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7327A -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7327A
CN1497327A CNA2003101006168A CN200310100616A CN1497327A CN 1497327 A CN1497327 A CN 1497327A CN A2003101006168 A CNA2003101006168 A CN A2003101006168A CN 200310100616 A CN200310100616 A CN 200310100616A CN 1497327 A CN1497327 A CN 1497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gital
film
filtrator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006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S・劳特尔
J·S·劳特尔
镂靼
A·迪里西奥
斯马特
D·C·斯马特
金代尔
E·B·金代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man Kodak Co
Original Assignee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man Kodak Co filed Critical Eastman Kodak Co
Priority to CNA2003101006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97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497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摄影方法中,胶片图象经过扫描和数码化以便提供数码图象。读取与胶片图象相关联的标识符。该标识符指向一组过滤器效应。每一过滤器效应都具有一预定的数码变型处理。变型处理并非对相应过滤器效应的补偿。过滤器效应之一在数码图象中进行探测。响应于探测到该过滤器效应,将预定数码变型应用于数码图象中。

Description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技术和摄影器材及方法,尤其涉及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摄影胶片上的通过光学方法记录的编码来控制印刷及其它功能已有很长时间。美国专利No.5740479描述了光学编码,并且指出,众所周知,使用来自摄影主体的反射光或直接来自相机光源的光来提供用于记录光学编码所需的照明。该专利还指出使用周围的光照来写编码的缺点是所记录的信息在一些光照条件下难以辨别。
众所周知,要在装配一次性相机前在胶片上预录编码。而且众所周知,在拍摄图片时根据相机条件为选定的图象帧记录编码。美国专利No.6332059结合了这两种惯例。第一编码在装配前预录胶片上而第二编码根据选择开关的位置而加于选定的胶片帧上。可以记录一适用于胶片单元中的所有图象的编码,以便其可用于所有各帧,而不用重复记录。美国专利No.5761558公开了将大量信息以可见条码形式记录于胶片单元的外部的技术。
编码可以放置在不同的位置。美国专利No.6332059公开了将光学编码置于邻近胶片帧的胶片边缘上。美国专利No.5587752公开了将光学编码置于沿侧向与一个图象相邻的位置,位于相应的胶片帧中或与其相邻。1992年11月17日出版的日本专利出版物JP 4-328537公开的一种一次性相机具有一对可滑动的取景器掩罩,该对掩罩与一对用于伪全景和伪远景最终图象格式的码信号板一前一后移动。当相应取景器的掩罩处于取景器中的适当位置时,码信号板就遮蔽了部分曝光口。其中图示的一码信号板具有一个狭槽。而如图所示,另一个码信号板具有两条狭槽。(图象主体可通过狭槽看到。)最终图象显露出由码信号板构成的图案。
同样,在摄影胶片的图象区域内记录其它信息也为众所周知。美国专利No.5189467和美国专利No.5126773公开了在掩罩上记录标记,该掩罩置于胶片路径中,当拍摄图象时记录在图象帧上。美国专利No.5486885公开了一利用来自相机中的闪光装置的光的类似装置。1998年6月19日发布的日本专利申请书10-161225公开了一具有一个专用内部光源的相机,该专用内部光源通过掩罩发光来以便将诸如图片和文本等信息传送至摄影胶片的图象区域。美国专利No.2210610公开了一种可将不同信息加至每个图象的相机。
众所周知,使用相机中的过滤器来提高图象质量。日本专利No.3109765公开了使用一次性相机中的过滤器来平衡胶片的色彩敏感度。1990年6月18日发布的日本专利出版物No.2-78935中公开了一种专用相机,其具有对光反应变色的可拆式过滤器。1991年4月19日发布的日本专利出版物3-9424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个色彩校正过滤器的一次性相机,该过滤器可进行转换以允许在户外使用钨平衡的胶片。1988年1月16日发布的日本专利出版物63-6428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相机,其具有一个光反应变色的过滤器并且其中相机记录未经过滤的的参照片以便用于确定过滤器的状态。
已知有各种不同的机构来用于移动一个或多个过滤器对准或远离拍摄镜头系统。美国专利No.6173127讲到了一种具有一可滑动的专用过滤器的一次性相机。1999年9月7日发布的日本专利出版物JP11-242257公开了另一种具有可滑动过滤器的相机。2000年8月29日发布的日本专利出版物JP 2000-235211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旋转的过滤器轮的相机。2000年5月16日发布的日本专利出版物JP 2000-162690及2001年1月30日发布的JP 2001-27773公开了一种具有一偏离光轴的过滤器轮的相机。美国专利No.5696996公开了一种具有一透明胶片的相机,该透明胶片与摄影胶片一起从滚子移至滚子上。
在数码照相洗印加工中,摄影胶片上处理过的图象经过扫描、数码处理然后进行印刷。利用一些高速设备,摄影胶片的中心部分不断以高分辨率进行扫描。边缘不进行扫描,或利用不同的扫描仪以较低分辨率进行扫描。这就使得在摄影胶片边缘上的光学编码的识别非常不方便。置于摄影胶片中心部分的光学编码移除了各帧之间的图象区域或间隙。前者直接降低图象质量。后者会降低胶片帧位置的识别能力;以及胶片类型,例如35mm型,其不具有限定了胶片帧的孔。美国专利No.6311018提供了一种解决图象区域损失的办法。该专利公开了将光学编码置于胶片帧上,随后对编码进行数码移除并恢复图象的损失区域。这种方法并不方便而且会损失一些图象信息。损失的信息通过复制邻近的主体可以自动修补。对于一些场景,生成的图象相比原始场景质量大大降低。例如,对于被编码所重叠的人主体或复杂背景,会发生非常讨厌的信息损失情况。
已知有许多种方法来用于从图象上检测光源的色彩并校正光源的色彩。实例有美国专利Nos.4847680、4918519、5659357。
因此,需要提供一经过改进的摄影系统、设备和方法,其中利用从摄影主体上反射的光来提供摄影胶片帧中的编码;该编码简单易处理,并且该编码不会完全取代编码所重叠的图象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在更广义的方面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影方法,其中胶片图象经扫描和数码处理以便提供一数码图象。可以读取与胶片图象相关联的标识符。该标识符指的是一组过滤器效应。每一过滤器效应具有一预先指定的数码变型。这些变型并非对相应的过滤器效应的补偿。过滤器效应之一可在数码图象中探测到。响应于该过滤器效应探测,预先指定的数码变型就应用于数码图象中。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作用是经过改进的摄影系统、设备和方法,其中编码在摄影胶片帧中图象进行过滤时提供。这种编码简单易处理并且不会完全取代编码所重叠的图象内容。
附图说明
通过参阅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目的及其实现方式将变得更加清楚,而且本发明本身也将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
图1为该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示出了过滤器编码的图象的处理过程;
图2为通过图1的方法对未经过滤的图象的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利用图1方法的一种变型对过滤器编码的图象的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摄影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系统中可用的相机的前透视图,所示的过滤器从相机的其它部分拆下;
图6为图5的相机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7为图5的相机的一种变型沿拍摄透镜装置的光路剖开的局部剖面图,过滤器由实线表示,过滤器的备选位置由虚线表示;
图8为具有可转换的编码过滤器的相机的透视图;
图9为相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编码过滤的曝光口的示意图;
图10仍为相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编码过滤的曝光口的示意图;
图11-14为具有遮光轮廓编码的相机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第一和第二光屏在每个图11-14中示于不同位置;
图15为图11-14相机的一种变型的部分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相机的局部顶视图,示出了一控制旋钮;
图17a为图15中相机的光屏的侧视图;
图17b为图15中相机的取景器掩罩的侧视图;
图18和19为相机的另一实施例的遮光轮廓编码曝光口的示意图,图18和19示出了两个不同的遮光屏位置;
图20和21为相机的又一实施例的相同视图;
图22和23为相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相同视图;
图24a为图6中相机的一种变型的一些部件的透视图,与图6中视图相同;
图24b为图24a的相机的部分示意性后视图,实线表示取景器和取景器光屏的位置,虚线表示曝光帧、光屏和屏幕驱动器的一部分;
图25为图24中相机的冲洗过的摄影胶片的部分示意图,所示为四个胶片帧,后三个具有不同的遮光轮廓编码;
图26-29为图24中相机的部分示意性后视图,示出了处于与图25中所示的四个胶片帧(从左至右)相对应的四个不同位置的第二光屏,为清楚起见,大多数相机部件,包括取景器光屏均未示出;
图30为图26-29中相机的示意性剖面图,两光屏同时示出;
图31为一种变型过的相机与图30相同的视图,第一光屏未示出;
图32为图26-29中相机的一种变型的部分示意性后视图;
图33为图32中相机的部分示意性剖面图;
图34为一个标绘图,描绘了未使用编码过滤器拍摄的色度象素数据的色度空间,象素数据代表任意自然场景;
图35为一个标绘图,描绘了使用一种选定色彩的编码过滤器拍摄的色度象素数据的色度空间,场景与图34相同;
图36为一个标绘图,描绘了示出了图35的色彩编码过滤器的计算色彩位置的色度空间;
图37为相机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示意性剖面图,所示的遮光屏处于与拍摄透镜的光路隔开的第一位置;
图38为与图37相同的视图,但遮光屏处于部分遮蔽着通过拍摄透镜传播的光图象的第二位置;以及
图39为图37的相机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种方法与系统中,场景图象利用具有特殊过滤器的相机拍摄。这种相机可过滤所有拍摄的图片或仅过滤选定的图片。过滤器与特殊数码图象变型相关联。这可在相机上标明或以其它方式告知用户。所拍摄的图象,包括至少一些已过滤的图象,在介质单元中存储和传输以便于照相洗印加工。在照相洗印加工过程中,介质单元被认为需要进行数码图象处理,包括应用与预定的过滤器相关联的数码变型。应用数码图象处理过程,并且所使用的特殊过滤器可根据所过滤的图象的外观来鉴别。与特殊过滤器相关联的数码变型确定并应用于所过滤的图象。未经过滤的图象则进行普通数码处理。所生成的最终图象通过打印机或以一些其他方式提供。
术语“介质单元”在此用来指可以用来存储图象数据以便存档的介质,其带有或不带有介质变型。“介质单元”包括存档介质以及用于支持介质使用的物理上相关联的结构。在胶片型介质单元中,存档介质为摄影胶片而图象以潜象的形式拍摄。胶片型胶片单元的支架或支承架包括一摄影胶片所缠绕的卷轴以及一封装着胶片和卷轴的筒。在数码胶片单元中,图象以数码形式存储于存储卡或软盘或其它磁、电、光学或其它存储装置。一个介质单元可为位于一个存储装置上的一组关联图象,该存储装置具有多个这种组。使用存档介质单元的相机可为可再用型或一次性相机。
术语“一次性相机”及类似术语在此指相机以预装载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并且不可由消费者再装载,其无需过多的相机拆卸或零件更换工作,并且无需使用特殊工具,等等。一次性胶片相机现在已可随处买到。一次性数码相机的使用现在仍然有限。本发明在此依据一次性摄影胶片相机进行了一般讨论。
现再参看图1中的实线部分,场景图象10使用相机12所拍摄,该相机12具有存档拍摄介质和一置于通往存档介质光路中的编码过滤器16。(图1中,存档介质为胶片单元14中的彩色摄影胶片。)通过拍摄光图象10所产生的存档图象已进行过滤,也就是说,在拍摄过程中经过过滤。图1中,存档图象为彩色胶片上的潜象18且过滤过程改变了到达胶片的光的光谱。(其在图1中通过潜象18上的文字“过滤色彩”表示。)术语“偏色”在此用于指这种已发生改变的光谱对图象或部分图象的作用效应。在本系统范围内,偏色为对过滤器16的色彩的补充。
在图片拍摄完成后,胶片单元14进行照相洗印加工。探测器20读取胶片单元14上的指示器22(图1中用“X”表示)并发送一探测信号至数码实现引擎23(如图4中所示),包括一可编程计算机等等。探测信号可识别指示器22。指示器以易于探测的方式提供。所用的探测器20及指示器22的型号并没有严格要求。
指示器可为可机读的形式,也可为人工可读的标记,也可二者兼有。指示器可位于胶片单元14中的不同位置,例如筒或支架或摄影胶片上。例如,指示器可为位于支架或胶片上的光学条码而探测器可为条码阅读器。同样,指示器可以通过磁方式记录于摄影胶片的磁层上或者以光学方式记录于摄影胶片边缘上,或者记录于半导体存储器中(通过射频或直接接触方式访问),或者可为物理上不连续的形式,例如为摄影胶片上的成形缺口或摄影胶片的一个或更多层的形式。对于35mm(135型胶片),探测器最方便的位置为在摄影胶片上,因为在初始步骤中,常规处理使摄影胶片与筒分开。
指示器只需传送将位于介质单元中的一个或更多存档图象进行过滤编码的信息。如果需要,其它信息也可通过指示器传送。这种其它信息的实例有标识号、胶片类型,以及可用的图象变型的类型。
指示器可一次记录于胶片单元中,或者可重复记录。例如,指示器的记录可与每一胶片帧或每组胶片帧物理上相关联。指示器的每一重复都相同,或者也可以改变,但改变的方式与哪个存档图象接受特殊数码变型的标示无关。
胶片单元14在化学处理器24中接受化学处理,使得潜象18以胶片图象26的形式变得可见。化学处理的类型没有严格要求,包括即时处理之类,其利用胶片单元14内所包含的材料。可见象26保持过滤状态,也就是说,在拍摄过程中经受过滤过程的滤光镜效应。然后对可见象26进行扫描(28)。生成的电子图象30与可见象26相对应并且保持过滤状态。
术语“过滤器”及类似术语在此用作其普通意义而并不包括阻碍光通过一或更多部分光路传送的不透明面板。过滤器可为光学式或数码式。因此术语“过滤器效应”包含有时指作的“对应过滤器效应”或“对应数码过滤器效应”的意思。在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中,过滤器为彩色且可探测的特征为色彩属性方面的改变。这在目前为优选的,因为无色信息保持不变因而不会在过滤过程中发生损失。另一方面,可使用在其它特征方面发生改变的过滤器。例如,可使用一星形过滤器(未单独示出)。
电子图象30经过数码处理(32),其中数码图象受到在胶片图象的数码照相洗印加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标准(典型)数码处理,例如边缘增强处理和为输出装置进行的校准处理。
摄影图象在此一般视为所拍摄的主体的逼真图象并且具有与潜象、经过冲洗的图象和电子图象相同的信息内容。术语“典型的”及类似术语在此也用来指这种逼真图象及用于产生这种图象的程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而进行的简化,并且图象在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会不同。例如,图象会受图象系统和介质的限制。胶片图象受诸如粒度的限制。数码图象必须为象素结构并且通常具有根据相邻象素部分推的色值。数码图象还可在拍摄和存储过程之间进行增强变型,以便例如为由于传感器故障而降级的象素推断其值。胶片上的潜象受到处理过程的化学和物理效应。图象常以非逼真形式存储,而这种形式需要变型以使图象可见。例如,摄影印刷胶片存储图象作为底片。数码图象必须显示或印制并需要其它变型处理,例如解码或变型处理以便用于特殊的显示装置。所拍摄的图象也可在拍摄时由使用者有意进行变型处理。例如,通过使用加于编码过滤器上的第二过滤器,可对图象进行变型。
数码实现引擎23响应于探测信号而访问检查表(图中未单独示出)。在检查表中,一预定的数码变型与标识着由相应的编码过滤器16过滤的电子图象的探测特征相关联。数码实现引擎23估算电子图象30以便展示可探测特征。在探测到可探测的特征时,就将相关的数码变型应用于电子图象上。在图1中,数码变型处理就是将彩色电子图象30转换成单色灰度变型的图象34。(在图1中由“过滤灰度”表示)。
标识符和相应的探测信号标识着编码过滤可能存在于胶片单元的存档图象中并且照相洗印加工过程应当将此考虑在内。标识符可以或可以不标识特定的数码变型或变型组。即使标识了特定的变型,也不使用探测信号来确定这种特定的数码变型是否应用于特定的电子图象或图象组上。一种方便的标识符为胶卷ID例如DX代码,其被记录于摄影胶片或胶片筒中的一个或者同时记录于两者上。例如,DX代码或其它胶卷ID可标明编码过滤存在于胶片类型的标示内。DX或其它标识符可以现有技术中已公开的任何一种方式提供于摄影胶片上。例如,标识符可位于图象区域并且按照美国专利No.6311018所公开的方式进行处理。
数码变型处理的实例包括:单色,例如黑和白及棕褐色;缩放和修截;改变为预定长宽比;有意扭曲;同在连环漫画册中一样填充纯色;软聚焦效应;对比度放大或缩小;改变图象尺寸以便输出到不同介质;使用预定支出的蒙太奇照片。数码变型处理可能会限于向电子图象中加入特殊的元数据(非象素信息)。这可用于提供后续程序实现,例如通过网络传送至预定的地址。数码变型处理可能要求操作员干预以便实现。例如,对于一个特定的最终图象,包括于特定图象中的元数据可能要求操作员提供一个增进项。
图2示出了通过图1的方法对未经过滤的彩色图象进行的各个处理阶段。潜象18a,和相应的可见象26a及电子图象30a缺少过滤器编码的可探测特征因而最终数码处理的图象36在进行了数码处理之后保持未变型状态。(在图2中由文字“未过滤色彩”标明)图3示出了这种方法的一种变型,其中使用了一个不同的过滤器16和相应的不同变型。图象在拍摄后,由潜象18b经化学处理成可见象26b,并且可见象经扫描以提供电子图象30b。到此为止,各个图象都保持过滤状态和其色彩。(由文字“过滤过的色彩”标明)对过滤情况进行探测并且应用变型处理:彩色图象保持色彩不变,但经变型处理的最终图象34a已变为伪全景格式并且过滤的可探测特征已消除。(由文字“未过滤过的色彩全景格式”标明)在实际可行的范围内,消除过滤的可探测特征就使得最终图象恢复至未过滤状态。
照片洗印加工单元38使得来自存档图象的图片或其它最终图象从被记录到摄影胶片40的连续胶片帧中。照片洗印加工单元38在此一般根据一个包括化学处理器24和数码实现引擎23的数码打印机来进行描述。由于数码打印机的特征通常已知,因而以下描述特别仅针对形成所公开实施例的一部分或者直接与所公开实施例配合工作的那些元件。然而应当理解,那些其它元件可采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各种不同形式。最终图象也可采用其他形式,例如存储于存储介质如光盘上的数码图象,或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存储器上的数码图象。数码实现引擎23包括由电子图象产生这种最终图象的装置。数码实现引擎可为公开于1998年6月16日发布的美国专利No.5767945中的数码打印机的一部分。
图4示意地描绘了具有一化学处理器24和一数码实现引擎23的照相洗印加工单元38,它用于在具有过滤器编码的已处理过的摄影胶片的连续胶片帧内制作所记录图象的图片。胶片单元14在到达照相洗印加工单元38前未进行分类。胶片单元14来自于一次性相机。相机12中有两个提供过滤器编码。一个相机12a具有人工可读的标示42:“BW/C”(标示黑白/彩色)。另一相机12b具有标示42:“T/P”(标示电传照相/伪全景)。第三相机13不提供过滤器编码且无标示。来自相机12a和12b的胶片单元14均具有一指示器22(图4中用“X”表示)。
在图8中,一次性相机12具有人工可读标示42,“BW/C”,以及可机读的条码44。位于相机内的胶片暗盒(如图8所示)可重复有同样的标示和条码。标示告知使用者可进行过滤编码的数码变型处理的类型。条码可以带有相同的信息。胶片单元上的指示器的存在也可通过条码传达。
作为具有指示器22的替代方案,胶片单元14可在到达照相洗印加工单元38前进行预先分类。在这种情况下,到达照相洗印加工装置38的所有胶片单元14都假定具有过滤器编码。这可通过使用与在相应的胶片单元14上存在指示器22相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人工可读标示42进行手工分类而实现。例如,手工分类可根据标示42的存在将相机12a和12b归类为具有指示器22,并将相机13归类为缺少标示42和指示器22。自动分类可使用可机读标示42或指示器22以及具有探测器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的分类设备按照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以便根据指示器存在与否的探测结果分成不同的类别。
可提供不同的指示器22以便区分不同数码实现引擎23上可用的不同数码变型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分类依靠特定数码实现引擎23可提供的变型处理列表(图中未示出)来进行。对于手工分类,该列表可以简单为在一张纸上打印的表格,位于胶片单元14的外侧上的指示器与其进行核对。对于自动分类,可以探测指示器并将其与呈位于本地或远程存储器等等上的检查表形式的列表相比较。对无指示器或其指示器不在列表中的胶片单元14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常规处理或基于一些其它参数的一些其它替代处理。
通过限制进入具有过滤器编码的胶片单元14,也可以在不对指示器22进行分类或探测的情况下对胶片单元14进行处理。例如,可以使用一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独特的胶片类型。另外,也可将常规型胶片单元和过滤器编码的胶片单元一起进行处理,就像它们全都进行了过滤器编码一样。这种方法的麻烦在于不必要地提高了常规胶片单元的数码处理时间,并且麻烦还在于需要采取措施来纠正对同样具有过滤器编码所用的过滤器效应的常规胶片单元的不当处理。
再次参看图4,一种特殊数码实现引擎23包括一用于将摄影胶片从胶片供带盘46经数码扫描仪48而推进至胶片卷带盘50上的机动胶片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许多胶片单元的摄影胶片40在胶片供带盘46上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卷筒。一些摄影胶片40经过过滤器编码;另外一些则没有。每一经过过滤器编码的摄影胶片40具有一个或更多指示器22(图中未示出)。设置一个数据阅读器20(如图1所示)例如条码阅读器用以读出指示器22。数据阅读器20向控制器56传送所探测的指示器22的信号。扫描仪48具有一投影光源58,当胶片帧即刻位于帧门60处时,该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每一胶片帧,并且一聚焦透镜62在扫描图象传感器64,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上聚焦得到存档图象的光投影图象。通过图象传感器64提供的合成模拟电子图象根据需要通过模数(A/D)转换器66转换成数码形式并进行放大,然后送至控制器56。为方便起见,扫描仪48和A/D转换器66在此有时一起称作“数码转换器”并且由那些组件所提供的处理程序称为“数码化”。术语“数码转换器”和“数码化”也包括其它用于提供类似功能的设备。例如,数码转换器可包括一些信息站组件。
控制器56为一可编程计算机之类,它利用存储于本地或远程存储器67中的检查表之类对图象进行处理以探测预定列表中的编码过滤器16的效应。检查表也存储有与相应过滤器效应相关联的数码变型处理。当在图象中探测到过滤器效应时,则与相关联的变型建立相关性并且对典型的数码图象进行变型处理以产生经过变型的图象。经过变型的图象输出至输出装置68,例如一硬拷贝印刷机或其它设备,以便提供最终图象。
用于探测数码图象中的偏色或其它过滤器效应的已知程序适用于探测由编码过滤器16所产生的偏色。在图1中用实线和虚线示出了该程序的一简单实例。摄影胶片40经过扫描、数码化处理、并且经过在特殊照相洗印加工单元38中用于所有图象的标准数码处理。例如,这可包括校正色彩以便用于所用的特殊扫描仪48。然后图象就一个接一个地出现(69)在显示器上。操作者检查图象并探测何时图象显示一组预定的过滤器效应之一。然后,操作者使用控制按钮等启动指定给该特定过滤器效应的数码变型处理。这种方法具有比较简单和灵活的优点,但缺点在于速度较慢且易受操作者错误影响。
通过图1中的实线部分示出了一种自动方法。这种程序在控制器中的中央处理器内实现,其通过提供了下述算法的软件进行了编程。中央处理器作用于如前所述的已经过扫描、数码化和标准处理过的数码图象。
软件可提供于任何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上。这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包括,例如;磁性存储介质如磁盘(如软盘)或磁带;光学存储介质如光盘、光带、或可机读条码;固态电子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任何其它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物理装置或介质。
控制器可为通用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或可为照相洗印加工设备的专用部分。在后一种情况下,中央处理器可为有时称作图象数据管理器(IDM)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计算机系统或IDM包括存储器,并且可包括一个显示器和用户控制器以使得操作者能够进行监控及干预。
这种用于探测编码过滤器16的使用情况的方法依赖于关于该编码过滤器16的色彩位置特征和采用日光照明而不用所选编码过滤器16所拍摄的色彩中性物体的色彩位置的先验知识。两种色彩位置,即最亮和平均色彩位置,可直接根据所分析的数码图象的象素计算而得。将这两种计算出的色彩位置各自单独与两个先验色彩位置进行比较。特别地,计算色度空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以作为指标值来确定所选编码过滤器用于拍摄数码图象所来自的场景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根据图象象素信息计算预测的色彩位置,计算所算出的预测色彩位置相对于于特定编码过滤器16的先验色彩位置特征的距离指标,以及利用该距离指标来显示该特定编码过滤器16用于产生图象象素信息的可能性。
对得自记录于摄影胶片上的原始潜象的这组数码图象中的每一数码图象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所选的编码过滤器16是否已用于记录相应的原始图象。将所选编码过滤器16置于相机12的存档介质之前,就具有导致形成于摄影胶片上的生成图象产生总体偏色的效应。因此,相应的数码图象也将具有总体偏色特征。也就是说,数码图象的所有象素都将具有类似的效应。
通常,数码图象的图象象素数据以红、绿、蓝表示法接收。尽管数码图象的总体偏色通过分析红、绿、蓝表示法的图象象素数据可直接探测出,本程序仍然将图象象素数据转换成亮度-色度表示法(LCC)以利于探测处理。令变量Rij、Gij和Bij,来指与位于ith行和jth列的红、绿和蓝数码图象象素相对应的象素值。令变量Lij、GMij,和ILLij分别来指亮度-色度表示法的数码图象的转换亮度、第一色度、和第二色度象素值。矩阵变换的3乘3元素通过表达式(1)来描述。
Lij=0.333 Rij+0.333 Gij+0.333 Bij    (1)
GMij=-0.25 Rij+0.50 Gij-0.25 Bij
ILLij=-0.50 Rij+0.50 Bij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亮度/色度矩阵变换中的系数所用的准确值可以改变并且仍能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也可使用如表达式(2)所描述的一种替代方案。
Lij=0.375 Rij+0.500 Gij+0.125 Bij    (2)
GMij=-0.250 Rij+0.500 Gij-0.250 Bij
ILLij=-0.500 Rij+0.50 Bij
两个色度象素值GMij和ILLij表示第ijth象素的色彩位置坐标。
大多数拍摄的自然场景呈现一个色彩范围,但具有围绕着一个由光源色彩所确定的中心色彩位置而变化的色度象素值分布方式。参看图34,示出了色度空间的一种实例曲线,由点171所示的两条轴线的中心与利用日光照明所拍摄的色彩中性物体如灰色卡片的色彩位置相对应。由周线172所示的区域描绘了利用日光照明所拍摄的典型数码图象的色度象素值范围。色度象素值的数码平均值或者说中心由点173指示,即平均色彩位置。通过图34中所绘的曲线可以看得最为清楚,平均色彩位置位于色度象素值的范围内,并且靠近由点171所示的利用日光照明所拍摄的色彩中性物体的色彩位置。图34中还示出了点174,最亮的色彩位置,即具有最高或最亮的对应亮度值的象素的色彩位置。通常,最亮的色彩位置就是照明光源色彩的良好指示。相应地具有高反射系数的摄影材料产生明亮的亮度象素值。这些材料通常为色彩中性材料,例如白衬衫、白纸等,从而指示照明光源的色彩。
当所选的过滤器处于适当位置时拍摄相同场景时,所生成的色度象素值在色度空间中发生移动。图35示出了这种实例的移动后的色度象素值的实例曲线。利用日光照明和所选编码过滤器16所拍摄的色彩中性物体的色彩位置由点181示出,并且在色度空间中移动至为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特征的位置,称为色彩滤光镜色彩位置。通过周线182所示的区域描绘了通过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特征而在色度空间中移动后的色度象素值的范围。平均色彩位置由点183指示,也根据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特征色彩发生色度移动。类似地,最亮色彩位置在色度空间中发生移动(由点184指示)。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平均色彩位置和最亮色彩位置都可指示使用了所选的编码过滤器16。也就是说,当平均色彩位置或最亮色彩位置指示了靠近使用的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编码过滤器色彩位置特征的色彩位置时,就可认为所选编码过滤器16已经使用。还应当指出,本程序实际上可使用各种不同色彩的颜色过滤器,因为对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使用情况的探测是基于已知先验且不同于利用日光照明源所照亮的场景的预期色彩位置的特征色彩位置来进行(日光色彩位置在图35中如点185所示)。
平均色彩位置用表达式(3)计算(GMave、ILLave):
GMave=(1/N)□ij GMij    (3)
ILLave=(1/N)□ij ILLij
其中变量N代表数码图象中的象素数值。最亮色彩位置通过首先计算亮度象素值的累积直方图而算出(GMbr,ILLbr)。累积直方图用于标识最亮象素。只有那些具有列于最亮的10%象素中的相应亮度象素值的象素用于最亮色彩位置的计算,如表达式(4)中所示
GMbr=(1/M)□ij GMijij    (4)
ILLbr=(1/M)□ij ILLijij
其中变量M代表对应于象素总数的10%的象素数,而变量□ij代表加权因子,对于相应亮度象素值列于10%最亮象素中的象素而言,加权因子等于1.0,而对于所有其它象素则为0.0。
图36示出了与使用所选编码过滤器16时相应的计算值的色彩位置。平均色彩位置和最亮色彩位置,分别如点193和194指示,用于预测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使用情况。点191表示颜色过滤器的色彩位置。首先计算平均和最亮色彩位置相对于颜色过滤器16和日光色彩位置的距离参数。从平均色彩位置(GMave,ILLave)至日光色彩位置(GMdday,ILLday)的距离(Dave-day)由表达式(5)给出。
D ave - day = ( GM ave - GM day ) 2 + ( ILL ave - ILL day ) 2 - - - ( 5 )
从平均色彩位置(GMave,ILLave)至颜色过滤器色彩位置(GMcf,ILLcf)的距离(Dave-cf)由表达式(6)给出。
D ave - cf = ( GM ave - GM cf ) 2 + ( ILL ave - ILL cf ) 2 - - - ( 6 )
类似地,从最亮色彩位置(GMbr,ILLbr)至日光色彩位置(GMday,ILLday)的距离(Dbre-day)由表达式(7)给出。
D br - day = ( GM br - GM day ) 2 + ( ILL bre - ILL day ) 2 - - - ( 7 )
从最亮色彩位置(GMbr,ILLbr)至颜色过滤器色彩位置(GMcf,ILLcf)的距离(Dbr-cf)由表达式(8)给出。
D br - cf = ( GM br - GM cf ) 2 + ( ILL bre - ILL cf ) 2 - - - ( 8 )
当从平均色彩位置至颜色过滤器色彩位置的距离(Dave-cf)小于从平均色彩位置至日光色彩位置的距离(Dave-day)时,使用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可能性就很高。类似地,当从最亮色彩位置至颜色过滤器色彩位置的距离(Dbr-cf)小于从最亮色彩位置至日光色彩位置的距离(Dbre-day)时,使用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可能性也会很高。当Dbr-cf<Dbr-day并且Dave-cf<Dave-day时,使用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可能性就更高。图36所示还有直线196,其将色度空间分成两个域。当平均和最亮色彩位置位于包括日光色彩位置(如点195所指示)的域中时,则确定不太可能使用了所选编码过滤器16。相反地,当平均和最亮色彩位置位于包括过滤器色彩位置(如点194所指示)的域中,则确定可能使用了所选编码过滤器16。
上述讨论利用直接比较所计算的距离参数例如Dave-cf和Dave-day,也可能使用按比例比较方法。例如,使用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可能性可利用表达式Dave-cf<1.5Dave-day来计算。乘法因子可用于优化编码过滤器16使用情况的探测。收集一个使用和不使用编码过滤器所拍摄的图象的数据库。上述探测方法适用于由所拍摄的图象得到的数码图象。由于已知了关于编码过滤器使用情况的真实数据,因此可以调整乘法因子以优化正确指示的探测数与错误指示的探测数的比。
作为一种替代程序,可使用平均色彩位置而无需最亮色彩位来指示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使用情况。也可使用最亮色度位置而无需平均色彩位置。可以预期,所选编码过滤器16的特征色彩越饱和,探测结果就越好。
预测色度参数据说在其位于亮度-色度表示法的参考色度参数的预定数值范围内时,与参照色度参数匹配。颜色过滤器色彩位置(GMcf,ILLcf)为参考色度参数的一个实例。平均色度位置计算而得(GMave,ILLave)而最亮色彩位置(GMbr,ILLbr)为预测色度参数的实例。该范围为系统中的误差、在相机中使用的编码过滤器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以及胶片与胶片处理中的差异的函数。范围越小,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可能增加成本。通过反复试验,可易于确定特定实施例的适当范围。
应当指出,预测的色度参数的计算可通过红-绿-蓝表示法中的图象象素数据进行。例如,数码图象中的象素的每一单色可进行平均以产生量Rave、Gave和Bave。类似地,颜色过滤器色彩位置可利用同等量Rcf、Gcf和Bcf来确定。于是量Rave、Gave和Bave就可用于计算量GMave、ILLave而量Rcf、Gcf和Bcf就可用于计算量GMcf、ILLcf
在一种替代程序中,每一象素都进行了独立检查。这种方法具有可避免由于总体图象参数例如色彩的因素而出错的优点。任一意图通过总体图象参数而判别是使用或不使用编码过滤器16的算法,都会错误地断定其自身大多为过滤器16的色彩的场景照片通过过滤器而拍摄,而当时实际上并非如此;或者,都会错误地断定其主要为过滤器16的色彩补偿的场景照片通过过滤器而拍摄,而但是实际上过滤器保持就位。通过独立检验每一象素,这类型错误就可以避免。
如果场景在过滤器16保持就位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则只有系统噪声会导致各个单个象素接近过滤器的补色。通过检验每一象素,则当该象素的色彩位置相对于偏色参考色彩位置超过预定阈值时,该算法就可计算每一种情况。阈值考虑的因素包括过滤器的无规律性、处理中的噪声等等。适用的值可通过简单的反复试验来确定。
象素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差异标准则表明照片未在过滤器16保持就位的情况下拍摄。差异标准可为数量很少的象素,并且,对于大误差容限,象素数量少于数码图象中的总象素数量的25%,或者,对于小误差容限,少于象素总数量的10%。实际上,将优选地在数码图象上呈一定分布(随机或网格模式)的采样象素与参考色彩位置进行比较。采样同参考色彩位置相匹配,即当采样符合差异标准时,则认为图象具有特定的偏色过滤器效应。
采样在象素数量上等于或大于可适用的差异标准。取样中象素的数量和位置可进行预置并且在每次分析中保持不变或者可灵活变化。在后一种情况中,顺序地对每个象素或者一次采样进行比较并且在符合可适用的差异标准时停止分析。
象素可取自图象的一个限定区域内。在过滤操作被限定于图象的一部分的一些实施例(在下文中进行讨论)中要求如此。随着限定区域的增大,限定所分析的区域就会增大色彩异常的场景内容可能会产生错误结果的危险。
采样的尺寸大小同差异标准。优选地对参考色彩位置进行校正以便解决偏色的理论值与实际上产生的实际偏色之间的差异问题。参考色彩位置的校正考虑到了由胶片感光度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胶片处理化学效应、扫描仪误差,等等。
参考色彩位置可以预定为分离的红、绿、蓝(RGB)参考值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数码图象的未经加工的RGB象素值可以单独地与相应的RGB参考值相关联。RGB象素值可以直接通过初始电子图象的模数转换而提供。相关联操作可以在单步程序中进行以便优化探测算法。在这种情况下,对采样的每个象素的未经加工的RGB象素值与检查表(LUT)中的界限进行比较。LUT中的值包括应归于过滤的预期界限以及对未经过滤的系统而言为达到中性灰色平衡所需的各种因数。也就是说,为提高计算效率,这些值包括已知胶片感光度的校正、对胶片系统感光度的胶片处理化学效应、以及扫描仪校准,等等。
以上依据使用单编码过滤器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描述。这种方法同样可适用于使用一组预定的色彩编码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所确定的色彩位置被映射到为该组过滤器所预定的参考色彩位置上以便确定是否使用了编码过滤器及使用了哪个编码过滤器。
另一种替代程序适用于通过高度饱和的黄、青或洋红色过滤器16曝光的过滤器编码的图象。所用的过滤器16经过选择以便使得过滤器16与相机12的“色彩通道”之一的光谱特征相匹配。在此所用的术语“色彩通道”指的是相机的将部分图象的拍摄限定于一小组不同色彩中的一种色彩的那些部件。对于摄影胶片,不同色彩一般通过不同组件和/或不同层进行拍摄。对于数码相机,不同色彩通过不同的层或者通过使用不同的过滤器而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拍摄。通常使用一种象素三色过滤器来覆盖一个匹配的象素图象成象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色彩通道具有一个单色子集的过滤器象素。
高度饱和的过滤器16阻塞或者大大减少了所拍摄图象的色彩记录中的一种数码原色。例如,高度饱和的黄、青或洋红色过滤器16阻塞或大大减少了摄影胶片的互补蓝、红或绿色分量/色彩层的曝光。同样,高度饱和的黄、青或洋红色过滤器16阻塞或大大减少了通过数码相机12的对应黄、青或洋红色过滤器象素的曝光。数码图象中的过滤情况的探测就是简单比较原色值。例如,可以合计场景色彩值并相互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色度空间中的分析。缺少一种数码原色的色彩记录不可能代表自然发生的场景因此就会被认为表明有意使用了特定色彩的过滤器16。
作为替代方案,数码图象的图象象素数据可以保持不变,并且以后将要应用于数码图象的所需数码图象处理效应的标示可以编码为元数据,该元数据作为同时还存储着象素数据的电子文件的一部分。标示所需数码图象处理效应的元数据于是可以在以后读取并且就可以按照选择生成一种具有所需数码图象处理效应的增强型数码图象。
应当指出,编码过滤器的色彩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上述的自动装置可能会错误地将未用编码过滤器拍摄的自然场景断定为利用了编码过滤器进行的拍摄。例如,主要由一种特定色彩构成的自然场景可能会被混淆。利用黄色编码过滤器拍摄的主要由蓝色构成的场景将会产生平均起来接近色彩中性位置的图象象素数据。对于编码过滤器的任意其它选定的色彩位置,可能会做出同样的结论,因为它可能,尽管不一定,具有主要由任一种色彩位置构成的自然场景。为编码过滤器选择高色彩饱和度的色彩位置将会尽可能地减小把利用编码过滤器拍摄的自然场景与未用编码过滤器拍摄的自然场景混淆的可能性。
尽管以上描述涉及确定数码图象的总体偏色,但是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数码图象的一部分的偏色。编码过滤器可以局限于数码图象的一个预定区域,下文中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为了探测局限于预定区域的编码过滤器的使用情况,必须计算两个色彩位置来确定是否使用了编码过滤器。第一色彩位置只使用与该预定区域相关的象素而利用上述方法来计算。这样就可以确定该预定区域是否使用了选定的编码过滤器。第二色彩位置使用集中于数码图象内的中心区域的象素来计算,所使用的象素不包含任何同与一个或更多编码过滤器相关联的预定区域相重叠的象素。第二色彩位置按照与第一色彩位置相似的方法进行计算以便确定象素的中心区域的偏色是否标示出与使用了所选编码过滤器时的预期偏色相似的偏色情况。由于对于本实施例,编码过滤器不能影响中心区域的偏色情况,因此第二色彩位置应当不会标示编码过滤器的特征色彩位置。也就是说,根据中心区域的象素计算出的第二色彩位置应当表明没有使用编码过滤器,即第二色彩位置与编码过滤器不一致。根据以下组合条件,可以做出使用了编码过滤器来拍摄场景的肯定确定:1)第一色彩位置表明使用了编码过滤器来产生预定区域的象素的偏色;以及2)第二色彩位置表明中心区域的象素的偏色与使用编码过滤器不一致。
还可以选择这种方法中所用的特定过滤器16以便为最终图象提供好处,如同暖式过滤器16和单色图象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过滤的效应得以保持。在许多其它情况下,过滤效应将会无益于特定的变型处理。在那些情况下,可以除掉过滤效应因而除掉过滤效应的简易性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在图1中,所拍摄的图象通过一个暖式过滤器16进行过滤,也就是将传送限制于可见光谱中的红-黄部分的过滤器。暖式过滤器16的效应被认为有利于所生成的单色图象因而被保持于最终图象中。对于彩色图象,过滤器16的过滤效应可能并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效应可以通过数码处理方法除掉。除了通过特定的数码处理方法会产生信息损失之外,除掉过滤的可见效应并不能恢复从未由过滤所拍摄的信息。过滤器16、胶片和变型处理可以进行选择以便使得过滤效应可以接受或者甚至令人满意。例如,利用暖式过滤器16及彩色胶片来产生黑白图象的效果一般都能令人满意。另一方面,如果黑白胶片与中性密度过滤器16的等效物一起使用,则图象信息损失可能就会不可接受。类似地,非色彩过滤器16可能会引起一些用途中产生不可接受的图象降级情况。利用色彩过滤器16来将图象的色彩记录的一部分进行变型应用也比较有限,因为色彩记录的剩余部分仍可得到。
可以方便地将用于数码翻转的过滤器16限制于很窄范围的特征;因为更易于在数码变型处理中来补偿具有良好限定特征的过滤器16的效应。类似地,所用的过滤器16可以进行选择以便使图象信息损失减至最小并且/或者将移位信息损失减小至图象的不太显著的方面。例如,暗色中性密度过滤器16一般不合需要,因为包括灰度等级信息在内的信息的总体损失在经过数码补偿后可能会相当高。另一方面,低至中密度彩色过滤器16,特别是只会除掉光谱的一个狭窄部分的过滤器16,则保留了大多数灰度等级信息。色彩信息发生损失,并且恢复操作即使不太完美,也不可能在用于一般用途的图象中取得显著效果。如果色彩再生比灰度等级内容更有意义,则可优选其他类型的过滤器16。如果用于特定用途的过滤器16的选择并不能马上弄清,只需反复试验就会很快找到特定用途的适用过滤器16。
编码过滤器16可以作为相机中的光学系统的一个永久性或临时性部件提供。永久性过滤器便于用于单一用途的一次性相机,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相机。可选的过滤器可以提供于一次性相机或可再用相机中。各种特征在此关于胶片相机和摄影胶片单元进行了一般描述。可以用数码相机和数码存储介质来代替或者另加于胶片相机和胶片单元。也可用扫描仪来作为拍摄装置。在这些情况下,在拍摄时进行遮光。(例如,正片上可以设置彩色透明胶片以提供编码过滤。)所生成的数码图象按照与由胶片图象产生的数码图象相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用数码过滤来代替光学过滤;但是目前认为其只适合作为使用相同照相洗印加工系统及数码和胶片图象的数码变型的一种方法。
通过利用式(1)和(2)中的上述亮度信号Lij,可以在数码照相洗印加工系统的处理步骤内由彩色数码图象产生单色数码图象。例如,开始的彩色数码图象首先利用式(2)转换成亮度-色度表示。对于产生总体偏色效应的编码过滤器的情况,可以通过将相应的偏色从GM和ILL色度信号信息中减除而除掉总体偏色。亮度信号可以直接用作黑白数码图象。然而,一旦由编码过滤器所产生的偏色已经除掉之后,现在就可以产生任何其它用于增强的偏色。例如,光学红色过滤器的等价物可以通过将已除掉编码偏色的数码图象转换回到红-绿-蓝表示而得以合成。下面,所处理的数码图象的红色象素可以减小数值以便合成红色过滤器所具有的效应。随后,通过利用式(1)或(2)来计算亮度信号就可以产生最终的黑白数码图象。此外,通过将所处理的数码图象的色度值设定为与棕褐色相对应的定值,也可以产生一个棕褐色数码图象。因此,应当理解,由编码过滤器所产生的对图象数据的效应在场景中实际上可为非补救性,因此由编码过滤器所产生的偏色并不用于校正或者补偿图象拍摄条件。此外,非补救性过滤器效应在得自所记录的光图象的数码图象中进行探测,并且对数码图象进行数码变型处理以便使得在最终处理后的数码图象中产生不同的过滤器效应。因此编码过滤器产生的过滤效应与数码图象处理产生的过滤效应无关。另外,编码过滤器的非补救性过滤效应可以从所得到的数码图象中除掉以便基本不会保留由编码过滤器产生的过滤效应。因此,最终处理后的数码图象看起来象不带编码过滤器的过滤效应的通过记录光图象的拍摄系统所产生的一样。
色彩过滤在此在普通意义上进行了一般描述:减少光图象的一个色彩分量。为此目的,“过滤”及类似术语包括对总体场景图象添加的色彩变化。例如,彩色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可以提供于相机中以便向通过拍摄镜头所得的场景图象增加未经调制的彩色光。这种特定方法(在拍摄时增加未经调制的光)目前并不优选,因为其效果就象薄雾,场景的信息量可能会降级。
现在请参看图5-8,相机12具有一胶片支架70、一与胶片支架对齐的曝光系统72、以及一个介于由曝光系统72所限定的光路中的编码过滤器16。胶片单元14保持于胶片支架70内。参看图5-6,相机12具有一个主体74,主体74包括一个外壳76和一个带障板主架78。主体74为其它组件提供结构支承。外壳76包括前后盖80、81。盖80、81连在一起而标签82(如图6中所示)粘贴于盖80、81上。带障板主架78置于盖80、81之间。带障板主架78具有一个相机主架84和一个连于相机主架84上的障板86。
曝光系统72连接于带障板主架78上或者保持于带障板主架78和盖80、81之间。曝光系统72包括一拍摄镜头和快门装置88、一胶片转换装置90、一压板92、一取景器装置94以及一个闪光装置96。曝光系统72的特征在此只进行简短描述,因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这些组件非常熟知。
拍摄镜头和快门装置88包括一快门98、一拍摄镜头100以及支承构件102、104。后支承构件104将快门和一个或更多快门偏动弹簧106保持顶在带障板主架78的安装部分108上。前支承构件102将拍摄镜头100保持靠在后支承构件104上。闪光装置96邻接着快门装置88并且具有一个闪光触片110,闪光触片110在拍摄过程中由快门98触动。快门叶片可导电。电池112连接于闪光装置96上以供能。
胶片转换装置90一用于接合胶片孔的链轮114、一多件式计量-装载装置116、以及一胶片推进器118,胶片推进器118可由用户操作以便为胶片转换装置90提供转动。还示出了一计数轮120,它由计量-装载装置116驱动。计量-装载装置116包括计量高能杆115、117、一个或更多偏动弹簧122、以及一个转动的多级凸轮装置124,凸轮装置124与链轮114接合并操纵链轮114。压板92具有一个一体式快门脱扣126,快门脱扣126通过计量装置116松脱快门98以便进行照片曝光。取景器装置94包括一对相对的透镜125、127,它们安装于由主架78所限定的槽道131中。
带障板主架78包括一具有第一和第二胶片室128、130的胶片支架70,以及一个介于两室128、130之间的曝光器主架132。胶片暗盒14的筒134安放于第二室130中,而卷轴136安放于第一室128中。胶片暗盒14的摄影胶片40的一端连接于筒134中的卷轴136上(这种连接结构图中未示出)。进行曝光时,摄影胶片40缠绕于筒134中。由摄影胶片40所形成的胶片卷筒(图中未示出)由卷轴136支托,一直到曝光完成而摄影胶片40完全或者大部分容放于筒134中为止。
编码过滤器16通过前盖80中的开口134连接于前盖80上。开口138与拍摄镜头100的光轴140对齐并且构成由拍摄镜头100所限定并引向位于曝光器主架132处的胶片帧(在此未示出)的光路的一部分。编码过滤器16可以位于光路中的任意位置。图7示出了另一相机12,其中拍摄镜头100具有一对透镜元件142、144。图中未示出快门,但是快门可置于例如两透镜元件之间。编码过滤器16用实线示出于前盖80中的凹槽146中的第一位置。过滤器16的其它一些位置用虚线表示。在这些其它位置上,过滤器介于透镜系统100的两个元件142、144之间,位于后透镜元件144以内,并且直接覆盖着曝光器主架132处的胶片40。
图8示出了一种替代方案,其中一次性相机12的前盖80具有一对邻接着透镜系统100的相对托架148。位于矩形过滤器支架150内的过滤器16可在透镜上方的使用位置与同由透镜系统100所限定的光路隔开的存放位置(如图8中所示)之间沿着托架148滑动(如箭头152所示)。类似的滑动过滤器机构可以提供于前盖80内部。也可使用其它过滤器移动机构。例如,内部和外部过滤器轮已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
以上讨论针对均匀过滤来进行。编码也可以另外通过非均匀遮光或过滤而提供。术语“遮光”在此用来指过滤和完全堵塞光(本文中也称作“遮蔽”)。
例如,参看图9,编码过滤器可具有一个模式。在图9中,上部160过滤一种色彩而下部162过滤另一种色彩。过滤效应可在数码处理中除掉。另外,也可以保持过滤效应。例如,图9为图象的一部分过滤了橙色而其它部分过滤红色。如果中性密度在两个部分都相同,并且相关变型处理为将彩色图象改为单色图象,则在单色图象上的效果在一些使用场合不是很显著。
编码也可以通过局部遮光而提供。在局部遮光时,只有场景的拍摄图象的一部分被遮光。局部遮光相对于曝光器主架132的一对或两对边缘156、158歪斜。局部遮光的歪斜方式使得与拍摄图象的边缘相对应并且分别邻接着拍摄图象的边缘。(为方便起见,下文只提曝光器主架132的边缘156、158。)术语“歪斜”使用时其普通意义,指的是遮光沿着与该两对边缘156、158倾斜的方向修截图象,以及遮光修截这对边缘156、158之一的部分比另一个边缘更多,或者遮光兼具这两种特征。
在局部遮光编码时,编码的信息可以通过遮光区域的位置、所遮光区域的形状、所提供的遮光类型以及这些特征的组合来传达。遮光类型可利用具有不透明区域的遮光屏154而在遮光区域完全遮光,或者遮光可以利用具有过滤区域的遮光屏154而不完全遮光。遮蔽和过滤可在一个遮光区域组合进行,并且过滤可以特定过滤模式提供。
通过利用遮光屏154来代替编码过滤器16,可以对图5-8中的相机12进行变型以提供歪斜遮光代替前文所讨论的均匀过滤。遮光屏154可以固定就位,即不可相对于曝光器主架移动。作为替代方案,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多个不同的遮光屏154可以相对于曝光器主架132移动入位。在其它实施例中,遮光屏154可以相对于曝光器主架132移动以便改变遮光区域的位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改变遮光区域的形状。
编码模式或者遮光模式的复杂性可以在可探测的实际范围内根据需要而改变。例如,遮光区域可以具有锯齿边缘。遮光模式可以进行优化以便符合特定系统的要求。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保持胶片图象的至少一部分垂直边缘,以便使得胶片帧的长度保持由胶片图象的总长所限定。这就降低了胶片会发生重合失调以及扫描会相对于实际胶片帧发生误定位的可能性,因为每个帧的定位情况可以通过探测垂直胶片图象/胶片帧边缘明确确定。
利用模板匹配法可以在数码图象中探测锯齿边缘模式。这种方法包括将一个象素模板,即与预期的锯齿边缘模式的尺寸和形状类似的象素值的二元结构,与位于锯齿边缘模式所处的象素区域(本文中也称作“分区”)中的图象象素数据进行卷积。卷积运算涉及将模板的象素值乘以数码图象的象素值。然后将这些乘得的值进行总和以便提供一个模板位置尺度,可用它来标明探测到锯齿边缘模式的可能性。这种卷积运算在模板相对于数码图象处于不同位置时进行。这样就为模板的多个位置计算了模板位置尺度。模板位置尺度的值高则表明锯齿边缘模式位于图象象素数据中的可能性更高。多个模板位置尺度值可以进行分类以便确定锯齿边缘模式的最可能的位置。然后将最高的模板位置尺度与阈值模板位置尺度进行比较以便确定锯齿边缘模式是否存在。
通过编码过滤器而给予待处理的数码图象的其它空间模式也可以利用上述模板匹配法进行探测。例如,图26中所示的编码实施例产生一个图象区域的一角的遮光部分,该实施例在下文中将进行详细描述。被遮光的部分具有一个基于编码机构的位置的特征角度。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直边缘模板用于上述模板匹配法。为了确定直边缘模式的存在,对于直边缘模板模式的不同位置以及不同方向重复进行卷积运算。如上所述,当直边缘模板模式的方向和位置与被遮蔽区域的方向和位置相匹配时,就可以做出明确确定。
前文所述的偏色探测程序也可以用来探测图象的预定区域的偏色。对于图象的不同区域,可以重复进行各种过滤器效应探测程序,并且不同程序可以组合使用。对于歪斜遮光,按照与前文关于编码过滤所述相同的方式来使用标识符。
参看图10,非均匀遮光屏154可以将遮光限制于图象的仅仅一小部分。被遮光的部分的尺寸足够大以易于探测。遮光效果受到限制以便不会使最终图象发生不可接受地降级。对于过滤,不管是过滤效应还是由于已通过数码方法除掉过滤效应而造成图象降级,这可使得最终图象中的结果更不显著。在图10中,图象的大部分164未经过滤。剩余部分具有两个较小区域166、168,分别过滤了红色和橙色。
提供歪斜遮光的相机12大部分类似于前文所讨论的相机12。值得注意地,胶片支架70具有一个带有两对相对边缘156、158的矩形曝光器支架132。边缘156、158环绕着曝光口170。拍摄镜头系统100具有一条通过曝光口170的中心延伸的光轴140。透镜系统100沿着光路传送光图象,通过曝光口170送至保持于曝光器主架132中的胶片帧上。在曝光口170处,光图象由曝光器主架132的两对相对边缘限定边界。
现在参看图11-31和36-37,一些歪斜遮光相机12具有一个安装于主体74上的导向器202。导向器202支承着具有一个或多个遮光屏154的光屏153。导向器202限定了多个站204。光屏153可以相对于导向器移动以便在各站之间逐步移动。在每个站上,由遮光屏154在曝光口处提供了不同的遮光模式,随后定位于曝光口170上。光屏153在每个站204中相对于光轴处于不同位置。位置差别可为转动或平移或者两者兼有。在各站之间移动的过程中,光屏153保持连接于相机12上。
与前文所讨论的过滤器16一样,使用时遮光屏154可以置于沿光路的任意位置。例如,在图8的相机12中,过滤器16可以由具有单个遮光屏154的光屏153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图8的相机12的托架148为导向器202。光屏153和导向器202的总体构型由站204的数量、光屏153的运动方式以及所提供的遮光的构型来确定。
现在参看图11-14,示出了相机12,其中刚性光屏153具有多个遮光屏154,该遮光屏154与一支承结构155形成一体。一个遮光屏154a为矩形,并且位于曝光口的顶部。第二遮光屏154b为L形,并且在曝光口的顶部和一个侧部延伸。一个编码过滤器16与第二遮光屏相连。光屏153通过沿长度方向在曝光器主架132上方平移而在各站204之间移动。摄影胶片40在这些图中并未示出,但是可以经过曝光器主架132沿导向器202来回移动。为易于理解,在此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描述。如图11-14中可以清楚看出,实际的相机尺寸可能会更大,但是可工作。
导向器202为一对凹槽(在图11-14中由方框表示)的形式,光屏153在该对凹槽内滑动。屏驱动器208为小片208a的形式,从光屏153向上延伸至相机12的外部,并且由用户移动以便将光屏153从站204移至站204。小片208a提供有防光门。例如,小片208a可为曲柄形并且可在一个狭槽(图中未示出)行进。
如图11中所示,在光屏第一位置中,没有遮光,在图12中所示的第二位置中,遮光屏遮住曝光主架132的上部纵向边缘。所遮光的区域的形状为矩形。遮光发生歪斜,因为下边缘未进行遮光。在图13中所示的第三位置中,在一L形区域中提供了不均匀遮光。
在某些情况下遮光区域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与特定照相洗印加工变型处理相匹配,以便使得遮光不会对最终图象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图12的情况中,伪全景最终图象的变型处理未使用遮光区域。类似地,在图13中,提供了一种位于遮光区域内部伪缩放处理(中心区域的放大)。
在图14所示的第四位置中,提供了过滤处理。这种过滤处理可以用作过滤器编码或者用于艺术效果,根据存在的过滤效应如何被照相洗印加工装置38所理解来确定。一般地,与歪斜遮光和过滤器编码一样,对于特定的照相洗印加工通道,特定编码的效应已预定。
取景器掩罩装置209连接于光屏153上,并与其一起行进。掩罩装置209具有三个取景器掩罩211a、211b、211c。掩罩211a、211b、211c通过支承结构213连在一起。掩罩211a、211b、211c分别与遮光屏154a、154b和编码过滤器16对齐。遮光屏154a、154b与可在取景器中展示的数码变型处理相关联。每个掩罩211c向用户标明与对应的遮光屏154或编码过滤器16相关联的数码效应。
遮光屏154a与伪全景变型处理相关联。遮光屏154b与伪摄影变型处理相关联。相应的取景器掩罩211a、211b过滤将不出现于所产生的相应最终图象的场景图象的一部分。掩罩211c通过一种色彩传达编码过滤处理(或者艺术效果过滤)的存在。掩罩211a、211b可以具有不透明部分,而非过滤部分。取景器掩罩可以其它方式传达数码变型处理的属性,例如利用标记,如文本信息(图中未示出)。
图11-14中所示相机的一种更实用的变型处理示于图15-17b中。在这种情况下,光屏153为一种柔性带而导向器202具有一对隔开的滚子210。光屏153包括遮光屏154a,154b和过滤器16,其构型与图11-14的相机相同,通过透明支承结构155连在一起。导向器202在相机12中置于曝光器主架132的正前方。光屏153延伸通过曝光器主架132,并且其每一端处都连接于相应的滚子210上。光屏153缠绕于一个或两个滚子210上,并且,根据需要,在这两个滚子之间移动,以便将光屏153从站204移至站204,从而将遮光屏154和过滤器置于曝光口上方。
现在请参看图15和17b,取景器掩罩装置209也为一柔性带,它可在一第二对相隔的滚子215之间卷起或展开。(这些特征在图15中由虚线表示)取景器掩罩装置209具有三个掩罩211a、211b、211c,它们通过支承结构213连在一起。掩罩211标示与遮光屏154相对应的数码变型处理,如前文所述。每个掩罩211都与取景器对齐(取景器槽道131在图15中用虚线表示)。
取景器掩罩装置209和光屏153通过屏驱动器208一起移动,屏驱动器208为露在相机12的主体74外部的旋钮208b的形式。旋钮208b通过齿轮组216(示于图15中;从旋钮向齿轮组延伸的轴在图16中用虚线圆218表示)与滚子210、215相连接。光屏154从站204到站204的移动需要旋钮218b旋转四分之一周。棘爪220将光屏154保持于每个站204上。在第一光屏位置中,曝光口只由透明支承结构155所覆盖。在三个其它光屏位置上,遮光屏154a、154b和过滤器16分别处于覆盖在曝光口上方的位置。在第一光屏位置上,取景器未被覆盖。在三个其它光屏位置上,掩罩211a、211b、211c分别处于覆盖在取景器上方的位置。
图16中的棘爪为一端紧固于相机主体74上的片簧。棘爪的突出部分与旋钮208b上的一组容座222中的一个相接合。每个容座222的定位使得能够将光屏153置于相应的站204中。标识相应数码变型处理的标记224邻接着对应的容座222。
特定棘爪220可采用图16中所示的用于将光屏153保持于特定站204处的偏动构件的形式,或者,可为用于响应于初始推动力而驱动光屏从站204移至站204的偏心机构。这种机构以及各种形式的棘爪220都已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棘爪220的作用是通过阻止或者阻碍光屏的较小运动,而使得光屏逐步从站204移至站204。棘爪可置于任一方便的位置,例如置于光屏153或掩罩装置209或驱动器208上。
所示的相机12提供有一个手动式屏驱动器208。作为替代方案,可以提供一种自动式屏驱动器208。例如,光屏153可由一个通过控制器控制的步进马达(图中未示出)之类驱动。在那种情况下,棘爪可以通过适当编程而提供。
图18-23示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遮光屏替代方案(由交叉影线区域表示)以及对所扫描图象的相应数码变型处理(由虚线表示)。在图18中,遮光屏154修截了潜象的左上角。相应的变型为伪全景最终图象。在图19中,遮光屏154修截了潜象的右上角,而相应的变型为伪摄影图象。在图20中,左上角的较大部分由遮光屏154修截,而图象在变型处理中进行了第一程度的数码放大。在图21中,左上角的一个更大部分被修截,而变型处理所提供的放大程度比图20的更大。在图22中,潜象的所有四个角都进行了遮光。对图象的这种修截处理不会干扰最终图象,因为变型处理提供了与图20中相同的放大。在图23中,潜象的四个角进行了更大程度的修截。放大处理与图21相同。
现在请参看图5、6和24a-31,图6的相机12的变型处理具有类似于前文所述相机12的一般特征。相机12具有一个主体74,主体74具有一个外壳76和一个安装于外壳76内的相机主架78。主体74为其它组件提供结构支承。外壳76包括前后盖80、8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壳76具有一对相对的盖80、81。
相机12具有一胶片支架70、一与胶片支架对齐的曝光系统72、以及一个介于由曝光系统72所限定的光路中的遮光屏154。胶片支架7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主架78的一部分,具有一个环绕着一曝光口170的曝光器主架132。胶片单元14保持于胶片支架70内。
曝光系统72安装于主体74内。曝光系统72具有一拍摄镜头100,拍摄镜头100具有一光轴140。在拍摄照片时,拍摄镜头100通过拍摄镜头100和障板86将场景图象传送至曝光口170。曝光系统72连接于主架78上或者保持于主架78和盖80、81之间。曝光系统72包括一拍摄镜头和快门装置88、一胶片转换装置90、一取景器装置94以及一个闪光装置96。
光屏226安装于主体74内。光屏226可绕着旋转轴线254(在图24b中由“+”表示)相对于曝光器主架旋转。光屏226在一个主位置和一个或更多次位置之间旋转。不同位置或站位于光屏226相对于曝光器主架132的不同角度旋转位置上。棘爪可以按照与前文所述相同的方式提供,以帮助将光屏225的运动限定为在相邻各站之间的不连续步进运动。
光屏225具有一用于阻塞或者过滤通过其传送的光的遮光屏154。在横跨遮光屏154的方向上,遮光可为均匀或非均匀式。遮光屏154可以不透明。在这种情况下,遮光屏基本上阻塞了所有的光因而遮光也称作遮蔽。遮光屏154也可为一个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遮光也称作过滤。过滤器可以按照预定模式为均匀或非均匀式。遮光屏154可以组合具有过滤区域和遮蔽区域。在每个次位置上,遮光屏154部分覆盖了曝光口170,并且遮住了一部分所传送的光图象。
在图24a-32的相机12中,光屏226邻接着曝光器主架132。光屏226可以置于光路中的其它位置,例如图7中所示的过滤器16的位置。光屏226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尺寸以便适应特定位置。
参照图24b,在这些实施例中的遮光屏形似一个圆的一部分,由参考数字154d指示。光屏153包括遮光屏154d以及呈一个或更多环段228形式的支承结构。
遮光屏154d各自具有一个边界230,边界230具有一个弓形部分232和一个连接部分234。弓形部分232具有一对相对的端部236。连接部分234在弓形部分232的两端236之间延伸。在图26中,连接部分234为直形,并且限定了圆的一条弦。连接部分234可以具有其它形状(未示出),例如锯齿状或阶梯状。这种形状的连接部分234可用来提供附加的编码信息,例如相机类型,或者用于更清楚的区分靠近的旋转位置。
遮光屏154d连到一个或更多环段228上。在本申请中,术语“近环段228a”用来指沿径向固定于遮光屏154的边界的弓形部分232上的环段。术语“远环段228b”用来指在遮光屏154的弓形部分232的一端236处向外延伸至一个盲端或者以回程弧的形式延伸至弓形部分232的相对另一端236的环段。环段228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或者一个较小的弧。曝光口170位于遮光屏154d的后方,并且其尺寸适合于环段228之内,因而环段228不会遮住曝光口170。
光屏226的环段228的总径向长度由该光屏226的可用主次位置确定。在图26-2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光屏226必须旋转至少180度,以到达所有的可用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方便地沿任意方向进行360度的旋转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近环段228a沿着遮光屏154d的边界230的弓形部分232延伸,而远环段228b则连到近环段228a的端部。近、远环段228一起限定了一个连续的环。
光屏226可以限制于近环段228a或者远环段228b。近、远环段228的角度也可以小于180度。在这些情况下,光屏226的角度转动同样受到限制。
光屏驱动器238作用于环段228上,以便使光屏226绕着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环段228为一环形齿轮的一部分,而各齿(图中未示出)位于环段228的外圆周表面240上。光屏驱动器238具有一个与环段228的各齿相配合的驱动齿轮242。连接于驱动齿轮242上的轴244通过外壳76延伸至一外部安装的旋钮246,该旋钮246可由用户操纵以便使光屏226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可利用齿轮组(图中未示出)来代替遮光屏驱动齿轮242。
另外,光屏226可具有露在相机主体74外部的环段228之一的长度(例如30度长)。在那种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旋转光屏226。这种方法的零件数更少,但所需的防光门可能比较复杂。
相机可包括一取景器掩罩装置209,它与光屏一起驱动。在图24a-24b中示出了一个实例,在这种情况下,掩罩装置为一个具有一组相对于中心设置于不同径向位置上的掩罩211的薄盘(图中未示出)。掩罩211通过支承结构213而连接。在图24a-24b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承结构213透明。掩罩211过滤或者遮蔽取景器的部分,这部分不会出现于经过预期数码处理之后的最终图象中。掩罩装置209保持于位于后盖81和外面板227之间的凹座225中,并由与驱动齿轮242配合的齿轮组216操纵。
象前文所述的屏驱动器208一样,光屏驱动器238可以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进行变型。例如,可用摩擦轮来代替齿轮。同样,光屏驱动器238可由电动机供能。例如,光屏驱动器238可由通过控制器56控制的步进马达带动。用户可以通过开关或者通过相机12内的可编程计算器而连接于马达上的用户控制器来操纵光屏驱动器238。电驱动的光屏226的精确定位可以按照与变焦透镜的定位相同的方式提供。例如,可以使用一个步进马达,或者,另外可以使用反馈来指示何时到达特定位置。联接于转动编码器上的摩擦盘或者齿轮可以具有一个代码板(图中未示出)之类以便提供反馈。
参看图26-29以及32-33,光屏226通过导向器202保持就位。导向器202对光屏226的夹持足够松以便使得光屏驱动器238能够转动光屏226。导向器202优选地只与环段228接触。接触区域可为一小段弧或者可以包围着光屏226的整个范围。
在图24a-24b所示的实施例中,导向器202为一条位于障板86中的狭槽,而光屏26在该狭槽中转动。在图26-29的实施例中,导向器202为位于相机12的主架中的一条连续的圆形凹槽。在图32-3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对相对的、侧向延伸的凸缘248连接于障板86上。一对狭槽250由凸缘248、曝光器主架132的侧向端部252、以及胶片室128、130的插入部分所限定。侧向端部和凸缘248具有确定了狭槽的边界的平行的邻接表面。这些表面以及室128、130的部分的表面就是导向器202。光屏226安放于狭槽250。光屏226在曝光器主架132的上方和下方不受导向器202的影响。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当遮光屏154d处于主位置时,遮光屏154d沿径向偏离曝光口170。如图26所示。通过用户操纵旋钮246而提供的遮光屏154d的转动,修截了曝光器主架132的不同部分和胶片上所拍摄的生成潜象。图25中所示的四个经过冲洗的胶片帧,从左到右,分别对应着图26-29中所示的遮光屏154d的各个位置。遮光由交叉影线区域256指示。对应的数码变型为无变化、第一伪缩放、伪全景、以及第二不同的伪缩放。对于这些特定的变型处理以及相应的遮光屏位置,遮光屏154d可为不透明或者过滤,而不会影响最终图象。
当光屏226在主位置和次位置之间移动时,图26中所示的主位置可通过将光屏226的旋转轴线从与光轴140对齐的位置重置为偏移位置而实现。例如,图26-29的光屏226和导向器202可以安装成能够在与曝光器主架132平行的平面中移动。在那种情况下,遮光屏154可在需要遮光时定心于曝光器主架132的上方,而在不需要遮光时可以移开。
然而,优选地,光屏226的旋转轴线在相机12内固定位置不变。在那种情况下,光屏226的旋转轴线与光轴140平行并偏移开。遮光部分的尺寸使得当处于主位置时,遮光部分与曝光口170隔开,或者同时与曝光口170和曝光主架132隔开。
现在参看图30-31,相机12可以具有两个可相对于光轴140独立地或者一同移动的光屏226。图30示出的两个光屏226由常见的光屏驱动器238一同操纵。图31示出了两个光屏226,各自由独立的光屏驱动器238操纵。向前的光屏226a和向后的光屏226b都与一根共同的旋转轴线对齐。光屏226可以配置成不会重叠。图30示出了一个向后的光屏226b,它沿径向大于向前的光屏226a。向后光屏226b的遮光屏154d的径向长度可以进行限制以便提供这种结果。遮光屏154d也可以限制角度尺寸和/或转动以便排除两个遮光屏154d重叠的情况。作为替代方案,如图31中所示,两个遮光屏154d的遮光部分可以进行选择以便兼容,从而能够在每个遮光屏154d的所有或者至少一些不同位置上区别两者的作用效果。例如,一个遮光部分可为红色过滤器,而另一个为蓝色过滤器。
图37-39示出了另一种相机。在这种情况下,光屏153具有一个由支承结构155保持的遮光屏154。遮光屏153按照与过滤器相同的方式置于拍摄镜头100的外部。遮光屏154具有一个透明或者空的中心区域和一个不透明或者用于过滤的外侧区域258。支承结构155包括一个覆盖着相机镜筒(图中未示出)或前部的外罩260。外罩260连接于一个驱动部分264上,该驱动部分264使得外壳260和遮光屏154沿着光轴140内外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只沿轴向而不发生转动,或者遮光屏153既可以沿轴向运动,又可以绕着光轴140旋转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罩260的非圆形部分265和前部262或者键和键沟(图中未示出)防止光屏153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转动。
如图37中所示,在第一位置上,遮光屏与拍摄镜头100的光路隔开。图38示出了光屏153的另一个位置,其中存在遮光。另加的遮光位置可以通过棘爪或者外罩260相对于相机主体74的外壳76的简单标出的位置(图中未示出)而提供。支承结构155的驱动部分264适于提供外罩260和遮光屏153的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前部262和外罩260为圆筒形。驱动部分264也为圆筒形,并且外罩260和驱动部分264紧接前部262的外圆周表面。驱动部分264位于主体74内部。外罩260向外伸出不同长度,根据遮光屏153的位置而定。驱动部分264具有一个容放着驱动缸270的凸轮268的凹槽266。驱动缸270环绕着驱动部分264并且介于相机主架78和前盖80之间。驱动缸270具有一个通过前盖80中的月牙形开口274伸出的旋钮272。当旋钮272由用户操纵在开口274内作枢轴转动时,凸轮268就对驱动部分264施力,使驱动部分264线性的移出相机。
光屏153可以进行变型以便按其它方式运动。例如,可以使用往复式螺纹(图中未示出)来实现遮光屏154相对于主体74的转动和轴向运动。类似地,光屏153可具有一个呈简单的管的形式的支承结构155,它在前部262或主体74的其它部分上内外运动。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照相洗印加工装置为信息站或者具有用户显示器的其它照相洗印加工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洗印加工装置可以在胶片单元进行数码化后手工或者自动地探测过滤器效应或编码模式或者二者兼有。手工探测可限于选定的数码图象。当探测到过滤器效应或者编码模式时,照相洗印加工装置可以显示预定的数码变型或者所有一组数码变型包括预定数码变型在内。在后一种情况下,预定数码变型可以向用户突出显示或者以其它方式标识。然后照相洗印加工装置可以通过预置的按钮之类接受用户输入以便接受或者拒绝应用预定数码变型,并且可选地,标示其它变型之一。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对胶片或数码介质上拍摄的图象进行变型处理的摄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得自所拍摄图象的数码图象;
与所述数码图象相关联,接受关于一个或更多所述拍摄图象可包括一组预定过滤器效应中的任何一项的指示,所述过滤器效应各自被预先指定到一数码变型处理;
探测显示一个或更多所述数码图象的象素中的所述过滤器效应的色彩值;
响应于所述探测情况,将相应的所述数码变型处理应用于每个具有所述过滤器效应的所述数码图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摄影胶片上拍摄一组胶片图象;
冲洗所述胶片图象以提供可见图象;
扫描所述可见图象以提供所述数码图象;
在所述拍摄和扫描过程之一中,按照选择过滤一个或更多所述胶片图象的至少一部分以便提供具有所述过滤器效应的经过滤的胶片图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变型处理均非对相应的所述过滤器效应的补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独立于所述数码变型处理的所述应用而改进所述过滤器效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效应为可见光谱的红-黄色部分中的偏色,而所述应用还包括使得所述电子图象变为单色。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每个所述数码图象转换成每个象素具有至少一个亮度象素值和至少两个色度象素值的亮度-色度表示;
根据所述色度象素值计算预测的色度参数;以及
将每个所述预测色度参数与预定过滤器效应的参考色度参数相比较。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色度参数为以下值之一的算术平均值:
所述色度象素值,以及
具有最亮的亮度象素值的所述图象象素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包括所述预测色度参数和第一及第二所述预测色度参数:
所述第一预测色度参数计算为所述色度象素值的算术平均值,以及
所述第二预测色度参数计算为与具有最亮亮度象素值的所述图象象素的值相对应的所述色度象素值的算术平均值。
9.一种照相洗印加工装置,包括:
一个数码转换器,用于对位于一组胶片单元的摄影胶片上的一系列所拍摄图象进行数字化以提供一系列数码图象;
一个探测器,用于探测位于一个或更多所述胶片单元上的过滤器编码的指示器,所述过滤器编码为一组预定过滤器效应中任一项;
一个数码实现引擎,响应于所述指示器的所述探测,探测承载有所述指示器的所述胶片单元的一个或更多所述数码图象中的所述过滤器效应的色彩值,所述引擎向相应的所述数码图象应用被预先指定到各个所述过滤器效应的数码变型处理。
10.一种摄影系统,包括:
多个相机,每个所述相机包括:
一个主体;
一个置于所述主体中的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限定了一个光路,所述拍摄装置按照选择拍摄一系列沿所述光路传送的所述光图象,所述光图象作为所述存档介质上的存档图象;
其中每个所述相机还包括一个置于所述主体内的色彩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具有一个位于所述光路中的使用位置,其中所述光图象接受一种过滤器效应;以及
一个照相洗印加工装置,包括:
一个数码转换器,用于对位于一组胶片单元的摄影胶片上的一系列所拍摄图象进行数字化以提供一系列数码图象;
一个探测器,用于探测位于一个或更多所述胶片单元上的过滤器编码的指示器,所述过滤器编码为一组预定过滤器效应中任一项;以及
一个数码实现引擎,响应于所述指示器的所述探测,探测承载有所述指示器的所述胶片单元的一个或更多所述数码图象中的所述过滤器效应的色彩值,所述引擎向相应的所述数码图象应用被预先指定到各个所述过滤器效应的数码变型处理。
CNA2003101006168A 2002-10-11 2003-10-10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497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006168A CN1497327A (zh) 2002-10-11 2003-10-10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269598 2002-10-11
CNA2003101006168A CN1497327A (zh) 2002-10-11 2003-10-10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327A true CN1497327A (zh) 2004-05-19

Family

ID=34256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006168A Pending CN1497327A (zh) 2002-10-11 2003-10-10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973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3936B2 (en) 2004-06-01 2011-11-22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odular immersive surveillanc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01108B (zh) * 2005-11-01 2011-12-21 奥多比公司 用于运动图像内容的数据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3936B2 (en) 2004-06-01 2011-11-22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odular immersive surveillanc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01108B (zh) * 2005-11-01 2011-12-21 奥多比公司 用于运动图像内容的数据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0323B2 (en) Imaging using silver halide films with micro-lens capture, scanning and digital reconstruction
CN1179541C (zh) 摄影图像装置
CN1536434A (zh) 在其上具有校正指示符的索引印记和制作该索引印记的方法
CN1187647C (zh) 具有伪变焦功能的变焦相机
JPH0862742A (ja) 写真印刷機上で、および/または写真印刷機を用いてインデックスプリントを作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9101571A (ja) 画像入力装置
US7164496B2 (en) Image correction apparatus
JP4145229B2 (ja) フィルタ符号化される画像を利用する写真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6297874B1 (en) Film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a storage medium which stores a control procedure for the film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467560A (zh) 利用借助微透镜拍摄的卤化银薄膜成像及光学再现
US6728483B1 (en) Cameras, methods, and systems with partial-shading encodements
US6741326B2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partial-shading encodement filtering
CN1497327A (zh) 利用过滤器编码图象的摄影系统及方法
CN1190702C (zh) 胶片扫描器及其读出方法
CN1497329A (zh) 利用局部遮光编码的相机、方法和系统
JP2001147466A (ja) 集光させて画像情報を記録する撮影用カメラ、それを用いたハロゲン化銀写真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画像形成装置
JP3494924B2 (ja) 濃度特性補正方法および色補正方法
CN1262877C (zh) 拍摄系统
CN143706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US6480258B2 (en) Photo printing apparatus
JP3386394B2 (ja) 写真プリント装置
JP3862232B2 (ja) 画像入力装置
JP3736685B2 (ja) 写真プリント装置
JP200100799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625198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