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4202A - 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14202A CN1614202A CN 200410056146 CN200410056146A CN1614202A CN 1614202 A CN1614202 A CN 1614202A CN 200410056146 CN200410056146 CN 200410056146 CN 200410056146 A CN200410056146 A CN 200410056146A CN 1614202 A CN1614202 A CN 16142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fluid
- rotor
- outlet
- inner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噪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在两种物质的界面处会被反射。利用该原理,本发明的消声装置利用与管道中的流体不同特性阻抗的材料做隔声构件,减小管道中流体的噪声,同时使流体继续流动。本发明的消声装置结构简单,消声的频带范围宽,体积小,对流体造成的压力损失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声装置及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减小管道中的流体的噪声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消声器一般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对液体通道中传播的噪声没有作用。按其消声机理,消声器可分为六种主要的类型,即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小孔消声器和有源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是利用吸声材料进行消声的。当声波进入阻性消声器时,声波引起吸声材料的空隙中的空气和细小纤维产生振动,由于摩擦和粘滞阻力的作用,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了消声的目的。这类消声器能在较宽的中、高频范围内进行消声。
抗性消声器是由突变界面的管和室组合而成的,好象是一个声学滤波器,与电学滤波器相似,每一个带管的小室是滤波器的一个网孔,并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当包含有各种频率成分的声波进入第一个短管时,只有在第一个网孔固有频率附近的某些频率的声波才能通过网孔到达第二个短管口,而另外一些频率的声波则不可能通过网孔。只能在小室中来回反射。抗性消声器适用于消除中、低频噪声。
把阻性结构和抗性结构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构成了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微穿孔板消声器一般是用厚度小于1mm的纯金属薄板制作,在薄板上用孔径小于1mm的钻头穿孔,穿孔率为1%-3%。选择不同的穿孔率和板厚不同的腔深,就可以控制消声器的频谱性能,使其在需要的频率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消声效果。
小孔消声器的结构是一根末端封闭的直管,管壁上钻有很多小孔。小孔消声器的原理是以喷气噪声的频谱为依据,如果保持小孔的总面积不变而增加小孔的数量,同时减小每个小孔的面积,当气流经过小孔时、喷气噪声的频谱就会移向高频或超高频,使频谱中的人耳可听声成分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对人的干扰和伤害。
有源消声器的基本原理是在原来的声场中,利用电子设备再产生一个与原来的声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波,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与原来的声场相抵消。这种消声器消声效果有限,而且使用的设备复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传统的消声方式,通过形成不同的腔体或利用吸声材料或制造与原来声场振幅相等相位相反的声场来消声,具有消声效率低、或消声频带窄、或构造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等缺点,并且由于传统消声装置构造复杂对流体造成的压力损失大,使得被消声的装置(如内燃机等)的功率减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流体管道上,通过增加噪声的反射能力以减小沿管道中的流体传播的噪声的、更简便易行并且效率高体积小的消声装置。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的介质中传播,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特性阻抗有差别的情况下,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声音会被反射,从而达到减弱声音传播的效果。
本发明的消声装置包括一个壳体,该壳体上有一个入口,使流体可以流入消声装置,有一个出口,使流体可以从消声装置流出,消声装置内含有隔声构件。将含有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安装于需要消声的流体管道上,使得流体可以流过消声装置,在流体是液体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消声装置用固体或气体作为隔声构件,在流体是气体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消声装置用固体或液体作为隔声构件,隔声构件始终将该消声装置入口处的流体与出口处的流体分隔开,从而使得在流体管道中传播的噪声被隔声构件反射,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在使用固体隔声构件时,固体隔声构件可旋转、往复或摆动,使得流入消声装置的流体随着隔声构件的运动从消声装置的入口流动到其出口,然后从出口流出,或者在消声装置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设置作为隔声构件的开关,使两个开关不同时开启,从而使得在任何时刻,消声器中的隔声构件都阻隔着其入口处的流体与出口处的流体,以起到反射噪声沿流体传播而减小噪声的作用,同时又允许流体从该消声装置中流过。
当管道中的流体是液体(或气体)时,本发明的消声装置使该液体(或气体)产生间断,即,使该液体(或气体)被气体(或液体)分割成若干部分,噪声在气液界面被反射,从而达到减小噪声的效果。
现有技术消声装置一般只适用于消除气体中的噪声,而本发明采用固体隔声构件或气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可适用于消除液体中的噪声,同时,本发明采用固体隔声构件或液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也适用于消除气体中的噪声。
现有技术消声装置,受其结构等特性的影响,只对特定频带的噪声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消声频带窄,例如,阻性消声器对中高频消声效果好,抗性消声器适用于消除中、低频噪声,而本发明的消声装置由于利用了声音在不同物质界面上的反射的原理,通过在噪声传播通道中增加噪声的反射界面来阻止噪声的传播,高、中、低频的噪声在反射界面上都同样会被反射,因而本发明的消声装置可以在更宽的频带范围达到良好的消声效果。
现有消声器采用吸声材料、或形成不同尺寸的腔体或小孔来消声,其构造复杂,流体流经具有复杂结构的装置时受到较大阻力,导致流体压力损失(即消声装置入口和出口处的流体压力差)较大,可能对被消声装置(如内燃机)的功率造成不利影响。而本发明消声器构造简单,体积小,在消声的同时,对流体造成的压力损失小。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其中:
图1A所示是采用转子作为固体隔声构件在流体流入状态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1B所示是采用转子作为固体隔声构件在流体流出状态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1C所示是示出了入口1和出口4法线方向的夹角的消声装置中转子及入口1和出口4的放大剖面图;
图2所示是采用转子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3所示是采用两个开关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4A所示是处于流体流入状态的采用两个开关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4B所示是处于流体流出状态的采用两个开关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5A所示是采用有三个叶片的转子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5B所示是另一种采用有三个叶片的转子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6所示是采用圆柱状并且其中安装有可伸缩的两个叶片的转子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7A所示是采用液体隔声构件对管道中的气体消声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7B所示是在图7A中的消声装置中加入筛子以确保流入气体变为气泡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7C所示是图7B中筛子的构造;
图7D所示是在消声装置上安装散热器后的剖面图;
图8A所示是采用液体隔声构件使用一个浮漂对管道中的气体消声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8B所示是采用液体隔声构件使用两个浮漂对管道中的气体消声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9所示是采用气体隔声构件对管道中的液体消声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入口,2.壳体,3.转子,4.出口,5.导孔,6.导孔,7.导孔,8.开关,9.开关,10.转子,11.叶片,12.气泡,13.液体,14.筛子,15.小孔,16.散热装置,17.浮漂,18.重物,19.浮漂,20.液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采用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横截面图。该消声装置具有密封壳体2,在壳体2上有连接流体管道的入口1和出口4,在壳体2中有固定于壳体2上的内含穿透其横界面直径的导孔的圆柱状转子3,壳体2上的入口1和出口4以及转子上的导孔位于转子的同一横截面上,当导孔不与入口和出口连通时,转子3的柱状表面同时封堵住入口1和出口4。入口1和出口4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如图1C所示,为不等于
0o和180o的其他值,例如=90o。转子3受外部动力装置(未示出)控制可绕穿过其横截面的圆心的纵向中心轴转动,当转子3转到一定位置,如图1A所示,导孔5与入口1接通,同时转子3关闭出口4,这时流体可以通过入口1和导孔5进入到壳体2内部的腔体A中,而不能通过出口4流出该消声装置,这样沿流体传播来的噪声被转子3反射而不能继续沿出口4向前传播;如图1B所示,当转子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导孔5与出口4连通,腔体A中的流体通过导孔5和出口4流出该消声装置,同时转子3封闭入口1,使得沿流体传播的噪声被转子3反射,因此从出口4流出的流体中就减少了噪声。
转子3在外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在接通入口1并封闭出口4,和接通出口4并封闭入口1的两个位置不断切换,从而使流体不断流过消声装置,同时转子3作为固体隔声构件始终阻断着流体中噪声的传播,从而达到消声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消声装置的壳体2可以是由刚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可形变材料,如弹性材料制成,或依靠外力发生形变,例如壳体2可以沿图1A中箭头所示方向压缩和拉伸,从而使其内腔A变小或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当入口1与出口4处的流体压强差较大时(入口1处的压强大于出口4处的强),流体从入口1流入腔体A时,由于流体自身的压强,使得壳体2向上拉伸,腔体A增加,或者借助外部驱动装置(未示出)将壳体2拉伸,从而更多的流体进入腔体A;当入口1关闭,出口4接通时,由于腔体A内的流体压强大于出口处的压强,流体从出口4流出该消声装置,同时由于壳体2的材料的弹性,或依靠外部压力(未示出)压缩壳体2,使壳体容积减小,这样就加快了管道中流体流过该消声装置。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采用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用和图1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描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转子3的结构以及与入口1和出口4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转子3仍是圆柱形,其圆柱形表面封堵着入口1和出口4,但入口1位于转子3的一端处,而出口4位于转子3的另一端。在转子3上,位于入口1和出口4处分别有两个沿转子横截面直径贯穿转子3的导孔6和7,导孔6和7中心轴有一夹角。转子3由外部动力装置(未示出)驱动可绕其纵向中心轴旋转,当旋转到导孔6与入口1接通时,导孔7与出口4不连通,此时流体可以经入口1和导孔6进入腔体A;当旋转到导孔7与出口4接通时,导孔6与入口1不连通,此时腔体A内的流体可以经导孔7和出口4流出。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道理,本实施例的消声装置可以使流体通过该消声装置,同时用固体隔声构件3阻隔噪声的传播。
实施例3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其中与图1相同的部件用和图1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用两个开关8和9代替了第一实施例中的转子3。两个开关8和9的开启和闭合由外部动力装置(未示出)控制,使得当两开关之一处于开启状态时,另一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在外部动力装置控制下,开关8和9在开和闭之间不断转换,从而可以使流体不断流过该消声装置的腔体A,而作为隔声构件的开关8和9之一始终将该消声装置两端的流体管道中流体分隔开,并阻隔噪声的传播,达到消声的效果。
实施例4
图4A、4B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采用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其中箭头示出了流体流动的方向。入口1和出口4,以及作为隔声构件的开关8和9均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对应部件功能相同,而腔体A缩小为与流体管道口径大约相同的管状,因此,与第三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消声装置体积小,结构更简单。
实施例5
图5A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采用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该消声装置的壳体2为圆柱形,在壳体2的圆筒形侧壁上有入口1和出口4,其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如图5A所示,在壳体2内的转子10包括大小形状相同的三个矩形叶片,这三个叶片由转子的中心轴向外呈辐射状设置,三个叶片所在的平面相交于转子的中心轴,每两个叶片的夹角均相等,即等于120o,在转子中心处三个叶片相互固定在一起。在外部驱动装置(未示出)的驱动下,转子可以绕其中心轴转动,转子中心轴垂直穿过壳体2的圆形横截面的圆心,从转子10的中心轴到每个叶片最外端的长度正好与壳体2的圆形横截面的内径相等,在垂直于图5A所示的消声装置的剖面的方向,每个叶片的长度与壳体2的长度相等,这样转子10将壳体2的内腔分割成相互隔绝的大小相等的三个空间部分A、B、C。如图5A所示,入口1和出口4将壳体2的横截面的圆周分成两段圆弧DE和FG。入口1和出口4被如此设置,使得两段圆弧DE和FG对转子10的中心轴的夹角均大于任何两个叶片的夹角120o,这样,在任何时刻入口1和出口4就会分别处于空间A、B和C之中的不同的空间部分之中。随着转子10的转动,流体从入口1流经壳体2的内腔,并从出口4流出,而在入口1和出口4之间始终隔着转子10的叶片,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转子10的叶片起到阻止噪声沿流体传播从而减小噪声的作用。
图5B示出了对图5A中的实施例的改进,连接入口1的流体管道的走向大致与壳体2相切,这样流体进入壳体2后沿基本垂直于径向的方向流动,推动叶片转动,因此,在没有外部驱动装置的情况下,转子10也可以转动,使流体流过消声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的叶片数目可以多于3个,使得任何相邻两个叶片间的夹角相等,入口1和出口4将壳体2的横截面的圆分割成的两段圆弧对圆心的张角均大于相邻叶片的夹角,这样作为固体隔声构件的叶片能够起到阻止噪声传播的作用。
实施例6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采用固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与第五实施例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介绍。壳体2内的转子3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半径为小于壳体2的内腔的半径,并与壳体2的内腔相切于D。转子3可绕垂直通过其横截面圆心的自转轴转动,同时,始终与壳体2相切于D。如图6所示,转子3具有穿过其直径的扁平槽,扁平槽中插有两片叶片11,该两片叶片之间由弹簧连接,在弹簧受力为零时,两片叶片的最外端的距离大于壳体2内腔直径,当叶片受到径向挤压时,可以完全压入转子3内。这样在转子转动的过程中,叶片11的两个外端始终与壳体2内腔壁紧密接触,因此转子3和叶片11将壳体2的内腔分隔成3个相互隔绝的部分A、B和C。
入口1和出口4位于转子与壳体内壁的切点D的两侧,并靠近于切点D。可以利用外部驱动装置转动转子3,使得叶片由切点D向入口方向转动,如图6所示。这样由入口1进入壳体2内腔的流体随着转子3和叶片11的转动在壳体2内流动,并最终从出口4流出。作为隔声构件的转子3和两个叶片11始终将入口1和出口4的流体分隔开,从而阻止了噪声在流体中的传播。
在入口1和出口4的流体存在一定压强差的情况下,A部分的流体压强大于B部分流体压强,使得两个叶片11受力不均衡,导致转子3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因此,即使不使用外部驱动装置,也能使转子转动,使流体流经该消声装置,达到消声效果。
实施例7
当管道中的流体为气体时,可以用液体作为隔声构件。图7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液体作为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图中和前面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描述。壳体2中含有液体13,例如水,作为隔声构件,该液体没有充满壳体2的全部内腔。气体入口1在该液体表面之下,使得流入消声装置的气体全部进入液体中,连通入口1的管道的一部分高于所述液体表面,以使壳体2内的液体不会流到壳体外。出口4高于液面。气体从入口1进入液体后,变成气泡12,各个气泡之间有液体13相阻隔,因此,气体中的噪声被气液界面反射,不能沿气流通道传播,从而达到减小噪声的效果。气泡升到液体表面后,从出口4流出。
为了确保气流从入口1进入液体后变成气泡12,而不是以气流的形式直接升上液体表面,如图7B所示,在液面以下和入口1以上设置一个筛子14,筛子上有多个小孔15(图7C),使得从出口1出来的气流或气泡经过筛子后变为小气泡12。
在所述液体较易挥发的情况下,例如,该液体是水,可以在该液体表面覆盖一层不易挥发的液体,例如油,以降低所属液体挥发速度,延长该液体隔声构件的使用时间。
当流入的气体温度较高时,使得作为隔声构件的液体容易挥发,可以在气体进入该消声装置之前的管道上和壳体2上安装散热装置16,如图7D所示,使气流温度降低,并使壳体2中的液体温度降低,从而延长隔声构件13的使用时间。
实施例8
图8A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采用液体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与前面实施例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介绍。壳体2内有一个可漂浮在液体13上的浮漂17,在浮漂17的空腔内壁的一个位置固定有重物18,因此,当浮漂17浮在液体13上时,该浮漂固定有重物18的一侧始终位于下端。在壳体2内的连接入口1和出口4的气体管道均为软管,入口1固定在浮漂17向下的一侧,出口4固定在浮漂17向上的一侧,这样即使该消声装置处于剧烈颠簸的状态,甚至上下颠倒过来(例如,在飞机上使用时),入口1始终位于液体13之中,出口4始终位于液体13之上,使得液体13总能够将入口的气体和出口的气体分隔开,起到减小噪声的作用。
也可以使用两个浮漂17、19,如图8B所示,入口1固定在浮漂17向下的一侧,出口4固定在浮漂19向上的一侧。
实施例9
图9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采用气体隔声构件对管道中流动的液体消声的消声装置的剖面图。与前面实施例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对其介绍。如图9所示,入口位于壳体2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部位,出口4位于壳体2的底部。从入口1流入的液体在下落时,由于在重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加快,连续的流体变成分离的液滴20,空气将各液滴隔开,从而阻止了噪声在流体中的传播。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消声装置的壳体以及转子和转子的叶片等均可用双层板制成,双层板之间的密闭空间可抽真空,或填充隔声材料,从而达到更好的隔声效果。
在以固体作为隔声构件的消声装置中,可使壳体外的封闭空间与壳体内空间相通,以增大流体的通过能力。
在上述使用叶片的实施例中,叶片与壳体内侧壁接触的一端可用弹性装置构成,例如,用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以使叶片与壳体内侧紧密接触,达到好的密封效果。
上述实施例均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型而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包括:
一个壳体,其内腔可以容纳流体;
设置于该壳体上可使流体流入壳体内腔的入口(1),以及使壳体内腔中的流体流出的出口(4);
设置于入口和出口处的两个开关,用于控制入口和出口的开启和闭合;
所述两个开关受外部驱动装置的控制,使得当入口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而使流体流入壳体内腔时,出口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使得壳体内腔的流体不能从出口流出;然后,使得出口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而使壳体内腔的流体流出壳体,同时入口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使得流体不能流入壳体内腔;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因此,在任意时刻所述两个开关都将入口处的流体和出口处的流体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消声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开关为固定于壳体内的具有一个横穿其横截面直径的导孔(5)的一个圆柱状转子,使得入口和出口以及所述导孔位于转子的同一横截面内,并使转子的圆柱形外壁可以封堵住入口和出口,该入口和出口对转子横截面圆心的张角为不等于0°和180°的任何值;
当转子转动到一定角度,导孔(5)与入口接通,使流体可流入壳体内腔,同时转子侧壁封堵住出口,使得壳体内腔中的流体不能从出口流出;当转子转动到另一角度,导孔(5)与出口接通,使得壳体内腔中的流体可以从出口流出,同时转子侧壁封堵住入口,使流体不能流入壳体内腔。
3、一种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包括:
圆柱形的壳体(2);
在壳体(2)内由大小形状相同的至少三个矩形叶片组成的转子(10),使得该至少三个叶片所在的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即转子的中心轴(转动轴),在转子中心轴处所述叶片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至少三个叶片由转子的中心轴向外呈辐射状设置,每两个叶片的夹角均相等,从转子中心线到各转子外侧的距离等于壳体内腔半径;转子的中心轴与圆柱状壳体的纵向中心轴重合,这样转子(10)将壳体(2)的内腔分割成相互隔绝的大小相等的多个空间部分;
设置于壳体的圆筒形侧壁上的入口(1)和出口(4),使得流体可以流入和流出该壳体;入口(1)和出口(4)将壳体的横截面的圆周分隔成两段圆弧,每段圆弧对转子转动轴(即壳体的中心轴)的夹角大于相邻叶片的夹角,这样转子的叶片始终将入口和出口分隔开;
在外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子可以绕其转轴转动;
流体从入口流入与入口连通而与出口隔绝的由叶片隔开的壳体内的空间中,随着转子的转动,该与入口连通的由叶片隔开的壳体内的空间会与入口断开连接,然后与出口连通,从而该空间中的流体从出口流出,这样作为隔声构件的转子的叶片可以减小噪声在流体中的传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个的消声装置,其中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或受外部驱动装置控制,因而其体积是可变的,当流体流入壳体时,由于流体的压力,或依靠外部驱动装置的拉伸作用,壳体容积变大;当流体流出壳体时,由于壳体材料的弹性,或借助外部驱动装置的压力,壳体容积减小。
5、一种用于气体管道的消声装置,包括:
一个壳体,
设置于该壳体上可使气体流入壳体内腔的入口(1),以及使壳体内腔中的气体流出的出口(4);
以及位于壳体内作为液体隔声构件的液体;
其中气体入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下,该入口之前的气体管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液面以上,使得液体不会流出该壳体;
气体出口位于所述液体液面以上。
6、一种用于液体管道的消声装置,包括:
一个壳体,
设置于该壳体上可使液体流入壳体内腔的入口(1),以及使壳体内腔中的液体流出的出口(4);
其中,入口位于壳体顶部或接近于顶部的位置,出口位于壳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消声装置,其中壳体、圆形转子或转子的叶片均可由双层板制成,双层板之间的空间抽真空,以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
8、一种减小流体管道中沿流体传播的噪声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壳体;
在壳体上设置可以使流体流入壳体内腔的入口,和可以使流体从壳体内腔流出的出口;
在壳体内设置包含多个叶片的可转动的构件,该可转动的构件将壳体内腔分隔成多个相互不连通的独立空间部分,使得在任何时刻入口和出口分别与不同的空间部分连接;
用外部驱动装置或依靠流体自身的推力或压力,使该转动构件转动,从而使与入口连通的独立空间部分与入口断开连接,然后与出口连接;同样,原来与出口连通的独立空间部分与出口断开连接,然后与如口连接;
使上述过程不停循环,从而流体可以流过该消声装置,同时,作为隔声构件的该转动部件可以减小流体中的噪声。
9、一种减小气体管道中传播的噪声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壳体;
在壳体上设置可以使气体进入壳体内腔的入口,和可以使气体从壳体内腔流出的出口;
在该壳体中放置作为隔声构件的液体;
使气体入口位于液体液面以下,并使气体出口位于液体液面以上。
10、一种用于减小液体管道中传播的噪声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壳体;
在壳体上设置可以使液体进入壳体内腔的入口,和可以使液体从壳体内腔流出的出口;
将液体入口设置在壳体顶部或接近顶部的位置;
将液体出口设置在壳体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56146 CN1614202A (zh) | 2004-08-23 | 2004-08-23 | 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56146 CN1614202A (zh) | 2004-08-23 | 2004-08-23 | 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4202A true CN1614202A (zh) | 2005-05-11 |
Family
ID=3476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56146 Pending CN1614202A (zh) | 2004-08-23 | 2004-08-23 | 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614202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3817A (zh) * | 2014-04-03 | 2014-07-3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自调节流速减缓器 |
CN103982490A (zh) * | 2014-05-21 | 2014-08-13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路降噪器以及变速器油路 |
CN104633373A (zh) * | 2015-02-15 | 2015-05-20 | 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水管消音装置 |
CN105422979A (zh) * | 2015-12-14 | 2016-03-23 |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化工厂用安全阀消声器 |
CN108286769A (zh) * | 2018-02-13 | 2018-07-17 | 重庆大学 | 一种室内隔音通风装置 |
CN108332338A (zh) * | 2018-02-13 | 2018-07-27 | 重庆大学 | 一种建筑室内隔断式降噪通风方法 |
CN108344096A (zh) * | 2018-02-13 | 2018-07-31 | 重庆大学 | 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
CN110439653B (zh) * | 2019-08-26 | 2021-04-20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车用发动机的双频可调赫姆霍兹消声腔体 |
-
2004
- 2004-08-23 CN CN 200410056146 patent/CN161420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3817A (zh) * | 2014-04-03 | 2014-07-3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自调节流速减缓器 |
CN103953817B (zh) * | 2014-04-03 | 2016-04-2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自调节流速减缓器 |
CN103982490A (zh) * | 2014-05-21 | 2014-08-13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路降噪器以及变速器油路 |
CN103982490B (zh) * | 2014-05-21 | 2016-08-17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路降噪器以及变速器油路 |
CN104633373A (zh) * | 2015-02-15 | 2015-05-20 | 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水管消音装置 |
CN105422979A (zh) * | 2015-12-14 | 2016-03-23 | 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化工厂用安全阀消声器 |
CN108286769A (zh) * | 2018-02-13 | 2018-07-17 | 重庆大学 | 一种室内隔音通风装置 |
CN108332338A (zh) * | 2018-02-13 | 2018-07-27 | 重庆大学 | 一种建筑室内隔断式降噪通风方法 |
CN108344096A (zh) * | 2018-02-13 | 2018-07-31 | 重庆大学 | 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
CN108344096B (zh) * | 2018-02-13 | 2020-04-24 | 重庆大学 | 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
CN108332338B (zh) * | 2018-02-13 | 2020-04-24 | 重庆大学 | 一种建筑室内隔断式降噪通风方法 |
CN108286769B (zh) * | 2018-02-13 | 2020-08-11 | 重庆大学 | 一种室内隔音通风装置 |
CN110439653B (zh) * | 2019-08-26 | 2021-04-20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车用发动机的双频可调赫姆霍兹消声腔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441C (zh) | 发动机冷却装置 | |
CN1063256C (zh) | 叶轮 | |
RU2554587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 |
EP2871367B1 (en) | Roots-style blower with leakage mechanisms | |
US7380397B2 (en) | Automobile exhaust pipe assembly | |
CN1614202A (zh) | 安装于流体管道上的消声装置及方法 | |
CN1309959C (zh) | 涡旋式压缩机的排量改变装置 | |
CN114934904A (zh) | 一种从动式气液分离启动装置 | |
CN209437062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 |
CN105121859A (zh) | 固定圆板及真空泵 | |
CN1067747C (zh) | 自吸离心泵 | |
US20040257764A1 (en) | Bidirectional indraft type centrifugal fan and cooling apparatus for computer | |
CN206647265U (zh) | 一种新型真空泵 | |
CN1257164A (zh) | 旋转压缩机的消声器 | |
CN206409383U (zh) | 一种真空泵 | |
JP2003278675A (ja) | 改良ルーツ型回転機械 | |
WO2004111520A1 (fr) | Appareil attenuateur de bruit monte sur des conduites de liquide et procede d'utilisation | |
CN112968566A (zh) | 一种用于电机泵的减震降温装置 | |
KR20090056541A (ko) | 쓰레기 수거 시스템의 공기흡입구 | |
CN221610167U (zh) | 污水处理用气动泵的消音排气结构 | |
US20050214108A1 (en) | Multi-stage dry vacuum pump for high vacuum applications | |
US20230213033A1 (en) | Scroll compressor | |
CN206830511U (zh) | 双吸离心泵的叶轮及双吸离心泵 | |
JP2024501594A (ja) | ファン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掃除機 | |
JP3749407B2 (ja) | 閉塞回避型ポンプゲ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