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4438A - 地址信息读取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址信息读取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4438A
CN1434438A CN03102793A CN03102793A CN1434438A CN 1434438 A CN1434438 A CN 1434438A CN 03102793 A CN03102793 A CN 03102793A CN 03102793 A CN03102793 A CN 03102793A CN 1434438 A CN1434438 A CN 1434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ddress information
output signal
signal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2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3003C (zh
Inventor
中尾政仁
古宫成
石桥广通
南野顺一
木村直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4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4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30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0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光盘所具有的纹槽包括:由正弦波部位所构成的区域;由使正弦波的一部分反相的部位所构成的第1区域;由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成陡峭的部分所构成的第2区域。通过在光盘半径方向分割的检测器(401、402)对由扫描光盘的纹槽所获得的反射光进行差动检测,求出与第1、第2区域对应的读出信号的积分值(417、418)以及积分值的相加值(422),并根据相加值(422)由判别器(423)判别地址信息。从而实现了即使因各种原因造成地址信息读出信号的质量变差也可以获得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

Description

地址信息读取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利用轨迹纹槽的形状变化保存或者表现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取地址信息的地址信息读取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可擦写光盘的记录轨迹中地址信息的保存方法,周知的有使信号记录用的轨迹纹槽(以下简称为纹槽)摆动,通过改变摆动的频率、相位、振幅保存或者表现地址信息的技术。
图1表示摆动的纹槽的各种形状。纹槽100的摆动只是由正弦波构成。在摆动101中,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上设置了使相位反相的相位反相部。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采用摆动100以及101,通过正弦波的相位是否反相,确定数据的为[0]还是为[1],由此用摆动100以及摆动101表现地址信息。
另外,在图1所示的摆动102中,摆动模样的朝向光盘盘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的行进方向是陡峭的,而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的行进方向是缓慢的。而在摆动103中,摆动模样的朝向光盘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的行进方向是缓慢的,而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的行进方向是陡峭的。此外,在图1中下方表示光盘的内周侧,而上方表示外周侧。专利文献1分别用摆动102以及摆动103表示数据的[0]和[1],用摆动102以及摆动103表现地址信息。
图2(a)表示为再现摆动的形状的读出电路的方框图。另外,图2(b)表示对在光盘上形成的纹槽200扫描的激光光束201的示意图。激光光束201在具有纹槽200的光盘上被反射,反射光202入射到在光盘的半径方向分割的读出电路的检测器203以及204上。与入射到检测器203以及204上的光强度对应的输出传送给差动电路205。差动电路205计算2个输出的差并输出地址读出信号206。这样,如图2(b)所示,获得与纹槽200的形状对应的摆动信号206。此外,检测器203以及204的输出在加法电路207中相加,获得用户数据读出信号208。
【专利文献1】
公开第01/52250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1】
ISOM2001 TECHNICAL DIGEST pp.6-7
从光盘中读出数据时,由于相邻轨迹之间的干涉、光盘的数据面与激光光束之间的倾斜、数据面上的灰尘和伤痕等各种原因会引起读出信号的质量变差。由此引起地址读出信号的质量变差,而不能正确检测地址信息的问题。特别是,采用可记录的光盘装置时,由于不能正确检测到地址信息,甚至有可能出现将已经记录的用户数据误删除的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地址信息读出信号的质量变差也可以获得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出装置。
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从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的、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包括: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上述轨迹纹槽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上述第1区域以及上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步骤、通过对与上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上述正弦波相同频率的第1基准信号、和上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1乘积信号的步骤、通过对与上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上述正弦波的偶数倍频率的第2基准信号、和上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2乘积信号的步骤、通过分别对上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上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求出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步骤、将上述第1积分值以及上述第2积分值相加、从相加值检测地址信息的步骤。
在优选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读出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分别通过具有给定的通过带宽的带通滤波器,并通过比较器将通过带通滤波器的信号2值化的步骤,上述第1基准信号以及上述第2基准信号是2值化信号,求出上述第1积分值以及上述第2积分值的步骤采用EX-OR电路完成。
另外,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包括从上述轨迹纹槽的第1区域以及上述第2区域、求出分别与各自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检测信号以及第2地址检测信号的步骤、根据上述第1地址检测信号以及第2地址检测信号的开眼值,选择根据从上述第1地址检测信号获得的地址信息或者从上述第2地址检测信号获得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包括根据从上述轨迹纹槽读出的用户数据的误码产生状况,选择从上述轨迹纹槽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获得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误码产生状况是上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频度、上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上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位置。
另外,本发明是在计算机中为执行上述任一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中所规定的各步骤的程序,并且保存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另外,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包括: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上述轨迹纹槽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上述第1区域以及上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产生与上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上述正弦波相同频率的第1基准信号、和与上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上述正弦波的偶数倍频率的第2基准信号的信号生成装置;通过对上述第1基准信号和上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1乘积信号、通过对上述第2基准信号和上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2乘积信号、的乘法装置;通过分别对上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上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求出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积分装置;将上述第1积分值以及上述第2积分值相加的加法装置;以及根据上述加法装置的输出判别地址信息的判别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地址信息读出装置进一步包括采样保持上述第1积分值或者上述第2积分值的采样保持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乘法装置包括对上述第1基准信号和上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的第1乘法电路、对上述第2基准信号和上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的第2乘法电路,上述积分装置包括分别对上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上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的第1积分电路和第2积分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包括: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上述轨迹纹槽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上述第1区域以及上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产生与上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上述正弦波相同频率的第1基准信号、和与上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上述正弦波的偶数倍频率的第2基准信号的信号生成装置;通过对上述第1基准信号和上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1乘积信号、通过对上述第2基准信号和上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2乘积信号、的乘法装置;通过分别对上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上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求出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积分装置;根据上述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分别判别第1地址信息以及第2地址信息的地址判别装置;以及对上述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绝对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上述第1地址信息或者上述第2地址信息的选择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包括: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上述轨迹纹槽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上述第1区域以及上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与上述反射光的强度对应的用户数据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从上述用户数据读出信号检测用户数据的误码的误码检测装置;根据上述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上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或者上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选择装置;以及根据上述选择装置的结果、从上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或者上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中获取地址信息的地址检测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包括: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上述轨迹纹槽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上述第1区域以及上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与上述反射光的强度对应的用户数据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从上述用户数据读出信号检测用户数据的误码的误码检测装置;从上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上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中分别获取第1地址信息以及第2地址信息的地址检测装置;以及根据上述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上述第1地址信号或者上述第2地址信号的选择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误码检测装置检测上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频度,检测上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检测上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位置。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规定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光盘的纹槽上的摆动形状的示意图。
图2表示为读出纹槽的形状的读出电路的方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设置在光盘上的纹槽的摆动形状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5表示图4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图6表示图4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图7表示图4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图8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9表示图8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另一例方框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2表示图11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图13表示图11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图14表示图11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图15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6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4实施例的另一例方框图。
图17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8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另一例方框图。
图19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6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0表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方框图。其中:11、12、13、14、15、16-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00、101、102、103、200-纹槽、201-激光光束、202、400-反射光、203、204、401、402-检测器、205-差动电路、206、404-地址读出信号、207-加法电路、208-用户数据读出信号、300-第1区域、301-第2区域、302-区域、411-第1信号生成电路、412-第2信号生成电路、409-第1乘法电路、410-第2乘法电路、429-第1门限生成电路、429-第2门限生成电路、415-第1积分电路、416-第2积分电路、419、803-采样保持电路、421、805-加法电路、423、806-地址判定电路、800-信号生成电路、801-乘法电路、808-门限生成电路、802-积分电路、1700-读出电路、1701-串误差检测电路、1702-选择电路、1708-地址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光盘的纹槽形状。图3表示在光盘的数据面上形成的纹槽的平面形状的示意图,本发明所使用的光盘,具有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摆动、并形成螺旋状的纹槽。
纹槽包含区域302、第1区域300、第2区域301。在区域302中,其摆动模样只是由正弦波构成。第1区域300包含由正弦波构成摆动模样的部分和使正弦波的相位反相的部分。在第2区域301中,由摆动模样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光盘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的行进方向成陡峭状那样形成的摆动所构成。采用该第1区域300和第2区域301表现地址信息,在第1区域300和第2区域301中保存相同的地址信息。
图3的上部表示在第1区域300和第2区域301中表示地址信息的[0]的纹槽的一例,图3的下部表示在第1区域300和第2区域301中表示地址信息的[1]的纹槽的一例。在2个纹槽的第1区域300中,箭头指出的部分的正弦波相位与其它部分反相。在图3中,该相位反相的部分在第1区域300的前半部分时相当于数据[1],而在第1区域300的后半部分时相当于数据[0]。也就是说,根据相位反相的部分在第1区域300的位置表现数据[1]和数据[0]。
另外,在第2区域301中,根据摆动模样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光盘外周的偏移是否陡峭表现数据[0]和数据[1]。在图3中下方表示光盘的内周侧,而上方表示外周侧。因此,在图3中,摆动模样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陡峭、而朝向光盘外周的偏移缓慢时与数据[0]对应,摆动模样朝向光盘外周的偏移陡峭、而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缓慢时与数据[1]对应。根据这样的摆动形状,从光盘上获得的地址读出信号的信号波形的上升沿也与摆动模样对应,成为陡峭或者缓慢。
如以下所述那样,对从光盘上获得的反射光进行信号处理,通过对所获得的地址读出信号积分,可以检测出第1区域300以及第2区域301表示的数据[0]和数据[1]。
此外,虽然在图中没有特别画出,在第1区域300之前形成有为取得同步的SYNC标记,以该SYNC标记为基准可以确定各区域的开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另外,从光盘读出用户数据时,由于数据面与激光光束之间的倾斜、数据面上的灰尘和伤痕等原因引起用户数据读出信号变差。其结果,用户数据出现误码。为了防止这样的用户数据的误码,一般将进行了误码校正后的用户数据记录到光盘上,读出时采用该数据进行误码校正处理,可以对所产生的误码进行校正。
(第1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出装置中,从光盘的纹槽的第1区域300和第2区域301获得的信号分别独立进行乘法、积分运算,对各个积分值相加,检测地址信息。
图4表示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1的方框图。另外,图5、图6以及图7表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1的各部中获得的信号波形图。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1包括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分割的检测器401、402、差动电路403。照射到光盘的纹槽上的激光光束的反射光401,由检测器401以及402接收,在差动电路403中,通过计算检测器401以及402的输出差,获得与摆动形状相应的地址读出信号404。如图5所示,地址读出信号404包含在光盘的纹槽中形成的分别从第1区域300以及第2区域301获得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在图5中,地址读出信号404由2个表示,在上面的地址读出信号404中,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表示数据[1],在下面的地址读出信号404中,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表示数据[0]。如图5所示,从在光盘的纹槽中形成的区域302获得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另外,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包含与设置在光盘的纹槽中的摆动形状对应的信号波形。具体讲,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由包含正弦波所构成的部分和正弦波相位反相的部分的信号波形所构成。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由具有相对于行进方向成陡峭上升沿、或者缓慢上升沿的部分的信号波形构成。
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1包括第1乘法电路409、第1信号生成电路411、第2乘法电路410、第2信号生成电路412、第1积分电路415以及第2积分电路416。
第1乘法电路409和第2乘法电路410并联连接在差动电路403上,包含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以及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的地址读出信号404,同时向第1乘法电路409和第2乘法电路410输出。为此,第1乘法电路409和第2乘法电路410分别接收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以及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进行运算。但是,如以下所述,分别接收第1乘法电路409和第2乘法电路410的输出的第1积分电路415以及第2积分电路416,只是在分别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期间进行积分运算。换言之,第1乘法电路409和第2乘法电路410进行的运算对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以外的地址信息的读出没有影响。为此,在以下中第1乘法电路409和第2乘法电路410只说明对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分别进行处理时的情况。
第1乘法电路409将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1信号生成电路411所产生的输出信号407进行乘法运算,获得第1乘法电路409的输出信号413。如图5和图6所示,第1信号生成电路411所产生的输出信号407是与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同相或者反相进行相位同步、具有和地址读出信号431相同频率的基准信号。输出信号407在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期间的前半与后半之间处相位反相。
第1乘法电路409的输出信号413在第1积分电路415中进行积分,从第1积分电路415输出第1积分值417。通过设置控制第1积分电路415的开关424的第1门限生成电路428,使第1积分电路415只对由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产生的输出信号413进行积分。如图5所示,在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期间,第1门限生成电路428输出控制信号426,打开开关424,使第1积分电路415对输出信号413进行积分。而在不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时,不输出控制信号426,闭合开关424。因此,在不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时,第1积分电路415被复位,其积分值为零。通过这样的动作,第1积分电路415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1积分值417。
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表示数据[0]时,第1积分值41 7为正值,而表示数据[1]时,第1积分值417为负值。
第2乘法电路410和第2积分电路416对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进行和上述同样的运算。具体讲,第2乘法电路410将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和第2信号生成电路412所产生的输出信号408进行乘法运算,输出信号414。如图5和图7所示,第2信号生成电路412所产生的输出信号408其频率是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的频率的2倍,其零交叉点与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一致,进行相位同步。在此,输出信号414,虽然其频率是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的2倍,但只要是偶数倍的频率即可,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相同。
第2乘法电路410的输出信号414在第2积分电路416中进行积分,从第2积分电路416输出第2积分值418。通过设置控制第2积分电路416的开关425的第2门限生成电路429,使第2积分电路416只对由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产生的输出信号414进行积分。如图5所示,在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期间,第2门限生成电路429输出控制信号427,打开开关425,使第2积分电路416对输出信号414进行积分。而在不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时,不输出控制信号427,闭合开关425。因此,在不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时,第2积分电路416被复位,其积分值为零。通过这样的动作,第2积分电路416输出如图5和图7所示的第2积分值418。
如图7所示,当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表示数据[0]时,第2积分值418为正值,而表示数据[1]时,第2积分值418为负值。
图4所示,第1积分电路415的第1积分值417在采样保持电路419被保持。采样保持电路419直到从第2积分电路416输出第2积分值418为止保持第第1积分值417。采样保持电路419的输出信号420在加法电路421中与第2积分电路416的第2积分值418相加,产生相加信号422。这样,将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积分值和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积分值406相加。在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结束时,判别地址信息的地址判别电路423判别相加信号422是表示数据[0]的信号还是表示数据[1]的信号。这样,可以获得由纹槽的摆动形状所表示的地址信息。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由具有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正弦波所构成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300、和具有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向外周的偏移成陡峭的部分所构成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301,从在第1区域300和第2区域301中记录相同的地址信息的光盘中读出地址信号。对于这样的光盘,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对根据第1区域300以及第2区域301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积分后,进行检测,获得第1积分值417以及第2积分值418。然后,通过对第1积分值417和第2积分值418相加,作为判别地址信息的信号。因第1积分值417和第2积分值418相加后的信号成分增加了6db,而噪声成分只增加了3db,因此信噪比增加了3db,可以正确判别地址,提高判别能力。另外,地址信息的检测误码,是由于通过对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积分所获得的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绝对值因应力的影响变小而产生的。但是,通过将第1积分值417和第2积分值418相加,从相加值获取地址信息,可以更加确切地获取地址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光盘在第1区域300中由具有相位反相地部分的正弦波构成摆动形状,在第2区域301中由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向外周的偏移成陡峭的部分构成摆动形状。但是,摆动形状也可以相反,这时,采样保持电路419设置在第2积分电路416的后段,可以正确对2个区域所对应的积分值相加。另外,第1区域300和第2区域301的摆动形状与数据[0]和[1]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相反。
(第2实施例)
图8表示本发明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出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方框图。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2对于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采用相同的乘法电路以及积分电路。和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
如图8所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2包括信号生成电路800、乘法电路801、积分电路802、采样保持电路803、加法电路805以及地址判别电路806。图9表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2的各部中的信号波形。
和第1实施例相同,由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分割的检测器401和402、差动电路403获得的与纹槽形状对应的地址读出信号404,如图5所示包含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
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从差动电路403输出时,信号生成电路800,和第1实施例相同,输出与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同相或者反相进行相位同步,具有与地址读出信号431相同频率的基准信号407。该基准信号407和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在乘法电路801中相乘,相乘后的信号被输出到积分电路802中。积分电路802根据门限生成电路808输出的控制信号807(图9),在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期间进行积分。然后,第1积分值417由采样保持电路803保持。
然后,当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从差动电路403输出时,信号生成电路800,输出其频率是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的2倍、与地址读出信号431相位同步的基准信号408。该基准信号408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在乘法电路801中相乘,相乘后的信号被输出到积分电路802中。积分电路802根据门限生成电路808输出的控制信号807(图9),在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期间进行积分,输出第2积分值418。第2积分值418不输入到采样保持电路803,直接输入到加法电路805中。
这时从采样保持电路803同时将第1积分值417输入到加法电路805中,将第1积分值417与第2积分值相加,获得相加信号422。地址判别电路806判别相加信号422是数据[0]还是数据[1],产生根据判别结果的地址信息。
如图9所示,门限生成电路808在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之外的期间,控制信号807关断,开关804闭合。这样可以将积分电路802的输出复位。
这样,依据本实施例,分别只需要1个乘法电路以及积分电路,可以简化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2的构成。
图10表示本实施例的另一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2’的方框图。
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2’包括信号生成电路800、乘法电路801、采样保持开关1001、积分电路1000以及地址判别电路1003。
当从第1差动电路403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时,信号生成电路800,和第1实施例相同,输出与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同相或者反相进行相位同步,具有与地址读出信号431相同频率的基准信号407。该基准信号407和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在乘法电路801中相乘,相乘后的信号通过采样保持开关1001被输入到积分电路1000中。积分电路对该相乘信号积分。此外,积分电路1000根据门限生成电路1007输出的控制信号1004控制开关1002。如图9所示,在开始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直到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输出结束为止的期间,从门限生成电路1007输出使积分电路1000进行积分运算的控制信号1004。
从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输出结束后,到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输出开始为止的期间,根据门限生成电路1006所输出的控制信号1005,打开采样保持开关1001。这样,由正弦波构成地址读出信号即使输入到乘法电路801,该相乘信号也不会输入到积分电路1000。另外,在积分电路1000中,虽然是根据控制信号1004进行积分,这时由于采样保持开关1001被打开,在积分电路上没有信号输入。为此,积分电路100在该期间保持第1积分值417。
然后,当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从差动电路403输出时,信号生成电路800,输出其频率是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的2倍、与地址读出信号431相位同步的基准信号408。该基准信号408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在乘法电路801中相乘,相乘后的信号通过采样保持开关1001被输入到积分电路1000中。积分电路1000对所输入的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相乘信号进行积分。这时,由于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第1积分值417被保持在积分电路1000中,积分电路1000是在第1积分值417的基础上加上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第2积分值418。因此,积分电路的输出是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第1积分值417和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第2积分值418之和。
地址判别电路1003在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输出结束时,根据积分电路1000的积分值判别是数据[0]还是数据[1],产生根据判别结果的地址信息。
然后,如图9所示,控制信号被断开,开关1002闭合,这样将积分电路1000复位。
(第3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地址读出信号生成所希望的2值化信号,对该2值化信号进行相乘和积分,然后分别对积分值相加,检测出地址信息。
图11表示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3的方框图。另外,图12、图13、图14表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3的各部中获得的信号波形图。
在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3中,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通过第1带通滤波器(BPF)1101。这时频带被限制,经过频带限制后的地址读出信号1102被输入到比较器1103中。比较器1103根据频带限制后的地址读出信号1102产生2值化信号1104,并将2值化信号输出到EX-OR电路(异或电路)1107中。
如图13所示,第1脉冲生成电路1105产生与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同相或者反相取得相位同步,具有与地址读出信号431相同频率的基准信号的2值化脉冲信号1106。2值化脉冲信号1106在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期间的前半与后半之间处相位反相。
2值化信号1104和2值化脉冲信号1106被输入到EX-OR电路1107中。在2值运算中,EX-OR电路1107具有乘法电路的功能。EX-OR电路1107的输出信号1108在第1积分电路1117中进行积分,从第1积分电路1117输出第1积分值1119。设置控制第1积分电路1117的开关1126的第1门限生成电路1130,使第1积分电路1117只对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所产生的输出信号1108进行积分运算。如图12所示,在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期间,第1门限生成电路输出控制信号1128,打开开关1126,使第1积分电路117对输出信号1108进行积分。而在不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时,不输出控制信号1128,闭合开关1126。因此,在不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时,第1积分电路1117被复位,其积分值为零。通过这样的动作,第1积分电路1117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输出信号1119。
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表示数据[0]时,第1积分值1119为正值,而表示数据[1]时,第1积分值1119为负值。
第2EX-OR电路1115和第2积分电路1118对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进行和上述同样的运算。具体讲,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通过第2带通滤波器(BPF)1109,产生2倍高频波成分信号1110。该2倍高频波成分信号1110被输入到比较器1111中。比较器1111输出的2值化信号1112,被输入到EX-OR电路(异或电路)1115中。EX-OR电路1115对2值化信号1112、和从第2脉冲生成电路1113获得的输出信号1114进行异或运算,获得输出信号1116。如图12以及图14所示,第2脉冲生成电路1113的输出信号1114是其频率是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的频率的2倍,与地址读出信号431的相位同步的基准信号的2值化信号。
EX-OR电路1115的输出信号1116在第2积分电路1118中进行积分,从第2积分电路1118输出第2积分值1120。设置控制第2积分电路1118的开关1127的第1门限生成电路1131,使第2积分电路1118只对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所产生的输出信号1116进行积分运算。如图12所示,在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期间,第2门限生成电路1131输出控制信号1129,打开开关1127,使第2积分电路1118对输出信号1116进行积分。而在不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时,不输出控制信号1129,闭合开关1127。因此,在不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时,第2积分电路1118被复位,其积分值为零。通过这样的动作,第2积分电路1118输出如图14所示的输出信号1120。
如图14所示,当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表示数据[0]时,输出信号1120为正值,而表示数据[1]时,输出信号1120为负值。
图11所示,第1积分电路1117的输出信号1119在采样保持电路1121被保持。采样保持电路1121的输出信号1122在加法电路1123中与第2积分电路1118的输出信号1120相加,产生相加信号1125。这样,将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积分值和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积分值406相加。在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结束时,判别地址信息的地址判别电路1125判别相加信号1124是表示数据[0]的信号还是表示数据[1]的信号。这样,可以获得由纹槽的摆动形状所表示的地址信息。
这样,依据本实施例,由于在比较器中先将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2值化之后进行积分,实施检测,所以即使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振幅变动,也可以稳定进行积分。另外,由于EX-OR电路可以作为乘法电路使用,可以使电路简单。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第1积分电路1117和第2积分电路1118由模拟电路构成,也可以采用数字电路构成。另外,从第2地址读出信号中虽然检测出2倍高频波成分,也可以检测其它高次高频成分。进一步,虽然是将第1积分值1119和第2积分值1120直接相加,也可以使一方的信号或者两方信号通过加权电路,对第1积分值1119和/或者第2积分值1120加权后进行相加。
(第4实施例)
在第1到第3实施例中,进行可以对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相加的处理,根据相加值判别地址。对此,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中那一个读出信号所获得的地址信息的可靠性高,采用可靠性高的地址读出信号获取地址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对分别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获取的地址检测信号的开眼值进行评价,根据开眼值,选择第1地址读出信号或者第2地址读出信号。
首先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地址检测信号以及开眼值。
地址检测信号是指在对图6所示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以及图7所示的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积分后获得的第1积分值417以及第2积分值418中用箭头表示的、在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输出结束时所检测出的值。实际上,由于在地址检测电路中混入有噪声,所以根据地址检测信号的绝对值可以改变所检测的地址信息的可靠性,绝对值越大地址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一边,对应于数据[0]和[1]变化的读出信号的波形成为眼模样,而对应于数据[0]和[1]的振幅差则称为开眼(eye open)。在此,将地址检测信号的绝对值称为开眼值。
如果采用某种方法可以测定地址检测信号的开眼值,在根据纹槽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获得的地址信息和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地址信息中,如果选择根据开眼值大的检测信号获得的地址信息,可以获得可靠性更高的地址信息。这时,地址信息可以按每一比特测定其开眼值,选择每一比特的信息,也可以按每一给定区域(例如多个地址信息比特构成地址块)通过统计开眼值的平均值、方均值、最小值等,可以选择可靠性更高的地址信息。另外,也可以根据过去的开眼值的统计值,确定为如下选择的地址信息。
如图3所示,在读出在设置在光盘上的纹槽的第1区域300以及第2区域301中形成的摆动所产生的地址信息时,简单说明开口值产生差的具体例。
首先,考察由于在光盘的表面上粘附了尘埃粒子而引起的小规模缺陷的情况。在第1区域300中,相位反相的部分短,并且第1区域300本身也短。为此,如果该缺陷正好在第1区域300上,将遮挡读出光束。这样在第1区域300中的地址检测信号的开眼值会极度变差。另一方面,在第2区域301中,地址信息分散保存在较长的范围。为此,即使缺陷在第2区域上存在,其影响也是一部分,对开眼值的影响小。
对此,如果象在光盘的数据面上粘附的指纹等那样,在较宽范围对光束遮蔽而减弱的缺陷,地址信息分散的第2区域301更容易受到影响,地址检测信号地开眼值变差。
此外,地址检测信号优选使积分电路具有适当的增益,并以当输入理想的信号时的地址检测信号进行归一化。
以下,参照图15,说明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图15表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的方框图,和第1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1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如在第1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第1积分电路415输出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的第1积分值417。第1地址判别电路1500接收第1积分值417,在积分期间结束时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的输出结束时的值作为第1地址检测信号,并根据其极性判定第1地址信息。也就是说,确定是数据[0]还是数据[1]。然后,所确定的地址信息输出给地址选择电路1502。另外,第1地址检测信号的绝对值作为第1开眼值输出给地址选择电路1502。
第2积分电路416同样输出根据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的第2积分值418。第2地址判别电路1501接收第2积分值418,在积分期间结束时的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输出结束时的值作为第2地址检测信号,并根据其极性判定第2地址信息。然后,所确定的地址信息输出给地址选择电路1502。另外,第2地址检测信号的绝对值作为第2开眼值输出给地址选择电路1502。
地址选择电路1502对第1开眼值和第2开眼值进行比较,选择值大的地址信息作为可靠性更高的数据。这样,可以按地址信息的每1比特选择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如上所述,保存在第2区域301中的地址信息抗尘埃等缺陷的能力强,而保存在第1区域300中的地址信息抗指纹等缺陷的能力强。为此,依据本实施例,无论是尘埃还是指纹产生的污染,都可以或者高可靠性的地址信息。
此外,第1地址判别电路1500以及第2地址判别电路也可以不向地址选择电路1502输出第1以及第2地址检测信号的开眼值,而输出采用基准信号对第1以及第2地址检测信号的开眼值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之后的第1以及第2开眼率。
在上述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中,虽然是按比特对地址信息进行比较,也可以按每个地址块选择从第1区域300读出的地址信息和从第2区域301读出的地址信息。图16表示对图15所示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的构成一部分变更后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的构成的方框图。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是在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第1地址缓冲器1600、第2地址缓冲器1601、统计值运算电路1602。
地址判别电路1500将第1开眼值输出给统计值运算电路1602,将第1地址信息输出给地址缓冲器1600。地址缓冲器1600保存1地址块的第1地址信息,所保存的第1地址信息在地址块结束时一起输出给地址选择电路1603。同样,地址判别电路1501将第1开眼值输出给统计值运算电路1602,将第1地址信息输出给地址缓冲器1601。地址缓冲器1601保存1地址块的第2地址信息,所保存的第2地址信息在地址块结束时一起输出给地址选择电路1603。
统计值运算电路1602分别计算1地址块期间所输入的第1以及第2开眼值的所有比特的平均值,在地址块结束时,向地址选择电路1603输出为选择开眼值的平均值大的一方的地址信息的选择信号。地址选择电路1603根据选择信号,选择第1地址信息或者第2地址信息。这样,对于每个地址块,始终可以选择读出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
另外,根据过去的开眼值选择地址信息时,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4’也可以不包括第1地址缓冲器1600和第2地址缓冲器1601。这时,第1地址判别电路1500以及第2地址判别电路1501将各比特的第1地址信息和第2地址信息依次输入给地址选择电路1603。统计值运算电路1602,分别计算过去给定范围中的第1以及第2开眼值的平均值,向地址选择电路1603输出为选择开眼值的平均值大的一方的地址信息的选择信号。地址选择电路1603根据选择信号,选择依次传送来的第1地址信息或者第2地址信息中的任一个。
此外,统计制运算电路1602,也可以不采用第1以及第2开眼值的平均值,而采用方均值或者最小值等,确定要选择的地址信息。
(第5实施例)
以下,说明依据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以及地址信息读出方法。首先,参照图2,说明地址读出信号和用户数据读出信号之间的关系。用户数据读出信号208通过采用加法电路207对由2各检测器203以及204的输出相加获得,作为用户数据与设置在纹槽上的比特和标记所所产生的反射光的强弱对应。如上所述,地址读出信号206由于也是由检测器203以及204的输出信号生成,如果用户数据读出信号变差,地址读出信号也会变差。也就是说,根据用户数据的误码产生状况,可以推测地址读出信号的质量。
当出现在用户数据中连续发生误码的串误码时,当地址信息的所有存储区域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时,所读出的地址信息的可靠性也不可能高。串误码的发生频度越高,地址信息的所有存储区域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的可能性也越高。另外,所产生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越长,地址信息的所有存储区域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的可能性也越高。进一步,保存地址信息的区域越小,地址信息的所有存储区域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的可能性也越高。
在图3的示意图中,第1区域300是集中在比较短的区域保存地址信息,而第2区域301分散在比较长的区域保存地址信息。为此,串误码的发生频度越高,第1区域的所有部位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的可能性,就要比第2区域的所有部位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的可能性高。另外,所产生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越长,第1区域的所有部位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的可能性,也要比第2区域的所有部位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的可能性高。
因此,当所产生的串误码的发生频度高时,与从第1区域300读出的第1地址信息相比,从第2区域301读出的第2地址信息容易获得稳定的地址信息。另外,所产生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长时,与从第1区域300读出的第1地址信息相比,从第2区域301读出的第2地址信息容易获得稳定的地址信息,这时只要选择从第2区域301读出的第2地址信息即可。
与此相反,在串误码比较少的状态下,可以利用从第1区域300读出的第1地址信息。由于集中在比较短的区域记录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读出。
当串误码的发生位置可以特定时,可以进一步进行有效的选择。当第1区域300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时,只要选择从第2区域301读出的第2地址信息即可。另外,即使第1区域300的所有部位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不重叠,而超过给定比率的第1区域300与串误码的发生位置重叠时,也是要选择从第2区域301读出的第2地址信息即可。
串误码的检测,通过对校正前的用户数据和校正后的用户数据进行比较进行,也可以在误码校正时进行。进一步,例如象对积符号反复解密时所采用的消失信息那样,表示串误码发生的可能性高的场所的信息如果可以使用,该信息可以作为串误码的发生场所使用。
此外,在用户数据中实施了交错处理时,只要利用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物理连续性,定义串误码即可。在某一区间集中发生的随机误码,也可以被认作为串误码。
另外,也可以不等到误码校正,通过检测用户数据读出信号的包络线的下降沿以及其长度,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串误码的程度以及长度。该方法,与采用误码校正编码的情况相比,虽然精度差一些,但对于没有记录用户数据的区域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串误码。当用户数据没有记录时,从地址读出信号的状态也可以把握发生误码的可能性。
以下,参照图17,说明本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5。图17表示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5的方框图。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5包括读出电路1700、串误码检测电路1701、选择电路1702以及地址检测电路1708。地址检测电路1708包含信号生成电路1703、乘法电路1704、门限生成电路1705、积分电路1706。
在读出电路1700中,从差动电路403输出具有与纹槽形状对应的信号波形的地址读出信号,从加法电路441输出用户数据读出信号。串误码检测电路1701结合搜用户数据读出信号,检测串误码的发生频度和所产生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将这些检测结果输出给选择电路1702。串误码的发生频度和串误码的平均长度的检测,利用在用户数据中实施的误码校正符号,可以通过比较校正前和校正后的用户数据进行,也可以在误码校正处理执行时进行,也可以采用在误码校正处理执行时表示所采用的串误码发生可能性高的场所的标志位。另外,也可以通过检测用户数据读出信号的包络线的下降沿进行检测。
选择电路1702,当串误码发生频度比给定值大时,或者串误码的平均长度比给定值大时,向信号生成电路1703以及门限生成电路1705输出选择从第2区域301获得的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信号。这之外,向信号生成电路1703以及门限生成电路1705输出选择从第1区域300获得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的信号。
信号生成电路1703根据选择电路1702输出的信号,当选择第1地址读出信号时,产生与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同相或者反相获取相位同步、具有和地址读出信号431相同频率的基准信号。又当选择第2地址读出信号时,产生其频率是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431的2倍、使其零交叉点一致、与地址读出信号431相位同步的基准信号。
乘法电路1704计算从信号生成电路1703接收到的基准信号和从差动电路403接收到的地址读出信号之积,并将乘积信号输出给积分电路1706。
门限生成电路1705,根据选择电路1702输出的信号,当选择第1地址读出信号时,在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的期间,输出使开关1709打开的第1门限信号,在积分电路1706中进行积分运算,当选择第2地址读出信号时,在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期间,输出使开关1709打开的第2门限信号,在积分电路1706中进行积分运算。
积分电路1706,在输出第1或者第2门限信号的期间,对从乘法电路1704接收到的乘积信号进行积分。然后,将积分期间结束时的值作为地址检测信号向地址判别电路1707输出。地址判别电路1707根据地址检测信号的极性确定地址信息,并输出。
此外,乘法电路1704选择性接收第1基准信号和第2基准信号中的任一个,而从差动电路403接收第1地址读出信号405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406两方。为此,出现为求出乘积信号的不适当的基准信号与地址读出信号之间的组合。例如,第2基准信号和第1地址读出信号之积的乘积信号也从乘法电路1704输出。但是,在积分电路1706中,通过控制门限生成电路1705,只根据选择电路1702所选择的地址读出信号选择对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而对不适当的基准信号与地址读出信号之间的组合之积的乘积信号不会进行积分运算。因此,可以只读出由选择电路1702确定的地址读出信号的地址信息。
这样,依据本实施例,在考虑串误码的发生状况下,可以从光盘中读出可靠性更高的地址信息。
此外,串误码检测电路1701也可以针对光盘的纹槽的每个给定区域或者每个给定期间进行串误码的检测。另外,串误码检测电路1701在第1区域300中检测到串误码发生时,只要向选择电路1702输出选择第2区域301的检测结果即可。
在图17所示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5中,根据串误码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选择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但是,也可以检测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两方,在检测之后选择任一检测结果。
图18表示这样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5’的方框图。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5’包括分别检测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第1地址检测电路1708a以及第2地址检测电路1708b、地址选择电路1800。
第1地址检测电路1708a包括图4所示的第1信号产生电路411、乘法电路409、积分电路415以及门限生成电路428,检测第1地址读出信号,向地址选择电路1800输出第1地址读出信号。同样,第2地址检测电路1708b检测第2地址读出信号,向地址选择电路1800输出第2地址读出信号。
地址选择电路1800,当串误码发生频度比给定值大时,或者串误码的平均长度比给定值大时,选择第2地址检测电路1708b输出的地址信息,这之外,选择从第1地址检测电路1708a输出的地址信息。
此外,即使串误码发生频度以及平均长度足够小,从第2区域301中读出的地址信息比第1区域300中读出的地址信息可靠性高时,串误码检测电路1701也可以始终输出选择从第2区域301中读出的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检测结果。
(第6实施例)
在第1、第2、第4以及第5实施例中,地址读出信号直接以模拟信号进行运算处理。但是,在这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地址信号变换成多比特的数字信号后进行运算处理。
图19表示在第1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1中进行是自信号处理所构成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6的方框图。
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6,由检测器401以及402接收从光盘反射的激光光束。在差动电路403中计算检测器401以及402的输出差,从差动电路403输出地址读出信号404。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6包括A/D转换器1900,将地址读出信号404变换成多比特数字信号。这样获得数字信号1901。在此,A/D转换器1900的采样频率,例如为22MHz,产生7比特的数字信号。采样频率以及比特值也可以是其它值。
在地址信息读出装置16中,数字信号1901通过第1带通滤波器(BPF)1921。这时频带被限制,经过频带限制后的地址读出信号1902被输入到第1乘法电路1904中。第1信号生成电路1919的输出信号1903是与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同相或者反相进行相位同步、具有和地址读出信号相同频率的基准信号。
第1乘法电路1904计算输出信号1903和数字信号1902的乘积,向第1积分检测电路1906输出乘积信号1905。第1积分检测电路1906,通过从第1门限生成电路1923获得的门限信号1925,只对在输出从第1区域300中获得的第1读出信号期间的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该积分,根据采样时钟求出,获得第1积分值1907。
另外,数字信号1901通过第2带通滤波器(BPF)1922。这样获得2倍高频波成分信号1908,被输入到第2乘法电路1910中。第2信号生成电路1920的输出信号1909是其频率是正弦波的地址读出信号的频率的2倍,与地址读出信号的相位同步的基准信号。
第2乘法电路1910计算输出信号1909和2倍高频成分信号1908的乘积,向第2积分检测电路1912输出乘积信号1911。第2积分检测电路1912,通过从第2门限生成电路1924获得的门限信号1926,只对在输出从第2区域301中获得的第2读出信号期间的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该积分,在每个采样时钟累积求出,获得第2积分值1913。
第1积分值1907以及第2积分值1913分别由第1加权电路1914和第2加权电路1915进行加权,由加法电路1916进行相加。在此,第1加权电路1914和第2加权电路1915用来使根据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第1积分值1907以及第2积分值1913相等。但是,也可以由第1加权电路1914和第2加权电路1915分别任意设定加权。
地址判别电路1017根据加法电路1916的输出极性判别是数据[0]还是[1]。
这样,通过采用数字电路构成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可以降低在模拟电路中由于部件的个体差(温度特性以及性能的分散)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实现能读出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如上所述,采用这样的数字电路的构成也可以适用于第1、第2、第4以及第5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中。
(第7实施例)
第1到第6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适合用于从光盘中读出信息、或者向光盘记录信息的光盘装置中。
图20表示光盘装置的一例的方框图。光盘装置17包括使光盘2001转动的主轴电机2007、伺服电路2008、光检测器2002、用户数据读出电路2003、地址信息读出装置2006。光检测器2002包括发射为从光盘读取信息的激光光束的发光元件、为检测反射光的检测器。光盘装置17要进行记录时,进一步包括记录用的激光元件等。用户数据读出电路2003根据从光检测器2002的检测器输出的输出信号,获得用户数据读出信号。用户数据读出信号在经过解调电路2004以及误码校正电路2005后被变换成用户数据。
地址信息读出装置2006可以采用上述第1到第6实施例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中的任一个。但是,图2所示的检测器203、204、图8所示的检测器401、402等作为上述光检测器2002的检测器被组装在光检测器中。从地址信息读出装置2006获得的地址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光盘装置17整体的系统控制器2009中。
依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始终可以通过地址信息读出装置获得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为此,即使在光盘上粘附了尘埃、或者在光盘上出现了伤痕,根据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也可以在正确地址上进行数据的写入/读出。
此外,在上述第1到第6实施例中虽然没有特别在图中画出,在第1到第6实施例中说明的地址信号的读出方法的流程,可以采用由电子部件等构成的电路在硬件上实现,也可以由微机或者在光盘装置的主机实现。由微机或者主机执行时,可以将为执行上述流程的可以由计算机读取的程序(软件)保存到EEPROM或者RAM等信息存储介质中。
依据本发明,即使由于相邻轨迹之间的干涉、光盘的数据面与激光光束之间的倾斜、数据面上的灰尘和伤痕等各种原因会引起读出信号的质量变差,也可以获得能获得可靠性高的地址信息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出装置。

Claims (22)

1.一种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并从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所述轨迹纹槽所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步骤;
通过对与所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所述正弦波相同频率的第1基准信号、和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1乘积信号的步骤;
通过对与所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所述正弦波的偶数倍频率的第2基准信号、和所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求出第2乘积信号的步骤;
通过分别对所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所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求出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第1积分值以及所述第2积分值相加、并从相加值中检测地址信息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分别通过具有给定的通过带宽的带通滤波器,并通过比较器将通过带通滤波器的信号2值化的步骤,
所述第1基准信号以及所述第2基准信号是2值化信号,采用EX-OR电路来完成求出所述第1积分值以及所述第2积分值的步骤。
3.一种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并从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所述轨迹纹槽的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中、求出分别与各自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检测信号以及第2地址检测信号的步骤;和
根据所述第1地址检测信号以及第2地址检测信号的开眼值,选择由所述第1地址检测信号所获得的地址信息或者由所述第2地址检测信号所获得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4.一种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并从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从所述轨迹纹槽读出的用户数据的误码产生状况,选择从所述轨迹纹槽的第1区域或第2区域获得的地址信息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产生状况是指所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频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产生状况是指所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产生状况是指所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位置。
8.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方法中所规定的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保存有权利要求8所规定的程序。
10.一种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并从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所述轨迹纹槽所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
产生与所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所述正弦波相同频率的第1基准信号、和与所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所述正弦波的偶数倍频率的第2基准信号的信号生成装置;
通过对所述第1基准信号和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而求出第1乘积信号、并通过对所述第2基准信号和所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而求出第2乘积信号的乘法装置;
通过分别对所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所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求出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积分装置;
将所述第1积分值以及所述第2积分值相加的加法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判别地址信息的判别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保持所述第1积分值或者所述第2积分值的采样保持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法装置包括:对所述第1基准信号和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的第1乘法电路;和对所述第2基准信号和所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的第2乘法电路,
所述积分装置包括:分别对所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所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的第1积分电路和第2积分电路。
13.一种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并从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所述轨迹纹槽所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
产生与所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所述正弦波相同频率的第1基准信号、和与所述正弦波相位同步的、具有与所述正弦波的偶数倍频率的第2基准信号的信号生成装置;
通过对所述第1基准信号和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而求出第1乘积信号、并通过对所述第2基准信号和所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进行乘法运算而求出第2乘积信号的乘法装置;
通过分别对所述第1乘积信号以及所述第2乘积信号进行积分运算、求出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积分装置;
根据所述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分别判别第1地址信息以及第2地址信息的地址判别装置;以及
对所述第1积分值以及第2积分值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所述第1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2地址信息的选择装置。
14.一种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并从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所述轨迹纹槽所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和与所述反射光的强度对应的用户数据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
从所述用户数据读出信号中检测用户数据的误码的误码检测装置;
根据所述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或者所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的选择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选择装置的结果、从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或者所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中获取地址信息的地址检测装置。
15.一种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具有使包括:具有由正弦波构成的摆动形状的正弦波区域;具有在正弦波的一部分中包含使其相位反相的部分的摆动形状的第1区域;以及具有朝向光盘内周的偏移或者朝向外周的偏移相对于轨迹行进方向成陡峭的摆动形状的第2区域形成摆动的轨迹纹槽,并从在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中保存有相同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中读出所述地址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通过用激光光束沿其形成方向照射所述轨迹纹槽所获得的反射光中、获得与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的摆动形状对应的第1地址读出信号以及第2地址读出信号、和与所述反射光的强度对应的用户数据读出信号的信号读出装置;
从所述用户数据读出信号中检测用户数据的误码的误码检测装置;
从所述第1地址读出信号和所述第2地址读出信号中分别获取第1地址信息以及第2地址信息的地址检测装置;以及
根据所述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选择所述第1地址信号或者所述第2地址信号的地址信息选择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频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平均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用户数据的串误码的发生位置。
19.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
20.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
21.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
22.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地址信息读出装置。
CNB031027938A 2002-01-21 2003-01-21 地址信息读取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0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11339 2002-01-21
JP2002011339 2002-01-21
JP2002096451 2002-03-29
JP2002096451 2002-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4438A true CN1434438A (zh) 2003-08-06
CN1263003C CN1263003C (zh) 2006-07-05

Family

ID=2662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279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3003C (zh) 2002-01-21 2003-01-21 地址信息读取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76056B2 (zh)
KR (1) KR20030063208A (zh)
CN (1) CN126300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7761C (zh) * 2004-06-30 2007-11-07 株式会社东芝 光盘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8727B2 (ja) * 2003-03-04 2009-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5025798A (ja) * 2003-06-30 2005-01-27 Toshiba Corp レベル検出回路、位相変化検出回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710661A (zh) * 2004-06-16 2005-12-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光盘读取信号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US7586831B2 (en) * 2005-03-21 2009-09-08 Alliance Storage Technologies, Inc. Amplitude modulated addressing in disk pregroove
TW200721121A (en) * 2005-06-29 2007-06-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tection of data degeneration within optical discs
CN101000785B (zh) * 2006-01-13 2010-05-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盘片种类识别方法与系统
US8351312B2 (en) * 2008-03-12 2013-0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optical disc recording circuit and optical dis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54509B1 (ko) * 1992-02-14 2000-05-01 이데이 노부유끼 정보 기록 매체,정보 기록 장치,정보 재생 장치 및 정보 기록 재생 장치
JP3512583B2 (ja) * 1997-01-30 2004-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4143873B2 (ja) * 1997-05-14 2008-09-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EP1098302A3 (en) * 1999-11-03 2007-1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data addressing method using wobble signal, wobble address encoding circuit,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tecting wobble addres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0583248C (zh) 2000-01-14 2010-0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光盘的地址读取装置以及方法
US6947364B1 (en) * 2000-05-15 2005-09-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cting track jumps during reading or writing of data on an optical disk
KR100796049B1 (ko) * 2000-09-01 2008-01-21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디스크 매체, 광디스크 재생 방법 및 기록 방법
US7133331B2 (en) * 2000-12-28 2006-11-07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 substrate containing microscopic pattern of parallel groove and land section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equipment therefor
US6724708B2 (en) * 2001-06-20 2004-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information
JP4121265B2 (ja) 2001-10-16 2008-07-2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ク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CN1229782C (zh) * 2001-11-21 2005-11-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7761C (zh) * 2004-06-30 2007-11-07 株式会社东芝 光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63208A (ko) 2003-07-28
CN1263003C (zh) 2006-07-05
US7376056B2 (en) 2008-05-20
US20030137911A1 (en) 200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92C (zh) 光盘,检测光盘的装置及在光盘上记录信息的装置
CN1260714C (zh) 光学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记录/再现信息的方法
CN1240068C (zh) 数字再生信号处理装置
CN1207707C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记录方法
CN1201302C (zh) 具有倾斜检测装置的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和倾斜检测方法
CN1154095C (zh) 光盘、光盘读取设备、再生方法、记录方法和设备
CN1551182A (zh) 编码判断、记录介质判断以及信息记录的装置和方法
CN1263003C (zh) 地址信息读取方法以及地址信息读取装置
CN1258756C (zh) 光盘记录装置及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287372C (zh) 光盘存储介质质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238855C (zh) 数据重放装置
CN1190778C (zh) 光盘设备
CN1267901C (zh) 光盘装置
CN1244094C (zh) 跟踪误差检测装置
CN1209751C (zh) 光盘再现设备
CN1674111A (zh) 光盘装置
CN1627392A (zh) 利用倾斜调整的数据再现方法和数据再现设备
CN1267910C (zh) 光盘装置
CN1155950C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记录重放装置
CN1519842A (zh) 多级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288642C (zh) 光盘再现设备以及光盘再现方法
CN1116670C (zh) 光盘信号处理方法及光盘装置
CN1282949C (zh) 光盘驱动设备和方法以及与之一同使用的记录介质和程序
CN1442856A (zh)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CN1833276A (zh) 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