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2822A - 记录媒体、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及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媒体、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及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2822A
CN1542822A CNA2004100068392A CN200410006839A CN1542822A CN 1542822 A CN1542822 A CN 1542822A CN A2004100068392 A CNA2004100068392 A CN A2004100068392A CN 200410006839 A CN200410006839 A CN 200410006839A CN 1542822 A CN1542822 A CN 1542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management area
management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68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4484C (zh
Inventor
王尾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42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2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44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448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94Indication parts or information parts for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5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把节目区域中记录的主数据分成数据包,而且在上述各数据包上备有管理各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即数据包特性,还备有集合多个数据包作为数据组管理时成批管理上述数据组的管理区域即数据包索引。因而,在访问时再现各数据组所含的首部即数据包特性,同时,预先再现内周的管理区域即数据包索引,从而可访问整个数据组即数据包集合中所含的各个数据包。

Description

记录媒体、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及记录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1999年6月9日、申请号为99801272.6、发明名称为“记录媒体、再现装置、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及记录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合记录在节目区域的多个数据包(packet)并具有成批管理上述集合数据包的管理区域的记录媒体、再现上述记录媒体(数据)的再现装置、记录上述记录媒体的记录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光盘或磁带等记录媒体上记录使用者拍摄的活动或静止图像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记录装置已经熟知。以往的记录装置中,使用者摄取图像时,在管理区域管理各个摄取的节目的记录位置。
这种情况下,在使用通常光盘的场合,在称为TOC(Table of Content:内容表)的管理区域中管理记录位置,存在可管理数有限的问题。即,例如在640M字节容量的记录媒体上记录每个100K的节目时,虽然可记录约6400个节目,但在实际管理区域可管理数限定为1000个节目时,会出现约540M字节的可记录区域剩余在光盘上不能用于记录这种不良情况,从而产生记录区域不能有效利用这种缺陷。
图1A和1B表示以往光盘的盘图和管理区域TOC的管理形态表。在如图1A所示记录3个节目时,如图1B所示,在管理区域即TOC中,把各节目的记录开始位置(开始地址)和记录终端位置(结束地址)列表加以管理。但是,在上述表中管理数有限时,会出现即使可记录区域即节目区域中剩下可记录余量也不能记录的缺陷。
发明揭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和再现该记录媒体的再现装置,媒体中,在节目区域记录的主数据分成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备有管理各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数据包特性),该媒体还备有把多个数据包集合成数据组(pack)管理时成批管理上述数据组的管理区域(数据包索引),由此,访问时,再现各数据组所含的首部(数据包特性),同时,预先再现内周管理区域(数据包索引),从而可访问整个数据组(即数据包集合)所包含的各数据包。
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根据记录对象(即内容)的质量切换集合多个数据包进行管理,或对每个数据包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记录媒体,包括:离散地记录多个单元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的节目区域,每个数据包由管理整个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管理所述数据包在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记录地址的第1管理区域;管理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中所包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总数据长度的第2管理区域。
本发明的再现装置,它用于再现记录媒体的数据,该记录媒体包括:离散地记录多个单元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的节目区域,每个数据包由管理整个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管理所述数据包在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记录地址的第1管理区域;管理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中所包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总数据长度的第2管理区域;所述再现装置包括:再现所述第1管理区域、第2管理区域和节目区域的再现手段;存储由所述再现手段从所述第1管理区域和第2管理区域再现的管理信息的存储手段;控制手段,当指令访问任意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时,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手段中的管理信息,控制所述再现手段的移送。
本发明的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字视频信号,所述记录媒体包括:把多个由记录管理信息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的单元数据包汇聚集合后离散地加以记录的节目区域;有选择地记录第1管理信息和第2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域,所述第1管理信息由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总数据长度构成,第2管理信息由每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构成;所述记录装置包括:把输入的数字视频信号按预定长度分块的分块手段;判断所述分块数字视频信号品质的判别手段;当所述判别手段判别所述数字视频信号为低品质时,产生所述第1管理信息的第1管理信息产生手段;在所述管理区域记录所述第1管理信息产生手段产生的第1管理信息的记录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记录装置,用于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字音频信号,所述记录媒体包括:把多个由记录管理信息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的单元数据包汇聚集合后离散地加以记录的节目区域;有选择地记录第1管理信息和第2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域,所述第1管理信息由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总数据长度构成,第2管理信息由每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构成;所述记录装置包括:把输入的数字音频信号按预定长度分块的分块手段;存储所述分块的数字音频信号的存储手段;判别所述存储手段所存储的数据量的判别手段;在所述判别手段判别所述分块的数字音频信号在存储手段中存储至预定量以上时,产生所述第1管理信息的第1管理信息产生手段;把所述第1管理信息产生手段产生的第1管理信息记录在所述管理区域的记录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再现方法,用于再现记录媒体,该记录媒体包括:离散地记录多个单元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的节目区域,每个数据包由管理整个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管理所述数据包在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记录地址的第1管理区域;管理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中所包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总数据长度的第2管理区域;该再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再现所述第1管理区域、第2管理区域和所述节目区域的再现步骤;在存储器中存储从所述第1管理区域和第2管理区域再现的管理信息的存储步骤;判断是否有访问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任意数据组的指令的判断步骤;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管理信息,访问所述访问指令指定的任意数据包的访问步骤。
本发明的一种记录方法,用于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字视频信号,该记录媒体包括:离散地记录多个单元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的节目区域,每个数据包由管理整个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有选择地管理第1管理信息和第2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域,所述第1管理信息管理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的总数据长度,所述第2管理信息管理每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该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判别分块的数字视频信号品质的步骤;在所述判别步骤中判断为所述分块的数字视频信号为低品质时产生所述第1管理信息的步骤;在所述管理区域记录所述产生的第1管理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的一种记录方法,用于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数字音频信号,该记录媒体包括:离散地记录多个单元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的节目区域,每个数据包由管理整个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有选择地管理第1管理信息和第2管理信息的管理区域,所述第1管理信息管理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所述多个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中所含的总数据长度,所述第2管理信息管理每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该记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把输入的数字音频信号分块的步骤;在存储器上存储所述分块的数字音频信号的步骤;判定所述存储器上所存储的数字音频信号的存储量是否为预定量以上的步骤;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断所述存储器上分块的数字音频信号存储量为预定量以上时,产生所述第1管理信息的步骤;在所述管理区域记录所述产生的第1管理信息的步骤。
附图概述
图1A和1B是以往光盘的盘图和管理区域TOC的管理形态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盘构造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上述盘各区域布局示图。
图4是上述盘的TOC构成示意图。
图5是上述盘的道标识符和文件夹标识符构成示意图。
图6是上述盘的文件夹分级构造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7是上述盘可记录区域的构成示意图。
图8是上述盘节目特性的构造示意图。
图9是上述盘的数据包索引表的构成示意图。
图10A、10B、10C、10D和10E是上述盘数据包索引构造的示意图。
图11是上述盘的索引属性的示意图。
图12是上述盘上的AV数据包的构造示意图。
图13是对上述盘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
图14是上述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系统控制器进行的道访问控制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5A和15B是上述盘的盘图和管理区域TOC的管理形态的示意图。
图16是上述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系统控制器进行的产生各数据包的数据包索引的顺序流程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下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发明应用于例如图2和图3所示构成的盘10。
在该盘10中,从内周侧起以导入区域(Lead in area)11、预管理区域(Pre-mastered area)12、可记录区域14、导出区域(Lead out area)15的顺序,设置各种信息的记录区域。在预管理区域12与可记录区域14之间设置过渡区域13。也可不设置预管理区域12。
导入区域12由在整个区域中重复记录预管理TOC(PTOC:Pre-mastered TOC)的PTOC区域构成。
PTOC是不能重写的TOC,记录盘的物理特性和预管理数据区域的管理信息。但在RTOC存在时不使用管理信息。PTOC把PTOC区域的物理簇地址(PCA:Physical Cluster Address)低端两位均为零的物理簇中物理扇区地址(PSA:Physical Sector Address)为零的数据扇区作为前导扇区加以重复记录。
预管理区域12由记录制造时准备的主信息的预管理数据区域构成。
可记录区域14用RTOC(Recordable TOC)区域14A与可记录数据区域14B构成。在RTOC区域14中设置3组RTOC、记录功率校准区域。RTOC是可重写的TOC,用于记录盘的物理特性以及预管理数据区域和可记录数据区域的管理信息。但是,未使用可记录数据区域时才使用PTOC。RTOC从RTOC区域最前面起前进16个PCA的位置开始重复记录三次。
主信息记录在上述预管理区域12和可记录区域14中。
信息不记录在盘10的导出区域15。
盘10中,TOC是盘物理特性记录与管理盘上所有道与文件夹所需全部信息记录的集合。一组TOC的长度为64 TOC块。
如图4所示,在一组TOC中存在媒体描述符(MED:Medium Descriptor)、格式描述符(FOD:Format Descriptor)、道分配表(TAT:Track AllocationTable)、道描述表(TDT:Track Description Table)。
在最前面的TOC块(TBNO)中设置媒体描述符(MED)与格式描述符(FOD)。在以后的TOC块中设置道分配表(TAT)与道描述表(TDT),由格式描述符指定起始位置和规模。在TOC内不使用区域均写入0。
这里,TOC块是PTOC或TROC中存在的数据扇区。对各TOC块从其所属PTOC或RTOC最前面起分配从0起的连续整数值的块号(TBN:TOC Block Number)。
上述媒体描述符(MED)记述媒体的物理特性,它由256个字节构成,包括:4字节的媒体标识符、1字节的盘类型、8字节的MED标识符、3字节的可记录区域起始地址、3字节的RTOC起始地址、3字节的可记录数据区域起始地址、3字节的导出区域起始地起、1字节记录功率1及1字节记录功率2。
在媒体识别符(BPO)字段中记录表示该盘格式的字节串。
在盘类型(BP4)字段中记录表示盘种类(只读盘、可记录盘、混合盘)的代码。
MED标识符(BP8)字段中四次记录表示该逻辑块是媒体描述符的数据。
在可记录区域起始地址(BP17)字段中,记录可记录区域起始地址。
在RTOC起始地址(BP21)字段中记录RTOC起始地址。
在可记录数据区域起始地址(BP25)字段中记录可记录数据区域的起始地址。
在导出区域起始地址(BP29)字段中,记录导出区域起始地址。
在记录功率1(BP32)字段中,记录标准线速度记录时的激光输出推荐值。
在记录功率2(BP33)字段中记录两倍线速度记录时激光输出推荐值。
上述格式描述符(FOD)记录媒体逻辑格式信息,它由256字节构成,包括:2字节的格式版本、2字节的分配单元规模、2字节的TAT位置、2字节的TAT规模、2字节的TDT位置、2字节的TDT规模、2字节的TDT项目最大号、2字节的预管理分配号、2字节的可记录分配单元数、2字节的未分配的可记录分配单元数、1字节的修改制作者代码、1字节修改类型代型、2字节的修改序号、4字节的修改日期与时间、4字节的创建日期与时间、2字节的引导记录、2字节的标识、64字节的标识名。
在格式版本(BPO)字段中记录该规格的版本号。
在分配单元大小(BP2)字段中记录一个分配单元所含的逻辑块数。
在TAT位置(BP4)字段中记录道分配表(TAT)起始的TOC块号。
在TAT(BP6)字段中记录道分配表(TAT)所使用的TOC块数。
在TDT位置(BP8)字段中记录道描述表(TDT)起始的TOC块号。
在TDT大小(BP10)字段中记录道描述表(TDT)所使用的TOC块数。
在TDT项目最大号(BP12)字段中记录实际使用的最大TDT项目号。
在预管理分配单元数(BP16)字段中记录位于预管理数据区域的分配单元数。
在可记录分配单元数(BP20)字段中记录位于可记录数据区域的分配单元总数。
在未分配的可记录分配单元数(BP22)字段中记录位于可记录数据区域但未使用的分配单元数。
在修改制作者代码(BP24)字段中记录对最后重写RTOC的装置制作者所分配的号码。
在修改类型代码(BP25)字段中记录对最后重写RTOC的装置制造者分配的号码。预管理FOD中为0。
在修改序号(BP26)字段中记录RTOC每次重写时的先前值加1所得的值。它可用于检测多个RTOC不匹配。
在修改日期和时间(BP28)字段中记录最后记录RTOC时的日期和时刻。
在创建日期和时间(BP32)字段中记录RTOC最初记录的日期和时刻。
在引导记录(BP36)字段中记录已有引导记录的分配单元AUN。
在标识号(BP38)字段中记录识别盘的号码。
在标识名(BP40)字段中记录表示盘名的ASCII字符串。
道分配表(TAT)是记录盘上所有分配单元状态的表。TAT设置在连续的TOC块中。TAT最前面的TOC块号与确保的TOC块数记录在格式描述符(FOD)中。
TAT表的各项目具有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号码。
由下述顺序可以得知存储某道数据的一系列分配单元号。
1.由表示该道的道描述符的数据位置字段值可得到最前面的分配单元号。
2.由道分配表(TAT)所对应的项目检测分配单元的状态。若是0001h至FFEFh的值,则该值是下一个分配单元号,因而再次应用顺序2。若是FFF8h~FFFFh的任一值,则这里是最终分配单元。
原则上某个项目不与多个项目链接。但是,只有当项目是道最后部分的分配单元时,可最多与8个道链接。这时,在道分配表(TAT)的项目内管理链接数。通常,链接的最终分配单元以FFFFh表示,若链接数增加1,则更新至从先前值减1所得值(例如,从FFFFh更新至FFFEh)。反之,若链接数减少1,则值更新至先前值加1所得值。在从FFFh状态至无链接阶段,该分配单元返回未使用状态。
道描述表(TDT)是存储记述道数据存储位置和道与文件夹间母子关系之类信息的道描述符、文件夹描述符或未分配的道描述符的表。
道描述表(TDT)设置在连续的TOC块上。其最前面的TOC块号与确保的TOC块数记录在格式描述符中。一个项目是16字节,道描述表(TDT)的项目总数是128的倍数。道描述表(TDT)的长度在初始化时确定,以后不再变更。道描述表(TDT)的最大长度是43 TOC块、5504项目。对各项目,如下表1所示,分配从0号开始连续增加的号,其上存储一个道描述符或格式描述符。
表1道描述表
BP                  +0
00000h  项目0(用于未分配的项目文件夹)
00010h  项目1(用于根文件夹)
00020h  项目2
00030h  项目3
 :      :
157F0h  项目5503
在项目号1(项目1)中设置记述根文件夹的描述符。所有文件夹与道配置在以该文件夹为根的树下。根文件夹的标识号是0,不与下一道链接,作为母文件夹本身。
在项目号0中设置具有未分配道描述符作为子虚拟文件夹,记述未分配项目文件夹的文件夹描述符。该文件夹的子道描述符意指具有最小号的未分配道描述符。它的标识号为0,不与下一道链接,作为母文件夹本身,它还具有系统和隐藏的属性。
未分配道描述符是表示未使用项目的虚拟道。下一个道描述符意指具有次大项目号的未分配道描述符。
在项目号2以后,可设置任意道描述符或文件夹描述符。
道描述符设置在道描述表(TDT)中,用于记述某道的属性数据存储位置、分层关系。如图5所示,它由2字节的属性、2字节的备用、2字节的内容类型、2字节的标识号、2字节的数据位置、2字节的数据长度、2字节的母文件夹描述符及下一道描述符等16字节构成。实际存储的道描述表(TDT)的项目号为该描述符号。
在属性(BP0)字段中记录该道的属性。文件夹位必须为0。
在内容类型(BP4)字段中记录存储在该道中的数据种类。
在标识号(BP6)字段中记录在母文件夹中唯一地识别该道的数值。
在数据位置(BP8)字段中记录存储该道最前面数据的分配单元号。在该号是0000h时,该道没有实际数据,数据长度字段为0。
在数据长度(BP10)字段中记录存储该道数据的分配单元数。在该数为0时,该道没有实际数据,数据位置字段也为0000h。
在母文件夹描述符(BP12)字段中,记录该道母文件夹的描述符号。
下一道描述符(BP14)字段用于以母文件夹起始的列表连接具有与该道相同母文件夹的道/文件夹。在该字段中记录下一次将被检索的道或文件夹的描述符号。
所有道和文件夹,如下表2所示,具有2字节的位字段所表示的属性。
表2:属性
位           描述              内容
0            只读              0或1
1            隐藏              0或1
2            系统              0或1
3            文件夹            0或1
4            归档              0或1
5-6          版权管理          0,1,2,3
7            未写              0或1
8            不可再定位        0或1
9-           邻接              0,1,2,3
10
11-           备用             0
15
若只读(位0)字段是1,则该盘/文件夹是只读专用的,不能删除。在盘的情况下也禁止数据变更。
若隐藏(位1)字段是1,则该盘/文件夹的存在对装置使用者而言是未知的。
若系统(位2)字段是1,则该盘/文件夹是系统构成要素。
若文件夹(位3)字段是1,则该要素是文件夹。若字段是零则该要素是盘。
归档(位4)字段在数据、属性、母子关系变化时,该位为1,各装置在任意时刻可设置为零。
版权管理(位5-6)以下述表3所示代码记录与该盘数据有关的版权管理信息(CGMS)。
表3:版权管理
值         说明
0    可无限制复制
1    不设定版权管理信息
2    仅可复制1代
3    不可复制
未写(位7)字段可能在确保该可记录道的分配单元中包含尚未写入DRL信号的逻辑簇。在预管理道的情况下,必定为零。
不可再定位(位8)字段不改变储存该道数据的分配单元的位置和顺序。在预管理道的场合,该位必定为1。
邻接(位9-10)字段由下述表4所示代码对该道记录分配块分配策略。其运用取决于每个装置的实际安装。
表4:邻接
值   说明
0    不特别指定
1    应由单一分配单元块构成
2    应以分配单元号的顺序配置尽可能大的分配单元块
3    定义适合应用的配置方法
该盘10根据下述用于记录区域分配的道管理系统(TMS:Track ManagementSystem),通过道描述表(TDT)和道分配表(TAT),可分层分类记录多至5502项信息。
在该TMS中,分配单元是预管理数据区域、可记录数据区域中,位于同一物理道上的连续物理地址的一个以上逻辑簇的集合,是存储区域管理的最小单位。对各分配单元分配盘中唯一的、从零开始的连续整数值,即分配单元号(AUN)。
一个分配单元由一个逻辑簇构成,AUN与LCN一致。
预管理区域的分配单元称为预管理分配单元,可记录区域的分配单元称为可记录分配单元。
位于同一物理道上物理地址连续的一个以上分配单元的集合称为分配单元块。
TMS直接管理的一组信息(图像、音乐、计算机程序等)的最小单元称为道。道的属性由道描述符表示。道中所含数据存储在任意位置以任意顺序排列的零个以上分配单元中。
仅由预管理分配单元构成的道称为预管理道。
仅由可记录分配单元构成的道称为可记录道。不允许预管理分配单元与可记录分配单元混杂的道。
在道管理系统(TMS)中,文件夹是用于以多个道作为一群加以管理的一种构造,以文件夹描述符表示。各道或文件夹属于某一个文件夹(母文件夹),最终构成以根文件夹为根的树结构。
各个道/文件夹在其所属的文件夹内具有唯一的标识号。它是16位整数,可使用FFFFh以外的任意值。通过预先任意确定该值的分配方法,使每个应用与数据种类和顺序等关联。每个道具有表示数据种类的16位整数。
为了实现分层结构及为定义道和文件夹的检索顺序,所有道和文件夹用两类链表联结。
一类是表示各道/文件夹的母文件夹的链表。由此可立即得到这些道/文件夹属于哪个文件夹。另一类是以母文件夹为前端并顺序联结属于该文件夹的道和文件夹的链表。由此可定义该文件夹内道和文件夹的检索顺序并进行高速检索。
因为盘上所有道和文件夹均设置在从根文件夹起始的树形结构中,因而根据位于根文件夹起的路径中的文件夹及本身标识号的顺序可唯一地识别盘上的道和文件夹。
文件夹分层构造的一个例子示于图6。根文件夹具有0000hID,其子单元有文件夹0101h、道0088h、文件0201h等3个。在图6中虽然有具有相同ID的文件夹和道,但它们均有不同的母单元因而是独立存在的。文件夹和道的ID与图7所示特性表中的项目号(项目#n)相等。
在盘10中,如图7所示,从可记录区域的两物理道最前面起的128个物理簇以内的区域用作管理道优先区域,优先记录该区域中记录管理信息的道。
在该管理道优先区域中设置(文)卷索引道。该卷索引道是记录卷特性、卷内所有节目的节目特性、文件夹中文件夹特性辅助数据的辅助数据特性的道。在该卷索引道中还记录构成节目的各AV数据包的概要信息。
卷索引道具有与该卷内所含节目、文件夹和辅助数据有关的信息。卷索引道的规模是12簇,从前面起分成5簇特性表、5簇标题表、3簇数据包索引表等三个区域。对该卷索引道分配1001h作为ID。
特性表是记录该卷的卷特性、该卷所含节目、文件夹和辅助数据的特性的特性项目的集合。一个项目是32字节,共准备5120个项目(5簇)。项目最前面为零,递增地分配特性项目号。
在0号项目中记录卷特性。其后记录文件夹、节目和辅助数据的特性。这时,这些特性记录在具有与对应的文件夹或道的标识号的低端14位等值的项目号的项目中。在不使用的项目中均记录零。
节目特性是以图8所示定义的构造记录节目属性。该节目特性由特性属性、标题表、项目号、修改日期和时间、帧号、密号、数据包索引项目号、始端哑帧、末端哑帧、参考计数、图像类别代码、视频编码方法、音频编码方法、ISRC等多种字段构成。
在特性属性字段中记录特性种类识别信息(记录类型、节目类型、重要度、组合、质量级)等。
该特性属性字段中的记录类型记录该项目中所存储的特性种类(节目、文件夹、辅助数据、文卷、备用)。节目类型在特性是节目特性时有效,记录节目的种类(声音节目、静止图像(有声)节目、静止图像(无声)节目、活动图像(无声)节目、活动图像节目、备用)。重要度在特性为节目特性时有效,它以0至3的数值记录。通常记录0,意指重要度最低。组合在特性为节目特性时有效。若为1,则该节目AV数据包中记录的时间标记(time stamp)可能是不连续的。质量级在特性为节目特性时有效,记录无隙地再现节目所需盘传送速度。
在标题表项目号字段中记录存储对应节目标题(数据名)的实际数据的标题表中的最前项目号。在未使用时记录0。
在修改日期和时间字段中,记录对应节目道的内容和顺序、节目特性及TMS属性最后变更的时刻。
在帧数字段中,记录活动图像节目时全部节目的视频帧数,在静止图像节目和声音节目时记录作为声音再现的音频帧数。
在密号字段中以四位BCD记录对应节目的密码。“0000”意指不使用。
在数据包索引项目号字段中记录对应节目最前的数据包索引项目号。在不使用时记录0。
在始端哑帧字段中,对于对应节目最前的AV数据包,记录前面不显示的帧数。在无特别定义时记录0。
在末端哑帧字段中,对于对应节目的最后AV数据包,记录最后不显示的帧数。在无特别定义时记录0。
在参考计数字段中,记录参考对应节目道的节目和节目链数。通常记录1,每次对该节目产生一个节目链道该数递增1,每次删除一个节目链道时,该数递减1。
在节目种类代码字段中,记录使用者对相应节目提供的分类代码。
在视频编码方法字段中记录的内容,与构成对应节目的AV数据包的数据包特性中记录的内容相同。
在音频编码方法字段中记录的内容,与构成对应节目的AV数据包的数据包特性中记录的内容相同。
在IRSC字段中记录用于版权管理的国际标准记录代码。
在文卷索引道的标题表中,登录各节目、文件夹和辅助数据的标题。
在文卷索引道的数据包索引表中,记录关于对应数据包数据量和再现时间的信息。构成某个节目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或连续的数据包群可具有一个数据包索引。数据包索引表是记录数据包索引的区域。在数据包索引表中,如图9所示,放置16384个各为4字节的数据包索引项目。在各数据包索引项目中,最前面的项目设置为零,以增序提供数据包索引项目号。在各数据包索引项目中,存储任一数据包索引。
构成某一节目的逻辑上连续的数据包索引信息假设在索引表上也是逻辑上连续的。即,必须物理上连续或通过链接指针索引(link pointer index)进行链接。在未使用的项目中记录链接指针索引,以最前面数据包索引号为零加以连接。
在数据包索引中有5类,即各为4字节定义构造的活动图像数据包索引、活动图像数据组索引、声音数据包索引、声音数据组索引、链接指针索引。
活动图像数据包索引,如图10A所示,由索引属性(1字节)、数据包规模(1字节)、备用(1字节)、视频帧数(1字节)等四字节构成。该活动图像数据包索引对应于构成活动图像节目的一个活动图像数据包或构成静止图像节目图像数据的一个AV数据包。
如图10B所示,活动图像数据组索引由索引属性(1字节)、数据包规模总和(1字节)、数据包数(1字节)、视频帧总和(1字节)等四个字节构成。该活动图像数据组相应于构成活动图像节目的多个连续的活动图像数据包。
如图10C所示,声音数据包索引由索引属性(1字节)、数据包规模(1字节)、备用(1字节)、视频帧数(1字节)等四字节构成。该声音数据包索引对应于构成声音节目或构成静止图像节目的音频数据的一个声音数据包。
如图10D所示,声音数据组索引由索引属性(1字节)、数据包规模总和(1字节)、音频帧总和(2字节)等四个字节构成。该声音数据组索引对应于构成声音节目的多个连续声音数据包。
如图10E所示,链接指针索引由索引属性(1字节)、备用(1字节)、下一项目数(2字节)等四个字节构成。该链接指针索引不对应于任何实际的AV数据包,而是为逻辑连接位于数据包索引表上分离位置的项目而准备的。该索引也用于连接所有未使用的项目。
在数据包索引最前面的字节是具有对各类共同定义的图11所示构造的索引属性。在各数据包索引最前面字节的高端四位,记录表示数据包索引种类(活动图像数据包索引、活动图像数据组索引、声音数据包索引、声音数据组索引、链接指针索引)的索引类型,在其低端四位上记录标记位和编辑位。
若标记位为1,表示该数据包中带有标记。
若编辑位为1,则表示对应的AV数据包是记录始端或连接处始端。该数据包的时间标记与前一个AV数据包不连续。
在上述数据包索引和声音数据包索引的数据包规模中,原样记录位于对应AV数据包的数据包特性中的同名字段值。视频帧数中,原样记录位于对应AV数据包的数据包项目中的同名字段值。
在上述活动图像数据包索引和声音数据组索引的总数据包规模中,记录对应AV数据包的数据包特性内的数据包规模的合计值。在总视频帧中记录对应AV数据包的数据包特性中的视频帧数合计值。
在上述声音数据包索引的音频帧数中,原样记录对应AV数据包的数据包特性中的同名字段的值。
在上述声音数据组索引的总音频帧中,记录对应AV数据包的数据包特性中的音频帧数合计值。
在上述链接指针索引的下一项目号中,记录与该节目的下一AV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包索引所存储的项目号。
在盘10的可记录区域13中,记录AV数据包作为信息主体。
AV数据包由物理上与逻辑上均连续的整数个分配单元构成。一个数据包的构造如图12所示,在数据包的最前面设置记录记录条件等的数据包特性,其后,以音频记录、视频记录的顺序加以记录。每个记录的开始位置是从数据包最前面起4的整数倍字节的位置,在其前后可设置其中记录0的任意长度的未使用区域。
数据包特性由一个数据包特性首部与多个数据包特性表构成。
置于数据包特性最前面的数据包特性首部由数据包标记符(8字节)、数据包ID(4字节)、格式版本(2字节)、数据包规模(1字节)、数据包特性表数(1字节)等16字节组成。
在数据包标记符中,记录表示是数据包最前面的码型(00h,00h,00h,00h,FFh,FFh,00h,00h)。
在数据包ID中记录表示该数据包是AV数据包的ID(41h,56h,70h,6Bh)。
在格式版本中记录当前版本的代码(0101h)。
在数据包规模中,以簇为单位,记录该数据包的总长度。
在数据包特性表数中,记录该数据包特性所包含的数据包特性表数。因AV信息表必然存在,故该值必定为1以上。
数据包特性表记录该AV数据包所含的音频记录及视频记录相关的信息、应与此同时再现的VBI数据及文字、图形数据(TBD)。虽然AV信息表必须记录在最前面,但其它表可任选,可以任意顺序记录任何表。但在一个数据包特性中,同一类的数据包特性表不能记录多次。各表是长度可变的,在最前面放置表ID和下一表指针。
图13是用盘10记录再现信息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的构成框图。
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包括:输入输出音频数据的音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11、输入输出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21、对音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11和视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21产生基准信号的采样基准信号产生部131、压缩扩展音频数据的音频压缩扩展部112、暂存音频数据的存储器113、压缩扩展视频数据的视频压缩扩展部122、暂存视频数据的存储器123、控制音频数据与视频数据传送的数据传送控制部132、暂存数据传送控制部132所控制的数据的存储器133、向盘10记录数据用于再现的记录/再现部134、控制上述各部的系统控制器136、连接该系统控制器136的程序ROM137和工作RAM138。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是对光磁记录媒体构成的盘10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光磁记录再现装置。上述记录/再现部134包括:编码解码数据的编码/译码电路341、驱动磁头342a的磁头驱动电路342、向盘10照射激光并检测其反射光的激光头343、从激光头343检测到的反射光再生聚焦误差信号(FE),推挽信号(PP)和光磁再现信号(MO)的RF放大器344、根据来自RF放大器344的推挽信号(PP)再现与盘10的引导槽中形成的槽摆动相应的信号并把ADIP译码的地址译码器345、放置驱动盘10的主轴电机346、在盘10的径向驱动上述磁头342a和激光头343的螺纹机构347、根据上述RF放大器344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推挽信号(PP)等控制聚焦伺服、跟踪伺服、螺纹伺服和主轴伺服的伺服电路348。
在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盘10由主轴电机346旋转驱动。在记录/再现时,由激光头343向盘10照射激光。记录时,激光头343输出高能级的激光以加热记录道直至居里温度,再现时,输出较低能级的激光以利用磁克尔效应(kerr effect)从反射光检测数据。
为此,在激光头343上装载作为激光输出手段的激光二极管、偏振光分光镜和物镜等构成的光学系统及检测反射光的检测器等。物镜343a由双轴机构343b在盘半径方向及在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加以保持。
间隔盘10,磁头342a配置在与激光头343相对的位置上。磁头342动作,以向盘10施加由提供的数据调制的磁场。
整个激光头343和磁头342a可由螺纹机构347在盘半径方向移动。
在再现动作中,激光头343从盘10检测的信息提供给RF放大器344。RF放大器344,通过对提供的信息作运算处理,抽取再现RF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槽信息GFM(盘10上记录作为前槽(摆动槽)的绝对位置信息)等。
抽取的再现RF信号提供给编码/译码部341。跟踪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提供给伺服电路348,槽信息GFM提供给地址译码器345。
伺服电路348,根据提供的聚焦误差信号(FE)、推挽信号(PP)和来自微型计算机构成的系统控制器136的道跳动(转移)指令、访问指令及主轴电机346的旋转速度检测信息等,产生各种伺服驱动信号,控制两轴机构343b和螺纹机构347,从而控制聚焦和跟踪,并且控制主轴电机346为恒定线速度。
地址译码器345译码提供的槽信息GFM,从而抽取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36用于多种控制动作。
编码/译码部341使RF放大器27提供的光磁再现信号(MO)二值化,以EFM(八-十四调制)方式进行解调,进而以CIRC(cross interleavedReed-Solomon coding;交织里德—所罗门编码)方式进行纠错译码处理。由编码/译码部341进行EFM解调、CIRC等译码处理的AV数据,由数据传送控制部32暂写入缓冲存储器33。
从该缓冲存储器33读出的音频数据提供给音频压缩扩展处理部12,而视频数据提供给视频压缩扩展处理部22。编码/译码部341向数据传送控制部32提供的记录信号附加CIRC方式的纠错代码,进而以EFM方式进行调制,把该记录信号提供给磁头驱动电路342。对于再现RF信号,在编码/译码部341中进行EFM解调、CIRC等译码处理,这时,也抽取地址、子码等,向系统控制器36提供。
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的记录系统运作如下。
即,音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11根据抽样基准信号产生部131产生的基准信号,以预定码长抽样外部输入的音频数据并输出音频抽样信号。视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21,根据抽样基准信号产生部131产生的基准信号,以预定码长抽样外部输入的视频(活动图像或静止图像)数据,并输出视频抽样信号。
音频压缩扩展部112在存储器113中暂存音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11的音频抽样信号,读出预定个数据作为一群,由例如ATRAC(Adaptive TransformAcoustic Coding:自适应变换声编码)等高效编码方法变换成音频高效编码信号。
视频压缩扩展部122,在存储器23中暂存视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21的视频抽样信号,读出预定个数数据作为一群,由例如MPEG等高效编码方法变换成视频高效编码信号。
数据传送控制部132,把音频压缩扩展部12及视频压缩扩展部22各自不定期输出的信号暂存在存储器33。其后,根据系统控制器136的指令,按规定单元分别从存储器133读出各信号,加以多路复用后,添加识别信息。该添加识别信息的信号,以对记录/再现部134合适的转送速度和定时输出。但多路复用和识别信息的添加也可在对存储器133存储的时刻进行。
在记录/再现部34中,根据系统控制器136的指令,以CIRC方式,向数据传送控制部32提供的记录信号添加纠错代码,进而,以EFM方式进行调制并向磁头驱动电路342提供记录信号,在盘10中记录数据。这时,系统控制器136向激光头343提供控制信号以输出记录能量级的激光。
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的再现系统运作如下。
即,记录/再现部134,根据系统控制器136的指令,使从盘10读取的光磁再现信号(MO)二值化,以EFM方式进行解调,进而以CIRC方式进行纠错译码处理,由此再现AV数据。由数据传送控制部132把该AV数据暂写入缓冲存储器33。由激光头343从盘10读取数据及从激光头343至缓冲存储器33系统中的再现数据传送,以8.7M比特/秒速率且通常间歇进行。写入缓冲存储器33的数据按定时读出,该定时使再现数据的传送速率为0.3M比特/秒(ATRAC)、4-8比特/秒(MPEG)。音频数据提供给音频压缩扩展处理部112,视频数据提供给视频压缩扩展处理部122。
音频压缩扩展部112以与压缩时相反的顺序扩展输入信号,然后存入存储器113,按记录时的顺序读出,作为音频抽样信号输出。又,视频压缩扩展部122,以与压缩时相反的顺序,扩展输入信号,存储在存储器123,按照记录时的顺序读出,输出作为视频抽样信号。
其后,音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11,根据抽样基准信号产生部31产生的基准信号,把音频压缩扩展部112输出的音频抽样信号变换成声音信号,向外部输出。视频数据输入输出部121,根据抽样基准信号产生部131产生的基准信号,把视频压缩扩展部122输出的视频抽样信号变换成图像信号,向外部输出。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系统控制器136,例如由CPU等构成,根据从外部输入的记录/再现开始或结束等控制指令,进行图14流程图所示的控制动作。用于实现该记录/再现装置100各种操作的程序等存储在与上述系统控制器136连接的程序ROM28中。在工作RAM29中适当保持系统控制器136进行各种处理所必需的数据和程序等。
具体而言,首先,系统控制器136对安装在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的盘10从RTOC区域再现RTOC信息(步骤S1),再现的RTOC信息存储在工作RAM140中(步骤S2)。
然后,上述系统控制器136,根据道管理系统(TMS)中的道描述表(TDT)中所含的道/文件夹描述符,在上述工作RAM140产生道/文件夹号、数据分配和数据长度表(步骤S3)。
接着,系统控制器136再现图7所示的可记录数据区域中的管理道优先区域(步骤S4)。
接着,系统控制器136,参照与上述道/文件夹号对应的卷索引道中的数据包索引表所含的项目号,抽取对应的节目特性中所包含的数据包索引项目号,在工作RAM 140产生项目号表(步骤S5)。
进而,系统控制器136,参照与上述数据包索引项目对应的卷索引道内的数据包索引表中所包含的项目号,根据索引属性,判别数据包(活动图像/声音)/数据组(活动图像/声音)(步骤S6)。
系统控制器136取得数据包规模、视频帧或数据包总规模、数据包数、视频帧数并存储于上述工作RAM140(步骤S7)。
接着,系统控制器136等待用于的访问指令(步骤S8),根据访问指令所指的道对应的ID,参照工作RAM140的特性表中的项目号。参照与该参照的项目号对应的节目特性中的数据包索引项目号。系统控制器136,根据索引特性,判别与数据包索引项目号对应的数据包索引是数据包(活动图像/声音)还是数据组(活动图像/声音)(步骤S9)。
在上述步骤S9中判别结果是数据组,即访问指令所指的道是数据组索引(活动图像/声音)时,系统控制器136,根据工作RAM140的道/文件夹号、数据分配和数据长度表,按照访问指令所指道号对应的数据分配、数据长度,开始进行访问(步骤S10)。
接着,系统控制器136读出工作RAM140中数据组索引(活动图像/声音)中所包含数据包总规模及数据包数,代入变量x,y(步骤S11)。
把访问后再现的数据包特性中包含的数据包规模代入变数a(步骤S12)。
因对构成数据组索引的一个包访问已完成,对变量y递减1(步骤S13),判定变量y是否为0(步骤S14)。
在上述步骤S14中判定结果为“否”,即变量y不为0时,判断为构成数据组索引的全部数据包访问尚未完成。为重新运算构成数据组索引的剩余数据包的总数据长度,系统控制器136令变量x为x-a(步骤S15)。
接着,判断是否有对下一数据包的访问指令(步骤S16),若有下一数据包的访问指令,则只转送变量a(即数据包规模)(步骤S17)。
系统控制器136判定变量x是否为0(步骤S18)。
在上述步骤18中判定结果为“否”,即变量x不为0时,判断为构成数据组索引的全部数据包访问尚未完成,系统控制器136返回步骤S12,重复步骤S12至S18的处理,对访问指令所指的道进行访问。
若上述步骤S14或S18中判定结果为“是”,即变量y为0或变量x为0时,判断为对构成数据组索引的全部数据包访问已完成,系统控制器136结束对访问指令所指的道进行的访问。
若上述步骤S9的判别结果是“数据包”,即访问指令所指的道是数据包(活动图像/声音)时,系统控制器136,从上述工作RAM140中的道/文件夹号、数据分配和数据长度表,读出与访问指令所指的道号对应的数据分配、数据长度及数据包规模,对访问指令所指的道进行访问(步骤S19)。
在信息记录再现装置100的系统控制器136中,如图15A和图15B所示的盘图和管理区域TOC的管理形态所示,在节目区域所记录的各节目上添加首部,在该首部管理各节目的数据长度。进而,多个节目群集成1个数据组,在RTOC管理上述数据包最前面的记录开始位置(即节目1的记录开始位置a)。在管理道优先区域中,管理一个集聚数据组中所包含的数据包数和整个数据组的总数据长度(数据包总规模)。在本例子中,如图15B所示,数据包数为3,因而(t1+t2+t3)作为数据包总规模加以管理。这样,通过成批管理多个节目,可节省管理区域中的表。
在当作数据组处理的多个文件(数据包)的每一个作为“数据组***索引”加以管理时,每个数据包不必作为“数据组***索引”加以双重管理。上述“***”表示活动图像或声音。
在信息记录装置100中,系统控制器136,根据图16的流程图,产生各数据包的数据包索引。
具体而言,系统控制器136根据预定预定格式产生记录信息(步骤S41),判定数据是否活动图像模式(步骤S42)。
在步骤S42的判定结果为“是”,即若是活动图像模式时,系统控制器136接着判定数据包是否低速率模式(步骤S43)。
若步骤S43的判定结果为“否”,即,判定为高速率模式时,系统控制器136产生该数据包的单独索引即数据包索引(步骤S45)。而在上述步骤S43的判定结果为“是”,即判断为低速率模式时,系统控制器136产生连续多个数据包组成的信息记录组的索引,即数据组索引(步骤S46)。
在上述步骤S42的判定结果为“否”,即若为声音模式时,判别是否输入预定量的数据(步骤S44)。
若步骤S44的判定结果为“否”,即若未输入预定量数据时,产生该数据包单独的索引即数据包索引(步骤S47)。若判定结果为“是”,即若输入预定量数据时,则生成连续多个数据包构成的信息记录组的索引,即数据组索引(步骤S48)。
如上所述,通过把低质量图像的多个文件(数据包)作为数据组索引加以成批管理,可节省管理数据包的有限的数据包索引。进而,通过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字音频信号的数据量,自动切换用数据组索引管理文件或用数据包索引管理文件,可用数据组索引以成批方式管理连续的数字音频信号。

Claims (7)

1.一种再现装置,它用于再现记录媒体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该记录媒体包括:离散地记录多个单元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的节目区域,每个数据包由管理整个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管理所述数据包在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记录地址的第1管理区域;管理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中所包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总数据长度的第2管理区域;所述再现装置包括:
再现所述第1管理区域、第2管理区域和节目区域的再现手段;
存储由所述再现手段从所述第1管理区域和第2管理区域再现的管理信息的存储手段;
控制手段,当指令访问任意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时,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手段中的管理信息,控制所述再现手段的移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管理区域中还管理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中所包含的总帧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管理区域中还管理所述每个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帧数、识别各数据包类别的描述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指令访问所述任意数据组时,所述控制手段,根据所述存储手段中所存储的第1管理区域的记录地址,把所述再现手段移送到构成所述数据组的最前的数据包;同时,在所述移送完成后,根据所述再现手段再现的数据包首部所含数据长度、所述存储手段所存储的第2管理区域的数据包数和总数据长度,对构成数据包的各数据组顺次进行访问控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每个数据包的描述符用于识别所述数据包主数据部是视频信息还是音频信息。
6.一种再现方法,用于再现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该记录媒体包括:离散地记录多个单元数据包集合成的数据组的节目区域,每个数据包由管理整个数据包数据长度的首部与主数据部构成;管理所述数据包在所述节目区域中的记录地址的第1管理区域;管理所述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数据组中所包含的总数据包数及总数据长度的第2管理区域;该再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再现所述第1管理区域、第2管理区域和所述节目区域的再现步骤;
在存储器中存储从所述第1管理区域和第2管理区域再现的管理信息的存储步骤;
判断是否有访问集合多个数据包而成的任意数据组的指令的判断步骤;
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管理信息,访问所述访问指令指定的任意数据包的访问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指令访问所述任意数据组时,根据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第1管理区域的记录地址访问构成所述数据组的最前面的数据包的步骤;
在所述访问完成后,根据所述访问的数据包首部所包含的数据长度与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第2管理区域的数据包数和总数据长度,顺次访问构成数据包的各数据组的步骤。
CNB2004100068392A 1998-06-09 1999-06-09 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4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0992/1998 1998-06-09
JP16099398 1998-06-09
JP160993/98 1998-06-09
JP160993/1998 1998-06-09
JP160992/98 1998-06-09
JP16099298 1998-06-09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12726A Division CN1251230C (zh) 1998-06-09 1999-06-09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2822A true CN1542822A (zh) 2004-11-03
CN100514484C CN100514484C (zh) 2009-07-15

Family

ID=2648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127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1230C (zh) 1998-06-09 1999-06-09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CNB20041000683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4484C (zh) 1998-06-09 1999-06-09 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127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1230C (zh) 1998-06-09 1999-06-09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43452B1 (zh)
EP (1) EP1003173A4 (zh)
JP (1) JP3997709B2 (zh)
KR (1) KR100633821B1 (zh)
CN (2) CN1251230C (zh)
WO (1) WO19990650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7690B2 (ja) * 2000-06-12 2007-10-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装置、光記録媒体残量表示方法、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光記録媒体表示方法
JP4214665B2 (ja) * 2000-07-25 2009-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US7890741B2 (en) 2000-12-01 2011-02-15 O2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Low power digital audio decoding/playing system for computing devices
EP1386236B1 (en) * 2001-04-24 2007-02-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pping of consecutive regions for information blocks
KR100424473B1 (ko) * 2001-10-19 2004-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오디오 헤더 파싱방법
WO2003071535A1 (fr) * 2002-02-20 2003-08-28 Sony Corporation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e donnees, procede et appareil d'enregistrement de donnees, procede d'emission et de reception de donnees
KR20050003343A (ko) * 2003-06-30 2005-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저장 매체, 위치 정보의 기록/재생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0576331C (zh) * 2003-10-10 2009-12-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和记录方法
JP4141940B2 (ja) * 2003-11-28 2008-08-27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KR101102385B1 (ko) * 2004-01-06 2012-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에어컨의 실외기
KR101427647B1 (ko) * 2007-04-25 2014-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생성과 처리에 관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7153435B2 (ja) * 2017-10-12 2022-10-14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メモリのデータ書換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WO2020183899A1 (ja) * 2019-03-13 2020-09-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読取装置、記録方法、記録プログラム、読取方法、読取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磁気テー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6819A (ja) * 1987-10-30 1989-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階層型ディレクトリによる光ディスク管理システム
JP2712656B2 (ja) * 1989-10-25 1998-02-16 日本電気ホーム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Cd―rom記録方法
JPH0635780A (ja) * 1992-07-17 1994-02-1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大容量記憶装置のファイル管理方法
JP3463352B2 (ja) * 1993-07-23 2003-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JP2945842B2 (ja) * 1994-04-13 1999-09-06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記録方法、データ再生装置及びデータ再生方法
CA2168327C (en) * 1995-01-30 2000-04-11 Shinichi Kikuchi A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a data containing navigation data is recorde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a data according to navigationdata,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 data containing navigation data on a recording medium.
JPH08339637A (ja) * 1995-04-11 1996-12-24 Toshiba Corp 記録媒体とこの記録媒体へのデータの記録装置とその記録方法、その記録媒体からのデータの再生装置とその再生方法
US20020044757A1 (en) * 1995-08-04 2002-04-18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carrier, device for reading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the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icture information
CN100351911C (zh) * 1995-08-21 2007-1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根据交互控制实现意外性场景展开的多媒体光盘再生装置
US5838823A (en) * 1996-02-29 1998-11-17 Electronic Arts, Inc. Video image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JP3512098B2 (ja) * 1996-12-13 2004-03-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309252C (zh) * 1997-09-17 2007-04-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将视频数据记录在光盘的设备和方法
JP3560809B2 (ja) * 1998-04-28 2004-09-0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情報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43452B1 (en) 2003-11-04
KR20010022720A (ko) 2001-03-26
CN100514484C (zh) 2009-07-15
CN1274466A (zh) 2000-11-22
KR100633821B1 (ko) 2006-10-16
CN1251230C (zh) 2006-04-12
EP1003173A1 (en) 2000-05-24
WO1999065033A1 (fr) 1999-12-16
JP3997709B2 (ja) 2007-10-24
EP1003173A4 (en) 2006-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3560C (zh) 记录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218316C (zh) 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以及在盘上记录数据的盘记录装置
CN1154978C (zh) 记录装置、播放装置及其方法和记录/播放装置及其方法
CN101051506A (zh) 记录装置、再现装置及文件管理方法
CN1192386C (zh) 分配系统、分配方法、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00346418C (zh) 用于管理信息记录介质的缺陷的方法和设备
CN1310243C (zh) 记录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165165C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用于记录或再现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150540C (zh) 转录装置
CN1251230C (zh)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CN1117321A (zh) 信息管理方法、数据记录媒体、数据记录方法、信息检索方法和信息检索装置
CN1252563A (zh) 文件管理装置和方法及其记录介质
CN1182268A (zh) 记有数字复制管理数据的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重现装置
CN1288642A (zh) 用于记录或再现数据的信息记录媒体和装置及方法
CN1114922C (zh) 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346128A (zh) 记录介质、编辑方法和编辑设备
CN1408085A (zh) 文件管理方法及使用它的数据记录装置、数据再生装置、数据记录再生装置、以及用该文件管理方法记录的盘
CN1606075A (zh) 记录介质、记录和再现装置以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CN1465069A (zh) 再生装置和编辑装置
CN1179602A (zh) 编辑设备与编辑方法
CN101053034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生装置、再生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507628A (zh) 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244930C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215209A (zh) 同时记录和监视从伺服器发出的数据的记录装置的方法
CN1533566A (zh) 光盘识别装置和方法、光盘记录装置和光盘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