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4706A - 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4706A
CN1574706A CNA200310120421XA CN200310120421A CN1574706A CN 1574706 A CN1574706 A CN 1574706A CN A200310120421X A CNA200310120421X A CN A200310120421XA CN 200310120421 A CN200310120421 A CN 200310120421A CN 1574706 A CN1574706 A CN 1574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gh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lash
displa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04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圭珉
梁承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est Affairs Ltd
SIGHO ENTERTAI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est Affairs Ltd
SIGHO ENTERTAI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est Affairs Ltd, SIGHO ENTERTAI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est Affai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4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4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用于通过便携式通讯终端机进行费用结算或认证。该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包括:一个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包括控制部、存储部、显示部;一个光信号接收部,包括感光器、信号转向部、控制部;其中,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借助显示部的闪光周期传输信号;所述光信号接收部通过感测来自所述显示部的光的变化周期接收信息。

Description

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通讯装置以及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日益活跃,以及相应的费用结算方法也非常多样化,近年来产生了许多种利用蜂窝电话、PCS、PDA等便携式通讯终端机进行费用结算的方法。
众所周知,传统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结算技术主要包括持有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使用者向结算认证服务器传输信息的方式和通话方式以及利用无线因特网连接的方式。但是,上述几种方式具有使用者必须在结算过程中对便携式通讯终端机进行操作,直到结算结束的不便之处。也就是说,当使用者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通过结算认证服务器进行费用结算时,所述结算认证服务器将要求使用者提供结算所必需的认证数据,为了响应此种要求,使用者需要对便携式终端机的按键座进行反复操作,因此操作起来非常繁琐。
为了解决上述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又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无线信号进行费用结算的系统,其中所述无线信号通过非接触方式被传输。但是,这种系统要求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内部安装有传输端口以及与信用卡公司互连的用以接收认证数据的RF芯片(IC或智能卡型)或者红外线模块。
但是,安装在上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内部的RF芯片和用于读取来自红外线模块的信号的信号接收部,即读取器(例如RF、红外线、条形码等)需要高达几千元的投资,昂贵的价格导致构建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进行结算的方法难以普及。
此外,根据上述结算系统,使用者为了结算必须购买内部安装有RF芯片或红外线模块的便携式终端机,如果是一种不是内装型RF芯片或红外线模块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时,则需要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外部另外安装RF芯片或红外线模块,因此,给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由于常规结算系统的应用与否通常根据使用者的响应程度决定,因此普及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安装另外的设施只需通过简单的程序便可驱动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外部噪声的抗干扰性较强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上述通讯装置及其方法中使用具有纠错功能的代码,将装置执行其功能时产生的错误动作降低至最低限度的装置及其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包括:一个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包括控制部、存储部、显示部;一个光信号接收部,包括感光器、信号转向部、控制部;其中,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借助显示部的闪光周期传输信号;所述光信号接收部通过感测来自所述显示部的光的变化周期接收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为移动电话、蜂窝电话、PDA、PCS、CDMA-2000、IMT-2000中的一个。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存储部装有用于改变所述显示部闪光周期的控制软件。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部的闪光周期被设定成二进制信息中的“0”为短周期,“1”为长周期或者“1”为短周期,“0”为长周期。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光信号接收部还包括一个可以读取RF信号或红外线信号中的一个以上的信号的模块。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光信号接收部的信号转向部包括:光/电信号转向部,将光信号转向为电信号;放大部,放大被转向的电信号;模拟滤波器,对所述放大部的信号进行滤波;变率检测器,检测所述滤波信号的变率;磁滞比较器,将来自所述检测器的输出同既定值进行比较;A/D转向器,将来自所述比较器的输出转向为数字信号;数字滤波器,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滤波。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所述光信号接收部的控制部包括:微处理器,通过判断信号转向部输出的光的闪光周期对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并且纠错从而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讯部,将所述微处理器同外部装置或通讯网连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方法,该通讯方法使用了由控制部、存储部和显示部构成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和由感光器、信号转向部和控制部构成的光信号接收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改变显示部的闪光周期的控制软件载入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存储器;
第二步骤,如果存在传输信息的要求,则通过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对将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工,如果没有传输信息的要求则执行通常的基本功能;
第三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加工的信息改变所述显示部的闪光周期;
第四步骤,通过感光器读取所述显示部的光信号的变化;
第五步骤,将光信号转向为数字信号;
第六步骤,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对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
第七步骤,如果所述二进制信息中存在错误,则对其进行纠正;
第八步骤,处理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装置或因特网。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所述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第二步骤包括:对传输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组合的步骤;将组合的信息密码化的步骤;将密码化的信息转换为二进制代码的步骤;传送二进制代码的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所述组合传输所需要的信息的步骤里包含用于排除通讯错误的纠错代码。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显示部的第三步骤中,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0”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短周期,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1”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长周期,或者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1”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短周期,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0”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长周期。
本发明所述的通讯方法,其中所述将光信号转向为数字信号的第五步骤包括:将光信号转向为模拟电信号的步骤;将所述被转向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的步骤;通过模拟滤波器对所述被放大的信号进行滤波的步骤;检测被滤波的信号的变率的步骤;将检测出的变率同既定值进行磁滞比较的步骤;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将模拟信号转向为数字信号的步骤;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讯装置的结构图;
图2a、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信号的通讯实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接收部的详细结构图;
图4a、图4b、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接收部的实验波形;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用软件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该通讯装置包括一个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和一个光信号接收部,该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包括控制部、存储部和显示部;该光信号接收部包括感光器、信号转向部和控制部;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用于借助显示部的闪光、颜色的变化或者显示部的背景光的闪光(此后将所述三种情况统称为“显示部的闪光”)传输信号;上述光信号接收部用于通过读取来自所述显示部的光的变化接收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显示部闪光的通讯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由控制部、存储部和显示部构成,该通讯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控制显示部闪光的控制软件载入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存储器;第二步骤,如果存在传输信息的要求则通过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对将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工,如果没有传输信息的要求则执行通常的基本功能;第三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加工的信息控制所述显示部闪光。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方法,该通讯方法利用了由控制部、存储部和显示部构成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和由感光器、信号转向部和控制部构成的光信号接收部。该通讯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控制显示部闪光的控制软件载入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存储器;第二步骤,如果存在传输信息的要求则通过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对将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工,如果没有传输信息的要求则执行通常的基本功能;第三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加工的信息控制所述显示部闪光;第四步骤,通过感光器读取所述显示部的光信号的变化;第五步骤,将光信号转向为数字信号;第六步骤,读取所述数字信号并向外部传输信息。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通常诸如移动电话、蜂窝电话、PDA、PCS、CDMA-2000、IMT-2000等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以下统称为“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具备由LED、LCD、有机EL、等离子显示等构成的显示部。一直以来所述显示部主要用于被动地显示通过无线通讯网所接收的文字或图像(静止图像或动感图像)信息,至今尚无通过主动控制所述显示部实现信息传输的前例。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装载于手机内部的控制软件主动控制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从而实现信息传输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讯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通讯装置由用于传输光信号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100和用于识别来自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光信号的光信号接收部200构成。其中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100又由用于控制终端机的控制部110、用于储存程序与数据的存储部120以及通过控制部显示文字或图像(静止图像或动感图像)的显示部130构成。
另外,参考大韩民国专利公开公告第2001-79211号(“利用手机条形码的认证及结算系统”),根据该公告的系统是采用手机的附加功能进行结算的,该附加功能通过从经营者的服务器下载该附加功能,即歌厅功能、手机铃声或图片等的应用软件而实施。根据该方法,当顾客在因特网上购物或者得到优惠价格后进行结算认证时,首先在无线应用通信协议浏览器服务(WAP Browser Service)上,利用手机用条形码产生器在手机的显示部上显示条形码,然后借助具有脱机条形码系统的公司的条形码阅读器读取条形码,从而进行结算认证。
上述条形码指的是通过亦粗亦细的黑条和间隙(白条)的组合将文字、数字或特殊符号进行符号化,使其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光学手段被读取。通过条形码可以表现信息、收集信息以及解译信息。将所述条码通过表示文字或数字的黑条与白色间隙按特定顺序连续排列,然后将其转变成二进制数0和1的比特,二进制数0和1的比特被组合后作为信息所利用。条形码依据被称为符号表示法(Symbology)的条形码符号的规则所创建。也就是说,条形码是一种由作为电脑内部基本逻辑的0和1的比特构成的一种语言,条形码根据条形的厚度与间隙宽度的比率存在多种代码体系。条形码识别装置利用光的反射对被印刷的条形码进行识别后将识别出的数据进行收集并传输。
但是,本发明在显示信息的方法上并未采用常规的条形码或条形码识别装置,而是通过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而简单的实现了信息的显示。即通过设定显示部的闪光周期为长周期或短周期来显示信息,操作非常简单。例如,当显示二进制数中的“0”时将显示部的闪光周期设定为短周期,显示“1”时设定为长周期,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作出相反设定。
图2a、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过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显示信息的实施例。例如,当通过显示部的闪光以4比特代码显示十进制数(3)10时,并且闪光周期短的为“0”,长的为“1”时,则如图2a、图2b所示以[短(A)→长(B)→短(A)→长(B)]的方式控制显示部。此外,利用此种方式可以显示任何一种所需要的信息。
另外,对于显示部闪光的接通(ON)/断开(OFF)的时间控制可如图2a所示设定成接通时间为短,断开时间为长;亦可如图2b所示设定成接通时间为长,断开时间为短。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利用显示部的闪光周期显示信息的方法,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利用显示部的颜色变化周期和背景光的闪光显示信息的情况。此外,在上述说明中“A”与“B”的间距比可以根据闪光装置的功能设定成任意的比率,但是考虑到整体的信息传输速度设定成1∶2至1∶20的比率较为理想。
现在参考附图对光信号接收部20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光信号接收部200由感光器210、信号转向部220以及控制部230构成。感光器210用于感测安装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器的闪光或者颜色的变化。感光器可以采用诸如光电晶体管(Photo Transistor)或CdS等可以感测光信号的元件,但是采用不易受红外线信号等的影响而且对光信号比较敏感的元件较为理想。此外,还应将被感测到的光信号转向成适用于电路的电气化信号,此时,通过信号转向部220可将接收的光信号最终转向成数字信号。接着,转向成数字化的电信号被传输到控制部230,控制部根据相关规则将所述信号识别成一种信息并对其进行既定的操作后将其传输至与外部连接的装置或者因特网。
此外,光信号接收部200虽然在显示部与信号接收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才能够接收信息,但是,为了更有效地接收随着显示部的闪光而发生的光信号,最好将显示部放置于接近光信号接收部的位置,并且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它外部光噪声的干扰,围绕感光器的外围部分(未图示)高于感光器较为理想。
但是,即便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光信号接收部200仍然可能由于各种外部照明导致的干扰或者阴影(此后统称为“光噪声”)而产生错误动作。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下面将对排除光噪声引起的错误动作的装置以及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接收部200的详细结构图,图4a、图4b、图4c是测定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接收部各部信号的实验波形。
首先,就不存在外部光噪声的情况,参考图4a对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接收部2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a所示波形C显示出感光器210输出的信号的波形,可见如果没有外部噪声则通过感光器210接收的信号是不掺杂噪声的信号。该信号通过光/电信号转向器221被转向成可适用于电路的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器222和滤波器223的加工后通过变率检测器224。图4a所示波形D是检测所述变率检测器224输出的信号的波形。
此外,由于显示部的残像现象和光信号接收部的应答速度,即使显示部130以图2所示形式闪光,感光器210的输出也得到如波形C那样的波形。因此,为了对如所述信号电平不明确的波形予以明确区分,本发明采用放大器222对信号进行放大,同时采用模拟滤波器223排除与主信号一同在放大器里被放大的噪音部分。另外,滤波器223输出的信号不仅是模拟信号同时还是尚不适合转向成数字信号的信号。所以,为了准确地区分光信号的变化,本发明使用变率检测器224,该变率检测器224由一种高通滤波电路或者差动电路构成,通过所述变率检测器224最终可获得如图4a所示波形D的电平较高的信号。
来自变率检测器224的输出将通过磁滞比较器225。磁滞比较器225将输入信号同既定电平的信号进行比较,如果输入信号为高于既定电平的模拟信号则输出信号值为+的信号,如果输入信号为低于既定电平的模拟信号则输出信号值为-的信号,然后利用A/D转向器226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电平移动,从而获得如波形E的数字化信号。
但是,如图4c所示波形E,A/D转向器226的输出由于掺杂噪声或宽度不一致,输出的信号为不适合掌握闪光周期的数字信号。因此,为了获得如波形F的不掺杂噪声且宽度一致的数字信号需要通过数字滤波器227进行滤波,然后所述数字滤波器227的输出被输入至微处理器231,微处理器231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将结果通过通讯部232传输到外部装置或因特网。此时所述通讯部232可以通过USB、RS-232、IEEE-485或以太网络(Ethernet)等界面同外部装置(如PC、游戏机等)或因特网连接。
接着,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存在外部光噪声时光信号接收部200的动作波形,图4c是将图4b的一部分扩大后通过时基表现出的波形。
根据图4b的波形C可以得知,存在外部光噪声时通过感光器210获得的光信号里面包含较多的噪声,经过光/电信号转向器221加工后的信号仍呈包含较多噪声的状态(未图示)。但是,当所述信号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模拟滤波器223时噪声大量减少,其结果可以从已经通过变率检测器224的信号波形D确认。此外,仍包含一些噪声的所述信号经过根据本发明的磁滞比较器225和A/D转向器226的加工后呈现出如图4b所示波形E的稳定的数字波形。
但是,即使经过上述多种波形加工过程,有时仍然会出现噪声信号,有时甚至在A/D转向器226的输出中会出现如图4c所示波形E中标有(*)号的没想到的噪声信号。对于宽度达不到一定程度的信号,根据本发明的数字滤波器227将其视作噪声成分排除,最终获得如图4c所示波形F的稳定的数字波形。以后过程如前所述,故不赘述。
此外,在通过空中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显示部与光信号接收部之间的通信、识别来自光信号接收部的数据、传输光信号接收部内部电路之间的信号和光信号接收部同外部装置之间的数据以及控制用软件工作时固件发出中断信息等情况下,本发明有可能在传输、接收以及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发生错误。此时,在因特网等一般的通讯中通常采用自动请求重发(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方式,即通过校验和(Check Sum)、FCS(Frame Check Sequence)或者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技法检查信号接收部接收的数据是否存在错误,若有错误则要求信息传输部重新传输,从而获得正确的数据。但是,由于本发明无法进行双向通信,只能进行由作为信息传输方的便携式终端机至作为信息接收方的本发明的读取器的单向通信,因此,当来自读取器的数据存在错误时无法提出再次传输的要求。故,本发明采用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方式,利用该方式可以由信息接收方直接进行纠错而无需向信息传输方提出再次传输的要求。
现在对用以实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显示器闪光的控制软件进行说明。
如果要实现显示部的闪光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显示部。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软件对所述显示部进行控制而无需使用其它的软件或附加装置。
图5和图6是控制软件被载入存储器并进行工作的流程图。为了执行控制软件首先需要将软件装载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存储器130(S300,S420)。装载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由生产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厂家在生产时直接将用以控制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固有功能的软件,即便携式终端机内部的固件(Firm-ware)一起装载到存储器(S300)。利用该方法可以省去使用者通过无线因特网下载控制软件的不便。
第二,使用者通过通讯网络下载控制软件。参考图6,如果使用者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没有装载控制软件(S430),则便携式通讯终端机通过通讯网络等将同储存有控制软件的服务器连接,然后从服务器下载控制软件(S420)。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通讯公司的服务器、普通经营者的服务器、个人用服务器以及个人用PC。利用该方法可以随时下载被更新的控制软件(S310)。当然,也可以利用该方法将最新版本的控制软件下载到出厂时便有控制软件装载于内部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中。
第三,使用者要求服务器传送软件或者由服务器向使用者询问是否需要下载软件。也就是说,使用者通过有线及无线通讯手段向储存有控制软件的服务器的经营者提出传送软件的要求或者由服务器经营者询问使用者是否需要下载控制软件,如果需要则向使用者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传送控制软件。
第四,使用者通过USB、RS-232或IEEE-485等通讯界面将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同服务器或PC连接从而直接下载控制软件。
经过上述过程结束控制软件的装载后进入通过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确认是否存在传输信息要求的步骤(S320,S410)。信息的传输要求可以通过使用者利用安装于终端机的按键座(未图示)、利用语音以及通过预先编好的程序被实现。经过确认后,如果不存在传输信息的要求则执行通常的基本功能(S350,S460);如果存在传输信息的要求则进入加工传输信息的步骤。
下一个步骤是对传输信息进行加工的步骤(S330,S440)。在该步骤中,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将传输所需的信息数据组合并转变成适合传输的结构。例如,将本发明应用于结算及认证时,对使用者的ID或者电话号码、密码等认证信息(可将所述信息预先储存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内部或者从外部输入)进行组合并密码化,然后将其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接着将该二进代码转换成发生传输上的错误时可以由信息接收方直接进行错误纠正的可纠错代码。
接下来的步骤是,通过控制便携式通讯终端机使得显示部闪光或者改变显示部的颜色,从而传输在上述过程中被组合并转换的二进制形式数据的步骤(S340,S450)。例如,假设在上述过程中产生了如(0110 0110 0011 1001)2的16比特的信息,控制部110将信息从数据的左侧比特(当然也可以从右侧开始传输,在此为了方便暂且设定为从左侧开始)开始依次按“0”→“1”→“1”→“0”…→“1”的顺序传输。此外,利用将“0”的闪光周期设定成短周期,“1”的闪光周期设定成长周期(或者相反)的方法对“0”和“1”进行区分,然后通过显示部传输信息。
上述过程结束后,在下一步骤中,感光器210感测所示显示部的光信号的变化,所述光信号通过光/电信号转向器被转向成模拟电信号。所述被转向的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器被放大后被滤波器滤波,被滤波的信号由于其电平较低,因此利用变率检测器即差分机检测变率,并将结果同既定值进行磁滞比较。磁滞比较器的输出是信号值为+/-的模拟信号,该信号值通过A/D信号转向器被转向成数字信号后被输入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被处理的信息通过通讯部、USB、RS-232、IEEE-485或以太网络(Ethernet)等界面向外部装置(如PC、游戏机等)或因特网传送。
以上仅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光信号接收部还可以被制作成与可以接收RF信号或红外线信号的模块组合的形式,因此,依照本发明的精神范畴所作的修饰或变更均理应包含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闪光部的闪光或颜色变化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对外部光噪声具有较强抗干扰性的可靠性显著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根据本发明,使用者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下载控制软件便可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进行费用结算或认证而无需在已有的手机上附加另外的装置。因此,不但可以节省安装费用和使用费用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此外,本发明所述光信号接收部的结构对外部光噪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可靠性显著。同时由于光信号接收部使用具有纠错功能的代码,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动作。

Claims (12)

1.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包括:
一个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包括控制部、存储部、显示部;
一个光信号接收部,包括感光器、信号转向部、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借助显示部的闪光周期传输信号;
所述光信号接收部通过感测来自所述显示部的光的变化周期接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为移动电话、蜂窝电话、PDA、PCS、CDMA-2000、IMT-2000中的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存储部装有用于改变所述显示部闪光周期的控制软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的闪光周期被设定成二进制信息中的“0”为短周期,“1”为长周期或者“1”为短周期,“0”为长周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接收部还包括一个可以读取RF信号或红外线信号中的一个以上的信号的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接收部的信号转向部包括:
光/电信号转向部,将光信号转向为电信号;
放大部,放大被转向的电信号;
模拟滤波器,对所述放大部的信号进行滤波;
变率检测器,检测所述滤波信号的变率;
磁滞比较器,将来自所述检测器的输出同既定值进行比较;
A/D转向器,将来自所述比较器的输出转向为数字信号;
数字滤波器,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滤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接收部的控制部包括:
微处理器,通过判断信号转向部输出的光的闪光周期对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并且纠错从而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
通讯部,将所述微处理器同外部装置或通讯网连接。
8.一种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方法,该通讯方法使用了由控制部、存储部和显示部构成的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和由感光器、信号转向部和控制部构成的光信号接收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改变显示部的闪光周期的控制软件载入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存储器;
第二步骤,如果存在传输信息的要求,则通过所述便携式通讯终端机对将要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工,如果没有传输信息的要求则执行通常的基本功能;
第三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加工的信息改变所述显示部的闪光周期;
第四步骤,通过感光器读取所述显示部的光信号的变化;
第五步骤,将光信号转向为数字信号;
第六步骤,通过所述数字信号对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
第七步骤,如果所述二进制信息中存在错误,则对其进行纠正;
第八步骤,处理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外部装置或因特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第二步骤包括:
对传输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组合的步骤;
将组合的信息密码化的步骤;
将密码化的信息转换为二进制代码的步骤;
传送二进制代码的信息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传输所需要的信息的步骤里包含用于排除通讯错误的纠错代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显示部的第三步骤中,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0”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短周期,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1”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长周期,或者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1”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短周期,如果将要传输的信息为“0”则将闪光周期设定为长周期。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的闪光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光信号转向为数字信号的第五步骤包括:
将光信号转向为模拟电信号的步骤;
将所述被转向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的步骤;
通过模拟滤波器对所述被放大的信号进行滤波的步骤;
检测被滤波的信号的变率的步骤;
将检测出的变率同既定值进行磁滞比较的步骤;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将模拟信号转向为数字信号的步骤;
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的步骤。
CNA200310120421XA 2003-06-18 2003-12-11 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5747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39425 2003-06-18
KR1020030039425A KR100551237B1 (ko) 2003-06-18 2003-06-18 휴대용 통신단말기의 디스플레이부의 점멸간격을 이용한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4706A true CN1574706A (zh) 2005-02-02

Family

ID=34101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0421XA Pending CN1574706A (zh) 2003-06-18 2003-12-11 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012754A (zh)
KR (1) KR100551237B1 (zh)
CN (1) CN15747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5347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led灯获取购物清单的方法和系统
EP3190724B1 (en) * 2014-09-05 2021-07-28 Kuang-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Optical signal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an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0822B1 (ko) * 2004-09-13 2006-12-26 최환수 휴대 단말기의 표시장치를 이용한 정보 전달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JP4743846B2 (ja) * 2005-05-10 2011-08-10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光通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機器
US7755335B2 (en) 2007-04-05 2010-07-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eed controller
AU2011255568A1 (en) * 2010-05-18 2012-12-06 Dynam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ds and devices operable to communicate via light pulses and touch sensitive displays
ES2659037T3 (es) * 2012-01-17 2018-03-13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Comunicaciones de luz visible usando un control remoto
KR101958258B1 (ko) * 2012-08-24 2019-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외선 엘이디를 이용하여 바코드에 관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DE102013002117A1 (de) * 2013-02-08 2014-08-14 Werma Holding Gmbh + Co. Kg Betriebszustandswarnvorrichtung
WO2017164675A1 (ko) * 2016-03-25 2017-09-28 김성근 스마트 단말의 스트로보 제어를 통한 개인 식별 시스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5347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led灯获取购物清单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95347B (zh) * 2012-02-29 2015-07-0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led灯获取购物清单的方法和系统
EP3190724B1 (en) * 2014-09-05 2021-07-28 Kuang-Chi Intelligent Photonic Technology Ltd. Optical signal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51237B1 (ko) 2006-02-09
JP2005012754A (ja) 2005-01-13
KR20040110212A (ko) 200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9190C (zh) 基于二维码视像传输的速率控制方法
CN1574706A (zh) 利用便携式通讯终端机的显示部闪光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CN2715252Y (zh) 数据处理装置
US20130256407A1 (en) Wireless 2d barcod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CN101046842A (zh) 光学通信系统、光读出器以及读取信息的方法
CN1799061A (zh) 带有确认的即时电子移动服务信息通信
CN1881206A (zh) 对话系统
CN101287226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630403A (zh) 用户识别模块(sim)仿真器
US2007020091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age transmission
US201300312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 ad-hoc bi-directional network with an optical identifier
CN1588388A (zh) 一种具有指纹认证的手机支付方法
CN103400098A (zh) 条形码发票扫描装置及方法
CN1336619A (zh) 卡系统及其中所用的集成电路卡和卡读写器
CN1578513A (zh) 用于通过语音识别输入字符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CN102087758A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考勤方法
CN105279466A (zh) 图形码识别方法及装置、图形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3942305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校准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6562318A (zh) 一种基于pda终端的编码格式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741638A (zh) 基于二维条形码识别技术的短信网址通信系统
Foster Xbee cookbook issue 1.4 for series 1 (freescale) with 802.15. 4 firmware
CN1567955A (zh) 通讯装置将纸本名片转换成电子名片的方法
WO2010047701A1 (en) Obtaining a resource to read a symbol
CN101656038B (zh) 源极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73093A (zh) 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