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8497A - 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8497A
CN1578497A CNA2004100035331A CN200410003533A CN1578497A CN 1578497 A CN1578497 A CN 1578497A CN A2004100035331 A CNA2004100035331 A CN A2004100035331A CN 200410003533 A CN200410003533 A CN 200410003533A CN 1578497 A CN1578497 A CN 1578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munication
control channel
channe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35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0199C (zh
Inventor
佐藤博文
笹山司
河屿猛
荒谷幸一
柳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8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8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01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01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67Vitamins
    • A61K8/671Vitamin A; Derivatives thereof, e.g. ester of vitamin A acid, ester of retinol, retinol, reti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08Anti-ageing prepar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9/00Normal steroids containing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r oxygen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more than two carbon atoms, e.g. cholane, cholestane, coprost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92Ora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在使通信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增加无线基站能处理的通信量。在对构成通信帧60的所有时隙分配了信道的状态下,当无线控制部104通过对所有时隙的某一个分配的控制信道,从无线移动站30接收链接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主控制部105将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分配信息,通过控制信道通知给无线移动站30。经过分配信息通知的规定时间(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持续时间701)后,停止控制信道的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通信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容纳无线移动站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收容无线移动站的通信控制技术,例如有由社团法人电波产业界的“第二代无线电话系统RCR、STD-28”所规定的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采用这种时分复用存取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容纳更多无线移动站的技术。
在特开平10-136438号公报(以下称专利文献1)中,无线基站在对构成发送接收的帧的所有时隙分配了信道的状态下,通过对某一个时隙所分配的控制信道,从无线移动站接收了信道确立请求时,停止控制信道发出,向控制时隙分配通信信道。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无线移动站。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无线基站在开始运用之前,通过自基站所设定的识别符,检查自基站是否能够按对构成帧的某一个时隙总是分配控制信道的第1方式、及可以对构成帧的所有时隙分配通信信道的第2方式的两种方式工作。如果能够以两种方式工作,则取得位于周边的其他无线基站通知的识别符,在这些无线基站中检查是否存在只按第1方式工作的无线基站,只在存在这样的无线基站时,将自基站设定为按第2方式工作,而当不存在时,将自基站设定为按第2方式工作。用这样的方法,可防止构成同样服务区的所有无线基站停止发送控制信道,使处于等待接收状态的无线移动站变为不在服务区的情况。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当将控制信道的时隙分配给某个无线移动站的通信信道上时,如果发生该无线移动站不能识别用载波检测所分配的通信信道的情况时,无线移动站对无线基站发送再分配请求。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无线基站此时已经停止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所以无法接收再分配请求。从而,无线移动站继续不断对其他无线基站发送再分配请求,直到变成等待状态为止,存在呼叫连接困难的情况。
另外,在无线基站中,当从构成帧的所有时隙分配了通信信道的状态,呼叫结束,发生空闲时隙时,在该空闲时隙上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在确认没有干扰之后,对该空闲时隙分配控制信道。但是,当处于相同服务区内的多个无线基站正进行该分配处理时,也可能会发生多个无线基站按相近的定时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情况。这样有时由于存在由无线基站的各工作时钟误差产生时隙的发送接收定时的偏差等,用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检测出干扰,使之对该空闲时隙不能分配控制信道的情况。这时,结果会产生呼叫损耗,使通信量降低。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对这种情况未加以考虑。
另外,无线基站在开始运用之前,确定以对构成帧的某个时隙总是分配控制信道的第1方式、及可对构成帧的所有时隙分配通信信道的第2方式中的一种工作。但是,在开始运用之前确定的工作方式有时对实际通信量并不适合。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对这一点未加以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使通信质量不下降,并增加无线基站可处理的通信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无线基站的第1种形式是,在将控制信道用的时隙,分配给某个无线移动站的通信信道时,当该无线移动站不能识别所分配的通信信道时,可以接收该无线移动站发出的再分配请求。
例如,本形式的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包括: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及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而且,上述控制装置,在对构成上述帧的所有时隙分配了信道的状态下,当上述通信装置通过对上述所有时隙的某一个分配的控制信道,从上述无线移动站接收了信道确立请求时,将在上述控制信道上所分配的时隙分配给通信信道的信息,通过上述控制信道,通知给上述无线移动站,上述通知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基站的第2种形式是,当将分配给通信信道的时隙分配给控制信道时,在预先登录的包含控制信道的帧发送接收定时,对该时隙上分配控制信道。此处预先登录的帧发送接收定时是指由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未检测出干扰的定时。
例如,本形式的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包括: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及定时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发送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帧的定时。而且,上述控制装置,在对构成上述帧的所有时隙分配了通信信道的状态下,当某一个通信信道切断,在时隙上产生空闲时,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使得在上述定时发送接收的帧内产生上述空闲的时隙上,发送接收上述信道。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基站的第3种形式是,当通信量降低时,由于无线基站间的控制信道干扰而产生的呼叫损耗,对发送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帧的定时进行调整。
例如,本形式的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包括: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及通信量监视装置,用于监视通信量。而且,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的监视结果,在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上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对发送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帧的定时进行调整。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基站的第4种形式是,将开始运用之前决定的工作方式,根据实际通信量自行切换。
例如,本形式的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包括: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及通信量监视装置,用于监视通信量。而且,上述控制装置,以对构成上述帧的至少一个时隙总是分配控制通道的第1方式、及对构成上述帧的所有时隙可以分配通信信道的第2方式中的一个进行工作,根据由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的监视结果,进行工作方式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在无线基站10及无线移动站30之间进行发送接收的通信帧的格式例图。
图3是无线基站10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说明无线基站10起动时的主控制部105工作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主控制部105呼叫连接处理时进行的控制信道向时隙进行分配解除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工作方式在高通信量方式中所设定的无线基站10和无线移动站30之间确立通信信道之前处理流程的时序。
图7是说明主控制部105在呼叫切断处理时进行的控制信道向时隙进行再分配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主控制部105进行的移动控制信道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主控制部105进行的工作方式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图。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是由社团法人电波产业界的“第2代无线电话系统RCR STD-28”所规定的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适用于繁华区等通信量大的服务区。如图所示,多个无线基站101~10n(以下都只称为无线基站)、及监视无线基站10运用状态的维护终端20,通过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等通信网50相互连接。
无线基站10通过时分复用存取(access)方式将无线移动站30进行容纳。通过多个无线基站10,形成无线移动站30可与通信网50通信的服务区40。在图1中只表示出1个无线移动站30,当然,无线移动站30也可以是多个。
无线移动站30例如根据从无线基站10发出的控制信道的接收状况,选出通信环境良好的无线基站10。然后,通过与选出的无线基站10间发送接收通信帧来进行通信。
图2是表示在无线基站10及无线移动站30之间进行发送接收的通信帧的格式例。如图所示,无线基站10通过依次与无线移动站30间收发在多个时隙形成的通信帧60,进行通信。通信帧60具有:无线基站10向无线移动站30发送的多个发送时隙601、及无线基站10从无线移动站30接收的多个接收时隙602。此处发送时隙601与接收时隙的时隙数相同。例如上述的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时,通信帧60由4个发送时隙601及4个接收时隙共8个时隙形成,帧周期为5(ms)。
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10,按将通信帧60内的1组发送时隙601及接收时隙602总是分配给控制信道的第1方式(称为普通方式)、及将通信帧60内的所有时隙可分配给通信信道的第2方式(称为高通信量方式)中的一种工作。图2表示了通信帧60内的1组发送时隙(第3个发送时隙)601及接收时隙(第3个接收时隙)602分配给控制信道的情况。控制信道不需要存放在所有每个通信帧60中进行发送接收。可以通过在按任意的帧周期发送接收的通信帧60的规定发送时隙601或规定接收时隙602中存放控制信道,来发送或接收控制信道。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无线基站10向无线移动站30发送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发送帧的帧周期为每5n(n为自然数,例如20)帧。
下面详细说明无线基站10。在无线移动站30中例如可以利用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等的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进行与无线基站10间通信的已有无线移动站。维护终端20是对从无线基站10发送来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输出的一般终端装置。为此,无线移动站30、维护终端20的详细说明予以省略。
图3是无线基站10的概略构成图。
如图所示,无线基站10包括:发送系统无线装置102、接收系统无线装置103、无线控制部104、主控制部105、存储部106、线路控制部107、及天线108。本实施例的无线基站10例如在具有CPU、存储器、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中,通过CPU执行存储器内的程序来实现。这时存储部106利用存储器。
发送系统无线装置102对从无线控制部104接收的发送时隙601进行规定的调制处理,从天线108发送。接收系统无线装置103对由天线108接收的信号进行规定的解调处理,复原接收时隙602,送到无线控制部104。无线控制部104通过发送系统无线装置102及接收系统无线装置103,与无线移动站30间发送接收通信帧60。线路控制部107根据通信网50采用的通信协议,与通信网50间发送接收通信数据及控制数据。在存储部106中存储主控制部105使用的各种信息(自无线基站10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工作方式切换的阈值等)。主控制部105控制无线基站10全体的工作。
具体来说,主控制部105通过线路控制部108,与通信网50间发送接收呼叫控制数据。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呼叫控制处理,与通信网50间确立线路。另外,主控制部105采用控制信道发送用的发送时隙601及控制信道接收用的接收时隙602,通过无线控制部104与无线移动站30间发送接收呼叫控制数据。这样进行呼叫控制处理,对通信帧60的1组发送时隙601及接收时隙602,分配与无线移动站30间的通信信道,在与无线移动站30之间确立无线线路。此处控制信道发送帧的定时由主控制部105对无线控制部104发出指示。无线控制部104根据主控制部105的指示,在控制信道发送帧的规定发送时隙中存入呼叫控制数据,从发送系统无线装置102进行发送。另外,主控制部105,对通过在线路控制部108及通信网50间确立的线路发送接收的通信数据、与通过在无线控制部104及无线移动站30间确立的无线线路发送接收的通信数据进行交换。通过这样的方法将无线移动站30连接在通信网50上。另外,主控制部105通过接收系统无线装置103,接收其他无线基站10发送的控制信道信息。
除了以上的处理之外,主控制部105还进行使通信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使由无线基站10能处理的通信量增加的处理。
首先,主控制部105在自无线基站10初始起动时,决定工作方式(普通方式及高通信量方式之一种)。图4是说明无线基站10起动时的主控制部105工作的流程图。
主控制部105读出并设定由操作人员所设定的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06中的自无线基站10的工作方式识别信息(S101)。另外,主控制部105通过接收系统无线装置103及无线控制部104,接收位于自无线基站10周边的其他无线基站10发送的控制信道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06中(S102)。
接着,主控制部105判断所设定的工作方式是普通方式及高通信量方式中的哪一种(S103)。当是普通方式时转到S106。当是高通信量方式时,则检查存储在存储部106中的控制信道发送中的无线基站10的数量,是否在由操作人员设定的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06中的阈值以上(S104)。如果在阈值以上,则转到S106,如果不在阈值以上,则将工作方式的设定从高通信量方式变更到普通方式(S105),然后转到S106。
接着,在S106上,主控制部105读出并设定由操作人员设定并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06中的自无线基站10的工作方式可否切换的信息。然后,主控制部105进行载波检测,决定与其他无线基站10的控制信道不干扰的控制信道的分配时隙及帧发送接收定时(S107)。由于通过载波检测决定控制信道的分配时隙及帧发送接收定时的技术是现有技术,所以不予详细说明。
通过上述步骤,如果决定了控制信道的分配时隙及帧发送接收定时,则主控制部105控制无线控制部104,使之在该帧发送接收时刻发送接收在分配时隙中存放控制信道信息的通信帧(S108)。然后开始无线基站10的运用。
当结束图4中所示的流程,且自无无线基站10转到运行状态时,主控制部105根据所设定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及构成通信帧60的时隙空闲状态,进行对控制信道的时隙分配解除处理及再分配处理。
图5是说明主控制部105呼叫连接处理时进行的对控制信道的时隙的分配解除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当通过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从无线移动站30接收链接信道确立请求时(S201的YES),主控制部105检查在无线控制部104发送接收的通信帧60中是否有1组空闲时隙(发送时隙601、接收时隙602)(S202)。
在S202上,当存在1组空闲时隙时,主控制部105对该1组空闲时隙,分配发送了链接信道确立请求的无线移动站30的通信信道,并在该空闲时隙上进行载波检测,决定通信信道的频率(S203)。然后,主控制部105在与发送了链接信道确立请求的无线移动站30之间进行通信信道同步处理(S204)。如果同步处理成功,通信信道确立(S205上的YES),则在与无线移动站30之间进行通信信道同步处理之后的呼叫控制处理(S206),在与无线移动站30之间确立无线线路。然后返回S201。而如果同步处理失败,通信信道没有确立(S205上的NO),则返回S201。
在S202上,当不存在1组空闲时隙时,即对形成通信帧60的所有时隙分配了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时,主控制部105按图4中所示的流程检查自身设定的工作方式是否是高通信量方式(S207)。
在S207上,当工作方式不是高通信量方式时,即是普通方式时,主控制部105通过例如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复位的计数器值自动加1,更新上述每规定时间的连接请求拒绝次数(S208)。然后,通过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对无线移动站30通知拒绝连接请求(S209),然后返回S201。
在S207上,当工作方式是高通信量方式时,主控制部105在分配控制信道的时隙上进行载波检测,检索通信信道的频率(S210)。载波检测的结果,当在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上,判断出通信信道可利用的某个频率发生了干扰等,从而对该时隙不能分配通信信道时(S211上的NO),主控制器105通过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对无线移动站30通知拒绝时隙的分配(S209),然后,返回S201。而当载波检测的结果为在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上检测出通信信道可利用的频率时(S211上的YES),主控制器105通过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对无线移动站30通知时隙的分配(S212)。
在对无线移动站30通知时隙的分配后,主控制部105将无线控制部104上的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存储在存储部106中(S213)。然后,在规定时间内等待从无线移动站30发送链接信道再确立请求(S214、S215)。此处,规定时间设定为:当作为对无线移动站30的分配通知的应答,发送来链接信道再确立请求时,比接收到该请求为止的预定时间长,而且作为该应答,发送来上行同步脉冲信号时,比接收到该信号为止的预定时间短。这样,对采用相同时隙的链接信道再确立请求及上行同步脉冲信号都可以处理。
当在规定时间内,从无线移动站30发送了链接信道再确立请求时(S214上的YES),返回S210,继续通信信道的频率检索。而在规定时间内,从无线移动站30未发送来链接信道再确立请求时(S215上的YES,这时作为对无线移动站30分配通知的应答,发送来上行同步脉冲信号),主控制部105对无线控制104停止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同时解除向控制信道的时隙的分配(S216)。然后,对无线控制部104指示分配给无线移动站30的时隙、频率的通信信道同步处理(S217)。这样,无线控制部104通过发送系统无线装置102及接收系统无线装置103,与无线移动站30交换同步脉冲信号,进行通信信道的同步处理。
如果S217上的同步处理成功,确立了通信信道(S218上的YES),则主控制部105进行与无线移动站30间的呼叫控制处理,确立无线线路(S219)。如果在S217上的同步处理失败,通信信道没有确立(S218上的NO),则主控制部105对解除控制信道分配的时隙,再次分配控制信道(S220)。然后,读出存储在存储部106中的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在无线控制部104上再开始按该发送接收定时进行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S221)。
图6是表示工作方式在高通信量方式中所设定的无线基站10和无线移动站30之间确立通信信道之前处理流程的时序。此处,假定在无线基站10发送接收的通信帧60上,没有空闲时隙。
首先,无线移动站30对无线基站10发送链接信道分配请求信息(SQ301)。当无线基站10接收链接信道分配请求信息时,在本身发送接收的通信帧60上没有空闲时隙,并且,由于工作方式设定在高通信量方式,所以进行图5的S210。即,将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作为分配在通信信道的时隙,在该时隙上进行载波检测,检索通信信道的频率(SQ302)。然后将包含分配的时隙、频率指定的分配信息,发送给无线移动站30(SQ303)。
接着,当无线移动站30从无线基站10接收分配信息时,按由该分配信息所指定的时隙、频率进行载波检测,检查该时隙、频率是否可以在通信信道上利用(SQ304)。当因干扰等原因而不能利用时,对无线基站10发送链接信道再分配请求信息(SQ305)。
无线基地10通过图5的S214、S215上的处理,在发送分配信息之后的规定时间(控制频率发送接收持续时间701)内,接收从无线移动站30发送的链接信道再分配请求信息。而且再次进行图5的S210,再检索通信信道的频率(SQ306),再次将包括分配的时隙、频率指定的分配信息,发送给无线移动站30(SQ307)。
然后,当无线移动站30从无线基站10接收再次分配信息时,再次进行与SQ304相同的处理,检查由该分配信息指定的时隙、频率是否可以在通信信道上利用(SQ308)。当可以利用时,利用该时隙、频率对无线基站10发送上行同步脉冲信号(SQ310)。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10由于通过图5的S214、S215上的处理,在发送分配信息之后在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持续时间701内,没有接收到从无线移动站30发送的链接信道再分配请求信息,所以通过图5的S216处理,停止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并且解除向控制信道的时隙的分配(SQ309)。然后,接收无线移动站30发送的上行同步脉冲信号。
在上述的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中,无线移动站30,在由无线基站10发送分配信息后起动的上行同步脉冲信号等待计时器(TR101C-1)702超时之前,发送上行同步脉冲信号。此处超时时间为100ms。另外,无线移动站30接收分配信息,对4个通信帧60进行载波检测。在上述的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中,通信帧60为5ms,载波检测的执行时间为20ms。从而,无线移动站30发送链接信道再分配请求信息的定时,至少在接收分配信息后20ms之后。但是,当无线移动站30从无线基站10未能接收分配信息时,在发送链接信道确立请求信息1200ms后,再发送链接信道确立请求信息。该处理最多重复3次。
从而,在上述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中,考虑这些方面,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持续时间701,是在发送链接确立请求信的1200ms以后,并且在发送分配信息后20ms~100ms范围内,当作为对无线移动站30的分配信息的应答,是发送来链接信道再确立请求时,设定为比无线基站10接收到该信号为止的预计时间长,而当该作为应答发送来上行同步脉冲时,设定为比无线基站10接收到该信号为止的预计时间短的时间。
如果无线基站10在上行同步脉冲信号等待计时器702超时之前,接收了上行同步脉冲信号,则将下行同步脉冲信号发送给无线移动站30(SQ311)。当无线移动站30在发送上行同步脉冲信号后起动的下行同步脉冲信号等待计时器(TR101P-1)703超时(超时时间=100ms)之前接收下行同步脉冲信号时,将TCH(Traffic Channel)无效脉冲信号发送给无线移动站30(SQ312)。然后,当无线基站10在发送下行同步脉冲信号后起动的TCH空闲脉冲信号等待计时器(TR101C-2)704,在超时之前接收TCH空闲脉冲信号时,将TCH空闲脉冲信号发送给无线移动站30(SQ313)。然后,通过无线移动站30在发送TCH空闲脉冲信号后起动的TCH空闲脉冲信号等待计时器(TR101P-2)705,在超时之前接收TCH空闲脉冲信号,由此确立通信信道(SQ314)。
图7是说明主控制部105在呼叫切断处理时进行的控制信道向时隙进行再分配处理的流程图。
当无线控制部104通过通信信道从某个无线移动站30接收呼叫切断信息时,主控制部105通过线路控制部107向通信网50发送该呼叫切断信息。另外解除该通信信道的时隙分配。而且,通过解除该通信信道的时隙分配的解除,在无线控制部104通过发送系统无线装置102及接收系统无线装置103发送接收的通信帧60上,产生空闲时隙时(S401上的YES),主控制部105检查自身所设定的工作方式是否是高通信量方式(S402)。如果工作方式是高通信量方式,则再检查现在无线控制部104是否停止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S403)。
如果无线控制部104停止了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S403上的YES),则主控制部105读出在存储部106中存储的移动控制信道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S404)。然后,按读出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对新产生的空闲时隙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检查在控制信道上是否发生了干扰(S405)。
载波检测的结果,当确认在控制信道上产生了干扰时(S406上的YES),主控制部105对无线控制部104通过某个通信信道发送以下内容的信息,即将对采用该通信信道进行通信的无线移动站30分配该通信信道的时隙,变更为空闲时隙的信息(如果是上述的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则是TCH切换信息)。这样,将分配了该通信信道的时隙变更为空闲时隙(S407)。然后返回S405,主控制部105按读出的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对新产生的空闲时隙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
另一方面,载波检测的结果,如果可以确认在控制信道上未产生干扰(S406上的NO),则主控制部105对该空闲时隙分配控制信道(S408)。然后,对无线控制部104再开始按从存储部106读出的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进行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S409)。
另外,当主控制部105结束图4中所示的流程,自无线基站10转到运用状态时,对通信量的状态进行监视。而且,根据监视结果,进行移送控制信道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调整处理、及工作方式切换处理。
图8是说明主控制部105进行的移动控制信道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主控制部105在无线控制部104进行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期间,测量在规定时间(例如1小时)内通过该控制信道,无线控制部104接收的链接信道确立请求的数量(S501、S502、S503)。然后,判断测量值是否在存储部106等中所存储的规定阈值(称为调整基准值)以下(S504)。此处,调整基准值例如设定为由于干扰等不能适当发送接收控制信道时的链接信道确立请求的接收数(预计值)。
当在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在调整基准值以下时(S504上的YES),主控制部105使无线控制部104中断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S505)。然后,进行载波检测,再次决定与其他无线基站10的控制信道没有干扰的控制信道分配时隙及帧发送接收定时(S506)。然后,使无线控制部104重新开始按再次决定的时隙、帧发送接收定时,发送接收控制信道发送接收用的通信帧60(S507)。
当无线控制部104停止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时(S501上的NO),清除测量值(S508)。
在图8中所示的流程中,以控制信道发送接收中的状态,每经过规定时间,根据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再决定移送控制信道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但是,也可以例如将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存储在存储部106中,当测量值达到规定数(例如1日的量)时,求出这此值的平均值,对所求出的平均值执行S504~S507的处理。
图9是说明主控制部105进行的工作方式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主控制部105对无线控制部104在规定时间(例如1小时)内发送的对链接信道确立请求拒绝分配信息的数量进行测量(S601、S602)。然后判断测量值是否在存储部106等中存储的规定阈值(称为高通信量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上(S603)。此处高通信量方式切换基准值,设定为由于通信量提高而使拒绝链接信道确立请求的可能性高时的拒绝分配信息的发送数(预计值)。
当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在高通信量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上时(S603上的YES),主控制部105检查由图4的S106读出的工作方式切换可否切换信息是否表示工作方式可以切换(S604)。如果表示工作方式可以切换,则再检查自身设定的工作方式是否是普通方式(S605)。然后,如果自身设定的工作方式是普通方式(S605上的YES),则主控制部105将该工作方式变更为高通信量方式(S606)。然后转到S611。另一方面,当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表示工作方式不可切换时(S604上的NO),或者自身设定的工作方式是高通信量方式时(S605上的NO),则不进行工作方式的变更,转到S611。
当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不在高通信量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上时(S603上的NO),主控制部105判断该测量值是否在存储部106等中存储的规定阈值(称为普通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下(S607)。此处,普通方式切换基准值设定为由于通信量降低,而使拒绝链接信道确立请求的可能性小时的拒绝分配信息的发送数(预计值)。
当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不是在普通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下时(S607上的NO),则返回S601。而当是在普通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下时(S607上的YES),主控制部105检查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是否表示工作方式可以切换(S608)。如果表示工作方式可以切换,则再检查自身设定的工作方式是否是高通信量方式(S609)。然后,如果自身设定的工作方式是高通信量方式(S609上的YES),则主控制部105将该工作方式变更为普通方式(S610)。然后转到S611。而当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表示工作方式不可切换时(S608上的NO),或者自身所设定的工作方式是普通方式时(S609上的NO),不进行工作方式的变更,直接转到S11。
在S611上,主控制部105对线路控制部107进行控制,通过通信网50,对维护终端20发送自身所设定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及通信量的状态(在规定时间内的拒绝分配信息的发送数)。然后清除测量值(S612),返回S601。接收该信号后,维护终端20使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及通信量的状态显示在显示器上,通知给维护人员。这样,维护人员可以判断现在工作方式的运用状态,对无线基站10的设置场所、工作方式、及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进行重新修改。
在图9中所示的流程中,每当经过规定时间,根据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判断工作方式的切换。但是,也可以将规定时间内的测量值存储在存储部106中,在测量值达到规定数(例如1日的量)时,求出这些值的平均值,对求出的平均值执行S603~S611的处理。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控制部105对构成通信帧60的所有时隙分配有信道的状态,通过无线控制部104对所有时隙的某一个分配的控制信道,从无线移动站30接收链接信道确立请求信息时,将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分配给通信信道的分配信息,通过控制信道通知给无线移动站30。而且分配信息通知经过规定时间(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持续时间701)后,停止控制信道的发送。从而,根据本实施例,当控制信道用的时隙分配给某个无线移动站30的通信信道时,如果未能识别无线移动站30所分配的通信信道,则可以接收无线移动站30发出的再分配请求。因此可以抑制无线移动站呼叫连接困难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主控制部105在对构成通信帧60的所有时隙分配通信信道的状态,切断某个通信信道,产生空闲时隙时,控制无线控制部104,在按存储部106中所存储的帧发送接收定时发送的通信帧60内的空闲时隙,发送接收控制信道。此处,帧发送接收定时,是由载波检测未检测出干扰,可以正常发送接收的控制信道的通信帧60的发送接收定时。从而,通过按该发送接收定时,执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使检测出干扰的可能性降低,而可以对该空闲时隙分配控制信道的可能性提高。
假定即使检测出干扰,本实施例也可以使通信信道的分配时隙变更到该空闲时隙,将其他时隙作为空闲时隙,执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从而,由于可以将控制信道分配给任一时隙,所以可以防止产生呼叫损耗、及通信量略低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部105监视规定时间内的链接信道确立请求信息的接收数,当接收数在规定基准值以下时,由控制信道所分配的时隙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对发送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帧的定时进行调整。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干扰等而不能适当发送接收控制信道的情况,从而可以防止产生呼叫损耗、通信量下降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部105监视规定时间内的链接信道拒绝确立请求信息的发送数量,根据其监视结果,对工作方式的切换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如果发送数在规定的高通信量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上,则将工作方式从普通方式切换到高通信量方式,如果发送数在规定的普通方式切换基准值以下,则将工作方式从高通信量方式切换到普通方式(其中工作方式可否切换信息是表示可以切换的情况)。这样,就可以使开始运用之前确定的工作方式,根据实际通信量进行独立切换。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在使通信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使无线基站能处理的通信量增加。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该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具有CPU、存储器及通信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上述无线基站10的各功能,并不限定由CPU执行存储器内的程序,由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ASIC等集成电路由硬件实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使通信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使由无线基站能处理的通信量增加。

Claims (17)

1.一种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及
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
上述控制装置,在向构成上述帧的所有时隙分配了信道的状态下,当上述通信装置通过向上述所有时隙的某一个所分配的控制信道,从上述无线移动站接收了信道确立请求时,将在上述控制信道上所分配的时隙分配给通信信道的信息,通过上述控制信道通知给上述无线移动站,上述通知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
2.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时间设定为,当作为对上述无线移动站的上述通知的应答,发送来信道确立再请求的情况下,比接收到该请求为止的预计时间长,并且当作为上述应答,发送来同步脉冲信号情况下,比接收到该信号为止的预计时间短。
3.一种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
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及
定时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发送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帧的定时;
上述控制装置,在对构成上述帧的所有时隙分配了通信信道的状态下,当某一个通信信道切断,在时隙上产生空闲时,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使得在上述定时发送接收的帧内产生上述空闲的时隙中,发送接收上述控制信道。
4.如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由上述定时发送接收的帧内产生上述空闲的时隙,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当未检测出干扰时,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使得在上述定时发送接收的帧内产生了上述空闲的时隙中,发送接收控制信道;
而当检测出干扰时,将分配在其他时隙上的通信信道转换到产生上述空闲的时隙,并且控制上述通信装置,使得在上述定时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定时所发送接收的帧内的上述其他时隙中,反复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的处理,直到未检测出干扰为止,在上述定时发送接收的帧内的上述其他时隙且未检测出干扰的时隙,发送接收控制信道。
5.一种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
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及
通信量监视装置,用于监视通信量;
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的监视结果,对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对发送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帧的定时进行调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控制信道,将从上述无线移动站接收了信道确立请求的次数作为上述通信量进行监视;
上述控制装置当由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监视的上述通信量在规定的阈值以下时,进行上述调整。
7.一种无线基站,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发送接收包含多个时隙的帧;
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上述帧的各时隙分配通信信道或控制信道;及
通信量监视装置,用于监视通信量;
上述控制装置,以对构成上述帧的至少1个时隙总是分配控制通道的第1方式、及可以对构成上述帧的所有时隙分配通信信道的第2方式中的一个进行工作,根据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的监视结果,进行工作方式的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将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控制信道拒绝从上述无线移动站接收的信道确立请求的次数,作为上述通信量进行监视;
上述控制装置,在以上述第1方式工作时,如果由上述通信量监视装置监视的上述通信量在规定的阈值以上,则将工作方式切换到上述第2方式。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多个无线基站、及连接上述多个无线基站间的通信网,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是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中所述的无线基站。
10.一种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发送接收的帧的所有时隙上分配了信道的状态下,当通过在上述所有时隙的某一个中所分配的控制信道,从上述无线移动站接收了信道确立请求时,将向上述控制信道所分配的时隙可分配给通信信道的信息,通过上述控制信道,通知给上述无线移动站,并在上述通知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上述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
11.一种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发送接收的帧的所有时隙上分配了通信信道的状态下,当某一个通信信道切断,在时隙上产生了空闲时,在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的定时所发送接收的帧内产生上述空闲的时隙,发送接收控制信道。
12.一种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监视通信量,当其监视结果在规定阈值以下时,在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时隙进行控制信道的载波检测,对发送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帧的定时进行调整。
13.一种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时分复用存取方式来容纳无线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监视通信量,当该监视结果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如果以在构成发送接收的帧的至少一个时隙上总是分配控制信道的第1方式进行工作,则将工作方式切换到可以将通信信道向构成上述帧的所有时隙分配的第2方式。
14.一种无线通信网的构筑方法,使用通过通信网相互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至少一个,进行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15.一种无线通信网的构筑方法,使用通过通信网相互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至少一个,进行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16.一种无线通信网的构筑方法,使用通过通信网相互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至少一个,进行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17.一种无线通信网的构筑方法,使用通过通信网相互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至少一个,进行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CNB2004100035331A 2003-06-26 2004-01-29 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1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82782 2003-06-26
JP2003182782A JP2005020400A (ja) 2003-06-26 2003-06-26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網の構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8497A true CN1578497A (zh) 2005-02-09
CN1330199C CN1330199C (zh) 2007-08-01

Family

ID=33535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5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0199C (zh) 2003-06-26 2004-01-29 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040264421A1 (zh)
JP (1) JP2005020400A (zh)
CN (1) CN1330199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646A (zh) * 2009-02-06 2012-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03918224A (zh) * 2011-11-07 2014-07-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和用于通信系统的传输单元
CN105530694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户设备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79200A (zh) * 2015-03-11 2016-09-28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体用监视系统、子机、母机、以及移动体用监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0400A (ja) * 2003-06-26 2005-01-20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網の構築方法
US8404667B2 (en) * 2006-12-29 2013-03-26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ompounds, compositions, kits and methods of use to orally and topically treat acne and other skin conditions by 19-Nor vitamin D analog
US20050202055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Koichi Shudo, Tokyo, Japan Anti-wrinkle agent
US7585894B2 (en) * 2005-06-30 2009-09-08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4-[(E)-2-(5,6,7,8-tetrahydro-5,5,8,8-tetramethyl-2-napthalenyl)-1-propenyl]benzoic acid analog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FR2894465B1 (fr) * 2005-12-14 2010-09-10 Fabre Pierre Dermo Cosmetique Utilisation de composes polyinsatures en tant qu'agents blanchissants
JP4599305B2 (ja) * 2006-01-25 2010-12-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0761700B1 (ko) * 2006-01-26 2007-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호 연결 방법
JP4355333B2 (ja) * 2006-09-13 2009-10-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US20080219289A1 (en) * 2006-11-15 2008-09-11 William Lee Harrison 10GBase-T link speed arbitration for 30m transceivers
US20100056629A1 (en) * 2006-11-17 2010-03-04 Yoshinao Kubo Retrovirus-infection inhibitor
USRE48833E1 (en) * 2007-01-12 2021-11-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control channel mapping
JP5329552B2 (ja) * 2007-11-06 2013-10-3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ユニット及び方法
US20090141661A1 (en) * 2007-11-29 2009-06-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idual traffic state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1965746A (zh) * 2008-03-06 2011-02-02 京瓷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和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US20110003892A1 (en) * 2008-03-06 2011-01-06 Margaret Clagett-Dame All-trans retinoid esters as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oral and topical dosage form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skin conditions thereof
JP2009284449A (ja) * 2008-04-24 2009-12-03 Kyocera Corp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5135166B2 (ja) * 2008-10-30 2013-0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538802B2 (ja) * 2008-11-04 2014-07-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EP3179809B1 (en) 2010-03-03 2019-07-1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ignal use-specific capabilities of mobile stations to establish data transfer sessions
EP2367393B8 (en) * 2010-03-12 2015-12-30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EP2367394B1 (en) 2010-03-12 2015-11-25 BlackBerry Limite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transmissions on a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EP3007500B1 (en) 2010-03-12 2022-05-04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EP2367386B1 (en) * 2010-03-12 2020-08-12 BlackBerry Limited Timing advanc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O2013096563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WO2014145295A1 (en) 2013-03-15 2014-09-18 Avisenna Cosmetics, Llc Topical compositions for reducing aging effects
EP4083029A1 (en) 2013-08-20 2022-11-02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for Commercialization Novel and specific inhibitors of cytochrome p450 26 retinoic acid hydroxylase
JP6427935B2 (ja) 2013-12-04 2018-1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693232B2 (en) * 2014-02-20 2017-06-27 Aselsan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High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used in radio systems
US10561702B2 (en) * 2015-12-16 2020-02-18 Dsm Ip Assets B.V.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orders using dipeptide diaminobutyroyl benzylamide diacetate
WO2020227561A1 (en) * 2019-05-09 2020-11-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xtended range direct mode enhanced channel access in digital mobile radio systems
CN114436924B (zh) * 2022-02-21 2023-09-29 青岛三人行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50658A1 (en) 1970-10-15 1972-05-25 Badische Anilin- & Soda-Fabrik Ag, 6700 Ludwigshafen Vitamin a acid isopropyl ester - active against skin diseases
US3984544A (en) 1975-02-28 1976-10-05 Schering Corporation Retinoic acid esters of steroids of the pregnane series, thei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an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useful therefor
US4126699A (en) 1975-11-03 1978-11-21 Johnson & Johnson Retinoic acid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US4190594A (en) 1975-11-03 1980-02-26 Johnson & Johnson Retinoic acid derivatives
US4677120A (en) 1985-07-31 1987-06-30 Molecular Design International Topical prodrugs for treatment of acne and skin diseases
US4743400A (en) * 1986-09-22 1988-05-10 Mcneilab, Inc. Process for preparing retinoyl chlorides
US4994491A (en) 1988-12-14 1991-02-19 Molecular Design International Dermal uses of trans-retino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US5124356A (en) 1987-06-29 1992-06-23 Molecular Design International, Inc. Dermal uses of trans-retino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hotoaging
US4885311A (en) 1987-06-29 1989-12-05 Molecular Design International Topical transretinoids for treatment of acne and skin diseases
KR0139216B1 (ko) 1988-04-11 1998-05-01 제임스 엠. 캐내지 레티노이드 유사활성을 갖는 페놀 또는 벤조산의 테트랄린 에스테르
US4966965A (en) * 1988-05-05 1990-10-3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all-trans retinoyl CoA
US5049584A (en) 1988-12-14 1991-09-17 Molecular Design International Dermal uses of cis-retino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H681153A5 (de) 1991-01-28 1993-01-29 Marigen S.A. Neue sterolester- und sterolphosphorverbindungen.
US5552271A (en) * 1992-06-16 1996-09-03 La Jolla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 RXR homodimer formation
US5837728A (en) 1995-01-27 1998-11-17 Molecular Design International 9-cis retinoic acid esters and amides and uses thereof
JPH10136438A (ja) * 1996-10-24 1998-05-2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簡易型携帯無線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基地局制御方法
US5827836A (en) * 1996-11-15 1998-10-27 Clarion Pharmaceuticals Inc. Retinoid glycerol phospholipid conjugates
JP3075217B2 (ja) * 1997-06-30 2000-08-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キャリアセンス方法
DE19820736C1 (de) * 1998-05-08 1999-09-30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Basisstationssystem zur Kanalzuteil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JP3877726B2 (ja) * 2001-08-31 2007-02-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装置、通信チャネル割当方法および割当プログラム
JP2005020400A (ja) * 2003-06-26 2005-01-20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網の構築方法
AU2004206900B2 (en) * 2003-01-17 2011-03-1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odified retinoid compounds and their uses
AU2004205644B2 (en) * 2003-01-17 2011-03-17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of reducing toxicity of retinoid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646A (zh) * 2009-02-06 2012-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02308646B (zh) * 2009-02-06 2014-04-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03918224A (zh) * 2011-11-07 2014-07-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和用于通信系统的传输单元
CN103918224B (zh) * 2011-11-07 2016-12-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和用于通信系统的传输单元
CN105530694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户设备与基站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79200A (zh) * 2015-03-11 2016-09-28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体用监视系统、子机、母机、以及移动体用监视方法
CN105979200B (zh) * 2015-03-11 2020-09-08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移动体用监视系统、子机、母机、以及移动体用监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0199C (zh) 2007-08-01
US7750043B2 (en) 2010-07-06
US20080188559A1 (en) 2008-08-07
JP2005020400A (ja) 2005-01-20
US7964639B2 (en) 2011-06-21
US20040167215A1 (en) 2004-08-26
US20040264421A1 (en) 2004-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8497A (zh) 无线基站、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的通信控制方法
CN1110217C (zh) 在蜂窝系统中进行空闲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EP2186368B1 (en) Paging user devices in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N1086095C (zh) 蜂窝电信系统中分组交换无线电信道容许控制
CN1839569A (zh) 管理对随机接入通信网的接入的方法
EP2068485B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842212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和活动集合控制方法
KR102043110B1 (ko) 멀티 캐리어 기반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들 단말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898904A (zh) 对等体发现
CN101043708A (zh) 一种在无线网络中进行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WO2009038359A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preamble from oth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changing the measurement gap to discover the oth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80046A (zh) 一种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快速建立方法
CN1286839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数据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3957578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
EP1252778A2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s
CN1926788A (zh) 无线电基站设备和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CN1282182A (zh) 提供无线接入越区切换的移动交换中心
CN1867131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上报频率信息的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882123A (zh) 一种移动网终端的集群通信方法
CN137960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与网关交换器选择服务器以及网关交换器选择方法
CN1317833C (zh) 执行蓝牙高速监测器切换的方法
CN1768541A (zh) 无线基站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基站
CN1505359A (zh)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中资源变化的方法和系统
EP217952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in cellular system, and p2p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EP250938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 in trunk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3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