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2659A -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2659A
CN1612659A CN 200310104426 CN200310104426A CN1612659A CN 1612659 A CN1612659 A CN 1612659A CN 200310104426 CN200310104426 CN 200310104426 CN 200310104426 A CN200310104426 A CN 200310104426A CN 1612659 A CN1612659 A CN 1612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uminous
luminous display
described adjustable
adjustable colour
colour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44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添荣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T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T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T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RiT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 2003101044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12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612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2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至少包含一基板、一有机发光区以及一微透镜阵列。其中,有机发光区形成于基板上,且有机发光区具有数个发射白光的像素;微透镜阵列具有数个微透镜形成或包覆于该等像素上,该等微透镜掺杂一荧光及/或一磷光物质。

Description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调色显示面板,特别指一种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主要使用的全彩化技术可分为三种:第一种采用R、G、B三原色为各自独立的发光图素的「三原色发光层法」,第二种利用蓝色材料配合红、绿有机萤光体来产生各种颜色的「色变换结构法」,第三种是以白色发光层搭配彩色滤光片的「彩色滤光片法」,以下将就「色变换结构法」加以说明。
色变换结构法的技术以出光兴产公司为主要发展的代表,如图1所示,全彩显示面板3包含一有机发光区31、一平坦化层32、一色转换层33以及一玻璃基板34;有机发光区31形成于平坦化层32上,平坦化层32形成于色转换层33上,色转换层33形成于玻璃基板34上。其中,有机发光区31具有一第一电极311、一有机官能层312以及一第二电极313,其依序形成于平坦化层32上,有机官能层312为一白光发光材料,使得有机发光区31发射一白光;色转换层33具有数个蓝色滤光片331、数个绿色滤光片332、数个红色滤光片333、数个蓝色转换膜331’、数个绿色转换膜332’以及数个红色转换膜333’,该等色转换膜331’、332’与333’分别形成于该等滤光片331、332以及333上,且该等滤光片331、332以及333分别对应于有机发光区31中的像素。
于此,有机发光区31所发射的白光分别通过蓝色转换膜331’、绿色转换膜332’以及红色转换膜333’而转换成蓝光、绿光以及红光,接着蓝光、绿光与红光再分别通过蓝色滤光片331、绿色滤光片332以及红色滤光片333,藉以提升蓝色、绿色与红色三原色的个别的色纯度,最后利用驱动电路将产生的R、G、B三原色组合成所需的全彩画面。
然而,于现有的全彩显示面板3中,由于需要利用至少三道的光罩制程在蓝色滤光片331、绿色滤光片332以及红色滤光片333上分别形成蓝色、绿色以及红色的色转换膜331’、332’与333’,其制程较为复杂,成本亦较高。同时,由于全彩显示面板3必须利用平坦化层32以使整个面板平坦化,使得整个面板的厚度变厚,亦不符合轻、薄、短、小的趋势。
另外,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元件内部所产生的光线会于传输至元件外部的过程中损失大半部份,因而减低了发光元件的外部量子效率。
现有的解决方法利用外加的方式,将凸透镜贴附在较高折射率的基板发光面上,以增加外部的量子效率。如图2所示,将直径为2mm到3mm的凸透镜41贴附于元件4的发光面上,若凸透镜41的材质与基板42相同,其元件光通量可增加0.6倍至1倍;若是使用较高折射率的凸透镜41时,其元件光通量可增加至2倍。于此使用与折射率相符的油料(refraction index matching oil)将透镜贴附于元件4的发光面上,对于元件4的使用寿命有所限制。
然而,上述解决方法中用来增加外部量子效率的透镜直径太大、厚度太厚(数个mm),使得整个元件的结构过大,并不符合发光元件轻、薄、短、小的趋势。又由于使用与折射率相符的油料将透镜贴附于发光面上,容易造成透镜的剥落,由此元件的使用寿命并不长。
发明人爰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此课题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可以调制发光颜色且能够增加发光效率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之一种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有机发光区以及一微透镜阵列。其中,有机发光区形成于基板上,且有机发光区具有数个发射白光的像素;微透镜阵列具有数个微透镜形成或包覆于该等像素上,该等微透镜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含一基板、一有机发光区以及一微透镜阵列。其中,有机发光区形成于基板上,且有机发光区具有数个发射短波长光的像素;微透镜阵列具有数个微透镜形成或包覆于该等像素上,该等微透镜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于此,有机发光区的数个像素所发射的短波长光为紫外光或蓝光。
承上所述,于本发明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该等掺杂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包覆或形成于该等像素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掺杂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能够将有机发光区所发射的白光或是短波长光(紫外光或蓝光)转换成各色单色光、混色光或是宽频频谱白光,进而形成单色光、混色光、白光或是全彩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同时亦可增加面板的发光效率,有效的弥补现有技术的色变换结构法中光被色转换膜与滤光膜吸收所造成发光效率的衰减。另外,本发明可搭配滤光膜加以纯化各颜色光的纯度或是滤出所需颜色的光线,进而增加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不同颜色上的应用。又,本发明的掺杂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亦可改善有机发光区所发射的白光纯度,提供一均匀且宽的光辐射频谱,进而避免形成特定方位指向的频谱,满足全彩显示器的应用。再者,微透镜的特殊形状可以减少光线被局限于面板的可能,进而增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外部量子效率。并且,由于微透镜包覆或形成于像素上,更可以保护像素(第一电极、有机官能层、第二电极),防止像素受到水份与氧气的入侵而产生暗点(Dark Spot)。又,微透镜可以喷墨制程形成,不仅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且生产成本亦不高,对于实际商品化极为适合。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掺杂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具有调制面板发光颜色以及保护像素与防水的整体性功效;同时,具高折射率的微透镜能够补偿滤光时发光效率的耗损,进而提高发光效率,并提供一均匀的辐射频谱,更可提高面板发光时像素的开口率以及提升显示器的寿命;另外,当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为全彩显示时,不需使用原先技术中三原色像素所需的选择性沉积制程,俾使面板的分辨率不再受限于屏蔽(Mask)的精细度,同时亦提升制程良率,是以,本发明将现有成熟的萤光/磷光材料以及彩色滤光膜的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以加速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商业化的问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全彩显示面板的一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增加外部量子效率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示意图;
图3A与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组示意图;
图4A、图4B以及图4C第一实施例的微透镜的一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示意图;以及
图1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11    基板
12    有机发光区
121   像素
1211  第一电极
1212  有机官能层
1213  第二电极
13    微透镜阵列
131   微透镜
14    滤光膜
141   红色滤光膜
142   绿色滤光膜
143   蓝色滤光膜
15    像素定义层
16    隔离层
17    封合元件
2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21    基板
22    有机发光区
221   像素
2211  第一电极
2212  有机官能层
2213  第二电极
23    微透镜阵列
231   微透镜
24    滤光膜
241   红色滤光膜
242   绿色滤光膜
243   蓝色滤光膜
25    像素定义层
26    隔离层
27    封合元件
3     全彩显示面板
31    有机发光区
311   第一电极
312   有机官能层
313   第二电极
32    平坦化层
33    色转换层
331   蓝色滤光片
332   绿色滤光片
333   红色滤光片
331’     蓝色转换膜
332’     绿色转换膜
333’     红色转换膜
34    玻璃基板
4     元件
41    凸透镜
42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第一实施例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包含一基板11、一有机发光区12以及一微透镜阵列13。其中,有机发光区12形成于基板11上,且有机发光区12具有数个发射白光的像素121;微透镜阵列13具有数个微透镜131包覆(请参照图3A)或形成(请参照图3B)于该等像素121上,该等微透镜131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
于本实施例中,基板11可以是柔性(flexible)基板或是刚性(rigid)基板。另外,基板11亦可以是塑料(plastic)基板或是玻璃基板等等。其中,柔性基板与塑料基板可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板、聚酯(polyester,PET)基板、环烯共聚物(cyclic olefincopolymer,COC)基板或金属铬合物基材-环烯共聚物(metallocene-based cyclic olefin copolymer,mCOC)基板。当然,基板11亦可以是硅基板。
请参照图3A以及图3B,有机发光区12形成于基板11上,且有机发光区12具有数个发射白光的像素121。其中,该等像素121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1211、至少一有机官能层1212以及一第二电极1213。
其中,第一电极1211可利用溅镀(sputtering)方式或是离子电镀(ion plating)方式形成于基板11之上。在此,第一电极1211通常作为阳极且其材质通常为一透明的可导电的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铝锌(AZO)或是氧化铟锌(IZO)。
另外,有机官能层1212形成于第一电极1211上。其中,有机官能层1212通常包含一电洞注入层、一电洞传递层、一有机发光层、一电子传递层以及一电子注入层(图中未显示)。电洞注入层的主要材料为copper phthalocyanine(CuPc),电洞传输层的材料主要为4,4′-bis[N-(1-naphthyl)-N-phenylamino]biphenyl(NPB),电子注入层的材料主要为氟化锂(LiF),电子传输层的材料或有机发光层主要为tris(8-quinolinato-N1,08)-aluminum(Alq),而且有机官能层1212利用蒸镀(evaporation)、旋转涂布(spin coating)、喷墨印刷(inkjetprinting)或是印刷(printing)等方式形成于第一电极1211之上。在此,有机官能层1212所发射的光线为宽频白光,其可以是利用例如橘色搭配蓝色的互补发光材料所混合而成,当然亦可利用其它互补发光材料混合而成。
再者,第二电极1213形成于有机官能层1212上。于此,第二电极1213使用蒸镀或是溅镀(sputtering)等方法形成于有机官能层1212之上。另外,第二电极1213的材质可选自但不限定为铝(Al)、钙(Ca)、镁(Mg)、铟(In)、锡(Sn)、锰(Mn)、银(Ag)、金(Au)及含镁的合金(例如镁银(Mg:Ag)合金、镁铟(Mg:In)合金、镁锡(Mg:Sn)合金、镁锑(Mg:Sb)合金及镁碲(Mg:Te)合金)等。
另外,再请参照图3A以及图3B,微透镜阵列13具有数个微透镜131。本实施例中的微透镜131具有曲度的表面,而其表面可为一部份球形状,如图4A所示。当然,该等微透镜131亦可为一部份柱形状,如图4B所示。同时,该等微透镜131亦可为一正多边形周围的凸曲面状,例如一正方形周围的凸曲面状,如图4C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微透镜131的功能在促进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的外部量子效率。因为在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中,有机发光区12所发射的光线容易于面板中形成全反射,造成面板波导的现象,是以,本实施例中的该等微透镜131即是将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聚焦再传出面板外部,是以可大幅提升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的外部量子效率。
再请参照图3A,该等微透镜131包覆于该等像素121上。当然,该等微透镜131亦可形成于该等像素121上,如图3B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该等微透镜131萤光及/或磷光物质掺杂在透明介质中,其中,透明介质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四氟乙烯树脂(tetrafluoroethylene resin)、硅树脂(silicon resin)、二氧化硅(SiO2)至少其中之一。另外,本实施例的透明介质可以是光固物质(light-curedmaterial),此光固物质可利用照射紫外光加以固化。又,本实施例的透明介质具有高折射率,用以增加外部量子效率。
再者,本实施例的透明介质具有黏性及/或防水性。由于该等微透镜131包覆或形成于该等像素121上,是以能够保护像素121(第一电极1211、有机官能层1212、第二电极1213),防止像素121受到水份与氧气的入侵而产生暗点。于本实施例中,微透镜131可利用喷墨法形成,且利用喷墨法所形成的微透镜131具有较高的曲率半径。
另外,该等微透镜131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其中萤光物质为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或蓝色萤光粉体,而磷光物质为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或蓝色磷光粉体,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
于此,萤光物质可包含一种以上的有机染料或是一种以上的无机颜料。在此,红色萤光粉体可以是偶氮染料(有机染料)或是Y2O2S:Eu3+,Bi3+(无机颜料);绿色萤光粉体可以是铜钛青染料(CuPc,有机染料)或是SrGa2O4:Eu2+(无机颜料);蓝色萤光粉体可以是花青染料(Cyanine dye,有机染料)或是SrGa2S4:Eu2+(无机颜料)等等。于本实施例中,萤光物质可为奈米级粉体。
另外,磷光物质可包含一种以上的有机染料或是一种以上的无机颜料。在此,红色磷光粉体可以是2,3,7,8,12,13,17,18-octaethyl-12H,23H-porphine platinum(II)[PtOEP]或是Tris-(4,4,4-trifluoro-1-(2-thienyl)-1,3-butanediono)-1,10-phenanthrolineeuropium(III)[Eu(TTA)3phen];绿色磷光粉体可以是Bis(2-phenyl-pyridin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e)[ppy2Ir(acac)]或是Iridium(III)bis(tolypyridine)salicyclidene[tpyIrsd];蓝色磷光粉体可以是Iridium-bis(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o-N,C2)-picolinate[Firpic]或是Bis[(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e)[Fir(acac)]等等。于本实施例中,磷光物质可为奈米级粉体。
另外,再请参照图3A以及图3B,本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更包含数个滤光膜14,其形成于该等微透镜131之上。于本实施例中,该等滤光膜14包含至少一红色滤光膜141、至少一绿色滤光膜142以及至少一蓝色滤光膜143。
于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区12所产生的白光分别经过掺杂有红色萤光及/或红色磷光粉体的微透镜、掺杂有绿色萤光及/或绿色磷光粉体的微透镜以及掺杂有蓝色萤光及/或蓝色磷光粉体的微透镜以形成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形成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再分别经过红色滤光膜141、绿色滤光膜142以及蓝色滤光膜143后形成高色纯度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藉以形成全彩显示面板,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
另外,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更包含一像素定义层15,其位于第一电极1211及/或基板11上,用以定义有机发光区12的像素121,或同时具有黑色遮光或是反光的效果,可避免不同像素121产生混光,并而控制光的行进方向以及增加光的利用度与均匀度。
另外,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更包含一隔离层16,其形成于像素定义层15上,用以隔离有机发光区12中的个别像素121。在此,隔离层16由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的绝缘物质所构成。
通常,隔离层16设置于被动式有机显示面板(被动式有机发光显示器,PMOLED)中,用来分隔像素121之间的阴极,以简化制程。另外,主动式有机显示面板(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中,由于像素121被薄膜晶体管控制,所以不需隔离层16,如图5所示。
再者,本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更包含一驱动电路(未示于图中),此驱动电路可以是被动式驱动电路或是主动式驱动电路,其与有机发光区12以及电源(未示于图中)相连接。于此,驱动电路可以控制有机发光区12中每一像素121的开关以及亮度。
另外,本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更包含一封合元件17,其中,封合元件17可以是一盖板。于本实施例中,封合元件17可利用一黏合胶与基板11封合,以防止水份与氧气入侵像素121(有机官能层1212)。当然,封合元件17亦可以是一保护膜(未显示于图中)。
第二实施例
如图5所示,该等微透镜131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其中萤光物质可以是红色萤光粉体,而磷光物质可以是红色磷光粉体。于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区12所发射的白光经过掺杂有红色萤光粉体及/或红色磷粉体的微透镜131以形成红光,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为红光显示面板。
于本实施例中,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亦可包含数个滤光膜14,于此该等滤光膜为红色滤光膜141。
当然,萤光物质亦可为绿色萤光粉体,磷光物质亦可为绿色磷光粉体,滤光膜14可以是绿色滤光膜142,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为绿光显示面板(未显示于图中)。
当然,萤光物质亦可为蓝色萤光粉体,磷光物质亦可为蓝色磷光粉体,滤光膜14可以是蓝色滤光膜143,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为蓝光显示面板(未显示于图中)。
另外,萤光物质及/或磷光物质亦可为其它单色萤光粉体及/或磷光物质,以形成其它单色光显示面板。
第三实施例
如图6所示,萤光物质亦可以是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以及蓝色萤光粉体混合而成,而磷光物质亦可以是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以及蓝色磷光粉体混合而成。
于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区12所发射的白光经过掺杂有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以及蓝色萤光粉体混合粉体及/或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以及蓝色磷光粉体混合粉体的微透镜131以形成宽频频谱白光,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为白光显示面板。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亦可包含数个滤光膜14,于此该等滤光膜为红色滤光膜141、绿色滤光膜142以及蓝色滤光膜143。经过微透镜131所形成的宽频频谱白光再分别通过红色滤光膜141、绿色滤光膜142以及蓝色滤光膜143而转换成红光、绿光以及蓝光,进而形成全彩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区12所发射的白光藉由萤光物质及/或磷光物质的混光、散射以及激发,来提升发光效率、改善有机发光区12发射的白光的纯度,藉以提供一均匀且宽频的光谱辐射频谱,避免形成特定方位指向的频谱,进而满足全彩显示面板的需求。
第四实施例
另外,如图8所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一种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包含一基板21、一有机发光区22以及一微透镜阵列23。其中,有机发光区22形成于基板21上,且有机发光区22具有数个发射短波长光的像素221;微透镜阵列23具有数个微透镜231,该等微透镜231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且该等微透镜231形成(未示于图中)或包覆于该等像素221上。于此,有机发光区22的数个像素221所发射的短波长光为紫外光或蓝光。
于本实施例中,基板21、微透镜阵列23以及微透镜231的特征与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元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有机发光区22具有数个发射短波长光的像素221,该等像素221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2211、至少一有机官能层2212以及一第二电极2213。
其中,第一电极2211与第二电极221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1211与第二电极1213具有相同的特征以及功能,在此亦不再赘述。
在此,有机官能层2212所发射的光线为短波长光,例如紫外光或是蓝光。另外,有机官能层2212的结构与功能亦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有机官能层1212相同,在此亦不再赘述。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该等微透镜231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其中萤光物质为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或蓝色萤光粉体,而磷光物质为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或蓝色磷光粉体,如图8所示。
其中,萤光物质可包含一种以上的有机染料或是一种以上的无机颜料。在此,红色萤光粉体可以是偶氮染料(有机染料)或是Y2O2S:Eu3+,Bi3+(无机颜料);绿色萤光粉体可以是铜钛青染料(CuPc,有机染料)或是YBO3:Ce3+,Tb3+(无机颜料);蓝色萤光粉体可以是花青染料(Cyanine dye,有机染料)或是SrGa2S4:Eu2+(无机颜料)等等。于本实施例中,萤光物质可为奈米级粉体。
另外,磷光物质可包含一种以上的有机染料或是一种以上的无机颜料。在此,红色磷光粉体可以是2,3,7,8,12,13,17,18-octaethyl-12H,23H-porphine platinum(II)[PtOEP]或是Tris-(4,4,4-trifluoro-1-(2-thienyl)-1,3-butanediono)-1,10-phenanthrolineeuropium(III)[Eu(TTA)3phen];绿色磷光粉体可以是Bis(2-phenyl-pyridin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e)[ppy2Ir(acac)]或是Iridium(III)bis(tolypyridine)salicyclidene[tpyIrsd];蓝色磷光粉体可以是Iridium-bis(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o-N,C2)-picolinate[Firpic]或是Bis[(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e)[Fir(acac)]等等。于本实施例中,磷光物质可为奈米级粉体。
另外,再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更包含数个滤光膜24,其形成于该等微透镜231之上。于本实施例中,该等滤光膜24包含至少一红色滤光膜241、至少一绿色滤光膜242以及至少一蓝色滤光膜243。
于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区22所产生的短波长光分别经过掺杂有红色萤光及/或红色磷光粉体的微透镜、掺杂有绿色萤光及/或绿色磷光粉体的微透镜以及掺杂有蓝色萤光及/或蓝色磷光粉体的微透镜以形成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形成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再分别经过红色滤光膜241、绿色滤光膜242以及蓝色滤光膜243后形成高色纯度的红光、蓝光以及绿光,藉以形成全彩显示面板,如图8所示。
另外,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更包含一像素定义层25、一隔离层26、一驱动电路(未示于图中)以及封合元件27,该等元件的特征与功能皆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元件相同,在此亦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如图9所示,该等微透镜231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其中萤光物质可以是红色萤光粉体,而磷光物质可以是红色磷光粉体。于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区22所发射的短波长光经过掺杂有红色萤光粉体及/或红色磷光粉体的微透镜231形成红光,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为红光显示面板。
于本实施例中,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亦可包含数个滤光膜24,于此该等滤光膜为红色滤光膜241。
当然,萤光物质亦可是绿色萤光粉体,磷光物质亦可是绿色磷光粉体,滤光膜24亦可以是绿色滤光膜242,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为绿光显示面板(未示于图中)。
当然,萤光物质亦可是蓝色萤光粉体,磷光物质亦可是蓝色磷光粉体,滤光膜24亦可以是蓝色滤光膜243,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为蓝光显示面板(未示于图)中。
另外,萤光物质及/或磷光物质亦可是其它单色萤光粉体及/或磷光物质,以形成其它单色光显示面板。
第六实施例
另外,如图10所示,萤光物质可以是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以及蓝色萤光粉体混合而成,而磷光物质可以是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以及蓝色磷光粉体混合而成。
于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区22所发射的短波长光经过掺杂有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以及蓝色萤光粉体混合粉体及/或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以及蓝色磷光粉体混合粉体的微透镜231以形成白光,于此,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为白光显示面板,如图10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亦可包含数个滤光膜24,于此该等滤光膜为红色滤光膜241、绿色滤光膜242以及蓝色滤光膜243。经过微透镜231所形成的宽频频谱白光再分别通过红色滤光膜241、绿色滤光膜242以及蓝色滤光膜243而转换成红光、绿光以及蓝光,进而形成全彩显示面板,如图11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掺杂有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以及蓝色萤光粉体混合粉体及/或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以及蓝色磷光粉体混合粉体的微透镜231将有机发光区22所产生的短波长光(紫外光或是蓝光)转换成白光,并且提升有机发光区22的发光效率,藉以提供一均匀且宽频的光谱辐射频谱,避免形成特定方位指向的频谱,进而满足全彩显示面板的需求。
当然,本实施例的萤光物质亦可以是至少两种的互补色萤光粉体混合而成,磷光物质为至少两种的互补色磷光粉体混合而成。例如:橘色萤光粉体以及蓝色萤光粉体混合而成,而磷光物质亦可以是橘色磷光粉体以及蓝色磷光粉体混合而成以形成白光。同样地,亦可利用红色滤光膜241、绿色滤光膜242以及蓝色滤光膜243,以形成全彩显示面板(未示于图中)。
于本发明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该等掺杂有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包覆或形成于该等像素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掺杂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能够将有机发光区所发射的白光或是短波长光(紫外光或蓝光)转换成各色单色光、混色光或是宽频频谱白光,进而形成单色光、混色光、白光或是全彩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同时亦增加面板的发光效率。另外,本发明可搭配滤光膜加以纯化各色光的纯度或是滤出实际所需颜色的光线,进而增加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不同颜色上的应用。又,本发明的掺杂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亦可改善有机发光区所发射的白光纯度,提供一均匀且宽频谱光辐射频谱,进而避免形成特定方位指向的频谱,满足全彩显示器的应用。再者,微透镜的特殊形状可以减少光线被局限于面板的可能,进而增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外部量子效率。并且,由于微透镜形成或包覆于像素上,更可以保护像素(第一电极、有机官能层、第二电极),防止像素受到水份与氧气的入侵而产生暗点(Dark Spot)。又,微透镜可以喷墨制程形成,不仅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且生产成本亦不高,对于实际商品化极为适合。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掺杂萤光及/或磷光物质的微透镜具有调制面板发光颜色以及保护像素与防水的整体性功效;同时,具高折射率的微透镜能够补偿滤光时发光效率的耗损,进而提高发光效率,并提供一均匀的辐射频谱,更可提高面板发光时像素的开口率以及提升显示器的寿命;另外,当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为全彩显示时,不需使用原先技术中三原色像素所需的选择性沉积制程,俾使面板的分辨率不再受限于屏蔽(Mask)的精细度,同时亦提升制程良率,是以,本发明将现有成熟的萤光/磷光材料以及彩色滤光膜的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以加速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商业化的问世。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述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28)

1.一种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至少包含:
一基板;
一有机发光区,其形成于该基板上,且该有机发光区具有数个发射白光的像素;以及
一微透镜阵列,其具有数个微透镜形成或包覆于该等像素上,该等微透镜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
2.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像素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及一第二电极。
3.如权利要求第2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更包含一像素定义层,其位于该第一电极及/或该基板上,用以定义该有机发光区的该等像素。
4.如权利要求第3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更包含一隔离层,形成于该像素定义层上。
5.如权利要求第2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的材质为导电的金属氧化物。
6.如权利要求第2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电极的材质选自铝、钙、镁、铟、锡、锰、银、金及含镁的合金至少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微透镜具有曲度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微透镜以喷墨法制成。
9.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微透镜为该萤光及/或该磷光物质掺杂在透明介质中。
10.如权利要求第9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透明介质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四氟乙烯树脂、硅树脂、二氧化硅至少其中之一。
11.如权利要求第9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透明介质具有黏性及/或防水性。
12.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萤光物质选自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及蓝色萤光粉体至少其中之一,该磷光物质选自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及蓝色磷光粉体至少其中之一。
13.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更包含数个滤光膜,其形成于该等微透镜之上。
14.一种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至少包含:
一基板;
一有机发光区,其形成于该基板上,且该有机发光区具有数个发射短波长光的像素;以及
一微透镜阵列,其具有数个微透镜形成或包覆于该等像素上,该等微透镜掺杂一萤光及/或一磷光物质。
15.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有机发光区的数个像素所发射的短波长光为紫外光或蓝光。
16.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像素依序包含一第一电极、至少一有机官能层以及一第二电极。
17.如权利要求第16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更包含一像素定义层,其位于该第一电极及/或该基板上,用以定义该有机发光区的该等像素。
18.如权利要求第17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更包含一隔离层,形成于该像素定义层上。
19.如权利要求第16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的材质为导电的金属氧化物。
20.如权利要求第16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电极的材质选自铝、钙、镁、铟、锡、锰、银、金及含镁的合金至少其中之一。
21.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微透镜具有曲度的表面。
22.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微透镜以喷墨法制成。
23.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等微透镜为该萤光及/或该磷光物质掺杂在透明介质中。
24.如权利要求第23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透明介质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四氟乙烯树脂、硅树脂、二氧化硅至少其中之一。
25.如权利要求第23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透明介质具有黏性及/或防水性。
26.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萤光物质选自红色萤光粉体、绿色萤光粉体及蓝色萤光粉体至少其中之一,该磷光物质选自红色磷光粉体、绿色磷光粉体及蓝色磷光粉体至少其中之一。
27.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该萤光物质为至少两种的互补色萤光粉体混合而成,该磷光物质为至少两种的互补色磷光粉体混合而成。
28.如权利要求第14所述的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更包含数个滤光膜,其形成于该等微透镜之上。
CN 200310104426 2003-10-29 2003-10-29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Pending CN1612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4426 CN1612659A (zh) 2003-10-29 2003-10-29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04426 CN1612659A (zh) 2003-10-29 2003-10-29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2659A true CN1612659A (zh) 2005-05-04

Family

ID=34756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04426 Pending CN1612659A (zh) 2003-10-29 2003-10-29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1265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619A (zh) * 2018-09-19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0868277B2 (en) 2018-09-19 2020-12-1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063244B2 (en) 2017-11-30 2021-07-13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63244B2 (en) 2017-11-30 2021-07-13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09346619A (zh) * 2018-09-19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46619B (zh) * 2018-09-19 2020-04-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0868277B2 (en) 2018-09-19 2020-12-1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36240C (zh) 有机发光器件和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4112766B (zh) 彩色显示器件结构
CN1684563A (zh) 显示装置、显示单元以及成像装置
CN1450841A (zh) 发光设备、液晶显示设备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KR20090051161A (ko) 형광 변환 매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컬러 발광 장치
CN101055923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74750A (zh) 发光显示装置
TW200803600A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860828A (zh) 色变换层和发光元件
CN1656852A (zh) 有机el显示器
CN1352407A (zh) 可发射白色光源的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991417A (zh) 滤色器阵列和采用该滤色器阵列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224295B (en) Color tunable panel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CN1717959A (zh) 多色发光器件
US20050057176A1 (en) Color tunable panel of organic electroluminscent display
CN100346494C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TW591566B (en) Full color display panel and color-separating substrate thereof
CN1498043A (zh) 包含多个发光层的发光元件
CN1272988C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617635A (zh) 具有疏水层的有机发光面板
CN1622701A (zh) 电致发光元件及照明装置
CN1241893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612658A (zh) 可调色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571606A (zh) 全彩显示面板及其分光基板
CN1278589C (zh) 有机场致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