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3786A - 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3786A
CN1523786A CNA2004100052676A CN200410005267A CN1523786A CN 1523786 A CN1523786 A CN 1523786A CN A2004100052676 A CNA2004100052676 A CN A2004100052676A CN 200410005267 A CN200410005267 A CN 200410005267A CN 1523786 A CN1523786 A CN 1523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lue
signal
communication speed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52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5178C (zh
Inventor
松村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389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8051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389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2026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389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8091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23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3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51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51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the data rate of an incom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装置,是根据电波环境的变化通知与通信质量有关的指标。解调器42,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译码器46,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反扩展处理。进一步,计算CIR值204并将其输出到CPU26和预测器48。预测器48,从CIR值204导出下一个接收时隙时刻的下次CIR值208。利用CIR-DRC变换表50将下次CIR值208变换为DRC。CPU26,对接收数据200进行内部处理,或将其经由外部IF部34发送到与外部连接的PC20。根据CIR值204以任意的方法求出用于通知用户的通信质量指标,并以天线标记的形式将其显示在显示部30上。该指标还通过外部IF部34发送到PC20。

Description

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控制可变的通信速度的无线装置,尤其是控制成使通信速度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下一代的高速无线通信方式,正开发着一种cdma20001x-EV DO(以下,简称为「EV-DO」)方式。所谓EV-DO方式,是将cdmaOne方式扩展并进一步将与第3代方式对应的cdma2000 1x方式专用于数据通信从而使传输率高速化的方式。这里,「EV」意味着Evolution(演化)、「DO」意味着Data Only(仅数据)。
在EV-DO方式中,从无线通信终端到基站的上行线路的无线接口结构,与cdma2000 1x方式基本相同。从基站到无线通信终端的下行线路的无线接口结构,其限定为1.23MHz的带宽与cdma2000 1x方式相同,而调制方式、多路复用方法等与cdma2000 1x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调制方式,与在cdma2000 1x方式中使用着的QPSK、HPSK不同,在EV-DO方式中,根据无线通信终端的下行线路的接收状态切换QPSK、8-PSK、16QAM。其结果是,当接收状态良好时,使用容错性低且高速的传输率,当接收状态不好时,使用低速但容错性高的传输率。
另外,在用于从一个基站同时对多个无线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多路复用方法中,使用的不是在cdmaOne方式或cdma2000 1x方式中使用的码分多路访问(CDMA:Code Divition Multiple Access)而是以1/600秒为单位对时间进行分割并在该时间内只与一个无线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进一步每隔单位时间切换作为通信对象的无线通信终端从而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时分多路访问(TDMA:Time Divition Multiple Access)。
无线通信终端,作为来自通信对象即基站的下行线路的接收状态,测定导频信号的载波干扰比(以下,简称为「CIR: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owerRatio」),并从其变化预测下一个接收时刻的接收状态,然后将所期待的「可在规定的差错率以下进行接收的最高传输速度」作为数据传输率控制位(以下,简称为「DRC:Data Rate Control bit」)通知基站。这里,规定的差错率,取决于系统设计,但通常为1%左右。基站,接收来自多个无线通信终端的DRC,并由基站内的调度功能按各时分单位决定与哪个无线通信终端进行通信,在与各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中,基本上根据来自无线通信终端的DRC使用尽可能高的传输率。
EV-DO方式,按照如上所述的结构,在下行线路中,每个区段最大限度可以使用2.4Mbps(Mega-bit per second:兆位每秒)的传输率。但是,该传输率,是在一个频带和通常具有多个的区段内的一个区段内由一个基站连接着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的合计数据通信量,因而如使用多个频带则传输率也将增加。
(参照特开2002-300664号公报)
EV-DO方式的下行线路中的传输率,如上所述,取决于无线通信装置的接收状态,当静止状态的接收状态良好时最大为2.4Mbps,但在车辆以中、高速移动时平均为500~700kbps左右,当静止状态的接收状态不好时,降低到几十kbps左右。因此,在使用无线通信终端的用户步行着的低速移动状态或基本为静止的状态下,根据场所的不同可能使传输率明显降低。为能在用户的使用中避免这种状态,在现有的便携式电话机中使用着将接收状态通知用户的所谓天线标记的显示或警告音等。例如,在cdmaOne方式方式便携式电话机中,通知以Ec/Io(总输入功率与每个芯片的能量之比)为依据的接收状态。
但是,EV-DO方式的下行线路中的传输率,不仅受CIR的瞬时值的影响,而且也因基于预测的或过去的下行线路中的数据传输差错率等的统计数据的校正等而受到影响,所以,在仅以CIR为依据的接收状态下,存在着产生差错的可能性。进一步,因接收状态的变化而引起的传输率的变化,比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  方式便携式电话机或cdmaOne方式方式便携式电话机大,所以,接收状态的测定,要求较高的精度。
另一方面,上行线路中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发送功率,与cdma2000 1x方式相同,由基站控制,但最大发送功率根据法律规定例如限制在+23dBm(200mW)或+24dBm(约250mW)左右。为使来自各无线通信终端的接收功率为基本恒定的值、或满足所要求的质量,基站应随时指示各无线通信终端增减发送功率。各无线通信终端,根据该指示而在上述最大发送功率以下的范围内对发送功率进行调整。当无线通信终端位于离基站很远的地方时,如上行线路的信号很难到达基站,则基站应指示无线通信终端增加发送功率。但是,当无线通信终端的发送功率达到最大发送功率时,无线通信终端将不能再使发送功率进一步增加,所以将使上行线路的DRC不能到达基站,因此也不能进行下行线路的数据传输。
另外,在无线通信终端中,解调器具有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所以,在AGC的工作范围内,传输率只取决于CIR,一般不受接收信号功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接收信号功率降低到AGC的工作范围以下时,CIR急剧恶化,因而不能接收下行线路的信号。
另外,每个区段的传输率,由存在于该区段内并与基站连接着的所有无线通信终端共有,所以,可由个别的无线通信终端使用的传输率,还随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状态而有很大的变化,当在一个区段内存在着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并与基站进行着通信时对各无线通信终端的下行线路的传输率的分配,由基站的调度程序决定。调度程序的算法,在标准中并无规定,但有一种被称作比例共享(proportional fair)的算法在对各无线通信终端提供传输率的公平性及区段传输率的提高上通常是有效的。
比例共享算法,根据在过去的与1000个时隙相当的1.67s的时间内由基站向各无线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量R及从各无线通信终端请求的DRC的值求取DRC/R,并将时隙分配给该值最大的无线通信终端。根据这种调度处理,无线通信终端用DRC向基站请求的传输率与实际传输率不一定相同,实际传输率一般要低于与DRC对应的传输率。因此,如将DRC直接用作接收状态的指标,则因没有考虑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存在因而是不充分的。
鉴于上述状况,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知与通信质量有关的指标的无线装置。此外,还提供一种输出与通信质量有关的指标的无线装置。进一步,还提供一种在根据信号的接收状态大幅度地改变数据通信速度的同时导出适用于也可能因其他因素而使通信切断的通信系统的与通信质量有关的指标的无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收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上述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质量的预测值的预测装置、根据上述预测到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和上述测定出的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判定通信的可维持性的判定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指标值的指标计算装置、根据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指标值和通信速度的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检测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指标值的功率指标计算装置、根据该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指标值和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第1指标值的指标计算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检测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功率指标计算装置、根据第2指标值和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计算通信速度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第1指标值和通信速度的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第1指标值的指标计算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检测规定的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功率指标计算装置、根据第1指标值和上述第1预测值计算通信速度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第2指标值和上述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检测装置,作为功率值,也可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功率指标计算装置,也可以将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小可接收功率值和接收功率值计算指标值。此外,检测装置,作为功率值,也可以从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功率指标计算装置,也可以将最大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和发送功率值计算指标值。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的接收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接收功率值和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1指标值的第1指标计算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的发送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发送功率值和最大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第2指标计算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该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第1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第2指标值和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的接收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接收功率值和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1指标值的第1指标计算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的发送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发送功率值和最大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第2指标计算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该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第2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第1指标值和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包含接收应作为处理对象的信号的接收部、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部、根据由测定部在过去测定出的质量计算质量的预测值的预测部、根据质量的预测值和测定出的质量之差判定通信的可维持性的判定部。
按照以上的装置,通过将实际测定出的质量与预测出的质量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出通信环境变化的大小。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通信速度可变的信号的接收部、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部、从接收到的信号检测规定的功率值的检测部、根据测定出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部、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与检测出的功率值之差计算用于表示与将来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预测值有关的可靠性的值的计算部。
在从基站装置发送的通信速度可变的信号中,包含着与向基站装置发送规定信号时的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检测部,作为规定的功率值,也可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与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检测应发送的信号的功率值,计算部,也可以将最大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与应发送的信号的功率值之差计算用于表示与通信速度预测值有关的可靠性的值。
「与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包含指示发送功率值的直接信息或指示从当前的发送功率值进行增减的间接信息,只要是最终可以决定发送功率值的信息即可。
检测部,作为规定的功率值,也可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值,计算部,也可以将最小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最小可发送功率值与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值之差计算用于表示与通信速度预测值有关的可靠性的值。
按照以上的装置,除通信速度的预测值以外,还计算用于表示通信速度预测值的可靠性的值,所以,可以对该通信速度的预测值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也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包含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通信速度可变的信号的接收部、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部、根据测定出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部、根据由测定部在过去测定出的质量计算质量的预测值的预测部、根据质量的预测值与检测出的质量之差计算用于表示与将来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预测值有关的可靠性的值的计算部。
按照以上的装置,除通信速度的预测值以外,还计算用于表示与通信环境变化的大小对应的通信速度预测值的可靠性的值,所以,可以提供与该通信速度预测值的变化的可能性有关的信息。
还可以包含向用户通知将来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预测值和用于表示与通信速度预测值有关的可靠性的值的通知部。还可以包含输出将来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预测值和用于表示与通信速度预测值有关的可靠性的值的输出部。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包含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从接收到的信号检测规定的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校正值的计算装置、由计算出的校正值对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进行校正的校正装置。
在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中,包含着与向基站装置发送信号时的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检测装置,作为规定的功率值,也可以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与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检测应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计算装置,也可以将最大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和应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计算校正值。此外,检测装置,作为功率值,也可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计算装置,也可以将最小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最小可发送功率值和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计算校正值。而当检测出的功率值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时,计算装置,也可以使校正值为零。
「与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包含指示发送功率值的直接信息或指示从当前的发送功率值进行增减的间接信息,只要是最终可以决定发送功率值的信息即可。
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是可变的,因此,本无线装置,还包含根据校正后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装置、向用户通知预测值的通知装置。此外,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是可变的,因此,本无线装置,还包含根据校正后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装置、输出预测值的输出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按照以上的装置,可以利用以发送功率值或接收功率值为依据的校正值对实际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进行校正,然后导出通信速度的预测值,所以,可以提高通信速度预测值的精度。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是无线装置。该装置,包含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通信速度可变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干扰测定装置、根据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装置、存储预测值的存储装置、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通信速度的速度测定装置、根据已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通信速度预测值中的与实际通信速度值对应的预测值和测定出的实际通信速度值计算信号的占有率的计算装置、由信号占有率对预测值进行校正的校正装置。
所谓「信号占有率」,一般意味着通信中使用的信号占有的频带与可通信的频带的比率,但对表示信息包或时隙等的占有率的单位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进一步,这里,也可以与实际的信号占有率不一致。
计算装置,也可以通过在规定的期间内对过去已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通信速度预测值中的与实际通信速度值对应的值和测定出的实际通信速度值的比率进行统计处理而计算信号的占有率。校正装置,也可以使预测值乘以信号占有率。还可以包含将校正后的通信速度预测值通知用户的通知装置。还可以包含输出校正后的通信速度预测值的输出装置。另外,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乘法运算」,不仅是实际的相乘,而且还包含以使用表进行换算的方式取得与乘法运算相同的结果的处理。
按照以上的装置,可以利用以信号占有率为依据的校正值对实际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进行校正,然后导出通信速度的预测值,所以,可以考虑基站装置的调度处理并提高通信速度预测值的精度。
另外,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以及将本发明的表述形式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媒体、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进行的变换,作为本发明的形态仍然是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形态1的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终端装置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CIR-DRC变换表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通信质量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表示对图2的可靠性指标的变换表的图。
图6A、图6B是表示图2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7是表示图2的显示部的LED点亮模式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形态2的通信质量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形态4的通信质量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形态5的应用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形态6的多种系统的选择动作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多种系统的选择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2的通信速度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图2的发送功率值与校正值的对应表的图。
图15A、图15B是表示图2的显示部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16是表示图2的显示部的LED点亮模式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形态8的接收功率值与校正值的对应表的图。
图18是表示图2的通信速度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图2的DRC与信息包长度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1)
实施形态1,涉及在上述的cdma2000 1x-EV DO方式的终端装置中为了将通信状况通知用户而显示通信质量指标的技术。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通信质量指标,除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以外,还显示该通信速度指标的可靠性,从而使用户能更可靠地识别通信的状况。通信速度指标,根据与DRC对应的CIR导出,表示可靠性的指标,根据终端装置可以发送的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与终端装置当前正发送着的发送功率值之差导出。当终端装置的发送功率值达到最大可发送功率值时,即使由基站装置指示增加发送功率,该差值也不能使发送功率提高,因而得不到由基站装置所需要的接收功率,因此可以反映出上行线路更容易被切断的情况。其结果是,如可靠性降低,则表示通信速度降低的可能性高。
图1示出实施形态1的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100,包含网络10、基站装置12、基站用天线14、终端用天线16、终端装置18、PC20。
终端装置18,与PC20连接,或由用户单独使用。
基站装置12,与网络10连接,并连接终端装置18。在图1中,与基站装置12连接的终端装置18为1台,但当然可以是多个。此外,还具有基站用天线14。
从基站装置12到终端装置18,通过下行线路60传输信号,从终端装置18到基站装置12,通过上行线路62传输信号。在下行线路60上,存在包含导频信号或发送功率指示信号等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在上行线路62上,存在DRC、数据信号等。
图2示出终端装置18的结构。终端装置18,包含RF部22、基带处理部24、CPU26、存储器28、显示部30、操作部32、外部IF部34,RF部22,包含共用器40、解调器42、调制器44,基带处理部24,包含译码器46、预测器48、CIR-DRC变换表50、编码器52、MUX54。
解调器42,对通过终端用天线16、共用器40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这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由QPSK、8PSK、16QAM的任何一中方法进行调制。然后,从接收到的信号计算接收功率值,并输出到CPU26。
译码器46,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反扩展处理。这里,当分配给终端装置18的接收数据200存在时,将接收数据200输出到CPU26。从控制信号抽出用于表示由基站装置12指示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指示信号,根据该信号导出功率控制信号202并将其输出到CPU26。进一步,从控制信号抽出导频信号,根据该信号计算CIR值204并将其输出到CPU26和预测器48。
预测器48,从CIR值204导出下一个接收时隙时刻的下次CIR值208。关于预测方法,在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记述,但作为一例可以举出线性预测等方法。
利用CIR-DRC变换表50将下次CIR值208变换为DRC210。图3示出CIR-DRC变换表的一例,这是从Qualcomm公司的文献IEEECommunications Magazine、July 2000「CDMA/HDR:A Bandwidth-Efficient High-Speed Wireless Data Service for Nomadic Users」中引用的。而DRC也可以不是图3所示的通信速度,而是与其对应的值。
CPU26,对接收数据200进行内部处理,或将接收数据200经由外部IF部34发送到与外部连接的PC20。根据DRC210或其他数据导出用于通知用户的通信质量指标,并以天线标记等形式显示在显示部30上。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该指标通过外部IF部34发送到外部的PC20并根据指标对PC20的动图象传输或VoIP(基于网际协议的语音传输)等的应用系统进行QoS(服务质量)控制。例如,如果通信速度减低,就将由DRC请求的请求通信速度降低,如果通信速度的可靠性减低,就将通信数据缓冲区增大而将数据信号优先读出等。然后,处理功率控制信息202,并对当前的发送功率值212进行修正而决定新的发送功率值212。由CPU26生成的或从PC20通过外部IF部34输入的数据信号,作为发送数据214输出。
MUX54,对发送数据214和DRC210进行多路复用。
编码器52,对多路复用后的信号进行频谱扩展处理。
调制器44,对频谱扩展后的信号进行调制,并进一步将该信号经由共用器40和终端用天线16向基站装置12发送。
这种结构,可以按硬件方式由任意的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的LSI实现,也可以按软件方式由存储器所装入的预约管理功能的某种程序等实现,但这里所说明的是由CPU26、基带处理部24、RF部22等构成的结构。因此,本领域的从业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功能块可以只由硬件、只由软件或由两者的组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实现,
图4示出通信质量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2的解调器42,还将信号输入到译码器46(S10)。由译码器46导出CIR值204,进一步由预测器48导出下次CIR值208(S12)。就是说,在预测器48中,从CIR值204预测下一个接收时刻的CIR并计算下次CIR值208。CIR-DRC变换表50,将下次CIR值208变换为DRC210(S14)。译码器46,检测功率控制信号202(S18)。进一步,在CPU26中,通过由功率控制信号202对当前的发送功率值进行校正而导出发送功率值。
CPU26,根据DRC210导出通信速度指标(S16),并根据功率控制信号202导出可靠性指标(S20)。这里,通信速度指标,是根据以4bit的值与通信速度对应的DRC210的值(无单位)本身、或如图3所示的通信速度(单位为bps)、或CIR值204(单位为dB)的任何一个、或上述上述的任何一个的值得到的换算值。作为换算值,例如有以-0.5dB为单位将dB单位的值通过舍去小数部分或四舍五入而以整数表示的值等,当以-0.5dB为单位将-23.9dB整数化时,由(-23.9dB)/(-0.5dB)=47.8经四舍五入后将48作为指标。此外,可靠性指标,是发送功率值(单位为dBm)与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单位为dBm)之差(单位为dB)、或根据差值得到的换算值。这里,假定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为23dBm,并以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计算换算值。而可靠性指标也可以使用图5中示出的表导出。作为一例,可靠性指标值,当可靠性高时、即当上述差值大时,按指标值20给出,而当可靠性低时,按指标值0给出。
CPU26,由显示部30显示、或从外部IF部34输出通信速度指标和可靠性指标(S22)。图6A、图6B示出显示部30的显示内容。天线条形图300表示通信速度指标,图标302表示可靠性指标。图6A示出通信速度指标低、可靠性指标高的情况,图6B示出通信速度指标高、可靠性指标低的情况,此外,还可以用图7所示的LED点亮模式通知用户。这里,通信速度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分别以绿色、红色的不同LED进行显示。另外,闪烁1和闪烁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闪烁2的情况下,点亮着的比率高。
按照本实施形态,通过将DRC用作通信速度指标,可以得到通信速度的大体上的目标值。另外,由于将「发送功率值与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之差」用作可靠性指标,所以,即使在终端装置中的接收状态好因而可以按高CIR/高DRC期待着高的通信速度的环境中,当发送功率值接近最大可发送功率值时,也可以预先预测出当将来发送功率值达到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但尽管如此发送功率还是不够时由于上行线路的信号不能到达基站装置而造成的通信中断。
(实施形态2)
实施形态2,与实施形态1一样,涉及在EV-DO方式的终端装置中作为通信质量指标显示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及表示该通信速度指标的可靠性的指标的技术。在实施形态1中,根据发送功率值导出了表示可靠性的指标,但在实施形态2中,根据终端装置可以接收的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与终端装置当前正接收着的接收功率值之差导出表示可靠性的指标。该差值如在终端装置的AGC的工作范围内,则通信速度取决于CIR,而不受接收功率的影响,但当接收功率值降低到AGC的工作范围以下时,CIR急剧恶化,因此可以反映出下行线路更容易被切断的情况。其结果是,如可靠性降低,则表示通信速度降低的可能性高。
作为实施形态2中的终端装置18,图2所示的结构有效。另外,作为实施形态2的通信质量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4所示的流程有效。其中,步骤S18及步骤S20的处理不同。与步骤S18相对应,解调器42,检测接收功率值206。与步骤S20相对应,可靠性指标,是接收功率值206(单位为dBm)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单位为dBm)之差(单位为dB)、或根据差值得到的换算值。而可靠性指标也可以使用与图5一样的表导出。这里,最小可接收功率值,预先设定与该终端装置18对应的值。
按照本实施形态,由于将「接收功率值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之差」用作可靠性指标,所以,当下行线路的信号接近可接收强度的下限时,可以预先预测出由于不能接收来自基站装置的下行线路的信号而造成的通信中断。
(实施形态3)
实施形态3,与实施形态1、2一样,涉及在EV-DO方式的终端装置中作为通信质量指标显示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及表示该通信速度指标的可靠性的指标的技术。在实施形态3中,根据在每隔1/600秒接收的时隙中测定出的CIR与按任意的算法求得的将来的预测CIR之差导出表示可靠性的指标。该差值,一般在通信环境变化少的静止状态下较小,但在终端装置移动的状态下,存在着预测CIR低于CIR的倾向,因而可以反映出通信环境有无变化。
作为实施形态3中的终端装置18,图2所示的结构有效。
图8示出通信质量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2的解调器42,还将信号输入到译码器46(S30)。由译码器46导出CIR值204(S32),进一步由预测器48导出下一个接收时刻的下次CIR值208,CIR-DRC变换表50,将下次CIR值208变换为DRC210(S34)。CPU26,根据DRC210导出通信速度指标(S36)。另一方面,CPU26,根据CIR值204计算预测CIR值(S38)。预测CIR值,例如根据过去的CIR值204通过外推插补等计算。此外,也可以代替预测CIR值而使用由预测器48计算出的下次CIR值208。
进一步,CPU26,计算可靠性指标(S40)。通信环境的变化程度和「CIR值204与预测CIR之差」的关系,取决于预测时使用的算法,例如,可以使用静止状态下指标值为15左右、低速移动状态下指标值为10左右、高速移动状态下指标值为5左右的预测算法。CPU26,由显示部30显示、或从外部IF部34输出通信速度指标和可靠性指标(S42)。此外,也可以由可靠性指标对通信速度指标进行校正从而显示一个更为可靠的通信速度。作为这种情况下的计算式的一例,如下所示。
下行通信速度指标=与DRC对应的通信速度×α
式中,α的取值如下。
当|CIR值与预测CIR之差|≥20(dB)时,
α=0
当|CIR值与预测CIR之差|<20(dB)时,
α=(20-|CIR值与预测CIR之差|)×0.05
按照本实施形态,由于将表示通信环境有无变化的「实测CIR与预测CIR之差」用作可靠性指标,所以可以将从发送或接收状态接近通信中断的状况到通信立即中断的可能性高或低包含在指标内。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在上行线路或下行线路的通信状态接近通信中断的状态下,当通信状态变化大时通信状态达到通信中断的可能性高、而如通信状态变化小则可以保持该状态且立即达到通信中断的可能性低。
(实施形态4)
实施形态4,与到此为止的实施形态一样,涉及EV-DO方式的终端装置中的显示通信质量指标的技术。在本实施形态中,分别显示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的通信质量指标。上行线路的通信质量指标,根据终端装置可以发送的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与终端装置当前正发送着的发送功率值之差导出。另一方面,下行线路的通信质量指标,通过用「终端装置可以接收的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与终端装置当前正接收着的接收功率值之差」对根据DRC预测的通信速度值进行校正而导出。校正方法,当「终端装置可以接收的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与终端装置当前正接收着的接收功率值之差」为0时,使「通信质量指标」为最低值。
作为实施形态4中的终端装置18,图2所示的结构有效。
图9示出实施形态4的通信质量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2的解调器42,还将信号输入到译码器46(S50)。由译码器46导出CIR值204,进一步由预测器48导出下次CIR值208(S52),CIR-DRC变换表50,将下次CIR值208变换为DRC210(S54)。由解调器42检测接收功率值206(S56)。CPU26,当「接收功率值206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之差」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将根据DRC210决定的通信速度(38.4kbps~2457.6kbps)直接用作下行线路60的通信质量指标,当在阈值以下时,将以下给出的值用作下行线路60的通信质量指标(S58)。
下行通信质量指标=与DRC对应的通信速度×(接收功率值-最小可接收功率值)÷10
这里,假定下行线路60的通信质量指标的单位为bps。而作为另外一例,在将下次CIR值208用作下行线路60的通信质量指标时,假定CIR的最低值为-15dB,并当「接收功率值206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之差」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将下次CIR值208直接用作下行线路60的通信质量指标,当在阈值以下时,将以下给出的值用作下行线路60的通信质量指标。
下行通信质量指标=(CIR+15)×(接收功率值-最小可接收功率值)÷10-15
这里,假定下行线路60的通信质量指标的单位为bps。
译码器46,从功率控制信号202检测发送功率(S60)。CPU26,根据功率控制信号202计算上行线路62的通信质量指标(S62)。CPU26,由显示部30显示、或从外部IF部34输出下行通信质量指标和上行通信质量指标(S64)。
按照本实施形态,由于将「接收功率值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之差」和DRC或CIR用作下行线路的通信质量指标,所以,除所预测的下行线路的通信速度外还可以取得反映出因下行线路通信状态的恶化而引起通信速度降低的可能性的指标。具体地说,例如,虽然在远离基站装置且周围又无其他基站装置的场所由于不存在干扰波因而CIR高,但仍可以在指标值中反映出接收功率值接近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从而使下行线路的通信状态急剧恶化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将「发送功率值与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之差」用作上行通信质量指标。所以,即使在终端装置中的接收状态好因而可以按高CIR/高DRC期待着高的通信速度的环境中,当发送功率值接近最大可发送功率值时,也可以预先预测出当将来发送功率值达到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但尽管如此发送功率还是不够时由于上行线路的信号不能到达基站装置而造成的通信中断。
(实施形态5)
在到此为止说明过的实施形态中,为使用户识别通信的状况而显示出通信质量指标。在本实施形态中,终端装置将该通信质量指标输出到由规定的网络使用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参照该通信质量指标而设定通信速度。即,当在EV-DO方式等的无线通信网上使用流式视频等应用系统时,可在无线通信网上进行发送接收的通信速度,随着电波环境的变化或其他用户的通信量的发生等各种因素而变化,所以,很难由应用系统确保可在流式传输中使用的通信速度。
应用系统,当以高的通信速度为前提进行了视频传输时,在可以确保其通信速度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高品位的画质,但当因通信速度变化而使作为前提的值降低时,将发生图象信息缺失或动图象停止等质量上的降低。另一方面,为了防备通信速度的变化而以低的通信速度为前提进行了视频传输时,不论实际的通信速度如何只能得到低品位的动图象。由终端装置导出的通信质量指标,用于设定通信速度。
图10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应用系统的结构。在图10中,除图1的通信系统100的结构以外还包含一个服务器56。这里,由PC20使客户应用系统动作。终端装置18,根据从基站装置12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及接收功率、发送功率决定DRC及作为通信质量指标的质量信息,并将DRC发送到基站,将质量信息通知PC20。PC20,根据质量信息、以及接收缓冲区的空闲容量或接收数据的差错率等各种信息推断可在EV-DO方式的通信业务信道上使用的通信速度,并将该通信速度经由终端装置18、基站装置12、网络10通知服务器56,服务器56根据该信息增减所发送的动图象数据的通信速度。
按照本实施形态,通过将通信质量指标通知由PC和网络等构成的应用系统,可以将通信质量指标用作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控制的判断基准。
(实施形态6)
本实施形态,在将EV-DO方式和cdma2000 1x方式的复合终端或多种无线方式组合并根据环境选择最佳通信方式从而进行通信的方式(以下,称为「无缝通信」)中,将通信质量指标用作求取EV-DO方式的通信质量的参数。
图11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多种系统的选择动作的一例。作为多种系统,假定为EV-DO方式、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日本的RCR-STD28所规定的PHS系统)、W-LAN(Wireless-LAN: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b/g等)。这里,以横轴表示时间,以纵轴表示各系统的吞吐量。对W-LAN,只表示可使用或不可使用。具体地说,EV-DO方式的通信速度指标,选择预计可以得到90kbps左右的接收电场强度,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选择预计可以得到128kbps左右的接收电场强度,W-LAN,当在区域以外时选择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如EV-DO方式的通信速度指标变为200kbps左右,则进行切换到EV-DO方式等的控制。
图12示出多种系统的选择动作的流程图。这里,按W-LAN、EV-DO方式、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的顺序设定优先级而进行系统的选择。对EV-DO方式取得质量信息、对W-LAN取得W-LAN的RSSI值、对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取得吞吐量(S100)。当W-LAN的RSSI值大于-90dBm时(S102的Y(是)),选择W-LAN(S114)。而当W-LAN的RSSI值在-90dBm以下(S102的N(否))、且EV-DO方式的质量信息大于阈值(S104的Y)时,选择EV-DO方式(S116)。而当EV-DO方式的质量信息在阈值以下(S104的N)、且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的吞吐量大于64kbps(S106的Y)时,选择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S118)。
另一方面,当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的吞吐量在64kbps以下(S106的N)、且W-LAN可使用(S108的Y)时,选择W-LAN(S114)。而当W-LAN不可使用(S108的N)、且EV-DO方式可使用(S110的Y)时,选择EV-DO方式(S116)。而当EV-DO方式不可使用(S110的N)、且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可使用(S112的Y)时,选择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S118)。而当简易型便携式电话机不可使用时(S112的N),变为不可连接(S120)。以上的处理,在接收着数据的期间持续进行(S122的Y),但如不能接收数据(S122的N)则结束。
按照本实施形态,对EV-DO方式,将通信质量指标用作无缝通信的系统选择基准,从而可以提供更正确的选择基准。
以上。根据实施形态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领域的从业人员应该知道,这些实施形态只是一种例示,对其各构成要素及各处理过程的组合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例,而这些变形例仍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实施形态1~3中,CPU26,作为通信质量指标之一根据发送功率值等计算了可靠性指标。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根据各种功率值计算出的值组合而用作通信质量指标。例如,作为新的可靠性指标,可以将与发送功率值对应的可靠性指标和与接收功率值对应的可靠性指标组合使用,或者,也可以将由预测CIR值校正后的通信速度指标用作新的通信速度指标。按照本变形例,在前者,从上行线路62和下行线路60的电波传播环境的非对称性可知,上行线路62,发送功率值与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之差大,但当下行线路60的信号接近可接收的强度的下限时,可以预先预测出由于不能接收来自基站装置的下行线路60的信号而造成的通信中断。在后者,可以将从发送或接收状态接近通信中断的状况到通信立即中断的可能性高或低包含在指标内。
进一步,也可以进行在将与发送功率值对应的可靠性指标和与接收功率值对应的可靠性指标组合后的新的可靠性指标中反映出通信环境的变化的校正。例如,根据CIR或接收功率值的短时间(例如20ms)的平均值,计算在比其长的期间(例如lsec)中的上述短时间平均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并可以认为该值越大则通信环境的变化越大。当利用CIR的1秒内的每20ms的短时间平均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进行校正时,如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0dB以上,则使校正值为10,当该差值为10dB以下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校正值,从而对表示可靠性指标的值进行校正。另一方面,对于接收功率值,当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0dB以上时,使校正值为10,当该差值为20dB以下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乘以1/2后的值作为校正值,从而对表示可靠性指标的值进行校正。按照本变形例,可以更详细地显示通信质量指标。
在实施形态1中,显示部30,作为通信质量指标,显示天线条形图300,作为可靠性指标,显示图标302。但是,显示部30的显示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通信速度指标显示为通信速度的数字,还可以用振动的形式通知用户。按照本变形例,使显示部30的显示内容对用户更为明确。
通过同时显示通信速度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可以使用户更可靠地了解通信的状况。此外,通过由可靠性指标对通信速度指标对进行校正,可以显示一个可靠性更高的通信速度。
(实施形态7)
实施形态7,涉及在上述的cdma2000 1x-EV DO方式的终端装置中为了将通信状况通知用户而显示通信质量指标的技术。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通信质量指标,在以校正值对与DRC对应的下行线路的CIR进行了校正后,根据校正后的CIR导出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另外,该校正值,根据终端装置可以发送的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与终端装置当前正发送着的发送功率值之差导出。当终端装置的发送功率值达到最大可发送功率值时,即使由基站装置指示增加发送功率,该差值也不能使发送功率提高,因而得不到由基站装置所需要的接收功率,其结果是可以反映出上行线路更容易被切断的情况。因此,如以当前的CIR为依据,则能以高速的通信速度进行通信,但因上行线路切断的可能性高,所以应通知一种考虑到将来的通信速度降低的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因此,可以使用户能更可靠地识别通信的状况。
图13示出作为通信质量指标而导出通信速度指标的处理流程。图2的解调器42,还将信号输入到译码器46(S10)。由译码器46导出CIR值204,进一步由预测器48导出下次CIR值208(S52)。就是说,在预测器48中,从CIR值204预测下一个接收时刻的CIR并计算下次CIR值208。CIR-DRC变换表150,将下次CIR值208变换为DRC210。译码器46,检测功率控制信号202(S14)。进一步,在CPU126中,由功率控制信号202对当前的发送功率值进行校正而导出发送功率值。CPU126,从发送功率值(单位为dBm)与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单位为dBm)之差(单位为dB)、或根据差值得到的换算值计算校正值(S90)。具体地说,如发送功率值与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之差为10dB以上,则使校正值为0。而当该差值在10dB以下时,按下式计算校正值。
校正值=(-2)×(10-(发送功率值-最大可发送功率值))
式中,校正值的单位为dB。此外,校正值,也可以不进行计算而是使用图14所示的表从发送功率值导出。在计算出校正值后,CPU126,用校正值对下次CIR值208进行校正(S92)。这可以按下式执行。
校正CIR值=下次CIR值208+校正值
式中,校正CIR值的单位为dB。CPU126,根据校正CIR值导出通信速度指标(S94)。该导出,当假定通信速度指标的单位为通信速度时,通过使用图14所示的CIR-DRC变换表150执行。
CPU126,由显示部30显示、或从外部IF部34输出通信速度指标和可靠性指标(S96)。图15A、图15B示出显示部30的显示内容。天线条形图300和速度显示计302表示通信速度指标,图15A是速度显示计302以数字进行显示的情况,图15B是速度显示计302以图形进行显示的情况。此外,还可以用图16所示的LED点亮模式通知用户。这里,闪烁1和闪烁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闪烁2的情况下,点亮着的比率高。
按照本实施形态,根据对测定出的下行线路的CIR进行校正后的值导出通信速度指标,所以,能进一步提高通信速度指标的精度。此外,由于将「发送功率值与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之差」用作校正值,所以,即使在终端装置中的接收状态好因而可以按高CIR/高DRC期待着高的通信速度的环境中,当发送功率值接近最大可发送功率值时,也可以在通信速度指标中预先反映出当将来发送功率值达到最大可发送功率值但尽管如此发送功率还是不够时由于上行线路的信号不能到达基站装置而造成的通信中断。
(实施形态8)
实施形态8,与实施形态7一样,涉及在EV-DO方式的终端装置中作为通信质量指标显示表示以校正后的CIR为依据的通信速度的指标的技术。在实施形态7中,根据发送功率值导出了校正值,但在实施形态8中,根据终端装置可以接收的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与终端装置当前正接收着的接收功率值之差导出。该差值如在终端装置的AGC的工作范围内,则通信速度取决于CIR,而不受接收功率的影响,但当接收功率值降低到AGC的工作范围以下时,CIR急剧恶化,因此可以反映出上行线路更容易被切断的情况。其结果是,如以当前的CIR为依据,则能以高速的通信速度进行通信,但因上行线路切断的可能性高,所以应通知一种考虑到将来的通信速度降低的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
作为实施形态8中的终端装置118,图2所示的结构有效。另外,作为实施形态8的通信速度指标的导出的处理流程,图13所示的流程有效。其中,步骤S54及步骤S56的处理不同。与步骤S54相对应,解调器42,检测接收功率值206。与步骤S56相对应,从接收功率值206(单位为dBm)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单位为dBm)之差(单位为dB)、或根据差值得到的换算值计算校正值。具体地说,如使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为-104dBm、且接收功率值206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之差为10dB以上,则使校正值为0。而当该差值在10dB以下时,按下式计算校正值。
校正值=10-(接收功率值-最小可接收功率值)
另外,校正值,也可以不进行计算而是使用图17所示的表从接收功率值206导出。
按照本实施形态,由于将「接收功率值与最小可接收功率值之差」用作校正值,所以,当下行线路的CIR高但下行线路的信号接近可接收强度的下限时,可以在通信速度指标中预先反映出由于不能接收来自基站装置的下行线路的信号而造成的通信中断。进一步,由于不使用发送功率值,所以在接收着来自基站装置的信号但不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
在实施形态7中,CPU126,根据发送功率值计算通信速度指标的校正值,在实施形态8中,根据接收功率值206计算了校正值。但是,校正值的计算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同时进行以发送功率值212为依据的校正和以接收功率值206为依据的校正。发送功率值212与接收功率值206的关系,因存在着上行线路62的发送功率控制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按照本变形例,即使在下行线路60接近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而引起的通信质量恶化与上行线路62接近最大可发送功率而引起的通信质量恶化不同时发生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处理。
在实施形态7中,显示部30,显示着天线条形图300和速度显示计302。但是,显示部30的显示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显示速度显示计302而只显示天线条形图300,还可以由天线条形图300显示接收功率值。进一步,还可以用振动的形式通知用户。按照本变形例,使显示部30的显示内容对用户更为明确。
(实施形态9)
实施形态9,涉及在上述的cdma2000 1x-EV DO方式的终端装置中为了将通信状况通知用户而显示通信质量指标的技术。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通信质量指标,在以校正值对与DRC对应的下行线路的CIR进行了校正后,根据校正后的CIR导出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该校正值,考虑了信号的占有率,所以,可以根据通信时由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请求的通信速度及从基站装置实际向终端装置发送的数据量计算。
当所请求的通信速度与发送的数据量接近时,即当与作为对象的终端装置对应的信号占有率高而由基站装置调度的线路的混杂度低时,该终端装置可以接收与继续请求的通信速度接近的数据量。而当所发送的数据量比所请求的通信速度少时,即当与作为对象的终端装置对应的信号占有率低而由基站装置调度的线路的混杂度高时,该终端装置很难接收到与所请求的通信速度相应的数据量。因此,应考虑与基站装置连接的其他终端装置的通信量而通知表示通信速度的指标。其结果是,可以使用户能更可靠地识别通信的状况。
图18示出作为通信质量指标而导出通信速度指标的处理流程。图2的解调器42,还将信号输入到译码器46(S70)。由译码器46导出CIR值204,进一步由预测器48导出下次CIR值208(S72),就是说,在预测器48中,从CIR值204预测下一个接收时刻的CIR并计算下次CIR值208。CIR-DRC变换表50,将下次CIR值208变换为DRC210(S74)。CPU226,根据DRC210导出通信速度预测值(S76),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28内(S78)。存储器28中的通信速度预测值的存储时间,假定为直到接收到与向基站装置12发送出的DRC对应的信号的时隙为止,但在ARIB STDC.S0024中规定着DRC的发送时刻与所对应的时隙的接收时刻的关系。
CPU226,测定接收到的信号的通信速度(S80)。这里,测定在预先规定的期间内接收的时隙数。进一步,计算时隙的占有率(S82)。具体地说,根据基站装置12的调度处理,对作为对象的终端装置218过去请求的DRC判定是否在对应的时隙内以所请求的通信速度接收下行线路60的信号,如已接收,则使输入D为1,如没有接收,则使输入D为0。根据输入D,相对于DRC请求按下式计算从基站装置12向终端装置218发送数据的时隙的比率(以下,简称为「时隙占有率」)RS。
RS(t)=RS(t-1)×(1-μ)+D×μ
式中,RS(t)为由该时隙更新后的时隙占有率,RS(t-1)为前一时隙的时隙占有率,μ为更新速度系数,例如假定为0.01。此外,RS的初始值可以是0~1之间的任意值,例如假定为0.5。
另外,在EV-DO方式中,DRC与传输率、信息包/时隙数的关系,规定为如图19所示。这里,所谓信息包,是下行线路60的通信信道上传输的信息的单位,例如当DRC=0×1、通信速度为38.4kbps时,意味着信息包最大限度用16个时隙进行传输。因此,例如在将38.4kbps的信息包分配给终端装置218时,除第1个以外不发送与15个接收时隙对应的DRC,但当计算上述时隙占有率时对于不发送DRC的时隙也作为发送了DRC的时隙进行计算。CPU226,按下式根据时隙占有率计算通信速度指标值(S84)。
通信速度指标值=与DRC对应的通信速度×时隙占有率
式中,假定通信速度指标值的单位为bps。上述的值,按每个时隙、即每秒600次求得,所以,可以根据对用户的显示及对应用系统的通知的情况等按所请求的更新速度进行适当的平均化后使用。例如,求取600个时隙的平均值。
另外,上述的时隙占有率,也可以更简单地由CPU226对在每个时隙中是否接收到数据进行计数并按每个规定的时间进行计算。
RS(t)=接收时隙数/(接收时隙数+非接收时隙数)
例如,当1秒内所包含的600个时隙中有150个时隙为接收时隙时,时隙占有率为0.25,所以,当该时隙的DRC为0×0r的1228.8kbps时,通信速度指标值为307.2kbps。
CPU226,与实施形态7一样,由显示部30显示、或从外部IF部34输出通信速度指标值(S86)。出显示部30的显示内容,与图15A、图15B中示出的显示内容相同。即由天线条形图300和速度显示计302显示通信速度指标,此外,与实施形态7一样,还可以用图16所示的LED点亮模式通知用户。
按照本实施形态,从以CIR为依据的DRC得到的通信速度,与在该区段内其他终端装置停止所有通信并可以由该终端装置占有区段内的下行线路的通信资源时的下行线路的通信速度的上限相当,但是,如上所述,由于通信速度指标是将下行线路的通信速度的上限乘以时隙占有率导出的,所以能进一步提高通信速度指标的精度。这里,作为通信速度指标的参数的时隙占有率和基于DRC的通信速度是分别单独决定的,所以,即使当该终端装置移动而使接收状况改变并使DRC变化时或当其他终端装置数改变而使时隙占有率变化时,也可以分别进行处理。
在实施形态9中,CPU226,根据时隙占有率计算了通信速度指标值,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信息包占有率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基站装置12中的调度程序的算法切换时隙占有率和信息包占有率。按照本变形例,在使基站装置12将下行线路60的通信资源分配给区段内的终端装置218时的公平性基准不是时隙数而是信息包数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特别是,在比例共享算法的情况下,当由终端装置218发送出一定的DRC时,可以按信息包数以公平的方式进行动作。
在实施形态9中,假定通信系统100为EV-DO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控制成根据终端装置218中的信号接收状态大幅度地改变下行线路60的通信速度并以时分多路方式对多个终端装置218进行下行线路60的通信信道分配的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在这种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只要是可以知道下行线路60的通信信道分配的请求和与之对应的通信信道分配实际上是否已经执行的终端装置218,就可以用通信速度指标。
在实施形态9中,显示部30,显示着天线条形图300和速度显示计302。但是,显示部30的显示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显示速度显示计302而只显示天线条形图300,还可以由天线条形图300显示接收功率值。另外,还可以用振动的形式通知用户。按照本变形例,使显示部30的显示内容对用户更为明确。
按照本发明,可以通知与通信质量有关的指标。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导出通信质量,使用了CIR,也可以用总接收对希望功率比(对于总接收信号的记号信号的功率比)和妨害对希望功率比(对于妨害成分的希望信号的功率比)之类的量来代替CIR。

Claims (33)

1.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收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上述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质量的预测值的预测装置、根据上述预测到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和上述测定出的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判定通信的可维持性的判定装置。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3.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上述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指标值的指标计算装置、根据上述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通信速度的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上述指标值和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
4.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5.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上述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检测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上述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指标值的功率指标计算装置、根据该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上述指标值和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
6.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7.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上述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第1指标值的指标计算装置、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检测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上述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功率指标计算装置、根据上述第2指标值和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计算通信速度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上述第1指标值和通信速度的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
8.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9.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由上述测定装置在过去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第1指标值的指标计算装置、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检测规定的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上述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功率指标计算装置、根据上述第1指标值和上述第1预测值计算通信速度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上述第2指标值和上述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
10.权利要求9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作为规定的功率值,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上述功率指标计算装置,将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小可接收功率值和上述接收功率值计算上述指标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将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作为上述功率值来进行检测,
上述功率指标计算装置,将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小可接收功率值和上述接收功率值计算上述指标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作为规定的功率值,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上述功率指标计算装置,将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小可接收功率值和上述接收功率值计算上述指标值。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作为上述功率值,从上述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上述功率指标计算装置,将最大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和上述发送功率值计算上述指标值。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作为上述功率值,从上述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上述功率指标计算装置,将最大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和上述发送功率值计算上述指标值。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作为上述功率值,从上述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上述功率指标计算装置,将最大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该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和上述发送功率值计算上述指标值。
17.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的接收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接收功率值和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1指标值的第1指标计算装置、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的发送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发送功率值和最大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第2指标计算装置、测定上述接收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该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上述第1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上述第2指标值和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
18.权利要求17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19.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接收从基站装置以可变的通信速度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的接收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接收功率值和最小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1指标值的第1指标计算装置、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指示信息检测发送功率值的发送功率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出的发送功率值和最大可接收功率值计算第2指标值的第2指标计算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根据该测定出的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第1预测值的推断装置、根据上述第2指标值和第1预测值计算第2预测值的计算装置、通知上述第1指标值和第2预测值的通知装置。
20.权利要求19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21.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测定装置、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检测规定的功率值的检测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和上述检测出的功率值计算校正值的计算装置、由上述测定的接收信号的质量计算出的校正值对上述测定出的质量进行校正的校正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中,包含着与向上述基站装置发送信号时的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上述检测装置,作为上述功率值,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包含的与上述发送功率有关的指示信息检测应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上述计算装置,将最大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上述最大可发送功率值和上述应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计算上述校正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作为上述功率值,检测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上述计算装置,将最小可发送功率值设定为基准值并根据上述最小可发送功率值和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计算上述校正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装置,当上述检测出的功率值不是预定范围内的值时,使上述校正值为零。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是可变的,本无线装置,还包含根据上述校正后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装置、向用户通知上述预测值的通知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是可变的,本无线装置,还包含根据上述校正后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装置、输出上述预测值的输出装置。
27.权利要求21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28.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通信速度可变的信号的接收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干扰测定装置、根据上述测定出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导出将来由上述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通信速度的预测值的推断装置、存储上述预测值的存储装置、测定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通信速度的速度测定装置、根据已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通信速度预测值中的与上述实际通信速度值对应的预测值和上述测定出的实际通信速度值计算信号的占有率的计算装置、由上述信号占有率对上述预测值进行校正的校正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装置,通过在规定的期间内对过去已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通信速度预测值中的与上述实际通信速度值对应的值和上述测定出的实际通信速度值的比率进行统计处理而计算上述信号的占有率。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校正装置,使上述预测值乘以上述信号占有率。
31.根据权利要求28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将上述校正后的通信速度预测值通知用户的通知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28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输出上述校正后的通信速度预测值的输出装置。
33.权利要求28中记载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是载波与干扰波功率比。
CNB2004100052676A 2003-02-17 2004-02-17 无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51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38901A JP4280513B2 (ja) 2003-02-17 2003-02-17 無線装置
JP2003038901 2003-02-17
JP2003038903 2003-02-17
JP2003038902 2003-02-17
JP2003038902A JP4220263B2 (ja) 2003-02-17 2003-02-17 無線装置
JP2003038903A JP4080910B2 (ja) 2003-02-17 2003-02-17 無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3786A true CN1523786A (zh) 2004-08-25
CN1285178C CN1285178C (zh) 2006-11-15

Family

ID=3342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526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5178C (zh) 2003-02-17 2004-02-17 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418249B2 (zh)
KR (1) KR100742456B1 (zh)
CN (1) CN1285178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575A (zh) * 2011-09-15 2014-05-0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状态检测方法
CN111694317A (zh) * 2019-03-15 2020-09-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以及操作画面的显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7407B2 (ja) * 2004-04-19 2011-02-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KR100704113B1 (ko) * 2005-01-07 2007-04-0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CDMA2000 1x-EVDO망의 전파환경 측정장치 및방법
JP4652127B2 (ja) * 2005-05-25 2011-03-16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端末
JP4834352B2 (ja) * 2005-06-14 2011-12-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US7720482B2 (en) * 2005-10-31 2010-05-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EVDO and CDMA 1X systems using redundant data call blockings
US7761097B2 (en) * 2005-10-31 2010-07-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permit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ition based upon signal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JP4318693B2 (ja) * 2006-01-27 2009-08-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7693097B2 (en) * 2006-08-09 2010-04-06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of predicting transmission speed adaptations
US20080113623A1 (en) * 2006-11-09 2008-05-15 Gormley Eamonn F Signal qual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1986341A1 (en) * 2007-04-23 2008-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base station of a wireless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118894B2 (ja) * 2007-06-05 2013-01-16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無線基地局
JP4672081B2 (ja) * 2007-06-29 2011-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中継方法及び装置
US7856243B2 (en) * 2007-12-05 2010-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ower control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that uses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TR201810929T4 (tr) * 2008-01-11 2018-08-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Bir iletişim ağında yöntemler ve cihazlar.
JP2010226440A (ja) * 2009-03-24 2010-10-07 Nec Corp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20130938A1 (en) * 2009-07-23 2012-05-24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state prediction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EP2665201A4 (en) * 2011-01-14 2017-05-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measuring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64697B1 (ko) * 2011-03-21 2015-10-30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이동 네트워크들에서 tcp 성능을 개선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72174A1 (ja) * 2013-11-18 2015-05-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30143210A (ko) * 2022-03-31 2023-10-12 한양대학교 에리카산학협력단 심층강화학습을 이용한 전이중 비직교 다중접속 기반 전송전력 제어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3028A (en) 1994-10-24 1999-02-16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9135203A (ja) * 1995-11-08 1997-05-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品質表示装置
US6035183A (en) * 1997-12-09 2000-03-07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Basestation RSSI and BER feedback signal quality display and transmit diversity
US6668159B1 (en) * 1998-11-30 2003-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bitrate indicator
KR100296404B1 (ko) * 1998-12-17 2001-10-29 서평원 무선단말기의수신감도보정표시방법
US6628956B2 (en) * 1999-03-15 2003-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power contro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426971B1 (en) * 1999-09-13 2002-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s system performance
US6463105B1 (en) * 1999-09-13 2002-10-08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imation of the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ratio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JP3426194B2 (ja) * 2000-06-26 2003-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2027542A (ja) 2000-07-03 2002-01-25 Nec Saitama Ltd 携帯電話機
JP3583353B2 (ja) * 2000-07-03 2004-11-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2002077040A (ja) * 2000-08-29 2002-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制御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JP4790924B2 (ja) 2001-03-30 2011-10-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
US6889056B2 (en) 2001-04-30 2005-05-03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control scheme
KR100710245B1 (ko) * 2001-05-16 2007-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수신감도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416751B1 (ko) * 2001-12-20 2004-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수신감도 표시방법
JP4155740B2 (ja) * 2002-01-11 2008-09-24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無線通信端末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基地局
US6847809B2 (en) * 2002-08-23 2005-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ata rate control predi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575A (zh) * 2011-09-15 2014-05-07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通信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状态检测方法
US9516527B2 (en) 2011-09-15 2016-12-06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tate detection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1694317A (zh) * 2019-03-15 2020-09-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以及操作画面的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74929A (ko) 2004-08-26
CN1285178C (zh) 2006-11-15
KR100742456B1 (ko) 2007-07-25
US20070264949A1 (en) 2007-11-15
US20040229570A1 (en) 2004-11-18
US7418249B2 (en) 2008-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5178C (zh) 无线装置
US10531399B2 (e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a high-speed shared channel
CN1240231C (zh) 以专用方式控制各移动台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速率
USRE44247E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020823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223039B2 (ja) 基地局装置
US853787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forward link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estimates
EP1806857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US20140314045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783295B2 (en) Call ad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CN1905738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CN1407822A (zh) 小区选择
CN101047944A (zh) 子频带通知方法和终端装置
CN1694571A (zh) 为软切换用户设备选择服务调度小区的装置和方法
CN1455607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功率偏移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JP2008104168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754396A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系统以及方法
WO2007094415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JP2007336392A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並びに下り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JP2009005385A (ja) 基地局装置
JP4564042B2 (ja) 無線装置
WO2009093542A1 (ja) 通信システムと方法並びに無線制御局と基地局
JP4738437B2 (ja) 無線装置
JP4280513B2 (ja) 無線装置
JP4080910B2 (ja) 無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15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