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0753A - 电子邮件系统及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电子邮件系统及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0753A
CN1490753A CNA03124968XA CN03124968A CN1490753A CN 1490753 A CN1490753 A CN 1490753A CN A03124968X A CNA03124968X A CN A03124968XA CN 03124968 A CN03124968 A CN 03124968A CN 1490753 A CN1490753 A CN 1490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ail
server
email
destin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49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ʷ
江口政史
谷本好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0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0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23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LDA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邮件系统。其中,一个因特网传真服务器、一个邮件服务器、一个LDAP服务器以及一个DHCP服务器连接到LAN。当该因特网传真服务器从该DHCP服务器获得IP地址时,该因特网传真服务器将其电子邮件地址和IP地址发送给LDAP服务器,以及该LDAP服务器将电子邮件地址和IP地址记录到一个对照表中。通过查阅该对照表,接收电子邮件的邮件服务器从电子邮件地址中获得IP地址,并且利用SMTP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因特网传真服务器。电子邮件可被分发至因特网传真服务器而不使用DNS服务器。

Description

电子邮件系统及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邮件系统以及用于该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使用域名系统(DNS)服务器而能够转发电子邮件的系统和程序。
背景技术
传统地,当通过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传送电子邮件时,中继邮件服务器向域名系统(DNS)服务器要求一个目的地的网络地址。通过使用DNS服务器,即使不知道网络地址,也可以转发电子邮件。
但是,在这种使用SMTP的电子邮件分发协议下,DNS服务器是绝对必要的,而设置、维护和管理DNS服务器需要耗费大量费用与精力。同时,在如局域网(LAN)的以客户机为中心的网络中,许多客户机都将一个邮件服务器作为邮局协议(POP)服务器,并从设置在邮件服务器或类似设备中的邮箱检索发给自己的电子邮件。因此,设置用于获得局域网或类似对象的内部网络地址的DNS服务器以便通过POP接收电子邮件,就变得很少有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不需要DNS服务器用来转发电子邮件。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即使当设置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且网络地址动态地分配给终端时,电子邮件的转发也不需要DNS服务器或类似设备。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方便了电子邮件向通信服务器(例如Internet传真服务器)的SMTP转发。
本发明的电子邮件系统包括:一个邮件服务器;和一个地址转换单元,用于管理地址转换数据,以将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该地址转换单元设置在邮件服务器或目录服务器中。此外,该地址转换单元通过使用包含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的电子邮件地址取得网络地址,以及把该电子邮件从该邮件服务器传送到取得的网络地址处。
网络地址是一种因特网协议(IP)地址或类似地址,但网络地址并不局限于本实例。电子邮件地址是一种由字母数字字符表示的终端名称或类似对象。此外,该地址转换单元中的地址转换数据以表格格式或类似格式存贮,但也可以使用结构文件存贮,例如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当目的地终端被分配了一个网络地址时,将该目的地终端的终端名称以及网络地址从该目的地终端传送到具有地址转换单元的服务器。然后,更新包含在地址转换数据中的网络地址。
这种通知可以从目的地终端经由邮件服务器或类似设备间接地完成。该目的地终端优选地是一个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图像通信的通信服务器。
本发明的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包括用于存贮和管理地址转换数据以将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的命令。该程序还包括用于当接收其电子邮件地址不同于由邮件服务器管理的邮箱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时,利用电子邮件地址,通过查阅地址转换数据以取得网络地址的命令。
网络地址是一种IP地址或类似地址,但网络地址并不局限于本实例。电子邮件地址是一种由字母数字字符表示的终端名称或类似对象。此外,该地址转换单元中的地址转换数据以表格格式或类似格式存贮,但也可以使用结构文件存贮,例如XML。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程序也包括用于当通过分配网络地址的服务器分配给目的地终端一个网络地址时,该目的地终端把目的地终端的终端名称和网络地址通知给管理地址转换数据的服务器。
该通知可以从该目的地终端经由该邮件服务器或类似设备间接地完成。
根据本发明,存贮地址转换数据,用于将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通过该地址转换数据,该邮件服务器将包含在电子邮件中的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然后,该邮件服务器通过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或相类似协议将接收到的电子邮件转发到获得的网络地址处。因此,该邮件服务器可以不使用DNS服务器而将电子邮件转发到目的地终端。进而,该邮件服务器能够将电子邮件分发到具有邮箱的目的地终端的邮箱中。结果,不使用DNS服务器,电子邮件也能够被转发到LAN或相类似系统内的目的地终端。
此外,在该邮件服务器的管理下,或者在提供目录服务的服务器(例如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服务器)的管理下,存贮用于将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的地址转换数据。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提供目录服务的服务器称为“目录服务器”,而DNS服务器并不包括在目录服务器中。此外,“在管理下提供”的意思是能够从邮件服务器或目录服务器来存贮、更新和访问(搜索)地址转换数据,以及该数据也可以位于其它服务器中,例如文件管理服务器。
这里,当使用DHCP服务器动态地将一个网络地址分配给目的地终端时,从分配了网络地址的目的地终端将目的地终端的终端名称与网络地址发送给管理地址转换数据的服务器。然后,根据网络地址的变化,优选地,自动更新地址转换数据。此外,在有新的目的地终端加入到LAN或相类似系统的情况中,当分配了网络地址时,新目的地终端优选地将终端名称和网络地址通知管理地址转换数据的服务器,并自动更新地址转换数据。因此,也可以相应地处理动态分配网络地址的情况。
此外,当目的地终端是可实现因特网传真或类似功能的通信服务器时,可以利用SMTP或相类似协议容易地把电子邮件从邮件服务器转发到通信服务器。因此,通信服务器能够通过SMTP或相类似协议转发电子邮件,而不使用DNS服务器,及不在邮件服务器中的邮箱内存贮该电子邮件。此外,其它邮件客户机可以使用POP或相类似协议通过采用邮箱接收电子邮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系统配置的方框图。
图2为显示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的电子邮件地址和IP地址的对照表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在优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系统中接收电子邮件时所建立的连接关系。
图4显示了使用在优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系统中的进程。
图5为一流程图,显示了在本优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系统中因特网传真服务器取得一个IP地址、并利用LDAP服务器的对照表登记IP地址的过程。
图6为一流程图,显示了邮件服务器接收到电子邮件,询问LDAP服务器以获得因特网传真服务器的IP地址,以及发送该电子邮件的过程。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1-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个电子邮件系统以及该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图1中,附图标记2表示一个局域网(LAN);附图标记4表示一个因特网传真机,该传真机是一台可经由因特网以电子邮件格式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例如传真数据)的通信机。因特网传真机4存贮有因特网传真机4自己的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以及作为电子邮件目的地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网络地址),并且利用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PT)来接收电子邮件。附图标记6代表一个邮件服务器,并且因特网传真机4是邮件服务器6的客户机。邮件服务器6也有其它客户机,如个人计算机。邮件服务器6包含客户机(如个人计算机)的邮箱,并在邮箱中暂时存贮接收到的电子邮件。
附图标记8代表一个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服务器,附图标记10表示一个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LAN 2是一个主要包括客户终端设备或类似设备的局部网络。DNS服务器对于LAN 2并不是必要的;即使设置有一个DNS服务器,该DNS服务器也可以是仅覆盖主要服务器(如邮件服务器6或万维网(WEB)服务器(图中未示出))的小规模服务器。
附图标记12表示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和IP地址(网络地址)的对照表。这里,对照表12设置在LDAP服务器8中,LDAP服务器8形成、存贮以及更新对照表12。代替对照表12,可以形成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文件或类似文件,以便能够利用终端名称搜索网络地址。此外,邮件服务器6能够通过LDAP服务器8访问对照表12,利用电子邮件地址搜索对照表12,并获得IP地址。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对照表12的内容。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存贮在对照表12的左栏中,IP地址(网络地址)存贮在右栏中。
此外,在对照表12中,没有必要描述通过POP接收电子邮件的邮件服务器的客户机。虽然因特网传真机4是邮件服务器6的一个客户机,由于是利用SMTP实现接收的,所以有必要在对照表12中描述因特网传真机4。在图1中,附图标记14代表对照表管理程序,它是本发明程序的一个实例。
更进一步,这里提到的IP地址并不局限于严格意义上遵循因特网协议的IP地址,而可以是仅在LAN 2中有效的网络地址。另外,对照表12能够存贮IP地址在对照表12中更新时的日期与时间。当过去了规定时间周期或规定的天数时,考虑到IP地址被DHCP服务器10改变的可能性,通过从管理对照表12的LDAP服务器8的广播或类似方式,可以向因特网传真机4或类似设备请求重新传送终端名称和IP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对照表12设置在LDAP服务器8中,但对照表12也可以设置在邮件服务器6中。此外,对照表12也可以存贮在一远程服务器中,而不是邮件服务器6和LDAP服务器8中,没有将对照表12直接存贮在邮件服务器6或LDAP服务器8中。然而,在这种情况中,对照表12也能够从邮件服务器6或LDAP服务器8中被形成、更新和存取,使得邮件服务器6或LDAP服务器8可对照表12进行管理。当因特网传真机4向DHCP服务器10询问关于因特网传真机4自己的IP地址并被分配了一个IP地址时,因特网传真机4将因特网传真机4自己的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以及IP地址通知给LDAP服务器8。然后,LDAP服务器8就更新对照表12以将该IP地址保持为最新状态。
图3显示了转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例如,当邮件服务器6收到发往因特网传真机4的电子邮件时,邮件服务器6则利用包括在所接收的电子邮件中的目的地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向LDAP服务器8发出查询。LDAP服务器8便搜索对照表12,并将因特网传真机4的电子邮件地址以及IP地址发送到邮件服务器6。然后,邮件服务器6对接收到电子邮件进行SMTP分发,将其分发到LDAP服务器8所通知的IP地址。结果,邮件服务器6能将电子邮件分发至因特网传真机4,而不使用DNS服务器,并不会使电子邮件累积在邮箱。在因特网传真机4看来,可以立刻收到电子邮件而不会累积在邮箱中。此外,在邮件服务器6中拥有邮箱且不需要SMTP分发的客户机,能够利用协议(例如POP)从邮箱中获取电子邮件。
如图4所示,对照表管理程序14由以下三个进程组成。它们是:(1)对照表生成进程20,形成和更新由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和IP地址(网络地址)组成的对照表,并根据来自邮件服务器6或类似设备的访问执行搜索;(2)询问进程22,请求LDAP服务器8搜索对照表,并从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询问以取得IP地址;以及(3)传送进程24,从因特网传真机4或类似设备,向管理对照表的LDAP服务器8发送因特网传真机4自己或类似设备的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以及IP地址(网络地址)。
对照表生成进程20是在LDAP服务器8中实现的;询问进程22是在邮件服务器6或类似设备中实现的;传送进程24是在因特网传真机4或类似设备中实现的。当在邮件服务器6的管理下存贮对照表12时,对照表生成进程20和询问进程22可以作为一个完整进程存贮在邮件服务器6中。此外,通过因特网传真机4、邮件服务器6、LDAP服务器8或类似设备,能够从因特网或适合的存贮介质中加载和取得对照表管理程序14。在这种情况中,进程20和22对于邮件服务器6和LDAP服务器8是必要的,能够从因特网传真机4或类似设备被传送到邮件服务器6和LDAP服务器8,并被存贮在邮件服务器6和LDAP服务器8中。
图5显示了因特网传真机4取得IP地址的流程图。在步骤S1中,因特网传真机4向DHCP服务器询问因特网传真机4自己的IP地址。当获得IP地址(步骤S2中)时,因特网传真机4将终端名称以及IP地址传送到LDAP服务器(步骤S3),该终端名称与IP地址被存贮在对照表12(步骤S4)中。每次因特网传真机4获得一个IP地址,便重复图5的流程。因此,对照表12中总是存贮最新的IP地址。
图6显示了邮件服务器6接收电子邮件的流程图。当在步骤S11中接收电子邮件时,邮件服务器6通过采用包括在电子邮件中的终端名称(电子邮件地址)向LDAP服务器8发出询问(步骤S12)。LDAP服务器8搜索对照表12,并将IP地址传送到邮件服务器6(步骤S13)。然后,邮件服务器6利用获得的IP地址通过SMTP协议分发该电子邮件。寄送到终端(其中邮箱设置在邮件服务器6中)的电子邮件存贮在邮箱中,不用询问LDAP服务器8。此外,当询问LDAP服务器8失败时,电子邮件可以存贮在邮箱中。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电子邮件的SMTP分发的客户机为因特网传真机4,但客户机也可以是LAN 2上的其它服务器或客户机。

Claims (13)

1.一种电子邮件系统,包括:
一个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邮件服务器;以及
转换装置,用于将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
其中,由该转换装置通过使用包含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的该电子邮件地址,该邮件服务器获得该网络地址,以及该邮件服务器将该电子邮件发送到获得的网络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其中,当该目的地终端被分配一个网络地址时,该目的地终端向该转换装置通知该目的地终端的终端名称和该网络地址,以及更新包括在地址转换数据中的网络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其中,该目的地终端是一个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图像通信的因特网传真机。
4.一种电子邮件系统,包括:
一个地址转换单元,其存贮地址转换数据,用于将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
一个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接收单元;
一个询问单元,通过使用包含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的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该询问单元从该地址转换单元取得网络地址;以及
一个电子邮件传送单元,其向获得的网络地址传送电子邮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包括:
一个包括该地址转换单元的目录服务器;
以及一个电子邮件服务器,其包含该电子邮件接收单元、该询问单元以及该电子邮件传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其中,该邮件服务器包括该地址转换单元、该电子邮件接收单元、该询问单元以及该电子邮件传送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包括:
一个更新单元,当该目的地终端被分配一个网络地址时,通过从该目的地终端将该目的地终端的终端名称和网络地址通知该地址转换单元,该更新单元更新包含在地址转换数据中的网络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其中地址转换数据为一种结构文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进一步包括:
用于每个目的地终端的若干个邮箱;
其中,当没有包括在收到的电子邮件中的目的地终端的邮箱时,该询问单元从该地址转换单元询问该网络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进一步包括:
用于每个目的地终端的若干个邮箱;
其中,当通过使用包括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的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该询问单元没有从该地址转换单元获取该网络地址时,所接收的电子邮件被存贮在邮箱中。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邮件系统,其中,该地址转换单元存贮该地址转换数据的更新时间,以及当从该更新时间已过去规定的时间周期时,该地址转换单元向该目的地终端要求一个网络地址。
12.一个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包括:
用于存贮和管理地址转换数据、以便将目的地终端的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网络地址的命令;以及
当接收其电子邮件地址不同于由邮件服务器管理的邮箱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时、通过由电子邮件地址参照该地址转换数据而获得网络地址的命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进一步包括:
当目的地终端从分配网络地址的服务器分配到一个网络地址时、用于使目的地终端将目的地终端的终端名称以及网络地址通知管理地址转换数据的服务器的命令。
CNA03124968XA 2002-10-07 2003-09-23 电子邮件系统及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 Pending CN14907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3264/2002 2002-10-07
JP2002293264A JP2004129106A (ja) 2002-10-07 2002-10-07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0753A true CN1490753A (zh) 2004-04-21

Family

ID=3206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24968XA Pending CN1490753A (zh) 2002-10-07 2003-09-23 电子邮件系统及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73706A1 (zh)
JP (1) JP2004129106A (zh)
CN (1) CN149075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580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传真机
CN101232629B (zh) * 2007-01-23 2010-1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手机直接接收传真的方法
CN101510871B (zh) * 2008-02-15 2013-01-02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门户服务器系统、和门户服务器系统中的服务器接入方法
CN103580985A (zh) * 2012-07-27 2014-02-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5630921A (zh) * 2015-12-22 2016-06-01 安徽瑞信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管理方法
CN109218163A (zh) * 2017-07-05 2019-01-15 北京二六三企业通信有限公司 邮件投递方法及服务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0871B2 (en) * 2003-10-20 2012-01-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 remote management processor's IP address
JP4880883B2 (ja) * 2004-07-14 201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GB2435148B (en) * 2004-09-13 2007-12-19 Murata Machinery Ltd Facsimile machine
US8010647B2 (en) * 2006-12-11 2011-08-30 Murata Machinery, Ltd. Relay server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rranged to share resources between networks
CN100590633C (zh) * 2007-01-31 2010-02-17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扩展固件接口的便携式计算机的防盗方法
CN104915347B (zh) * 2014-03-11 2019-04-1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页地址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8704A (en) * 1995-09-25 2000-08-22 Netspeak Corporation Point-to-point internet protocol
US6539077B1 (en) * 1998-06-05 2003-03-25 Netnumber.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lating a unique identifier, such as a PSTN telephone number, to an internet address to enable communications over the internet
US20020124057A1 (en) * 2001-03-05 2002-09-05 Diego Besprosvan Unifi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580A (zh) * 2004-09-13 2006-03-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传真机
CN1750580B (zh) * 2004-09-13 2013-08-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传真机
CN101232629B (zh) * 2007-01-23 2010-1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手机直接接收传真的方法
CN101510871B (zh) * 2008-02-15 2013-01-02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门户服务器系统、和门户服务器系统中的服务器接入方法
CN103580985A (zh) * 2012-07-27 2014-02-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5630921A (zh) * 2015-12-22 2016-06-01 安徽瑞信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地址管理方法
CN109218163A (zh) * 2017-07-05 2019-01-15 北京二六三企业通信有限公司 邮件投递方法及服务器
CN109218163B (zh) * 2017-07-05 2021-05-07 北京二六三企业通信有限公司 邮件投递方法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29106A (ja) 2004-04-22
US20040073706A1 (en) 2004-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57917B2 (ja)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パケット転送方法解決サーバ、dns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154891B1 (en) Translating between globally unique network addresses
US627853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different protocols
CN1490753A (zh) 电子邮件系统及用于电子邮件系统的程序
US7979498B2 (en) Routing of messages using unified messaging
US7051073B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efficiently distributing serial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CN101170585B (zh) 一种域名查询方法
JP3725376B2 (ja) Dns問い合わせ装置、dns問い合わせ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4104567A (ja) メール処理システム
US6718369B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efficiently distributing serial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CN102170380A (zh) 内网访问外网的方法和设备
US6735617B1 (en) Routing T-37 E-mail over an H 323 (VOIP) network
CN1403929A (zh) xDSL适配装置,多点传送发布系统和数据发布方法
JP3249761B2 (ja) 端末識別番号付与方法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CN113630480B (zh) 一种实现多条上网通道dns数据隔离的方法
JP2006190205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1282249B (zh) 分布式互联网测量服务器自动注册与管理方法
US7680903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figuring a device in a data network
JP2011071870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520120A (zh) 通信设备
KR100586428B1 (ko) 인터넷 서비스 관리를 위한 가입자 접속 웹 페이지 제어방법
CN1691680A (zh) 给无线设备分配网络地址的系统和方法
JP4025969B2 (ja) メール交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Louati et al. UPnP extension for wide-area service discovery using the INS/Twine Framework
JP2004220134A (ja) 文書配布装置、文書配布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