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3168A -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 Google Patents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3168A
CN1523168A CNA031592961A CN03159296A CN1523168A CN 1523168 A CN1523168 A CN 1523168A CN A031592961 A CNA031592961 A CN A031592961A CN 03159296 A CN03159296 A CN 03159296A CN 1523168 A CN1523168 A CN 1523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ceolus
hole
middle tube
ground tackl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92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0591C (zh
Inventor
陆观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31592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0591C/zh
Publication of CN1523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3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05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05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减少地下环境污染、使用、回收方便的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外筒和中筒之间的横销和设置在中筒内的内杆,达到使中筒和外筒之间的固定和松脱目的,从而可实现对锚索及主要锚具的回收利用。本发明用于土木工程支护锚索。

Description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的锚索及相关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背景技术
锚索在我国地下基坑支护中应用十分广泛,与其它支护技术相比较,锚索具有价格低廉、施工简单成熟、速度快、不占用主体施工工作面等优点,是我国目前基坑支护的主要技术之一。普通锚索,其最大缺点在于锚索不能回收,长期留置于地下,占用了大量的地下空间,形成永久性地下垃圾,对相邻地块的开发及将来城市的整体规划影响很大。国际上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限制普通锚杆锚索的使用,其主要原因即临时性支护的锚杆锚索,当支护功能成为不必要时,无法清除,从而造成地下环境污染问题。
日本有两项可回收锚索技术;第一种为“U”形装置式,锚索由锚头、自由段和锚固段组成;无粘结钢绞线下端利用“U”形装置固定,也就是1根长的钢绞线穿过下端后返回上端,作为2根使用;各个“U”形装置错开一定的距离放置,钢绞线上端张拉后用夹片式组合锚具固定,钢绞线回收时因事先涂油装在塑料管内,将预应力放张后,通过“U”形装置可以抽出钢绞线重新利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所有的“U”形装置全部留置于地下,为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2)各“U”装置位置错开,现场施工不易掌握;(3)由于孔径较小钢绞线弯心直径必然较小,钢绞线穿过“U”形装置并返回时,绑扎较困难,从而下索也较困难;(4)由于钢绞线弯心直径小,回收时较费力,需借助于千斤顶等设备,回收的时间较长;(5)工作索只能为双数,且钢绞线的直径不能太大。
第二种为回收式锚索,由日本国土防灾技术株式会社拥有的专利技术。它由锚头、钢绞索、套管、承载体、水泥砂浆等组成;钢绞线穿于套管内,与水泥砂浆体隔离,下端与承载体连接;承载体长约2m左右,钢绞线中有一根为回收索,其余为工作索,钢绞线在承载体的端部处于压接状态,在套管内处于自由状态;钢绞线回收时,先用千斤顶拉出回收索,回收索拔出承载体后,其余的工作索即解除锚固状态,可逐根拔出。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1)承载体为锚索的核心部分,永留置于地下,为一次性使用,成本高;(2)工作索在承载体端部处于压接状态,为实现承载体对工作索的锚固,回收索在承载体中也承受较大的锚固力,张拉回收索时需提供较大的回收力(回收索拔出时在孔口可听见“嘭”的一声),因而,当锚索较长时,由于自由段的摩阻力影响,可能存在拔不出回收索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回收方便的一种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回收锚具,提供一种可减少地下环境污染、锚索回收可靠的一种土木工程中的可回收锚索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包括外筒、中筒、内杆、横销,外筒为一圆筒体,在外筒的筒壁上沿径向设有多个径向通孔;所述的中筒是能自由放入外筒内、长度大于外筒壁上的通孔上下位置的圆柱体;在中筒的中部轴向设有长孔,长孔的深度大于外筒壁上通孔的上下位置;在中筒径向设有与外筒上每个通孔相对应的径向孔并与长孔连通;在中筒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的内杆是一能自由放入中筒中部长孔内的圆柱形棒,内杆的长度应在放入长孔后能完全覆盖中筒上的径向孔;中筒设在外筒内;内杆设在中筒的长孔内;所述的横销是一头是半球面的销轴,设置在外筒壁上通孔和中筒上径向孔内,半球面的一端向外,另一端顶住内杆表面上。
在采取上述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是在横销的半球面的一端上设有销帽;销帽固定在外筒上;在外筒的底部设有封口板;在中筒上设有拉杆。
在封口板与中筒之间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与中筒上凹槽相适应的通孔,有利于力的平衡传递。
本发明的一种土木工程中的可回收锚索技术,包括OVM-P型锚头、钢绞线、塑料管、砂浆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回收锚具,钢绞线中包括工作索和回收索,内穿于塑料管内与砂浆体隔离,工作索穿过中筒的凹槽用OVM-P型锚头锁定于回收锚具的底部,另一端于钻孔孔口用夹片锚具固定以承受拉拔力;回收索连接在回收锚具的内杆上,伸出塑料管孔口,不作张拉固定;回收锚具的外筒及塑料管被水泥砂浆固结于钻孔内,与钻孔壁的岩土体粘结在一起。
具体的安装步骤为:(1)在组装好回收锚具,(2)固定工作索及回收索,(3)在外筒表面沿外筒纵向焊接上根据抗拔力大小计算所需的钢筋;(4)把工作索与回收索绑扎成束;(5)在钢绞线束外套上塑料管并前后密封,同时将回收锚具底端密封防水;(6)钻孔并清孔;(7)下锚索到钻孔内;(8)下索后,灌注水泥砂浆;(9)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即可张拉工作索并锁定。
回收的步骤为:(1)先放松工作索,卸去预应力;(2)用千斤顶张拉回收索,拔出回收锚具的内杆;(3)然后再张拉工作索,并将中筒从外筒内拔出,再拔出钻孔口;(4)将钢绞线与中筒等分离、回收,并对回收部件进行保养备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结构简单,受力可靠,加工容易;
2.除外筒外,其余部件可全部回收,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
3.回收锚具可在仓库预先组装,运到工地后,只需穿上钢绞线,安装OVM-P形锚头,然后装上封口板,把回收索与内杆连接在一起即可,因而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人在现场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
4.结构坚固,工人的一般操作不会影响其工作性能,对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不高,便于施工。
5.回收方便,回收索对内杆的张拉力不大,可轻易拔出内杆,只要内杆被拔出中筒,钢绞线、中筒及横销等即可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回收锚具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定位块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回收锚具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向剖视图;
图7是图5中D-D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定位块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锚索的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锚索施工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锚索回收施工流程图。
图中:外筒1  通孔11  中筒2  长孔21  径向孔22  凹槽23  内杆3横销4  销帽5  拉杆6  封口板7  定位块8  通孔81  钢绞线10  塑料套管20  水泥砂浆30  钢筋条40  OVM-P型锚头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中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为二索回收锚具,包括外筒1、中筒2、内杆3、横销4、销帽5、拉杆6、封口板7和定位块8,外筒1为一长度为450mm、直径为83mm、壁厚为10mm的无缝钢管,在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两列、每列四个均布的径向通孔11;中筒2是一直径为61mm、长度大于通孔11上下位置的圆柱体;在中筒2的中部轴向设有直径为20mm、单面贯通的长孔21,长孔21的深度大于通孔11的上下位置;在中筒2上设有与外筒1上八个通孔11相对应的径向孔22并与长孔21连通;在中筒2的外表面设有两条均布的凹槽23,用来通过钢绞线;中筒2设在外筒1内;内杆3是外径为19.8mm圆柱形棒,内杆3的长度在放入长孔21后能完全覆盖孔22,内杆3设在中筒2的长孔21内;横销4是一头是半球面、直径为14mm的销轴,一共八个横销4分别设置在各个通孔11和径向孔22内,半球面的一头向外,另一头顶住内杆3表面上;销帽5盖在横销4的半球面端,固定在外筒1上;拉杆6与中筒2的端面连接;封口板7连接在外筒1的底部。在封口板7与中筒2之间设有定位块8,定位块8上设有与中筒2上凹槽23相适应的两个通孔81,用来通过钢绞线。
实施例2
如图5至图8中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土木工程中的回收锚具,为四索回收锚具,包括外筒1、中筒2、内杆3、横销4、销帽5、拉杆6、封口板7和定位块8,外筒1为长度为450mm、直径为95mm、壁厚为10mm的无缝钢管,在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四列、每列四个均布的径向通孔11;中筒2是直径为74mm、长度大于通孔11上下位置的金属圆柱体;在中筒2的中部轴向设有直径为28mm的单面贯通的长孔21,长孔21的深度大于通孔11的上下位置;在中筒2上设有与外筒1上每个通孔11相对应的径向孔22并与长孔21连通;在中筒2的外表面设有四条凹槽23,用来通过钢绞线;中筒2设在外筒1内;内杆3是一外径为27.8mm金属圆棒,内杆3的长度在放入长孔21后能完全覆盖孔22,内杆3设在中筒2的长孔21内;横销4是一头是半球面、直径为14mm的金属销轴,一共16个横销4分别设置在各个通孔11和径向孔22内,半球面的一头向外,另一头顶住内杆3表面上;销帽5盖在横销4的半球面端,固定在外筒1上;四根拉杆6与中筒2的端面连接;封口板7连接在外筒1的底部。在封口板7与中筒2之间设有定位块8,定位块8上设有与中筒2上凹槽23相适应的四个通孔81,用来通过钢绞线。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75的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4mm,实施例1锚索的抗拉力的设计值是36吨;实施例2为72吨。
具体组装使用时,如图10所示,先组装回收锚具,把拉杆6安装固定于中筒2外端截面上;把内杆3插入中筒2的长孔21内,并用细铁线与中筒2上的拉杆6绑扎,使内杆3在一般操作时不会拔出中筒2;把中筒2安插入外筒1内,中筒2上径向孔22与外筒1的通孔11一一对应;把横销4放入外筒1、中筒2的径向孔洞中;安装销帽5,并固定在外筒1上。
然后安装钢绞线10,将钢绞线10穿过中筒2外侧的凹槽23,再穿过定位块8上的通孔81,在钢绞线10端部安装OVM-P型锚头50;把OVM-P型锚头50送回外筒1内,封上封口板7并固定在外筒1上;把回收索与内杆3连接起来,可先用OVM-P型锚头把回收索与一螺杆连接,再通过螺栓与内杆3螺纹连接;也可把回收索焊接于内杆3上;在回收锚具的外筒1上焊上钢筋条40;用以增强外筒1的强度及外筒1与水泥砂浆的摩阻力,把工作索与回收索绑扎成束,与普通锚索一样,需用隔离器对钢绞线10隔离绑扎,各钢绞线10不得相互缠绕一起;在回收索外套一塑料管;各钢绞线10抹上润滑油防锈;在钢绞线束上安装塑料套管20,各套管前后接头用胶水粘结牢固。组合安装完成后,就可将它们下入锚孔内,注浆水泥浆或水泥砂浆30形成锚索(如图9所示);待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用千斤顶张拉工作索,并用夹片式锚具锁定于钻孔口,锚索即可承受拉拔力,起支护作用。
回收时,如图11所示,先张拉工作索卸下孔口夹片式锚头,放松工作索;然后张拉回收索将内杆拔出;再张拉工作索及回收索,把中筒及定位块等一并拔出外筒;使用人工将钢绞线等拉拔出锚孔即完成回收。

Claims (4)

1.一种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包括外筒(1)、中筒(2)、内杆(3)、横销(4),其特征在于:外筒(1)为一圆筒体,在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多个径向通孔(11);所述的中筒(2)是能自由放入外筒(1)内、长度大于通孔(11)上下位置的圆柱体;在中筒(2)的中部轴向设有长孔(21),长孔(21)的深度大于通孔(11)的上下位置;在中筒(2)径向设有与外筒(1)上每个通孔(11)相对应的径向孔(22)并与长孔(21)连通;在中筒(2)的外表面设有凹槽(23);所述的内杆(3)是一能自由放入中筒(2)中部长孔(21)内的圆柱形棒,内杆(3)的长度应在放入长孔(21)后能完全覆盖孔(22);中筒(2)设在外筒(1)内;内杆(3)设在中筒(2)的长孔(21)内;所述的横销(4)是一端是半球面的销轴,设置在通孔(11)和径向孔(22)内,半球面的一端向外,另一端顶住内杆(3)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锚具,其特征在于:在横销(4)的半球面的一端上设有销帽(5);销帽(5)固定在外筒(1)上;在外筒(1)的底部设有封口板(7);在中筒(2)上设有拉杆(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收锚具,其特征在于:在封口板(7)与中筒(2)之间设有定位块(8),定位块(8)上设有与中筒(2)上凹槽(23)相适应的通孔(81)。
4.一种土木工程中的可回收锚索技术,包括OVM-P型锚头、钢绞线、塑料管、砂浆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回收锚具,钢绞线中包括工作索和回收索,内穿于塑料管内与砂浆体隔离,工作索穿过中筒的凹槽用OVM-P型锚头锁定于回收锚具的底部,另一端于钻孔孔口用夹片锚具固定以承受拉拔力;回收索连接在回收锚具的内杆上,伸出塑料管孔口,不作张拉固定;回收锚具的外筒及塑料管被水泥砂浆固结于钻孔内,与钻孔壁岩土体粘结在一起;
具体的安装步骤为:(1)在组装好回收锚具,(2)固定工作索及回收索,(3)在外筒表面沿外筒纵向焊接上根据抗拔力大小计算所需的钢筋;(4)把工作索与回收索绑扎成束;(5)在钢绞线束外套上塑料管并前后密封,同时将回收锚具底端密封防水;(6)钻孔并清孔;(7)下锚索到钻孔内;(8)下索后,灌注水泥砂浆;(9)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即可张拉工作索并锁定;
回收的步骤为:(1)先放松工作索,卸去预应力;(2)用千斤顶张拉回收索,拔出回收锚具的内杆;(3)然后再张拉工作索,并将中筒从外筒内拔出,再拔出钻孔口;(4)将钢绞线与中筒等分离、回收,并对回收部件进行保养备用。
CN 03159296 2003-05-09 2003-09-15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059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59296 CN1230591C (zh) 2003-05-09 2003-09-15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3126515 2003-05-09
CN03126515.4 2003-05-09
CN 03159296 CN1230591C (zh) 2003-05-09 2003-09-15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3168A true CN1523168A (zh) 2004-08-25
CN1230591C CN1230591C (zh) 2005-12-07

Family

ID=3431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592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0591C (zh) 2003-05-09 2003-09-15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0591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5460A (zh) * 2012-03-12 2012-07-04 陶德明 压力分散型锚杆施工方法
CN103046546A (zh) * 2012-11-23 2013-04-17 浙江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 可拆卸锚索及其施工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5460A (zh) * 2012-03-12 2012-07-04 陶德明 压力分散型锚杆施工方法
CN103046546A (zh) * 2012-11-23 2013-04-17 浙江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 可拆卸锚索及其施工工艺
CN103046546B (zh) * 2012-11-23 2015-03-04 浙江中桥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 可拆卸锚索及其施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0591C (zh) 2005-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6546B (zh) 可拆卸锚索及其施工工艺
CN102587367A (zh) 一种采用机械连接式锚杆
CN106638655A (zh) 锥头筋体后张桩基础及施工工艺
CN107663858B (zh) 可解锁回收的锚索及其使用方法
CN102392444A (zh) 易回收锚杆装置及回收方法
CN108442386B (zh) 一种可拆芯扩体锚固结构装置及其组装施工方法
CN205171547U (zh) 可回收微型锚杆墙
CN101949151A (zh) 一种可回收的锁定式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CN1230591C (zh) 土木工程中回收锚具及可回收锚索技术
CN111663527B (zh) 一种支护锚杆
CN113123373A (zh) 后插无粘结钢绞线u型管承压型抗拔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8545747U (zh) 分段扩孔压力型锚索结构
CN206554106U (zh) 锥头筋体后张桩基础
CN2613519Y (zh) 土木工程中可回收锚索的回收锚具
CN113136872B (zh) 一种固废灌浆料的机械式旋扭可拆卸式预应力锚索结构
CN212742521U (zh) 一种支护锚杆
EP0545471A1 (en) Method for fixing an anchor for anchoring earth-retaining walls, buildings, bank sheet-pilings, quay walls and the like
CN113585246A (zh) 加固型建筑桩基
CN108468337B (zh) 一种可回收式基坑支护桩及拆装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19992428U (zh) 具有无/缓粘结钢绞线和筒形承压件的压力型抗拔桩
CN1690316A (zh) 新型大直径钻孔灌注锚固桩的结构特征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01863U (zh) 一种可回收的锁定式锚杆
CN215888239U (zh) 一种锚索拆除装置
CN1584246A (zh) 土木工程的可回收锚索
CN214245776U (zh) 一种市政边坡的预应力锚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