Zenith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 Heat-exchange panel for portable computer
JP2766347B2 (ja) * 1989-10-31 1998-06-18 株式会社東芝 小型電子機器
US5253139A (en) * 1989-10-31 1993-10-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detachable display unit and a socket lid
JPH0719991B2 (ja) * 1990-02-28 1995-03-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ケース
JP3097065B2 (ja) * 1991-04-23 2000-10-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機器
US5282114A (en) * 1991-11-05 1994-01-25 Codar Technology Inc. Ruggedized computer assembly providing access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to, and effective 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5248037A (en) * 1992-08-03 1993-09-28 Largely Literary Designs, Inc. Display box simulating a book
KR100200468B1 (ko) * 1995-03-22 1999-06-15 미따라이 하지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5587876A (en) * 1995-03-30 1996-12-24 Apple Computer, Inc. Modular monitor architecture
US5774333A (en) * 1996-08-23 1998-06-30 Speculative Incorporated Thermally efficient portable computer incorporating deploying CPU module
US6212069B1 (en) * 1996-08-23 2001-04-03 Speculative Incorporated Thermally efficient portable computer incorporating deploying CPU module
US5887837A (en) * 1996-09-30 1999-03-30 Johns; H. Douglas Pivotal computer stand
KR100242834B1 (ko) * 1996-12-04 2000-02-01 윤종용 Lcd 모니터
JPH10233979A (ja) 1997-02-20 1998-09-02 Fujitsu General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の放熱構造
JP3043710B2 (ja) * 1997-08-04 2000-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ネルを支持する支持構造、およびパネルと該パネルを支持する支持構造を有するパネル装置、および該パネル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TW445386B (en) * 1998-03-16 2001-07-11 Hitachi Ltd Thin-type display
KR100485746B1 (ko) * 1998-03-20 2005-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면이 보호되는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301456B1 (ko) * 1998-12-10 2001-10-29 구본준, 론 위라하디락사 컴퓨터용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100296154B1 (ko) * 1999-01-13 2001-07-12 구본준, 론 위라하디락사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용 마운팅브라켓
US6630939B1 (en) * 2000-06-19 2003-10-07 Bryan K. Mills Portable, read-only electronic display unit
JP2002006754A (ja) * 2000-06-19 2002-01-1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装置の放熱構造
JP2002006756A (ja) 2000-06-20 2002-01-11 Fujitsu General Ltd 表示装置
KR100350422B1 (ko) * 2000-12-27 2002-08-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6868283B1 (en) * 2001-01-16 2005-03-15 Palm Source, Inc. Technique allowing a status bar user response on a portable device graphic user interface
JP2003029648A (ja) 2001-07-16 2003-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JP2003216057A (ja) * 2001-11-14 2003-07-30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
TWI247981B (en) * 2001-11-15 2006-01-21 Wistron Corp Computer with a detach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180735B2 (en) * 2001-11-19 2007-02-20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enclosure and watertight adapter for an interactive flat-panel controlled device
KR100443981B1 (ko) * 2001-12-04 2004-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니터장치
US6851226B2 (en) * 2002-02-15 2005-02-08 Steelcas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artition panel with modular appliance mounting arrangement
TW534424U (en) * 2002-07-05 2003-05-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hidden type air hole
KR100450207B1 (ko) * 2002-08-22 2004-09-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067922B2 (ja) * 2002-09-20 2008-03-2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KR100669700B1 (ko) * 2003-11-28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방열 성능이 개선된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조립체
JP2005173509A (ja) * 2003-12-15 2005-06-30 Fujitsu Ltd 電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08880B1 (ko) 2008-03-03
KR20050043225A (ko) 2005-05-11
US20050105259A1 (en) 2005-05-19
CN1309286C (zh) 2007-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9286C (zh) 显示设备
CN1200558C (zh) 具有tv调谐器的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US7796206B2 (en)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CN1266930C (zh) 显示装置
US7614596B2 (en) Stand for display device
CN1396480A (zh) 将用于背光组件的灯线装入液晶显示器模块中的结构
CN145965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487337A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01051152A (zh) 面光源装置及使用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69979A (zh) 背光单元
CN1805672A (zh) 具有接地模块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504975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58112A (zh) 灯支承单元、背光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959851A (zh) 显示设备与板支撑结构
CN1818762A (zh) 背光模块
CN101080134A (zh) 用于平板显示器的印刷电路板、具有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平板显示器及其方法
CN166284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34528A (zh) 平板显示装置、支座以及扬声器装置
CN1956026A (zh) 显示装置
CN1582105A (zh) 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CN1138445C (zh) 设备的音响装置
US20090141450A1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display device
CN183190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
JP2009086276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とその支持体構造
CN101187750A (zh) 平面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Termination date: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