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7063A - 平面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平面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7063A
CN1547063A CNA2003101207839A CN200310120783A CN1547063A CN 1547063 A CN1547063 A CN 1547063A CN A2003101207839 A CNA2003101207839 A CN A2003101207839A CN 200310120783 A CN200310120783 A CN 200310120783A CN 1547063 A CN1547063 A CN 1547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s
exiting surfac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cas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07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宜轩
林怡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A2003101207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47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547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7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一平面光源、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此平面光源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分别配置于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之上,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系可分别接收由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所射出的光线。藉由此双向发光的平面光源,取代传统导光板与扩散材质的使用。最终达到以较简单的结构使本发明的平面显示器同样可双面显示并有效节省成本,甚至混光效果及亮度更为均匀。

Description

平面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双向出光的平面光源的双向出光型平面显示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绘示了传统的双向出光型平面显示器的剖面图。在图1中,平面显示器100至少包括一侧光源、一导光板104、由扩散片及棱镜片所组成的多层光学膜106a及106b和液晶显示面板108a及108b,而侧光源例如是冷阴极管或发光二极管102。发光二极管102设置于导光板104的一侧面外,多层光学膜106a及106b系分别设置于导光板的正面及背面之上,液晶显示面板108a及108b分别设置于多层光学膜106a及106b之上。当发光二极管102发散的光线110a及110b经由导光板104的侧面射入导光板104之后,导光板104将导引光线110a及110b分别经由导光板104的正面及背面射至多层光学膜106a及106b。经由多层光学膜106a及106b的处理后,光线110a及110b能够更加分别直射液晶显示面板108a及108b。
需要注意的是,以一侧光源及一导光板而达成双面出光的设计,需要复杂的光学设计,也常常因为导光板的光学设计不良而导致双面光线不均匀的现象,造成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差距。此外,增置多层光学膜于二液晶显示面板及导光板之间的设计,将会增加平面显示器的成本及厚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其设置可双面出光的平面光源的设计,可以避免传统上因设置导光板所产生的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差距,并提升平面显示器的亮度品质。此外,其摆脱传统上设置多层光学膜的设计的羁绊,不仅可以省去多层光学膜的成本,更可大大地缩小平面显示器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一平面光源、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此平面光源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分别配置于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之上,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可分别接收由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所射出的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机壳、一平面光源、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此机壳具有相对的一机壳正面及一机壳背面,机壳正面及机壳背面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平面光源设置于机壳内,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系分别面向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分别面向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可分别接收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所射出的光线。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传统的双向出光型平面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2绘示了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平面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3绘示了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其绘示了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平面显示器的剖面图。平面显示器200包括一可双面出光的平面光源202和液晶显示面板208及210,平面光源202例如是一冷阴极平面灯管(Cold Cathode Flat FluorescentLamp,CCFFL)。平面光源202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204及第二出光面206,液晶显示面板208及210分别配置于第一出光面204及第二出光面206之上,并分别接收第一出光面204及第二出光面206所射出的光线。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出光面204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液晶显示面板208的尺寸,且第二出光面206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液晶显示面板210的尺寸。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其绘示了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电子装置300包括一机壳(housing)302、一平面光源304和液晶显示面板310及312,平面光源304例如是冷阴极平面灯管。机壳302具有相对的机壳正面302a及机壳背面302b、机壳正面302a及机壳背面302b分别具有第一开口306及第二开口308。其中,第二开口306的大小大于第二开口308的大小。平面光源304设置于机壳302内,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304a及第二出光面304b。液晶显示面板310及312皆设置于机壳302内,液晶显示面板310及312的正面分别面向第一开口306及第二开口308,液晶显示面板310及312的背面分别面向第一出光面304a及第二出光面304b。液晶显示面板310及312可分别接收第一出光面304a及第二出光面304b所射出的光线,使得电子装置300可以达到双面显示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出光面304a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液晶显示面板310的背面的影像显示面积,且第二出光面304b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液晶显示面板312的背面的影像显示面积。此外,第一开口304a的大小小于液晶显示面板310的正面的面积,且第二开口304b的大小小于液晶显示面板312的正面的面积。另外,电子装置300例如是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装置(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另外,图3中的机壳302设置成可折迭式的机壳,然而本发明并未限制机壳302本身除了第一开口306及第二开口308以外的结构特征。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平面显示器,其设置可双面出光的平面光源的设计,可以避免传统上因设置导光板所产生的二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差距,并提升平面显示器的亮度品质。此外,其摆脱传统上设置多层光学膜的设计的羁绊,不仅可以省去多层光学膜的成本,更可大大地缩小平面显示器的厚度。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
一平面光源,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以及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分别配置于该第一出光面及该第二出光面之上,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可分别接收由该第一出光面及该第二出光面所射出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光源为一冷阴极平面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
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机壳,具有相对的机壳正面及机壳背面,该机壳正面及该机壳背面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
一平面光源,设置于该机壳内,并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及第二出光面;
以及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都设置于该机壳内,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分别面向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分别面向该第一出光面及该第二出光面,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可分别接收该第一出光面及该第二出光面所射出的光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面光源为一冷阴极平面灯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的大小小于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口的大小小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正面的面积。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移动电话。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个人数字助理装置。
CNA2003101207839A 2003-12-04 2003-12-04 平面显示器 Pending CN1547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207839A CN1547063A (zh) 2003-12-04 2003-12-04 平面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207839A CN1547063A (zh) 2003-12-04 2003-12-04 平面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7063A true CN1547063A (zh) 2004-11-17

Family

ID=34338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07839A Pending CN1547063A (zh) 2003-12-04 2003-12-04 平面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4706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2573C (zh) * 2005-04-15 2008-08-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面导光板、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0461490C (zh) * 2006-04-18 2009-02-11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双面板模块
CN102720988A (zh) * 2012-05-25 2012-10-10 苏州晶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led直下式背光源
CN107680989A (zh) * 2017-07-26 2018-02-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9137A (zh) * 2019-07-31 2019-11-15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屏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2573C (zh) * 2005-04-15 2008-08-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面导光板、面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0461490C (zh) * 2006-04-18 2009-02-11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双面板模块
CN102720988A (zh) * 2012-05-25 2012-10-10 苏州晶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led直下式背光源
CN107680989A (zh) * 2017-07-26 2018-02-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80989B (zh) * 2017-07-26 2020-03-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9137A (zh) * 2019-07-31 2019-11-15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8923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123318B2 (en) Double-sided e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ontaining double-sided illumination plate and multiple display panels
US20050195341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050280756A1 (en) Bl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777535B1 (ko) 광학필름 조립체의 설치구조
US20070147089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having same
KR10160449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837925A (zh) 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EP2251720A2 (en) Light-emitting unit and backlight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20100080075A (ko) 프리즘시트,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장치 및 액정표시소자
US20180157115A1 (en) Edge-lit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549031A (zh) 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0480839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EP1900999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547063A (zh) 平面显示器
WO2020107897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JP200116629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5115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769945Y (zh) 背光模组
KR20120075115A (ko) 도광판,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들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50213311A1 (en) Back 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301434C (zh) 双面式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702510A (zh) 双路显示装置
US2024011118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567042A (zh) 双面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