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8958A - 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8958A
CN1428958A CN02131670A CN02131670A CN1428958A CN 1428958 A CN1428958 A CN 1428958A CN 02131670 A CN02131670 A CN 02131670A CN 02131670 A CN02131670 A CN 02131670A CN 1428958 A CN1428958 A CN 1428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butterfly operation
bit sequence
spreading code
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31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野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28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89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5Correlation function computation including computation of convolu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4Fourier, Walsh or analogous domain transformations, e.g. Laplace, Hilbert, Karhunen-Loeve, transforms
    • G06F17/145Square transforms, e.g. Hadamard, Walsh, Haar, Hough, Slant transfo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Correlator structure
    • H04B1/7093Matched filter type
    • H04B2001/70935Matched filter type using a bank of matched fileters, e.g. Fast Hadamard Trans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7Efficiency-related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可减少蝶式运算的运算次数的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通过在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B0(16,k);k=00~15}上反复进行蝶式运算,恢复每个信道化码{Cch(16,k);k=00~15}的符号比特序列的处理中,省略与未指配的信道化码对应的蝶式运算,或者,指配扩频码、使得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增加,从而能够减少蝶式运算次数,简化去扩频处理。

Description

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MA(码分多址)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W-CDMA(宽带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相互正交的扩频码实现信号的多路复用。扩频码包括具有符号长度的重复周期的信道化码和具有比符号长度长得多的重复周期的扰码,采用它们进行双重扩频。
3GPP(第3代伙伴项目)TS(技术规格)25.213V3.6.0(2001-06)中,记载了信道化码的生成方法。由于信道化码中采用了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OVSF)码,因而,通过对一定的码片改变扩频因子(Spreading Factor;SF)可以使符号率可变。从而,可以对应可变的传输率。但是通常,扩频因子一般是固定地使用的。扩频因子SF=16的情况下,可以生成16个不同的信道化码Cch(SF,k)。k是用以识别信道的号码,SF=16时,k=0~15。
3GPP TR(技术报告)25.848V4.0.0(2001-03)中记载了从基站向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流分组传送的信道化码。
图20表示在多码分组传送的情况下指配扩频码的图。图中,SF=16,k=0~15,Cch(SF,k)=Cch(16,00)~Cch(16,15)。多码是将多个信道化码作为一组(一段)使用于基站与一个移动终端的通信的方法。这里,表示k=6~15的10个码作为分组信道使用,5个码作为一段的情况。
作为码的指配方法,如图所示,有将k=6~10的信道化码指配给用户1、k=11~15的信道化码指配给用户2的方法,以及将k=6,8,10,12,14的信道化码指配给用户1、k=7,9,11,13,15的信道化码指配给用户2的方法等,但是在3GPP中扩频码的指配方法没有特别规定,根据扩频码的指配方法,移动终端的运算量可能大大增加。
另外,在多码传送的情况下,必须在移动终端中用多个码进行去扩频处理,这可以通过单个蝶式运算回路进行处理的方法进行。该方法中,由于由单个蝶式运算回路执行多个码的去扩频处理,因而进行了用以算出对应于全部扩频码的数据的蝶式运算。但是通常很少指配全部扩频码,用以算出对应于未指配扩频码的数据的蝶式运算是无效的运算。
另外,特开平2-237372号公报公开了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中使用的涉及蝶式运算的先有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可减少蝶式运算的运算次数的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解决问题的装置]
本发明的去扩频处理方法,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去扩频处理方法,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所有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装置,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装置,根据从基站通知的指配扩频码,决定省略的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基站包括通知装置,该装置用于,在移动终端中进行处理时,通过对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反复进行蝶式运算而将多个码片比特序列分离并恢复的去扩频处理中,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时,将指配扩频码通知移动终端以便决定省略的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与指配扩频码、使得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多的情况比较,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至少减少一次。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少。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包括第2级的第1运算或第2运算的蝶式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中的至多任意三个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中的最少的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中的至多任意七个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中的最少的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另外,本发明的基站的扩频码指配装置,与指配扩频码、使得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多的情况比较,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至少减少一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基站的结构图。
图3是作为参考示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4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图4的FHT部分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在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进行的第1运算例的图。
图7是表示在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进行的第2运算例的图。
图8是表示在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进行的第3运算例的图。
图9是表示在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进行的第4运算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基站的码指配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码指配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蝶式运算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码指配顺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3的蝶式运算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的蝶式运算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4的码指配顺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的蝶式运算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5的码指配顺序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5的蝶式运算的图。
图20是表示多码分组传送时的扩频码指配的图。
(符号说明)
11移动终端
12基站
13基站控制装置
21资源管理部分
22指配码通知部分
23码指配部分
301信道编码部分
302,303,304调制部分
305映射部分
306,307,308,309,311乘法器
310加法器
312多路复用部分
313,315,316,317去扩频部分
314复共扼部分
318,319,320去映射部分
321信道解码部分
322 FHT部分
401蝶式运算器
402,403加法器
404缓冲器
405指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主加扰,5码分段)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终端11、基站12及基站控制装置13构成。移动终端11是由用户携带、在移动的同时可以与基站12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基站12是设置在特定的场所的装置,可以与多个移动终端11同时进行无线通信。另外,基站12经由有线传输线连接到作为上位装置的基站控制装置13,基站12起到将移动终端11连接到有线通信回路的作用。基站控制装置13连接到多个基站12,在进行有关基站12的各种控制的同时,将移动终端11经由基站12连接到公众网。
在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11发送的信号按顺序经由基站12、基站控制装置13以及公众网(未图示)传送到通信的对方。相反地,通信的对方发送的信号按顺序经由公众网、基站控制装置13以及基站12传送到移动终端11。
图2是图1的基站的结构图。图中只记载了发送方的结构。基站包括信道编码部分301、多个调制部分302,303,...,304、复合加法器312、资源管理部分21以及指配码通知部分22。
传送的信息提供给信道编码部分301,在这里,进行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付加、特播编码、率匹配、交织、物理信道分段等的信道编码。信道编码部分301的输出提供给多个调制部分302,302,303,...,304。在调制部分302的映射部分305中将比特变换成符号,符号的实数部分提供给乘法器306、虚数部分提供给乘法器307。在乘法器306中进行实数部分与信道化码Cch(SF,k)的乘法运算,在这里进行信道化编码。即,从符号比特序列变换成码片比特序列。
信道化码Cch(SF,k)在3GPP TS25.213V3.6.0(2001-06)中有记载。SF表示扩频因子、k表示信道识别号码。例如,这里采用Cch(16,11)。即,进行扩频因子SF=16、识别号码k=11的编码。
乘法器306的输出供给乘法器308,在这里进行与增益G的乘法运算。乘法器308的输出供给加法器310。同样,符号虚数部分也在乘法器307进行信道化编码,在乘法器309中与增益G进行乘法运算,供给加法器310。加法器310进行实数信号与虚数信号的加法运算。加法器310的输出在乘法器311中与Cscr(M)进行复合乘法运算。
Cscr(M)是扰码,M取识别号码0~8191任何一个值。扰码分为主(Primary)扰码和次(Secondary)扰码,主扰码包含控制信道而次扰码不包含。这里采用主扰码,信道化码Cch(16,k)中k=0~5的信道作为控制信道使用。
在乘法器311中进行了加扰后的信号供给复合加法器312。调制部分303、304也进行与解调器302同样的调制并将结果供给复合加法器。在复合加法器312中进行调制器302、303、...、304的输出和其他信道信号的复合加法运算并输出结果。该输出信号通过波形整形滤波器进行无线频率变换等、作为发送信号(复合信号)通过基站向各移动台发送。
另外,调制部分302、303、...、304、其他信道信号的调制部分中全部采用不同的信道化码,而扰码Cscr(M)在本实施例中全部采用相同的码。
资源管理部分21对向每个移动终端指配了信道化码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指配码通知部分22检查资源管理部分21管理的信息、向移动终端通知已指配的码。在码的通知中,使用与调制部分302、303、...、304所使用信道不同的信道,例如控制信道。码指配部分23参照资源管理部分21的信息,指配新的信道化码。
图3是作为参考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图中只记载了移动终端的接收侧的结构。移动终端包括去扩频部分313、复共扼部分314、去扩频部分315,316,...,317、去映射部分318,319,320以及信道解码部分321。
接收信号(复合信号)利用在复共扼部分314中进行了复共扼的Cscr(11)在去扩频部分313去扩频,在这里去除扰码。为了接收多个码,去扩频部分313的输出供给各去扩频部分315、316、...、317。通过与图2的调制部分302对应的信道化码进行乘法运算,在去扩频部分315中抽出符合的信道。这利用了信道化码的相互正交,即,期望的信道化码的相关值大,而其他相关值则为0。实际上,由于有噪音和干涉,不可能完全为0。
抽出的信号通过去映射部分318从符号变换成比特,供给信道解码部分。利用去扩频部分316、...、317、去映射部分319、...、320,其他信道化码也同样只抽出期望的信号供给信道解码部分。信道编码部分321进行物理信道合成、去交织率去匹配(rate dematching)、特播解码、CRC去除等、将解码信号作为抽出信息输出。
另外,图中未示出的基准定时信号接收和AFC(自动频率控制)、AGC(自动增益控制)、RAKE(分离多径)接收、空间分集、信道估计等可以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实现。
图3的结构中,必须具有与所接收的码数相等的去扩频回路。为了避免去扩频部分回路的规模过大,一般采用FHT(快速哈达马变换)的方法(图4)。
图4是表示图1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图中只表示了接收侧的结构。与图3相同符号的部分是完全相同的回路。从而,与图3的不同点在于用单个FHT部分322取代了去扩频部分315、316、...、317。
另外,从基站的指配码通知部分22传送来的指配码信息通过控制信道等其他信道抽出,并通知FHT部分322。
图5是表示图4的FHT部分的结构图。FHT部分由蝶式运算回路401、缓冲器404、指配器405构成。去扩频器313的输出供给缓冲器404的输入,缓冲器404的输出供给去映射部分318、319、...、320。蝶式运算器401由加法器402、加法器403构成,输出2个输入信号In1、In2的加法结果In1+In2和减法结果In1-In2。
另外,从基站传送来的指配码信息通知指配器405。指配器405根据该信息判定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从而省略该蝶式运算。
图6是表示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进行的第1蝶式运算例的图。这里,相当于符号比特序列的一个符号的多路复用的码片比特序用{B0(k);k=00~15}表示。各B0(k)是一个码片比特。图中,为了易于理解运算经过只排列了B0(k),k可以从接收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的开始按照顺序编号。对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B0(k);k=00~15}进行的蝶式运算可以分为从第1级到第4级。第1级是对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进行的蝶式运算。第2级是对作为第1级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的比特序列{B1(k);k=00~15}进行的蝶式运算。第3级是对作为第2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的比特序列{B2(k);k=00~15}进行的蝶式运算。第4级是对作为第3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的比特序列{B3(k);k=00~15}进行的蝶式运算。
首先,在第1级中,从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B0(k);k=00~15}的开始以每2个比特作为1组,顺次输入蝶式运算回路。第1级的最初的蝶式运算是从In1=B0(00),In2=B0(01)求出Out1=B0(00)+B0(01),Out2=B0(00)-B0(01)的运算。以下,因为{In1,In2}={B0(02),B0(03)},{B0(04),B0(05)},{B0(06),B0(07)},{B0(08),B0(09)},{B0(10),B0(11)},{B0(12),B0(13)},{B0(14),B0(15)},顺次进行蝶式运算,获得,{Out1,Out2}={B0(02)+B0(03),B0(02)-B0(03)},{B0(04)+B0(05),B0(04)-B0(05)},{B0(06)+B0(07),B0(06)-B0(07)},{B0(08)+B0(09),B0(08)-B0(09)},{B0(10)+B0(11),B0(10)-B0(11)},{B0(12)+B0(13),B0(12)-B0(13)},{B0(14)+B0(15),B0(14)-B0(15)}关于第1级蝶式运算的结果,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1(k);k=00~07}、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1(k);k=08~15}。即,{B1(k);k=00~15}定义如下。B1(00)=B0(00)+B0(01)B1(01)=B0(02)+B0(03)B1(02)=B0(04)+B0(05)B1(03)=B0(06)+B0(07)B1(04)=B0(08)+B0(09)B1(05)=B0(10)+B0(11)B1(06)=B0(12)+B0(13)B1(07)=B0(14)+B0(15)B1(08)=B0(00)-B0(01)B1(09)=B0(02)-B0(03)B1(10)=B0(04)-B0(05)B1(11)=B0(06)-B0(07)B1(12)=B0(08)-B0(09)B1(13)=B0(10)-B0(11)B1(14)=B0(12)-B0(13)B1(15)=B0(14)-B0(15)另外,来自求和部分的运算结果{B1(k);k=00~07}作为第1群,来自求差部分的运算结果{B1(k);k=08~15}作为第2群。
接着,在第2级中进行第1运算和第2运算。第1运算是对第1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1群,即比特序列{B1(k);k=00~07}进行蝶式运算,第2运算是对第1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2群,即比特序列{B1(k);k=08~15}进行蝶式运算。关于第2级的运算结果,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2(k);k=00~03}(第1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2(k);k=04~07}(第2群)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2(k);k=08~11}(第3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2(k);k=12~15}(第4群)。即,{B2(k);k=00~15}定义如下。B2(00)=B1(00)+B1(01)B2(01)=B1(02)+B1(03)B2(02)=B1(04)+B1(05)B2(03)=B1(06)+B1(07)B2(04)=B1(08)+B1(09)B2(05)=B1(10)+B1(11)B2(06)=B1(12)+B1(13)B2(07)=B1(14)+B1(15)B2(08)=B1(00)-B1(01)B2(09)=B1(02)-B1(03)B2(10)=B1(04)-B1(05)B2(11)=B1(06)-B1(07)B2(12)=B1(08)-B1(09)B2(13)=B1(10)-B1(11)B2(14)=B1(12)-B1(13)B2(15)=B1(14)-B1(15)接着,在第3级中进行第1运算~第4运算。第1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1群,即比特序列{B2(k);k=00~03}进行蝶式运算,第2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2群,即比特序列{B2(k);k=04~07}进行蝶式运算,第3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3群,即比特序列{B2(k);k=08~11}进行蝶式运算,第4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4群,即比特序列{B2(k);k=12~15}进行蝶式运算。
关于第3级的运算结果,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00),B3(01)}(第1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02),B3(03)}(第2群),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04),B3(05)}(第3群),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06),B3(07)}(第4群),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08),B3(09)}(第5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10),B3(11)}(第6群),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12),B3(13)}(第7群),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14),B3(15)}(第8群)。
即,{B3(k);k=00~15}定义如下。B3(00)=B2(00)+B2(01)B3(01)=B2(02)+B2(03)B3(02)=B2(04)+B2(05)B3(03)=B2(06)+B2(07)B3(04)=B2(08)+B2(09)B3(05)=B2(10)+B2(11)B3(06)=B2(12)+B2(13)B3(07)=B2(14)+B2(15)B3(08)=B2(00)-B2(01)B3(09)=B2(02)-B2(03)B3(10)=B2(04)-B2(05)B3(11)=B2(06)-B2(07)B3(12)=B2(08)-B2(09)B3(13)=B2(10)-B2(11)B3(14)=B2(12)-B2(13)B3(15)=B2(14)-B2(15)接着,在第4级中进行第1运算~第8运算。第1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1群,即比特序列{B3(00),B3(01)}进行蝶式运算,第2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2群,即比特序列{B3(02),B3(03)}进行蝶式运算,第3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3群,即比特序列{B3(04),B3(05)}进行蝶式运算,第4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4群,即比特序列{B3(06),B3(07)}进行蝶式运算,第5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5群,即比特序列{B3(08),B3(09)}进行蝶式运算,第6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6群,即比特序列{B3(10),B3(11)}进行蝶式运算,第7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7群,即比特序列{B3(12),B3(13)}进行蝶式运算,第8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8群,即比特序列{B3(14),B3(15)}进行蝶式运算。
关于第4级的运算结果,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0),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1),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2),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3),与第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4),与第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5),与第7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6),与第8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7),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08),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09),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0),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1),与第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2),与第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3),与第7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4),与第8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5)。
即,{B4(k);k=00~15}定义如下。B4(00)=B3(00)+B3(01)B4(01)=B3(02)+B3(03)B4(02)=B3(04)+B3(05)B4(03)=B3(06)+B3(07)B4(04)=B3(08)+B3(09)B4(05)=B3(10)+B3(11)B4(06)=B3(12)+B3(13)B4(07)=B3(14)+B3(15)B4(08)=B3(00)-B3(01)B4(09)=B3(02)-B3(03)B4(10)=B3(04)-B3(05)B4(11)=B3(06)-B3(07)B4(12)=B3(08)-B3(09)B4(13)=B3(10)-B3(11)B4(14)=B3(12)-B3(13)B4(15)=B3(14)-B3(15)最终,如图6所示,B4(00)~B4(15)是分别对应于Cch(16,00)~Cch(16,15)、与各信道化码对应的一个符号。从图6可以明显看出,在进行所有组合的蝶式运算的情况,第1级~第4级必须分别进行8次、合计32次的蝶式运算。
接着,对信道化码Cch(16,k)中,Cch(16,00)~Cch(16,05)未被指配(控制信道空),Cch(16,06)~Cch(16,15)的10个码全部指配为分组信道时的蝶式运算进行说明。此时,只用于算出与Cch(16,00)~Cch(16,05)对应的符号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即用于算出B4(00),B4(08),B4(04),B4(12),B4(02),B4(10)的第4级的第1运算、第3运算以及第5运算是不必要的。另外,用于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3级运算结果B3(00),B3(01),B3(08),B3(09)的第3级的第1运算也是不必要的。图6中,必要的蝶式运算用实线表示,不必要的蝶式运算用虚线表示。这样,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从而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3级的2次和第4级的3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
图7是表示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中进行的第2运算例的图。图7中,表示所有信道化码Cch(16,k)中,已指配Cch(16,11)~Cch(16,15)的5个码的情况。该情况下,只用于算出对应于Cch(16,00)~Cch(16,10)的符号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即用于算出B4(00),B4(08),B4(04),B4(12),B4(02),B4(10),B4(06),B4(14),B4(01),B4(09)的第4级的第1运算、第2运算、第3运算、第5运算以及第7运算是不必要的。用于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3级运算结果B3(00),B3(01),B3(08),B3(09),B3(04),B3(05),B3(12),B3(13)的第3级的第1运算及第3运算也是不必要的。而且,用于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的级运算结果B2(00),B2(02),B2(01),B2(03),B2(08),B2(10),B2(09),B2(11)的第2级的第1运算也是不必要的。图7中,必要的蝶式运算用实线表示,不必要的蝶式运算用虚线表示。这样,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从而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2级的4次、第3级的4次和第4级的5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
图8是表示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中进行的第3运算例的图。图8中,表示所有信道化码Cch(16,k)中,已指配Cch(16,06)~Cch(16,10)的5个码的情况。该情况下,只用于算出对应于Cch(16,00)~Cch(16,05)、Cch(16,11)~Cch(16,05)的符号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即用于算出B4(00),B4(08),B4(04),B4(12),B4(02),B4(10),B4(03),B4(11),B4(07),B4(15)的第4级的第1运算、第2运算、第3运算、第5运算以及第8运算是不必要的。用于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3级运算结果B3(00),B3(01),B3(08),B3(09),B3(06),B3(07),B3(14),B3(15)的第3级的第1运算及第4运算也是不必要的。图8中,必要的蝶式运算用实线表示,不必要的蝶式运算用虚线表示。这样,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从而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3级的4次和第4级的5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
图9是表示图5的蝶式运算回路中进行的第4运算例的图。图9中,表示所有信道化码Cch(16,k)中,已指配Cch(16,07),Cch(16,09),Cch(16,11),Cch(16,13),Cch(16,15)的5个码的情况。该情况下,只用于算出对应于Cch(16,00)~Cch(16,05),Cch(16,06),Cch(16,08),Cch(16,10),Cch(16,12),Cch(16,14)的符号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即用于算出B4(00),B4(08),B4(04),B4(12),B4(02),B4(10)的第4级的第1运算、第3运算以及第5运算是不必要的。另外,用于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3级运算结果B3(00),B3(01),B3(08),B3(09)的第3级的第1运算也是不必要的。图9中,必要的蝶式运算用实线表示,不必要的蝶式运算用虚线表示。这样,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从而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3级的2次和第4级的3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
图10是表示图1的基站中码指配处理的流程图。这里,指配给一个移动终端的码数,即每一段的码数为5个,且可以从{Cch(16,k);k=06~10}或{Cch(16,k);k=11~15}中只指配任何其中一个。图10的步骤201中,有根据{Cch(16,k);k=11~15}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步骤201中,如果为“是”,则进到处理步骤202,进行{Cch(16,k);k=11~15}的指配。分支步骤201中,如果为“否”,则进到处理步骤203,进行{Cch(16,k);k=06~10}的指配。
指配{Cch(16,k);k=06~10}的情况(图8)和指配{Cch(16,k);k=11~15}的情况(图7)中,由于后者不必要的蝶式运算的次数较多,如图10所示,通过优先指配{Cch(16,k);k=11~15),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
由于这样的码指配可以仅仅通过单纯的运算实现,不会使基站的结构复杂化,在移动终端也可以只进行与指配的码相关的运算,不会使的结构复杂化。而且,由于在图10的情况下,用以将指配了{Cch(16,k);k=06~10}以及{Cch(16,k);k=11~15}中的哪一个的信息从基站通知移动终端的信号只要一个比特就足够,因而能够抑制用以发信号的通信量。
实施例2.(主加扰,2码分段)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码指配处理的流程图。这里,指配给一个移动终端的码数,即每一段的码数为2个,图11的步骤501是根据{Cch(16,15),Cch(16,14)}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分支步骤501中,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505进行{Cch(16,15),Cch(16,14)}的指配。分支步骤501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502。步骤502是根据{Cch(16,13),Cch(16,12)}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分支步骤502中,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506进行{Cch(16,13),Cch(16,12)}的指配。分支步骤502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503。步骤503是根据{Cch(16,11),Cch(16,10)}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分支步骤503中,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507进行{Cch(16,10),Cch(16,11)}的指配。分支步骤503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504。步骤504是根据{Cch(16,09),Cch(16,08)}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分支步骤504中,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508进行{Cch(16,08),Cch(16,09)}的指配。分支步骤504如果为“否”,则在处理步骤509进行{Cch(16,06),Cch(16,07)}的指配。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蝶式运算的图。这里表示了已指配的码为{Cch(16,15),Cch(16,14)}的情况的运算。在该情况下,只用以算出对应于Cch(16,00)~Cch(16,13)的符号比特序列而进行的蝶式运算,即用以算出B4(00),B4(08),B4(04),B4(12),B4(02),B4(10),B4(06),B4(14),B4(01),B4(09),B4(05),B4(13),B4(03),B4(11)的第4级的第1运算~第7运算是不必要的。另外,用以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3级的运算结果B3(00),B3(01),B3(08),B3(09),B3(04),B3(05),B3(12),B3(13),B3(02),B3(03),B3(10),B3(11)的第3级的第1运算~第3运算也是不必要的。而且,用以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2级的运算结果B2(00),B2(02),B2(01),B2(03),B2(08),B2(10),B2(09),B2(11)的第2级的第1运算也是不必要的。图12中,必要的蝶式运算用实线表示,不必要的蝶式运算用虚线表示。这样,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从而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2级的4次、第3级的6次和第4级的7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
实施例3.(主加扰,SF=32)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码指配处理的流程图。这里,扩频因子SF=32,每一段的码数为5个,图13的步骤601是根据{Cch(32,k);k=27~31}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分支步骤601中,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604进行{Cch(32,k);k=27~31}的指配。分支步骤601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602。步骤602是根据{Cch(32,k);k=22~26}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分支步骤602中,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605进行{Cch(32,k);k=22~26}的指配。分支步骤602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603。步骤603是根据{Cch(32,k);k=17~21}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在分支步骤603中,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606进行{Cch(32,k);k=17~21}的指配。步骤603如果为“否”,则在处理步骤607进行{Cch(32,k);k=12~16}的指配。
图14、图15是表示实施例3的蝶式运算的图。这里,表示了SF=32、已指配的信道化码为{Cch(32,k);k=27~31}的情况。对应于符号比特序列的一个符号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为{B0(k);k=00~31}。
首先,对用以算出对应于所有信道化码的一个符号的蝶式运算进行说明。
对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B0(k);k=00~31}进行的蝶式运算分为第1级到第5级。第1级是对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进行的蝶式运算。第2级是对作为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的比特序列{B1(k);k=00~31}进行的蝶式运算。第3级是对作为第2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的比特序列{B2(k);k=00~31}进行的蝶式运算。第4级是对作为第3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的比特序列{B3(k);k=00~31}进行的蝶式运算。第5级是对作为第4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的比特序列{B4(k);k=00~31}进行的蝶式运算。
首先,在第1级中,从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B0(k);k=00~31}的开始以每2个比特作为1组,顺次输入蝶式运算回路。第1级的最初的蝶式运算是从In1=B0(00),In2=B0(01)求出Out1=B0(00)+B0(01),Out2=B0(00)-B0(01)的运算。以下,因为{In1,In2}={B0(02),B0(03)},{B0(04),B0(05)},{B0(06),B0(07)},{B0(08),B0(09)},{B0(10),B0(11)}{B0(12),B0(13)},{B0(14),B0(15)},{B0(16),B0(17)},{B0(18),B0(19)},{B0(20),B0(21)},{B0(22),B0(23)},{B0(24),B0(25)},{B0(26),B0(27)},{B0(28),B0(29)},{B0(30),B0(31)}顺次进行蝶式运算,获得{Out1,Out2}={B0(02)+B0(03),B0(02)-B0(03)},{B0(04)+B0(05),B0(04)-B0(05)},{B0(06)+B0(07),B0(06)-B0(07)},{B0(08)+B0(09),B0(08)-B0(09)},{B0(10)+B0(11),B0(10)-B0(11)},{B0(12)+B0(13),B0(12)-B0(13)},{B0(14)+B0(15),B0(14)-B0(15)},{B0(16)+B0(17),B0(16)-B0(17)},{B0(18)+B0(19),B0(18)-B0(19)},{B0(20)+B0(21),B0(20)-B0(21)},{B0(22)+B0(23),B0(22)-B0(23)},{B0(24)+B0(25),B0(24)-B0(25)},{B0(26)+B0(27),B0(26)-B0(27)},{B0(28)+B0(29),B0(28)-B0(29)},{B0(30)+B0(31),B0(30)-B0(31)}。关于第1级蝶式运算的结果,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1(k);k=00~15}、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1(k);k=15~31}。即,{B1(k);k=00~31}定义如下。B1(00)=B0(00)+B0(01)B1(01)=B0(02)+B0(03)B1(02)=B0(04)+B0(05)B1(03)=B0(06)+B0(07)B1(04)=B0(08)+B0(09)B1(05)=B0(10)+B0(11)B1(06)=B0(12)+B0(13)B1(07)=B0(14)+B0(15)B1(08)=B0(16)+B0(17)B1(09)=B0(18)+B0(19)B1(10)=B0(20)+B0(21)B1(11)=B0(22)+B0(23)B1(12)=B0(24)+B0(25)B1(13)=B0(26)+B0(27)B1(14)=B0(28)+B0(29)B1(15)=B0(30)+B0(31)B1(16)=B0(00)-B0(01)B1(17)=B0(02)-B0(03)B1(18)=B0(04)-B0(05)B1(19)=B0(06)-B0(07)B1(20)=B0(08)-B0(09)B1(21)=B0(10)-B0(11)B1(22)=B0(12)-B0(13)B1(23)=B0(14)-B0(15)B1(08)=B0(16)-B0(17)B1(09)=B0(18)-B0(19)B1(10)=B0(20)-B0(21)B1(11)=B0(22)-B0(23)B1(12)=B0(24)-B0(25)B1(13)=B0(26)-B0(27)B1(14)=B0(28)-B0(29)B1(15)=B0(30)-B0(31)包含上述B1(k)的Bn(k)可以表示成下面的一般式。式中,n=1,2,3,4,5、m=n-1。Bn(00)=Bm(00)+Bm(01)Bn(01)=Bm(02)+Bm(03)Bn(02)=Bm(04)+Bm(05)Bn(03)=Bm(06)+Bm(07)Bn(04)=Bm(08)+Bm(09)Bn(05)=Bm(10)+Bm(11)Bn(06)=Bm(12)+Bm(13)Bn(07)=Bm(14)+Bm(15)Bn(08)=Bm(16)+Bm(17)Bn(09)=Bm(18)+Bm(19)Bn(10)=Bm(20)+Bm(21)Bn(11)=Bm(22)+Bm(23)Bn(12)=Bm(24)+Bm(25)Bn(13)=Bm(26)+Bm(27)Bn(14)=Bm(28)+Bm(29)Bn(15)=Bm(30)+Bm(31)Bn(16)=Bm(00)-Bm(01)Bn(17)=Bm(02)-Bm(03)Bn(18)=Bm(04)-Bm(05)Bn(19)=Bm(06)-Bm(07)Bn(20)=Bm(08)-Bm(09)Bn(21)=Bm(10)-Bm(11)Bn(22)=Bm(12)-Bm(13)Bn(23)=Bm(14)-Bm(15)Bn(08)=Bm(16)-Bm(17)Bn(09)=Bm(18)-Bm(19)Bn(10)=Bm(20)-Bm(21)Bn(11)=Bm(22)-Bm(23)Bn(12)=Bm(24)-Bm(25)Bn(13)=Bm(26)-Bm(27)Bn(14)=Bm(28)-Bm(29)Bn(15)=Bm(30)-Bm(31)另外,来自求和部分的运算结果{B1(k);k=00~15}作为第1群,来自求差部分的运算结果{B1(k);k=16~31}作为第2群。
接着,在第2级中进行第1运算和第2运算。第1运算是对第1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1群,即比特序列{B1(k);k=00~15}进行蝶式运算,第2运算是对第1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2群,即比特序列{B1(k);k=16~31}进行蝶式运算。
关于第2级的运算结果,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2(k);k=00~07}(第1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2(k);k=08~15}(第2群)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2(k);k=16~23}(第3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2(k);k=24~31}(第4群)。
接着,在第3级中进行第1运算~第4运算。第1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1群,即比特序列{B2(k);k=00~07}进行蝶式运算,第2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2群,即比特序列{B2(k);k=08~15}进行蝶式运算,第3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3群,即比特序列{B2(k);k=16~23}进行蝶式运算,第4运算是对第2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4群,即比特序列{B2(k);k=24~31}进行蝶式运算。
关于第3级的运算结果,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k);k=00~03}(第1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k);k=04~07}(第2群),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k);k=08~11}(第3群),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顺次为{B3(k);k=12~15}(第4群),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k);k=16~19}(第5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k);k=20~23}(第6群),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k);k=24~27}(第7群),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顺次为{B3(k);k=28~31}(第8群)。
接着,在第4级中进行第1运算~第8运算。第1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1群,即比特序列{B3(k);k=00~03}进行蝶式运算,第2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2群,即比特序列{B3(k);k=04~07}进行蝶式运算,第3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3群,即比特序列{B3(k);k=08~11}进行蝶式运算,第4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4群,即比特序列{B3(k);k=12~15}进行蝶式运算,第5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5群,即比特序列{B3(k);k=16~19}进行蝶式运算,第6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6群,即比特序列{B3(k);k=20~23}进行蝶式运算,第7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7群,即比特序列{B3(k);k=24~27}进行蝶式运算,第8运算是对第3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8群,即比特序列{B3(k);k=28~31}进行蝶式运算。
关于第4级的运算结果,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0),B4(01)}(第1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2),B4(03)}(第2群),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4),B4(05)}(第3群),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6),B4(07)}(第4群),与第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08),B4(09)}(第5群),与第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10),B4(11)}(第6群),与第7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12),B4(13)}(第7群),与第8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4(14),B4(15)}(第8群),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6),B4(17)}(第9群),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18),B4(19)}(第10群),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20),B4(21)}(第11群),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22),B4(23)}(第12群),与第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24),B4(25)}(第13群),与第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26),B4(27)}(第14群),与第7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28),B4(29)}(第15群),与第8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4(30),B4(31)}(第16群)。
接着,在第5级中进行第1运算~第16运算。第1~第16运算是分别对第4级的运算结果中的第1~第16群进行的蝶式运算。
关于第5级的运算结果,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0),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1),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2),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3),与第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4),与第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5),与第7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6),与第8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7),与第9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8),与第10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09),与第1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10),与第1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11),与第1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12),与第1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13),与第1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14),与第1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和部分输出的Out1为B5(15),与第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16),与第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17),与第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18),与第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19),与第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0),与第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1),与第7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2),与第8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3),与第9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4),与第10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5),与第11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6),与第12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7),与第13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8),与第14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29),与第15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30),与第16运算相关的蝶式运算回路的求差部分输出的Out2为B5(31)。
最终,如图15所示,B5(00)~B5(31)是分别对应于Cch(16,00)~Cch(16,31)、与各信道化码对应的一个符号。从图14、图15可以明显看出,为了进行所有组合的蝶式运算,第1级~第5级必须分别进行16次、合计80次的蝶式运算。
接着,对信道化码Cch(32,k)中,Cch(16,00)~Cch(16,26)未被指配,Cch(16,27)~Cch(16,31)的5个码指配为分组信道时的蝶式运算进行说明。此时,只用于算出与Cch(16,00)~Cch(16,26)对应的符号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即第5级的第1运算~第7运算、第9运算~第11运算以及第13运算~第15运算,第4级的第1运算~第3运算以及第5运算~第7运算,第3级的第1运算~第3运算,第2级的第1运算是不必要的。这样,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2级的8次、第3级的12次、第4级的12次和第5级的13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
实施例4.(次加扰,5码分段)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码指配顺序的流程图。这里,也可以对应于扰码为次扰码的情况,SF=16,每一段的码数为5个,图16的步骤701是根据是否使用主扰码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分支步骤701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705进行利用主扰码的信道化码的指配,例如进行图10的信道化码的指配。分支步骤701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702。步骤702是根据{Cch(16,k);k=11~15}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分支步骤702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706进行{Cch(16,k);k=11~15}的指配。分支步骤702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703。步骤703是根据{Cch(16,k);k=00~04}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分支步骤703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707进行{Cch(16,k);k=00~04}的指配。分支步骤703如果为“否”,则在处理步骤704进行{Cch(16,k);k=06~10}的指配。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的蝶式运算的图。图17中,表示所有信道化码Cch(16,k)中已指配的码为{Cch(16,00),Cch(16,04)}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只用以算出对应于Cch(16,05)~Cch(16,15)的符号比特序列而进行的蝶式运算,即用以算出B4(06),B4(14),B4(01),B4(09),B4(05),B4(13),B4(03),B4(11),B4(07),B4(15)的第4级的第2运算、第4运算、第6运算、第7运算以及第8运算是不必要的。另外,用以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3级的运算结果B3(02),B3(03),B3(10),B3(11),B3(06),B3(07),B3(14),B3(15)的第3级的第2运算及第4运算也是不必要的。而且,用以算出该运算所使用的第2级的运算结果B2(04),B2(06),B2(05),B2(07),B2(12),B2(14),B2(13),B2(15)的第2级的第2运算也是不必要的。图17中,必要的蝶式运算用实线表示,不必要的蝶式运算用虚线表示。
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2级的4次、第3级的4次和第4级的5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而且,用以将指配了{Cch(16,k);k=00~04}、{Cch(16,k);k=06~10}以及{Cch(16,k);k=11~15}三个中的哪一个的信息从基站通知移动终端的信号只要2个比特就足够,因而能够抑制用以发信号的通信量。
实施例5.(Walsh码的指配)
上述实施例1到4对采用由3GPP TS25.213V3.6.0(2001-06)中记载的生成方法所定义的信道化码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这里,对采用由Walsh序列所定义的其他信道化码的实施例进行说明。Walsh序列是用哈达马矩阵的列向量定义的序列。哈达马矩阵H(n)定义如下。H(0)=+1[式1] Hk = Hk - 1 Hk - 1 Hk - 1 - Hk - 1 (n=1,2,...)从而,例如,当SF=16的情况、Walsh序列如下。W(16,00)={+1,+1,+1,+1,+1,+1,+1,+1,+1,+1,+1,+1,+1,+1,+1,+1}W(16,01)={+1,-1,+1,-1,+1,-1,+1,-1,+1,-1,+1,-1,+1,-1,+1,-1}W(16,02)={+1,+1,-1,-1,+1,+1,-1,-1,+1,+1,-1,-1,+1,+1,-1,-1}W(16,03)={+1,-1,-1,+1,+1,-1,-1,+1,+1,-1,-1,+1,+1,-1,-1,+1}W(16,04)={+1,+1,+1,+1,-1,-1,-1,-1,+1,+1,+1,+1,-1,-1,-1,-1}W(16,05)={+1,-1,+1,-1,-1,+1,-1,+1,+1,-1,+1,-1,-1,+1,-1,+1}W(16,06)={+1,+1,-1,-1,-1,-1,+1,+1,+1,+1,-1,-1,-1,-1,+1,+1}W(16,07)={+1,-1,-1,+1,-1,+1,+1,-1,+1,-1,-1,+1,-1,+1,+1,-1}W(16,08)={+1,+1,+1,+1,+1,+1,+1,+1,-1,-1,-1,-1,-1,-1,-1,-1}W(16,09)={+1,-1,+1,-1,+1,-1,+1,-1,-1,+1,-1,+1,-1,+1,-1,+1}W(16,10)={+1,+1,-1,-1,+1,+1,-1,-1,-1,-1,+1,+1,-1,-1,+1,+1}W(16,11)={+1,-1,-1,+1,+1,-1,-1,+1,-1,+1,+1,-1,-1,+1,+1,-1}W(16,12)={+1,+1,+1,+1,-1,-1,-1,-1,-1,-1,-1,-1,+1,+1,+1,+1}W(16,13)={+1,-1,+1,-1,-1,+1,-1,+1,-1,+1,-1,+1,+1,-1,+1,-1}W(16,14)={+1,+1,-1,-1,-1,-1,+1,+1,-1,-1,+1,+1,+1,+1,-1,-1}W(16,15)={+1,-1,-1,+1,-1,+1,+1,-1,-1,+1,+1,-1,+1,-1,-1,+1}这里,实施例1所定义的Cch(SF,k)和Walsh序列W(SF,k)的关系如下。W(16,00)=Cch(16,00)W(16,01)=Cch(16,08)W(16,02)=Cch(16,04)W(16,03)=Cch(16,12)W(16,04)=Cch(16,02)W(16,05)=Cch(16,10)W(16,06)=Cch(16,06)W(16,07)=Cch(16,14)W(16,08)=Cch(16,01)W(16,09)=Cch(16,09)W(16,10)=Cch(16,05)W(16,11)=Cch(16,13)W(16,12)=Cch(16,03)W(16,13)=Cch(16,11)W(16,14)=Cch(16,07)W(16,15)=Cch(16,15)实施例5的结构与图1~图4所示的实施例1~4的结构相同,其不同点只在于用W(SF,k)取代了Cch(SF,k)。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码指配顺序的流程图。这里,扩频因子SF=16,每一段的码数为5个,图18的步骤801是根据{W(SF,k);k=13,03,11,07,15}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分支步骤801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803进行{W(SF,k);k=13,03,11,07,15}的指配,分支步骤801如果为“否”,则转移到下一个分支步骤802。步骤802是根据{W(SF,k);k=06,14,01,09,05}是否为空进行分支的分支步骤。分支步骤802如果为“是”,则在处理步骤804进行{W(SF,k);k=06,14,01,09,05}的指配。分支步骤802如果为“否”,则在处理步骤805进行{W(SF,k);k=08,04,12,02,10}的指配。
图19是表示实施例5的蝶式运算的图。这里,表示采用已指配的由Walsh序列构成的信道化码{W(SF,k);k=13,03,11,07,15}的情况。运算的顺序与图7所说明的顺序完全相同。但是其不同点在于最终的运算结果,即,B4(00)~B4(15)与码W(16,00)~W(16,15)的对应。
从而,与图7的情况相同,第4级的第1运算、第2运算、第3运算、第5运算以及第7运算是不必要的。第3级的第1运算及第3运算也是不必要的。第2级的第1运算也是不必要的。通过在不必要的蝶式运算中至少省略一个运算,可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另外,通过省略所有不必要的蝶式运算,即第2级的4次、第3级的4次和第4级的5次蝶式运算,可以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而且,用以将指配了{W(16,k);k=08,04,12,02,10}、{W(16,k);k=06,14,01,09,05}以及{W(16,k);k=13,03,11,07,15}三个中的哪一个的信息从基站通知移动终端的信号只要2个比特就足够,因而能够抑制用以发信号的通信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去扩频处理方法,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因而,能够减少蝶式运算次数,从而简化去扩频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去扩频处理方法,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所有蝶式运算,因而,能够减少蝶式运算次数,从而进一步简化去扩频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装置,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因而,能够减少蝶式运算次数,从而能够简化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并降低消耗功率。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去扩频处理装置,根据从基站通知的指配扩频码,决定省略的蝶式运算,从而能够准确地省略不必要的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基站包括通知装置,该装置用于,通过对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反复进行蝶式运算而将多个码片比特序列分离并恢复的去扩频处理中,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时,将指配扩频码通知移动终端以便决定省略的蝶式运算。因而,在移动终端中,能够准确地省略不必要的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与指配扩频码、使得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多的情况比较,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至少减少一次。因而,通过增加不必要的蝶式运算,能够减少蝶式运算次数,从而简化去扩频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少。因而,通过确保最大数量的不必要的蝶式运算,能够进一步减少蝶式运算次数,从而简化去扩频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包含第2级的第1运算或第2运算的蝶式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根据本发明,第2级的第1运算或第2运算的任何一个运算变得不必要,从而能够减少数量与该部分对应的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中的至多任意三个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因而,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的任何一个运算都变得不必要,从而能够减少该部分的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中的最少的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因而,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中最多的运算都变得不必要,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中的至多任意七个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因而,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的任何一个运算都变得不必要,从而能够减少该部分的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扩频码指配方法,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中的最少的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因而,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中最多的运算是不必要的,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蝶式运算。
另外,本发明的基站的扩频码指配装置,与指配扩频码、使得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多的情况比较,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至少减少一次。因而,通过增加不必要的蝶式运算,能够减少蝶式运算次数,简化去扩频处理,从而降低消耗功率。

Claims (13)

1.一种去扩频处理方法,它是通过对由符号比特序列扩频处理所生成的码片比特序列进行多路复用后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反复进行蝶式运算而将多个码片比特序列分离并恢复的去扩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扩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所述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所有蝶式运算。
3.一种移动终端,它是具备去扩频处理装置、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所述去扩频处理装置通过对由符号比特序列扩频处理所生成的码片比特序列进行多路复用后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反复进行蝶式运算而将多个码片比特序列分离并恢复,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扩频处理装置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了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扩频处理装置根据从基站通知的指配扩频码,决定省略的蝶式运算。
5.一种基站,它是包括对符号比特序列扩频处理而生成码片比特序列的扩频处理装置和对码片比特序列进行多路复用而生成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的多路复用装置、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通知装置,该装置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中进行处理时,通过对所述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反复进行蝶式运算而将多个码片比特序列分离并恢复的去扩频处理中,除了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以外,省略蝶式运算中的至少一个运算时,将指配扩频码通知移动终端以便决定省略的蝶式运算。
6.一种扩频码指配方法,它是指配用以扩频处理符号比特序列的扩频码的扩频码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由所述扩频处理所生成的码片比特序列进行多路复用后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反复进行蝶式运算而将多个码片比特序列分离并恢复的去扩频处理中,与指配扩频码、使得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多的情况比较,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至少减少一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频码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指配扩频码、使得所述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频码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扩频处理包括:对相当于一个符号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级,和对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级,
所述第2级包括:对所述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运算,和对所述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运算,
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包括所述第2级的第1运算或第2运算的蝶式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频码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扩频处理包括:对相当于一个符号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级,对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级,和对第2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进行蝶式运算的第3级,
所述第2级包括:对所述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运算,和对所述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运算,
所述第3级包括:对所述第2级的第1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运算,对所述第2级的第2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运算,对所述第2级的第1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3运算,对所述第2级的第2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4运算,
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所述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中的至多任意三个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频码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所述第3级的第1运算到第4运算中的最少的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频码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扩频处理包括:对相当于一个符号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级,对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级,和对第2级的蝶式运算的运算结果进行蝶式运算的第3级,
所述第2级包括:对所述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运算,和对所述第1级的蝶式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运算,
所述第3级包括:对所述第2级的第1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运算,对所述第2级的第2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运算,对所述第2级的第1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3运算,对所述第2级的第2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4运算,
所述第4级包括:对所述第3级的第1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1运算,对所述第3级的第2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2运算,对所述第3级的第3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3运算,对所述第3级的第4运算的求和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4运算,对所述第3级的第1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5运算,对所述第3级的第2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6运算,对所述第3级的第3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7运算,对所述第3级的第4运算的求差部分算出的运算结果按照顺序排列的比特序列从头开始每2个比特进行蝶式运算的第8运算,
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所述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中的至多任意七个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扩频码指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指配扩频码,使得已指配的扩频码只是与由第4级的第1运算到第8运算中的最少的运算所获得的符号比特序列对应的扩频码。
13.一种基站,它是具备指配用以扩频处理符号比特序列的扩频码的扩频码指配装置、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由所述扩频处理所生成的码片比特序列进行多路复用后的多路复用码片比特序列反复进行蝶式运算而将多个码片比特序列分离并恢复的去扩频处理中,与指配扩频码、使得用以恢复对应于指配扩频码的码片比特序列的蝶式运算的次数变成最多的情况比较,指配扩频码、使得蝶式运算的次数至少减少一次。
CN02131670A 2001-12-27 2002-09-11 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Pending CN14289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96071/2001 2001-12-27
JP2001396071A JP2003198504A (ja) 2001-12-27 2001-12-27 逆拡散処理方法、拡散符号割当方法、移動体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8958A true CN1428958A (zh) 2003-07-09

Family

ID=1918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31670A Pending CN1428958A (zh) 2001-12-27 2002-09-11 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23529A1 (zh)
EP (1) EP1324505A1 (zh)
JP (1) JP2003198504A (zh)
CN (1) CN14289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04804B1 (ko) * 2002-09-28 2005-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Wcdma시스템의 역채널화방법
JP4128880B2 (ja) * 2003-01-16 2008-07-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装置及び拡散コード選択方法
EP1589684A4 (en) * 2003-01-29 2008-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ULTI-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 AND RECEIVING DEVICE
CN1890890A (zh) * 2003-12-04 2007-01-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瑞克接收机的站
WO2007030041A1 (en) * 2005-09-09 2007-03-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apratus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80080542A1 (en) * 2006-09-28 2008-04-03 Analog Devices, Inc. Architecture for downlink receiver bit rate processor
MX2009003264A (es) 2006-09-29 2009-04-07 Panasonic Corp Metodo para asignar una secuencia y aparato para asignar una secuencia.
EP2675088B1 (en) 2007-03-19 2015-11-04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Sequence report method and sequence report device
JP5012285B2 (ja) * 2007-07-26 2012-08-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ダマール変換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9030298A (en) * 1997-08-25 1999-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block size 2-dimensional 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engine
EP0993127A1 (en) * 1998-10-06 2000-04-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Walsh-Hadamard transformation for forward link multiuser detection in CDMA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198504A (ja) 2003-07-11
US20030123529A1 (en) 2003-07-03
EP1324505A1 (en) 2003-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552C (zh) 正交收发分集方法和装置
CN1206870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加扰码识别符的方法
CN1148989C (zh) 使用正交可变扩展系数码来调制数据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119883C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消除码间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0352186C (zh) 码分多址通信中的四相扩频码
CN1666441A (zh) 用部分传输格式信息处理物理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593067A (zh) 无线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461535A (zh) 在异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编码/解码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符位的设备和方法
CN136998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处理方法以及接收装置
CN1390396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322420A (zh) 在异步移动通信系统中生成多个加扰码的装置和方法
CN1166094A (zh) 频谱扩展通信装置
CN1159872A (zh) 用于移动无线通信的使用弯曲序列的多址编码
CN1665171A (zh) 基站、移动站、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传输方法
CN1481626A (zh) 共享信道结构、arq系统和方法
CN152005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户单元和方法
CN1512693A (zh) 具有多天线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CN1297292A (zh) 数据传送信道间速率匹配方法及相应装置、基站和移动站
CN1428958A (zh) 去扩频处理方法,扩频码指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CN1866762A (zh) 基于控制信道进行并行干扰对消的方法
CN1617483A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395773A (zh) 通过复用信道发送信息符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相应的接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332916A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信道扩展装置和方法
CN1943118A (zh) 解码方法及设备
CN1630225A (zh) 扰乱码及序文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