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8115A - 丝网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丝网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8115A
CN1438115A CN 03104191 CN03104191A CN1438115A CN 1438115 A CN1438115 A CN 1438115A CN 03104191 CN03104191 CN 03104191 CN 03104191 A CN03104191 A CN 03104191A CN 1438115 A CN1438115 A CN 1438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thin slice
printing
serigraphy
squeeg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041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1738C (zh
Inventor
早川和久
林一知
西村孝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8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8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17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17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高精度地进行多次重叠印刷的丝网印刷方法。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具有:使刮浆板(8)相对所述被印刷薄片(1)所配备的丝网印刷版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第1次丝网印刷的工序;和将第1次的丝网印刷结束、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被印刷薄片(1)从其卷绕后状态的终端侧抽出、使刮浆板(8)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下一次丝网印刷的工序,使刮浆板(8)滑动成:使在第1次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方向与下一次的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方向相一致。

Description

丝网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现说明以往的丝网印刷方法。在该丝网印刷方法中,被印刷薄片从抽出部抽出而被卷绕在卷绕部上。在该过程中,在该被印刷薄片的长度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多次重叠进行丝网印刷。下面对第1次和第2次该丝网印刷进行说明。
在第1次中,丝网印刷版被相对配置在可对被印刷薄片进行丝网印刷的位置。刮浆板,沿被印刷薄片的长度方向相对丝网印刷版可滑动。由此,可进行第1次的丝网印刷。被印刷薄片在第1次丝网印刷结束后完成向卷绕部的卷绕。
在第2次中,进行过第1次丝网印刷后的被印刷薄片从卷绕部向抽出部转换。丝网印刷版在所述转换的同时,调换成第2次用的丝网印刷版。被印刷薄片向与所述第1次同样的相同方向以一定的间距送进。在该一定间距的送进过程中,刮浆板与第1次一样相对被印刷薄片进行滑动。由此,在被印刷薄片上进行第2次的丝网印刷。
这样,虽然能在被印刷薄片上进行多次的重叠印刷,但在进行重叠印刷时,要求能在相互的印刷图形中获得精度较好的定位。
在对这样的被印刷薄片进行重叠印刷的场合,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在丝网印刷中,在丝网印刷版相对被印刷薄片为非接触的状态下(脱离接触状态),使刮浆板滑动而将印刷材料复制在被印刷薄片上。因此,在刮浆板的滑动方向上丝网印刷版出现一些歪斜。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印刷图形沿刮浆板的滑动方向复制成有些歪斜的这种印刷图形歪斜。具体地参照图4~图6进行说明。
图4(a)是表示第1次印刷所用的丝网印刷版的俯视图。图4(b)是表示相对刮浆板滑动方向(向右方)的印刷图形歪斜倾向的俯视图。图4(c)是表示相对刮浆板滑动方向(向左方)的印刷图形歪斜倾向的俯视图。图5(a)是表示第2次印刷所用的丝网印刷版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相对刮浆板滑动方向(向右方)印刷图形歪斜倾向的俯视图。图5(c)是表示相对刮浆板滑动方向(向左方)的印刷图形歪斜倾向的俯视图。图6(a)是表示以往的第1次印刷工序的图。图6(b)是表示以往的第2次印刷工序的图。
例如在使用具有印刷图形P1的图4(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7的场合,当将刮浆板滑动方向作成R方向时,印刷图形P2的歪斜倾向就成为图4(b)的状态。反之,当将刮浆板滑动方向作成L方向时,印刷图形P2的歪斜倾向成为图4(c)的状态。即,利用刮浆板的滑动方向来决定印刷图形歪斜的歪斜方向。
另外,在使用具有印刷图形P1的脱离后状态的图形的印刷图形P2的图5(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9的场合,当将刮浆板滑动方向作成R方向时,印刷图形P2的歪斜倾向成为图5(b)的状态。当将刮浆板滑动方向作成L方向时,印刷图形P2的歪斜倾向成为图5(c)的状态。
如图6(a)所示,在从抽出部2送出的被印刷薄片1上,使用图4(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7进行第1次的丝网印刷。这时,刮浆板8的滑动方向为R方向。接着,将被卷绕在卷绕部3上的被印刷薄片1转换至抽出部2。然后,使用图5(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9进行第2次丝网印刷。这时,如图6(b)所示,刮浆板8的滑动方向为R方向。于是,处于互相相反方向歪斜倾向的2个印刷图形P1、P2被重叠印刷。因此,被印刷薄片1成为位置精度低的印刷。
另外,对于图4、5、6所示的印刷的歪斜,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对歪斜状态夸张地进行表示。实际的歪斜与图示的状态相比是轻度的。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作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高精度地进行多次重叠印刷的丝网印刷方法。
发明的概要
在本发明中,为了达到所述目的而作成如下的结构。
也就是说,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是,将规定图形以一定间距丝网印刷在从抽出部抽出而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连续薄片状的被印刷薄片上,并将与所述规定图形对应的其他图形丝网印刷成使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区域与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区域重叠,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刮浆板相对于与所述被印刷薄片相对配设的丝网印刷版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第1次丝网印刷的工序;和将第1次丝网印刷结束、被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被印刷薄片从其被卷绕后状态的终端侧抽出、使刮浆板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下一次的丝网印刷的工序,使刮浆板滑动成:使在第1次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方向与下一次的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方向相一致。
由此,第1次印刷时的印刷图形的歪斜方向与下一次的印刷图形的歪斜方向成为同方向。因此,由于通过正确地进行被印刷薄片移送方向上的定位,使多个印刷图形的歪斜都成为在一致状态下的重叠印刷,故能提高印刷精度。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是,将规定图形以一定的间距丝网印刷在从抽出部抽出并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连续薄片状的被印刷薄片上,并将与所述规定图形对应的其他图形丝网印刷成使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区域与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区域重叠,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刮浆板相对于与所述被印刷薄片相对配设的丝网印刷版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第1次丝网印刷的工序;将第1次的丝网印刷结束、被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被印刷薄片进行相反移送而暂时卷回的工序;和将卷回的所述被印刷薄片再次向与第一次的薄片送进方向送进、并使刮浆板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下一次的丝网印刷的工序,使刮浆板滑动成:使在第1次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方向与下一次的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方向相一致。
由此,在下一次的印刷中,由于上一次的印刷结束而被卷回的被印刷薄片再次向与上一次的相同方向送出,并使刮浆板向与上一次相同的方向滑动,故使在上一次印刷时的印刷图形的歪斜方向与下一次的印刷图形的歪斜方向成为同方向。因此,由于通过正确地进行被印刷薄片移送方向上的定位,使多个印刷图形的歪斜都成为在一致状态的重叠印刷,故能提高印刷精度。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的第1例的说明图,(a)是表示第1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b)是表示第2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的第2例的说明图,(a)是表示第1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b)是表示第2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的第3例的说明图,(a)是表示第1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b)是表示第2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第1次印刷中所用的丝网印刷版和相对刮浆板滑动方向的印刷图形的歪斜倾向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第2次印刷中所用的丝网印刷版和相对刮浆板滑动方向的印刷图形的歪斜倾向的俯视图。
图6是以往的丝网印刷方法的说明图,(a)是表示第1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b)是第2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的第4例的说明图,(a)是表示第1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b)是表示第2次印刷工序的概略主视图和印刷后图形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刮浆板滑动方向的标志被印刷在被印刷薄片上状态的俯视图,(a)是表示在第1次印刷工序中的标志的印刷,(b)是表示在下一次的印刷工序中薄片送进方向与刮浆板滑动方向一致时的情况,(c)表示在下一次的印刷工序中薄片送进方向与刮浆板滑动方向相反时的情况。
发明的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1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的第1例。在图1中,由陶瓷绿色薄片构成的被印刷薄片1被卷绕成滚筒状地载放在抽出部2上。在丝网印刷时,该被印刷薄片1沿着水平移送路径而一边以规定间距送出、一边被卷绕部3卷绕成滚筒状进行回收。被印刷薄片1在该移动途中,接受印刷部4的丝网印刷处理和干燥部5处的干燥处理。
在印刷部4中,在由薄片支承台6接受支承的被印刷薄片1的上方,丝网印刷版7被载放成与薄片表面之间仅具有一点点间隙。并且,使刮浆板8沿薄片长度方向相对丝网印刷版7进行滑动。由此,在被印刷薄片1的表面上进行规定图形的丝网印刷。
这里,在第1次的印刷中,使用图4(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7。这时,刮浆板8向与薄片送出方向相同的R方向滑动。其结果,在被印刷薄片1上以规定的间距印刷有图4(b)所示的歪斜倾向的印刷图形P1。该场合,印刷图形P1例如是电解质遮蔽的印刷图形,并成为在宽度方向轴对称的图形。
当第1次的印刷结束时,卷绕回收在卷绕部3上的被印刷薄片1转换至抽出部2处。并且,进行过第1次印刷后的被印刷薄片1被从抽出部2抽出而与上一次同样地被载放至印刷部4上。另一方面,在印刷部4上载放有图5(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9。然后,被印刷薄片1一边根据图象处理而相对前面的印刷图形P1进行定位,一边进行第2次的丝网印刷。另外,该被印刷薄片1与第1次相同,一边被卷绕部3卷绕成滚筒状,一边进行丝网印刷。另外,该场合,印刷图形P2例如是电极的印刷图形。这里,权利要求1中所说的印刷区域,是用将各印刷图形的最外缘连接起来的线所围住的区域。
该场合如图1(b)所示,相对丝网印刷版9的刮浆板的滑动方向,被设定成与上次的刮浆板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L。因此,在被印刷薄片1上就被印刷有图5(c)所示的歪斜倾向的印刷图形P2。由于该歪斜倾向是与上次的印刷图形P1的歪斜倾向相同,故两印刷图形P1、P2可进行互相不会有较大错位的精度良好的重叠印刷。
[第2例]
如图2(a)所示,与第1例同样,在放置图4(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7的状态下,在每次印刷工序中使刮浆板的滑动方向翻转地进行第1次的丝网印刷。由此,在由陶瓷绿色薄片构成的被印刷薄片1上形成有歪斜倾向依次翻转的印刷图形P 1。该场合,印刷图形P1例如为电解质遮蔽的印刷图形,并在宽度方向呈轴对称。
当第1次的印刷结束时,将卷绕回收在卷绕部3上的滚筒状的被印刷薄片1转换至抽出部2处。并且,进行过第1次印刷后的被印刷薄片1被从抽出部2抽出并与上次同样地载放。而且,在印刷部4上载放有图5(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9。然后,在被印刷薄片1上,一边根据图象处理而相对前面的印刷图形P1进行定位、一边进行印刷图形P2的第2次的丝网印刷。另外,该被印刷薄片1与第1次相同,一边被卷绕部3卷绕成滚筒状、一边进行丝网印刷。另外,在该场合,印刷图形P2例如为电极的印刷图形。这里,权利要求1中所说的印刷区域,是用将各印刷图形的最外缘连接起来的线所围住的区域。
该场合如图2(b)所示,每次刮浆板的滑动,相对丝网印刷版9的刮浆板滑动方向,每印刷图形翻转成与上次的刮浆板滑动方向反方向。因此,在被印刷薄片1上就被依次反复地印刷有图5(b)和(c)所示的歪斜倾向的印刷图形P2。可是,由于该歪斜倾向与上次的印刷图形P1的歪斜倾向为同方向,故两印刷图形P1、P2可进行互相不会有较大错位、精度良好的重叠印刷。
[第3例]
如图3所示,在与第1例相同的载放状态下,使用图4(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7,进行根据刮浆板滑动方向R的第1次的丝网印刷。由此,在由陶瓷绿色薄片构成的被印刷薄片1上,以规定的间距印刷有图4(b)所示的歪斜倾向的印刷图形P1。该场合,印刷图形P1例如为电解质遮蔽的印刷图形。
当第1次的印刷结束时,被卷绕回收在卷绕部3上的滚筒状的被印刷薄片1向反方向送出,并被抽出部2卷绕成滚筒状。接着,被卷回的被印刷薄片1被从抽出部2抽出,并与上次同样地载放在印刷部4上。另外,在印刷部4上载放有图5(a)所示的丝网印刷版9。然后,一边根据图象处理而相对前面的印刷图形P1进行定位,一边进行第2次的丝网印刷。另外,该被印刷薄片1与第1次相同,一边被卷绕部3卷绕成滚筒状,一边进行丝网印刷。另外,该场合,印刷图形P2例如为电极的印刷图形。这里,权利要求2中所说的印刷区域,是用将各印刷图形的最外缘连接起来的线所围住的区域。
该场合,如图3(b)所示,相对丝网印刷版9的刮浆板滑动方向,被设定成与上次的刮浆板滑动方向为同方向R。因此,在被印刷薄片1上就印刷有图5(b)所示歪斜倾向的印刷图形P2。可是,由于使该歪斜倾向与上次的印刷图形P1的歪斜倾向为同方向,故两印刷图形P1、P2可进行互相不会有较大错位、精度良好的重叠印刷。
[第4例]
在所述第1例中,表示了将第1次印刷后的被印刷薄片1的卷绕滚筒转换至在图1中位于印刷机的左侧的抽出部而进行第2次的印刷的状态,然而,也可作成图7(b)那样进行第2次的印刷。
也就是说,如与第1例的图1(a)所示相同的图7(a)所示那样在进行第1次印刷后,将被卷绕部3卷绕成滚筒状的被印刷薄片1从该卷绕的状态下抽出,进行卷绕在原抽出部2侧的滚筒上的送出。该送出如图7(b)所示为L方向,在该送出的途中,由印刷机对被印刷薄片1进行第2次的印刷。
现进行详细叙述,当第1次印刷结束时,进行过第1次印刷后的被印刷薄片1,从卷绕部3抽出并与上次同样地载放在印刷部4上。另一方面,在印刷部4上载放图7(b)所示的丝网印刷版9。然后,被印刷薄片1一边根据图象处理而进行相对前面的印刷图形P1的定位,一边进行第2次丝网印刷。另外,该被印刷薄片1,一边被抽出部2卷绕成滚筒状,一边进行丝网印刷。另外,在该场合,印刷图形P2例如为电极的印刷图形。
该场合,如图7(b)所示,相对丝网印刷版9的刮浆板滑动方向,被设定成与上次的刮浆板滑动方向为同方向R。因此,在被印刷薄片1上就被印刷有图5(b)所示的歪斜倾向的印刷图形P2。由于该歪斜倾向与上次的印刷图形P1的歪斜倾向为同方向,故两印刷图形P1、P2可进行互相不会有较大错位、精度良好的重叠印刷。
在印刷后,经干燥部5进行干燥处理,接着,就被卷绕在抽出部2的滚筒上。
[第5例]
在除了上述各例子的场合外,也可以与被印刷薄片1的印刷区域对应,将表示刮浆板印刷方向的标志M对应地设在所述印刷区域上。
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在印刷第1次的印刷图形时,在该印刷图形的印刷区域的横侧,同时印刷表示该印刷用的刮浆板滑动方向的标志M。这样,通过预先印刷标志M,在下次以后的印刷工序中的印刷,利用图象识别装置等对相对第1次的印刷图形的标志M的位置进行识别。而且,根据该识别结果,使刮浆板的滑动开始位置与有该标志M的位置一致、并使有标志M的一侧成为滑动开始侧进行印刷。
因此,在下次以后的印刷工序中,如图8(b)所示,在相对被印刷薄片1的送出方向位于第1次的印刷图形P的上手侧的位置时,将刮浆板滑动方向作成与被印刷薄片1的送出方向相同。另外,如图8(c)所示,在相对被印刷薄片的送出方向位于第1次的印刷图形的下手侧的位置时,将刮浆板滑动方向作成与被印刷薄片1的送出方向相反。
这样,通过在第1次印刷时预先印刷表示刮浆板滑动方向的标志M,从而在进行下次以后的重叠印刷的场合,自动地读取标志M,可调整成使与第1次的印刷歪斜一致地进行下一次的重叠印刷。尤其如所述第2例那样,在一边改变刮浆板滑动方向、一边进行第1次印刷时的下一次印刷中,操作者就能消除注意该印刷的歪斜等使刮浆板的滑动作成适当方向等的烦杂作业。
另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3次或更多次的重叠印刷。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被印刷薄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是适用于将丝网印刷的各工序至少进行一次以上的印刷方法。
另外,尤其,即使在对被印刷薄片进行不使丝网印刷中歪斜成为问题的其他的印刷(也包括丝网印刷、其他的印刷)的场合,若引用本发明的方法,也适合于本发明。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形态中,是将陶瓷绿色薄片作成被印刷薄片,并表示分别印刷电极和电解质遮蔽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权利要求、以及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的各栏中,对于本发明的丝网印刷方法作为第1次和下一次的意思是,这第1次的印刷工序是本发明在下一次印刷工序之前进行的印刷工序,下一次的印刷工序是本发明在该第1次的印刷工序之后所进行的印刷工序。也就是说,这第1次、下一次,是表示相互的印刷工序的顺序,而不是绝对意思上的印刷的顺序号码,例如,并不是将被印刷薄片在最初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作为第1次的意思。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采用本发明,通过合理地设定各次的被印刷薄片移送方向及刮浆板的滑动方向,将各次的印刷图形的歪斜倾向作成同方向,就能进行精度高的重叠印刷。

Claims (2)

1、一种丝网印刷方法,将规定图形以一定间距丝网印刷在从抽出部抽出并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连续薄片状的被印刷薄片上,并将与所述图形对应的其他图形丝网印刷成使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区域与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区域重叠,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刮浆板相对所述被印刷薄片所配备的丝网印刷版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第1次丝网印刷的工序;和
将第1次丝网印刷结束、被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被印刷薄片从其卷绕后状态的终端侧抽出、使刮浆板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下一次丝网印刷的工序,
使刮浆板滑动成:使在第1次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方向与下一次的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方向相一致。
2、一种丝网印刷方法,将规定图形以一定间距丝网印刷在从抽出部抽出并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连续薄片状的被印刷薄片上,并将与所述图形对应的其他图形丝网印刷成使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区域与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区域重叠,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刮浆板相对所述被印刷薄片所配备的丝网印刷版沿薄片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第1次丝网印刷的工序;
将第1次的丝网印刷结束、被卷绕在卷绕部上的被印刷薄片进行相反移送而暂时卷回的工序;和
将卷回的所述被印刷薄片再次向与第一次的薄片送进方向送进、并使刮浆板沿薄片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进行下一次丝网印刷的工序,
使刮浆板滑动成:使在第1次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规定图形的印刷方向与下一次的丝网印刷中所印刷的所述其他图形的印刷方向相一致。
CN 03104191 2002-02-15 2003-02-13 丝网印刷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7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37882 2002-02-15
JP2002037882A JP3711946B2 (ja) 2002-02-15 2002-02-15 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8115A true CN1438115A (zh) 2003-08-27
CN1241738C CN1241738C (zh) 2006-02-15

Family

ID=27678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041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738C (zh) 2002-02-15 2003-02-13 丝网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711946B2 (zh)
CN (1) CN1241738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505A (zh) * 2015-04-01 2015-07-29 中山市华中思明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有隔油框的丝印设备
CN104859286A (zh) * 2015-05-21 2015-08-26 蚌埠金宇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印刷间距调装置
CN112848723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玻璃扩散板亮度均匀度及画面效果的印刷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7715A (ja) * 2013-08-30 2015-03-16 株式会社桜井グラフィックシステムズ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の印刷位置調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505A (zh) * 2015-04-01 2015-07-29 中山市华中思明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有隔油框的丝印设备
CN104859286A (zh) * 2015-05-21 2015-08-26 蚌埠金宇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丝网印刷间距调装置
CN112848723A (zh) * 2020-12-31 2021-05-28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玻璃扩散板亮度均匀度及画面效果的印刷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1738C (zh) 2006-02-15
JP2003237020A (ja) 2003-08-26
JP3711946B2 (ja) 2005-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69C (zh) 平版报纸印刷机
DE60022240T2 (de) Ausgabeverwal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EP026478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olor printing
CN1960873A (zh) 印版模块和印刷机
DE60110274T2 (de) Verfahren und Printer mit Herstellung von Testmustern bei langen Druckaufträgen
CN1241738C (zh) 丝网印刷方法
WO1999032292A1 (de)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bogen
CN1669895A (zh) 用于冲裁或压制装置的续纸器
CN1172264C (zh) 通过合并背景和字符的模型自动识别纹理背景上的字符
CN109515019A (zh) 一种连续色标套印的调整方法
CN1525504A (zh) 陶瓷电子元件制造方法与凹版印刷法
CN1400097A (zh) 页状印刷材料的流动机械处理装置
CN1040170A (zh) 丝网印刷机的定位系统和网板的晒版及定位装置
EP1211099A3 (de) Verfahren zum digitalen Drucken von zusammengesetzten Dokumenten
EP1300243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der Postition einer bedruckten Papierbahn
EP0865919B1 (de) Vorrichtung zum Abtasten und Biegen von Druckplatten
EP0523673B1 (en)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printing apparatus
CN1611352A (zh) 折叠辅助标记和确定折叠品折叠质量的方法
DE102006046526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srichtung eines Bogenstapels am Anleger einer Bog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2010049945A1 (de) Ermittlungs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Geometriefehler eines Bedruckstoffes
EP07042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utting a pattern in a sheet material
DE10349896B4 (de) Bogendruc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ogendruckmaschine
EP1454743B1 (de) Vorrichtung zur Fokuseinstellung der Belichtungsköpfe in einem Druckplattenbelichter
EP0790537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Zifferblatts
EP0381012A3 (de) Bogenwendevorrich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