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4108A -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4108A
CN1544108A CNA2003101133394A CN200310113339A CN1544108A CN 1544108 A CN1544108 A CN 1544108A CN A2003101133394 A CNA2003101133394 A CN A2003101133394A CN 200310113339 A CN200310113339 A CN 200310113339A CN 1544108 A CN1544108 A CN 1544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ect
aids
physical
physical effect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33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杰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3101133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44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544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4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摘要涉及的是一种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它属于医疗器械。一种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该仪器是由物理效应发生器、一次性临床治疗附件包、治疗作用舱及外围附属设备组成;物理效应发生器是能够发出可实现临床治疗作用的,光(红外、紫外、可见光、激光)发生器、电磁波(微波和超短波)发生器、电磁场和永磁场及小功率射线发生器及电子加速器。严格按照临床常规输血操作程序,将病人血液经导管流过正常工作的该仪器的治疗作用舱后,再由蠕动泵输送回病人体内。通过治疗作用舱后病人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将被物理效应作用有效杀灭,达到控制和治疗艾滋病的目的。

Description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发现艾滋病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虽然数不清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都在努力研究和寻找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或方法。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制出一种特效的药物或找到能够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当然这也是与人类截止到现在对病毒学的探索和研究水平现状有直接关系。至今人类已经发现的病毒有几十种,形态也多种多样,已知所有病毒都有一个核酸组成的内芯和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称为衣壳;内芯使病毒具有侵染性,而衣壳则决定病毒的专一性,病毒要比细菌小得多,病毒自身的大小差别也很大,直径范围在20~400毫微米之间,而且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控制病毒引起的病害,目前主要手段还是常用的三种,一、支持疗法。二、特异性疗法。三、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使用疫苗进行主动免疫防治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是人类利用特异性疗法控制病毒侵害人体的成功范例。但是在对付艾滋病病毒方面,还需假以时日才能有真正可靠的控制手段。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由十几年前的两位数猛增到如今的六位数,其速度增长之快令世人震惊。该病发病情况最严重的非洲,艾滋病病人已经超过两千万。南非是非洲艾滋病得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如今南非已经到了艾滋病病人死亡率高发的阶段,达到每日艾滋病死亡病例在1000人左右。面临艾滋病肆虐的这种形势,既然在医学上和化学领域暂时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及根治手段。本申请人因为在临床医学上对采用物理效应治疗疾病很感兴趣,所以积累了一些对医学和生物学的认识,特别是制作了光热治疗仪,用该仪治疗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和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已经取得满意的效果。经过实际临床观察和初步研究,看到了物理学因素产生的综合效应,作用到病毒侵染的组织创面上,在物理效应作用治疗下肉眼可见病患部位明显逐步脱水萎缩,并在临床上能够显著缩短治愈时间,说明物理效应对上面两种病毒有明显的杀灭效果,对这两种病毒引发的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经过分析和调研,充分考虑到,在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存在的病毒这种准微生物所具有的特殊性状,特别是具体到艾滋病病毒的特点,决定采用物理学的方法,使用物理因素的作用和多种物理因素的综合效应的作用直接杀灭艾滋病病毒,确信一定会在临床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采用适当的和适量的物理效应在临床上用于可治疗的病患,一般都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所以虽然物理疗法从理论上讲不是根治艾滋病的手段,但在目前情况下,采用会有一定疗效而又没有临床副作用的物理效应作用的疗法,同时还是一种相对廉价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这实在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值得一试的办法。由此一来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就应运而生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作一种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将患有艾滋病的病人的血液象输血一样连续抽出,通过导管经过治疗作用舱后,再经蠕动泵输回病人体内,用于临床控制和治疗艾滋病,杀灭病人体内血液中经过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的艾滋病病毒,达到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病人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存活量,以期实现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提高病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同时期望能够通过较长时间的临床控制治疗,一旦引起诱发患者体内产生对艾滋病病毒的抗体,将有可能会实现圆出治愈艾滋病的梦想。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是专门制作成能在治疗作用舱发生一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也可以具有发生两种或多种物理因素产生的综合物理效应作用的装置。物理效应通过治疗作用舱施加到严格按照临床常规输血操作程序的,不间断流通着艾滋病病人血液的导管上,对导管内流动的血液进行定量电磁波辐射,也就是可以用光照射,用微波或超声波及射线辐射;然后再由蠕动泵将导管内的血输送回病人体内。这样经过治疗作用舱的血液中,艾滋病病毒将会在物理效应作用下被杀灭。杀灭病毒的机理简析如下,根据物理学关于波的理论,电磁场在真空与媒质中的传播称为电磁波(光是属于电磁波的一部分),电磁波用光速传送能量,也传递动量。当电磁波辐射到一界面时,将在面上产生辐射压强。物质吸收光波时就会受到辐射压。已知光具有两重性,一定强度的光波作用到病毒上,病毒内芯是由核酸也就是DNA等生物大分子构成,DNA的双螺旋结构主要靠氢键实现,每个氢键的能量为一个电子伏特,而微米波段的光的波长和谐波分量及能量基本上与病毒核酸长度相等,因此病毒和其所在的寄主细胞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对光能量的共振吸收。光波的谐振和光粒子的动量作用、使病毒所受到的辐射压、伴随同时产生的热作用会机械性破坏病毒的大分子结构,使病毒大分子的氢键改变,直接造成一部分病毒的死亡。对于受到损伤的病毒,光照的物理效应与同时产生的热效应也会使病毒的寄主细胞缩水和损伤,致使受到损伤的病毒生存环境相应恶化,最终会不能修复自身损伤而导致死亡。物理效应还会激活和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代谢功能的提高,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实际临床效果已经通过多家医院治疗尖锐湿疣和三级甲等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使用本申请人负责设计制作的光热治疗仪临床治疗病毒性带状胞疹取得的临床治愈疗效得到验证。说明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在物理效应作用下能够被有效杀灭;艾滋病病毒活性比较脆弱,同等剂量条件下的物理作用应该会有更明显的效果。使用该仪器治疗后,再配以口服蜂乳或蜂王浆;同时根据个体差异服用一定量的灵芝孢子粉,要求的灵芝孢子粉是破壁后的产品。第一次治疗后输壹佰毫升血会更有利于临床效果。该仪器治疗作用舱内的光照射采用紫外光源时,应严格控制光功率的强度和时间,最好进行实验研究后方可进行临床应用,以防止引起病毒的突变和诱发变异反应。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还可以用于其它一些疾病和血液病的临床医疗。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图一:是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原理框图
          图二:是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实施例样机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图一中的1为发生器,是按医疗器械标准生产的,仪器外型可根据临床需求而定,可设计成台式、手提式、箱式等。2是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治疗作用舱;3是帮助导管中血液输回体内的蠕动泵;4是用石英晶体材料制作的导管;5是医院中单套常规输液器;9是治疗床和患者;10是计算机控制系统;11是体征自动监测设备;12自动检测保护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的一个具体实例。
见说明书附图图二,图中1为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的一种实物外形,也称作发生器;2是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治疗作用舱;3是帮助输血导管中的血液流回体内的蠕动泵;4,是用石英晶体材料制作的导管,4的一端接在抽血输血软管上,另一端接到输液器所应配置的导管上,并与患者输血导管连接成无菌封闭的血循环管路,在通过蠕动泵将血液输送回病患者体内之前,用于排除管路内可能产生的气泡和维持患者正常血压;5是医院常规使用的单套输液器;6是在治疗作用舱水平方向设置的微波发射管;7是连接8和6的供电及控制用导线;8是治疗作用舱中垂直方向设置的卤钨灯光源;通过1还可以外接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系统及人体体征监护设备;本实施例中未配置该部分自动化外设。图二中1的面板是本实施例仪器样机按键作用示意图,依次为电源显示P,功率电压切换显示W,报警灯A,温度显示窗,电压功率显示窗,下排为仪器名称标牌和功能键,右下角为报警蜂鸣器。
该仪器发生器电路采用成熟的控制电路,包括稳压电路、温度控制、各种保护电路和显示功能电路等。主要部件功能特点是,隔离变压器同时具有输入电压可调变换功能,输出电压可以0~36v范围连续可调。治疗作用舱内垂直方向设置有电磁波波谱中的光波段的照射功能,其中光源安放位置在椭球反光面的一个焦点连线上,石英导管则通过另一个焦点连线;也可将光源设置在抛物面内曲面接近顶点的位置,石英导管通过离光源距离60毫米以内,并可在5~60mm以内放置位置可调。在治疗作用舱内水平方向设置有微波发射元件,可与光同时使用,也可选择只用其中一种。

Claims (6)

1、一种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仪是由物理效应发生器、治疗作用舱、一次性临床治疗附件包及外围附属设备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物理效应发生器是指能够发生光、热、磁、波、电子射线诸种物理因素的装置,其中包括可发生一种因素,两种因素或多种因素综合效应的物理效应发生装置;也就是能够发出可以达到实现临床医学治疗作用的电磁波发生器;其中包括的波段有光波段(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激光)发生器;微波、超短波和超声波发生器;电磁场和永磁场及小功率医用射线发生装置和电子加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治疗作用舱是物理效应发生器在临床中起治疗作用的地方,它可对通过治疗作用舱的体液发生作用;也可制作成能够容纳人体的舱体对人体发生治疗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一次性临床治疗附件包是根据临床需要配置,包内必备的导管分为输血用(软)导管和治疗用(硬)导管,(硬)导管两边与(软)导管可以方便的可靠的无菌连接。其中通过治疗作用舱的(硬)导管是用在物理效应作用下无毒、透明的石英材料制成,也可使用与人血液不会发生对人体有害反应的其它特定材料制作;附件包内物品,含导管、注射针、手套等均按临床输血要求进行清洗、封装、灭菌、消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外围附属设备包括必备的有利于人体血液循环的蠕动泵,根据临床需要的人体体征安全监测设备、记录和保护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一次性临床治疗附件包配置的导管中,有与血液透析机连接的导管和导管接头,可对特殊病人利用现有透析设备进行专门治疗。
CNA2003101133394A 2003-11-12 2003-11-12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Pending CN1544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133394A CN1544108A (zh) 2003-11-12 2003-11-12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133394A CN1544108A (zh) 2003-11-12 2003-11-12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4108A true CN1544108A (zh) 2004-11-10

Family

ID=34336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133394A Pending CN1544108A (zh) 2003-11-12 2003-11-12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441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4854A1 (es) * 2008-09-25 2010-04-01 Gonzalez Armas Ernesto Miguel Cámara de electroinmunización
CN108543225A (zh) * 2018-04-03 2018-09-18 江西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hiv患者cd4+t淋巴细胞并降低病载的近红外led理疗设备及其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4854A1 (es) * 2008-09-25 2010-04-01 Gonzalez Armas Ernesto Miguel Cámara de electroinmunización
ES2367066A1 (es) * 2008-09-25 2011-10-28 Ernesto Miguel González Armas Cámara de electroinmunización.
CN108543225A (zh) * 2018-04-03 2018-09-18 江西汉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hiv患者cd4+t淋巴细胞并降低病载的近红外led理疗设备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500472A (ja) 無菌製品およびそのような無菌製品の滅菌および組立て方法
EP3797833A1 (en) Gout and pain treatment device
CN203227205U (zh) 妇科治疗仪
CN1544108A (zh) 艾滋病物理效应治疗仪
CN201453289U (zh) 一种用于实验动物腹部局部照射的固定保护装置
CN206081345U (zh) 一种皮肤病理疗器
CN211301479U (zh) 一种便携式加温冲管装置
CN214967857U (zh) 固定腹部开放性损伤肠管外露患者的防感染转运车
CN210785182U (zh) 一种急诊临床用换药车
CN2173624Y (zh) 多功能激光、紫外线血疗仪
CN207203006U (zh) 一种便携式传染病防治专用背囊
CN212016043U (zh) 一种便携式配药仓
CN209770702U (zh) 一种生物安全型负压隔离担架
JP7011876B1 (ja) 電子機器
CN216148451U (zh) 一种多功能产科护理仪
CN215400903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
CN219983736U (zh) 一种超声科临床超声波治疗仪
CN213098197U (zh) 一种肝病科用腹腔穿刺辅助装置
CN103170023A (zh) 一种艾滋病治疗仪及制造方法
CN2150877Y (zh) 可控测光量子辐射治疗仪
CN216257416U (zh) 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内镜防污染袋
CN211634817U (zh) Picc接口保护袋
CN202005961U (zh) 医用超声传导耦合装置
CN2150864Y (zh) 一种血液瓶
CN2568199Y (zh) U型石英管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