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4907A - 接收时分信号的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收时分信号的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4907A
CN1534907A CNA2003101207063A CN200310120706A CN1534907A CN 1534907 A CN1534907 A CN 1534907A CN A2003101207063 A CNA2003101207063 A CN A2003101207063A CN 200310120706 A CN200310120706 A CN 200310120706A CN 1534907 A CN1534907 A CN 1534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signal
circuit
initial value
receiv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07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井郁夫
佐藤久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34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49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5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bandpass amplifiers (H.F. or I.F.)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used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 H03G3/3078Circuits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for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04L5/148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operating bytew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And Gai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初始值寄存器(10)存储在接收帧开始时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在接收帧开始时,锁存部(72)将在前一接收帧结束时从初始值寄存器(10)取得并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可变增益放大器(4)基于该初始值放大从混频器(3)接收的信号。然后,通过由RSSI电路(6)、增益控制电路(7)以及D/A转换电路(8)构成的反馈环路,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增益,使得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恒定在预定的电平上。

Description

接收时分信号的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装置,特别涉及接收时分信号并控制该接收信号的增益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数字无线通信的复用方式中的一种,在PHS(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等中使用时分复用(以下称为“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在该TDD系统中,对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进行时分复用,并且以相同的频率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该系统对频率稳定性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而且具有能够降低基站发送机数量等优点,但是需要提高处理速度并降低随着处理速度的提高而产生的耗电。
因而,在该TDD系统中,为了降低耗电一般采用在信号发送时(以下,发送信号的区间称为“发送帧”。)关闭(OFF)接收系统的电源,在信号接收时(以下,接收信号的区间称为“接收帧”。)关闭(OFF)发送系统的电源的方法。
另一方面,由于离发送装置的距离、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衰减等原因,通过设有上述的接收系统电路的接收装置接收的信号通常都伴随着电平波动。于是,为了使这样的伴随着电平波动的信号稳定并接收,一般在接收装置设置调整接收信号的增益的自动增益调整装置(以下,也可以称为“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
在上述的TDD系统中需要提高处理速度,而且,在AGC中特别需要接收帧开始时的高速的增益调整特性。
相对地,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165272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方法: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系统和TDD系统中的设有AGC的接收系统电路中,通过与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地接通(ON)/关闭(OFF)不对AGC的增益调整特性产生影响的电路的电源来降低耗电,作为决定AGC的增益的增益控制电压,通过提供前一接收帧时的增益控制电压来改善接收帧开始时的AGC增益调整特性。
在TDD系统的AGC中,如果对每一个接收帧进行增益控制量的复位并由0开始控制增益,到增益稳定为止需要耗费时间,而且增益调整特性劣化。在上述的特开2000-16527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是一种通过使用前一接收帧的增益来改善AGC的增益调整特性的方法。但是,在发送帧中(不接收信号的期间)如果周围环境产生变化,那么接收帧开始时的AGC的增益调整特性将严重劣化。
因此,为了提高AGC的响应性,就要考虑到使AGC的增益控制高速响应。但是,如果简单地使AGC的增益控制高速响应,就导致耗电的增加。另外,为了高速响应也有设置附加电路的情况,这时,就存在导致电路面积增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能够提前断定AGC的增益,除了能够改善信号的接收特性,也能够通过缩短控制时间来降低增益控制所需的电力,因此有利于降低耗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接收帧开始时的AGC增益调整特性优良、且降低耗电的接收装置。
依据本发明,接收装置是一种接收被时分的信号的接收装置,其中设有:放大通过天线接收的信号使信号的电平为预定的电平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向可变增益放大电路输出增益控制量并控制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信号增益的增益控制电路,以及存储由外部设定的增益控制量的初始值的寄存器;在各接收帧中,增益控制电路从存储在寄存器的初始值开始增益的控制。
因此,依据该发明,可以由外部设定增益控制量的初始值,设置能够存储该初始值的寄存器,并且,从该初始值进行在接收帧中的接收信号的增益控制,因此,即使在非接收帧的期间周围环境变化,也能够从接收帧刚开始之后实现良好的增益控制特性。
至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形态以及优点,通过需参照附图理解的有关本发明的以下详细说明当可清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说明装有依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无线装置的总体框图。
图2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3是依据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的主要信号的工作波形图。
图4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5是依据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的主要信号的工作波形图。
图6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7是依据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的主要信号的工作波形图。
图8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9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图中的相同或者相当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概略说明装有依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无线装置的总体框图。
参照图1,无线装置100设有:接收装置1、发送装置102、控制器104、存储器106以及收发分离器108。该无线装置100由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设置构成这些各部分的电路的集成电路构成。
该无线装置100通过上述的TDD方式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在接收信号的接收帧时,接收装置1从天线11经由收发分离器108接收信号,并通过设置在内部的AGC将其接收的信号放大到预定的信号电平作为接收信号RS输出到控制器104。另外,接收装置1从控制器104以预定的定时接收通过AGC控制接收信号的增益时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并将该接收的初始值存放到设置在内部的初始值寄存器。这里,预定的定时是指无线装置100的电源被接通时,或者无线装置100被复位时。至于初始值寄存器,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控制器104控制该无线装置100中的各装置的工作。在接收帧时,如果从接收装置1接收接收信号RS,控制器104就将该接收到的接收信号RS存放到存储器106中。另外,控制器104将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和图中未示出的接收期间信号等控制信号输出到接收装置1。
另一方面,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帧时,接收装置1基于从控制器104接收的控制信号,将指定的电路以外的电源关闭。对于接收装置1的结构和工作,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在发送帧时,控制器104从存储器106读出信号,并将该读出的发送信号TS输出到发送装置102。另外,控制器104将用以向发送装置通知正在发送帧中的发送期间信号等控制信号输出到发送装置102。
存储器106设有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图中未示出)。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接收信号RS等信号。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事先被设计的上述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
发送装置102从控制器104接收发送信号TS,并将该发送信号TS的信号电平放大并输出到收发分离器108。然后,发送装置102基于从控制器104接收的控制信号,在接收帧时关闭电源。
收发分离器108根据从控制器104接收的分离信号DIS,将接收装置1和发送装置102中的任一方与天线11连接,并断开另一方。分离信号DIS是与上述的接收期间信号和发送期间信号同步的信号。
如上所述,在无线装置100的接收帧中,接收装置1经由收发分离器108与天线11连接进行信号的接收工作,并关闭发送装置102的电源。另一方面,在发送帧中,发送装置102经由收发分离器108与天线11连接进行发送工作,并且除了指定的电路外关闭接收装置1的电源。然后,通过该接收帧和发送帧每预定的时间交替进行切换,无线装置100在一个频带上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图2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2,接收装置1设有:低噪声放大器(以下也可以称为“LNA(Low Noise Amplifier)”)2、混频器3、可变增益放大器4、滤波器5、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电路6、增益控制电路7、数字/模拟(D/A)转换电路8、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以及初始值寄存器10。增益控制电路7包括控制部71和锁存部72。
LNA2经由收发分离器108接收由天线11接收的时分无线信号,并对该接收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然后输出到混频器3。混频器3将从LNA2接收的信号与从图中未示出的局部振荡电路接收的局部振荡信号混频,频率变换成预定频带的信号。可变增益放大器4基于从D/A转换电路8接收的增益控制电压VG放大从混频器3接收的信号电平。滤波器5从由可变增益放大器4被电平放大的信号中除去图像信号,将接收信号RS输出到图1中所示的控制器104(图中未示出)和RSSI电路6。RSSI电路6检测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将与该信号电平对应的电平检测信号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7。
增益控制电路7中的控制部71,基于从RSSI电路6接收的电平检测信号确定在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增益控制量,并将所确定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这里,控制部71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接收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当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逻辑高)电平时,将所确定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另一方面,当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L(逻辑低)电平时,控制部71不将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对于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锁存部72对从控制部71接收的增益控制量加以锁存,并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到D/A转换电路8。也就是说,锁存部72在从控制部71接收增益控制量时,将所接收的增益控制量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到D/A转换电路8。另一方面,锁存部72在没有从控制部71接收到增益控制量时,将锁存的增益控制量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到D/A转换电路8。
另外,锁存部72以预定的定时从初始值寄存器10取得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并用所取得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更新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具体地说,锁存部72按照来自控制部71的指示,在接收帧结束时取得从初始值寄存器10输出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并加以锁存。然后,锁存部72将该值一直保持到下一接收帧开始,并在接收帧开始时,将该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到D/A转换电路8。
D/A转换电路8将从增益控制电路7中的锁存部72以数字值输出的增益控制值CNTL,转换成模拟的增益控制电压VG并输出到可变增益放大器4。
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从控制器104接收接收期间信号RCV,并生成与接收期间信号RCV同步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并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7的控制部71。这里,接收期间信号RCV是在接收帧期间成为H电平的信号,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是指示由增益控制电路7中的控制部71产生的增益控制的信号。
初始值寄存器10存储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这里,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是在接收帧开始时的增益控制量的初始值。从初始值寄存器10输出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在接收帧结束时被增益控制电路7中的锁存部72取得。再有,也可以设置成在接收帧结束时初始值寄存器10向锁存部72输出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
在图1中所示的无线装置100的电源被接通时,由控制器104在初始值寄存器10设定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具体地说,在无线装置100的电源接通时,控制器104对整个无线装置100进行复位处理。然后,作为该复位处理的一部分,控制器104将存储在存储器106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从存储器106读出,并将所读出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下载到接收装置1的初始值寄存器10。
这里,由控制器104设定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到初始值寄存器10的定时,不一定是在无线装置100的电源从关闭到接通时,也可以是在不伴随电源的接通的复位时。
这样,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就可以由接收装置1的外部设定。而且,在该接收装置1中,基于按照接收装置1与信号发送源的发送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的信号传播衰减量事先被设计的增益控制量,作为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被设定。
再有,接收期间信号RCV除了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还提供给LNA2、混频器3、可变增益放大器4、滤波器5以及RSSI电路6。而且,上述各电路在接收期间信号RCV为H电平时,被接通电源进行工作,在接收期间信号RCV为L电平时,被关闭电源停止工作。
还有,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初始值寄存器10以及锁存部72,分别构成“期间生成电路”、“寄存器”以及“保持电路”。
为了减少耗电,该接收装置1在接收帧期间外,将锁存部72和初始值寄存器10以外的电源关闭。不关闭锁存部72的电源,是因为在接收帧结束时需要将取得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一直保持到下一接收帧。并且,不关闭初始值寄存器10的电源,是因为需要对由控制器104设定的初始值进行存储并保持。
然后,在接收帧开始时,增益控制电路7中的锁存部72将在前一接收帧结束时从初始值寄存器10取得并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如果可变增益放大器4从锁存部72经由D/A转换电路8接收该值,可变增益放大器4就基于该初始值放大从混频器3接收的信号。之后,通过由RSSI电路6、增益控制电路7以及D/A转换电路8构成的反馈环路,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增益,使得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恒定在预定的电平上。
本实施例1的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与在接收帧中成为H电平的接收期间信号RCV同步地生成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也就是说,在接收帧中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电平。因此,在实施例1中,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接收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进行工作的增益控制电路7,从接收帧的开始到结束,基于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来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增益。
图3是依据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1的主要信号的工作波形图。
参照图3,时刻T1~T2和时刻T3之后为接收帧,时刻T1之前和时刻T2~T3为发送帧。在时刻T1之前,增益控制值CNTL为保持在锁存部72中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接收期间信号RCV和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均为L电平。
若在时刻T1成为接收帧,接收期间信号RCV成为H电平。与此相应地,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H电平。另外,锁存部72将在发送帧中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的初始值输出。然后,可变增益放大器4基于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放大接收信号的增益。
在作为接收帧的时刻T1~T2期间,接收期间信号RCV为H电平,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与接收期间信号RCV同步地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H电平。因此,在时刻T1~T2期间,增益控制电路7输出基于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确定的增益控制值CNTL,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中的增益。
若在时刻T2接收帧结束,锁存部72取得从初始值寄存器10接收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并用所取得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更新在内部锁存的值。然后,将锁存部72和初始值寄存器10以外的各电路的电源关闭,锁存部72保持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至下一接收帧开始的时刻T3。
若在时刻T3再次成为接收帧,锁存部72将保持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的初始值输出。其后与时刻T1之后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再有,在本实施例1中,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与接收期间信号RCV完全同步,因此,也可以不设置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使增益控制电路7直接接收接收期间信号RCV,并基于该接收期间信号RCV进行增益控制。
如上所述,依据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1,可以由外部设定增益控制量的初始值,设置能够存储该初始值的初始值寄存器10,并且,从该初始值进行在接收帧中的接收信号的增益控制,因此,即使在非接收帧期间周围环境变化,也能够从接收帧刚开始后就实现良好的增益控制特性。
实施例2
在接收时分信号的接收装置中,特别重要的是使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从接收帧刚开始之后恒定,也就是说,在接收帧刚开始之后的AGC的增益控制特性特别重要。另一方面,在稳定状态中,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变动小,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控制量的变化也小。因此,在实施例2中,只有在接收帧开始之后的预定期间进行基于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的增益控制,而不进行其后的增益控制,因此,经过预定期间之后的增益控制量被固定在上述预定期间结束时的值。
图4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4,接收装置1A在依据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1的结构中,取代RSSI电路6、增益控制电路7以及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而分别设置RSSI电路6A、增益控制电路7A以及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增益控制电路7A在增益控制电路7的结构中,取代控制部71而包含了控制部71A。
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生成从接收期间信号RCV的接收定时开始的预定期间设为H电平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该接收期间信号RCV从图1中所示的控制器104(图中未示出)接收,而且,将生成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7A和RSSI电路6A。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在内部设有计时器,该计时器对上述预定的期间计时。
另外,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生成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该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在从经过了上述预定的期间时到接收期间信号RCV关闭为止期间设为H电平,并将该生成的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7A。这里,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是指示增益控制电路7A,不进行根据增益控制电路7A的控制部71A的增益控制,将锁存部72锁存的值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的信号。
控制部71A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接收H电平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时,将基于从RSSI电路6A接收的电平检测信号确定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另外,控制部71A在接收L电平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时,不是将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而是停止其工作。另外,控制部71A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接收H电平的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时,指示锁存部72输出锁存的值。
RSSI电路6A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接收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电平时,将与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对应的电平检测信号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7A。另一方面,RSSI电路6A在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L电平时停止其工作。
由于接收装置1A中其它的电路结构与接收装置1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与依据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1相同,该接收装置1A在接收帧之外,将锁存部72和初始值寄存器10以外的电源关闭。而且,在接收帧开始时,锁存部72将在前一接收帧结束时从初始值寄存器10取得并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输出。
其后,在该接收装置1A中,只在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生成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电平的预定期间,通过由RSSI电路6、增益控制电路7以及D/A转换电路8构成的反馈环路,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中的增益,使得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恒定在预定的电平上。
然后,如经过了该预定的期间,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L电平,将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设为H电平。由此,RSSI电路6A和控制部71A停止其工作,增益控制值CNTL值被固定在由锁存部72锁存的经过了上述预定期间时的增益控制量的值上。
图5是依据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1A的主要信号的工作波形图。
参照图5,时刻T1~T3和时刻T4之后为接收帧,时刻T1之前和时刻T3~T4为发送帧。在时刻T1之前,增益控制值CNTL为保持在锁存部72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接收期间信号RCV、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以及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均为L电平。
若在时刻T1成为接收帧,则接收期间信号RCV成为H电平。与此相应地,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H电平。另外,锁存部72将在发送帧中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的初始值输出。然后,可变增益放大器4基于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放大接收信号的增益。
在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电平的时刻T1~T2期间,增益控制电路7A输出基于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确定的增益控制值CNTL,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中的增益。
在从时刻T1经过了预定时间后的时刻T2,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L电平,将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设为H电平。因此,在时刻T2之后,RSSI电路6A和控制部71A停止其工作,增益控制值CNTL被固定在由锁存部72锁存的时刻T2经过时的值。
在时刻T3接收帧结束时,锁存部72取得从初始值寄存器10接收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并用所取得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更新在内部锁存的值。然后,将锁存部72和初始值寄存器10以外的各电路的电源关闭,锁存部72保持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直到下一接收帧开始的时刻T4。
在时刻T4再次成为接收帧时,锁存部72将保持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的初始值输出。其后与时刻T1之后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如上所述,依据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1A,从存储在初始值寄存器10的初始值进行接收帧中的接收信号的增益控制,而且,在经过增益控制稳定的预定期间之后,不再进行增益控制而固定在经过预定期间时的值,并停止RSSI电路6A和增益控制电路7A中的控制部71A的工作,因此,能够在早期就确定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增益控制量,降低增益控制的耗电。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在接收信号的标头信息接收中进行,而且,标头信息接收之后的增益控制量被固定在标头信息接收完毕时的值。
图6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6,在依据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1A结构中,接收装置1B取代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而设置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
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从图1中所示的控制器104(图6中未示出)接收接收期间信号RCV和标头检测信号HEAD。然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在接收期间信号RCV的接收定时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H电平,之后在接收的标头检测信号HEAD的接收定时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L电平。另外,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在标头检测信号HEAD的接收定时将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设为H电平。
这里,标头检测信号HEAD是与接收信号的开头所包含的标头信息的接收完毕响应而发生的信号,它由控制器104发生。而且,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将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在到接收期间信号RCV关闭为止设为H电平。
另外,接收装置1B中其它的电路结构与接收装置1A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图7是依据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1B的主要信号的工作波形图。
参照图7,时刻T1~T3和时刻T4之后为接收帧,时刻T1之前和时刻T3~T4为发送帧。在时刻T1之前,增益控制值CNTL为保持在锁存部72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接收期间信号RCV、标头检测信号HEAD以及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均为L电平。
在时刻T1成为接收帧时,接收期间信号RCV成为H电平。与此相应地,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H电平(图中未示出)。另外,锁存部72将在发送帧中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的初始值输出。然后,可变增益放大器4基于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值放大接收信号的增益。
时刻T1~T2期间为接收接收信号中的标头信息的标头期间,增益控制电路7A在该标头期间,输出基于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确定的增益控制值CNTL,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中的增益。
在时刻T2标头期间结束时,控制器104产生标头检测信号HEAD。然后,如果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从控制器104接收到标头检测信号HEAD,就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L电平(图中未示出),将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设为H电平。因此,在时刻T2之后,RSSI电路6A和控制部71A停止其工作,增益控制值CNTL被固定在由锁存部72锁存的时刻T2经过时的值。
在时刻T3接收帧结束时,锁存部72取得从初始值寄存器10接收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并用所取得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更新在内部锁存的值。然后,将锁存部72和初始值寄存器10以外的各电路的电源关闭,锁存部72保持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直到下一接收帧开始的时刻T4。
在时刻T4再次成为接收帧时,锁存部72将保持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的初始值输出。其后与时刻T1之后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如上所述,依据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1B,从存储在初始值寄存器10的初始值进行接收帧中的接收信号的增益控制,而且,只有在接收接收信号的标头信息期间进行增益控制,因此,与实施例2相同地,能够在早期就确定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增益控制量,降低增益控制的耗电。
另外,在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中,无需设置计时器,因此,接收装置1B的电路面积被缩小。
实施例4
依据实施例4的接收装置,设有两个可变增益放大器,它与依据设有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1相对应。
图8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8,在依据实施例1的接收装置1结构中,接收装置1C还设有:可变增益放大器4A、滤波器5A、RSSI电路12、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以及D/A转换电路8A,并取代增益控制电路7和初始值寄存器10,分别设置增益控制电路7B和初始值寄存器10A。增益控制电路7B包括控制部71B和锁存部72A。
可变增益放大器4A基于从D/A转换电路8A接收的增益控制电压VG2,放大从滤波器5接收的信号电平。滤波器5A从被可变增益放大器4A电平放大的信号中除去图像信号,将接收信号RS输出到图1中所示的控制器104(图8中未示出)和RSSI电路6。RSSI电路12检测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输入信号的信号电平,将与该信号电平对应的电平检测信号输出到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
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分别从RSSI电路6、12接收与增益控制后和增益控制前的接收信号对应的电平检测信号,并对该两个电平检测信号的信号电平进行比较,然后基于该比较结果确定可变增益放大器4、4A中的增益控制量,并将该确定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增益控制电路7B。
增益控制电路7B中的控制部71B,从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接收可变增益放大器4、4A的增益控制量,并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接收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电平时,将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A。另一方面,控制部71B在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L电平时,不输出各增益控制量到锁存部72A。
锁存部72A对从控制部71B接收的各增益控制量加以锁存,并分别作为增益控制量CNTL1、2输出到D/A转换电路8、8A。也就是说,锁存部72A在从控制部71B接收各增益控制量时,分别将所接收的各增益控制量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1、2分别输出到D/A转换电路8、8A。另一方面,锁存部72A在没有从控制部71B接收到各增益控制量时,将锁存的各增益控制量分别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1、2输出到D/A转换电路8、8A。
另外,锁存部72A在接收帧结束时从初始值寄存器10A取得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并分别用该取得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更新锁存的可变增益放大器4、4A的各增益控制量。然后,锁存部72A将这些值一直保持到下一接收帧开始,并在接收帧开始时,将该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值分别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1、2输出到D/A转换电路8、8A。
D/A转换电路8A将从增益控制电路7B中的锁存部72A以数字值输出的增益控制值CNTL2,转换成模拟的增益控制电压VG2输出到可变增益放大器4A。
初始值寄存器10A存储分别与可变增益放大器4、4A对应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然后,在接收帧结束时,增益控制电路7B的锁存部72A取得从初始值寄存器10A输出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另外,也可以设置成在接收帧结束时初始值寄存器10A向锁存部72A输出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
与实施例1相同,该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值也在图1中所示的无线装置100的电源被接通时,或者在无线装置100被复位时,由图1中所示的控制器104设定在初始值寄存器10A。也就是说,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值,可以由接收装置1C的外部设定。
再有,接收期间信号RCV还提供给可变增益放大器4A、滤波器5A、RSSI电路12以及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而且,上述各电路也在接收期间信号RCV为H电平时,被接通电源进行工作,在接收期间信号RCV为L电平时,被关闭电源停止工作。
接收装置1C中的其它电路结构,与接收装置1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为了减少耗电,该接收装置1C也与接收装置1相同地,在接收帧之外,将锁存部72A和初始值寄存器10A以外的电源关闭。而且,在接收帧开始时,锁存部72A将在前一接收帧结束时从初始值寄存器10A取得并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值分别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1、2输出。
可变增益放大器4从锁存部72A经由D/A转换电路8接收与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的值对应的增益控制值CNTL1时,基于该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的值放大从混频器3接收的信号。并且,可变增益放大器4A从锁存部72A经由D/A转换电路8A接收与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2的值对应的增益控制值CNTL2时,基于该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2的值放大从滤波器5接收的信号。然后,基于增益控制前的信号和增益控制后的接收信号RS,由增益控制电路7B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4A的增益,使得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恒定在预定的电平上。
如上所述,依据实施例4的接收装置1C,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5
依据实施例5的接收装置,设有两个可变增益放大器,它与依据设有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实施例2的接收装置1A相对应。
图9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9,在依据实施例4的接收装置1C结构中,接收装置1D取代RSSI电路6、12,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增益控制电路7B以及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设有:RSSI电路6A、12A,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A,增益控制电路7C以及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
RSSI电路12A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接收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电平时,将与可变增益放大器4的输入信号的信号电平对应的电平检测信号输出到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A。另一方面,RSSI电路12A在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L电平时,停止其工作。
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A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接收H电平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时,将按照从RSSI电路6A、12A接收的电平检测信号的检测电平的比较结果确定的可变增益放大器4、4A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控制部71C。另一方面,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A在接收L电平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时,不将增益控制量输出到控制部71C,并停止工作。
控制部71C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接收H电平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时,将从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A接收的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A。并且,控制部71C在接收L电平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时,不将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锁存部72A,并停止工作。另外,控制部71C在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接收H电平的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时,指示锁存部72A将锁存的值输出。
对于接收装置1D中的其它电路结构,前面已说明,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为了减少耗电,该接收装置1D也与依据实施例4的接收装置1C相同地,在接收帧之外,将锁存部72A和初始值寄存器10A以外的电源关闭。而且,在接收帧开始时,锁存部72A将在前一接收帧结束时从初始值寄存器10A取得并锁存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1、2值分别作为增益控制值CNTL1、2输出。
其后,在该接收装置1D中,只有在由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生成的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为H电平的预定期间,基于被增益控制之前的信号和增益控制之后的接收信号RS,由增益控制电路7C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4A的增益,使得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恒定在预定的电平上。
然后,经过该预定的期间时,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没为L电平,将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设为H电平。由此,RSSI电路6A、12A,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A,以及控制部71C停止其工作,增益控制值CNTL1、2的值被固定在由锁存部72A锁存的、上述预定的期间经过时的增益控制量的值。
如上所述,依据实施例5的接收装置1D,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6
依据实施例6的接收装置,设有两个可变增益放大器,它与依据设有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实施例3的接收装置1B相对应。
图10是从功能上说明依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接收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10,在依据实施例5的接收装置1D结构中,接收装置1E取代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A,设有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对于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已在实施例3中进行说明,不再重复说明。另外,接收装置1E中其它的电路结构与接收装置1D相同,也不再重复说明。
在该接收装置1E中,只有在接收标头信息的标头期间,基于被增益控制之前的信号和增益控制之后的接收信号RS,由增益控制电路7C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4、4A的增益,使得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恒定在预定的电平上。
然后,经过标头期间时,增益控制期间生成电路9B将增益控制期间信号GCEN设为L电平,将增益保持期间信号HOLD设为H电平。由此,RSSI电路6A、12A,比较/增益控制电路13A,以及控制部71C停止其工作,增益控制值CNTL1、2的值被固定在由锁存部72A锁存的、标头期间经过时的增益控制量的值。
如上所述,依据实施例6的接收装置1E,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3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无线装置100是由一个半导体芯片上的集成电路构成,但也可以由分别的半导体芯片构成接收装置1(1A~1E)、发送装置102、控制器104、存储器106以及收发分离器108的各部分。此外,也可以由另一个半导体芯片只构成无线装置100中的一部分,即例如只构成存储器106。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检测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的电路采用了RSSI电路,但也可以取代RSSI电路而采用接收电平检测电路。相对于RSSI电路连续地检测接收信号RS的信号电平的变化,该接收电平检测电路只检测接收信号RS是否超过预定的电平,而且,虽然其精度比RSSI电路的精度差点,但具有能够减少耗电的优点。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初始值寄存器10(10A)所存储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INIT1、2),由接收装置外部的控制器104设定,但也可以是在接收装置内预先被设定的固定值。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初始值寄存器10(10A)所存储的增益控制量初始值INIT(INIT1、2),在无线装置100的电源接通时或复位时由外部的控制器设定,但也可以由利用该无线装置100的用户在任意定时设定任意值。因此,能够对在设计阶段确定的初始值结合实际使用状况进行修正。
再有,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增益控制量的初始值是基于按照接收装置与信号发送源的发送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的信号传播衰减量被设计的值,但该初始值的确定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此,可以是考虑接收装置的规格和其它接收装置的各种使用环境后被设计的值。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可变增益放大器4、4A用电压控制增益,但也可以用电流控制增益。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可变增益放大器4、4A作为独立的电路被设置,但可变增益放大器4、4A也可以是包含在LNA2,混频器3,或滤波器5、5A之内的电路结构。另外,RSSI电路或者能够取代该RSSI电路使用的接收电平检测电路,也可以设置在从LNA2到滤波器5、5A之间的任意位置上。
以上就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只是为了例示而已,并不构成限定本发明,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只由另附的权利要求书来加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接收被时分的信号的接收装置,其中:
设有放大通过天线接收的所述信号,使所述信号的电平成为预定的电平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
向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输出增益控制量来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所述信号的增益的增益控制电路,以及
存储由外部设定的所述增益控制量的初始值的寄存器;
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在各接收帧中,从存储在所述寄存器的所述初始值开始所述增益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值在该接收装置的电源被接通时或者在该接收装置被复位时,由所述外部设定于所述寄存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接收装置还设有检测所述信号的电平的信号电平检测电路;
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包括从所述寄存器取得所述初始值并加以保持的保持电路;
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在各接收帧中,从所述保持电路保持的所述初始值开始所述增益的控制,其后,基于通过所述信号电平检测电路检测出的信号电平确定所述增益控制量,并向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输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电路在所述接收帧结束时从所述寄存器取得所述初始值,将该被取得的初始值保持至下一接收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电路还保持从所述接收帧的开始经过预定的期间时的增益控制量;
所述增益控制电路,
在经过所述预定的期间之前,向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输出基于通过所述信号电平检测电路检测出的所述信号电平确定的所述增益控制量;
在经过所述预定的期间之后,将通过所述保持电路保持的经过所述预定的期间时的所述增益控制量向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生成所述预定的期间的期间生成电路;
所述期间生成电路向所述增益控制电路通知所述预定的期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期间生成电路包括对所述预定的期间计时的计时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时分的信号包括标头信息;
所述预定的期间为接收所述标头信息的期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检测通过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放大的信号电平的第一信号电平检测电路,以及
检测被输入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之前的信号电平的第二信号电平检测电路;
所述增益控制电路对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电平检测电路分别检测出的第一和第二信号电平进行比较,并基于该比较的结果确定所述增益控制量,将所述确定的增益控制量输出到所述可变增益放大电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值基于从发送所述信号的发送装置向该接收装置传播所述信号时的信号衰减量确定。
CNA2003101207063A 2003-03-28 2003-11-28 接收时分信号的接收装置 Pending CN15349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90077A JP2004297673A (ja) 2003-03-28 2003-03-28 受信装置
JP90077/2003 2003-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4907A true CN1534907A (zh) 2004-10-06

Family

ID=3298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07063A Pending CN1534907A (zh) 2003-03-28 2003-11-28 接收时分信号的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190653A1 (zh)
JP (1) JP2004297673A (zh)
CN (1) CN15349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169A (zh) * 2020-06-23 2020-10-20 易兆微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近场通信pcd接收的agc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3476B1 (ko) * 2004-10-11 2007-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 단말기에서 송수신 장치의 이득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0598696B1 (ko) 2004-12-17 2006-07-10 인티그런트 테크놀로지즈(주) 전력 검출 회로를 포함하는 자동 이득 제어 회로.
KR100726958B1 (ko) 2006-08-22 2007-06-14 인티그런트 테크놀로지즈(주) 수신기 및 그 증폭이득 제어장치
JP5160263B2 (ja) * 2008-02-20 2013-03-13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信号処理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オーディオ装置ならびにボリウム切換方法
WO2010004638A1 (ja) 2008-07-10 2010-0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局、同期制御方法および同期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139223B1 (ko) * 2008-12-15 2012-04-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웨이크업 신호 통신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4117A (en) * 1978-11-06 1981-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gital record level setting system
US4930126A (en) * 1989-06-05 1990-05-29 Motorola, In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 suited for burst analog transmission
JP2730347B2 (ja) * 1991-10-09 1998-03-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機の自動利得制御方法
JP3243130B2 (ja) * 1994-10-31 2002-01-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付き受信装置
US6101229A (en) * 1996-04-04 2000-08-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circuit using a timeout counter
US6868263B2 (en) * 2002-06-10 2005-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gital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169A (zh) * 2020-06-23 2020-10-20 易兆微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近场通信pcd接收的agc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190653A1 (en) 2004-09-30
JP2004297673A (ja) 2004-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0546C (zh) 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及其中所用的基站和移动台
CN1168242C (zh) 进行连续外环功率控制的发送和接收设备和方法
US8472890B2 (en) Adjustable local oscillator path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transmitter
CN1223099C (zh) 无线发射机-接收机和接收射频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CN1292547C (zh) 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92515C (zh) 采用时分多址-时分双工传输方式的无线中继系统
CN1905401A (zh) 基设备、监视器终端和中继器设备
CN1647567A (zh) 蜂窝系统、基站及移动台、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148013C (zh) 改进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和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175587C (zh) 使用多个通信标准的设备的并行运行
CN1787589A (zh) 电压供给控制装置及电压供给控制方法
CN1232130C (zh) 改进使用功率控制算法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CN1754396A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系统以及方法
CN1619973A (zh) 移动通信终端和控制传输功率的方法
CN1222118C (zh)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该系统和方法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859675A (zh) 一种频率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311576A (zh) 通信装置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45599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状态功率控制机构
CN1677896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定时调停装置
CN1534907A (zh) 接收时分信号的接收装置
CN175640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接收方法
CN1893302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866776A (zh) 用于终端的下行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230016C (zh) 一种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系统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921579A (zh) 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的低中频接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