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0259A - 一种药线及其制备方法和该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线及其制备方法和该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0259A
CN1470259A CNA021326606A CN02132660A CN1470259A CN 1470259 A CN1470259 A CN 1470259A CN A021326606 A CNA021326606 A CN A021326606A CN 02132660 A CN02132660 A CN 02132660A CN 1470259 A CN1470259 A CN 1470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medicated
medicated line
logical
catg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1326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8744C (zh
Inventor
王守永
王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13266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48744C/zh
Publication of CN1470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0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7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7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线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该发明采用用于创伤或术后缝合用的羊肠线,利用自制的中药药液通过科学的制备工艺,将羊肠线制备成带有药物的药线,使其具备了一种新的用途。该药线主要被用于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是一种新技术、新疗法。其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中医药与针灸经络理论相结合,针对骨质增生的病因病机(肝肾不足)和病位(病灶局部),将特殊炮制的中药药线通过特殊的手法植入病灶局部,达到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药线及其制备方法和该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线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疾病及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中医学认为,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多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或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热、气滞血瘀所致。肾经虚损为其病本。人均寿命越来越长,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增生发病率增高,症状加重。目前,我国此病患者已逾亿人,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骨质增生及其相关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是骨伤科常见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31~40岁为64%,41~50岁为95%,51岁以上为100%,其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患者深感其苦,往往多处寻医问药,寻找医治的良方而不可得。
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的常规治疗多以牵引、按摩、封闭、中西医药为主要手段,严重者手术治疗。上述治疗方法费时费力、治疗时间长,显效见效慢,医疗费用高。至于手术治疗因术中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时间长、医疗费昂贵,并且少数遗留后遗症状,更不易被患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成本低、见效快、作用持久、治愈率高、疗效安全可靠、无药物所致的副作用的治疗疾病的药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该治疗疾病的药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药线的原料组成是:羊肠线、中药药液
所述的羊肠线是1-4号羊肠线;
所述的中药药液是指当伸通煎液和当伸通醇提液;
所述的中药药液的原料配比为(重量份数比):当归9~15、川芎6~12、伸筋草6~12、路路通6~12、三七3~9、丹参9~15、乳香6~12、白芷6~12、防风6~12、木瓜6~12、肉苁蓉6~12;
所述的当伸通煎液的原料配比和当伸通醇提液的原料配比相同;
所述的当伸通煎液是由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加水1000ml煎熬至300ml、过滤后制备而成的药液;
所述的当伸通醇提液是通过将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装入广口瓶内,加入医用酒精盖上瓶盖浸泡15天,过滤,取醇提液制备而成的药液;
本发明药线的制备方法是:
采用自拟当伸通煎液与羊肠线水醋各半共煮30分钟,冷却后放入自拟当伸通醇提液的广口瓶中,浸泡15天,制成该药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疾病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线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我们知道羊肠线在医疗方面是用于创伤或术后缝合用的,我们采用自制的中药药液通过科学的制备工艺,将羊肠线制备成带有药物的药线,使其具有了一种新的用途。
2、该药线主要被用于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是一种新技术、新疗法。其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中医药与针灸经络理论相结合,针对骨质增生的病因病机(肝肾不足)和病位(病灶局部),将特殊炮制的中药药线通过特殊的手法植入病灶局部,达到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的目的。
3、本发明采用的病灶药线植入术,综观整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包含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留针、埋针、埋药及组织疗法等多种刺激效应,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该术经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已证明对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有可靠的疗效。它取穴少,操作简便,疗程间隔长,节省时间,费用低廉,且见效快,治愈率高,无药物所致的副作用,深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患者的欢迎和接受,故推广应用后将会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按比例取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加水1000ml煎熬至300ml、过滤后制备而成当伸通煎液备用;
2、按相同的比例取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装入500ML的广口瓶内,加入70%的医用酒精300ML盖上瓶盖浸泡15天,过滤,取醇提液——当伸通醇提液,置入另一250ML广口瓶中备用;
3、采用自拟当伸通煎液与羊肠线1-4号20根水醋各半共煮30分钟,冷却后放入自拟当伸通醇提液250ML的广口瓶中,浸泡15天,制成该药线。临使用时用手术灯照射,将药线烘干穿入针体。
应用实施例:
1.1、一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成病灶药线植入组(治疗组)和穴位埋入羊肠线组(对照组),治疗组300例,其中男176例,女124例。31-40岁35例,41-50岁88例,51-60岁115例,61岁以上62例。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31-40岁12例,41-50岁29例,51-60岁38例,61岁以上21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18年。发病部位:治疗组:颈椎增生86例,腰椎增生80例,膝关节增生52例,足跟骨刺10例,椎管狭窄者25例,腰椎间盘突出者47例。对照组:颈椎增生24例,腰椎增生26例,膝关节增生13例,足跟骨刺5例,椎管狭窄10例,椎间盘突出者22例。
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与X线及CT、磁共振摄片报告相符合,诊为上述疾病。
1.3、临床表现:患处局部疼痛、麻木、红肿、酸胀、僵硬、活动受限等。颈椎增生多伴有项胀、头昏头痛、肩臂麻木酸痛,甚至波及胸痛、胸闷等症状。腰椎增生多伴有腰痛不适,甚及影响梨状肌,臀部,或放射到一侧或两侧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膝关节增生多伴有关节肥大或肿胀,关节腔积液,下蹲或上下台阶时疼痛加剧,步履艰难,膝关节活动或被动活动时有摩擦感等症状。足跟骨刺形成后每当足跟着地即剧痛,稍事活动或站立后才能跛行。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药线的制备:采用自拟当伸通煎液(由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组成)与羊肠线1-4号20根水醋各半共煮30分钟,冷却后放入自拟当伸通醇提液(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装入500ml的广口瓶内,加入70%的医用酒精300ml盖上瓶盖浸泡15天,过滤,取醇提液,置入另一250ml广口瓶中备用)250ml的广口瓶中,浸泡15天,制成药线备用。临用时用手术灯照射,将药线烘干穿入针体。
2.1.2、取穴:病灶局部阿是穴。
2.1.3、药线植入操作: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穿线法、注线法、植线法、切埋法、扎埋法、割埋法。
2.1.3.1、穿线法: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局麻(在病灶两侧1-2厘米处作局麻皮丘)用左手捏起两皮丘间皮肤,用持针钳夹住带药线的皮肤缝合针,从局麻皮丘刺入,穿过病灶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此时注意来回牵拉药线产生针感后,从对侧局麻皮丘处出针,然后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线头不得外露,轻揉局部,使药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一周。
2.1.3.2、注线法  镊切一段已消毒的药线(其长短粗细根据病情及部位情况选用),放置在与药线粗细相宜的腰椎穿刺针套管的前端,从针尾插入一段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穿过皮肤,其进针角度和深度要根据患者胖瘦及埋线部位确定,灵活采用直刺、斜刺或平刺,针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当针管与针芯头部吻合即表明肠线已被推出管外),将药线注入病灶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用碘酒消毒后,敷盖消毒纱布或盖以创可贴。
2.1.3.3、植线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2%利多卡因局麻。用特制埋线针,左手持镊子夹上备好的药线,将此线中央置于麻醉皮丘上,右手持针,注意埋线针口缺口对准药线中央,而后向下压线,以15-45度(臀部及四肢部可直刺)角刺入,将线埋入病灶后快速拔针,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无菌包扎一周。
2.1.3.4、切埋法  皮肤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用手术刀尖顺路线走向纵行切开皮肤0.5-1厘米,用适号止血钳行钝性分离至病灶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弹拨数分钟(约50次左右),待产生较强的麻胀后,将0.5-1厘米药线植入病灶层最敏感处。药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一针,无菌包扎一周后折去丝线。
2.1.3.5、扎埋法  皮肤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用手术刀尖顺皮肤纹理刺破皮肤全层,切口长约0.5cm(术前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用合适的弯或直的止血钳从切口斜插到肌层,找到敏感点作适当按摩弹拨2-4分钟(约30-50次左右),使之产生酸胀感,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用持针钳夹住带药线的大号三角缝针(或大圆缝针)由切口进入,经穴下深部肌层至对侧麻醉点穿出皮肤,用手指握住药线来回抽动,呈拉锯状刺激数次,再从出针孔进针经病灶下浅肌层或筋膜层由原切口穿出,提紧线头打结剪去线头,将药线埋入切口深处,缝合切口一针,无菌包扎一周折线。结扎松紧可灵活掌握,病程短、体质壮实者线穿得浅些,可稍扎紧;病程长、体质虚弱者及肌腱移行处线穿得深些,可稍扎松些,肌腱部位则只穿线而不结扎。
2.1.3.6、割埋法  皮肤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用手术刀顺皮肤纹理切开皮肤0.5厘米,用特制的小铁钩,或钝性探针,在病灶底部,上下左右拉动按摩,适当摘除脂肪或破坏筋膜,用力要轻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使之产生强刺激后,将药线植入病灶底部,无菌包扎一周。此法可加强或延长对病灶部位的刺激,增强疗效。
以上六种植线法,每30-40天埋线一次,可连埋2-3次,视具体病况而定。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用三角针植线时操作应轻、准,防止断针。在躯干部植线,要防止刺破内膜,损伤内脏。(2)药线应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部位可植入肌层,不宜植于脂肪组织中,以防脂肪液化,流出渗液。药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术后防止感染。如局部化脓流水或露出线头,可抽出药线,放出脓液,外盖敷料并作抗感染处理。(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更不能直接结扎神经干和大血管,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督脉部位植线,以不过脊髓硬膜为度)。(4)在一个部位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5)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溃疡处不宜植药,发烧、感冒、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急性心脑血管疾患、意识不清、身体极度虚弱等均不宜使用本法;糖尿病、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和有出血倾向性疾病者应慎重使用。(6)用扎埋法时应注意结扎部位要抓住重点,分次进行,一次结扎部位不宜太多,结扎不能防碍正常活动,结扎的松紧要适当,不可过深或过浅,结扎后有少量出血,一般加压包扎即可,若出血过多不止,可能损伤血管,则要抽线加压止血。结扎后一般可有轻度疼痛,持续约3-5天,如持续性剧痛,活动受牵制,可能系结扎过紧所致,应将结扎线剪断放松,不必抽线。(7)通过植药术患者症状控制后,最好再植线1-2次,以巩固疗效,有的患者植线后第一次疗效不明显、第2次才开始见效患者不应随意停止治疗。
2.2、对照组
2.2.1、植入线为普通外科手术羊肠线
2.2.2、取穴,按中医辨证论治依据病人具体病况分别选用本经配穴法、异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左右配穴法、远近配穴法。
2.2.3、药线植入操作与治疗组相同。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1)临床治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切口良好愈合。
(2)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活动稍受限,只能参加一般劳动和生活。
(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病情复发或加重。
3.2、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P 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4、典型病例:
一、杨淑华,女性,40岁,四平红嘴一队。腰间盘突出病史1年余,于1992年9月16日就诊。主诉腰及右下肢外侧疼痛,发凉,时麻呈放射样至足部,活动疼痛加重,咳嗽时疼痛明显,曾在某医院X光拍腰正位片,片示第4-5腰椎间隙变窄,椎前缘唇样改变,诊为腰椎间盘突出。采用多种疗法无显效,前来试治,用病灶药线植入法一次,疼痛减轻大半,一月后治疗第二次,症状完全消失。随访8年无复发。
二、白昭迎,男性,55岁,二龙湖林场场长。颈椎病史3年,于94年5月10日就诊。主诉颈部活动不灵活,左上肢疼痛累及手指麻木,握物不自主,时伴头部眩晕。颈椎正侧位X光拍片示:颈椎第四、五椎前缘轻度唇样增生,诊以颈椎病,采用病灶药线植入术一次症状完全消失,颈及上肢活动自如,随访6年无复发。
5、讨论:
5.1、骨质增生病属祖国医学痹病、历节风、腰痛、膝痛、骨痹等范畴,多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或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热,气滞血瘀所致。《内经》对痹病的发病原因、病机及其分类论述颇详,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饮食居处、为其病本: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从四时受邪部位则有“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病邪内舍五脏,又有五脏痹的论述。对症状的论述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涩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日历节。”认为历节风的产生病本在肝肾先虚,风寒湿邪内侵为病之标。《诸病源候论》中“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认为肾虚是腰痛的病本;同时提到风湿乘虚内侵,是产生痹痛的原因。如说:“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风湿乘虚博于肾经与气血相击而腰痛,《外台秘要》将腰痛病源分为五种,即肾经虚损,风冷乘之,风寒,肾虚,寝卧湿地等。《卫生宝鉴》云:“老年腰膝久痛,牵引少腹两足,不堪步履,奇经之脉,隶于肝肾为多”,明确提出老年人久患腰膝疼痛,是肝肾两虚的表现,其病因病机为老年人脏腑衰减,肝肾精血不足,无以濡养筋脉,筋骨而发生关节疼痛,腰痛等。根据辨证论治,对此痹病,其治则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痹、散瘀消肿之法。方中当归丹参活血养血,配以乳香以增强活血之功,且能祛经络中之瘀阻。三七不但活血祛瘀,且可消肿止痛,配以乳香以增强散瘀消肿止痛之效。乳香尚能行血中之气,善治气血凝滞之疼痛,达行气通络之目的。川芎活血化瘀、行血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痹能除风寒湿痹,头身疼痛以及痹症日久,气血运行不利瘀滞疼痛麻木。醋能调气血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伸筋草路路通防风白芷祛风通络、除湿止痹痛,木瓜性温可下行祛湿,味酸入肝,舒筋解挛,益肝肾壮筋骨,用于腰肾脚膝无力。肉苁蓉补肾壮阳、滋养精血,引归肾经。诸药合用则养血活血、行气通络、祛风止痛、补益肝肾,治疗骨质增生及其引起的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炎病和粘连及因此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5.2、导致骨质增生及其相关疾病的原因诸多,但慢性劳损及邪气(寒气)侵入局部为首发因素,本文选用病灶局部药线植入根源于中医针灸学中阿是穴。邪气入侵寄于经络,深者于筋骨肌肉,致使阳气不行,气血不通而痛。若以药治,因病灶局限恐药力难达,若以针治,虽能及之病所但驱邪之力不足,若以普通灸治,虽能逐寒邪,然深透力不足。病灶药线植入术是将炮制后的药线(羊肠线)这种异体蛋白组织埋植于病灶(阿是穴),此线在体内遇温度、水分、血液后逐渐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对局部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一月或更长时间,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该法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和化学刺激原,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的优点。局麻产生的穴位封闭效应,针具刺激产生的针刺效应和埋线时渗血起到的刺血效应,是短期速效;埋线时穴位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肠线在体内特殊的留针和埋线效应及组织疗效效应,可起长期续效作用。此疗法以线代针,以线载药,线药结合,显示叠加效应。羊肠线经药液煎煮及浸泡后,变成黑色,其上吸收粘附药物,量虽微小,但埋植在病灶局部(阿是穴),据现代穴位给药的研究表明,穴位给药,药效有“放大”作用。用量虽小,但收获显著。不少专家认为,肠线作为异体蛋白,埋入病灶后,能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对肌肉血管及神经系统产生较广泛的调整效应。
6、临床总结:
病灶药线植入术属于穴位埋藏疗法中的一种经络综合疗法,有很多优点,它既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又有直达病所、治标治本的远期疗效。此疗法在病灶局部植入药线进行长久的持续刺激,故较其它短暂的,无物的经络刺激疗法又进了一层,对于其它方法力所不逮者,更显出其独特之效,实非它法可取代者。由疗效比较表可以看出,治疗组治愈率达75.23%,好转率达24.7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24.06%,好转率45.84%,无效30.10%,总有效率69.9%。临床应用已证明对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有可靠的疗效。
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我们认为病灶药线植入术取穴少,操作简便、疗程间隔长,节省时间,符合现代人的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该疗法涉及用线及药,资源丰富,在我国蕴藏量极大,由于药材资料广泛,成本较低,且见效快,作用持久,治愈率高,疗效安全可靠,无药物所致的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故推广应用后会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laims (9)

1、一种药线,其特征在于:该药线原料组成是:羊肠线、中药药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羊肠线是1-4号羊肠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药液是指当伸通煎液和当伸通醇提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药液的原料配比为(重量份数比):当归9~15、川芎6~12、伸筋草6~12、路路通6~12、三七3~9、丹参9~15、乳香6~12、白芷6~12、防风6~12、木瓜6~12、肉苁蓉6~12。
5、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一种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伸通煎液的原料配比和当伸通醇提液的原料配比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一种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伸通煎液是由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加水1000ml煎熬至300ml、过滤后制备而成的药液;
7、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一种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伸通醇提液是通过将当归、川芎、伸筋草、路路通、三七、丹参、乳香、白芷、防风、木瓜、肉苁蓉11味中药装入广口瓶内,加入医用酒精盖上瓶盖浸泡15天,过滤,取醇提液制备而成的药液;
8、一种药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采用所述的当伸通煎液与羊肠线水醋各半共煮30分钟,冷却后放入所述的当伸通醇提液的广口瓶中,浸泡15天,制成该药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线在治疗骨质增生及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
CN 02132660 2002-07-24 2002-07-24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的药线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74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32660 CN1248744C (zh) 2002-07-24 2002-07-24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的药线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32660 CN1248744C (zh) 2002-07-24 2002-07-24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的药线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0259A true CN1470259A (zh) 2004-01-28
CN1248744C CN1248744C (zh) 2006-04-05

Family

ID=3414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3266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744C (zh) 2002-07-24 2002-07-24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的药线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8744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4878A (zh) * 2008-05-23 2009-11-25 赵伶 含中西结合杀菌剂或抑菌剂手术缝合线
CN102188758A (zh) * 2011-05-10 2011-09-21 袁明省 一种治疗脊椎疾病的固体植入用肠线的制备方法
CN102641458A (zh) * 2012-04-17 2012-08-22 肖贵成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及脊椎病的药用植入羊肠线的制备方法
CN103372088A (zh) * 2013-06-20 2013-10-30 李玲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716A (zh) * 2015-12-02 2016-02-03 单县华宇缝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可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的棕色羊肠线的染料
CN105381498A (zh) * 2015-12-02 2016-03-09 单县华宇缝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棕色羊肠缝合线的染料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4878A (zh) * 2008-05-23 2009-11-25 赵伶 含中西结合杀菌剂或抑菌剂手术缝合线
CN102188758A (zh) * 2011-05-10 2011-09-21 袁明省 一种治疗脊椎疾病的固体植入用肠线的制备方法
CN102641458A (zh) * 2012-04-17 2012-08-22 肖贵成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及脊椎病的药用植入羊肠线的制备方法
CN103372088A (zh) * 2013-06-20 2013-10-30 李玲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088B (zh) * 2013-06-20 2015-09-23 李玲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716A (zh) * 2015-12-02 2016-02-03 单县华宇缝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可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的棕色羊肠线的染料
CN105381498A (zh) * 2015-12-02 2016-03-09 单县华宇缝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棕色羊肠缝合线的染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8744C (zh) 2006-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4109C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42841A (zh) 经络伏刺的方法及毫针并针针具
CN1248744C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的药线及其应用
CN105920570A (zh) 一种速效治疗风湿骨病的外敷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191274B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敷中药散剂
CN100528202C (zh) 一种穴位外敷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772077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25641B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
CN101804160B (zh) 一种采用套管针植入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线及制备方法
CN100581571C (zh) 一种浸泡治疗脑瘫的中草药制剂
CN202761909U (zh) 姜药热推囊
CN102133380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
CN112274583A (zh) 中药棍贴
CN1836711A (zh) 一种治疗骨痹症的中草药制剂
CN102205018B (zh) 一种治疗腹壁筋膜炎的中药洗剂
CN106177231A (zh) 一种利用五种针法配合中药治疗植物人的方法
Gao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Acupotomy Trinity Lysis o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ith Liver and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
Zhang Blood-letting puncture and cupping therapie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140 cases of fibrositis
CN1281256C (zh) 治疗外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0751A (zh) 一种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Zhao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thumb-tack needle therapy for cervical radiculopathy based on meridian differentiation
CN100349599C (zh) 鱼鳔生髓胶囊
CN205054848U (zh) 用于经络伏刺的毫针并针针具
CN101856378A (zh) 一种治疗脚臭的中药外用药
CN114010576A (zh) 一种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药浴处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