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6590A - 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6590A
CN1596590A CNA2004100094819A CN200410009481A CN1596590A CN 1596590 A CN1596590 A CN 1596590A CN A2004100094819 A CNA2004100094819 A CN A2004100094819A CN 200410009481 A CN200410009481 A CN 200410009481A CN 1596590 A CN1596590 A CN 1596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ear
stubble
corn
tillage
topd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94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1639C (zh
Inventor
刘武仁
边少锋
郑金玉
冯艳春
刘凤成
邱贵春
罗洋
张丽华
杨伟泽
李伟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B2004100094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91639C/zh
Publication of CN1596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6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16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6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年在玉米收获后留高茬不旋耕,让其自然腐烂还田,第二年春天不整地直接在第一年行间精量播种玉米,追肥期在茬带上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收获后仍留高茬,不旋耕;第三年春天仍不整地直接在第二年行间精量播种玉米,追肥期在茬带上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收获后仍留高茬,不旋耕;如此年际间反复进行耕作。经试验,本发明的耕种方法与现有耕作栽培方法比较,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1.0%-2.0%,保苗率提高10%,产量提高5%-10%。

Description

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特别涉及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耕作栽培技术中,经济发达、气候条件适宜的国家,大都采用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耕种的栽培方法。
我国现行的耕种栽培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翻、耙后平播成60-70cm均匀垄;第二种是灭茬后二犁(或三犁川)成60--70cm均匀垄,垄上播。第一种方法的主要弊端一是作业环节多、成本高,秋、春两季整地,土壤水分大量散失,加重旱情;二是实现秸秆安全还田困难。第二种方法灭茬后二犁成垄,垄上播种的方法,属改进后的传统耕种技术,其主要弊端是耕作层浅(15-18cm)、犁底层加厚,春季打垄失墒严重,在不施农肥的条件下,尚属掠夺式种植方式。机械作业时田间碾压次数过多,土壤容重增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产量不高不稳。人、畜力作业时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从保护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角度出发,解决上述现行耕种方式的弊端,提供一种玉米留高茬行间种植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年在玉米收获后留高茬不旋耕,让其自然腐烂还田,第二年春天不整地直接在第一年行间精量播种玉米,追肥期在茬带上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收获后仍留高茬,不旋耕;第三年春天仍不整地直接在第二年行间精量播种玉米,追肥期在茬带上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收获后仍留高茬,不旋耕;如此年际间反复进行耕作。
所述的高茬的高度为30-50cm。
本发明的实质是:
高茬自然腐烂还田,茬带窄幅深松,行间精密播种,苗带与茬带交替休闲。
1、高茬自然腐烂还田
在农肥肥源不足,秸秆安全还田尚无良法时采取高留茬(30-50cm)自然腐烂还田(还田秸秆占秸秆总量的30%左右),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土壤风蚀的作用。
2、茬带窄幅深松
窄幅深松的宽度为5-15cm;深度为20-40cm。窄幅深松能够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
3、行间精密播种
在上年留茬的行间进行精量播种,可节约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
4、苗带和茬带交替休闲
本发明的苗带和茬带隔年轮换形成了交替休闲的耕种方式,具有恢复地力作用,保证了苗带处于良好的环境状态,通过深松建立的土壤水库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解决由于干旱而造成的土壤水分供求矛盾。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玉米留高茬行间种植,实现了秸秆安全还田,结合追肥进行伏深松打破犁底层,创建耕层土壤水库,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实现高茬自然腐烂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通过减少作业环节、采用精密播种,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在上年种植成垄的基础上,第二年春季不进行整地,行间直接播种。防止由于春旱造成土壤水分散失,实现苗全、苗齐、苗壮,玉米生产持续高产、优质、高效。
经过试验测试,本发明的耕种方法与现行秋灭茬、春打垄、垄上播的耕种方法比较,0-40cm耕层土壤有机质年均提高0.78g/kg,春季土壤含水率提高1.5%-2.5%,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1.0%-2.0%,保苗率提高10%,产量提高5%-10%,每公顷成本降低300元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年种植情况示意图
图2为第二年种植情况示意图
图3为第三年种植情况示意图
1为玉米秸秆高茬,2为玉米苗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第一年是在现行耕作栽培方法均匀垄,秋收时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为30cm,由其自然腐烂,秋季不进行旋耕;第二年春季不整地,直接在第一年的玉米行间进行精量播种玉米,形成新的玉米苗带2,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为5cm;深度为20cm,秋收时继续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仍为30cm,秋季仍不旋耕,第三年春季仍不整地,直接在第二年的行间精量播种玉米,又形成新的苗带,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与深度与上一年相同,秋收时继续留高茬30cm,秋季仍不旋耕。如此反复进行,完成苗带与茬带换位休闲、隔年深松的高茬行间耕作种植方式。
本发明除了上述耕作方式进行了改进外,其他栽培技术,如选择优良品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精量播种、种植密度,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与常规玉米栽培方法相同。
使用该方法耕作栽培的玉米比现行的耕作栽培方法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1.0%,保苗率提高10%,产量提高5%。
实施例2:
第一年是在现行耕作栽培方法均匀垄,秋收时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为50cm,由其自然腐烂,秋季不进行旋耕;第二年春季不整地,直接在第一年的玉米行间进行精量播种玉米,形成新的玉米苗带2,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为15cm;深度为40cm,秋收时继续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仍为50cm,秋季仍不旋耕,第三年春季仍不整地,直接在第二年的行间精量播种玉米,又形成新的苗带,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与深度与上一年相同,秋收时继续留高茬50cm,秋季仍不旋耕。如此反复进行,完成苗带与茬带换位休闲、隔年深松的高茬行间耕作种植方式。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实施例1。
使用该方法耕作栽培的玉米比现行的耕作栽培方法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2.0%,保苗率提高10%,产量提高10%。
实施例3:
第一年是在现行耕作栽培方法均匀垄,秋收时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为30cm,由其自然腐烂,秋季不进行旋耕;第二年春季不整地,直接在第一年的玉米行间进行精量播种玉米,形成新的玉米苗带2,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为5cm;深度为20cm,秋收时继续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为50cm,秋季仍不旋耕,第三年春季仍不整地,直接在第二年的行间精量播种玉米,又形成新的苗带,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为15cm;深度为40cm,秋收时继续留高茬30cm,秋季仍不旋耕。如此反复进行,完成苗带与茬带换位休闲、隔年深松的高茬行间耕作种植方式。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实施例1。
使用该方法耕作栽培的玉米比现行的耕作栽培方法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1.5%,保苗率提高10%,产量提高7.5%。
实施例4:
第一年是在现行耕作栽培方法均匀垄,秋收时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为50cm,由其自然腐烂,秋季不进行旋耕;第二年春季不整地,直接在第一年的玉米行间进行精量播种玉米,形成新的玉米苗带2,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为5cm;深度为20cm,秋收时继续留玉米秸秆高茬1,高度为30cm,秋季仍不旋耕,第三年春季仍不整地,直接在第二年的行间精量播种玉米,又形成新的苗带,在茬带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宽度为15cm;深度为40cm,秋收时继续留高茬30cm,秋季仍不旋耕。如此反复进行,完成苗带与茬带换位休闲、隔年深松的高茬行间耕作种植方式。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实施例1。
使用该方法耕作栽培的玉米比现行的耕作栽培方法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提高1.2%,保苗率提高10%,产量提高9%。

Claims (3)

1、一种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年在玉米收获后留高茬不旋耕,让其自然腐烂还田,第二年春天不整地直接在第一年行间精量播种玉米,追肥期在茬带上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收获后仍留高茬,不旋耕;第三年春天仍不整地直接在第二年行间精量播种玉米,追肥期在茬带上结合追肥进行窄幅深松,收获后仍留高茬,不旋耕;如此年际间反复进行耕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茬的高度为30-5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幅深松的宽度为5-15cm;深度为20-40cm。
CNB2004100094819A 2004-08-25 2004-08-25 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63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94819A CN1291639C (zh) 2004-08-25 2004-08-25 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094819A CN1291639C (zh) 2004-08-25 2004-08-25 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6590A true CN1596590A (zh) 2005-03-23
CN1291639C CN1291639C (zh) 2006-12-27

Family

ID=3466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94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1639C (zh) 2004-08-25 2004-08-25 玉米的耕作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1639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870A (zh) * 2010-07-11 2010-12-15 狄正兴 油菜甘薯二熟制秸秆还田耕作方法
CN102282927A (zh) * 2011-06-21 2011-12-2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玉米留茬深松耕作方法
CN104206165A (zh) * 2014-09-24 2014-12-17 李鹏飞 一种柴胡和玉米套种栽培方法
CN108684465A (zh) * 2017-02-28 2018-10-23 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秸秆免焚烧还田4090高产栽培技术
CN111213464A (zh) * 2018-11-26 2020-06-02 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玉米秸秆三年轮作覆盖还田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870A (zh) * 2010-07-11 2010-12-15 狄正兴 油菜甘薯二熟制秸秆还田耕作方法
CN102282927A (zh) * 2011-06-21 2011-12-2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玉米留茬深松耕作方法
CN104206165A (zh) * 2014-09-24 2014-12-17 李鹏飞 一种柴胡和玉米套种栽培方法
CN108684465A (zh) * 2017-02-28 2018-10-23 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秸秆免焚烧还田4090高产栽培技术
CN111213464A (zh) * 2018-11-26 2020-06-02 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玉米秸秆三年轮作覆盖还田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1639C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3811B (zh) 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方法
CN101702966B (zh) 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CN1092919C (zh) 玉米耕作栽培方法
CN101176407A (zh) 黑果枸杞盐碱地人工栽培技术
CN105284394A (zh) 一种半干旱地区防治玉米茎腐病高产种植方法
CN105917903B (zh)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CN104255106B (zh) 山坡地经济林木粉垄耕作方法
CN105359810A (zh) 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
CN103733857A (zh) 一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
CN102257915A (zh) 山药横生与春秋两季稻草覆盖马铃薯套种
CN107295876A (zh) 一种适用半干旱区土壤轮耕玉米种植方法
CN104255104B (zh) 草原粉垄聚水丰草耕作方法
CN108834787A (zh) 一种冬春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小麦玉米轮作保水节肥的方法
CN109348767A (zh) 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土壤改良方法
CN108739207A (zh) 烤烟抗旱节水栽培方法
CN101889517A (zh) 南京地区夏大豆垄作种植方法
CN109076910A (zh) 一种覆盖地膜的魔芋高产栽培方法
CN102919090A (zh) 一穴多株盐碱地水稻密植的种植方法
CN108934256A (zh) 一种改良土壤的作物栽培方法
CN104718962A (zh) 黄淮海麦区小麦“两深一浅”简化高效栽培方法
CN1307861C (zh) 一种玉米的耕整地方法
CN107278740A (zh) 一种大石山区水稻种植新技术
CN104186056B (zh) 一种沟秆垄作的栽培方法
CN105165511A (zh) 一种盐碱特困地灌木树种规模化造林方法
CN102630458A (zh) 利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壤种植燕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