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2409A -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2409A
CN1532409A CNA03120869XA CN03120869A CN1532409A CN 1532409 A CN1532409 A CN 1532409A CN A03120869X A CNA03120869X A CN A03120869XA CN 03120869 A CN03120869 A CN 03120869A CN 1532409 A CN1532409 A CN 1532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r
flow path
gas flow
board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08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长v
李长祐
金永宗
安炳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031208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32409A/zh
Publication of CN1532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2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特征是:所述的下部轴承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气体流路;所述的上部轴承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气体流路;所述的机油回收流路一侧的气缸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气体流路,所述的第二气体流路分别与第一气体流路和第三气体流路相互连通,从而使下部消音器内的压缩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第一气体流路、第二气体流路和第三气体流路排出到压缩机外壳的内腔。其优点是:可减小压缩机旋转轴的长度,减小对输入功率的要求,降低制造成本,有助于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音。

Description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型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已有的高压密闭型压缩机一般由电动机构和压缩机构构成。所述的电动机构一般为由定子和转子构成的电动机,设置在压缩机外壳内腔的上部,用来为压缩机产生动力;所述的压缩机构设置在电动机构的下部,用来吸入、压缩和排出气体。
已有的高压密闭型压缩机一般采用导向板式排气导向结构,导向板式排气导向结构是将导向板压接在旋转体上,将气缸的内腔划分为吸气区域和压缩区域。压缩机工作时,旋转体进行旋转,在导向板式排气导向结构的引导下连续切换上述吸气区域和压缩区域,将压缩后的气体排出。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更具体地说明已有的高压密闭型压缩机的结构:
上述已有的密闭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包括:气缸2、上部轴承板3A、下部轴承板3B、旋转轴4、区划板5、第一导向板6A和第二导向板6B、第一弹簧组件7A和第二弹簧组件7B、上部消音器8A和下部消音器8B。所述的气缸2固定在上述压缩机外壳1内腔的下部,气缸2的内腔形成有用来吸入、压缩气体介质的内部空间V;所述的上部轴承板3A和下部轴承板3B分别固定结合在气缸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三者组成气缸组件;所述的旋转轴4与电动机构的转子(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同时贯穿结合在上部轴承板3A和下部轴承板3B上,将电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压缩机构;所述的区划板5的表面为正弦波形曲面,旋转轴4贯穿区划板5的中心,二者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或者旋转轴4与区划板5形成一体结构,区划板5的边缘与气缸2的内壁之间形成气密配合,区划板5将气缸2的内部空间V划分成分别密闭的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所述的第一导向板6A和第二导向板6B分别与区划板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接触形成气密配合,当所述的旋转轴4旋转时,将上述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划分成吸气区域和压缩区域;所述的第一弹簧组件7A和第二弹簧组件7B分别弹性地支撑在第一导向板6A和第二导向板6B上;所述的上部消音器8A和下部消音器8B分别设置在上部轴承板3A和下部轴承板3B的外周边缘上,其作用是减小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排出压缩气体时产生的排出噪音。
所述的气缸2内部空间V呈气缸形,被区划板5划分成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所述的内部空间V的外侧形成有若干个气体通路2b,通过这些气体通路2b,压缩后气体被引导到与气缸2上部相连通的排气管(图中未示出)排放出去。
所述的上部轴承板3A和下部轴承板3B的中央分别形成有用来支撑旋转轴4的轴承孔3a;这两个轴承孔3a壁的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垂直于上部轴承板3A和下部轴承板3B的导向板槽3b,所述的两个导向板槽3b分别使得第一导向板6A和第二导向板6B能够在槽内上下移动;所述的两个导向板槽3b的一侧上下对称地分别形成有排气口3c,这两个排气口3c用来将在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被压缩的气体分别排出到上部消音器8A和下部消音器8B内。
在所述的上部消音器8A和下部消音器8B上分别形成有排气孔8a和8b,排气孔8a和8b用来将从上部轴承板3A和下部轴承板3B的排气口3c的排出气体引导到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为了防止下部消音器8B的排气孔8b浸没在压缩机外壳1内腔中的机油中,下部消音器8B的排气孔8b的位置至少应高于外壳1内腔中的机油的液位。
图中4a为机油油路,SP为吸气管。
下面参照附图对上述已有的密闭型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压缩机的电动机构通电之后,电动机构的转子开始旋转,驱动压缩结构的旋转轴4旋转,区划板5也随之旋转;分别接触在区划板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第一导向板6A和第二导向板6B随着区划板5旋转开始沿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不断改变气缸内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的容积;在此过程中被吸入的气体连续不断地被吸入到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内,并随着区划板5的旋转被逐渐压缩,然后被压缩的气体分别交替地通过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的排气口3c排出;排出的气体分别通过上部消音器8A和下部消音器8B的排气孔8a、8b从外壳1的内腔排出。
与此同时,位于外壳1内腔底部的机油沿着旋转轴4的机油油路4a上升,其中一部分机油从上端喷洒在压缩机的电动机构上,用来冷却压缩;另一部分机油通过机油孔(图中未示出)流入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用来润滑压缩机构的活动部件。
上述已有的密闭型压缩机存在以下缺点:为了冷却压缩机的电动机构以及润滑压缩机构的滑动部件,需要预先将一定量的机油装入外壳1的内腔,如果机油面高于下部消音器8B的排气孔8b的位置,否则,在压缩机启动时,储存在外壳1的内腔底部的机油会通过下部消音器8B的排气孔8b流入下部消音器8B内部,很有可能阻碍压缩气体的排出,所以机油面要低于下部消音器8B的排气孔8b。由于上述原因,必须将旋转轴4延长至比下部消音器8B的下端还要低的位置,才能使旋转轴4的下端浸没在机油内,并使下部消音器8B的排气孔8b的位置高于机油面。但是延长旋转轴4的长度,不仅要增大电动机构的输入功率和偏心转矩,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压缩机的体积也将变大,因而降低了空间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的密封型压缩机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无需延长旋转轴的长度就能防止机油流入到下部消音器内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适用的密闭型压缩机包括:外壳、气缸、区划板、旋转轴、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上部轴承板、下部轴承板、上部消音器和下部消音器;所述的外壳的内腔底部装有一定量的机油;所述的气缸固定安装在外壳内腔的上半部,气缸的侧壁上形成与气缸的内部空间贯通的吸气口;所述的旋转轴与电动机构的转子(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所述的区划板将气缸的内部空间划分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旋转轴贯穿区划板的中心,二者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的上部轴承板和下部轴承板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使气缸的内部空间密封,上部轴承板呈圆盘形,其中央形成有第一轴承孔,第一轴承孔用来支撑旋转轴;所述的第一轴承孔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导向板槽;所述的第一导向板的滑动地插入第一导向板槽内,第一导向板的下端紧压在区划板的上表面形成气密滑动配合,随着区划板的旋转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的下部轴承板呈圆盘形,其中央形成有第二轴承孔,第二轴承孔与上部轴承板的第一轴承孔相互对准,第二轴承孔的一侧与第一导向板槽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导向板槽,第二导向板滑动地插入第二导向板槽内,第二导向板的下端紧压区划板的下表面上,随着区划板的旋转第二导向板沿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的旋转轴分别贯穿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形成气密滑动配合;所述的上部轴承板和下部轴承板上分别形成有排气口,这两个排气口分别与上部消音器和下部消音器相连通;所述的上部消音器内形成有第一共鸣空间,第一共鸣空间用来容纳上部轴承板的第一轴承孔;所述的第一共鸣空间上形成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可使从上部轴承板的第一轴承孔排出到上部消音器的压缩气体直接排向压缩机外壳的内腔;所述的下部消音器内形成有第二共鸣空间,第二共鸣空间用来容纳下部轴承板的第二轴承孔。
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的特征是:所述的气缸的气缸壁与压缩机外壳之间的形成有机油回收流路,机油回收流路用来将冷却压缩机电动机构之后的机油回收到压缩机外壳内腔的底部;所述的下部轴承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气体流路;所述的上部轴承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气体流路;所述的机油回收流路一侧的气缸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气体流路,所述的第二气体流路分别与第一气体流路和第三气体流路相互连通,从而使下部消音器内的压缩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第一气体流路、第二气体流路和第三气体流路排出到压缩机外壳的内腔。
所述的第三气体流路的出口位于上部消音器边缘的外侧。
所述的上部消音器的顶部形成有排气孔,上部消音器内的压缩气体可通过排气孔排出到压缩机外壳的内腔。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内形成有下部消音器共鸣空间,下部消音器共鸣空间使得下部消音器的内部空间通过第一气体流路、第二气体流路和第三气体流路与压缩机外壳的内腔连通。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的上端紧密地固定结合在下部轴承板的外周边缘上;下部消音器的下端紧密地结合在下部轴承板的第二轴承孔的孔壁的下端。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的上端的位置至少应高于压缩机外壳内腔底部的机油的液位。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的下端的周边形成有弹性压紧部位,弹性压紧部位的作用是提高下部消音器与下部轴承板的密封度,防止机油流入下部消音器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已有的密闭型压缩机相比,缩短了压缩机的旋转轴4的长度,因而减少了电动机构的输入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有助于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的密闭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已有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流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1:气缸                   11a:机油回收流路
11b:吸气口                11c:第二气体流路
21:上部轴承板             22:下部轴承板
21a:第一轴承孔            21b:导向板槽
22a:第二轴承孔            21c:第一气体流路
22c:第三气体流路          21d:排气口
31:上部消音器             32:下部消音器
31a:上部消音器共鸣空间    31b:排气孔
32a:下部消音器共鸣空间    32b:弹性压紧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适用的密闭型压缩机包括:外壳1、气缸11、区划板5、旋转轴4、第一导向板6A、第二导向板6B、上部轴承板21、下部轴承板22、上部消音器31和下部消音器32;所述的外壳1的内腔底部装有一定量的机油;所述的气缸11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腔的上半部,气缸11的侧壁上形成与气缸11的内部空间V贯通的吸气口11b;所述的旋转轴4与电动机构的转子(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所述的区划板5将气缸11的内部空间V划分成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旋转轴4贯穿区划板5的中心,二者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的上部轴承板21和下部轴承板22分别设置在气缸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使气缸11的内部空间V密封,上部轴承板21呈圆盘形,其中央形成有第一轴承孔21a,第一轴承孔21a用来支撑旋转轴4;所述的第一轴承孔21a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导向板槽21b;所述的第一导向板6A的滑动地插入第一导向板槽21b内,第一导向板6A的下端紧压在区划板5的上表面形成气密滑动配合,随着区划板5的旋转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的下部轴承板22呈圆盘形,其中央形成有第二轴承孔22a,第二轴承孔22a与上部轴承板21的第一轴承孔21a相互对准,第二轴承孔22a的一侧与第一导向板槽21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导向板槽22b,第二导向板6B滑动地插入第二导向板槽22b内,第二导向板6B的下端紧压区划板5的下表面上,随着区划板5的旋转第二导向板6B沿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的旋转轴4分别贯穿第一轴承孔21a和第二轴承孔22a形成气密滑动配合;所述的上部轴承板21和下部轴承板22上分别形成有排气口21d,这两个排气口21d分别与上部消音器31和下部消音器32相连通;所述的上部消音器31内形成有第一共鸣空间31a,第一共鸣空间31a用来容纳上部轴承板21的第一轴承孔21a;所述的第一共鸣空间31a上形成第一排气孔31b,第一排气孔31b可使从上部轴承板21的第一轴承孔21a排出到上部消音器31的压缩气体直接排向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内形成有第二共鸣空间32a,第二共鸣空间32a用来容纳下部轴承板22的第二轴承孔22a。
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的特征是:所述的气缸11的气缸壁与压缩机外壳1之间的形成有机油回收流路11a,机油回收流路11a用来将冷却压缩机电动机构之后的机油回收到压缩机外壳1内腔的底部;所述的下部轴承板22上形成有第一气体流路22c;所述的上部轴承板21上形成有第三气体流路21c;所述的机油回收流路11a一侧的气缸壁上形成有第二气体流路11c,所述的第二气体流路11c分别与第一气体流路22c和第三气体流路21c相互连通,从而使下部消音器32内的压缩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第一气体流路22c、第二气体流路11c和第三气体流路21c排出到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
所述的第三气体流路21c的出口位于上部消音器31边缘的外侧。
所述的上部消音器31的顶部形成有排气孔31b,上部消音器31内的压缩气体可通过排气孔31b排出到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内形成有下部消音器共鸣空间32a,下部消音器共鸣空间32a使得下部消音器32的内部空间通过第一气体流路22c、第二气体流路11c和第三气体流路21c与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连通。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的上端紧密地固定结合在下部轴承板3B的外周边缘上;下部消音器32的下端紧密地结合在下部轴承板3B的第二轴承孔22a的孔壁的下端。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的上端的位置至少应高于压缩机外壳1内腔底部的机油的液位。
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的下端的周边形成有弹性压紧部位32b,弹性压紧部位32b的作用是提高下部消音器32与下部轴承板3B的密封度,防止机油流入下部消音器32内。
图中SP是吸入管。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的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压缩机的电动机构通电启动之后,转子开始旋转,驱动旋转轴4与区划板5按照某一个方向旋转;分别压在区划板5的上下表面面上的第一导向板6A和第二导向板6B随着区划板5的旋转分别沿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不断改变气缸11的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的容积;与此同时,气体介质连续交替地被吸入到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内,并随着区划板5的旋转被逐渐压缩,被压缩的气体介质交替地通过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的排气口21d排向上部消音器31和下部消音器32的内部。
如图4所示,排入上部消音器31的压缩气体,经过止部消音器31的共鸣空间31a,最后通过第一排气孔31b排出到外壳1的内腔,减少了排气噪音;而排入下部消音器32的压缩气体,经过下部消音器32的共鸣空间32a,然后依次经过下部轴承板22的第一气体流路22c、气缸11的第二气体流路11c以及上部轴承板21的第三气体流路21c,最后排出到外壳1的内腔,减少了排气噪音。
与此同时,位于外壳1的内腔底部的机油的一部分通过旋转轴4的机油油路4a被抽吸上升,喷洒到压缩机的电动机构上,用来冷却电动机构;被抽吸的机油的另一部分则在机油油路4a的中部被引导到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用来润滑压缩机构的滑动部件。
由于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中的下部消音器32上没有设置独自的排气孔,所以紧密结合在下部轴承板22上的下部消音器32的一部分浸没在位于外壳1内腔底部的机油内,所以无需延长压缩机的旋转轴4的长度。
本发明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的优点是:与已有的密闭型压缩机相比,缩短了压缩机的旋转轴4的长度,因而减少了电动机构的输入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有助于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音。

Claims (7)

1.一种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其适用的密闭型压缩机包括:外壳、气缸、区划板、旋转轴、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上部轴承板、下部轴承板、上部消音器和下部消音器;所述的外壳内装有一定量的机油;所述的气缸固定安装在压缩机外壳内腔的下部,气缸上形成有吸气口;所述的区划板将气缸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密闭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的旋转轴贯穿结合在区划板的中央并与压缩机的电动机构的转子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分别紧压在区划板的上下表面上,随着区划板的旋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沿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的上部轴承板和下部轴承板分别安装在气缸的上下两端面上,使气缸的内部空间密封,上部轴承板和下部轴承板上分别形成有排气口;所述的上部消音器和下部消音器分别容纳上部轴承板和下部轴承板上的排气口,衰减排出压缩气体时产生的噪音;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的特征是:所述的气缸(11)的气缸壁与压缩机外壳(1)之间的形成有机油回收流路(11a),机油回收流路(11a)用来将冷却压缩机电动机构之后的机油回收到压缩机外壳(1)内腔的底部;所述的下部轴承板(2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气体流路(22c);所述的上部轴承板(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气体流路(21c);所述的机油回收流路(11a)一侧的气缸壁上形成有第二气体流路(11c),所述的第二气体流路(11c)分别与第一气体流路(22c)和第三气体流路(21c)相互连通,从而使下部消音器(32)内的压缩气体依次通过第一气体流路(22c)、第二气体流路(11c)和第三气体流路(21c)排出到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气体流路(21c)的出口位于上部消音器(31)边缘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消音器(31)的顶部形成有排气孔(31b),上部消音器(31)内的压缩气体可通过排气孔(31b)排出到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内形成有下部消音器共鸣空间(32a),下部消音器共鸣空间(32a)使得下部消音器(32)的内部空间通过第一气体流路(22c)、第二气体流路(11c)和第三气体流路(21c)与压缩机外壳(1)的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的上端紧密地固定结合在下部轴承板(3B)的外周边缘上;下部消音器(32)的下端紧密地结合在下部轴承板(3B)的第二轴承孔(22a)的孔壁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的上端的位置至少应高于压缩机外壳(1)内腔底部的机油的液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消音器(32)的下端的周边形成有弹性压紧部位(32b),弹性压紧部位(32b)的作用是提高下部消音器(32)与下部轴承板(3B)的密封度,防止机油流入下部消音器(32)内。
CNA03120869XA 2003-03-25 2003-03-25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Pending CN1532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0869XA CN1532409A (zh) 2003-03-25 2003-03-25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0869XA CN1532409A (zh) 2003-03-25 2003-03-25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2409A true CN1532409A (zh) 2004-09-29

Family

ID=3428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20869XA Pending CN1532409A (zh) 2003-03-25 2003-03-25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3240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5813C (zh) * 2004-11-30 2009-01-2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消声器防漏装置
CN102644592A (zh) * 2011-02-22 2012-08-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103782040A (zh) * 2012-05-29 2014-05-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04121200A (zh) * 2014-07-16 2014-10-29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5813C (zh) * 2004-11-30 2009-01-2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消声器防漏装置
CN102644592A (zh) * 2011-02-22 2012-08-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103782040A (zh) * 2012-05-29 2014-05-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03782040B (zh) * 2012-05-29 2016-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
CN104121200A (zh) * 2014-07-16 2014-10-29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54C (zh) 压缩机
CN1249350C (zh) 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防真空装置
CN1815031A (zh) 低压型绕动叶片式压缩机
CN1309959C (zh) 涡旋式压缩机的排量改变装置
CN1789717A (zh) 绕动叶片式压缩机的压缩单元
CN100342140C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793653A (zh) 涡旋式压缩机中改变容量的装置
CN1743667A (zh) 用于压缩机的抽吸消声器
CN1757927A (zh) 旋转叶片式压缩机
CN1532409A (zh) 密闭型压缩机的排气导向结构
CN1757922A (zh) 双作用型轨道运动叶片式压缩机
CN1608173A (zh) 封闭式压缩机
CN1757920A (zh) 密封型轨道运动叶片式压缩机
CN1620554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入机构
CN1637298A (zh) 压缩机
CN1548753A (zh) 密闭型旋转式压缩机
CN1815032A (zh) 用于绕动叶片压缩机的双活塞阀
CN1256558C (zh) 储氢合金反应系统的氢移动用泵装置
CN1314898C (zh) 具有排放脉动降低结构的往复式压缩机
CN1815025A (zh) 卧式绕动叶片压缩机
CN1815026A (zh) 绕动叶片式压缩机的轴向力减小结构
CN1154156A (zh) 涡旋式压缩机的轴向密封装置
CN1757926A (zh) 包括具有供油功能的转动叶片的转动叶片压缩机
CN1510308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548724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排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