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1304A - 高支撑双层成形织物 - Google Patents

高支撑双层成形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1304A
CN1491304A CNA028047036A CN02804703A CN1491304A CN 1491304 A CN1491304 A CN 1491304A CN A028047036 A CNA028047036 A CN A028047036A CN 02804703 A CN02804703 A CN 02804703A CN 1491304 A CN1491304 A CN 1491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layer
weft yarn
layer weft
machine side
warp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47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7410C (zh
Inventor
Լ��ѷ
戴尔·约翰逊
理查德·斯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TENJOHNS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491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1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74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74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36Multi-layer screen-cloth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62/00Paper making and fiber liberation
    • Y10S162/903Paper forming member, e.g. fourdrinier, sheet forming mem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179Woven fabric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rticular or differential weave other than fabric in which the strand denier or warp/weft pick count is specified
    • Y10T442/3195Three-dimensional weave [e.g., x-y-z planes, multi-planar warps and/or wefts,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179Woven fabric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rticular or differential weave other than fabric in which the strand denier or warp/weft pick count is specified
    • Y10T442/3195Three-dimensional weave [e.g., x-y-z planes, multi-planar warps and/or wefts, etc.]
    • Y10T442/3211Multi-planar weft layers

Abstract

一种用于造纸机的双层成形织物被织成一种全部循环的花纹组织,在组合中其包括纸侧层纬纱(120),机侧层纬纱(130),和经纱(140)。在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纸侧层纬纱(120)与经纱(140)交织,在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机侧层纬纱(130)与经纱(140)编织,并且织物在全部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要求以3N梭口织造,其中N是整数并且至少是2。对于各经纱(140),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包括一些由第一(106)和第二(108)交织点构成的交织位置,每一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交织点是通过至少两根纸侧层纬纱的一内部经纱浮线分离开。对于各经纱,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包括一系列编织点(114,116),其中各编织的机侧层纬纱(130)也是在纸侧层纬纱和各相邻经纱的交织位置(105,107)之下经过。此外,对于各经纱(140),与纸侧层纬纱(120)的第一和第二交织点(106,108)的各点是通过至少2根机侧层纬纱与相邻的机侧层编织点分离开。机侧层机侧表面包括被露出的机侧层纬纱浮线,其具有的浮线长度限定为L=3N-M,其中M是整数并且至少是1。

Description

高支撑双层成形织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成形织物,该织物包括单层经纱和双层纬纱,其织物用于造纸机的成形部分。
发明的背景
在造纸机的成形部分上,含水的原料是堆积在移动成形织物的纸侧表面。成形织物的机器侧表面在造纸机在成形部分中与静止的织物支撑元件相接触。成形织物使得水从原料中排出,并且在原料中保持造纸固体的比例以在其表面形成一初始纸网。
现已发现对于这样的织物的一些理想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在织物的排水、成形与保持特性之间要达到较佳的平衡,而另一方面其它因素又影响对于成形织物的纸侧和机侧达到最佳特性的织造花纹花纹组织的选择。在新式造纸机中,成形织物是以大于70kph的速度运行,成形织物必须能够经受施加于其上的机械应力和磨损强度,而这些是十分重要的。为产生较佳质量的纸,成形织物在层材上将不会产生痕迹,统称为线痕,并且在原料保留在初始纸网上的纸固体的百分比(统称为第一次经过滞留量)将尽可能的高。为了达到高的第一次经过滞留量,成形织物必须具有良好的排水特性和低的载水特性,以至被排除的水通过织物被容易的传送,而不会有过量的排水和纸固体的损失。织物还应将提供一个均衡、平的支撑表面,原料被输送到该表面上,以至于造纸纤维通过纸侧表面的组分纱线而被均匀地支撑并且所得到的片材在其纤维分布中基本上不会呈现变化,该片材将被认为是“极好成形”。此外,随着在输送到移动成形织物的原料中的纤维的显著含量在成形织物的机器方向上趋于被取向,织物将要在机器横向方向上提供适当的纤维支撑。
需要高的排水率,则要求具有稀薄花纹组织的织物,但是这样的织造花纹组织往往会引起线痕并且少量的而不是大量的初始纸网将会形成在成形织物纸侧表面。致密的织造织物提供了较好的纸的支撑并且产生良好的第一次经过滞留量,并且不是少量的纸形成在织物上,而且比较容易的从成形织物上脱离开。然而,致密的织造织物排水性相对较差。
现已发现,通过确保在纸侧层上的框形开口基本上是规则的,如果开口是矩形的,较好的是较长边排列在机器横向方向,则能够实现改进的排水和纤维支撑特征。然而,相关因素是一些不利的影响,其会导致相邻成对纬纱移动靠近在一起,形成一种不对称,统称为“双股绞合(twinning)”。这就减少了纸侧和机侧纱线的平直性和整齐性,并且产生对纸的质量不利影响的不同大小的排水通道。现已提出有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US6,112,774中,Wilson提出双股绞合是由在机器方向纱线与机器横向方向的纱线以“1下,1上,1下”构型中的过多的张力而形成的,其中在机器方向中的纱线交织在机器侧层中,例如,在US5,025,839中Wright披露了人字形的机侧层织造花纹组织。Wilson揭示一种用于机侧层的织造花纹组织保持了Wright的人字形的花纹组织,但建议一种交替机器方向纱线的排列,其中在相邻机器方向的纱线上的机侧层的编织点是通过至少两个机器横向纱线而被偏移,作为减少机器方向纱线上的张力的方法。
然而,现已发现例如在US6,112,774中,Wilson所揭示的织造花纹组织中纸侧纬纱的双股绞合还是产生。在WO01/5908中Wilson进一步建议机器横向方向纱线能够保持在其排列位置上,利用所提供的较好的材料用来制造机器方向的纱线,即能够减少双股绞合。这些材料被认为是能促使卷曲,尤其是机器方向的纱线与机器横向方向的纱线以“1上,1下,1上,1下,1上”的构型交织。
然而,最近发现在双层织物中,通过利用织造花纹组织,其不包括在相邻纸侧层经纱上非常靠近的交织点,能够避免或者显著减少其层中相邻交织点的纸侧层纬纱的双股绞合。这个优点被进一步加强,在这里另外的织造花纹组织不包括非常靠近的在纸侧层中一系列交织点中的至少一点和机侧层中紧邻的交织点的单根经纱。因此现已发现,不良的双股绞合影响通过一种织造花纹组织而能被显著减少,其织造花纹组织使在相邻经纱上纸侧层中的交织点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而增加了在纸侧层上交织点与机侧层上编织点之间的经纱的内部浮动长度。
相邻纱线的双股绞合的程度能够描述为特殊的成双对纱线的其中之一纱线与相邻的非成双股纱线之间的距离(W)和成双股纱线对之间的距离(N)之间的差与距离W的比。其能够表示为比(W-N)/W,或百分比(W-N)/W×100。
在具有最小限度双股绞合的织物中,其比将接近0∶1,或0%;而在较高的双股绞合织物中,其比能够高达1∶2,或50%。现已发现本发明的织物的比能够减少到至少0.1∶1,或10%,更好的是能够减少到0.05∶1和1之间,或5%到0%之间。
纸侧纬纱的双股绞合的减少,连同所有纸侧层纬纱对造纸纤维的支撑的影响的事实导致在纸侧层的纸侧表面上的框形开口更加整齐,并由此在纤维支撑上相应的更加均匀。已知的是,机器方向上的全部框形开口尺寸和其长度在成形织物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参数,并且这些所研究的问题已在纸浆与造纸工业技术协会杂质(TappiJournal)Vol.71,No1(1988年1月),pp112-117,由Helle,Torbjorn的“成形线的纤维网支撑”所揭示;和Johnson,D.B.,“成形织物的滞留和排水”,Pulp&Paper,Canada,Vol85,pp.T167-172(1984)中揭示。作者指出在初始纸网的排水和创作织物的第一次经过滞留量方面框形开口构型具有显著的影响。现已发现通过利用具有矩形框形开口的设计能够实现较大的机器横向方向的支撑。
先前已考虑到双层成形织物中的排水问题是由利用在织机中要求8梭口的织造花纹组织所产生的。例如,在CPPA数据片材No.G-18(Rev.Nov.1994)p9中已注意到这些问题的一个方面。现已发现采用所要求的9梭口设计能够产生较适合的织造花纹组织,并有较有利的结果,而没有预料的缺点。
因此,现已发现在双层成形织物中的机侧层的机侧表面上的机侧层纬纱的所露出的浮线长度能够被增加。经受机器磨损力的纬纱材料的总增加体积能够显著的延长成形织物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发明试图提供一种用于造纸机的双层成形织物,其机侧层增强了抗磨损性。本发明在机侧表面提供了相对长的机侧层纬纱浮长,其易受到由成形织物所经受的磨损,这是由于其织物是在与造纸机的成形段中的各种固定的和运动的元件相接触中运行的。本发明还能够使用直径比早先已认为可行的用于双层成形织物的直径大的纬纱。
本发明还试图提供一种在排水与纸固体滞留之间具有改进平衡性的双层成形织物。本发明提供有基本矩形纸侧层框形开口,其在机器方向具有基本相同宽度。在成形框形开口周围形成的规则间隙提供了用于造纸纤维支撑的高度均匀性,所以所产生的片具有基本一致的外观和结构。
本发明还将试图提供一种具有织造花纹组织的双层成形织物,其织造花纹组织能够基本上在纸侧层纬纱的双股绞合方面生产减少。
本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造纸机的双层成形织物,其机织成一种全部循环的花纹组织,在组合中其包括
(a)纸侧层纬纱;
(b)机侧层纬纱;和
(c)经纱,
其中
(i)在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纸侧层纬纱与经纱交织;
(ii)在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机侧层纬纱与经纱编织;
(iii)织物在全部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要求以3N梭口织造,其中N是整数并且至少是2;
(iv)对于每一经纱来说,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包括由第一和第二交织点构成的交织位置,每一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交织点是通过至少两根纸侧层纬纱分离开;;
(v)对于每一经纱来说,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包括一系列编织点,其中每一编织的机侧层纬纱实际上也是在纸侧层纬纱和各相邻的经纱的一个交织位置之下经过;
(vi)对于每一经纱来说,与纸侧层纬纱交织的第一和第二交织点的每一点是通过至少两根机侧层纬纱与相邻的机侧层编织点分离开;和
(vii)机侧层的机侧表面包括具有浮长长度L的被露出的机侧层纬纱浮线,其浮线长度限定为L=3N-M,其中M是整数并且至少是1。
在本发明的双层成形织物中,每一经纱对于在织物的纸侧层和机侧层二者内的织造花纹组织中来说是固有的,以至于每一经纱有助于两层的结构完整性和特性,尤其是关于在纸支撑中的一致性,并且便于在机侧层中有长的纬纱浮线,因此增加了织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本发明的双层成形织物中,每一经纱沿一相同路径而行,对于每一经纱的织造花纹组织通过一相同预定数量的纸侧层和机侧层纬纱从相邻经纱的织造花纹组织上位移。在每一花纹组织循环中,经纱路径包括一些交织位置,其交织位置是由成对的与纸侧层纬纱的交织点和与机侧层纬纱的编织点构成,以至于交织点近似集中于在先交织位置的第二交织点与紧接随后位置的第一交织点之间。一经纱的一对交织点从紧接的在先成对经纱的交织点的位移距离是被选择的,其位移距离的测量是依据纸侧层和机侧层纬纱的预定数量,这样在一经纱上的一些机侧编织点是近似位于每一相邻经纱上的交织位置部分之下。
此外,经纱被这样排列,以至于每一经纱与相同机侧层纬纱编织以及或是与第二在先的纬纱或是与第二后来的纬纱编织。这就使得能够采用这样的设计,该设计包括在机侧层的机侧表面中相对长的外部纬纱浮线,通过提供对有助于长纬纱浮线的稳定性,其通过在机侧层中增加磨损体积希望增加织物使用寿命,这就使得能够采用包括在机侧层的机侧表面中相对长的外部纬纱浮线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包括在纸侧表面上的规则框形开口,其提供了纸支撑的较好均匀性。
较好的是,在所有实施例中,在机侧层和纸侧层之间,每一经纱具有一内部的浮线,其是在至少两根机侧层纬纱上经过,所述的纬纱是在与机侧层纬纱编织的每一编织点和在纸侧层中紧接在先的和后来的交织点之间经过。
较好的是,纸侧层纬纱的数量与机侧层纬纱的数量的比是选择在2∶1和1∶1之间,并且更好的比是2∶1。
较好的是,纸侧层织造花纹组织上选自缎纹组织设计,或斜纹或破斜纹组织设计。更好的是,纸侧层织造花纹组织是3N×6N设计,其中3N是梭口数目。在这里纸侧层纬纱的数量与机侧层是的数量的比是2∶1,机侧层织造花纹组织较好的是这样一种3N×3N设计。
在下列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某些术语具有如下含义:
术语“纸侧层”表示的是在双层成形织物中纬纱和经纱的层,原料堆放在该层上,而相关联的“纸侧层的纸侧表面”表示纸侧层的外露表面,其直接支撑初始纸网。
术语“机侧层”表示的是在双层成形织物中纬纱和经纱的层,其与造纸机的支撑装置相接触,而相关联的术语“机侧层的机侧表面”不是机侧层外露表面,其直接与机器的固定元件和转动元件相接触。
术语“机器方向”或“MD”表示的是当在造纸机使用中时平行于成形织物运行方向的直线,而相关联的术语“机器横向方向”或“CD”表示的是横向于机器方向的一个方向。
术语“框形”表示的是基本上矩形区域,其是由在成形织物的纸侧层的纸侧表面中4根交织纱线的纵向轴线所限定的。相关联的术语“框形尺寸”表示的是通过测量4根选择的纱线而确定的尺寸,其纱线是限定在一清楚的框形平面图内。这个术语是与用于CPPA Data SheetNo.G-18(Rev.Nov.1994)p3中的术语“顶部表面开口面积”相同的意思。相关联的术语“框形开口”表示在织物的纸侧层的纸侧表面中一给定框形内纱线之间的实际开口面积。
术语“纤维支撑指数”表示的是根据由Beran所描述的方法并且概述在CPPA Data Sheet No.G-18(Rev.Nov.1994)p4中而获得的一种计算;其是由成形织物给予初始纸网的支撑级别的指标。该方法还详细描述在Tappi Journal,supra p115 Helle,Torbjorn,“成形线的纤维网支撑”之中。
术语“编织(interlace)”表示一种点的轨迹,在该轨迹处一特殊经纱绕着机侧层的纬纱缠绕;相关联的术语“交织(interweave)”表示一种点的轨迹,在该轨迹处一特殊经纱绕着纸侧层纬纱缠绕。
术语“浮线”表示的是一种纱线,其在另外一组纱线上经过而不与其交织;相关联的术语“浮线长度”表示的一种浮线的长度,其能够用指示一个经过的纱线的数量的数目来表示。
术语“内部浮线”表示一种在机侧层和纸侧层的相邻表面之间经过的浮线。
附图简要说明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至18包括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续的示意横截面图;其示出了在成形织物织造花纹组织的一循环中每一连续经纱的路径;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纸侧层;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机侧层;
图2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织造结构图;
图2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织造结构图,其还表示了在成形织物织造花纹组织的一个循环中一根经纱的路径;和
图2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织造结构图,其还表示了在成形织物织造花纹组织的一个循环中一根经纱的路径。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首先参看附图1至18,这些图一起表示了本发明的成形织物100的第一实施例的全部织物循环花纹组织的18根单个连续经纱140的每一经纱的路径。在连续附图中经纱140被连续的表示为经纱A,经纱B,经纱C直到所包括的经纱R。在附图1至18的每一图中,在纸侧层102中的纬纱120是以横截面的形式表示为上层,而在机侧层104中的纬纱130是横截面的形式表示为下层。纬纱120和130的两个位置被编成1至54号。
所能看到的是,每一经纱140是在一个表示的路径中运行,其形成在纸侧层102织造花纹组织两个交织位置105和107的一个循环中,各包括两个交织点106和108,和110和112(图1),并且在机侧层104织造花纹组织两个编织点114和116的一个循环中,经纱A表示为114a,116a,经纱B表示为114b,116b等等。在每一循环中,从图的左边看到,编织点114跟随着交织点108和在交织点110前面。
参看示于图1中的经纱A的路径,在每一交织位置105处,每对相应的交织点106,108和110,112由两根纸侧层纬纱120如纸侧纬纱2和4,和29和31分离开,并且这就形成在图1中所看见的一种内部经纱浮线。
参看图1,2和3,其分别示出了经纱A,B和C的路径,由此将看到机侧层纬纱3也是直接在纬纱A的第一交织位置105下经过,其纬纱3在编织点116B处与经纱B编织,其编织点出现在纸侧层纬纱1和5处,并且其实际上是在经纱C的第一交织位置107下经过,其编织点出现在纸侧层纬纱4和8处。
类似地,机侧层纬纱33是直接在经纱C的第二交织位置105之下经过,其纬纱33在编织点114b处与经纱B编织,其编织点出现在纸侧层纬纱31和35处,并且其实际上还是在经纱A的交织位置107之下经过,其编织点是出现在纸侧层纬纱28和32处。
参看图1至18,能够进一步看到,对于各经纱A,B,C和各随后的经纱D到R,各第一编织点114a,114b,114c等,是通过至少3根机侧层纬纱130在相同纬纱上与紧接的在先交织点108和各随后的交织点110分离开。例如,在图1中,在机侧层纬纱18处的第一编织点114a通过机侧层纬纱6,9,12和15在纸侧层纬纱5处与第一交织点108分离开和通过机侧层纬纱21,24和27在在纸侧层纬纱28处与第二交织点110分离开。类似地,各第二编织点116a,116b,116c等通过至少3根机侧层纬纱130与紧接的早先交织点112和各随后的交织点106分离开。
继续参看图1至18,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各机侧层纬纱130在15根纬纱140的机侧层的机侧表面上具有一个外部的浮线长度。例如,机侧层纬纱18具有与经纱A的编织点114a,和与经纱C的第二编织点116c,但在机侧层织造花纹组织循环中不再有编织点,这样在各15经纱D到R的机侧上下经过。类似地,机侧层纬纱42具有与经纱A的编织点116a,和与经纱Q的第二编织点114q,但在机侧层织造花纹组织循环中不再有编织点,这样各十五经纱B到P的机侧上下经过。
进一步可以看到,对于3个相邻经纱140的任何一组,在全部织造花纹组织的一个循环中,第一和第三经纱140与一般机侧层纬纱130各编织一次,即或是在编织点114或者在编织点116处,但不会在两个编织点。类似地,在其各自编织点114q和116a处经纱Q和A是通过经纱R而被分离开。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的这方面的效果能够在图20中看到,在此编织点114被显示。
成对的编织点114或116的这个花纹组织的一个结果是在这些点处增加了机侧层纬纱130的皱缩差,其使得他们成弓形离开机侧层104的机侧表面,由此增加了他们的起伏度。其结果是增加了受到磨损机侧层纬纱130的有效磨损体积。
继续参看图1至18,将可看到各随后的经纱140在一所示的路径上运行,其花纹组织通过相同数量的纸侧层纬纱120和相同数量的机侧层纬纱130从紧接的早先经纱140的花纹组织上位移。例如。参看图1到4,经纱A的第一交织点106是纸侧层纬纱1,而经纱B的第一随后交织点106是纸侧层纬纱16。经纱C的第一随后交织点106是纸侧纬纱31,而经纱D的第一随后交织点106是纸侧层纬纱46。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位移能够被看到以包括10根纸侧层的纬纱120,随后的交织点106是距在先经纱140上的交织点106的第十根纸侧层纬纱120上。类似地,位移也包括5根机侧层纬纱130,各编织点114或116是距在先经纱140上的相应的编织点114或16的第六根机侧层纬纱130上。
从图1至18能够进一步看到,在机侧层104中的各编织点114实际上是分别位于第二交织点108与紧随着的交织点110之间纸侧层102中的中间位置115的下面。类似地,机侧层中的各编织点116实际上是位于第二交织点112与紧随着的交织点106之间中间位置的下面。在示于图1至18的实施例中,第一中间位置115是通过8根纸侧层纬纱120与交织点108分离开,并且通过6根纸侧层纬纱120与交织点110分离开,以及通过8根纸侧层纬纱120与紧随其后的交织点106分离开。编织和交织的这种排列对于图1至18中的经纱A到R每一经纱是恒定的。
继续参看图1至18,其进一步看到在纸侧层102的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交织点是排列成行的以至于在选择的经纱140上的各交织位置105或107包括一对交织点106,108或110,112,每一第二在先和第二随后经纱140上的一个交织点是位于在被选择与其交织的经纱140的纸侧层纬纱之间的纸侧层纬纱120上。例如,把图3中的经纱C看做是所选择的经纱140,第一交织位置105包括在相应纸侧层纬纱4和8处的交织点106和108。第二在先经纱140将是经纱A(图1),其具有与纸侧层纬纱5的交织点108。第二随后的经纱104是经纱E(图5),其具有与纸侧层纬纱7的交织点106。类似地,对于经纱C(图3)上的第二交织点107,交织点110,112上纸侧层纬纱31和35。经纱A(图1)上的相对应的交织点112上纸侧层纬纱32,并且与经纱E(图5)相对应的交织点110上纸侧层纬纱34。类似的花纹组织能够认为与各经纱140上的交织点106,108和110,112相一致。
由图21能够进一步看到,这种在连续交替的经纱140上的交织点106,108和110,112的空间关系包括一系列基本指示构型的长斜方形支撑区域142。两个实例示于图21中,其中经纱1,3和5是与图1,3和5中的经纱A,C和E相一致。
这些支撑区域142的效果使得在各交织位置105和107处纸侧层纬纱120上提供有支撑效果,其已被发现具有进一步减少成对纸侧层纬纱120的双股绞合倾向的优点。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织物中的成对纱线的双股绞合的程度能够被减少以至于在成双股纱线与非成双股纱线之间的距离的比是少于0.1∶1,或10%并且较好的是在0.05∶1和0∶1,或5%至0之间。
参看图1至1 8、和图21并且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包括成形织物100,其具有一个要求18个连续的经纱路径的全部循环花纹组织并且具有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在纸侧层103,其包括36根纸侧层纬纱120,在机侧层104,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越过包括18根机侧层纬纱130的相同距离。由此该实施例的成形织物能够看到如具有3N×6N的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和3N×3N的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对于这个实施例的织物来说,其能够看到的3N=18,而N=6。
在示于图1至18和21的第一实施例中,纸侧层纬纱120与机侧层纬纱130的比为2∶1。
机侧层纬纱130不是必需与纸侧层纬纱120有相同的直径,较好的是其直径大于纸侧层纬纱的直径。US6,112,774中Wilson建议机侧层中的各CD纱线可要求与纸侧层中的CD纱线对准。然而,现已发现尽管18根机侧层纬纱130在机器方向上占据了与36根纸侧层纬纱120相同的距离,但没有一个机侧层纬纱要求明确地与任一纸侧层纬纱120对准。
参看图19,其示出了纸侧层102的纸侧表面,其可以看出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导致形成规则的框形开口150。如上所述,这个特征已发现能够有助于改进双层成形织物的纸侧层的排水特性。还可进一步看到矩形开口150在某种程度上在CD上的长度长于MD上的长度。如上所述,该特征有助于造纸纤维的CD支撑,其纤维在初始纸网上被显著的MD取向。Beran的“b”值是用于纤维支撑指数的计算,如在CPPA DataSheet中所述的方法所确定,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织物至少为0.8,更好的是在0.8至1.0之间,最好的为1.0,其表明所有的纸侧层纬纱120都具有支撑造纸纤维的贡献。
再参看图19,纸侧层纬纱120和经纱140的一般交织位置105包括交织点106和108。也示出了支撑区域142。
参看图20,其示出了机侧层104的机侧表面,可以看到机侧层纬纱130和经纱140的编织点114和116。通过随着在任一编织点114或116侧上各经纱140的路径的运行,能够进一步看到可认为的是在其相应的编织点114和116处相邻的每两个经纱140事实上是由第三经纱140分离开。
本发明的双层成形织物的第二实施例是示于图22中。在该实施例中,纸侧层102和机侧层104是被分别机织成9梭口缎纹织造花纹组织,其N=3。图22的织造结构图表示了在纸侧层和机侧层二者的MD中的一个循环和在纸侧层和机侧层二者的CD中的两个循环。从所示的一个经纱140的路径结构图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在纸侧层102中的循环织造花纹组织的各循环中,有一单交织位置105,在该位置处各对交织点106,108是通过2根纸侧层纬纱120分离开的。例如,经纱1与纸侧层纬纱1和5交织,其被纸侧层纬纱2和4分离开。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在各编织点114处,各经纱140与相邻成对机侧层纬纱编织,其纬纱示于图22的经纱路径结构图,如机侧层纬纱15和18。
从图22可以进一步看到,对于任何3个经纱140来说,第一和第三经纱140是与一普通机侧层纬纱130编织。因此,例如,经纱1与机侧层纬纱15和18编织,而经纱3是与机侧纬纱18和21编织。类似地,经纱2与机侧层纬纱3和6编织,而经纱4是与机侧层纬纱6和9编织。相对于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双编织点114的花纹组织已发现能增加机侧层纬纱130的皱缩差和机侧层纬纱130较长浮线长度的效果,使其在机侧层的机侧表面上变得更加显著,其结果是织物的使用寿命相应增加。
现已发现在该实施例中各经纱140与两个相邻的机侧层纬纱130编织提供了附加优点,这就是较大直径的纱线能够用于机侧层纬纱,其能够进一步增加织物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纸侧层120中的循环花纹组织也包括支撑区域142。例如再参看图22,经纱3于纸侧层纬纱4和8交织,经纱1与纸侧层纬纱5交织,而经纱5与纸侧层纬纱7交织。
本发明的双层成形织物的第三实施例示于图23中。在该实施例中,纸侧层102和机侧层104是被分别机织成9梭口缎纹织造花纹组织,其N=3。图23的织造结构图表示了在纸侧层和机侧层二者的MD中的一个循环和在纸侧层和机侧层二者的CD中的两个循环。在该实施例中,在纸侧层102中的各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有单交织位置105,在该位置处各对交织点106,108是通过两根纸侧层纬纱120分离开的。例如,在图23中,经纱1与纸侧层纬纱2和6交织,其通过纸侧层纬纱3和5分离开。
在该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纸侧层120中的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也包括支撑区域142。例如,再参看图23,经纱3与纸侧层纬纱5和9交织,经纱1与纸侧层纬纱6交织,而经纱5与纸侧层纬纱8交织。可以看到纸侧层102呈现有用于初始网的均匀支撑表面,并且具有近似1的纤维支撑指数。
在该实施例中,编织点114的花纹组织不同于第一两个实施例的花纹组织,其不包括每一第一和第三经纱140与普通机侧层纬纱130的编织。该实施例的花纹组织可要求一个比用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直径稍微减少的能够用于机侧层纬纱130的最大直径。然而,织物延伸使用寿命上的任何限制通过增加耐磨潜力而能够弥补,对于机侧层纬纱130来说,其耐磨潜力是来自浮线长度8。
经纱140可由任何适当的聚酯材料制成,并且尽管椭圆和其它几何形状横截面可以使用,但较好的是具有基本圆形横截面。经纱140,纸侧层纬纱120和机侧层纬纱130的尺寸能够根据一些因素而选择,其因素包括有意旨的最终用途,尤其是预定的纸张等级。
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所织成的的实验织物应用具有圆形横截面和0.45mm直径的机侧层纬纱130。其纱线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或是交替聚酯和尼龙6或尼龙6/6。耐磨纱线是由PET和热塑性聚胺酯的聚合混合物,例如其已在Bhatt等人的US5,502,120中所揭示,其耐磨纱线还发现有效的增加了本发明成形织物的耐磨潜力。纱线直径在0.40mm到0.50mm的范围已发现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
对于纸侧层纬纱120来说,使用一种PET聚酯,其具有圆形横截面和0.26mm的直径,但其结果提出0.17mm到至少0.26mm的范围将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对于经纱140来说,高模量纱线被认为是尤其适合的,例如其包括聚苯二甲酸乙二醇(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这些纱线具圆形横截面和0.20mm到0.25mm范围的直径。纱线是由这样一些材料制成,所述的材料是在其织造和热定型运行中趋于保持极好的皱缩,并且所获得的织物对拉伸呈现出有减少的倾向。由于其高模量,与可比较的PET纱线相比,其有可能使用较小(直径)的纱线,而保持有可比较的物理特性。这就提供了使用PEN经纱140的可能性,以减少经纱填充并由此使得水从初始网上更加快速排出,如果在一特殊情形中这是所希望的。
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可改变用于本发明织物中的纱线尺寸和材料以及用于造纸机的适应主要条件和参数。
本发明的织物一般是织成平状物,并且随后剪切和缝合,以便提供所要求的织物环圈。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造纸机的双层成形织物,其机织成一种全部循环的花纹组织,在组合中其包括:
(a)纸侧层纬纱;
(b)机侧层纬纱;和
(c)经纱,
其中
(i)在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纸侧层纬纱与经纱交织;
(ii)在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机侧层纬纱与经纱编织;
(iii)织物在全部循环织造花纹组织中要求以3N梭口织造,其中N是整数并且至少是2;
(iv)对于每一经纱来说,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包括由第一和第二交织点构成的交织位置,每一所述的第一和第二交织点是通过至少两根纸侧层纬纱的内部经纱浮线分离开;
(v)对于每一经纱来说,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包括一系列编织点,其中每一编织的机侧层纬纱实际上也是在纸侧层纬纱和各相邻的经纱的一个交织位置之下经过;
(vi)对于每一经纱来说,与纸侧层纬纱交织的第一和第二交织点的每一点是通过至少两根机侧层纬纱与相邻的机侧层编织点分离开;和
(vii)机侧层的机侧表面包括具有浮线长度L的被露出的机侧层纬纱浮线,其浮线长度限定为L=3N-M,其中M是整数并且至少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对于各经纱来说,与纸侧层纬纱交织的第一和第二交织点的各点是通过至少3根机侧层纬纱与一个相邻的机侧层编织点分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经纱是沿一相同路径而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机侧层中的各连续的编织点是基本位于在各交织位置的第二交织点与紧相邻的随后交织位置的第一交织点之间的中间位置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对于各经纱来说,在编织点与紧接的在先交织点之间的机侧层纬纱的数量不同于在所述相同编织点与紧接随后交织点之间的机侧层纬纱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纸侧层纬纱的数量与机侧层纬纱的数量的比是2∶1到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比是2∶1。
8.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第一循环织造花纹组织是3N×6N花纹组织,并且第二循环织造花纹组织是3N×3N花纹组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各机侧层编织点处,各经纱与一对相邻的机侧层纬纱编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机侧层纬纱的组成材料包括一种耐磨聚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耐磨聚合物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尼龙-6,尼龙-6/6和聚合物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机侧层纬纱的组成材料是一种聚合物混合物并且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聚苯二甲酸乙二醇。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经纱的组成材料包括一种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聚苯二甲酸乙二醇的聚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Beran的“b”值是用于纤维支撑指数的计算,[如在CPPA Data Sheet G-18(Rev.Nov.1994)中所述],关于纸侧层纬纱是在0.8至1.0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形织物,其特征在于:其中Beran的“b”值是1.0。
CNB028047036A 2001-11-27 2002-11-27 高支撑双层成形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74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128407.4 2001-11-27
GBGB0128407.4A GB0128407D0 (en) 2001-11-27 2001-11-27 High support double layer forming fabric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1304A true CN1491304A (zh) 2004-04-21
CN1227410C CN1227410C (zh) 2005-11-16

Family

ID=9926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47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7410C (zh) 2001-11-27 2002-11-27 高支撑双层成形织物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989079B2 (zh)
EP (1) EP1448849B1 (zh)
CN (1) CN1227410C (zh)
AT (1) ATE365245T1 (zh)
AU (1) AU2002349222A1 (zh)
CA (1) CA2433450C (zh)
DE (1) DE60220821T2 (zh)
GB (1) GB0128407D0 (zh)
WO (1) WO200304627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8030A1 (zh) * 2015-05-22 2016-12-01 安平县鑫鹏网带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织物
CN106255779A (zh) * 2015-03-30 2016-12-21 日本辉尔康株式会社 工业用双层织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8512B2 (en) * 2002-11-21 2006-03-07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Fabric with three vertically stacked wefts with twinned forming wefts
DE602004020611D1 (de) * 2003-05-23 2009-05-28 Voith Patent Gmbh Hochschaftiges formiersieb
US7585395B2 (en) * 2004-01-30 2009-09-08 Voith Patent Gmbh Structured forming fabric
JP4440085B2 (ja) * 2004-11-26 2010-03-24 日本フイルコン株式会社 工業用二層織物
US7059360B1 (en) * 2005-03-03 2006-06-13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Double layer forming fabric with paired warp binder yarns
NO338649B1 (no) * 2005-05-19 2016-09-26 Nippon Filcon Kk Industriell tolagsstruktur
DE102005034453A1 (de) * 2005-07-23 2007-01-25 Voith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apiermaschinensiebes
WO2008073301A2 (en) * 2006-12-08 2008-06-19 Astenjohnson, Inc. Machine side layer weave design for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s
DE112008002635B4 (de) * 2007-09-25 2019-08-22 Astenjohnson, Inc. Papiermachergewebe zur Entwicklung von Dicke und Topographie bei Papierprodukten
US7935225B2 (en) 2008-02-27 2011-05-03 Astenjohnson, Inc. Papermaker's forming fabrics including monofilaments comprised of a blend of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an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T2230352E (pt) * 2009-03-20 2012-12-05 Heimbach Gmbh & Co Kg Faixa em tecido para circulação numa máquina
DE102010026609B3 (de) * 2010-07-09 2011-11-17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Webmusterbildung bei Geweben mit Zusatzschusseffekten
DE102010034969B3 (de) 2010-08-20 2011-11-03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Webblatt und Webmaschine zur Webmusterbildung bei Geweben mit Zusatzmustereffekten
US9599189B2 (en) * 2015-03-24 2017-03-21 Highland Industries, Inc. Warp stretch fabric and method
US11313056B2 (en) * 2018-05-30 2022-04-26 Nike, Inc. Woven garment with grip yar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5632A1 (de) 1986-10-20 1988-04-21 Wangner Gmbh Co Kg Hermann Bespannung fuer den blattbildungsteil einer papiermaschine
CA1320410C (en) * 1988-06-27 1993-07-20 Takuo Tate Papermakers' double layer type fabrics
US5502120A (en) * 1988-08-05 1996-03-26 Jwi Ltd. Melt-extruded monofilament comprised of a blend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a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JP3425605B2 (ja) * 1991-12-06 2003-07-14 ウエーベックス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製紙用フェルト、および製紙用フェルトに用いる二重層織布
US5857498A (en) * 1997-06-04 1999-01-12 Weavexx Corporation Papermaker's double layer forming fabric
GB9811089D0 (en) * 1998-05-23 1998-07-22 Jwi Ltd Warp-tied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
US6112774A (en) 1998-06-02 2000-09-05 Weavexx Corporation Double layer papermaker's forming fabric with reduced twinning.
GB2351505A (en) 1999-06-29 2001-01-03 Jwi Ltd Two-layer woven fabric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GB9924012D0 (en) * 1999-10-12 1999-12-15 Stone Richard Forming fabric woven with warp triplets
US6413377B1 (en) * 1999-11-09 2002-07-02 Astenjohnson, Inc. Double layer papermaking forming fabric
US6227256B1 (en) 1999-12-13 2001-05-08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Multi-layer papermaking fabric having long weft floats on its support and machine surface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5779A (zh) * 2015-03-30 2016-12-21 日本辉尔康株式会社 工业用双层织物
CN106255779B (zh) * 2015-03-30 2018-08-28 日本辉尔康株式会社 工业用双层织物
WO2016188030A1 (zh) * 2015-05-22 2016-12-01 安平县鑫鹏网带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织物
US10563327B2 (en) 2015-05-22 2020-02-18 Anping Xinpeng Mesh Belt Limited Company Industrial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20821D1 (de) 2007-08-02
DE60220821T2 (de) 2007-10-18
ATE365245T1 (de) 2007-07-15
EP1448849A1 (en) 2004-08-25
EP1448849B1 (en) 2007-06-20
WO2003046277A1 (en) 2003-06-05
CA2433450C (en) 2006-11-14
GB0128407D0 (en) 2002-01-16
US6989079B2 (en) 2006-01-24
CA2433450A1 (en) 2003-06-05
CN1227410C (zh) 2005-11-16
US20040094223A1 (en) 2004-05-20
AU2002349222A1 (en) 2003-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7410C (zh) 高支撑双层成形织物
JP4563260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4762529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CN1791719A (zh) 经纱缝合的多层造纸用织物
EP1662040A1 (en)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JP4762530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US20080169040A1 (en) Machine side layer weave design for composite forming fabrics
CN1993519A (zh) 具有最佳纸幅成形特性的成对经纱三层成形织物
CN1196099A (zh) 在交叉角处带有附加机器横向纱线的造纸网
JP7083658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CN110629580B (zh) 用于造纸机或纸浆脱水机的绷网及其用途
CN1400346A (zh) 造纸用成形织物
JP4481765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4573168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CN1082112C (zh) 织物
JP4570090B2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JP2012117170A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US6589392B1 (en) Multicomponent monofilament for papermaking forming fabric
RU2384662C1 (ru) Формующая сетка бумагоделательной машины
JP4896686B2 (ja) 縦溝が形成された工業用二層織物
US20210148015A1 (en) Industrial two-layer fabric
CA2733526C (en) Papermaking fabric,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the forming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KR100661848B1 (ko) 경사 삼중물을 포함하는 복합 성형직물
JP2002088609A (ja) 新規なプラスチック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125744A1 (ja) 工業用二層織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STENJOHNSON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 JOHNSON

Owner name: NON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ICHARD STONE

Effective date: 200404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40402

Applicant after: Astenjohnson, Inc.

Applicant before: Johnson Dale

Co-applicant before: Richard Stone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