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9331A - 装备有跳闸装置的开关 - Google Patents

装备有跳闸装置的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9331A
CN1479331A CNA031458815A CN03145881A CN1479331A CN 1479331 A CN1479331 A CN 1479331A CN A031458815 A CNA031458815 A CN A031458815A CN 03145881 A CN03145881 A CN 03145881A CN 1479331 A CN1479331 A CN 1479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ok
supporting member
bistable stat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458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3062C (zh
Inventor
��ˡ�˹Ƥ����
马克·塞皮内特
¿
亨利·奥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SE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SE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SE
Publication of CN1479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9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30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0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有跳闸装置的开关。电气切换单元的触点支承件(10)被连接到双稳态附件(22)并通过脱扣传动系统(54)与储能弹簧(20)配合操作,脱扣传动系统用少量能量就能使切换单元高速开路,不一定要将双稳态附件(22)从稳定的闭合位置移动到稳定的开路位置。在传动系统(54)完成脱扣时,储能弹簧(20)和/或附加弹簧(88)驱动触点支承件(10)到达分离位置。该系统包括跳闸抓钩(82),在跳闸过程中用来释放弹簧,弹簧的移动使得脱扣传动系统的脱扣抓钩(80)解锁。

Description

装备有跳闸装置的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装备有跳闸机构的低压动力开关。
背景技术
图1的示意图表示处在开路位置的一种常规低压动力开关机构。用储能弹簧207在受开路挡块208限制的稳定开路位置与受闭合挡块209限制的稳定闭合位置之间推动由杆202和靠主轴链接的棒204组成的双稳态附件200,中间通过弹簧207承载最大的不稳定死点位置。杆202借助连接棒214在接触位置和开路位置之间驱动带刀片212的触点桥210。在接触位置,触点桥210的刀片212被深深插入连接到开关的连接端子条的喇叭口销触点215。无论怎样对触点桥210施加电动力试图使其开路,都能维持闭合位置稳定,因为闭合挡块209能防止双稳态附件200发生移动。棒214装备有长方孔216,当触点桥210处在接触位置且机构处在闭合位置时,不用移动触点桥就有可能用手柄218将杆202从闭合位置移动到超过死点位置。这样,弹簧就能在触点开路之前被加载,并且所有储能可被用来高速开路切换单元。反之,如果触点处在分离位置并且机构处在开路位置,则可以操作杆202从开路位置超过死点位置而不用移动触点桥,由此对储能弹簧加载用其驱动整个闭合行程。这样的切换单元简单并有力,而切换单元有力的特征对于使用刀片和喇叭口销式的触点来说是必需的。它特别适合用于具有高电动强度的电力开关,即,具有在流过高达15倍额定电流的很高持续电流下维持闭合和载流的强大能力,要知道在切换单元的触点之间感应的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会驱使触点彼此分离。但是这些切换单元不适合高速操作并且在开路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是因为要开路切换单元就必须再次通过双稳态附件200的死点,也就意味着储能弹簧207必须重新加载。如果要远程操作这些切换单元,开路所需的能量就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因为要依靠极为昂贵和笨重的动力操作装置。
能够高速开路的机构也是公知的。典型的有如图2的框图所示的断路机构。这种机构包括上棒220和下棒222,构成将挂钩226连接到触点支承件228的肘节224。挂钩226绕固定轴227旋转,并被抓钩230保持在挂住位置。利用储能弹簧238将绕着固定几何轴线234枢转的手柄232连接到肘节224的述转主轴236。当挂钩处在挂住位置时,移动手柄,通过肘节224的展开和折叠驱动触点支承件就能使装置开路和闭合。如果需要不操作手柄来分离触点,特别是在短路或电气故障的情况下,就要通过抓钩230的动作来释放挂钩。储能弹簧238的闭合位置上的剩余负载就足以驱动触点支承件228到分离位置,而机构此时就处在跳闸位置。这种机构能满足没有动力的高速开路要求。然而它不适合在闭合时需要大量机械能量的切换单元,因为肘节224在展开和折叠时不会通过其相对于对准上棒220和下棒222轴线的死点的一侧。在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上,通过储能弹簧的剩余拉力也可以说是接触压力达到平衡。如果对触点支承件施加足够的力试图开路触点,此时的闭合位置不是绝对稳定的,肘节224有可能折叠。为了增大电动力强度,储能弹簧及机构中的所有零件就会受到更大的应力,就会有更严重的磨损。因此,此类结构显然不适合需要很高电动力强度的切换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所提供的电气切换单元能够流过很高的持续电流,同时又仅需很少能量就能实现高速断路操作,适合远程控制。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电气切换单元提供一种机构,它包括:
支架;
相对于支架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触点支承件;
配合储能弹簧来操作的双稳态附件,双稳态附件通过中间死点位置在开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振荡,储能弹簧在双稳态附件接近死点位置时被加载,并在双稳态附件远离死点位置时被释放;
能在啮合状态和脱扣状态之间移动的脱扣传动系统,脱扣传动系统在啮合状态下执行双稳态附件与移动式触点支承件之间的传动,当双稳态附件处在开路位置时,使移动式触点支承件处在分离位置,而当双稳态附件移动到闭合位置时,使移动式触点支承件移动到接触位置,而脱扣传动系统在脱扣状态下使得移动式触点支承件与双稳态附件保持独立。
使用双稳态附件能保证闭合位置的不可逆性,从而保证一种高电动力承受能力。使脱扣传动系统脱扣的可能性使得触点支承件能够释放,并且使其与动作缓慢的双稳态附件保持独立,从而实现只需很少能量的高速操作。
优选地,该机构还包括在脱扣传动系统处在脱扣状态时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的附加装置。所采用的装置可以是电动或非电动的任何类型。
按照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用来驱动触点支承件的装置包括布置在储能弹簧和触点支承件之间的机动跳闸传动系统,当脱扣传动系统处在啮合状态时,机动跳闸传动系统不会将移动式触点支承件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的运动传递给储能弹簧,而在脱扣传动系统从啮合状态移动到脱扣状态时,储能弹簧释放,利用机动跳闸传动系统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利用双稳态附件执行开路和闭合的储能弹簧还被用来通过脱扣实现断路。
最好,用来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的装置还包括附加弹簧。按照第一备选实施例,储能弹簧和附加弹簧通过脱扣共同执行断路。在这种情况下,附加弹簧仅仅积累附加的能量,使储能弹簧不必提供高速断路的所有能量。按照第二变更实施例,在发生脱扣时由附加弹簧这一部分提供触点分离所需的所有能量,这样就不一定非要将机动跳闸传动系统安装在储能弹簧和触点支承件之间。
最好,该机构还包括将脱扣传动系统锁定在啮合状态的脱扣挂钩。在发生脱扣时,通过恢复弹簧、斜面等其它装置使脱扣传动系统移动到脱扣状态。
最好,该机构还包括用来锁定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的装置的断路挂钩。
优选地,两个挂钩并存,并且断路挂钩还锁定脱扣挂钩,用单一指令就能控制整个机构。
优选地,用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的装置来移动脱扣挂钩。然后在脱扣传动系统处在脱扣状态时用来自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的装置的能量来操作脱扣挂钩,例如是根据情况使用来自储能弹簧或来自附加弹簧的能量。
按照一个特别简单且灵敏的实施例,该机构还包括:
能够相对于支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挂钩,双稳态附件包括与挂钩动力链接的上部件,和利用铰链主轴铰接到上部件上的下部件,当挂钩处在锁定位置时,双稳态附件能够在开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储能弹簧被设置在挂钩和铰链主轴之间,并试图将挂钩推向解锁位置,机动跳闸传动系统被设置在挂钩和移动式触点支承件之间,在从锁定位置过渡到解锁位置时,挂钩利用机动跳闸传动系统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
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抓钩,抓钩在锁定位置上将挂钩保持在锁定位置;还可能有
-一方面是挂钩和/或抓钩另一方面是脱扣传动系统之间的传动链,在抓钩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释放挂钩,在挂钩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之前,挂钩和/或抓钩使脱扣传动系统从啮合状态移动到脱扣状态。
将弹簧定位在铰链主轴和挂钩之间,则能够用弹簧的两端作为移动式驱动件。在利用双稳态附件闭合和开路的阶段,由弹簧在铰链主轴侧的一端施加机械动力。在跳闸阶段,弹簧在挂钩侧的一端开始移动。在发生脱扣时获得的时序能够可靠地控制抓钩的启动。
按照一个优选实施例,特别适合具有高电动力强度的切换单元,触点支承件支撑至少一个第一触点,它和第二触点配合操作并且与第二触点构成一对喇叭口销和刀片触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触点牢固固定在触点支承件上。或是也可以用接触压力弹簧提供连接到触点支承件的触点,在这种设备中能够明显降低电动力强度。
附图说明
从以下对本发明特殊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其它优点和特征,说明书和附图所给出的仅仅是非限制性的例子,在附图中:
图1的示意图表示处在开路位置的一种已知类型的电力开关;
图2的示意图表示处在闭合位置的一种已知类型的低压断路器;
图3到6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切换单元,分别表示负载开路状态,闭合状态,开始跳闸时的中间状态,以及跳闸状态;
图7到10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切换单元,分别表示负载开路状态,闭合状态,开始跳闸时的中间状态,以及跳闸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到6,一种低压电力开关包括触点桥10,其能够绕轴12旋转运动,并且装备有与连接到开关的连接端子条的静止连接触点16配合操作的两个移动触点14。触点14,16是刀片和喇叭口销的形式。由用储能弹簧20移动的机构来驱动触点桥10。在图中以纯粹是示意性的方式表示了支撑该机构的框架21,它限定了一个固定的几何参照物。触点桥旋转的几何轴线12被固定在这一参照物中。
该机构包括由棒24构成的双稳态附件22,在主轴28的高度铰接到双稳态杆26上。棒24构成长方孔30,牢固固定在机构的操作挂钩34上并且伸出一个突出自由端36的滑块32在孔中滑动。储能弹簧20是压缩弹簧,其一端在靠近主轴28处与棒24配合操作,而另一端支撑在操作挂钩34上。主轴28的行程在一侧受到固定的闭合挡块38的限制,而另一侧受一个固定的开路挡块42限制。主轴38还配合操作挂钩34的臂40在和包含挡块42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内操作。
在牢固固定到机构的操作手柄48的缝隙46中,引导牢固固定在杆26上的滑块44。缝隙46形成一侧受挡块50限制而另一侧受缝隙边沿限制的运动范围,恢复弹簧52趋于推动双稳态杆26远离挡块50。手柄48和双稳态杆26绕着同一个固定几何轴线53枢转。
利用由连接棒56、上部件58和下部件60构成的脱扣附件54将双稳态附件22连接到触点桥10。上部件58是围绕着通过连接棒56链接到双稳态杆26并且具有端部突起64的固定几何轴线62枢转的杆。下部件60包括与上部件58的突起64配合操作的沟槽66,构成脱扣耦合68。下部件60与触点桥10之间的链接是由长方形导向孔70实现的,该孔与牢固固定到触点桥10上并且能够相对于下部件60移动触点桥10的滑块72配合操作。
挂钩34绕相对于切换单元的框架固定的几何轴线74枢转,并且其自由端上设有被牢固固定到机构的主抓钩80上的固定凸轮78定位的滚筒76,抓钩本身由操作抓钩82锁定。主抓钩绕固定几何轴线83枢转,并且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受恢复弹簧84挤压。主抓钩80通过长方形导向孔86与下部件60配合操作。跳闸部件88利用在长方形导向孔90中被导向的滑块89连接到触点桥10。操作抓钩82本身由电磁继电器92操作,并且设有与双稳态附件22的棒24的自由端36配合操作的延伸部94。牢固固定到手柄48上的弹簧刀片96被布置在挂钩34的轨道上。
在挂钩34的高度可选择设置另一个弹簧98,将挂钩34推向卸载位置。
该装置按以下方式操作。
在图3所示的位置,切换单元处在开路负载不可卸载状态。铰链主轴28受到开路挡块42挤压。由主轴28保持的抓钩34处在加载位置,并且被主抓钩80锁定。现有的附加弹簧98被加载。储能弹簧20被部分加载。双稳态附件的棒24通过其自由端36将操作抓钩82保持在锁定位置,如果有开路指令被发送给电磁继电器92,这一位置不会受到影响。主抓钩80本身由此被锁定在锁定位置,并且作用在下部件60上,保持脱扣附件54在啮合状态,上部件58的突起64与下部件60的沟槽66啮合。手柄48处在开路位置,并且由恢复弹簧52保持的滑块44顶住缝隙的边沿。
为了从图3的位置移动到图4的位置,必须按图中的顺时针方向将手柄48移动到其闭合位置。为此首先要将双稳态附件22移动到接近对储能弹簧20加载位置的中间死点,但是,由于下部件60的长方形导向孔70所确定的固定行程,不能移动触点桥10。操作抓钩82稍稍在死点之前被棒24的端部释放,但是停留在电磁继电器92不发送指令的位置。只有在通过不稳定死点之后并且储能弹簧24开始驱动滑块72顶住由孔70的端部构成的挡块时才发送指令,使下部件60开始将触点桥10移向接触位置。移动式刀片触点14进入喇叭口销16,而传动系统在储能弹簧20的脉动下继续移动,直至主轴28顶住闭合挡块38。在闭合阶段中,由于长方孔90留有足够的移动范围,跳闸部件不能插入。这样,储能弹簧20的潜在能量就能全部用于闭合触点。在闭合位置还能观察到滑块89不能到达长方形导向孔90的端部。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喇叭口销16和刀片触点14允许刀片相对于喇叭口销触点在一定范围内定位。这样,在机构处于由闭合挡块限定的闭合位置时,趋于根据不同实践和不同部件改变刀片14在喇叭口销触点16的定位的机构中零件的间隙、公差和磨损不会对所获得的触点质量有任何影响。因此,闭合挡块不需要很高的定位精度。
为了从图4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图3的开路位置,必须操作手柄48使双稳态附件22回到死点位置,对储能弹簧20加载,并且通过开路方向上的死点。只要尚未通过死点,触点桥10就会因在长方形导向孔70的高度处被覆盖的停滞行程而保持不动。一旦通过这一死点,储能弹簧20就局部释放,驱动触点桥10到达开路位置。
从图4的闭合位置开始,该单元的远程控制高速开路还能使切换单元通过图5中所示的暂时中间位置移动到图6中所示的位置。为此只需用电磁继电器92使操作抓钩82枢转来释放主抓钩80。然后释放挂钩34,利用储能弹簧20在附加弹簧98(如果有的话)的辅助下驱动挂钩34逆时针稍稍转动,也可以借助于触点桥10与跳闸部件88在孔90高度上存在的间隙。滚筒76提升凸轮面78的斜面并且造成主抓钩80逆时针旋转。由主抓钩80驱动下部件60,使上部件58的突起64与下部件60的沟槽66脱扣,致使脱扣附加54切换到脱扣状态。在此瞬间处于图5所示的暂时位置。这样,受到储能弹簧20推动的挂钩34就能自由地利用跳闸棒88驱动触点桥10到达图6所示的分离位置。在到达此位置时,挂钩34与弹簧叶片96相互干涉而推动手柄48,直至其在图中所示切换单元的开路跳闸状态下的位置被挡块50阻挡。手柄48可用来显示切换单元的状态。
为了从图6的位置移动到图3的位置,只需将手柄48移动到开路位置。在第一步,手柄48仅仅驱动双稳态附加22和上部件58,对储能弹簧20加载。当储能弹簧20对准双稳态杆26的枢转轴53时,双稳态附加22到达重新加载死点位置,但是这一位置不同于在闭合阶段中遇到的闭合死点位置,因为挂钩上限制棒24的铰链的滑块32已经改变了位置。一旦通过这一死点,储能弹簧20就能驱动,但是铰链几乎立即会遇到挂钩34的臂40,使得储能弹簧20不能完全释放。当手柄48的移动进行到开路位置时,手柄驱动双稳态附加22和挂钩34。挂钩34枢转到其加载位置,重新加载现有的附加弹簧98,并且释放主抓钩80。主抓钩80在其恢复弹簧84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并且驱动下部件60,使上部件58的突起64进入下部件的沟槽66,将脱扣附件54移动到啮合状态。在行程结束时,棒24的端部36接触到操作抓钩82,并且将其移动到锁定位置。
图7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机构处在开路加载位置,其组成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而用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参见图7,第二实施例的双稳态附件22包括铰接在固定点32上的伸缩上棒24。与第一实施例一样,棒24的延伸36与操作抓钩82配合操作。按照这种结构,储能弹簧20不能驱动跳闸部件88,而附加弹簧98是在跳闸顺序中利用跳闸部件88驱动触点桥10所必不可少的。在图中表示的附加弹簧98是压缩弹簧的形式,其将跳闸部件88朝图7中的右侧偏压。部件88能够横向移动,并且具有复位支承件100和耦合凸轮102。复位支承件100与绕固定主轴106枢转的复位杆104配合操作,并且被铰接到手柄上。耦合凸轮102与下部件60相互作用,使沟槽66接触到上部件58的突起64。
利用孔70和滑块72构成的链接将下部件60铰接到触点桥10上。弹簧110在闭合位置与下部件60配合操作,驱使下部件60顺时针枢转而脱离上部件58。静触点16是喇叭口销触点,而触点桥的动触点14是刀片。
按照第二实施例的装置按以下方式操作。从图7所示的开路负载位置开始,顺时针移动手柄48到达图8所示的位置使切换单元闭合。双稳态附件22经过闭合死点,越过该死点后,储能弹簧20利用双稳态杆26、棒56、上部件58和下部件60驱动触点桥10到达接触位置。朝反方向操作手柄48就能开路。
在图8所示的闭合位置,下部件60与凸轮102保持啮合,从而使上部件58保持与下部件60的牢固固定。而且,复位杆104已经枢转并且已经从支承件100上完全释放。用操作抓钩82保持跳闸部件88的位置。在跳闸部件88和触点桥10之间提供链接的长方孔90能保证两个零件之间的间隙。棒24的端部36已将操作抓钩82释放。
为了通过远程控制高速开路这一机构,只需操作操作抓钩82将跳闸部件解锁。附加弹簧98向右驱动跳闸部件88。在第一阶段,该部件覆盖长方孔90允许的全部行程。第一阶段移动使得下部件60脱离用来使抓钩脱扣的凸轮102,参见图9。一旦下部件60不再与凸轮啮合,弹簧110就使其枢转,使沟槽66脱离突起64并且释放下部件60。跳闸部件88可以继续移动,不会妨碍图10的跳闸位置。还可以在跳闸部件88和手柄48之间固定一个没有表示的弹簧,将手柄推动到中间开路跳闸位置。
为了将装置移动到开路负载位置,只需将手柄48逆时针移动到开路位置。手柄48作用在双稳态附件22上,将其移动到图7的位置。手柄48还通过复位杆104和支承件100作用在跳闸部件88上,将跳闸部件88移动到负载位置。跳闸部件88的这一移动通过凸轮102使下部件60移动到耦合位置。最后,伸缩上棒24的弯曲端部36将操作抓钩82移动到锁定位置。
当然有可能做出各种修改。
触点桥的旋转几何轴线12不一定是固定的。它可以是真实的轴或是虚拟的轴线。开关可以是单一断路式也就是由单一静触点和单一动触点构成。按照一般方式,动触点的移动不需要旋转运动。
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机电或机械装置控制抓钩。值得一提的是,采用切换单元面板上的按钮的机械控制可用以替代继电器92或附加于继电器92。
双稳态附件的形式可以是有或无伸缩的棒,和/或杆,或是任何其它装置,只要能提供两个极端稳定位置和一个不稳定中间死点位置即可,该不稳定中间死点位置对应着储能弹簧所积聚的最大潜能。
在手柄和双稳态杆之间可以安装一个机构。手柄可以配合双稳态附件的棒交替操作。
可以用机动的机构替代手柄。
触点桥可以由一对喇叭口销触点和刀片式静触点构成。刀片和喇叭口销触点可以替换成任何类型的等效触点,只要动触点能有一定的定位范围,保证与静触点有足够的接触压力。
还可以设想用接触压力弹簧将动触点连接到触点支承件,尽管这种方案从电动力强度的意义上效率较低。如果采用这种方案,从电动力的观点来看可以对触点进行补偿,也就是使电流在移动部件上感应的力朝静触点方向吸引动触点。例如,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FR1,225,685中就描述了这样的触点。

Claims (11)

1.用于电气切换单元的机构,包括:
支架(21);
相对于支架(21)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的触点支承件(10);
配合储能弹簧(20)操作的双稳态附件(22),双稳态附件(22)通过中间死点位置在开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振荡,储能弹簧(20)在双稳态附件(22)接近死点位置时被加载,并在双稳态附件(22)远离死点位置时被释放;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在啮合状态和脱扣状态之间移动的脱扣传动系统(54),脱扣传动系统(54)在啮合状态下执行双稳态附件(22)与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之间的传动,当双稳态附件(22)处在开路位置时,使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处在分离位置,而当双稳态附件(22)移动到闭合位置时,使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移动到接触位置,而脱扣传动系统(54)在脱扣状态下使得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相对于双稳态附件(22)保持独立。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脱扣传动系统(54)处在脱扣状态时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的附加装置(88)。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机构,其特征在于,用来驱动触点支承件的装置包括布置在储能弹簧(20)和触点支承件之间的机动跳闸传动系统(88),当脱扣传动系统(54)处在啮合状态时,机动跳闸传动系统(88)不会将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的运动传递给储能弹簧(20),而在脱扣传动系统(54)从啮合状态移动到脱扣状态时,储能弹簧(20)释放,利用机动跳闸传动系统(88)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的装置还包括附加弹簧(88)。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脱扣传动系统(54)锁定在啮合状态的脱扣挂钩(80,102)。
6.按照权利要求2到5之一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锁定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的装置的断路挂钩(82)。
7.按照权利要求2到4之一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脱扣传动系统(54)锁定在啮合状态的脱扣挂钩(80,102);
用来锁定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的装置和脱扣挂钩(80,102)的断路挂钩(82)。
8.按照权利要求2到4之一的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的装置来移动脱扣挂钩。
9.按照权利要求3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够相对于支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挂钩(34),双稳态附件(22)包括与挂钩(34)动力链接的上部件(34),和利用铰链主轴(28)铰接到上肘节部件上的下部件(26),当挂钩(34)处在锁定位置时,双稳态附件(22)能够在开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储能弹簧(20)被设置在挂钩(34)和铰链主轴(28)之间,并趋于将挂钩(34)推向解锁位置,机动跳闸传动系统(88)设置在挂钩(34)和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之间,在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挂钩(34)利用机动跳闸传动系统(88)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
能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抓钩(80),抓钩(80)在锁定位置上将挂钩(34)保持在锁定位置。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方面是挂钩(34)和/或抓钩(82)另一方面是脱扣传动系统(54)之间的传动链,在抓钩(82)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释放挂钩(34),在挂钩(34)驱动移动式触点支承件(10)从接触位置到达分离位置之前,挂钩(34)和/或抓钩(82)使脱扣传动系统(54)从啮合状态移动到脱扣状态。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触点支承件支撑至少一个第一触点,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配合操作并且与第二触点构成一对喇叭口销和刀片触点。
CN03145881.5A 2002-07-17 2003-07-17 装备有跳闸装置的开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0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209054A FR2842645B1 (fr) 2002-07-17 2002-07-17 Interrupteur muni d'un dispositif de declenchement
FR0209054 2002-07-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9331A true CN1479331A (zh) 2004-03-03
CN1263062C CN1263062C (zh) 2006-07-05

Family

ID=27799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4588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062C (zh) 2002-07-17 2003-07-17 装备有跳闸装置的开关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1383150B1 (zh)
CN (1) CN1263062C (zh)
DE (1) DE60336964D1 (zh)
ES (1) ES2361982T3 (zh)
FR (1) FR2842645B1 (zh)
HU (1) HUP0302180A3 (zh)
NO (1) NO324224B1 (zh)
PL (1) PL204998B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7856A (zh) * 2011-10-25 2013-05-01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不对称的双触点断路器
CN105609381A (zh) * 2014-11-19 2016-05-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包括脱扣器分块的电气断路器
CN108573837A (zh) * 2018-07-26 2018-09-25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式记忆合金重合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7605C1 (de) * 1995-03-04 1996-08-22 Abb Patent Gmbh Verklinkungseinrichtung für elektrische Schalt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7856A (zh) * 2011-10-25 2013-05-01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不对称的双触点断路器
CN103077856B (zh) * 2011-10-25 2015-03-0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不对称的双触点断路器
CN105609381A (zh) * 2014-11-19 2016-05-2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包括脱扣器分块的电气断路器
CN105609381B (zh) * 2014-11-19 2019-06-1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包括脱扣器分块的电气断路器
CN108573837A (zh) * 2018-07-26 2018-09-25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式记忆合金重合闸
CN108573837B (zh) * 2018-07-26 2024-03-19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式记忆合金重合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O20033109D0 (no) 2003-07-07
CN1263062C (zh) 2006-07-05
ES2361982T3 (es) 2011-06-24
PL204998B1 (pl) 2010-02-26
HUP0302180A3 (en) 2004-05-28
HUP0302180A2 (hu) 2004-04-28
PL361298A1 (en) 2004-01-26
EP1383150B1 (fr) 2011-05-04
NO324224B1 (no) 2007-09-10
EP1383150A1 (fr) 2004-01-21
HU0302180D0 (en) 2003-09-29
FR2842645A1 (fr) 2004-01-23
DE60336964D1 (de) 2011-06-16
FR2842645B1 (fr) 200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89C (zh) 包括具有三个位置的机械可视化装置的开关装置
CN1168114C (zh) 电路断路器
EP1653492B1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Circuit Interrupters
EP2040277A1 (en) Circuit breaker assembly with interlocking device
CN101055821A (zh) 电路断路器
CN101393804B (zh) 电触点的断开闭合的控制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电气设备
CN1023673C (zh) 标准多路断路器用的辅助控制和指示开关
CN1263062C (zh) 装备有跳闸装置的开关
CN113748475A (zh) 高压断路器系统
CN1658355A (zh) 排斥型电路断路器的触头装置
CN100336149C (zh) 低压断路器和相应的强制打开操作装置
KR101899308B1 (ko) 회로 차단기를 위한 모듈형 메카니즘 작동식 셀 드라이버 및 인터록 조립체
CN1558438A (zh)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脱扣断路器的辅助脱扣器的动作机构
CN1272817C (zh) 包括真空盒的断电和切断开关装置
CN2607656Y (zh) 断路器辅助脱扣器操作机构
CN104769696A (zh) 开关的弹簧操作装置
CN215527494U (zh) 一种开关的操作机构
NL1021286C2 (nl) Aandrijfmechanisme voor schakelinstallatie en werkwijze voor het bedrijven daarvan.
CN201084631Y (zh) 户外柱上高压锁定隔离开关
CN101206970B (zh) 户外柱上高压锁定隔离开关
CN1174456C (zh) 电气保护设备的操纵器及配有该操纵器的电路断路器
US4107487A (en) Interrupter switch arrangement
CN101436484B (zh) 固定式高压开关柜机械连锁机构
CN214477155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机械连锁结构
CN216487930U (zh) 组合手柄和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