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5037A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5037A
CN1615037A CNA2004100907655A CN200410090765A CN1615037A CN 1615037 A CN1615037 A CN 1615037A CN A2004100907655 A CNA2004100907655 A CN A2004100907655A CN 200410090765 A CN200410090765 A CN 200410090765A CN 1615037 A CN1615037 A CN 1615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rouping
neighbor cell
base station
off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907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8187C (zh
Inventor
邱恒
加山英俊
梅田成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615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5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81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18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dur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e.g.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分组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以及通信方法。通过只对相邻小区干扰设定干扰容限,使系统吞吐量增大。该基地局由以下部分构成:接收部,其接收来自移动局的信号;接收强度测定部,其测定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强度;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接收功率强度和来自本地小区内的移动局的本地小区内接收功率,计算相邻小区干扰;干扰容限决定部,其对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所具备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进行设定;本地小区分组分配部,其分配本地小区分组的分组规定值;以及发送功率决定部,其根据来自上述本地小区分组分配部的分组规定值和来自干扰容限决定部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将分组传播损耗考虑在内,来决定移动局的发送功率。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对移动局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的基地局以及设定移动局发送功率的方法,尤其涉及只考虑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所具备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margin)的移动局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基地局。
背景技术
在利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等移动通信系统中,测定满足基地局中规定的接收品质(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或块误码率(BLER:Block Error Rate))的希望波信号功率与干扰波信号功率之比(SIR:Signal-to-interference power ratio),通过将基于该测定的高速发送功率控制(TPC: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Indicator)适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可以使发送功率通常对应所需要的接收品质降得最小,因此,可以增大系统的容量。
尤其在上行链路中,存在着如下的所谓的远近问题:例如在多个移动局用相同的发送功率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一般由于离基地局越远因传播损耗所引起的接收信号的衰减越大,所以,在基地局接收机输入端,来自位于远离基地局场所(即小区端周边)的移动局的接收信号被来自靠近基地局的移动局的接收信号所屏蔽。为了解决该远近问题,需要对移动局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的高速TPC,以使在基地局接收信号过程中,来自各移动局的接收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SIR)保持恒定。
基于SIR测定的高速TPC由内回路和外回路这两个回路构成。在内回路中,测定各时隙的Rake合成后的信号的SIR,并生成用于控制发送功率增减的二进制的TPC命令位,以使该测定SIR值与目标SIR值相等,并向相对的链路(例如上行链路控制时为下行链路)发送信号。
关于在进行高速TPC时的接收功率分布,公知可以用对数正态分布来很好地近似。为了实现高精度的TPC,需要高精度的SIR测定法。因此,提出了代替直接测定Rake合成后的SIR,而测定各通路的SIR,通过加法运算等价地求出Rake合成后的SIR的方法。该方法与直接测定Rake合成后的信号的SIR的方法相比,可减小受信道推断误差的影响,可以进行高精度的SIR测定。
在每一个时隙(例如0.667msec)进行一次内部回路中的发送功率的更新。虽然一次发送功率的更新步距越大,相对于传播路径的急剧变化越能够很好地追踪,但是,如果过大,则稳定状态下的接收功率的分散变大,反而导致特性劣化。公知其结果是步距为1dB时能获得最佳特性。
另一方面,即使是相同的目标SIR,由于传播路径的通路数、移动局的移动速度(最大多普勒频率)等传播环境、SIR测定法的差异和干扰量的变化,也不一定能获得相同的接收品质(BLER或BER)。
因此,测定通过外回路在长区间传送的接收品质,根据该接收品质测定值,可以在缓慢的周期中校正(设定校正的容限)目标SIR。但是,在高品质、高速数据传送中,为了提高相对于外回路的传播环境变化的追踪性,有时不用BLER来校正目标SIR,而是采用如下的方法:对纠错译码后的二进制的判定数据再一次进行信道编码,将交错后的数据序列作为参照数据,求出Rake合成后的伪判定数据序列的BER,校正目标SIR,以使该测定值与目标BER值相等。
在线路转换的情况下,通信量只在每个通话期间变化,干扰的变化不太激烈。另一方面,在分组通信的情况下,通信量在每个分组中都发生变化,干扰的变化比线路转换的情况激烈得多,在分组通信中,很难追踪激烈变化的干扰。为了处理这种干扰的变化,以往,根据增加了干扰容限的目前的观测总干扰,对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目标接收功率进行控制。
但是,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如果增加大的干扰容限,则发送功率增加,系统吞吐量减少。
本发明人发现了如下情况:在分组发送之前接收到从移动局发送的预约信号的基地局在使用预约型访问方式的情况下,该预约型访问方式是为了发送该分组,将必须的无线资源分配给移动局的方式,由于可以根据分配信息来完全预测下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本地小区内干扰(由于所有的发送被移动局分配),因此,不必用容限来处理本地小区内干扰的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只对相邻小区干扰设定干扰容限,而使系统吞吐量增大的无线分组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根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的无线分组通信系统将总干扰量分成相邻小区干扰量和本地小区内干扰量来进行处理。事先存储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从所测定的总接收功率中减去本地小区分组的合计接收功率部分和热噪声,算出当前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将算出的当前相邻小区干扰量加上干扰容限所得的值作为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
在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SIR)恒定标准下进行TPC控制时,根据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下一个时间单位的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计算并存储下一个时间单位的本地小区分组的目标接收功率,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并进行相对于新的预约的分配。
在接收功率恒定标准下进行TPC控制时,根据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下一个时间单位的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进行相对于新的预约的分配。
根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的基地局,在如下的通信系统中动作,该通信系统在基地局和该基地局的本地小区内的移动局之间确立分组通信,并由移动局在分组发送之前向基地局发送预约信号,并使用由基地局根据接收到的预约信号而分配的无线资源以被控制的发送功率进行分组发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接收部,其接收来自移动局的信号;接收强度测定部,其测定接收信号的接收功率强度;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其根据上述接收功率强度和来自本地小区内的移动局的本地小区内接收功率,计算相邻小区干扰;干扰容限决定部,其对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所具备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进行设定;本地小区分组分配部,其分配本地小区分组的分组规定值;以及发送功率决定部,其根据来自上述本地小区分组分配部的分组规定值和来自干扰容限决定部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将分组传播损耗考虑在内,来决定移动局的发送功率。
另外,发送功率决定部也可以采用根据本地小区或相邻小区的传播环境或移动局的分布来改变干扰容限的结构。
干扰容限决定部也可以根据过去的一定时间内的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或者根据过去的一定时间内的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及传送错误率来决定相邻小区干扰容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的发送功率设定方法,其在下述的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中使用,用于对移动局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该通信系统在基地局和该基地局的本地小区内的移动局之间确立分组通信,并由移动局在分组发送之前向基地局发送预约信号,并使用由基地局根据接收到的预约信号而分配的无线资源以被控制的发送功率进行分组发送,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构成:测定接收强度;通过从所测定的接收强度减去分配到本地小区的总接收功率,计算相邻小区干扰量;根据相邻小区干扰量的变化,决定相邻小区干扰容限;分配本地小区分组的分组规定值;以及根据所分配的分组规定值和所决定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决定上述移动局的发送功率,并通知给移动局。
在上述方法中,决定相邻小区干扰容限的步骤也可以包括根据过去的一定时间内的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或者根据过去的一定时间内的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及传送错误率来决定相邻小区干扰容限的步骤。
另外,在将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设成恒定而对发送功率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下一个单位时间的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算出下一个单位时间的本地小区分组的目标接收功率,由此决定移动局的新的分组的发送功率。
另外,在有新的分组的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小于阈值时允许新的分组。
另外,在将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设成恒定而对发送功率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下一个单位时间的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将分组的最大可能接收功率和可分配最大接收功率量中的小的一方分配给移动局的新的分组。
也可以采用在分组的最大可能接收功率和可分配最大接收功率量中的小的一方的值小于阈值的情况下不分配新的分组的结构。
根据统计多重效果,在相邻小区干扰的变化小于本地小区干扰的变化、并且使用预约访问方法的情况下,基地局可以完全地预测本地小区移动局的分组发送所引起的干扰变化。只有相邻小区干扰的变化由于比总干扰缓和,所以,只在相邻小区干扰中设定容限的本发明与对于所有干扰的变化都进行设计的以往方法相比,所需的容限很小(相同干扰量的情况下,用低的发送功率)即可,可以增大系统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基地局11以及移动局13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为(SIR)恒定的情况下的基地局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目标接收功率为恒定的情况下的基地局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用于计算目标接收功率的公式(1)的根据。
图中:11:基地局;12:小区;13:移动局;31:接收部;32:接收强度测定部;33: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34:分配存储部;35:干扰容限决定部;36:接收信号变换部;37:上行传播损耗推断部;38: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9:发送信号变换部;40:发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基地局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分组通信系统将总干扰量分成相邻小区干扰量和本地小区内干扰量来处理。事先存储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从测定过的总接收功率中减去本地小区分组的合计接收功率部分和热噪声,计算出当前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将在所算出的当前的相邻小区干扰量上加上干扰容限的值作为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
[实施例]
图1是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概略图。在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形成无线基地局11的无线区域(小区)12内存在多个移动局13。在基地局11和附属的移动局13之间进行分组传送,被传送的分组在无线区间上进行了码分多址,传送时间被分割成时隙。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基地局11以及移动局13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移动局13具备接收部21、接收信号变换部22、信号解析部23、发送功率控制部24、发送信号变换部25、以及发送部26。
<接收部的动作>
接收部21是通过无线通信线路来接收从无线基地局11的发送部40发送的导频信道信号、呼出信号、分配信号、接入信号、以及数据包等的电路,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入给接收信号变换部22。
接收信号变换部22对接收部21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解扩频、译码的处理,并输出给信号解析部23。信息解析部23是对接收信号变换部22所变换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析,并根据接收信号的种类将解析结果输出给各部的电路。
将与从基地局11发送的数据包所分配的分配信号(包含被分配的传送速率和发送时间区域)有关的信息输出给发送信号变换部25,将与从基地局11发送的数据包的发送功率有关的信息输出给发送功率控制部24,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作为接收数据而输出。
发送信号变换部25根据信号解析部23所解析的来自基地局11的分配信号(包含被分配的传送速率和发送时间区域),决定发送的扩频率、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等。根据这些决定,发送信号变换部25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扩频、调制的处理,并输出给发送部26。
发送功率控制部24是对发送给发送部26的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控制的电路,根据来自信号解析部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决定数据包的发送功率。
发送部26是通过无线通信线路对基地局11的接收部31发送信号的电路,发送信号变换部25所变换的信号通过发送功率控制部24所决定的功率来发送。
<基地局的动作>
基地局具备接收部31、接收强度测定部32、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33、分配存储部34、干扰容限决定部35、接收信号变换部36、上行传播损耗推断部37、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8、发送信号变换部39、以及发送部40。
接收部31是通过无线通信线路来接收从移动局13发送来的信号的电路。接收信号通过接收强度测定部32输出给接收信号变换部36。发送部40通过无线通信线路将各种信号发送给移动局13的接收部21。
接收强度测定部32测定所接收的功率的强度,并将该测定结果输出给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33,同时,将接收数据直接输出给接收信号变换部36。
分配存储部34存储用于确定各时隙中基地局所分配的分组数和分组速率、或者分组数和分组发送功率等分组的值(称为分组规定值)。分配存储器34将在当前时隙的本地小区内分组中分配的合计接收功率输出给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
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33从来自接收强度测定部32的接收功率强度的值上减去由分配存储部34所接收的合计接收功率,算出相邻小区干扰和热噪声的合计值,并将该结果输出给干扰容限决定部35。
<干扰容限决定部的动作>
干扰容限决定部35根据本地小区或相邻小区的传播环境或移动局的分布,可以使容限变化。例如,用以下的方法来决定容限。在预约型分组通信的情况下,由于利用仿真可以知道相邻干扰的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通信量少时)很相似,所以,可以用以下的方法1或方法2来计算容限。
方法1:计算出过去在一定的时间(例如5秒钟)内的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相邻小区干扰的偏差,然后使用以下的用于求出容限公式(A)来决定容限。
容限=相邻小区干扰平均值+偏差×φ(t)……公式(A)
公式(A)中的φ(t)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t是目标错误率。例如,t为3%时φ(t)为1.88,t为1%时φ(t)为2.33。
方法2:计算出在过去的一定时间内的前后时隙中的相邻干扰功率的差的平均值和偏差,然后使用以下的用于求出容限的公式(B)来决定在下一个时隙中所使用的容限。
容限=当前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功率+前后时隙的差的平均值+前后时隙的差的偏差×φ(t)……公式(B)
公式(B)中的φ(t)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另外,由于干扰平均值越增大所需的容限也越增大,因此,也考虑以下的方法3。
方法3:容限=x×a(x)……公式(C)
此处,x是过去的一定时间内内的平均干扰量。a(x)是根据平均干扰量而设置的系数,根据各干扰平均值时的干扰变化而设置的值与x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该系数根据误比特率或误分组率来进行调整。例如,与某个平均干扰量x1对应的a(x1)的当前值是1.8,并且,在使用该1.8的值时的平均错误率为0.08,在比目标值0.03大时(即,干扰大的时候),以后的a(x1)=1.8+0.2=2.0。另一方面,在使用a(x1)的当前值1.8时的平均错误率为0.01,在比目标值0.03小时(即,干扰小的时候),以后的a(x1)=1.8-0.2=1.6。
经过长的期间(例如一周),计算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上述平均值时的前后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的变化量,算出与上述平均值对应的前后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变化量的偏差(变化量的平均值是0),并且,将当前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与该干扰量对应的干扰量偏差的合计值作为针对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而具备的干扰功率容限,并将该容限的值输出给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8。
接收信号变换部36对来自接收强度测定部32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频、译码,并将接收到的上行的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而输出,所接收到的预约信号经由上行传播损耗推定部37,输出给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8。
上行传播损耗推断部37使用预约信号的发送功率(被移动局写在预约信号中)和接收功率(在基地据测定的功率)的差,来推断上行传播损耗,并存储该值,并且,将该传播损耗推断值输出给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8。
<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的控制>
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8的控制在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和没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是不同的。首先,对有新的预约的情况进行说明。
<有新的预约的情况的控制>
对新的预约进行分配时,从下一个时隙开始进行以下的运算。首先,假定将分成多个等级(rank)的速率至最大速率分配给新的分组,使用针对来自干扰容限决定部35所通知的相邻小区的干扰而具备的干扰容限、在下一个时隙中继续发送信息的各分组和新的分组的目标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SIR)、以及各分组的扩频率,通过用于计算以下的目标接收功率的公式(1)分别算出分组的目标接收功率。公式(1)的根据如图5所示。
[公式1]
P i = SINR i SF i + SINR i * P m arg in 1 - &Sigma; i = 1 - n SINR i SF i + SINR i
此处,Pi是小区内第i个分组的目标接收功率,n是小区内的该时间所发送的分组数,Sfi是第i个分组的扩频率,SINRi是第i个分组的目标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并且,Pmargin是针对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而具备的干扰容限。
通过上述目标接收功率Pi和上行传播损耗推断部37所通知的各分组的传播损耗,算出各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在分组所需的所有的发送功率各自不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假定的最大速率和算出的发送功率分配给新的分组,并将更新时所需的发送功率通知给继续发送信息的移动局。
在某一个分组所需的功率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针对新的分组而假定的速率降低一个等级,利用该新设定的速率再一次进行上述计算。判断这样算出的分组所需的所有的发送功率是否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在分组所需的所有的发送功率各自不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上述新设定的速率和所算出的发送功率分配给新的分组,并将更新时所需的发送功率通知给继续发送信息的移动局。
在某一个分组所需的功率依然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将针对新的分组而假定的速率再降低一个等级,利用该新设定的速率再一次进行上述的计算。在即使将针对新的分组而假定的速率减小到最低速率也存在某一个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在两个之后的时隙中反复进行上述计算,从预约信号接收时间点到经过一定时间,反复进行上述计算。在即使这样也存在某一个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依然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拒绝或者保留新的分组的预约。
<在没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的控制>
在没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对于下一个时隙所发送的所有分组,使用上述公式(1)来计算目标接收功率,并将下一个时隙的目标接收功率和当前时隙的目标接收功率的差通知给移动局。发送信号变换部39对来自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8的分配结果(对于新的预约分配速率和发送功率,对于继续发送的分组只分配发送功率的调整命令)和下行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扩频,并通过发送部40发送给移动局13的接收部21。
参照图3,对根据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SIR)为一定的情况的第1实施例的基地局的控制顺序进行说明。在信号与干扰功率之比(SIR)恒定的标准下进行TPC控制时,根据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下一个时间单位的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计算并存储下一个时间单位的本地小区分组的目标接收功率,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和对于新预约的分配。
当基地局11接收到来自移动局的信号时,利用接收强度测定部32测定每个时隙的接收功率强度(S102)。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33从接收功率强度的值上减去存储在分配存储部34内的当前时隙的本地小区内分组所分配的合计接收功率和热噪声,算出相邻小区干扰(S103)。计算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上述平均值时的前后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变化量,更新与上述平均值相对应的前后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变化量的偏差(变化量的平均值是0,偏差经过长的期间(例如一周)而计算出来)(S104)。然后,将当前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与该干扰量相对应的干扰量偏差的合计值作为对应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而具备的干扰功率容限(S105)。
在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S106),利用预约信号的发送功率(被移动局写入到预约信号中)和接受功率(基地局所测定的功率)之差来推断传播损耗,并存储该值(S107)。对于已存在分组的干扰量的变化,必须进行速率保障。在对新的预约进行分配时,首先从接收到预约信号的时隙的下一个时隙开始进行以下计算。
首先,假定从被分成多个速率等级中将最大速率分配给新的分组(S108),在假定的状况下,使用公式(1)算出各个分组的目标接收功率(S109),根据存储的各个分组的传播损耗与上述目标接收功率之和计算出各个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S110)。
在所有的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例如在不超过各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和规定的发送功率的情况下(S111),将假定的发送时间、速率、以及发送功率分配给新的分组,将继续发送信息的分组的前后时隙的目标接收功率的差通知给继续发送信息的移动局(S119)。
在任意的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超过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S111),如果针对新的分组而假定的速率还不是最低速率(S112),则将针对新的分组而假定的速率降低一个等级(S113),再一次进行上述的计算(S109、S110、S111)。
在即使针对新的分组而假定的速率变为最低速率,所有分组的最大发送功率也不满足必需的发送功率的情况下(S112),将假定发送时隙和新的预约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与阈值进行比较(S114)。在上述时间差还没有达到阈值的情况下,将针对新的分组而假定的发送的时隙还作为先前的时隙(S115),反复进行上述计算(S109、、S110、S111)。
如果上述时间差已经达到了阈值(S114),则拒绝或保留新的分组的预约(S116)。
在没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S106),对于下一个时隙发送的所有分组,使用公式(1)来计算目标接收功率(S117),存储下一个时隙的目标接收功率和当前时隙的目标接收功率的差,并通知给移动局(S118)。
参照图4,对根据在目标接收功率恒定标准下进行TPC控制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在目标接收功率恒定标准下进行TPC控制时,根据下一个单位时间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下一个时间单位的本地小区内的分配状况,进行对于新的预约的分配。
第2实施例中所用的无线基地局11和移动局13的结构及动作与第1实施例(图2)相同,但是,上行速率·发送功率决定部38的功能、动作有所不同。
在进行移动系统的系统设定时,设定基地局11中的目标合计接收功率量(由小区的覆盖度和吞吐量的调整(trade off)来决定的,通常为合计接收功率/热噪声=几dB-十几dB)和各速率分组的目标接收功率(S202)。利用接收强度测定部32测定每个时隙的接收功率强度(S102)。通过从所测定的接收功率强度的值中减去事先存储的当前时隙的本地小区内分组中所分配的合计接收功率和热噪声,来计算相邻小区干扰(S103)。
计算相邻小区干扰的平均值和上述平均值时的前后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变化量,更新与上述平均值相对应的前后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变化量的偏差(变化量的平均值是0,偏差经过长的期间(例如一周)而计算出来)(S104)。并且,将当前时隙的相邻小区干扰量和与该干扰量相对应的干扰量偏差的合计值作为针对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而具备的干扰功率容限(S105)。
在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S106),为了求出分配给新的分组的接收功率,利用预约信号的发送功率(被移动局写入到预约信号中)和接收功率(基地局所测定的功率)的差来推断传播损耗,利用移动局13的最大发送功率和传播损耗的差来算出分组的最大可能接收功率(S207)。从基地局中的目标合计接收功率量中减去针对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而具备的干扰功率容限、热噪声、以及本地小区的下一个时隙中分配完的分组的合计接收功率,算出可以向新的分组分配的最大接收功率(S209)。将分组的最大可能接收功率和可以分配的最大接收功率量这两者中的小的一方的值作为分配给新的分组的接收功率(S210)。如果该小的一方的值小于规定的阈值(例如零),则不分配给新的分组。
用传送速率和目标接收功率的关系来决定并存储新的分组的速率,并将传送速率和发送功率(=目标接收功率+传播损耗)通知给移动局13(S219)。
在没有新的预约的情况下(S106),对于在下一个时隙中继续发送信息的分组,计算因衰减(fading)等产生的目标接收功率与分组的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并通知给移动局(S218)。
根据本发明的基地局可以用于提高移动无线系统的吞吐量。

Claims (8)

1、一种基地局,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预约分组建立该基地局及其从属移动局之间的分组通信,该分组通信使用受控发送功率以及根据从该移动局接收的接收质量信息而分配的无线资源,所述基地局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基于所述移动局的无线资源分配状态而从所述移动局发送的本地小区接收功率;
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用于根据所述本地小区接收功率和所述接收质量信息来计算相邻小区干扰;
干扰容限决定部,用于设定为相邻小区干扰预备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以及
发送功率决定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和所述干扰容限来决定从所述移动局发送的各个分组的发送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地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组分配部,用于为本地小区分组分配预定的分组值;
其中所述发送功率决定部根据所述预定的分组值和所述干扰容限确定何时将所述无线资源分配给所述本地小区分组作为新预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地局,其特征在于:
当任一分组的所需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时,改变新分组的假定速率,并根据所改变的速率计算所述干扰容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地局,其特征在于:
当所有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没有超过一阈值时,分配新分组的假定速率,并将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异通知给所述移动局。
5、一种发送功率设定方法,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预约分组建立基地局及其从属移动局之间的分组通信,该分组通信使用受控发送功率以及根据从该移动局接收的接收质量信息而分配的无线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功率设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存储器中存储基于所述移动局的无线资源分配状态而从所述移动局发送的本地小区接收功率;
在相邻小区干扰计算部中根据所述本地小区接收功率和所述接收质量信息来计算相邻小区干扰;
在干扰容限决定部中设定为相邻小区干扰预备的相邻小区干扰容限;以及
在发送功率决定部中根据所述接收质量信息和所述干扰容限来确定从所述移动局发送的各个分组的发送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分组分配部中为本地小区分组分配预定的分组值;
其中所述发送功率决定部根据所述预定的分组值和所述干扰容限来确定何时将所述无线资源分配给所述分组作为新预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任一分组的所需发送功率超过所述移动局的最大发送功率时,改变新分组的假定速率,并根据所改变的速率计算所述干扰容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功率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有分组所需的发送功率没有超过一阈值时,分配新分组的假定速率,并将接收功率之间的差异通知给所述移动局。
CNB2004100907655A 2003-11-07 2004-11-08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18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79171 2003-11-07
JP2003379171A JP4216694B2 (ja) 2003-11-07 2003-11-07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送信電力設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5037A true CN1615037A (zh) 2005-05-11
CN1298187C CN1298187C (zh) 2007-01-31

Family

ID=34431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07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8187C (zh) 2003-11-07 2004-11-08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66130B2 (zh)
EP (1) EP1530304B8 (zh)
JP (1) JP4216694B2 (zh)
CN (1) CN1298187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2626A1 (fr) * 2006-03-31 2007-1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tester la performance en cas d'interférences d'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procédé de planification du système
WO2008037211A1 (fr) * 2006-09-22 2008-04-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tation de base servant à la distribution d'une ressource sans fil
CN102340859A (zh) * 2010-07-26 2012-02-01 北京邮电大学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CN114945209A (zh) * 2022-07-20 2022-08-26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同基带三天线模式地面天线设备标定功率分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5772B1 (ko) * 2004-11-16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전송률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EP2369879A3 (en) 2005-06-17 2011-11-09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34666A1 (en) 2005-06-17 2006-12-20 Fujitsu Limite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2005025261D1 (de) 2005-06-17 2011-01-20 Fujitsu Ltd Systeme und Verfahren zur Leistungsregelung im Mehrstreckenkommunikationssystem
EP1734665B1 (en) 2005-06-17 2011-08-10 Fujitsu Limited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44316A1 (en) * 2005-10-06 2007-04-1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for ofdma based evolved utra
JP4938030B2 (ja) 2006-01-20 2012-05-23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周波数分割多重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開ループ電力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ATE453251T1 (de) * 2006-08-10 2010-01-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r sendeleistung der aufwärtsstrecke basierend auf interferenz zwischen nachbarzellen
JP4971332B2 (ja) * 2006-08-29 2012-07-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
KR100765892B1 (ko) 2006-08-30 2007-10-1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GB0619454D0 (en) 2006-10-02 2006-11-08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2443464A (en) 2006-11-06 2008-05-07 Fujitsu Ltd Signalling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8160380A (ja) 2006-12-22 2008-07-10 Nec Corp セル間干渉抑圧方法、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
GB2447883A (en) 2007-03-02 2008-10-01 Fujitsu Ltd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multi-ho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86245B2 (en) * 2007-03-09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ing scheme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TW200841621A (en) * 2007-03-14 2008-10-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Transmission of ACK/NACK an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eedback in evolved UTRA
GB2447635A (en) 2007-03-19 2008-09-24 Fujitsu Ltd Scheduling qo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odes within a predetermined time unit in wimax systems
KR20090096026A (ko) * 2008-03-07 2009-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및 브로드캐스트서비스 맵 메시지 통신 장치 방법
JP5281688B2 (ja) * 2008-04-04 2013-09-0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および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によ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干渉の低減
US9026123B2 (en) * 2008-07-09 2015-05-0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p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67203B2 (en) * 2008-07-11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TDM-based communication in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s
JP5085481B2 (ja) * 2008-09-22 2012-11-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10093145A2 (en) * 2009-02-12 2010-08-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stimating absolute power level in a muros system
CN102804868B (zh) * 2009-06-16 2016-01-20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WO2011013343A1 (ja) * 2009-07-29 2011-02-03 アドコア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信号検出方法
KR101636382B1 (ko) * 2009-09-28 2016-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셀 통신 시스템 또는 다중-셀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스케쥴링 및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위한 장치
US9609536B2 (en) * 2010-04-13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of received power and received qua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48858B2 (en) 2010-07-12 2015-09-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74212B1 (ko) * 2010-07-12 2016-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113961A1 (en) * 2010-11-08 2012-05-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le Wireless Terminals
US20120122472A1 (en) 2010-11-12 2012-05-17 Motorola Mobility, Inc.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Assistance Data Signaling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08714B2 (en) * 2010-12-23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rise-over-thermal or noise rise threshold
KR20130064522A (ko) * 2011-12-08 2013-06-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형 변조 및 코딩 스킴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US10264462B2 (en) * 2013-06-17 2019-04-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the effect of certain types of interference on a signal received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004044B2 (en) * 2013-08-21 2018-06-1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80352454A1 (en) * 2016-05-12 2018-1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BMS Bearer Quality Evalu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5589A (en) * 1957-05-22 1961-05-23 Universal Oil Prod Co Continuous sorption process employing fixed bed of sorbent and moving inlets and outlets
US3040777A (en) * 1959-04-10 1962-06-26 Universal Oil Prod Co Rotary valve
US3192954A (en) * 1963-10-18 1965-07-06 Universal Oil Prod Co Distributing valve
JPH1065604A (ja) * 1996-08-23 1998-03-06 Sony Corp 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装置
US6335922B1 (en) * 1997-02-11 2002-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link rate scheduling
US6097969A (en) * 1997-12-31 2000-08-01 Weblink Wireless, Inc, System for scheduling reverse-channel messages in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6597705B1 (en) * 1998-09-10 2003-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optimal reverse link scheduling of resources, such as a rate and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358551B (en) 2000-01-19 2004-01-07 Motorola Ltd A packet scheduler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03001712A1 (en) * 2001-06-21 2003-01-03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packet boundaries in frames
JP3895165B2 (ja) 2001-12-03 2007-03-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US7340267B2 (en) * 2002-04-17 2008-03-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Uplink power control algorithm
JP4482293B2 (ja) * 2003-07-03 2010-06-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2626A1 (fr) * 2006-03-31 2007-1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tester la performance en cas d'interférences d'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procédé de planification du système
WO2008037211A1 (fr) * 2006-09-22 2008-04-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station de base servant à la distribution d'une ressource sans fil
CN101150835B (zh) * 2006-09-22 2011-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CN102340859A (zh) * 2010-07-26 2012-02-01 北京邮电大学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CN102340859B (zh) * 2010-07-26 2016-0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CN114945209A (zh) * 2022-07-20 2022-08-26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同基带三天线模式地面天线设备标定功率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16694B2 (ja) 2009-01-28
JP2005142968A (ja) 2005-06-02
EP1530304B1 (en) 2012-02-22
EP1530304B8 (en) 2012-05-09
US7366130B2 (en) 2008-04-29
EP1530304A1 (en) 2005-05-11
CN1298187C (zh) 2007-01-31
US20050099973A1 (en) 200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8187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地局及发送功率设定方法
US65194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us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126495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0640416B1 (ko) Pf 스케줄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247030C (zh) 上行链路传送信道参数值的确定
CN1185881C (zh)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关基站和移动站
US9144027B2 (en) Power control of point to multipoint physical channels
CN1223112C (zh) 可变多速率通信系统的快速自适应功率控制
AU2002308716B2 (en)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s for down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CN1310542C (zh) 基站、移动站、通信系统、发送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站控制程序
US7356346B2 (en) Method of uplink scheduling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7554954B2 (en) Per user rate control for the reverse link in CDMA networks
CN1449604A (zh) 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多下行链路时隙的下行链路功率控制
CN1314062A (zh) 在无线通信蜂窝网中进行参数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3823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77417C (zh) 改进码分多址中的信道自适应快速功率控制
JP2004179679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て好適な無線局
CN101635988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设备
US6618598B1 (en) Forward rate determination of high data rate channels in CDMA air interface
CN1381101A (zh) 带有发射站输出功率调节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633754A (zh) 通信系统中共用信道数据速率的分配
EP1565997B1 (en) Assigning time slots
CN1913694A (zh) Wcdma系统中支持高速下行分组包接入业务的网络规划方法
CN102006636B (zh) 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方法
US20050111412A1 (e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target load for reverse link channel in a CDMA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31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