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4230A - 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4230A
CN1554230A CNA2003101145442A CN200310114544A CN1554230A CN 1554230 A CN1554230 A CN 1554230A CN A2003101145442 A CNA2003101145442 A CN A2003101145442A CN 200310114544 A CN200310114544 A CN 200310114544A CN 1554230 A CN1554230 A CN 1554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ng container
shellfish
bait
larva
high d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45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2169C (zh
Inventor
方建光
刘慧�
张继红
于守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B2003101145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2169C/zh
Publication of CN1554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4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21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21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培育装置主体上部为圆柱或近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锥形桶状培育器;饵料和海水导管由顶部引入到培育器的底部;培育器中的上部设有外面为筛绢的滤鼓,有一排水管一端接在滤鼓上,另一端穿过培育器侧壁上部的排水口伸出培育器,充气管从圆锥尖端状的底部导入,接到设置在培育器内圆锥尖端状底部的气石上。一种在上述培育器中培育贝类幼虫的方法,将其特点是:贝类D形幼虫在培育器中的密度为140~160个/ml,饵料添加量5×103~15×103细胞/ml.天;培育器中流水量为7~10个回转/天;通气量一般2~4升/分钟。提高培育密度及成活率,克服传统育苗方式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的弱点。

Description

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中的贝类育苗技术,是在生产规模下对贝类幼虫进行培养的一种设施及工艺,具体说是一种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贝类育苗的工艺水平和配套设备都比较落后。贝类苗种进行培养的设施一般为水泥大水池子,其水体量大,养殖密度低,目前贝类育苗的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一般在10个/ml左右,育苗场占地面积大,换水间隔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般将饵料直接投到池子水面上,饵料在水中不均匀;水中充气量小且不均匀,直接影响了贝类幼虫的摄食和正常生长发育。总之,现有的贝类苗种培养设施及工艺落后,占地面积大,能源浪费较严重,育苗效率低,水中培育环境较差,不利于贝类育苗的浮游幼虫生长,成活率和变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其结构合理、紧凑,培育条件好,培育方法合理,培育密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到100个/ml以上,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克服传统育苗方式占地面积大、能源浪费较严重,生产效率低的弱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装置主体上部为圆柱或近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锥形桶状培育器;饵料和海水导管由顶部引入到培育器的底部;培育器中的上部设有外面为筛绢的滤鼓,有一排水管一端接在滤鼓上,另一端穿过培育器侧壁上部的排水口伸出培育器,充气管从圆锥尖端状的底部导入,接到设置在培育器内圆锥尖端状底部的气石上。
所述的滤鼓上附筛绢的型号为300~200目,气石为60目普通金刚砂气石。
所述的培育器由玻璃钢制造,内壁涂层为食品胶衣,且各个连接处光滑无裂缝。
一种利用上述培育器培育贝类幼虫的方法为:在其他大型容器内将贝类受精卵孵化后,D形幼虫选入高密度培育器中培养,其特征在于贝类D形幼虫在培育器中的密度为140~160个/ml,饵料随进水由饵料导管引入培育器底部,废水流经滤鼓和排水管从培育器上部的排水口流出,培育器中流水量为7~10个回转/天,饵料藻类浓度维持在5×102~15×102细胞/ml之间;充气管由培育器圆锥尖端状底部导入,通过气石将压缩空气送入培育器,通气量一般2~4升/分钟,且早期通气量低,后期通气量高。
所述的饵料导管由顶部饵料藻类输送管分流,然后通过进水导管引入到培育装置的底部;新鲜海水输送导管水平架于贝类幼虫培育器的上方,然后通过一个三通垂直到达培育器的底部气石处。
所用的饵料中幼虫饵料前期以金藻为主,中后期辅以硅藻和扁藻。
本发明培育方法的技术要点是控制好从D形幼虫到眼点幼虫的培育密度、充气量、饵料添加量和流水量,充分发挥高密度培育器的技术优势,从而保证浮游幼虫拥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的主体是一种上部为圆柱或近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锥形桶状培育器,充气管由培育器圆锥尖端状底部导入,通过气石将压缩空气送入培育器。通过气石将压缩空气送入培育器的优点是(1)结构及充气方式合理,使水中氧气均、无死角;(2)同时避免了无气石时因突然停气时部分幼虫沉入充气导管内死亡现象的发生。新鲜海水经进水导管从培育器底部进入,经气石的作用均匀分布,一方面可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在海水导管由水平到垂直进入培育器的三通连接处因海水流动而产生负压,空气可经海水导管进入培育器,在突然停气时,进水导管从而可发挥部分充气作用,避免贝类幼虫因长时间缺氧而死亡的现象发生;饵料随进水由进水导管引入培育器底部,饵料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养殖密度;废水流经滤鼓和排水管从培育器上部的排水口流出。随时加入新鲜水,并将废水及时排出,使培育水体保持干净,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使贝类幼虫培育实现换水、投饵自动化,培育密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20倍(目前贝类育苗的浮游幼虫培育密度一般在10个/ml左右),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克服了传统育苗方式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的弱点,是贝类育苗工艺的新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的主体是用玻璃钢制造的培育器8。培育器8上部为圆柱或近圆柱形,内径为80cm,高度为70cm;下部为圆锥形,高度为40cm;有效水体400升。内壁涂层为食品胶衣,光滑细腻,且各个连接处光滑无裂缝,使培育器内壁保持洁净,不易存污垢。下部设置的支架1将培育器8支撑固定。
饵料存储槽设置在培育器8上方,通过自动控制的水泵向槽内输送饵料,保持饵料量基本恒定。饵料导管5由饵料存储槽的饵料藻类输送管分流,然后引入到进水导管7,利用饵料导管5上的小阀门调节流量。饵料随进水由培育器8内垂直设置的进水导管7引入培育器8底部。进水是经过砂滤的自然海水,储存在高位蓄水池中,通过自动控制的水泵向蓄水池打水,保持水位和压力基本恒定,海水通过管道进入培育8,水量通过球型阀门调节。海水输送导管4水平架于贝类幼虫培育器8的上方,然后通过一个三通垂直到达培育器8的底部气石处。进水导管7由PVC材料制造;主管道管径为11.0cm,分管道管径为5.0cm和2.0cm。排水口在培育器8上部;废水流经滤鼓6和排水管3流出。滤鼓6设置在培育器8内上部,其直径为200cm,上附筛绢的型号为300~200目。排水管3由PVC材料制造,管径为3.2cm。
利用鼓风机或充气泵来压缩空气,并通过充气管2由底部(圆锥尖端)导入培育器8底部,通过金刚砂气石9将压缩空气送入培育器8。进气管2外径为2.0cm,气石9为60目普通金刚砂气石。充气量为2~4升/分钟。
下面通过实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生产应用:
在育苗前20天左右开始扩种,培养各种单胞藻饵料。常见的藻类品种包括金藻、牟氏角毛藻、小硅藻和扁藻等;饵料品种多一些,可以使幼虫营养全面,利于生长。一般半连续培养采用营养盐一次全量加入的方法,按比例加入N、P、(Si)、Fe(100∶10∶(10)∶1)等各类营养盐,其中硝酸钠添加量为60~100ppm。单胞藻一次性培养,到第4天进入快速生长期后期,饵料密度亦达到高峰,即可收获,投喂贝苗。
亲贝暂养有铺砂和不铺砂两种方式,一般暂养时间不宜过长。暂养过程中可采用流水和升温等措施,加快性腺发育。如果亲贝本身性腺发育很好,除非十分必要,一般不宜暂养,而应尽早催产。催产方法包括:a.阴干,b.阴干+流水,c.阴干+流水+升温等措施。成熟好的亲贝只需阴干刺激就能产卵;如果采用综合技术措施催产仍不能顺利产卵,就应暂养亲贝或另外再购入一批亲贝,因为成熟不好的卵即使产出,也不能保证幼虫的正常发育。
受精卵的孵化一般在大池中进行,孵化密度在30个/ml。也可以在高密度培育器中流水孵化,密度可以达到200个/ml以上。孵化过程中应注意充气和清除多余精液。
受精卵孵化后,D形幼虫即可选入高密度培育器中培养,密度为140~160个/ml。浮游幼虫培养阶段最重要的是保证饵料的充足供应和水质的清新。因此,控制好培育器中的饵料添加量、充气量和流水量,就成为培育技术的关键。幼虫饵料前期以金藻为主,中后期辅以硅藻和扁藻。按育苗总流水量计算,每天金藻投喂量为3×103~1×105细胞/ml;搭配投喂的硅藻用量为1×104~5×104细胞/ml,扁藻用量为1×103~1×104细胞/ml。从下表可以看出,饵料投喂量在5×103~10×103细胞/ml。天之间时,幼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极显著;而投喂量在10×103~30×103细胞/ml。天之间时,幼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不变或呈下降的趋势。可见,饵料投喂为10×103细胞/ml。天是最适宜于幼虫生长发育的。
表1.不同投喂量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幼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水温23℃,幼虫密度150个/ml)
平均投喂量(103细胞/ml.天)    5       7.5    10     20     30
幼虫平均日生长速度(壳长μ)    5.5     7.9    9.3    8.5    7.8
幼虫成活率(%)                70.2    73.5   92.5   90.7   85.2
流水量应根据幼虫密度适当调整。当水温在22~25℃,幼虫密度为150个/ml左右时,流水量应不少于10个回转/天,即培育器有效水体以400升计,则流水量应为2.8升/分钟以上。下表是利用上升流高密度培育器在不同水流速度下,幼虫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流水量在2~20个回转/天时,幼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仅在2~10个回转/天之间差异极显著;说明流水量为10个回转/天是保证幼虫获得较高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的必要条件。
表2.不同水流量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幼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水温23℃,幼虫密度150个/ml)
流水量(回转/天)             2     5       7.5    10     15     20
幼虫平均日生长速度(壳长μ)  4.5   3.9     6.9    9.4    9.6    8.8
幼虫成活率(%)              32    60.9    80     92.5   94.5   93.6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常规育苗方法,浮游幼虫的培育密度一般只能达到10个/ml左右;而采用高新技术的新型育苗方法,浮游幼虫的培育密度可以达到150个/ml左右。在我们的生产实践中,利用28个上升流高密度培育器(有效水体共11.2m3),一共培育出眼点幼虫14.5亿粒。下表是利用上升流高密度培育器和常规育苗方法在幼虫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方面的比较:
表3.培育密度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幼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水温23℃)
              D形幼虫     幼虫生长速度(μ/d)                         第11d幼
幼虫密度有效水体幼虫总数初始壳长D 形幼虫壳顶幼虫匍 匐 期匍匐幼虫幼虫成活虫附着率
(个/ml)  (m2)  (百万)  (μ)    期(1-4d)期(5-8d)(9-10d)壳长(μ)率(%)    (%)
20       15        300        90     9.8    10.1    11.5    192.6   80.5    79
16       15        240        90     9.9    10.5    12.1    195.8   86.5    84
10       15        150        90     10     11.5    11.9    199.8   87.5    84.5
10       15        150        90     9.9    11.7    11.8    200     85      85.5
200      0.4       80         90     9.3    6.2     4.4     160.8   65      45
205      0.4       82         90     9.5    7       4.9     165.8   58.5    44.5
150      0.4       60         90     10     10.9    9.5     192.6   88      80.5
148      0.4       59.2       90     10     10.8    9.9     193     90.5    86.4
100      0.4       40         90     10     11.2    9.2     193.2   95      88
110      0.4       44         90     9.9    10.7    9.5     191.4   89.5    80
注:其中,幼虫密度在100~200个/ml的为利用高密度培育器培养,10~20个/ml的为大池培养。
可以看出,利用上升流高密度培育器进行贝类苗种培育,只要幼虫密度控制得当,(例如幼虫培养密度不超过160个/ml),换水率和饵料添加合理,水质及其他环境条件良好,其生长指标和常规育苗方法差别不大。
稚贝蓄养阶段既可以在室内育苗池中进行,也可以在室外土池中进行。保证饵料充足和水质清新仍然是管理的主要方面。同时,室内蓄养要经常倒池,室外蓄养要适时稀苗,也是确保稚贝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步骤。室外土池蓄养需施肥培养饵料;室内蓄养则需要加大饵料投喂量,并混合投喂金藻、硅藻和扁藻等多种藻类。

Claims (6)

1、一种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装置主体上部为圆柱或近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锥形桶状培育器;饵料和海水导管由顶部引入到培育器的底部;培育器中的上部设有外面为筛绢的滤鼓,有一排水管一端接在滤鼓上,另一端穿过培育器侧壁上部的排水口伸出培育器,充气管从圆锥尖端状的底部导入,接到设置在培育器内圆锥尖端状底部的气石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鼓上附筛绢的型号为300~200目,气石为60目普通金刚砂气石。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密度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器由玻璃钢制造,内壁涂层为食品胶衣,且各个连接处光滑无裂缝。
4、一种利用上述培育器培育贝类幼虫的方法为:在其他大型容器内将贝类受精卵孵化后,D形幼虫选入高密度培育器中培养,其特征在于贝类D形幼虫在培育器中的密度为140~160个/ml,饵料随进水由饵料导管引入培育器底部,废水流经滤鼓和排水管从培育器上部的排水口流出,培育器中流水量为7~10个回转/天,饵料藻类浓度维持在5×102~15×102细胞/ml之间;充气管由培育器圆锥尖端状底部导入,通过气石将压缩空气送入培育器,通气量一般2~4升/分钟,且早期通气量低,后期通气量高。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贝类幼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饵料导管由顶部饵料藻类输送管分流,然后通过进水导管引入到培育装置的底部;新鲜海水输送导管水平架于贝类幼虫培育器的上方,然后通过一个三通垂直到达培育器的底部气石处。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培育贝类幼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饵料中幼虫饵料前期以金藻为主,中后期辅以硅藻和扁藻。
CNB2003101145442A 2003-12-24 2003-12-24 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16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145442A CN1232169C (zh) 2003-12-24 2003-12-24 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145442A CN1232169C (zh) 2003-12-24 2003-12-24 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4230A true CN1554230A (zh) 2004-12-15
CN1232169C CN1232169C (zh) 2005-12-21

Family

ID=34337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454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2169C (zh) 2003-12-24 2003-12-24 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2169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635A (zh) * 2013-07-02 2013-11-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贝类大规模人工育苗浮筏及其使用方法
CN103571743A (zh) * 2013-11-22 2014-02-12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藻类高密度培养装置
CN104145858A (zh) * 2014-07-24 2014-11-1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规模化牡蛎苗种高密度培育系统
CN104521855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浙江海洋学院 乌贼工厂化养殖饵料循环保持装置
CN104521854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浙江海洋学院 提高工厂化养殖饵料利用率的方法
CN104621010A (zh) * 2013-11-07 2015-05-20 集美大学 一种滤食性贝类浅海培养装置
CN107182886A (zh) * 2017-06-02 2017-09-2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陆基型贝类上升流养殖设备
CN109169441A (zh) * 2018-11-02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开放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
CN109169442A (zh) * 2018-11-02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封闭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
CN115053851A (zh) * 2022-05-25 2022-09-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幼体延迟变态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635A (zh) * 2013-07-02 2013-11-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贝类大规模人工育苗浮筏及其使用方法
CN104621010A (zh) * 2013-11-07 2015-05-20 集美大学 一种滤食性贝类浅海培养装置
CN103571743A (zh) * 2013-11-22 2014-02-12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藻类高密度培养装置
CN104145858A (zh) * 2014-07-24 2014-11-1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规模化牡蛎苗种高密度培育系统
CN104145858B (zh) * 2014-07-24 2016-03-1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规模化牡蛎苗种高密度培育系统
CN104521855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浙江海洋学院 乌贼工厂化养殖饵料循环保持装置
CN104521854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浙江海洋学院 提高工厂化养殖饵料利用率的方法
CN104521854B (zh) * 2014-12-22 2017-04-12 浙江海洋学院 提高工厂化养殖饵料利用率的方法
CN107182886A (zh) * 2017-06-02 2017-09-2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陆基型贝类上升流养殖设备
CN107182886B (zh) * 2017-06-02 2020-02-1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陆基型贝类上升流养殖设备
CN109169441A (zh) * 2018-11-02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开放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
CN109169442A (zh) * 2018-11-02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封闭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
CN109169442B (zh) * 2018-11-02 2023-09-0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封闭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
CN115053851A (zh) * 2022-05-25 2022-09-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双壳贝类幼体延迟变态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2169C (zh) 200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1303B (zh) 一种鱼-菌-藻共生的生态养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1248139B (zh) 一种高密度轮虫的培养装置及方法
CN211241202U (zh) 一种耐海水蔬菜与水产动物的立体共养装置
CN104430125B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232169C (zh) 上升流贝类幼虫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CN109349189A (zh) 一种海浪驱动的贝类自动投喂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08064796A (zh) 一种养殖箱、自净化生态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4521726B (zh) 一种利用沼液养殖的分级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CN103535316A (zh) 纳米曝气管和pvc管相连接的南美白对虾室外养殖装置
CN1596628A (zh) 控制大菱鲆白化率的幼苗养殖方法
CN202760012U (zh) 室内观赏鱼养殖、植物种植一体化装置
CN111418539A (zh)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CN114946717B (zh) 一种美洲鲥立体综合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LU502637B1 (en) Method for promoting maturation of coelomactra antiquata parent shellfish cultured by shrimp pond algae
CN1283141C (zh) 双壳贝类稚贝高密度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CN104521727B (zh) 一种利用沼液养殖的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CN212184753U (zh)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系统
CN204499005U (zh) 水生药用植物育养水池
CN209711130U (zh) 一种海带与贝类的套养网箱
CN104031866B (zh) 一种葛仙米的生态养殖方法及其生态养殖系统
CN1561706A (zh) 一种适用于游泳型贝类孵化和幼体培育的方法
CN111296336A (zh) 一种白棘三列海胆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0771552A (zh) 一种分区养殖池塘
CN209668896U (zh) 一种水体净化种养殖装置
CN105707011B (zh) 一种枝角类集约化生产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