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1163A - 通知不能通信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知不能通信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1163A
CN1461163A CN03123462A CN03123462A CN1461163A CN 1461163 A CN1461163 A CN 1461163A CN 03123462 A CN03123462 A CN 03123462A CN 03123462 A CN03123462 A CN 03123462A CN 1461163 A CN1461163 A CN 1461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it
communication
portable terminal
commun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23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8530C (zh
Inventor
小西利幸
中尾敦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61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1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85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53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从通信局(600)向移动电话(200)的连接请求时,通过移动电话网(400)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移动电话(200),响应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的连接请求,并确立和存在于移动电话(200)的周围的热点计算机(300)的蓝牙通信路径;和热点计算机(300),为了使移动电话(200)和通信局(600)进行通信,通过互联网(500)把从移动电话(200)经由蓝牙通信路径接收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装置(100)。移动电话(200)在未确立和热点计算机(300)的通信路径时,通过服务器装置(100)把表示未能确立通信路径的原因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600)。

Description

通知不能通信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来自通信局的连接请求并连接通信局和移动电话的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技术,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装置,接收来自通信局的连接请求,在移动电话进行连接请求处理;和通信装置,连接服务器装置,并与移动电话进行通信。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和有线时的状况不同,根据移动电话是否处在来自无线基地局的电波可达范围内、移动电话是否处于待机状态,未必就能经常和无线基地局进行通信。因此,即使通信局发出连接请求,有时移动电话不能接收该要求,不能进行连接。
特开平5-102924号公报公开一种移动电话,通过切换两种通信电路,可以响应从发信局发送的呼叫。该公报公开的移动电话包括:在和无线基地局之间形成无线信道(主线路)的电路;呼叫接收电路,在待机时接收来自从无线发送局发送的发信局的呼叫;和在未形成无线信道时关闭移动电话本身电源的电路。
根据该公报公开的移动电话,在移动电话的待机状态仅接通无线呼叫接收电路的电源,而关闭移动电话本身的电源,切断无线信道(主线路)。仅在响应无线基地局时和进行通话时,接通移动电话本身的电源。这样,在无线信道未形成时也能检测通过呼叫接收电路从发信局发送的呼叫,同时在待机状态时关闭电源,即移动电话本身的电源,能够抑制无益的电力消耗。
但是,该公报公开的移动电话的无线呼叫接收电路只能适应接收。因此,在主线路断开不能使用时,不能将移动电话的详细状态(位于无线基地局范围外、电源未接通、无线基地局的通信信道忙、通话中、故障等)通知发信局。所以,具有发信者不知道因何原因不能接通的问题。
另外,即使在主线路能使用的状态下,无线呼叫接收电路也只能适应接收。所以具有以下问题,即,在确立移动电话和无线基地局的连接时,两方需要共同的认证信息和连接信息时,不能马上共享该信息,需要预先进行登录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的装置,发信者根据收信方的原因可以知道不能进行无线通信的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的装置,可以扩大无线通信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的另外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的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高安全性的认证处理。
本发明的另外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使用的装置,不必预先准备认证信息,就能进行高安全性的认证处理。
本发明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和与第一通信装置中的任一个及第二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第二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和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和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和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三通信单元;和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三通信单元的控制单元。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第三通信单元的控制单元,以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向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和控制第二通信单元的控制单元,以便向移动终端发送连接请求。移动终端包括:用于和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和第二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检索单元,响应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连接请求,从多个第一通信装置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的控制单元。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检索单元的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第二通信装置来和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经由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来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第一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和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和第二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和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的控制单元。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响应检索单元所进行的检索,向移动终端发送表示可以通信的信息;和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在选择了第二通信模式时,在移动终端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在选择了第二通信模式时,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三通信单元的单元,以在选择了第一通信模式时,在移动终端和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和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三通信单元的单元,以在选择了第二通信模式时,在第一通信装置和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从其他装置接收了向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的第二通信装置,把该连接请求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连接请求时,处在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一通信装置开始进行检索。此时,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如,是通过采用蓝牙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的。例如,第一通信装置不能进行检索时被设定为第一通信模式,第一通信装置能进行检索时被设定为第二通信模式。在第一通信模式时,将第一通信装置不能进行检索的原因(例如,移动终端的状态、第一通信装置的检索结果等)从移动终端经由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给其他通信装置。这样,其他通信装置的用户可以了解移动终端经由第一通信装置不能进行连接的原因。另外,在第二通信模式时,移动终端经由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这样,即使位于第一通信装置的区域外,第二通信装置通过移动终端的广域无线网通知信息到达,所以能扩大移动终端的信息到达区域。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通过无线不能进行通信时,移动终端通过广区域无线网将该意旨通知第二通信装置,移动终端的详细信息即被通知到其他装置,明确不能通信的原因,可以防止再次要求连接。结果,可以提供一种发信者能够知道由于收信方的原因而不能进行无线通信的原因的无线通信系统。
理想状态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也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的单元,以响应通过检索单元检索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选择性地执行第二通信模式。
在移动终端不能检索第一通信装置时,执行第一通信模式,可以从移动终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必要的信息。
理想状态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也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的单元,以响应通过检索单元不能检索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选择性地执行第一通信模式。
在移动终端能够检索第一通信装置时,执行第二通信模式,可以确立从移动终端经由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间的通信路径。
理想状态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执行第一通信模式,将表示通过检索单元不能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的原因的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三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将表示原因的信息发送给其他通信装置。
在移动终端不能检索第一通信装置时,可以将表示不能检索第一通信装置的原因的信息经由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给其他通信装置。
理想状态是,第二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以存储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的通信履历。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存储单元所存储的通信履历,和通信履历中包含的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向设于第二通信装置的存储单元存储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的通信履历。第二通信装置和具有已确立通信线路的履历的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这样,第二通信装置存储有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的通信履历,所以通过把来自其他通信装置的连接请求和通信履历进行核对,可以不使用移动终端的广域通信网,就能把向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通知直接从第一通信装置连接到移动终端。
理想状态是,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以存储关键字和与关键字相关联的信息。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向移动终端发送关键字。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将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关键字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还包括读出单元,响应从移动终端接收到关键字,从存储单元读出与所接收的关键字对应的信息。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向移动终端发送所对应的信息。
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关键字,把与存储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的该关键字对应的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在第一通信装置存储有与该装置的设置场所对应的地域信息,在有必要获取移动终端当前所处地域的详细信息时,从第二通信装置仅获取关键字,并发送给移动终端周围的第一通信装置,由此可以获取基于该关键字的移动终端周围的详细信息。
理想状态是,在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之间可以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第二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把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和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把认证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和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和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装置的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认证信息。该认证信息例如是连接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时使用的PIN(Personal IdentificationNumber)代码。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和移动终端发送所生成的认证信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对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之间的连接进行认证。这样,共同的认证信息由第二通信装置生成并共享,所以没必要预先向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存储共同的认证信息,可以根据各种情况来决定认证信息,能够提高通信的保密性。结果,可以提供一种不必预先准备认证信息,就能容易地进行高安全性认证处理的无线通信系统。
理想状态是,在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之间可以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把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把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生成单元所生成的认证信息,和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和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移动终端的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移动终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生成的认证信息。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接收的认证信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根据生成单元所生成的认证信息,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对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之间的连接进行认证。这样,共同的认证信息由移动终端生成并共享,所以没必要预先向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存储共同的认证信息,可以根据各种情况来决定认证信息,能够提高通信的保密性。结果,可以提供一种不必预先准备认证信息,就能容易地进行高安全性认证处理的无线通信系统。
理想状态是,在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之间可以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第一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把认证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把认证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和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根据生成单元所生成的认证信息,和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第一通信装置的生成单元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所生成的认证信息。第二通信装置向移动终端发送所接收的认证信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根据从第二通信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第一通信装置的控制单元根据生成单元所生成的认证信息,对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之间的连接进行认证。这样,共同的认证信息由第一通信装置生成并共享,所以没必要预先向移动终端和第一通信装置存储共同的认证信息,可以根据各种情况来决定认证信息,能够提高通信的保密性。结果,可以提供一种不必预先准备认证信息,就能容易地进行高安全性认证处理的无线通信系统。
理想状态是,移动终端还包括切换单元,响应从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到连接请求,在第一通信单元为非动作状态时,将其切换为动作状态。
当与移动终端的第一通信装置的通信单元,例如蓝牙通信单元处于非动作状态时,接通电源使处于动作状态。这样,即可仅在需要时消耗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3是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的控制方框图。
图4是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的控制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连接请求命令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连接响应命令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状态通知命令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存储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中的通信履历表。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报警消息通知命令图。
图16是表示存储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中的信息表。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认证信息通知命令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认证信息生成要求命令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执行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说明和附图中,对相同部件标以相同标号,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将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第1实施例>
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以下说明中,移动终端是以移动电话为例、第一通信装置是以设置在街头的热点(也称访问点)的热点计算机为例、第二通信装置是以用移动电话和移动电话网连接的服务器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设置在街头的热点计算机300;与热点计算机30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移动电话200;以及通过移动电话200同移动电话网400连接的服务器装置100。在服务器装置100和移动电话200之间通过移动电话网400实现数据通信。在服务器装置100和热点计算机300之间通过互联网500实现数据通信。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来自通信局600的连接请求,即连接移动电话200。在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之间通过被称为蓝牙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实现数据通信。
该无线通信系统在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来自通信局的连接请求时,通过移动电话网400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在移动电话200处于可通信状态时,在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之间通过被称为蓝牙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连接,在热点计算机300和服务器装置100之间通过互联网500进行连接,由此使移动电话200和通信局相连接。此时,如果移动电话200不是可通信状态,通过移动电话网400和服务器装置100把不能通信的原因发送给通信局。
图2表示服务器装置100的一例即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方框图。参照图2,该计算机系统包括:具有FD(Flexible Disk)驱动装置106和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驱动装置108的计算机102、监视器104、键盘110和鼠标112。该计算机102除上述的FD驱动装置106和CD-ROM驱动装置108外,还包括相互通过总线连接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20、存储器122、固定硬盘124、通过移动电话200和移动电话网400进行通信的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以及通过互联网500同热点计算机300连接的互联网通信单元128。FD驱动装置106上安装有FD 116。CD-ROM驱动装置108上安装有CD-ROM 118。
该服务器装置100的处理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和经由CPU 120执行的软件来实现的。一般,这种软件被存储在FD 116、CD-ROM 118等记录介质上而得以流通,并通过FD驱动装置106或CD-ROM驱动装置108等从记录介质上读取后暂且存储在固定硬盘124上。然后,从固定硬盘124中读出到存储器122,通过CPU 120予以执行。图2所示的计算机硬件本身是普通产品。因此,本发明的最本质部分是记录在FD 116、CD-ROM 118、固定硬盘124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
图2所示的计算机本身的动作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此不再重复其详细说明。
图3表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电话200的控制方框图。参照图3,该移动电话200包括:作为与用户的接口的输入输出单元210;整体控制该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控制电源的电源控制单元230;与服务器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240;与热点计算机300进行通信的蓝牙通信单元250;和存储单元260,存储控制单元220执行的程序、该程序的中间数据以及从其他装置接收的数据。输入输出单元210包括:操作单元212,该移动电话的用户通过数字键等输入其他电话装置的电话号码等;显示单元214,由向用户显示信息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由输入声音的拾声器构成的声音输入单元216;和由输出声音的扬声器组成的声音输出单元218。
本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电话200的处理是通过移动电话200的硬件和经由控制单元220执行的软件来实现的。图3所示的移动电话200的硬件本身是普通产品,本发明的最本质部分是记录在存储单元260等上的软件。
图3所示的移动电话本身的动作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此不再重复其详细说明。
图4表示热点计算机300的一例即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方框图。参照图4,该计算机系统包括:执行不同于图2说明的服务器装置100的程序的CPU 320;存储不同信息的固定硬盘324;与移动电话20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蓝牙通信单元326;以及通过互联网500同热点计算机300连接的互联网通信单元328。
该热点计算机300的处理和服务器装置100相同,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和经由CPU 320执行的软件来实现的。图4所示的计算机硬件本身是普通产品。因此,本发明的最本质部分是记录在FD 116、CD-ROM118、固定硬盘324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
图4所示的计算机本身的动作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此不再重复其详细说明。
参照图5,说明从本实施例涉及的通信局600发送给服务器装置100和移动电话200的连接请求命令。如图5所示,连接请求命令包括连接请求标题、移动电话的连接信息和通信局的连接信息。
参照图6,说明从本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电话200发送给服务器装置100的连接响应命令。如图6所示,连接响应命令包括连接响应标题、移动电话的地址、移动电话的状态和热点计算机的连接信息。
参照图7,说明从本实施例涉及的服务器装置100发送通信局600状态通知命令。如图7所示,状态通知命令包括状态通知标题和移动电话的连接信息。
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
在步骤(以下把步骤略称为S)1000,服务器装置100的CPU 120判断是否已接收命令。该判断是根据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和互联网通信单元128是否已接收命令而进行的。在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在S1000执行YES),处理转入S1002。反之,未接收时(在S1000执行NO),处理返回S1000,并一直等到接收命令。
在S1002,CPU 120判断命令的种类。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通信局600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1004。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移动电话200的连接响应命令时,处理转入S1008。
在S1004,CPU 120存储连接请求命令中的信息。该连接请求命令是前述图5所示的命令。在S1006,CPU 120使用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然后,处理返回S1000。
在S1008,CPU 120存储连接响应命令中的信息。该连接响应命令是前述图6所示的命令。在S1010,CPU 120判断与热点计算机300之间的连接是否已成功。在判断为连接成功时(在S1010执行YES),处理转入S1012。反之,未成功时(在S1010执行NO),处理转入S1018。
在S1012,CPU 12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确立经由热点计算机300的蓝牙通信路径。
在S1014,CPU 120判断通信是否已结束。该通信是在移动电话200和通信局600之间经由热点计算机300和服务器装置100进行的。在判断为通信结束时(在S1014执行YES),处理转入S1016。反之,未结束时(在S1014执行NO),处理返回S1014,并一直等到通信结束。
在S1016,CPU 120执行通信线路的切断处理。然后,处理返回S1000。
在S1018,CPU 120把不能连接的原因通知通信局600。在S1020,CPU 120执行与通信局600的线路切断处理。然后,处理返回S1000。
参照图9,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2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在S2000,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判断是否已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连接请求命令(图5)。在判断为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2000执行YES),处理转入S2002。反之,未接收时(在S2000执行NO),处理返回S2000,并一直等到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
在S2002,控制单元220进行与移动电话200周围的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处理。此时,控制单元220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连接请求。
在S2004,控制单元220判断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是否已成功。在判断为连接成功时(在S2004执行YES),处理转入 S2006。反之,未成功时(在S2004执行NO),处理转入S2014。
在S2006,控制单元22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包括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信息在内的连接响应命令(图6)。
在S2008,控制单元2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250,进行与热点计算机300的线路连接。
在S2010,控制单元220判断通信是否已结束。在判断为通信结束时(在S2010执行YES),处理转入S2012。反之,未结束时(在S2010执行NO),处理转入S2010,并一直等到通信结束。
在S2012,控制单元220进行通信线路的切断处理。然后,处理返回S2000。
在S2014,控制单元22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包括连接失败原因在内的连接响应命令(图6)。然后,处理返回S2000。
参照图10,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3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在S3000,热点计算机300的CPU 320判断是否已从移动电话200接收连接请求命令(图5)。在判断为从移动电话2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3000执行YES),处理转入S3002。反之,未接收时(在S3000执行NO),处理返回S3000,并一直等到从移动电话200接收连接请求命令。
在S3002,CPU 320判断热点计算机300和移动电话200之间的连接是否已成功。在判断为连接成功时(在S3002执行YES),处理转入S3004。反之,未成功时(在S3002执行NO),处理返回S3000。
在S3004,CPU 3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326,进行与移动电话200的线路连接。在S3006,CPU 32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328,进行与服务器装置100的线路连接。
在S3008,CPU 3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326和互联网通信单元328,确立移动电话200和服务器装置100之间的通信线路。
在S3010,CPU 320判断通信是否已结束。在判断为通信结束时(在S3010执行YES),处理转入S3012。反之,未结束时(在S3010执行NO),处理返回S3010,并一直等到通信结束。
在S3012,CPU 320进行通信线路的切断处理。然后,处理返回S3000。
下面,说明基于以上结构及流程图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
服务器装置100从通信局6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1000执行YES,在S1002接收来自通信局的连接请求命令),向服务器装置100的固定硬盘124存储连接请求命令中的信息(S1004)。使用服务器装置100的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S1006)。
移动电话200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2000执行YES),执行与移动电话200周围的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处理(S2002)。此时,从移动电话200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
热点计算机300从移动电话2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3000执行YES),并判断热点计算机300和移动电话200之间的连接是否已成功(S3002)。在判断为连接成功时(在S3002执行YES),使用热点计算机300的蓝牙通信单元326进行与移动电话200的线路连接(S3004)。
在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之间的连接成功时(在S2004执行YES),移动电话20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包括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信息在内的连接响应命令(图6)(S2006)。
服务器装置100从移动电话200接收到连接响应命令时(在S1000执行YES,在S1002接收来自移动电话的连接响应命令),连接响应命令中的信息被存储(S1008)。在连接成功时(在S1010执行YES),使用服务器装置100的互联网通信单元128,确立已经由热点计算机300的蓝牙通信线路(S1012)。
移动电话20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250,进行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之间的线路连接(S2008)。
热点计算机30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326进行与移动电话200的线路连接(S3004)。热点计算机30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328,确立移动电话200和服务器装置100之间的通信线路(S3008)。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通信。此时,移动电话200通过热点计算机300及服务器装置500,同通信局600进行通信。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移动电话200和通信局600之间的通信,通信结束时(在S1014执行YES、在S2010执行YES、在S3010执行YES),并进行各个通信线路的切断处(S1016、S2012、S3012)。
移动电话200在与热点计算机300之间的连接未成功时(在S2004执行NO),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包括连接失败原因在内的连接响应命令(图6)(S2014)。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包括连接失败原因在内的连接响应命令时(在S1000执行YES,在S1002接收来自移动电话的连接响应命令),连接响应命令中的信息被存储(S1008)。在连接未成功时(在S1010执行NO),从服务器装置100向通信局600通知不能连接原因(S1018)。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已接收从通信局向移动电话的连接请求的服务器装置,通过移动电话通信网向移动电话发送该连接请求。移动电话根据该连接请求,确立与热点计算机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一确立,移动电话通过热点计算机、互联网及服务器装置与通信局进行通信。另一方面,未能确立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线路时,移动电话通过移动电话通信网和服务器装置把该原因发送给通信局。通信局的用户即可知道移动电话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为何失败。结果,可以提供一种发信者能够根据收信方的原因知道不能进行无线通信原因的无线通信系统。<第2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移动电话及热点计算机和前述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诸装置的硬件构成相同。因此,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1,说明存储在本实施例涉及的服务器装置100的固定硬盘120中的通信履历表。如图11所示,该通信履历表存储着移动电话的连接信息、热点计算机的连接信息、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的通信线路被切断的时刻。
参照图12,说明本实施例的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8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1200,服务器装置100的CPU 120判断已存储在固定硬盘124中的通信履历表(图11)中有无履历。该判断是根据通信要求命令(图5)中的移动电话的连接信息而进行的。在判断为通信履历表中有履历时(在S1200执行YES),处理转入S1202。反之,没有履历时(在S1200执行NO),处理转入S1006。
在S1202,CPU 12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经由热点计算机300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在S1204,CPU 120判断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之间的连接是否已成功。在判断为连接成功时(在S1204执行YES),处理转入S1000。反之,没有成功时(在S1204执行NO),处理转入S1006。
参照图13,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相同的移动电话2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2200,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判断是否已接收命令。在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在S2200执行YES),处理转入S2202。反之,未接收时(在S2200执行NO),处理返回S2200,并一直等到接收命令。
在S2202,控制单元220判断命令的种类。在命令的种类是来自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2204。在命令是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2002。
在S2204,控制单元220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连接响应命令。然后,处理转入S2008。
参照图14,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相同的热点计算机3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14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10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3200,热点计算机300的CPU 320判断是否已接收命令。在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在S3200执行YES),处理转入S3202。反之,未接收时(在S3200执行NO),处理返回S3200,并一直等到接收命令。
在S3202,CPU 320判断命令的种类。在所接收的命令种类是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3204。在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移动电话200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3002。
在S3204,CPU 320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在S3206,CPU 320判断是否已从移动电话200接收连接响应命令。在判断为从移动电话200接收到连接响应命令时(在S3206执行YES),处理转入S3200。反之,未接收时(在S3206执行NO),处理转入S3004。
下面,说明基于上述结构及流程图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相同的动作。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来自通信局600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1000执行YES,在S1002判断命令种类是来自通信局的连接请求命令),连接请求命令中的信息被存储(S1004)。参照通信履历表(图11),在有通信履历时(在S1200执行YES),服务器装置10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经由热点计算机300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S1202)。热点计算机300直接接收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连接请求命令,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S320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存储有热点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实际通信业绩,已接收新的连接请求的服务器装置参照该履历,对已有通信业绩的热点计算机直接通过蓝牙通信进行与移动终端的连接。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存储着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的通信履历,通过把来自通信局的连接请求和该通信履历进行核对,不使用移动电话通信网就可以把向移动电话的连接请求通知直接从热点计算机连接到移动电话。<第3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与前述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诸装置的硬件构成相同,所以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5,说明从服务器装置100发送给移动电话200的报警消息通知命令。如图15所示,报警信息通知命令包括报警消息通知标题和获取报警信息的关键字。参照图16,说明存储在本实施例涉及的热点计算机300中的信息表。如图16所示,信息表包括获取报警信息的关键字和与该关键字对应的热点计算机周围的详细信息。
参照图17,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17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8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1300,服务器装置100的CPU 120判断是否进行报警消息通知命令的发送处理。在判断为进行报警消息通知命令的发送处理时(在S1300执行YES),处理转入S1302。反之,未进行发送处理时(在S1300执行NO),处理转入S1000。
在S1302,CPU 120生成并存储报警消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在S1304,CPU 120使用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向移动电话200发送报警消息通知命令(图15)。然后,处理返回S1300。
参照图18,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2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18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功能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2300,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判断是否已接收命令。在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在S2300执行YES),处理转入S2302。反之,未接收时(在S2300执行NO),处理返回S2300,并一直等到接收命令。
在S2302,控制单元220判断命令的种类。在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报警消息通知命令(图15)时,处理转入S2304。在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2002。
在S2304,控制单元220进行与移动电话200周围的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处理。在S2306,控制单元220判断连接是否已成功。在判断为连接成功时(在S2306执行YES),处理转入S2308。反之,未成功时(在S2306执行NO),处理返回S2014。
在S2308,控制单元2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250进行与热点计算机300的线路连接。在S2310,控制单元220判断移动电话200和通信局600的通信是否已结束。在判断为通信结束时(在S2310执行YES),处理转入S2312。反之,未结束时(在S2310执行NO),处理返回S2310,并一直等到通信结束。
在S2312,控制单元220进行通信线路的切断处理。然后,处理返回S2300。
参照图19,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3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19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10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3300,热点计算机300的CPU 320判断是否已接收命令。在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在S3300执行YES),处理转入S3302。反之,未接收时(在S3300执行NO),处理返回S3300,并一直等到接收命令。
在S3302,CPU 320判断命令的种类。在所接收的命令种类是来自移动电话200的报警消息通知命令时,处理转入S3304。在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移动电话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3002。
在S3304,CPU 320根据关键字检索信息表。此时使用的关键字和图15所示的报警消息通知命令包括的获取报警信息的关键字相同。在S3306,CPU 320把检索结果设定为通信数据。然后,处理转入S3004。
下面,说明基于上述结构和流程图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服务器装置100在判断为执行报警消息通知命令的发送处理时(在S1300执行YES),服务器装置100生成报警消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S1302),使用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向移动电话200发送报警信息通知命令(S1304)。
移动电话200在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报警消息通知命令时(在S2300执行YES,在S2302接收来自服务器装置的报警消息通知命令),并进行与移动电话200周围的热点计算机的连接处理(S2304)。此时,从移动电话200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报警消息通知命令。
热点计算机300在从移动电话200接收到报警消息通知命令时(在S300执行YES,在S3302接收来移动电话的报警消息通知命令),根据关键字检索信息表(S3304)。把检索结果设定为通信数据(S3306),并使用热点计算机300的蓝牙通信单元326和移动电话200的蓝牙通信单元250,向移动电话发送检索结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基于从服务器装置向移动电话发送的关键字,将与存储在热点计算机中该关键字对应的信息发送给移动电话。向热点计算机存储与该热点计算机的设置场所对应的地域信息,在有必要获取移动电话当前所在地域的详细信息时,从服务器装置仅获取关键字,向移动电话周围的热点计算机发送该关键字,由此即可获取基于关键字的移动电话周围的详细信息。<第4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与前述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诸装置的硬件构成相同,所以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0,说明认证信息通知命令。如图20所示,认证信息通知命令包括认证信息通知标题和认证信息(PIN代码)。所谓PIN代码是指在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之间进行通信时,用于指定个人的代码。
参照图21,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1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8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功能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1400,服务器装置100的CPU 120生成认证信息。在S1402,CPU 120存储连接请求命令中的信息和认证信息。在S1404,CPU 120使用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和认证信息通知命令。在S1406,CPU 12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认证信息通知命令。然后,处理返回S1000。
参照图22,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2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2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功能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2400,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判断是否已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连接请求命令和认证信息通知命令。在判断为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和认证信息通知命令时(在S2400执行YES),处理转入S2402。反之,未接收时(在S2400执行NO),处理返回S2400,并一直等到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连接请求命令和认证信息通知命令。
在S2402,控制单元220存储所接收的认证信息。
在S2404,控制单元2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250,并使用认证信息进行与热点计算机300的线路连接。
参照图23,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3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3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10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功能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3400,热点计算机300的CPU 320判断是否已接收命令。在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在S3400执行YES),处理转入S3402。反之,未接收时(在S3400执行NO),处理返回S3400,并一直等到接收命令。
在S3402,CPU 320判断命令的种类。在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认证信息通知命令时,处理转入S3406。在所接收的命令是使用了来自移动电话200的认证信息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3000。
在S3404,CPU 3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326,并使用认证信息进行与移动电话200的线路连接。
在S3406,CPU 320存储所接收的认证信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
下面,说明基于上述结构和流程图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服务器装置100生成认证信息(S1400),并存储连接请求命令中的信息和认证信息(S1402)。服务器装置100使用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连接请求命令和认证信息通知命令(S1404),服务器装置10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认证信息通知命令。这样,由服务器100所生成的认证信息被发送给移动电话200和热点计算机300。
移动电话200在从服务器装置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和认证信息通知命令时(在S2400执行YES),使用所接收的认证信息进行与热点计算机300的线路连接(S2404)。
热点计算机300在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认证信息通知命令时,存储所接收的认证信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该所存储的信息之一是认证信息。热点计算机30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326,并使用认证信息进行与移动电话200的线路连接(S340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服务器装置生成认证信息。服务器装置向热点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发送所生成的认证信息。移动电话根据从服务器装置接收的认证信息,热点计算机根据从服务器装置接收的认证信息,对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进行认证。这样,共同的认证信息由服务器计算机生成并共享,所以不必预先向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存储共同的认证信息,能够根据各种情况决定认证信息,可以提高通信的保密性。<第5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与前述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诸装置的硬件构成相同,所以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4,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4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8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功能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1500,服务器装置100的CPU 120判断所接收的命令的种类。在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移动电话的认证信息通知命令时,处理转入S1502。在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通信局的认证信息通知命令时,处理转入S1004。所接收的命令如果是来自移动电话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1008。
在S1502,CPU 120存储认证信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在S1504,服务器装置10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认证信息通知命令。
参照图25,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2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5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2500,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生成认证信息。在S2502,控制单元220存储连接请求命令中的信息和认证信息。
在S2504,控制单元22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包括热点计算机300的连接信息在内的连接响应命令和认证信息通知命令。在S2506,控制单元2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250,并使用认证信息进行与热点计算机300的线路连接。
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300执行的流程图和前述图23的流程图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其详细说明。
下面,说明基于上述结构及流程图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移动电话200在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2000执行YES),并生成认证信息(S2500)。连接请求命令中的信息及认证信息被存储(S2502),从移动电话20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包括热点计算机在内的连接信息的连接响应命令及认证信息通知命令。
从移动电话200接收了认证信息通知命令的服务器装置100存储认证信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S1502)。服务器装置10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认证信息通知命令(S150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电话生成认证信息通知命令。移动电话向服务器装置发送所生成的认证信息。服务器装置向热点计算机发送所接收的认证信息。移动电话根据其所生成的认证信息,热点计算机根据从服务器装置所接收的认证信息,对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进行认证。这样,共同的认证信息由移动电话生成并共享,所以不必预先向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存储共同的认证信息,能够根据各种情况决定认证信息,可以提高通信的保密性。<第6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与前述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诸装置的硬件构成相同,所以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6,说明认证信息生成要求命令。如图26所示,认证信息生成要求命令包括从服务器装置100被发送给热点计算机300的、用于识别信息种类的认证信息生成要求标题。
参照图27,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7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8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功能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1600,服务器装置100的CPU 12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认证信息生成要求命令。在S1602,CPU 120判断从热点计算机300是否已有响应。在判断为有响应时(在S1602执行YES),处理转入S1604。反之,没有响应时(在S1602执行NO),处理转入S1020。
在S1604,CPU 120存储认证信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在S1606,CPU 120使用移动电话网通信单元126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认证信息通知命令。
参照图28,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2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8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2600,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经由服务器装置100从热点计算机300接收认证信息通知命令。在S2602,控制单元220存储认证信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在S2604,控制单元2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250,并使用认证信息进行与热点计算机300的线路连接。
参照图29,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热点计算机3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29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10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3600,热点计算机300的CPU 320判断是否已接收命令。在判断为接收到命令时(在S3600执行YES),处理转入S3602。反之,未接收时(在S3600执行NO),处理返回S3600,并一直等到接收命令。
在S3602,CPU 320判断命令的种类。所接收的命令是来自服务器装置的认证信息生成要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3606。所接收的命令是使用了来自移动电话的认证信息的连接请求命令时,处理转入S3002。
在S3604,CPU 32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326,并使用认证信息进行与移动电话200的线路连接。
在S3606,CPU 320生成认证信息。在S3608,CPU 320存储认证信息。在S3610,CPU 32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328经由服务器装置100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认证信息通知命令。
下面,说明基于上述结构和流程图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服务器装置10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128向热点计算机300发送认证信息生成要求命令(S1600)。热点计算机300在接收到来自服务器装置100的认证信息生成要求命令时,生成认证信息(S3606)。认证信息被存储(S3608),从热点计算机300使用互联网通信单元328经由服务器装置100向移动电话200发送认证信息通知命令(S3610)。
移动电话200经由服务器装置100从热点计算机300接收认证信息通知命令(S2600)。认证信息通知命令中的信息被存储(S2602),移动电话20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250,并使用认证信息进行与热点计算机300的线路连接(S2604)。此时,热点计算机300使用蓝牙通信单元326,并使用认证进行与移动电话200的线路连接(S360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热点计算机生成认证信息。热点计算机向服务器装置发送生成的认证信息。服务器装置向移动电话发送所接收的认证信息。移动电话根据从服务器装置接收的认证信息,热点计算机根据自己生成的认证信息,对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进行认证。这样,共同的认证信息由热点计算机生成并共享,所以不必预先向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存储共同的认证信息,能够根据各种情况决定认证信息,可以提高通信的保密性。<第7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移动电话和热点计算机与前述第1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诸装置的硬件构成相同,所以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30,说明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200执行的程序的控制结构。图30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与前述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标以相同步骤序号,它们的处理也相同,所以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S2700,移动电话200的控制单元220判断蓝牙通信单元250的电源是否已接通。在判断为蓝牙通信单元250的电源已接通时(在S2700执行YES),处理转入S2002。反之,未接通时(在S2700执行NO),处理转入S2702。
在S2702,控制单元220使用电源控制单元230将蓝牙通信单元250的电源接通。然后,处理转入S2002。
下面,说明基于上述结构及流程图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的动作。移动电话200从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命令时(在S2002执行YES),判断蓝牙通信单元250的电源是否已接通(S2700)。在蓝牙通信单元250的电源未接通时(在S2700执行NO),使用电源控制单元230将蓝牙通信单元250的电源接通(S270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蓝牙通信单元处于非动作状态时,将其电源接通使处于动作状态,可以执行与移动电话周围的热点计算机的连接处理。这样,仅在必要时接通蓝牙通信单元的电源,所以能够降低电力消耗。

Claims (28)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  第二通信装置(100);和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中的任一个及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2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包括:用于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128);用于和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126);用于和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三通信单元(126、128);和控制单元(120),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和上述第三通信单元(126、128),
上述控制单元(120)包括:控制上述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控制单元,以接收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向上述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和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的控制单元,以便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连接请求,
上述移动终端(200)包括:用于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240);用于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250);检索单元(220),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从上述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控制单元(220),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220)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单元,以便根据上述检索单元(220)的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来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经由上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来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包括:用于和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326);用于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328);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328)的控制单元(320),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320)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响应上述检索单元(220)的检索,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表示可以通信的信息;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328)的单元,以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
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单元,以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和上述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单元,以在选择了上述第一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和上述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单元,以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包括:用于控制的单元,以响应通过上述检索单元(220)检索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选择性地执行上述第二通信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包括:用于控制的单元,以响应通过上述检索单元(220)不能检索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选择性地执行上述第一通信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单元,以便执行上述第一通信模式,将表示通过上述检索单元(220)不能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的原因的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单元,以便将表示上述原因的信息发送给上述其他通信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还包括存储单元(124),用于存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的通信履历,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的单元,以便根据上述存储单元(124)所存储的通信履历,与上述通信履历中包含的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还包括存储单元(324),用于存储关键字和与关键字相关联的信息,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的单元,以便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关键字,
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的单元,以便将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所接收的上述关键字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还包括读出单元,响应从上述移动终端(200)接收到关键字,从上述存储单元(324)读出与上述接收的关键字对应的信息,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的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上述对应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之间,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的单元,以便根据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所接收的认证信息,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的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根据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所接收的认证信息,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之间,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
上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
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
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的单元,以便根据上述生成单元所生成的认证信息,与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的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根据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所接收的认证信息,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之间,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的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的单元,以便根据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所接收的认证信息,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的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根据上述生成单元所生成的认证信息,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切换单元(230),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在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为非动作状态时,将其切换为动作状态。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第一通信装置(300),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第二通信装置(100)和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中的任一个及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2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向上述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移动终端(200)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从上述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根据该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经由上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包括:用于和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326);用于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328);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328)的控制单元(300),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响应通过上述移动终端(200)的检索,将表示可以通信的信息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以及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328)的单元,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还包括存储单元(324),用于存储关键字和与上述关键字相关联的信息,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关键字,上述移动终端(200)将所接收的关键字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还包括读出单元,响应从上述移动终端(200)接收到上述关键字,并从上述存储单元(324)读出与接收的上述关键字对应的信息,
上述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上述对应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之间,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
上述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328)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控制单元(3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326)的单元,以便根据上述生成单元所生成的认证信息,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
1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第二通信装置(100),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第二通信装置(100);和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中的任一个及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200),
上述移动终端(200)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从上述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根据该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经由上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响应通过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的检索,并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表示可以通信的信息,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包括:用于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128);用于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126);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三通信单元(126、128);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和上述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控制单元(120),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20)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单元,以便接收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向上述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连接请求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和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单元,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一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以及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和第三通信单元(126、128)的单元,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还包括存储单元(124),用于存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的通信履历,
上述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的单元,以便根据上述存储单元(124)所存储的通信履历,与上述通信履历中包含的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之间,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
上述控制单元(1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128)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126)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终端(200),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第二通信装置(100);和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中的任一个及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2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向上述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并把所接收的连接请求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移动终端(200)包括:用于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240);用于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250);检索单元(220),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从上述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控制单元(220),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220)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单元,以便根据上述检索单元(220)的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来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经由上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来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以及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和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单元,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200),上述控制单元(220)包括:用于控制的单元,以响应通过上述检索单元(220)检索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选择性地执行上述第二通信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200),上述控制单元(220)包括:用于控制的单元,以响应通过上述检索单元(220)未检索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选择性地执行上述第一通信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200),上述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250)的单元,以便执行上述第一通信模式,将表示通过上述检索单元(220)未检索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的原因的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200),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之间,使用认证信息对连接进行认证,
上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用于生成认证信息的生成单元,
上述控制单元(220)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通信单元的单元,以便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把上述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200),上述移动终端(200)还包括切换单元,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在上述第一通信单元(240)为非动作状态时,将其切换为动作状态。
2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第一通信装置(300)的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第二通信装置(100);和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中的任一个及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2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向上述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并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移动终端(200)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从上述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根据该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经由上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
上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步骤;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步骤;和控制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步骤的步骤,
其中所述控制通信步骤的控制步骤包括:控制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步骤的步骤,响应通过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的检索,向上述移动终端(200)发送表示可以通信的信息;和控制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通信的步骤的步骤,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
2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第二通信装置(100)的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第二通信装置(100);和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中的任一个及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200),
上述移动终端(200)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到连接请求,从上述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根据该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经由上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
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响应通过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的检索,将表示可以通信的信息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的步骤;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步骤;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步骤;和控制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的步骤、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通信的步骤的步骤,
其中所述控制通信步骤的控制步骤包括:控制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步骤的步骤,以接收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向上述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控制与上述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的步骤的步骤,以便把上述连接请求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控制与上述移动终端(200)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其他装置通信的步骤的步骤,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一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移动终端(200)和上述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和控制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其他装置通信的步骤的步骤,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2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终端(200)的通信方法,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第二通信装置(100);和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中的任一个及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200),
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从其他通信装置向上述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并将所接收的连接请求发送给上述移动终端(200),
上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进行通信的步骤;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进行通信的步骤;响应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接收的连接请求,从上述多个第一通信装置(300)中检索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的步骤;和控制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通信的步骤的步骤,
其中所述控制通信步骤的控制步骤包括:控制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通信的步骤的步骤,以便根据检索上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步骤所得的检索结果,选择性地执行经由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经由上述可以通信的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与上述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中的任一个;以及控制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通信的步骤及与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通信的步骤的步骤,以便在选择了上述第二通信模式时,在上述第一通信装置(300)和上述第二通信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
26.一种记录了用于使用计算机来实现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27.一种记录了用于使用计算机来实现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28.一种记录了用于使用计算机来实现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CNB031234623A 2002-05-13 2003-05-13 通知不能通信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5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36861A JP4027713B2 (ja) 2002-05-13 2002-05-13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通信装置、携帯端末、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にその方法を実現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136861/2002 2002-05-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1163A true CN1461163A (zh) 2003-12-10
CN1248530C CN1248530C (zh) 2006-03-29

Family

ID=2926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346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8530C (zh) 2002-05-13 2003-05-13 通知不能通信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76269B2 (zh)
EP (1) EP1363425B1 (zh)
JP (1) JP4027713B2 (zh)
CN (1) CN1248530C (zh)
DE (1) DE60328558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1116A (zh) * 2008-04-08 2012-11-14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通信终端和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8969A1 (en) * 2003-07-14 200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hand-off latency in mobile networks
JP4180463B2 (ja) * 2003-07-23 2008-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狭域通信システムの移動局と狭域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
US7656870B2 (en) 2004-06-29 2010-02-02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US8009586B2 (en) * 2004-06-29 2011-08-30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fer in a peer-to 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570636B2 (en) 2004-06-29 2009-08-04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versing a NAT device for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US7623476B2 (en) * 2004-06-29 2009-11-24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erencing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70078720A1 (en) * 2004-06-29 2007-04-05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ertising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933260B2 (en) * 2004-06-29 2011-04-26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and communicating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US8050272B2 (en) 2004-06-29 2011-11-01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 sessions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623516B2 (en) * 2004-06-29 2009-11-24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stic routing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778187B2 (en) * 2004-06-29 2010-08-17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stability in a peer-to-peer hybri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024231B2 (ja) 2004-07-12 2007-12-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端末、通信状態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状態情報提供方法
JP4895346B2 (ja) 2004-11-19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SG162761A1 (en) 2005-03-08 2010-07-29 Vodafone Plc Function halt information notify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JP4459105B2 (ja) * 2005-04-26 2010-04-28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通信機器
US9864628B2 (en) * 2005-08-23 2018-01-0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n application state from a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to a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0748034B1 (ko) * 2006-09-15 2007-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블루투스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20080132291A1 (en) * 2006-11-30 2008-06-05 Barr John R On dem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NO20066084L (no) * 2006-12-29 2008-06-30 Tomas Rudberg Larsen Fremgangsmater og systemer for transmisjon mellom en r.f. enhet og minst ±n r.f. basestasjon
WO2009032854A2 (en) 2007-09-03 2009-03-12 Damaka,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during a network transition
US8862164B2 (en) * 2007-09-28 2014-10-14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ition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networks that are not commonly controlled
WO2009070718A1 (en) 2007-11-28 2009-06-04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dpoint handoff in a hybrid peer-to-peer networking environment
KR101273909B1 (ko) * 2008-10-28 2013-06-14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효율적 연결을 위한 추천 시스템, 추천 방법, 서비스 서버,종단 단말기, 연결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GB2470360B (en) * 2009-05-18 2011-08-10 Skype Ltd Network access nodes
US8725895B2 (en) 2010-02-15 2014-05-13 Damaka, Inc. NAT traversal by concurrently probing multiple candidates
US8874785B2 (en) 2010-02-15 2014-10-28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nd data tunneling in a peer-to-peer environment
US8892646B2 (en) 2010-08-25 2014-11-18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ed session appearance in a hybrid peer-to-peer environment
US8689307B2 (en) 2010-03-19 2014-04-01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peer-to-peer environment
US9043488B2 (en) * 2010-03-29 2015-05-26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ssion sweeping between devices
US9191416B2 (en) 2010-04-16 2015-11-17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terprise voice call continuity
US8352563B2 (en) 2010-04-29 2013-01-08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media routing using a third party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for signaling
US8446900B2 (en) 2010-06-18 2013-05-21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all between endpoints in a hybrid peer-to-peer network
US8611540B2 (en) 2010-06-23 2013-12-17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messaging in a hybrid peer-to-peer network
US8468010B2 (en) 2010-09-24 2013-06-18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nguage translation in a hybrid peer-to-peer environment
US8743781B2 (en) 2010-10-11 2014-06-03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everse invitation in a hybrid peer-to-peer environment
US8407314B2 (en) 2011-04-04 2013-03-26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unsupported document types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694587B2 (en) 2011-05-17 2014-04-08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call bridge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478890B2 (en) 2011-07-15 2013-07-02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virtual bi-directional data stream communications with single socket point-to-multipoint capability
JP5647628B2 (ja) * 2012-01-18 2015-01-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
US9027032B2 (en) 2013-07-16 2015-05-05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y to existing software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CN103476027A (zh) * 2013-09-24 2013-12-25 汇友数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文件传输方法
US9357016B2 (en) 2013-10-18 2016-05-31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parallel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4202714A (zh) * 2014-08-05 2014-12-1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异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近距离通讯方法和系统
WO2016022574A1 (en) 2014-08-05 2016-02-11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nified communications and collaboration (ucc) connectivity between incompatible systems
US10091025B2 (en) 2016-03-31 2018-10-02 Damak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use of a single user identifier across incompatible networks for UCC functiona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5299B2 (ja) 1991-10-09 1998-06-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ページング携帯電話機とその制御方法
US5940761A (en) * 1997-01-15 1999-08-17 Qau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obile assisted hard handoff betwe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389908B2 (ja) * 2000-01-07 2003-03-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のネットワーク選択方法及び移動端末のネットワーク選択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US6766160B1 (en) * 2000-04-11 2004-07-20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uthent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sta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159136A1 (en) * 2000-12-29 2005-07-21 Andrew Rou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ireless device access
US20030061503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Eyal Katz Authentication for remote connections
US20030078002A1 (en) * 2001-10-24 2003-04-24 Raghunandan Sanjeev Method for wireless link reestablishment
US20040203800A1 (en) * 2002-10-24 2004-10-14 John Myhr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delivery using alternate data path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1116A (zh) * 2008-04-08 2012-11-14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通信终端和通信方法
US11778694B2 (en) 2008-04-08 2023-10-03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Sa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328558D1 (de) 2009-09-10
EP1363425B1 (en) 2009-07-29
EP1363425A2 (en) 2003-11-19
CN1248530C (zh) 2006-03-29
JP2003333654A (ja) 2003-11-21
JP4027713B2 (ja) 2007-12-26
US20030220121A1 (en) 2003-11-27
EP1363425A3 (en) 2006-01-25
US7076269B2 (en) 2006-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8530C (zh) 通知不能通信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使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310527C (zh) 位置登记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网以及通信终端
CN1264327C (zh) 实现高安全级别的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及携带终端
CN1167288C (zh)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CN1254049C (zh) 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131860A (zh) 通信系统
CN1147107C (zh) 用于多个音频辅助设备的便携式电信设备
CN1969579A (zh) 从rfid标签接收数据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策略确定方法
CN1710973A (zh) 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的程序、呼叫管理服务器程序和呼叫管理处理
CN1992926A (zh) 多模式个人无线通信系统
CN1627766A (zh) 带tv广播接收功能的移动电话机及系统、tv录像设定方法
CN1598851A (zh) Oma设备管理扩充管理移动设备配置设定的系统和方法
CN1716922A (zh) 移动装置消息传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969585A (zh) 便携式终端和使用它的无线品质表示方法、程序及系统
CN1757027A (zh) 新式的个人电子装置
CN1221110C (zh) 通信系统及其网关、无线信息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812618A (zh) 一种利用自组网络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825249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与之一起使用的程序
CN1823516A (zh) 显示通话对象的当地时刻的电话机、方法以及程序
CN1574696A (zh)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器,基站,和通信方法
CN1747570A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网及软件更新方法
CN1856948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法、基站和移动台
CN1208931C (zh) 电子邮件发送/接收方法、电子邮件系统及其通信设备
CN100350805C (zh) 控制无线终端的设备和方法
CN1258943C (zh) 在移动交换网络中用于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管理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